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范文第1篇

1.1 大数据时代给中学美术新媒体教育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对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为青少年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美术能力、视觉素养与媒体素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过去所依赖的教学工具和机构也将作出改变:数字媒体全面取代原本的纸质以及电子媒体,电子教科书、数字化讲座、网络学校等都将提供大数据时代的青少年个性化学习的途径,促进教育体验的多元化发展。大数据让人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设计问题的思维方式变了。在当前这个大数据时代,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数字科技促进着人们的交往、娱乐和工作,在影响着青少年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大数据时代的青少年无时不刻不在接触着各类数字媒体,并通过数字技术开展学习。他们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熟练地人鳌⒒袢≈识;他们能驾轻就熟地玩转网络空间、浏览网站,在虚拟的情境下与他人开展在线合作、进行沟通,提高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1.2 大数据时代对美术新媒体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

大数据带来的是新的传播方式、新的认知方式、新的沟通方式。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传统美术教育的模式、内涵和定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固有的美术观念和教育形式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美术的生存空间跟它的审美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的美术教育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还不够,它与当代艺术和各个门类的艺术的关系还比较少。它没有跟今天的时代联系起来,包括理念、科技手段和前沿的艺术。如今的美术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更需要理解中小学生是如何进行美术学习的,哪些经验能帮助他们连接已知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哪些教学变化能保证他们达到共同的目的――获得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中生存和交流必不可少的美术素养。我国的美术教育是非常薄弱的,整个社会对审美人格的培养是薄弱的,有缺陷的。大数据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数字技术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影像,学生有创造、使用、解读影像及运用影像进行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需求,学校应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技能,去理解和解决当前大数据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初嘉指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人都必须{度依赖视觉素养,视觉素养已成为当前世界生存和交流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而视觉艺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重要途径。如果缺乏接受学校视觉艺术教育,人类将无法辨识与理解各类图像(影像)所传递的讯息,而一个不会使用图像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人⒛岩越行优质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也无法为社区及社会做出贡献。美术新媒体教育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字素养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和生活技能。

2 大数据时代中学美术新媒体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中学美术新媒体课程实施跟不上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新媒体艺术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学习领域,是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化及互联网络资源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的艺术形式。通过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新媒体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我国高中美术新媒体教学在当前的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中所处的地位非常低。受应试教育影响,美术课堂在实施过程中经常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大部分学校都未按照教育部要求完成规定的课时量。随着美术课程改革对于新媒体艺术的不断重视,新媒体艺术课程内容在中学美术教科书中的比重相应增加,课例内容覆盖摄影、电脑美术、新媒体艺术欣赏等领域,符合当前美术学科的发展趋势及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需求。然而迎接大数据时代,学校的美术教育中对新媒体艺术的重视程度还十分欠缺,在美术课程标准与中学美术教科书中,与新媒体艺术相关的条例与课例内容还有待于增设,在教学中新媒体艺术的学习领域还有待于拓宽,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鉴赏课程与教学的比重还有待于加大,不能够根据新媒体艺术独特的艺术视角以及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欣赏方法,从媒介、创作手法、表现主题、美学观念、思想内涵等各方面对作品进行鉴赏和阐释。此外,美术课程标准与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鉴赏的评价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新媒体艺术学习进行评价。

2.2 中学美术新媒体课程资源匮乏

课程资源的拓展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大数据时代课程理念的更新和“美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不断扩展,美术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延伸到了课外、校外,所以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美术学科课程改革中,教师资源匮乏是一个比较紧切的问题,多数学校专职美术教师通常重点辅导美术专业特长生,并不重视美术课堂教学相关工作,部分学校甚至还没有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通常由其他教师通过兼职的方式实施,直接影响到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资源的拓展已成为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美术新媒体课程实践性很强,为了保障美术新媒体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各所学校根据自身需要,专门安排特定面积的美术教室,健全完善美术新媒体教学所需要的相关设备和器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中美术课程各模块的教学工作在常规的教室里很难顺利开展,需要准备专业的美术新媒体教室,以便学生开展摄影、摄像、设计、软件绘画等各种美术实践活动,提升美术新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多数学校配有专用的美术教室,可是专用新媒体美术教室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并不能真正实现提升美术新媒体教学效果的作用,大多数学校不能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配备美术新媒体教学所需的器材与设备,没有给教室配备足够的美术新媒体教学设备,往往只是把常规教室当做美术教室在用。大数据时代,高中美术新媒体教学的课程内容信息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在备课时要收集丰富的素材、查阅大量的资料,实际教学中只有少量的美术新媒体教学配套的教辅资源,大多数美术教师仅仅可以获得有关美术教材,其他教辅资料很少配备,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授课需求,这就急需学校为教师配备多样的新媒体教辅资料。

2.3 教师新媒体专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在大数据时代,中学美术教师对于新媒体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但了解和认识的程度不高,同时教师虽然对新媒体艺术抱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是关注程度还比较低,也不会主动去参观各类新媒体艺术展览、了解最新国韧獾男旅教逡帐醴⒄苟向。中学生和美术教师都对新媒体艺术具有较高的兴趣,也认为在中学美术课中增设新媒体艺术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在当今的美术课和美术教科书中,新媒体艺术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几套美术教科书上甚至还没有新媒体艺术的课例,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美术教师的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自身对新媒体艺术缺少足够的了解,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分类、创作、鉴赏及教学方法都比较陌生,对于各类电脑软件的运用也并不熟练,不能熟练地使用各类数字软件,在教研活动、新课程培训以及科研情况等方面新媒体专业知识也比较缺乏。好多学校还不能做好对高中美术教师的新媒体培训工作,普通教师很少有培训机会,往往只有骨干教师才有机会接受培训。即使少数能够保障美术教师新媒体培训的地方,在培训内容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培训大多只注重理论,忽视课堂观摩研讨以及案例分析等实践内容,教师对高中美术新媒体教学的理解比较肤浅,不能很好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多数美术教师对新媒体教学没有积极性,很少开展与新媒体关系密切的教研活动,活动内容的针对性较差,教研活动往往很空洞并无实质内容,教师间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也不深入,有时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只是为了安排教学工作,很少有人针对某一具体的美术新媒体教学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3 大数据时代中学美术新媒体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提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

