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财规划遵循的原则

理财规划遵循的原则

理财规划遵循的原则

理财规划遵循的原则范文第1篇

一、影响管理会计原则的因素分析

管理会计原则主要受管理会计的信息特征、目标以及假设的影响。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信息虽然都是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但管理会计信息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阶层服务,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是统一的,社会没有必要像规范财务会计信息那样规范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带有单个性的特征,即只能为某一个特定的企业单位内部使用,而没有社会性。这是管理会计原则得不到社会关注的根本原则,但是非曲直并不能说管理会计没有会计原则。如果说财务会计原则具有统一性、强制性和法律性的特征,那么管理会计原则具有单一性、可选择性(即柔性)和自觉性的特征。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对会计原则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管理会计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通过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作出具体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策。具体目标是:通过提供规则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确定各项经营目标。通过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合理地配置经济资源。通过提供控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调节和控制经济活动。通过提供评价考核业绩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考核和评价各个责任单位的经营业绩。管理会计原则是在管理会计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的,是实现目标的规范或规则。管理会计人员在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时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实现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进而实现其总目标。既然管理会计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那么实现目标所遵循的原则也应该有基本原则(刚性原则)和具体原则(即柔性原则)。

会计假设是会计原则的前提和约束条件,管理会计假设一般有经营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委托关系等。这里只讨论管理会计主体假设和管理会计原则之间的关系。管理会计主体是在兼顾企业整体的条件下,主要以车间、班组、责任单位作为会计主体,来履行管理会计职能,实现管理会计目标。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这些部门和责任单位具有不同的职能和目标,它们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各有不同,因而加工信息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就自然有差别,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责任单位,在遵循管理会计的一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各自部门、责任单位的职能、目标和管理会计方法的不同,又遵循着管理会计的具体原则,即可选择的、自觉的柔性原则。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信息具有单个性,管理会计原则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管理会计原则即有贯穿管理会计所有内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责任单位都必须遵循的一般会计原则,即刚性会计原则;又有因企业内部各部门、责任单位的职能、目标不同,应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内容不同而遵循的具体管理会计原则,也称为柔性原则,从而形成一套有一定层次的,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管理会计原则体系。

二、管理会计刚性和柔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刚性原则,也称管理会计的一般原则和指导性原则,它的特点是贯穿管理会计所有内容的始终。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个责任单位,不论其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目标如何,都要遵循管理会计的刚性原则。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全面效益原则。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系统分析原则。它要求每个责任中心的目标、决策、计划,既要实现本责任中心的效益,也要协调与相关责任中心有关指标的关系,更要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根据信息成本和信息收益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要加工输出信息。灵活性原则。指管理会计可根据不同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法取得所需要的信息。激励性原则。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企业员工的努力方向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并激励企业员工为完成既定目标而努力。相关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企业管理当局所作的决策密切相关。可靠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于内部信息的使用者能达到很高的信赖程度。可接受性原则。是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内部管理阶层使用。及时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加工和传输各种管理会计信息。以上九条,前五条是管理会计信息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后四条是对管理会计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

(二)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包括规划与决策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前者又下属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后者又下属成本控制原则和责任会计原则。

1、规划与决策会计的一般原则有:第一,目标管理原则。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有目标,不但要有时间上的长短期目标,而且要有层次上的全厂目标和各车间班组的责任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目标网络。第二,价值实现原则。管理会计不但要为企业提供如何提高内部生产效率的会计信息,而且要提供如何实现这些产品价值的会计信息。第三,合理使用资源原则。管理会计在提供规划和决策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现有资源能否满足目标的实现及方案的要求,以及现有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在规划与决策会计一般原则之下,又下属有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

规划会计原则有:目标利润最大原则。本量利分析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目标利润最大而展开的。综合平衡原则。全面预算把各个部门的分目标综合在一起,组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为此,要对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综合平衡,全面安排。预算编制要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积极可靠是指充分估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要把预算指标定得过低或过高。总成本与业务量依存关系的原则。可把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这是变动成本计算法所遵循的原则。

