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 课改 认识 措施

一、要正确对待高中语文改革认识上的误区

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使语文的教学改革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老问题仍未改观。

1、语文教学目标即高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在我们的教学中,高考却成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的就不教不学”,语文教学变成了无尽无休的高考习题训练课。

2、语文考试的分数等于语文水平

新的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教学评价方面,由于难于掌控,还没有大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仍用一张考卷的分数来评定学生的语文水平,几乎没有其他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时是看成绩,领导评价教师时往往也是凭借教学成绩,社会评价学校时也是看成绩。这样就把语文教学引向了唯考试是重,而无暇顾及其它。

3、语文教法就是课堂热闹

现在的语文课堂很热闹。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可以改变语文课枯燥难上的现象。但这种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空洞和肤浅,形体上的热闹决不等于思维上的活跃,这是把课改的要求庸俗化了。

4、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是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这固然体现了以鼓励为主的教学方式,但是很难听到一个客观而真实的声音,那么科学哪里去了?真理哪里去了?

在倡导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思维的今天,在反思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时,其中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是传统教育中的求同思维,一时间,大家都耻谈对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张扬求异思维。不可否认求异思维的重要性,但作为思维的方式之一,求同思维就这么一无是处?我认为求异固然是创新,但是求同也是创新,求异应以求同为基础。

二、要注意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1、更新教学理念,做“引导型”教师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变化很大,语文作为一门课程,自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由“为教而教”转向“为学而导”为重心的轨道上。高中语文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适当时候进行必要的引导。

2、提高自身素质,做“学习型”教师

新课程在内容上把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作为总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有大量的文学知识储备,注重潜性知识的积累。另外,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修养是学生的楷模,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富有爱心,热爱人生,追求理想。

3、不断实践、探索,做“研究实践型”教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以新课标为指导,不断探索适应新理念的教学法,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用于指导教改实践,增强科研意识。因为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始终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实践,教育研究又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素质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应逐渐由“教学匠”向“研究实践型”转换,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增强文化底蕴,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做到难度、深度合理,激发学习热情

高中学生正处于发育成熟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既渴望挑战但也畏惧困难,既承受不了屡战屡败的打击,又容易产生一味成功所带来的骄傲自满。针对高中生的这一特点,课堂提问要注意好度的把握。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才可以摘到知识的果实——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

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采取因人而异、因需而导、因材施教等有效措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设计上既要有拓展性较强的问题,也要有难度一般、基础性的问题,既要考虑优等生的认知能力,也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尽量兼顾更多的学生,在开展分组探究时注重优秀、中等、一般合理搭配,课堂提问时向优秀生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并要求他们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供其他学生借鉴。对于优秀生,可以在课堂作业以外专门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防止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学困生则注重基础知识训练。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因生夯实语文基础,注重课本知识理解与语言文字基本运用,对中等以上学生强调灵活运用与深入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作为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精神文明进步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进一步改进,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应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2篇

一、强化信心,言传身教,追求效益

在青海,高中学生有大部分都认为最难学的学科就是英语,一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机会不多,二是也没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在青海地区,别说是有机会能和老外进行交流,哪怕是想多见几个外国人都是很稀奇的事,加上英语本身到高中也无法得到家长的辅导,所以学习效果普遍都不理想。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摆在我们英语老师面前的并不是怎么样教好这些边远地区的学生们,而更多的是怎么样让他们摆脱这种惧学心理,并逐步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来,然后再来谈怎么样引导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最终取得一定的成绩。