新媒体艺术以数字性、交互性、大众性等为其主要特征,运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符合时展及艺术革新的趋势。由于新媒体艺术需要创作者具备较宽广的艺术视野和丰厚的跨学科知识,同时还需掌握专业的数字媒体操作技能,对于美术教师来说,了解和创作新媒体艺术,将是对其固有知识(绘画、雕塑、工艺等)与观念的一种更新和延伸。过去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授,而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应是课堂中的参与者,教师必须转变他们的身份,成为一名课堂中的学习者,这种转变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对于新媒体艺术教育来说,美术教师需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吸收相关的学科知识,学会各类数字媒介的创作方法,运用一系列创新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在美术教学中积极运用新媒体设备和技术,并通过学习逐步提高新媒体艺术的认知程度与教学能力,提高新媒体艺术创作与课程开发、教学实践的能力,实现个体的成长及专业化发展。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理解信息、熟练运用媒介和数字化手段的数字化素养技能是21世纪必备的三大技能之一,有效选择和利用数字媒体及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流,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美术教师应具备比艺术实践技能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要鼓励美术教师学习各类其他的专业知识,同时发展与艺术家和其他科目的教师的合作能力,还要根据当前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媒体等开展艺术教学,切实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新媒体艺术教学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需要学校领导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支持这一创新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提供各类教学设备、数字资源的支持。这些外部环境因素是成功开展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重要保障。我国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在职美术教师进行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培训,完善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搭建新媒体艺术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为切实提高我国美术教师的新媒体艺术素养而不懈努力。

3.2 探索美术新媒体教育的评价方式与成就标准

从新媒体艺术学习评价的成就标准来看,国外的媒体艺术课程标准分别从能力水平、知识、技能与态度等方面提出媒体艺术的学习成就标准。成就标准的模型呈现一种多维的立体结构,既有纵向类属层次的划分,又有横向结构要素的分解;既有水平层级的规定,又有具体事例的说明。这种评价模式使得对于指导相关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实施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操作性。我国当前的美术新媒体教育尚缺乏较为规范、成熟、值得参考的学习成就标准。因此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教学及其研究中,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媒体艺术课程标准中所设定的成就标准,探索我国新媒体艺术的评价标准,从创作技术、作品主题、艺术语言、思想内涵等各方面对学生新媒体艺术学习开展有效评价。就新媒体学科独特性与价值来讲,过去的学科的评价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要求,新媒体教学评价对评价手段和内容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制定完善的新媒体评价标准,完善高中美术新媒体课程的师生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开发用于评价美术新媒体教学效果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的新媒体教师评价机制,建立校领导、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共同参与,以新媒体教师自评为主的评价机制。

3.3 加强对于新媒体艺术课程的研究

新媒体艺术体现了当前国际艺术发展的趋势,中学生和中学美术教师均对新媒体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但了解和认识的程度都不够高。很多学生不能真正在各艺术门类中清晰地辨认出新媒体艺术作品,而教师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关注程度也比较低,缺乏对于国内外著名的新媒体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了解和关注。大数据r代美术教师要多参观各类新媒体艺术展览,及时了解国内外艺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同时应积极吸收国内外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中的前沿研究成果,拓宽自身的艺术研究视野,还应主动参加各类中外美术教育会议,在交流与讨论中提高自身的新媒体艺术教学和研究能力,加强对新媒体艺术本体的研究。为顺应大数据时展的最新趋势,在我国的中学美术课中应增设关于数字摄影、数字微电影、数字动画、电脑美术、新媒体艺术鉴赏等新媒体艺术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教学,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媒介素养、信息处理、学科知识整合、合作探索等综合能力。中学美术教师需在关注传统艺术(绘画、雕塑、版画、设计、工艺等)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新媒体艺术本体的认知,理解新媒体艺术的作品形态、创作方式、构成元素、思想内涵,了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发展趋势,为开展新媒体美术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美术教师应养成主动钻研、学习新媒体艺术本体知识及电脑软件操作的技巧,掌握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方法,学会创作各类简单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范文第2篇

美学的标准从来就不是永恒的,美学的位置是投射而非反射的、复杂有力的而非简单静止的。美和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美学研究的核心,而人类对美学的认知是基于感知和情感的。传统美学关注事物的表象,新媒体艺术由形式引发情感从而产生交互,通过艺术中互动与回馈所提供的美感经验,将受众心智与环境的隔阂消除,提供新的美感、经验与观点。新媒体艺术家通过跨领域的技术整合,萃取传统人文艺术的文化元素,利用新技术整合互动数字艺术的内涵和想象力,破除传统媒体的疆域,瓦解线性叙事结构的框架,运用可复制、可更改、未完成的交互形式,提升艺术创意表现与文化深度,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多向度的感性体验。新的美学逻辑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与审美标准,呈现出由“物境”向“情境”转变的审美观念。

一、情感为美学的根源

审美是人的情感由自然状态进入自觉状态的重要路径,情感为美学的根源。情感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辉煌的精神世界,在创造明晰的理性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混沌的感性世界。追溯美学起源,西方较早,如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有相关美学的理论,但多是以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而推演出关于美学的原理。[1]关于美与情感的讨论始于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2]。将美学有别于理性科学而提出了感性之学,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3] ;美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不仅只是直觉认知,其实是借由感官意识再经由理性思维所产生的情绪表征;哲学家康德的“物自体”的观点,提出物体学说和灵魂学说,物体学说研究的是物理的自然世界,灵魂学说研究的是思维的精神世界。认为美感经验是一种品味判断,表述的其实是个人主观臆断,称之为主观的普遍性;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是从存有学的观点提出有关于艺术与美感的看法,指出美感经验并不是人在主观上对事物的好坏感觉,而是真理来临,油然而生之情,认为“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真理临现,美感经验得以凸显。