决策会计原则有:正确预测原则。预测是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前提。最优化原则。管理会计无论是短期经营决策,还是长期投资决策,都要选择备选方案中效益最好的方案。成本相关性原则。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只考虑与决策方案有直接联系的、能导致不同方案差异的相关成本,而不考虑非相关成本。稳健性原则。长期投资决策具有资金量大、时间长、不可逆转的特点,决定了长期投资必须遵循稳键性原则,它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投资风险报酬原则以及考虑通货膨胀的原则。

2、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的一般原则有:第一,整体性原则。它要求把成本与质量,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第二,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中,要求控制有权,控制有责,对控制的结果要赏罚分明。第三,例外管理原则。就是在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中,管理当局应负责处理脱离标准、差异较大的“例外”事项。在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一般原则下,又下属有成本控制原则和责任会计原则。成本控制原则有:全面原则。指成本控制要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分级归口管理原则。企业的成本目标,要层层分解,层层归口,层层落实,落实到各车间、部门、工段、小组、个人,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系统。成本控制三结合原则。就是以目标成本为依据,把明确目标、实行调节和业绩考核三者结合起来。

责任会计原则有:目标一致性原则。为了保证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系统内各局部的分目标与系统内的整体目标必须保持一致。可控性原则。考核责任单位的指标,要以可控制的指标为限,责任单位没有能力控制的指标,不应考核。反馈性原则。企业各责任单位对责任预算的执行,要有一套健全的反馈系统,要建立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以确保责任预算的完成。适应性原则。指责任中心的划分,责任指标的考核,责任业绩的评价都要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

理财规划遵循的原则范文第2篇

前言

财务是高校管理的关键部分,财务预算管理与高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开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控制财务编制过程,并对编制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充分研究实施策略,以提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健康、快速发展。

一、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原则

(一)收支平衡原则

现阶段高校的收入渠道有所增加,收入不断增长,但是由于高校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师待遇,因此,需要支出的资金也在持续增长。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时,需要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量力而行,以免支出超出能力范围使高校陷入财务危机。

(二) 合理负债原则

随着社会上对高校教学要求的提升,各大高校开始了对自身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的完善。虽然这一措施吸引了更多学生前来就学,学费、住宿费等收入都有所增加,并获得了更多的财政拨款,但是在完善过程中,高校中的各项经费也随之增长,所需资金仍然无法得到满足,这一情况下,高校必然会采取贷款、借款等方式进行筹资,而在还款时,不仅需要偿还所有借款,还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因此,要求高校在财务预算编制时,遵循合理负债的原则,对融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效益分析,充分考虑学校的偿还能力,避免不良贷款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

(三) 成本效益原则

对于高校的一些大型项目建设或投资,需要提前进行论证分析,由相关人员制定多种不同的实施方案,对方案的可行性、所需成本、预期效益等进行科学的分析,选出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案,切忌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盲目开展项目,影响高校未来发展。

(四) 统筹兼顾原则

由于高校的收入有限,无法完全满足所有的支出项目,因此,需要高校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规划学校发展道路,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支出项目。对每一个项目都采取方案择优的方式,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精打细算,并通过招投标法等方式,实现项目的公开、透明,以免资金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 收入预算科学预测原则

高校的收入预算受招生计划、财政拨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测难度较大,因此,在高校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应遵循收入预算科学预测的原则,充分考虑各收入项目的影响因素,做到既不隐藏收入,也不高估收入。

(六) 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原则

在高校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应遵循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过于追求低成本而造成设施建成后防腐维修、设备淘汰较快,反而导致资金大量浪费,不利于高校的长期发展。