“用人格来影响人格”。这是我遵循并努力践行的一个观点。在学生面前,特别是对英语学习有着一定恐惧心理的学生面前,老师身上所透出来的自信感,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和一个老师自身应有的人格将会影响着他们。作为老师,如果让学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老师对他们有信心,老师相信他们能克服困难,最终把学习搞上去”,那么学生也就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也会相信自己有那样的能力,并会如老师期望,也如他自己奋斗的那样,最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别人,并不是指要让老师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在老师的教育教学中认真用心去对待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去做好每一件事,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做到“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记得,学生是人,是不成熟的人,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人。因此,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他们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要有机会让他们犯错并让他们自己体会到犯错的结果后及时改正。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无论学生好与坏,无论学生优与劣,无论学生调皮与乖巧,无论学生无知与懂事……我们都要包容、都要接受。特别是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更要鼓励他们去犯错,因为只有一次次的错误才会将人们推向一步步的成功,如果连犯错的胆量都没有,那么我们的英语学习很难谈得上真正的进步。另外,我们还要强调,作为语言,它是我们的交流工具,更是我们今后进行更多知识学习的工具,正如没有人天生会说流利的汉语,而今天的流利都是我们在过往中一次次的犯错所导致的美丽结果,所以我们要勇于犯错,但更要坦然对待我们所犯的错误并认真进行改正,“Failure is mother of success”。

教育要追求效益。教过这么多的学生,今天和学生们再坐到一起回忆起彼时的教育,才发现他们最感谢的就是那时候对他们进行的这种教育,让他们在走上社会后清醒地看清自己要做什么及不能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这些交流更让我意识到了老师在任教时期的这种影响力是多么的重要。正如一位专家在讲座中所提到的一样,“教在今天,想在明天,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十六年,看孩子六十年,为一辈子着想,为终身负责”,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起一名引路人的作用,对学生做到坦诚,关爱,信任,并要及时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我们就是“幽默、阳光、睿智、幸福”的老师,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真正奉行着新的教学改革理念的探路人。

二、以学定教,关注差异,顺学而导

“因材施教”的理念尽管深入人心,可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班容量大而很难有效地贯彻实施。正常教学班有五十名同学的话,可以把他们的英语基础分成五六个等级,且较高等级的同学又占极少数。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的讲授就无法照顾到所有,讲难了,有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讲简单了,基础好点的同学又觉得有点小儿科,学不到什么,在浪费他们的时间。那怎么样实施有效教学呢?

以学定教,关注真实的学情,学情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方式,思路,进程及效果。学情的理论根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我们要了解学生,关注学情,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不同的学情,以学定教,关注差异,顺学而导。这个理论具体到教学中,应该理解为是在教前至少三天进行预习,探明学生情况,这样再去设计自己的实际教学,会有针对性,也会有成效。另外一定要根据自己所任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所有教学的设计,在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任务驱动法”,形成所有学生的真参与,在教学中分配每一种层次的任务,分工明确,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自己的教学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布置作业方面,一定要做到“留,必判”的原则,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作业适合什么样的学生。让这种层次法和驱动法在所有的课堂中展开,形成一种常态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功,这样的教学才算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政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30-01

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社会的进步主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保证,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课程进行积极的改革,就是顺应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为国家更多的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初中政治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我们用更先进的方法和思维不断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同时,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在初中政治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的里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新课程理念的应用存在陌生感和畏惧感,严重限制了教师实际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表现为对理论知识熟记于心,但是真正的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又会不自觉的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而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不是很深入,有些教师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在教学过程中片面的将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同时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式教学法过程中,很多时间都花费在课堂提问上,而学生回答的问题无非就是是非对错的话题,教师问题设计对学生的启发性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获取有用的知识,同时教学问题设计的过于简单还助长了学生的自满心理,对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限制。

2.教材和辅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全面的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中有很多辅助教材教师都没有有效的对其进行利用和整合,这些辅助教材对于巩固学生知识,拓展学生学科知识的延伸程度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不能有效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主次不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辅助教材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做到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

3.教学手法单一

在现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基本都没有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靠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教师教学过程中也不能生动的、直接的将所教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也不能保证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最终会因为无法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演示,而在课堂上无法得到详细的说明,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肯定不会多高。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措施分析

1.转变传统观念,以学生为本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这就要初中的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积极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教师都应该充分的满足,保证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2.整合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材

