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乡土景观 景观设计 场所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乡土”是一个很寻常的主题,但学界对其正式的研究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西方国家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40一50年代,它是建筑学和考古学携手并进发展的产物。很多研究都隶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畴。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建筑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四个学科。西方乡土景观研究发展到今天,在内容上已经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方法上也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事实上,乡土景观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从1997年开始了乡土景观的研究,当时集中在云南和等地,王志芳,孙鹏等多篇研究生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1对乡土景观的认识

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L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à。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只者却一不可。这可以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

2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景观的表达,而后者是景观的印象。景观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空间,是人与环境的有机整体。主体—内在者和客体—乡土景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即内在者与周围环境相互调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任何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都是人塑造了环境,环境又搜造了人的过程。塑造的过程当然是通过主体的行为进行的,意即人类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通过限制人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行为是文化景观形成过程的中介。乡土景观形成过程的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中介的行为的特殊性:具有功用性。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使用过程和创造过程合二为一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结合使得创造过程的目的变得更为直接明了,即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些使用者又是一些普通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需求就是生产、生活。而生产、生活行为又是大众居民最常见的使用行为,这种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既定的景观进行完善和修正,即使用行为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可以说乡土景观中的使用行为和创造行为都是有功用目的具有自发性。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结合使景观创造的行为随时可以发生,不受其他因素的约束,只要正在进行行为的人愿意。另外,这种自发还能够从一种个体行为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并产生一种综合结果。对于有的乡土景观来说,它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结果,似乎是属于自上而下发生的。但其本质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本来出于使用的实际目的,在长期的发展以后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成为一种约束性的、似乎非功用性、非自发的行为。但其本质仍然是功用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客体:乡土景观根据上述对过程的分析,这里将乡土景观定义为:内在者出于生活的需要而自发创造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这种生活需要包括文化和精神的需要在内。因此,它不仅应该包括人、建筑、各种构筑物、器具等,还应包括形成这一切的自然背景。乡土景观是包含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物体构成的综合体,是包括自然和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体系统。同时,由于创造者及其行为特征的独特性,乡土景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实际功用性。这是区别乡土与非乡土的关键所在,即是否具有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这里主要指的是生活和生产方面的,也包括形成人们生活习惯的部分。具有多样性。它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因而受所处地域和创造者的影响较大,可能会随地域自然特点、创造者的民族、文化、性别的差异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具有文化意义。乡土景观是社会体验和文化含义的重要载体。这种意义是内在者所赋予的,因而必须从内在者的角度去理解。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乡土景观则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是凄惨的故事;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是我们不经意中的自传,反映了我们的趣味,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渴望,甚至我们的恐惧。”。。拉普卜特。等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归纳将意义在二个层次上表达:“高层次”意义:是指有关宇宙论、文化图式、世界观、哲学体系和信仰等方面的。如“风水”所表达的有关中国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图式。“中层次”意义:指有关表达身份、地位、财富、权利等,即指活动、行为和场面中潜在的而不是效用性的方面。“低层次”意义:指日常的、效用性的意义,包括有意布置的场面和因之而生的社会情境,期望行为等;私密性、可近性;升堂人室等第;座位排列;行动和道路指向等等,这些能使使用者行为恰当,举止适度,协同动作。

3结语

一种理想的景观,无论是没有设计师的、基于经验的前科学设计,或是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现代设计,最终都将走向天地、人、神的和砂。理解乡土景观如同掌握最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一样,都有助于景观设计师的作品离理想景观更近些。.

注释

(1)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1992.

(2)俞孔坚.寻常景观的诗意.中国园林,20o4(l2尧25~28;俞孔坚,李伟.续唱新丈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建筑学报,20o4(8>5~8

(3)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王志芳,孙鹤译.北京:中国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第2篇

一、乡土景观的外延

( 一) 乡土的外延

由于多种学科的需要其意思不断外延。目前其作为形容词的主要含义有: “当地的语言或方言的”、“非正式的语言或方言的”、“一种语言的正规口语形式的”、“一个时期、场所或群体的特征的”等。

( 二) 乡土景观的概念

乡土景观是地域的综合体,它包含村落,如民房、房前屋后林、聚落等; 农田如耕田、菜地、村头聚会地、畦埂、篱笆等; 道路如农用道路、田间小道等; 河流水系如水渠、池塘等; 树林如近郊山林、杂木林等; 祠堂、石佛、石碑、石墙、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木桥、小木屋、晾晒稻谷的架台等生活风景。