二、新媒体交互艺术中情感与美学的关系

艺术为美学的核心,是情感世界的表达与反射,通过艺术审美理清情感世界。艺术家总是在寻找抒发情感的精彩瞬间和情感表现的最佳介质与形式,把艺术凝结为情感通道、情感媒介和情感导火索,构成人类精神的外化景观。由意识和情感构成的精神世界,是艺术世界的本体界,其中情感是艺术世界的基础和根源。

(一)情感美学下的新媒体交互艺术

新媒体交互艺术是由速度、时间、空间和互动而建构的,却因沉浸式的关系而产生回馈变化,其美学是以互动为研究核心的美,通过身体的知觉体验经验凝结,进而建立系统性和整体性,再进一步反观和反省这些系统性和整体性中的共同一致的部分,然后发展出准则和规则。新科技的多样性瓦解了美学领域的灵光,让艺术变成功能性的,瓦解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迷思”或“着迷”的观点,并因此将世界转换成可被人类使用与掌控的事物。美学不再是传统所强调的灵光,渐渐地被当成一个不断衍生的过程,不断地将某些元素从它们先前的脉络中解放出来,并重新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4]

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应该是完全开放的,艺术家抛弃自言自语的个人观点,邀请受众进入艺术中,享受具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交互过程。强调艺术表现必须具有连接性与互动性,传达艺术的非同一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美学观,跳脱传统形式美学的框架,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方式,消弭了受众与艺术的隔阂,达到传统艺术所不能达到的境界。[5]新媒体交互艺术用“物质”来形构“媒介”,通过情感传达时空信息,提供互动的可能性,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意境、气氛及情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共鸣,并于此产生交互,充分调动受众在艺术审美时进行再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的移情作用

艺术中的审美是受众感知与需求、艺术状态与反应、受众内在的情感体验,而移情是引起审美的中介,是促使知觉表现与情感融合的过程。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常常会发生内心情感与艺术交流互动,这种审美经验可以归纳为审美的移情。表现在将自己的情感、感觉、意志和情绪等映射到艺术中,使艺术也同时具有思想和情感,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的概念最初由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在《视觉的形式感》(1873年)中提出,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认为审美感受的发生在于主体与对象之间实现了感觉和情感的共鸣。[6] 王世德把移情解释为,“审美感受过程中的移情,是指审美主体在聚精会神地观照一个对象时,把人的生命和情感倾注到对象里去,使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对象,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 新媒体交互艺术通过其表达的象征和内涵,触动受众内心,引起联想、感知和情感波澜,再由美感经验造成感官错觉,在交互中把自己的情感映射到艺术中,赋予艺术新的思想和内涵,最后产生共鸣。[7]

(三)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与情感的融合

受众在欣赏艺术时的美感经验,是建立在艺术表达的形式和内涵上所引发的美感想象。由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审美经验并非由独立形式所 能完成,必须通过与受众的理解来显现它的意涵价值,因此“理解”是新媒体交互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核心问题,理解的条件与限制是其艺术内涵意义所能显现的范围。若审美主体缺乏文化素?B和审美能力,就不能通过其艺术表层形式去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味,仅仅是从表象到直觉的层次,而没有上升到理解、想象和情感等知觉环节。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情绪和情感是理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审美感受是融合情绪与情感因素的自我理解所获得的,受众本身的素质如知识、经验、偏好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决定了审美活动的内涵、方向和结果。

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与情感的融合关系如图1所示,在欣赏新媒体交互艺术作品时,通过审美与经验对艺术进行自我理解,而受众的心境与情绪是影响对艺术理解的因素,通过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融合,达到艺术呈现物我同一的美学关系。其审美与情感的融合关系由三个构面层组成:状态层、角色层和因素层。在状态层上,因为受众理解的目的和情境不同,对于理解的内容就会不一样;在角色层上,因为受众自身的素质、新媒体交互艺术表现的形式不同,使得与艺术在互动时相互的作用力也会不同;在因素层上, 欣赏艺术时的心境、情绪不同,其审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就不同。

三、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内涵

新媒?w交互艺术的美是非理性的、不可预测的美,颠覆传统艺术静态之美,提供人类亲身体验如梦似幻的虚拟场景或游戏般忘情投入,以达到身心的触动,通过非理性、弃传统,达到心灵的愉悦和传达情感。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美学范畴包含感官、生理与心灵三个层次。感官层次强调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的多向度美感经验;生理层次着重于媒介的功能性、操作的流畅性与使用的简易性;心灵层次旨在传达艺术作品的内涵,提升受众的满足感和体验性。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美学来自于艺术能带来操作的愉悦性与互动乐趣,产生不同层次的愉悦情感,通过欢乐引起好奇的欲望,好奇中引起探索的欲望,美感存在于乐趣和愉悦之中。其传达的情感美学内涵包括跨领域概念、去疆域化、情境体验、互动模拟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观。

(一)跨领域概念

新媒体交互艺术的表现源于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同领域的合作,艺术形式脱离既定的陈规限制。在艺术内容中大胆使用不同形式的媒体及结合艺术学以外的知识,如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不同学科。在创作中呈现复合性多元的艺术特质,形成多领域融合的艺术形态,创作需要各种学科类型专业人才,如生物学家、程序设计员、音乐家、视觉艺术家等,这种合作结盟的关系使他们因创作而关系更加密切,体现交互主体性的美学样态。

(二)去疆域化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将艺术、科学和哲学作为沉思的三种形态并赋予它们不同的任务,艺术创造了感觉,科学创造了函数,哲学创造了概念。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异质同体的,相互交织产生动态的流变与异质体的结合,既产生科学性的实验,也创造了新的美学观。新媒体交互艺术通过多种媒介来捕获力量,破除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以更快速、放射的连接、跳跃的姿态,解放和瓦解了传统线性时间结构的框架,从最初的静态平面到3D、4D 甚至到5D 的表现形态,从一种空间跳跃到另一种空间,去疆域化的局限,以串联作有机碰撞产生新的艺术创作。