二、高校财务预算编制实施策略

(一) 重视前期工作

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对预算编制的规划[1]。包含了对编制人员的选择、预算调查表设计、编制阶段划分、编制时间及内容的安排等。编制人员的业务素养对编制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高校应选择责任心较强、专业水平较高、具备丰富编制经验的人员作为主要负责人,并配备相应的助手。

将高校财务预算编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制定编制相关的材料,并对预算调查表进行发放和回收,第二阶段为制定预算草案阶段,对所收集的预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调查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对各项目进行测算,利用总结数据进行预算草案的设计,并交由上级进行审核,提出正式草案,第三阶段为财务预算审定阶段,根据领导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正式方案。通常整个预算编制过程需要六周左右,高校应合理安排时间,以保证预算编制时间的充足。

(二) 细化预算编制

细化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是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2]。因此,高校在财务预算编制实施的过程中,应对预算编制进行细化,尽量细化到各基层单位、部门以及项目,提升预算的准确性。

做好预算设计,尽可能的与会计科目相对应,保证预算项目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形成包含重要项目预算明细表、预算汇总表、部门明细表三部分内容的完整预算项目体系。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在预算中体现出每一支出项目,保证所有支出都有根有据,并制定部门的预算明细以及重要项目的预算明细。加强并落实对各项目的论证工作,避免盲目安排项目相关工作。对于经常性的支出项目,需要创建相关的资料库,如主要耗材价格信息库、职工基本信息库等。对于专项基建项目等,需要提前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创建项目库,以便为年度预算提供相关数据。

(三) 使用科学的预算方法和工具

在进行高校收入预算编制时,需要对不同的收入采取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学生学费等收入可以使用标准收入预算法,经营收入可以结合收入项目特点及影响因素,按照科学预测原则进行预算。

在进行高校支出预算编制时,可以采取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即以零为基数的编制计划和预算方法[3]。将零作为起点,对预算年度所有项目的缓急程度进行分析,测算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预算,并对每一人员和部门进行逐一测算、核定,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以提升预算的精确性。

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时每年必做的工作,其内容、方法上不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人工编制十分浪费人力和时间,并且极易出现人为失误,因此,需要采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编制,能够直接在编制过程中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并保证了编制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高校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

理财规划遵循的原则范文第3篇

1税收筹划概念与特点

第一,税收筹划简单的说就是财务管理行为。正是由于税收筹划的介入,使得财务管理内涵更加的深入。我国企业早期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是现金流收入,通常都是在税后测量之后,在进行企业投资效益的计算。财务管理人员通过项目开发阶段,就对税收政策进行关注,以此在合法的范围内,能够有效的减少税收指支出,以此提高企业现金流,使得项目更具收益。现阶段,企业经验活动中,需要缴纳各种税款,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企业所得税。企业通过有效的税收筹划之后,能够适当的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缴纳。第二,税收筹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明显的规划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政府借助税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行业都会制定出不同的税收政策,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优化市场资源,同时也能够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因为市场调控下,每个行业的投资情况差异性非常大,管理水平也不一,而且其纳税人的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每个企业所选择的税收筹划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企业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

2财务管理中的筹划原则

2.1遵循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

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进行税收筹划,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因此财务管理中进行的税收筹划,必须要遵循企业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虽然,税收筹划正式实施的初始阶段,国家制定的某些税收政策,对企业非常有利,但是随着税收筹划的正式应用,企业需要对额外费用进行税收的缴纳,此时企业的经营成本必然会增加,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站在全局来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使得企业成本效益能够真正的实现最大化。税收筹划方案要想满足企业成本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应该具备几点:第一,企业税收的降低应该是整体性的下降,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降低,要站在全局角度来进行税收筹划的制定;第二,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还应该考虑到资金周转的时间,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税收负担;第三,纳税之前,企业应该对评估方案进行全面的审理,同时要遵循财务管理的相应原则,切忌只顾眼前利益。