二、乡土景观的特性

( 一) 功能特性

乡土景观存在对人有功能性,这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是区别乡土与非乡土的关键点。具体指来说是它具有与人们的生存或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在这里它对于人的功能主要指的是生产或者生活方面的,甚至也包括由此形成的人们生活习惯的部分。

( 二) 地域美特性

乡土化景观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反映,是人们对生产、生活的美化。华北平原大片的农田,网格状的机理,不同的作物将大地扮成不同的色彩。这种生产景观,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人们出于耕作的需要,经过不自觉的美化和总结形成的。乡土景观的形成源自人们对当地自然过程和自然景观的适应,而且也是与当地人日常生活融合作用的结果。当地人们出于自身生活的需要,对于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影响和改造,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才是乡土景观形成的原动力[2]。可见,乡土景观的存在和发展和地域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地域性是乡土景观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性。

( 三) 文化特性

乡土景观是社会体验和文化含义的重要载体。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 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是凄惨的故事; 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乡土景观对现代园林设计的意义

( 一) 探讨一种新的设计理念

乡土景观概念的提出对于我们的认知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它通过“不可见”思维唤起人们对于“寻常”景观的关注,意识到“普通”之中同样蕴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因此,对乡土景观的探讨将为我们创造现代意义的园林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 二) 有助于地域特色的保持

乡土景观很少受到外力文化的影响,保持着当地的文化的特色。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能使人们更为透彻、更深层次地了解地方文化和民间风俗,使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 三) 体现园林设计的生态观乡土景观中的乡土物种对当地环境往往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因此生态效益更显著; 而乡土材料取自当地,既节约成本又能体现地域特色,体现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结合。

四、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 一) 乡土景观元素的类型

景观元素通常是指地形、水体、植物和构筑物等实体元素。乡土景观元素的丰富度则更加宽泛,包含许多的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依据其表现形态不同,可提炼出 3 类乡土景观基本元素: 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4]。

( 二) 乡土“物”的表现,凸显时代感

1. 灵活的材料运用与提升

乡土景观设计中,地方传统材料是设计的首选,使用传统材料有助于保护地方特色并尊重当地的传统和风俗,形成回归感。设计中可以将传统的元素,利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来进行表现。另外,在传统材料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将现代新材料进行简化变形和抽象用以表达传统元素。

2. 鲜明的色彩呈现

乡土色彩大多比较简单和朴素,但在民俗民风、服饰或者地形气候的衬托下想的丰富多彩。所以,在乡土景观设计中,应该传承起朴素自然的特点,靠材料的颜色或者质感突出景观的素雅。

3. 朴拙的细部表达

民间有很多乡土的艺术美,如剪纸,面具,脸谱等等。乡土景观可以以电梯方式对民间乡土景观进行提炼和刻画,也可以民间艺术或者工艺特长,以传递地域的归属感、融合感与认同感。

五、结语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生命支撑系统;规划内容

Abstract: The Village Living environment faces a huge threa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soil erosion, the uncontrolled spread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smart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elaborated the concept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principles and contents of the village 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imed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een infrastructur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people,natural,social”.

Key Words: Rural Green Infrastructure;Life-support system;Planning content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9年第46届IFLA大会主题为“绿色基础设施:高性能景观”,定义了风景园林的生态意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农村进入了快速城市化进程。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乡村却进入了生态恶化的尴尬境地。基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本文研究村庄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着重恢复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绿色基础设施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全新的认识和尊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概念辨析: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

相对与“灰色基础设施”(Gary Infrastructure,常规工程规划的道路、机场、桥梁)而言,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的定义为: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这一网络具有自然生态体系功能和价值,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自然场所,它们总体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它的核心是由自然开放空间来控制城市形态,创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凸显了自然环境的“生命支撑”价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不断的“大拆大建”,乡村基础设施配套落后,使得水土流失,乡野和自然开放空间不断减少。任其发展下去,将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乡村是快速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而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恰恰是破坏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真正基质。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活性绿色基础设施,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生活性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它包含土壤、水道、湿地、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及自然区、绿色廊道、森林以及对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所贡献的荒野及其它空地等。在我们进行灰色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应该宏观的进行更具建设弹性,前瞻性和主动性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变被动建设为主动保护。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框架