(三)情境体验

艺术家放弃预知、决定的逻辑,将艺术的观念与内涵传达给受众体验,引发专注、刺激和满足感等。通过观摩互动的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与对话,感受艺术家创作的用意,无形中进入了艺术家所预先设定好的氛围中,其艺术呈现将随着受众的行为而产生情境变化,艺术家、作品、受众三者的关系完整连接,艺术表达逐渐趋于完整。艺术的创意趣味产生在受众和作品的互动关系中,当将自身融入艺术以及个人意识产生变化时,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带来新的发现或出奇不意的回馈,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不可预知成为其美学的关键。[8]

(四)互动模拟

艺术家通过创作素材和媒介,表达自我情感或叙述思想,通过输入或输出载体,将欲传达的信息用模拟的方式转移到目标事物上。用装置或软件表现与控制,迅速传递信息,放大感官优势与功能,发挥及时互动的功能,达到人机交互的状态。通过强大的类比性语言模式与网络功能,迅速且可靠地回馈和交换信息,互动模拟揣摹人类熟悉的经验与认知,触动情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与情绪表达,从而弥补沟通上的缺点。

(五)自下而上

艺术本应是自由意识的产物,“自由”为新媒体交互艺术新的美学价值[9],就是将艺术的控制权还于受众,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美学观,通过参与和艺术家一起完成作品。新媒体交互艺术中,时间在互动过程中是不被强制安排的,而是在非特定的互动形式中,每一次的回馈会因为受众个体的差异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结果。艺术中的时间是非线性的,通过互动可以随意调整时间序列,任意切割、前进与倒退,在不同时间与空间耦合中发现艺术的新意。打破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受众成为艺术的一部分,通过互动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媒介以不受限的、跨疆域或集体创作等方式呈现,体现自由变化的内涵。

四、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营建

受众在欣赏新媒体交互艺术的时候,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或多或少都会有情感反应。情感是主导决策的过程,控制注意力的过程,强化与淡化某些记忆的过程。人们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并非是仔细权衡利弊后才慎重作出的决定,而通常是根据自己的感受,非理性地作出决定,再理性地评判这些决定,并触发行为;情感索求注意力,影响记忆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决定了哪些感受会真正进入意识,哪些不会。[10]在情感事件发生之前、期间和之后,记忆的强度和清晰度与情感体验强度有着一定的联系,情感就能够进入人们的记忆,令人产生共鸣,愿意采取行动。艺术基于人的潜意识和心理联想,通过艺术形式激发情感和个性,以吸引受众关注,创造令人满意式惊奇的回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结合审美体验,萃取其美学脉络,营建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模式,分为情境营造阶段和情感唤醒阶段,其中情境营造阶段包括情境设计和美感设计,情感唤醒阶段包括交互设计和受众的互动过程,如图2所示。

(一)情境营造阶段

情境氛围的渲染是情感美学表达的关键,是在情境中获得的情感审美体验,这一阶段对于情感审美体验起到了引导性的暗示作用。情境营造阶段包含了情境设计和美感设计,情境设计是由主题、角色、情节和声、色、味等环境氛围的营造。主题上选择能引起受众共鸣和产生兴趣的主题,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科普宣传等涉及当代人生活的题材或热点话题;角色的代入要能够增强受众体验,引发思考;情节设计要能起到很好的情感引导效果,在作品中加入过渡、转折、反转等情节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变化,激起情感化的审美体验,一些反常的情节设计, 能带来惊奇、恐惧或是幽默的感觉,不可预见的情节往往能够起到另类的审美体验效果;通过声音、色彩和气味能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吸引注意,并引导与其产生交互。美感,是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受众对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审美体验首先是通过视觉传达,然后才是其他感官体验。美感设计包含了造型、材质和媒介等,艺术中的造型、形态或者抽象的符号,体现人们长期的生活经历或美感经验。创作更具沉浸感的艺术,需要逼真的图像设计和更具虚拟现实效果的媒介,通过视觉美感的设计引发注意,释怀其情感。

(二)情感唤醒阶段

情感唤醒阶段中主要是通过感官介入和艺术介质连结,充分调动受众的“六欲”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欲,将艺术中的情感通过互动形式回馈到知觉层面。自然的互动行为和情感流露更能够在互动中激发审美情感,经过情感需求分析、交互形式?O计和反馈行为处理三个过程,再通过“六欲”感官,结合实时交互技术,如人体运动捕获技术、眼动跟踪技术、手势识别技术、三维实境技术、红外探测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通常是通过遥控器、触摸屏、数字摄像头、传感器等多种采集工具将受众的语言、视线、姿势等进行扫描、跟踪和捕获,再经过数据的运算、处理,转变为传播媒介符号来完成与新媒体交互艺术之间的互动交流。交互过程是以最自然的方式触发情感,使观赏与互动连为一体,自然而然融入到艺术的情境之中,触动知觉促使其发生动作并收到反馈,最后将受众的认知与情感移情到新媒交互艺术中,赋予其艺术表达新的内涵。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媒体 新媒体艺术 文献关联 悦读

分类号 G250.78

Thinking of the New Media Art and the Literature Linking with Reading Entertainment

Xie Sisi, Xie Youning

Abstract To link the new media art with the literature reading and to consider the entertaining reading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sig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re new value orientation. New media and new media art have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echnical, interactive, experiential. The core of the new media is a technology. New Media Art and the literature linking with the pleasure reading effect mainly represented in the association with the extension; participating in the experience; exciting the potential intelligence and so on.

Keywords New media. New media art. Literature linking. Pleasure reading.