2.2合法性原则

税收筹划虽然是为了让企业能够减少税收缴纳,但是一切都在合法的前提下,不能不顾国家法律进行非法的税收筹划,否则一样要接受国家法律的制裁。比如企业在进行财务税收筹划时,也能够按照税法来进行。企业税收筹划不能违背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在法律的允许下进行税收筹划。财务管理相关人员要时刻注意国家相关法律的修改,根据最新的法律要求进行税收筹划,不能墨守成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税收筹划符合新的法律法规。

2.3与财务管理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使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使企业的税后利润最大化。首先,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资本回收率。其次,充分利用免息贷款进行投资,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后,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税收筹划应始终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为主要筹划目的。最后,正确认识,减轻税收负担并不一定会降低整体成本。一些时候,减免税收的过程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所以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不可一味的以减少税收为目的,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运营现状,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适应,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3财务管理运用税收筹划应注意的事项

3.1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坚持经济原则。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筹划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对预期获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进行对比,只有税收筹划所带来的预期收入大于其成本时,税收筹划才可行,否则需放弃。

3.2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以守法为前提。

税收筹划是利用税收优惠的规定,熟练掌握纳税方法,适应控制收支等途径获得节税利益,它是一种合法行为,与偷税、逃税有本质区别。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以税法条款为依据,遵循税法精神。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不论采用哪种财务决策和会计方法都应该依法取得并认真保存会计记录或见证,否则,税收筹划的结果就可能大打折扣或无效。

3.3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以企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由于税收筹划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统筹考虑,既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又要结合企业自身特定环境、经营目的来选择,不能只注重某一纳税环节的个别税负高低。

3.4税收筹划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理财活动,它要求筹划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种财务活动,而且还要熟悉税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企业要注意培养和招聘高素质、全方位的税收筹划人才。

4结束语

理财规划遵循的原则范文第4篇

所谓的会计信息化,其实指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并依据会计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会计处理流程整合和实现会计信息高效实时收集、提供和处理的过程。而所谓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就是利用会计信息化标准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体系。所以,进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发展,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首先,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使会计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在同一标准下进行会计信息的利用和使用,从而使企业会计数据的采集、处理、输出的整个信息处理流程问题得以解决,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水平。其次,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还可以使不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使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更加有序和标准,并进行各个标准的协同效应的发挥。另外,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使不兼容性和重复性建设标准被剔除,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进而使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

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制定

1.体系的制定原则。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科学性,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来进行体系的制定。首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进行一整套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会计信息化标准的组合,进而使体系的整体效益最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体系内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其次,要遵循结构性原则进行体系中的各个要素的位置的确定,并按照结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要素的排列组合。再者,要遵循一致性的原则进行众多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协调,进而避免标准内容出现重叠和矛盾的问题。此外,还要遵循动态原则进行体系的制定。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方法。所以,要不断的进行体系的更新,从而保证体系能够维持长期的稳定运行。最后,要遵循分类原则进行体系的制定。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体系中的标准划分成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内容,进而方便进行体系的管理。

2.体系的制定要素。

为了使体系的制定更加合理,在进行体系的制定时,需要进行体系制定的组成要素的考量。首先,要使会计信息标准化的对象具体化,进而进行组成体系的基本要素的考量。而所谓的基本要素,其实就是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内容。其次,要进行构成体系的软件要素的考量。具体来说,就是从会计信息控制与评价等过程的实现角度进行体系的制定。另外,要根据会计信息化的标准化理论,进行体系框架结构的基本要素的提取,进而进行体系框架结构的制定。

3.体系的制定措施。

想要更好的进行体系的制定,就要采取合理的体系制定措施。首先,要进行进行管理思维和程序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财务管理上进行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而使企业工作与会计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比如在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时,就要进行财务工作流程的改革,使用财务信息管理体系,进而使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拥有一定的基础。其次,要进行会计信息化标准人才队伍的建设。因为,想要进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还要依靠专业的人才来进行。所以,企业要一方面要进行一些专业的体系建设人才的引进,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从而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而为体系的制定提供足够的会计人才。另外,企业要进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功能的确立。具体来说,就是企业需要明确体系制定的目标,从而以此确定体系需要达成的功能,进而完成体系的设计和建设工作。而只有这样,企业制定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才会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实施