首先,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基础不同,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以要求教师对新教材的内容全面涉及到是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胆删除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不能接受内容,或者直接使用相对比较简单的教材替换,或者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和材料教材;其次,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大脑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这是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对知识进行延伸和补充,适当的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阅读和收集材料的基础撒上开展积极的讨论和研究。

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新的历史时期之下,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当中,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逐渐兴起。对于初中教学政治教学来说,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会大大激发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和爱好,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教师对技术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应用,最大程度发挥技术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结语

课程改革的进行正在推动着课程教学的改革,初中政治教学作为其中较为基础的一部分其改革是相对重要的。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做好我们的教学改革,就一定可以实现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齐艳.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2011(06)

[2]陈国勇.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4)

[3]沈泉.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J].魅力中国. 2009(23)

[4]李怀中.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探讨[J]. 文学教育(中). 2013(04)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目前已能够转变角色和改进教学方式,并对提高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做几点尝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注重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提出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化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化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化学探究的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应用课本中的联想、质疑为载体,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与生活很贴近,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学习中。情境创设要积极创设趣味化、生活化、开放的且富有探索性的情境。

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判断,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思考和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例如,教学必修课本“氮的循环”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一个悬念性的问题:在新疆与青海两省区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有时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皆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然后,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开这个谜。课堂教学内容中设置悬念,把化学知识跟人文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课堂互动式教学,不仅大有令人耳目一新、情趣昂然之感,而且能产生引人入胜、记忆深刻之功效。

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大大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肯定、表扬、商讨等文明用语,给予鼓励,以展示教师特有的认知与情感协调的教学艺术,共同参与学生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习伙伴。

例如: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烷烃、烯烃同系物结构和性质的教学过程,教师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可首先安排学生总结烷烃和甲烷结构的相似性,进而使学生通过甲烷的性质推出烷烃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其次,可联系教材中烷烃的沸点、密度数据,让学生讨论得出烷烃同系列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再次,开展联系实际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碳原子数和沸点范围的数据,巩固烷烃同系列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体现主体性。注重直观、注重操作,使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应用学具,相互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主体性。让学生说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不要用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活动;不要用少部分学生的活动代替全体学生的活动;既要让优生回答,更要让一般学生和后进生回答。

三、全方位进行学习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时,既要评价学生化学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他们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评价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又要评价他们在化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例如: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第一章教学后,可安排学生结合元素周期律所学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元素周期律的科学价值》。第二章教学后,可安排学生用泡沫塑料制作电子云模型或用计算机软件甲烷、水、氨气、二氧化碳等分子立体模型。第三章教学后,可安排学生用橡皮泥和牙签制作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金属原子堆积模型。通过借助不同方法,让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都有用武之地,加上老师恰当的评价,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reform of the values. the writer reviews the reform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examples, 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genera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and also reflects the reform from rational bases,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new curriculum itself.this will be beneficial for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basic education ;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view; reflect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即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面临的问题与走向,以图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指出,如果从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常有五种类型。一是“替代”,即一种要素可能被另一种现成的要素所替代。比如,用新的教科书代替旧的教科书。二是“交替”,即当变革被引进到现行的材料中,并有希望成为选修科目而容易被采纳时,交替就产生了。这种方式常常表现为在现行课程内容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实、改进等。三是“紊乱”,这种变革是破坏性的,对课程改革往往起反作用。四是“重建性变革”,这种变革导致对体系本身的修改,即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造,而是要更新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因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五是“价值观变革”,它强调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变革,是与课程有关的人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革。[1]

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我们不仅对课程在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的整合(如艺术、科学课的设置)等等,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人们所持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对学校,不再认为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把学校视为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对课程,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超文本的课程形式;对教材,认为教材是范例,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是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等等。因此,我们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也正是这场变革,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2]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这一重要的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课程目标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将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走向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以便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学校应该成为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科研机构等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反思和探索,形成合作团队,拓展对学校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认知,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个教师、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的意义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某些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之间是互动的、交流对话的,他们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课程、创造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进行交往的桥梁。另外,我们认为,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他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同时,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必须具备批判意识,敢于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不再重教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它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教师要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此外,教师还应是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批判者”和“反思者”。教师应利用个人的课程意识和教育理性为依据对其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课程体制的发展