1 问题的提出

一般意义上说,“娱乐”应当是“快乐”的另一种代名词,“娱乐”是人类生活一种放松、快乐的状态。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娱乐方式,其参与体验、效果是不一样的。本文研究的问题,即将新媒体艺术与文献阅读关联,关联对于阅读产生的影响,从信息设计与传播的角度出发,考虑娱乐化阅读效果(图1),把感知、思考与学习三位一体重新设计。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一种“读书是最美的姿态”新的诠释。

图1 研究问题与线路

2013年6月初,第十次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论坛在深圳举行,美国肯特州大学曾蕾教授题为“融入用户体验的新一代文献物品展示技术和思路”的演讲似乎并没有引起更多同仁们的注意,但我们认为她提出了新媒体艺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关联,是数字阅读娱乐化关注及研究的先行者。曾教授列举了博物馆部分文物信息与iPAD关联的案例,以说明延伸阅读和移动阅读丰富了阅读价值,以及新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当晚,在中外学者圆桌会议上,我们进一步询问了美国图书馆目前采用新媒体艺术方式运行的案例情况,获悉美国目前采用iPAD图文信息移动关联的案例还比较少见。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雪茅教授却认为,虽然目前少见,但是,在图书馆的特藏部很适合采用,有着很广阔的前景。其实,此次会议上,还有许多与此话题有关联的演讲,如霍普斯金大学张甲教授的“方便与智慧技术”的演讲,从谷歌眼镜谈起,也属于这一类,只是很少有人从新媒体艺术视角去思考。

2 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文献关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文献平面的关联和关联技术的研究。如:从文献摘要内容、读者借阅记录、网上书店的购物及浏览记录三个数据源生成文献的关联语义,并把这三种来源的文献关联语义进行融合以生成文献的最终关联语义;针对CNKI知网节点技术支持的文献关联推荐服务,对用户通过CNKI文献关联推荐服务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行为进行研究;基于语义的文献关联信息浏览系统SLAIB(Semantic based Literature Association Information Browsing System),提出一种科技文献语义关联模型,并基于该模型,采用关联信息可视化策略、关联信息双缓存机制以及相关算法,在基于语义的科技文献检索平台SemreX(Semantic based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haring Platform)中实现了实时交互的文献关联信息浏览;以生物信息学领域内的数据描述和文献描述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分析生物信息学科学数据与科学文献的相互联系,并从中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几种关联关系:基于硬连接的数据与文献的关联、基于近邻关系的数据与文献的关联、基于数据聚类的数据与文献的关联和基于主题的数据与文献的关联等。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研究还没有人涉及,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由此也证明了此项研究的价值。

3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

谈论新媒体艺术,应当先谈新媒体。“新媒体”,亦称“新媒介”,网络360百科的解释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1]。

著名的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把人类传播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口语传播时代,二是书面传播时代,三是电力传播时代。第三阶段的电力传播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大众电力传播和互动式数字传播两个时期[2]。显然,我们定义的新媒体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一个相对概念。当下所说新媒体更多的是指互动式的数字媒介,如:IPAD、手机等;同时,更多的是说“技术即是媒体”,技术支撑之下的交互、互动过程,时空融合。

新媒体艺术正是由于互动的数字媒体和技术所创意出更加有趣的娱乐享受,可以促进阅读。在深圳期间,我们考察了华侨城的创意文化园,参观了“国际新媒体艺术展”,进一步感受到国际上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动态:新媒体艺术更应该是技术与动作的结合,反映出全过程与控制;新媒体艺术是分析行为特点,通过虚拟技术、仿真技术,动态展示行为过程,用户积极参与的一种艺术形态,如一个发音练声过程、一个模仿吃饭的过程、一个舞蹈过程所发出的动作和气流,产生出来的声音效果及与空间交流的感觉。新媒体艺术应当是新媒体为媒(包括技术为媒),参与互动为特色,丰富乐趣性的艺术效果。如此,新媒体艺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文献关联中参与信息传播重新设计,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应当引起重视。

4 新媒体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

通过阅读、调查、比较与分析,笔者认为新媒体与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点有三个,即技术性、交互性、体验性。新媒体是数字化的媒介,表现出来的符号信息是数字信号,由于文本、音频、视频等内容不同,格式也就不同,为支持转换功能的实现,需要产生相应的支撑应用软件。新媒体艺术更强调虚拟与实现,展示出二维、三维或四维的可视化、形象化的效果,让读者可以全方位审美与欣赏。所以,一定意义上说,新媒体的核心还是技术。美国学者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所著《技术垄断》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副标题即是“文化向技术投降”,突显了技术在当下的影响与作用。波斯曼是媒介环境学的精神领袖,媒介环境是指人的交往及交往的讯息系统。作者讲述了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并呼吁大家警惕:技术垄断已经成为趋势。事实上,波斯曼并不认同电子媒介与技术垄断性,他是印刷文化的推崇者。

技术性特点是首要的,技术即是媒介。由于技术的发展与支持,才可能有新媒体艺术的实现。网络、链接、互动和融合是新媒体的主要内容,其中,主要是技术的体现[3]。计算机把音响、文本、视觉信息作为数据对象进行处理的技术能力,也为艺术创造了新的多种机会。

其次是交互性。交互是空间、时间、形式的多向融合。人机交互、机器交互是交互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如读者利用OPAC进行文献检索、多媒体触屏读报平台,实际就是一种人机交互过程,输入需要查找的书名、作者、关键词或直接触屏,选择日期、报名、版面等,相关信息可以很快进入你的眼帘。微信中手机登录网页版,实际也是机器交互的一种过程,可实现文件的直接传输。

第三是体验性。艺术在于体验,体验产生愉悦,最终完成艺术的感染过程。新媒体艺术的体验性表现在创造体验环境,设计体验项目,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参与体验。在技术、交互两个特点的前提之下,体验性是一种延伸性特点。

其他还有新颖性、直观性、创新性等特点,如此,奠定了新媒体艺术的作用基础。

5 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内容

依据以上定义与分析,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把数字文献与新媒体艺术关联、结合,将“阅读”推向“悦读”,是十分可行的、可操作的,有着积极的意义。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从信息设计和设计艺术角度看,实际是依据文本肌理重新设计原文本的内容结构,挖掘文本肌理之美(秩序之美、结构之美、韵律之美),迈向悦读。信息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素养”进行重新定义,认为文化素养不仅仅是读写能力,还着重表示发现、处理、解释和应用能力[4],这里所谈的关联,实际是一种信息的发现、处理与解释。关联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其实,文献关联的内容不局限这些,以后,关联内容还会随着理解和认识的深入而逐步深入。关联具备一定的存档性和前沿性,前沿性即是把今天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关联,展示出未来的效果。关联维度依据文本肌理将越来越流畅。