1.体系实施的原则。

在进行体系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遵循相应的体系实施原则,从而保证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首先,体系的实施要遵循着把握企业长远利益和兼顾企业短期效益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必定会造成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变动。而在这种情况下,体系的实施往往会造成企业人员的抵触,并且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效果。而此时,企业的管理者就要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并兼顾企业的短期效益,进而保证体系的顺利实施。其次,在进行体系实施时,要遵循着把握全局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保证体系的实施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整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仅仅有利于一部分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另外,要采用区别对待原则进行体系的实施。具体来说,就是在考虑到国家标准的同时,进行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的考量,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进行新标准的实行,进而完成新旧标准的衔接工作。

2.体系实施的要素。

在进行体系的实施时,要进行实施要素的考量。一方面,为了体系的顺利实施,要进行实施计划和实施准备工作的考量。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标准的实施程序和方法不同,所以要根据体系实施内容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另外,在进行体系实施时,要考虑到人员分工的因素,从而保证企业全员都参与到体系的实施中,进而促进体系实施工作的顺利完成。

3.体系实施的措施。

为了保证体系的顺利实施,相关单位要进行相关的措施的采取。首先,政府要加强有关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的建设,进而使体系的实施在法律上获得一定的支持。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实施功效的宣传工作,进而为企业进行体系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再者,企业要进行财务信息数据库和财务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能进行体系中的各项财务活动的有机协调,从而顺利的进行体系的实施。另外,为了进行体系的实施,企业要进行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理财规划遵循的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税务会计 独立性 思考

    一、引言

    时代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也日益明显。二者虽源于同一母体,都属于企业会计学科范畴,彼此更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乃至在会计主体,记账基础,核算的方法等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税务会计实质上是以纳税人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税务人员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对税款的形成、计算直至最终的缴纳进行核算、反映、监督的一门专业性会计。更重要的是税务会计的核算不只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同时还要受到税法的约束。一旦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相抵触时,税务会计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以确保应纳税款的准确性。可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在核算时,仅需遵循公认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发生税法规定与会汁准则规定相抵触时,财务会计不需要考虑税法的相关规定。

    财政部近年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些准则、制度的制定完全考虑了会计应遵循的原则,对收入、成本、费用的界定与税法的规定愈来愈不一致。而二者之间从原来的统一走向目前的分离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以往两者统一的缺陷必然导致现今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现阶段,我国经济与国际不断接轨,会计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尽快建立企业税务会计制度极为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为何要单独设立税务会计首先,我国税收法律现在越来越健全,税收管理制度也越来越严格,然而我国企业会计纳税目前主要仍是依据财务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而绝大多数企业财务人员在每月进行申报纳税时,头脑中往往没有对税务资金流动的清晰、完整系统的观念,更无法准确地计算应缴税金,进而无法正常进行纳税申报,更谈不上进行税收筹划,在大多情况下财务人员只是一味机械性地接受主管税务机关的指令。再者,企业税务会计要对纳税中报、税款的减免乃至税收的统筹规划进行专门、独立的核算。企业财务会计则只是把上述项目作为附属,这些差异的存在,也转化为企业税务会计需要单独设立的一部分前提条件。因此只有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企业在运营核算中才能真正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各自应达到的目标和履行的职能。其次,因为利益的需要,企业在会计学科领域中研究与其自身纳税相关的财务经济决策和会计处理,而研究的初衷应该是为了完整准确地去理解和执行相关的税收法律规定。只要是在税收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企业方可争取获得纳税方面的优惠待遇。但目前我国税法在某些方面的确仍存在着较多不健全和多变化的特性,会计工作如果只是一味单一的跟着税法以及税收制度的变化走,则会单纯成为解释并执行税收政策的工具。而最终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使得会计理论处于不规范的状态,这样也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想充分享受纳税人的权利,必须十分了解税收法律规定,不仅要熟知税法原理,更应精通各税种的实施细则,具体规定乃至补充规定等,不单单要站在纳税人角度正确进行有关纳税的会计处理,适时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财务决策,还要时时站在征税人的角度去学习税收规定。只有这样才是企业合法获利的必然趋势。因此不难得出,在企业中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单独独立出来,不仅有可能,而且非常有必要。