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

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在课程开发方面,新课程改革明确了课程开发的三个层次:国家、地方和学校。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国家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的“一纲多本”建立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平台,让教科书走向市场,鼓励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士参加到教科书建设中来。地方则依据国家课程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规划地方课程。此外,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资源条件,调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和社区人员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工作。

在课程体系方面,新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表现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过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在对当代社会科学高速发展及对自然、人类产生的认识飞跃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减少课程门类,强调学科综合,构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综合课程,如在普通高中阶段设置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在教材发展机制方面,新课程教材改革,必须坚持实行“一纲多本”,坚持中小学教材多样化,必须以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为前提。实行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是教科书的“一纲多本”的制度保障。然而,教材的多样化决不是排斥由国家规划、国家组织力量编写的示范教材。需要强调的是,多样化并不等于地方化。提倡多样化,不应导致以省编教材来取代部编教材和其他省编教材,排斥部编教材、示范性教材、省外优秀教材进入本地市场;不应导致本地教材独占一方的局面。中小学教材的发展趋势,不能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另外,教材多样化不能搞成了商品化。

在评价制度方面,新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配合课程范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观念上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评价功能从过分注重甄别、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力;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人文精神。

(四)课程文化的再生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

所谓生活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现实性。新课程就体现了向生活世界回归,加强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把实践和生活当成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为课程增添了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新课程十分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革新因素的确立进行交流和协商。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士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知道为什么学,为什么教,充分体现课程的民主性,激发参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所谓探究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特的、发展中的鲜活个体,什么课程适合儿童的个性发展,怎样教学才有利于每个儿童的发展等问题就使得学校的教育情景中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这就给教师、学生创造了一定的探究空间,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探究氛围。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发性。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健全的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为此,新课程就强调一种共生共建的课程文化,试图建立一种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之间共同合作的机制,有效集结各方力量,从而更好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

三、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走向

(一)迫切需要寻找课程改革的合理基础

几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图,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构和素质等,还只是课程论的初创阶段。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课程改革的合理基础。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问题

教师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继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我们的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都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主要表现三方面。(1)一些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早已习惯于其熟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老一套的东西早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深感“太突然”、“不知所措”,难以适应。(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经过培训,但他们在教学方法上仍尤为欠缺,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就是“弄巧成拙”。比如说,新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课堂呢?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实践。然而在很多“新课改公开课”、“研讨课”上,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这样的话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但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划,乱成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3](3)在教师培养方面,目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能马上上岗,需培训一到两年,并且他们能否承担起实施新课程的任务,这还是一大考验。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面对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切实走近教学第一线,帮助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不提倡“坐而论道”。

(三)教学评价难以开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主。(2)新课程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是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教师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并且效果也不太理想。(3)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考试目标的影响。例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四)新课程自身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新课程体系显得有些复杂,教师难以把握重点;(2)由于综合课程的出现,教师素质跟不上,出现备课难、工作量大增的情况;(3)有些学校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无法上,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很多农村学校至今都无一台电脑;(4)有农村学校反映,新教材过于城市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的有些内容太深,不够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这对农村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困难。

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还有待于在继承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在此,我们试图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其走向。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事实及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从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范围、过程、模式、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与整合,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课程改革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2.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点。回顾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似可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三类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每种取向都在一定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更加关注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解放学生的内部力量,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从而使教育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命的鲜活性、体验性、主体性、独立性和完整性,为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4.校本课程开发将深入发展。受城乡差别的影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将更加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各个学校可以在国家、地方的课程框架之下,依据本地特色、学校文化传统、本校的办学理念,创造一种积极、和谐、进取的学校文化,构建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生动体现了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生活化和社会化,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参考文献:

[1]〔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