6 新媒体艺术实现文献关联的影响因素

新媒体艺术实现与数字文献的关联是一种极具创意性的活动。影响关联实现的因素,首先是意识,有没有关联的意识、关联素材的把握及关联的想象力是关联的首要问题。第二是对于原有文本的认识,文本结构的肌理了解和呈现,各种素材的映射和文本肌理的比较。这里的关联,一定意义上说是超现实的关联,更偏向想象力的关联。第三是跨界合作能力。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原本就是出版、图书馆、计算机和新媒体艺术家们合作,涉及一些专业领域(如:机械类)的关联,可能还需要相关专家的合作,且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这就需要各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合作显得十分重要。第四是技术水平。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实现的基础是技术,所以,当下技术现状和掌控技术的水平是关键,如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第五是人力资源结构,即单位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向“众包”转移的“大”人力资源队伍整合与建设。第六是关联内容和跨度影响。从理论上说,文本肌理越清晰,关联的内涵将越加丰富;关联的跨度越大,文献信息设计越优化,其价值越大。

7 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效果探讨

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悦读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联想与延伸的效果,二是参与体验的效果,三是激发潜在智慧的效果。

7.1 联想与延伸的悦读

通过新媒体艺术与文献关联,可以逐词、逐段依次进行联想,延伸片段和知识。如:阅读《百科全书》,可以关联相关的知识点;阅读一部艺术作品,可以关联作者所提及的作品欣赏及背景分析文章。“无处不动漫”的联想,也会让阅读转向悦读效果。

7.2 参与体验的悦读

图片、图表、试验的关联,可以营造环境,提供参与机会,进行过程体验,增加阅读兴趣。这样的关联,需要创新的意识,需要创新关联的形式。新媒体艺术有许多发挥的空间,尤其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值得与文献关联,进行深入链接的尝试。

7.3 激发潜在智慧的悦读

设计方案的关联,设计资料库的建立,设计DIY,让设计变为现实等等,这样的参与有助于挖掘阅读者的潜在智慧。

依据以上三个维度,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效果评估指标表,见表2。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媒介 认识论 信息论 形式论 价值评判

王铭,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专业博士生。

媒介在当下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新闻传播领域尤为突出。不过,媒介的哲学认识意义。美学价值、内涵的丰富性仍有梳理之必要。

一、媒介(medium)词语学考释

“媒介”一词源于拉丁文medius,有middle之意。从语义学角度看,medium意义极为丰富。medium作形容词是指尺寸、数量、质量、价值等方面“中等的”程度。medium作名词常用来指“传播(讯息的)媒介,艺术形式”,主要为方式和形式;也指“借以生存的环境,生活环境,媒介物,介质”等的物化形态;还用来指“中庸,折中,中间”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medium作名词用时,还有“灵媒,巫师,招魂者”之意。[1]此义将扮演沟通天地神人之间信息的特殊人群纳入了媒介的范围,从而使特殊人群因特殊机遇而拥有了信息传递和评判的力量。从语义角度对该词进行考察分析,medium内涵多样,可指事物得以显现的一种方法、形式,也可指事物存在的物质形态,还可指事物状态的界定,甚至在沟通过程中涉及精神从而带有价值评判的意味。从事物内部到事物之间、从存在方式到状态、从物态到精神,都可找到其足迹,从而显示了人类认识的进程。

与medium相对应的中文表达为“媒介”,可谓翻译史上的经典范例。“媒”“谋也”“谋合二姓者也”“谋合异类使和成者”,“媒”在当下日常意义上更多的是指“说合婚姻的人”,说合之人在这一过程中因说合必然寻找使双方建立相应联系的姻缘,故说合之人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联络作用。“媒”成立的条件需具备不同之物,其目的是促使不同之物因某种原因产生相关联系。这里,目标的明确和思维的凸显是受到关注的。“介”字,有“疆界”之意,与“界”同;“界”,“竟也”“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竟之称。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介也。如田四界,聿所以画之。介界古今字”。“介”便成为事物得以分类、过程得以停歇、特征得以区别的标志,可标明事物之间的区别,又可体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由此进一步探索介绍活动和介绍者。此外,经常提到“中介”一词,其中,“中”,“内也”“内者,人也,人者,内也。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常见的意思有“里面,中间,中央”。[2]“中”既可表示距离位置等级等,又可表示程度的适宜与行为的合度。“中介”一词,不仅指居于事物之间起联系之作用,且体现了合宜的标准要求。

从语义角度分析,不管是medium ,还是“媒介”“中介”,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产生和发展,其内涵确实异常丰富: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涉及不同的事物,借助于一定的方式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促使事物建立起联系,并对之进行相应的信息反馈。这里面有思维方式的斟酌,有途径和载体的选择,有相关信息的传递,有最终效果的预测和评估等。

二、哲学层面的媒介

认识问题始终是哲学中的重要话题。人类的生产、生活是一个向体外探索向体内反馈的持续过程。这一过程中,人类首先需要在群体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方式和途径来,即需要通过媒介来把握世界,如借助手势、表情、声音、动作等传递信息。此外,人类与自然接触过程中,通过观察大自然的更替现象和事物的表现,凭借特定的工具和记载方式,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如看太阳落山知夜晚来临,见沾满水珠的残枝落叶知大雨曾经来临,用石块敲击坚果可得壳内果实等。对于获得的劳动果实,有盈余或为便于记录分配时,或结绳记事,或刻符记录,图画、文字等人类的智慧结晶逐渐产生,并成为人类有效的具有认识传播功能的媒介。媒介的功用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相传仓颉造字,致使“天雨粟,鬼夜哭”“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3]由此可以推知文字媒介对人类固有生活模式的冲击是何等之大。人类一旦拥有了文字这样的媒介,其智慧成果便有了可以大量记录的条件和渠道,与此同时,可资借用的资源空前丰富,人类的智慧便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媒介的使用和对于媒介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有区别的,媒介的使用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而媒介在哲学认识层面的地位并未随其产生而受到格外的关注,媒介地位随着人们认识过程的反思和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渐凸显,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对分析哲学进行评论时,斯鲁格发表了自己的哲学观:“首先,哲学家思考这个世界,接着,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再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进程。”[4]此观点的确为我们了解哲学发展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对于认识媒介的重视,在哲学史上不能不提及一些哲学观念和相应的哲学家。