    二、税务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财税合一的会计制度,而目前关于税务会计含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税务会计必须以税收法规为准绳,以经济业务为背景,核算企业财务会计中与税法有出入的税种。而作为企业税务会计,必须严格遵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操作处理。受到税收法律、法规的制约,不能随意选择或修改。其次,税务会计必须是以国家税收法令为准绳,运用会计学中的理论和核算方法。对由税务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性会计。最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税务会计等同于企业所得税会计,是通过建立专门的所得税会计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专业会计,工作中以企业应纳税所得与会计收益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以上几种观点都认为,税务会计是一门独立的专业会汁。而对其共同的主旨都是以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为规范,以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方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以保证税款正确、及时入库,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专业会汁制度。税务会计更是作为融税收制度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特殊专业会计。

    三、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原则

    税务会计原则以税法为主导,只要是符合税法要求的会计原则,它就承认,并非完全符合税法要求的会计原则,它就会采取有限承认或有条件承认,不符合税法要求的会计原则,它就不予承认。现今的税务会计原则就是经过如此漫长的筛选后逐步形成的。首先,应遵循税法的原则。在企业中,财务会计核算的一些方法,可根据其生产经营的需要进行选择,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但作为税务会计,则必须遵循国家现行的税收法规选择。这也是财务人员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当两者发生冲突时,税务会计则必须以现行税法作为标准,对于不符合税法的会汁事项依次进行调整。其次,应遵循灵活操作的原则。灵活操作一层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税务会计活动中,一旦发生与企业纳税关系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时,应采取分别核算。而当发生与企业纳税关系相对次要或无关紧要的会计事项时,在不影响纳税资料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简化或省略。灵活操作的另一层含义是将核算同监督相结合,企业财务人员务必要加强处理企业事务全程监督的工作。要及时发现并改正与税法不符的行为,不但要在日常会计活动中正确核算各种应纳税金,同时也要做到核算与监督相结合。再次,应遵循寻找适度税负的原则。在企业税务会计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即是为企业的管理者、债权人、投资者及时准确提供纳税资料和纳税信息,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四、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制度

    虽然现今的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仍存在较多的差异,亦日趋分离。但一贯要求税务会计应当以企业中的财务会计制度为基础。在企业中,税务会计更不会是独立存在的,税务会计往往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来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协调最终也将如实体现在企业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上。因为企业中的任何税务会计处理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引起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势必会直接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其次,纳税申报制度。规定此制度是一个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程序。企业中的税务会计应当根据各税种的不同要求,如实反映企业纳税的申报内容。同时,应当按照规定向税务主管机关申报缴纳应缴税款。再次,减免税、退税与延期纳税的制度和企业纳税自查制度。根据税收法律规定,企业可以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申请减税、免税、退税以及延期纳税。对于企业纳税自查制度则是企业监督其自身履行的纳税义务,防止并纠正错计税、少交税、欠税的一种监控手段。现今,随着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现已为税务会计的独立创造了充分的客观条件。在对税务会计提出内在要求的基础上,相信企业独立的税务会计可以专门针对如何保证纳税活动,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另外,在处理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关系上,独立的税务会计也可以站在企业更高的角度完成为其理财的责任,此举措既有利于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同时也加快缩小了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总之,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既是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亦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现实性需要。

    参考文献:

    [1]宁波浅谈财务会计与税收法规的差异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