《易·系辞上》对媒介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5]对“象”与“意”、“卦”与“情伪”、“辞”与“言”之间关系的重视,实际上是强调了作为媒介的“象”“卦”“辞”等的重要性。这些媒介某种程度上被简单地理解为“物”“器”,如《老子·第四十一章》说“大象无形,道隐无名”,[6]一味强调道的神秘性,在一定程度上剥离了“物”“器”与道之间的关系。但对“象”与“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如“意象”“意境”等,在中国哲学史和美学史上一直得以延续。

研究媒介不能不提列宁。列宁对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十分重视,《哲学笔记》中多有体现。“存在”一章中强调“一切都是互为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的”,“本质”一章中强调“黑格尔常用的‘环节’一词,指联系的环节,连接中的环节”,“现实”一章中强调“单单‘相互作用’=空洞无物,需要有中介(联系)”。[7]中介作为联系主客体之间的环节,其重要作用在列宁的哲学思想中得以强调。

皮亚杰认为在主体与客体之间,“首先是存在着在主体到客体、客体到主体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的一些中介物(知觉或概念)”,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8]可以得知,主体要想了解客体,就须借助媒介;媒介起着沟通主体客体的作用;媒介凝结着主体和客体互相联系的相关信息;媒介的缺失影响主体客体之间的联系。

新媒体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使得媒介样态多样化、功用显性化,人们对其特定功用也取得了空前的广泛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的产生会给社会带来“新的尺度”,带来更多新的观念和新的模式,从而对社会旧有的传播模式产生冲击。其声称“媒介即讯息”,并对之进行解释:“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均指由媒介或技术引进的人类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9]虽然麦克卢汉更多关注传播学的发展,但对媒介和讯息之间关系的论断及从词语、纸张、服饰、住宅、货币、印刷、照片、报纸、电话、电影等诸多媒介对人类生产生活模式所带来的巨大改变的分析,使以往熟视无睹的媒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麦氏的观念更新了以往对媒介的偏颇认识,拓展了观察的视野,将媒介的重要性空前显现出来。

邬琨教授从信息哲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认识活动是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联为前提的,目的、计划之类是主体思维创造的再生信息,并非物质;认识的客体、实践活动不是直接影响于人,而是通过信息同化的过程“积淀”到人的心理结构之中,“积淀”的是信息,而非客体物或实践活动的物的承担者。起连接作用的媒介中最重要的是信息,而非媒介自身的物质载体。邬琨教授认为构成认识的过程涉及三个基本要素(或称环节):客体、信息、主体,从而可得出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新模式:客体信息主体。信息场遂成为主客体联系的关键。[10]这样,媒介在哲学层面上的意义因信息的视角而得到了最终的体现。

媒介在人化世界中以丰满的载体充盈认知的信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胡潇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认识论角度关注并研究媒介,其专著《媒介认识论》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意义上的原生性、过程性思考,以认识论研究为中轴,进行语言学、符号学、解释学、传播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的多学科认识论整合,[11]揭示了媒介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阐明了媒介的哲学意义。

三、艺术层面的媒介

媒介不仅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和有力工具而存在,同时也是人类艺术世界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因媒介的不同而呈现出相应的特色。文学因文字而魅力无穷,绘画凭线条和色彩而存在,音乐则需要音符和乐器等等。媒介在艺术形态中的重要性很早就受到艺术理论家的关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艺术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悲剧、喜剧、音乐等都是模仿,但在模仿中有着差异,表现为三个方面:采用不同的“媒介”,取用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方式”。[12]亚氏对于艺术媒介的重视,可谓西方艺术理论中媒介观念的旗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形式主义的滥觞。

艺术领域中对于媒介形态功用的探索继续进行。莱辛从媒介角度对诗画异同进行了比较,认为在空间和时间中各有不同的符号,分别表现了不同的事物,绘画以空间中并列的颜色和形体为媒介,诗以时间上先后承续的直线发展的声音为媒介,故而,“物体”是绘画特有的题材,“动作”(或情节)是诗特有的题材。[13]借此,莱辛从媒介角度区分了以往诗画观念的偏颇之处,对美与丑、可笑性与可怖性等美学话题进行了讨论,对后来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鲍桑葵重视媒介在艺术中的作用,认为具体的媒介物如模塑泥土、木刻、铁艺之间的区别就是伟大艺术之间的区别,且“任何艺人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殊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这种愉快和能力感当然并不仅仅在他实际进行操作时才有。他的受魅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特殊灵魂”。媒介已融入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成为艺术家不可缺少的运思和表达的渠道。出于这样的考虑,鲍桑葵干脆将媒介问题视为“探讨美学基本问题的真正线索”。[14]在此,媒介不以简单的形式而存在,而是孕育创作者理想情感的艺术形式,并最终凝成艺术的结晶。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更新和迥异于传统的手法运用,媒介作用随之日益凸显。新媒介势必在艺术中展示自己的特征,显示出异于以往媒介的新形态新功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占据传播的优势地位,并在客观上引起人们对以往媒介的权威和职能的质疑,造成以往媒介形态地位的下降和传统艺术的生存危机,造成艺术理论批评上的混乱,影响到旧媒介持有者的权利。譬如,文字作为新媒介,有诸多蛊惑力,如字体的神秘、意义的丰富、传播的持久、音韵的凝结等,文字的产生使穿越历史承载千秋流芳百世的前无古人之伟业成为可能。曹丕《典论·论文》就高度肯定文章的功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字这种新媒介对旧有艺术的口传心授方式带来冲击,神话的古老艺术形态和地位因此动摇,沟通神人的巫师等特殊人员的地位逐渐下降,作为智者,人的地位随之上升,文字类的物品便取得了决定性的地位,如刻有文字的甲骨、带有铭文的青铜器铸造、宗教中书写文字的羊皮纸等所曾拥有的地位一样。而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广告语言、网络词汇、娱乐新闻等对语言组织进行的解构,图像强势大量进入传统的文本等,从多方面对以往媒介形态及相应意识不断革新,从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使得文字的凝重、庄严等神秘感和陌生感受到质疑和冲击,经典受到质疑,传统意义上的诗意被严重稀释。与此同时,戏剧、绘画等艺术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新媒介的影响。

不过,新媒介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有媒介形态的消失,新旧媒介之间绝非你死我活不可融合的绝对对立关系,而是重叠促进融合的关系。故而,新媒介对以往艺术形态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艺术带来了新的形式,甚至使艺术有了反思自己艺术表演形态合理性的好机遇。不过,艺术形态的形成是综合了众多智慧从而产生结晶的过程,其每一枝叶每一朵花都凝聚着艺术家的心血。因而,在新媒介的引进和融合过程中,艺术发展和创新需谨慎进行,并进行必要的反思。

四、批评意义上的媒介

medium作名词时,可指“灵媒,巫师,招魂者”等,这些在远古时期有着特殊功能和尊贵地位的群体,具有沟通天人、神人、人鬼的特殊功能。古代从事这一职业者,女称巫,男称觋,相关的称谓尚有巫师、巫医、术士等。他们能够根据相应的场合,引来需要的特殊力量(神鬼等),施展于特定的对象,从而取得相应的效果。这一过程充斥神秘的力量,伴随明确的目标,配置相应的程序,还有信息的持续反馈。神鬼力量无穷,但灵媒并非只是简单的载体,可根据场合和对象对神鬼作出相应的召唤,作出自己的取舍,显示选择批评的趋向。灵媒这样的群体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显赫,且历史悠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其活动的踪迹。他们沟通人神鬼怪,传递社会道德价值等各方信息,扮演着媒介角色,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中介者是些魔法师、巫师、牧师。落到中介者头上的任务是,将标准级机构同中介连接起来,作为总是先在人和自然之间体现出来的第三者,借以减轻面临该级之威胁(神、鬼、魔)时所感受到的恐慌。中介体现于礼仪之中。”不过,其神秘力量的来源是逐渐受到质疑的。春秋时,孔子主张不语怪力乱神,力排巫觋,视之为怪力乱神,这与智慧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有直接关系。但巫觋等旧有的媒介群体,虽被排挤被边缘化乃至被迫以隐蔽形态存在,但维护社会秩序、从事意义传播、进行价值评判的媒介群体仍然存在,只是逐渐被史官、士人、教士等取代。社会不能缺少这一群体,价值道德信仰等等,都需得到解释,“批评家便须在世人及其劳动成果之间扮演这种中介角色”,于是,批评家随之产生。吊诡的是,评论媒介的批评家根本无法与媒介划清界限。

同样,艺术领域媒介的使用并非始终在物质层面。艺术过程是艺术的创造过程,是媒介的使用过程,也是美的显现过程,而美学“是进行中介的活动或获取的活动”。[15]媒介的丰富含义使得艺术过程既要考虑载体层面的合适与否,还要考虑信息传递的准确与否,需将二者协调为一体。美的形成并非媒介的退隐,媒介始终伴随着美。

媒介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有物质的层面,又孕育着思维方式的斟酌,有途径和载体的选择,有最终效果的预测和评估等,从人的活动迹象来看,媒介也是人的思维意识的流露,饱含人类的哲学思索。如能从哲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媒介的丰富内涵才可获得正确理解,新媒介、新媒体的发展也可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

参考文献:

[1]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英、英汉双解[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43.

[2] 许慎. 说文解字注[M]. 段玉裁,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13,696,20,4.

[3] 何宁. 淮南子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98:571.

[4] [美] 汉斯·D.斯鲁格. 弗雷格[M]. 江怡,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0.

[5] [清] 李道平. 周易集解纂疏[M]. 潘雨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609,610.

[6] [魏] 王弼. 老子道德经校释[M]. 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113.

[7] [苏] 列宁. 哲学笔记[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79,128,146.

[8] [瑞士]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M]. 王宪钿,译. 胡世襄,等,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1,22.

[9] Meenakshi Gigi Durham and Douglas M.Kellner.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Keyworks(Revised Edition)[C].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P107,P108.

[10] 邬琨. 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6.

[11] 胡潇. 媒介认识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12]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诗学[M]. 陈中梅,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

[13] [德] 莱辛. 拉奥孔[M]. 朱光潜,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84.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范文第5篇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一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媒介进化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图像拼贴与数字艺术,科学、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简史,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与信息化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作为典型的综合性学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但包括数字技术内容的主要学习课程,而且包含广告、环境艺术、影视、动画、玩具、游戏和建筑装饰等艺术设计课程。另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还包含诸如材料学和数字存储等学科的相关课程。

目前,高等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不容乐观。很多学校没有与此相关的课程设置,又或者虽有相关课程但体系结构并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均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院校教师对此学科认识不足或存在分歧,数字媒体等学科的老师侧重于对数字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教授,而艺术类学科老师则坚持认为更应该注重学生艺术类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两个领域老师之间所存在的意见不统一导致了该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一致,使得该学科的教学定位得不到统一,从而导致课程之间失去联系,结构不完整,体现不出该学科的综合特性。所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定位需要相应的改进对策。

首先,高校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高等院校的老师应该消除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在定位上的异议。数字媒体相关课程的老要明确艺术类课程对于该学科的不可或缺和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关系,同时艺术类相关课程的老师也必须明确只有将数字媒体学科和艺术设计学科有机融合才是该学科的教学精髓,以大局意识认识该学科,体现其综合性,以当前市场发展情况为基础,对该学科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进行分析,合理地完善课程体系,找到该学科正确的教学目标。

其次,建立教学体系,推动学科发展。要深入分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特征,并对其准确定位,这样才有利于该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学科知识架构的延伸。学科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含艺术设计类课程和数字媒体类课程,数字媒体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等应用技术类课程,比如网页设计、计算机程序编写、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而艺术设计类课程则应该包含数字图像处理、视觉艺术、美术基础等,另外还应该包括大学语文、大学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