2.1乡村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对耕地、水体、乡村建设用地、林地等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土地利用的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2010年底,国务院47号文件为促进乡村土地整治提出“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我国乡村的土地整治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土地整治不仅包括田地,更包括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①保护:保护具有景观生态意义的生态斑块,如林地、湿地、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水体等。保护乡村人文景观,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村庄特色的保护和管理的意义,对有景观价值的住宅和村庄风貌予以更新。②改造:通过生产性活动目的性的进行生态性建设,如河流堤岸的生态化改造,乡村垃圾的一体化处理、地表灌溉等。③塑造:塑造新的生态景观,如建立生态绿色廊道的道路廊道、建造防护林、建设分散的生态斑块等。

2.2乡村水环境治理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大量的公路等不透水区域的迅速蔓延,加上乡村绿色植被的减少,导致河流和地下水位下降,乡村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减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村庄建设之后已经将乡村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上,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人工措施来保护乡村本底的自然景观,为我们提供了案例借鉴。如韩国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澳大利亚的水敏城市设计,日本的乡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

乡村水环境治理包括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和乡村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内容。乡村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利用自然环境并应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方式,通过生态技术手段,治理乡村水环境,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实现乡村水体的良性循环。如雨水收集净化装置,渗透性道路铺装,植被浅沟等措施。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则主要是针对乡村现有的河道景观,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滨水生态景观带,滨水绿道,对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等,在较大范围层面上则可以采取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区域性生态走廊等方式。

2.3乡村绿色空间网络建设

乡村绿色空间网络是由“网络中心”(hubs)和“连接廊道”(links)组成的自然开放空间系统,包含了各种尺度的生态和景观要素,如绿道,国家森林,公园,农场,森林,湿地,岸线等。网络中心为动植物提供源地,链接廊道用来连接网络中心,使得整个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网络化,恢复生态的连续性和网络性,并且为乡村建设提供空间框架。通过对规划区内景观生态环境的调查和评价,确定土地整理需要达到的景观生态目标,构建集生态、景观、游憩、风貌和文化于一体的乡村绿色基础网络。

3、结语

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包含了各种天然和改善再造的生态景观要素,它将乡村生境保护和城市化进程有机融合,是乡村未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快速城市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大背景之下,一旦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被广泛应用,它所产生理论和实践意义都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 张秋明.绿色基础设施[J],2004(7):35-38.

[2]沈清基.《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评介及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5(5):98-103.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第4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挑战,乡土文化本身蕴含的德育功能也在逐渐消退。在中小学校中,德育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受知识本位影响,当前德育课程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如何使其教育功能最大化?如何开创德育工作的新模式?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者需要进行思考和亟待破解的课题。本文拟提出基于乡土文化来开发德育课程,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尝试阐释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的内涵、价值和开发路向。

一、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内涵

“乡土”一词较早出现在《列子・天瑞》中,所谓“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这里的“乡土”即指家乡或地方。有研究者认为,“乡土”二字简单的说来就是属于吾人所居住之本乡土地的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环境而已。[1]也有研究者将其理解为“与自身的内在生命息息相通、构成部分自我的存在,是与自我结为一体的存在”。[2]可以说,作为个体或群体存在的人与乡土不可也不能分离。

乡土文化是指产生和存在于某一地域内的、具有该地域特色的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它既包括外显的建筑古迹,如亭台楼榭、革命遗址;也包括内隐的文化内涵,如民俗风情、等。它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形;也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地域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历史产生的乡土文化也各不相同。随着历史的积淀,乡土文化表现为人们对该地域价值观、情感和思维的认同,既是该方水土养育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又表征着该地区人类活动的过程。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是指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系统选择与提炼,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师生能够共同对话、理解、体验和实践的活动及其进程的总称。乡土文化本身承载着德育功能,而德育课程本身也包含乡土文化内容,但二者只是两个部分重合的非同心圆,重合部分正是德育的精华所在,相互融合与开发才能使重合部分不断扩大,将德育的精华更多地释放出来。一方面,乡土文化本身承载着德育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乡土文化都具有正向教育功能,需要将其有意义的部分升华为德育内容;同时,乡土文化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发挥需要依托一个具体的情景和平台,通过课程这一载体便能使乡土文化价值功能得到系统提升;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土文化价值体系正徘徊在解体的边缘,乡土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正是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才有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德育课程内容比较广泛,乡土文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乡土文化源于乡土现实生活,通过对其开发,能够使德育课程内容更加联系生活情景,突出了德育的适切性,有助于摆脱德育内容知识化的困境;同时,大量的具有优秀传统特色的乡土文化融入到德育课程中来,极大丰富了德育课程内涵,也提高了德育课程的质量与品位。因此,提出基于乡土文化来开发德育课程,不是简单重复累加,而是双向提升。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实施方式,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美德袋”式德育课程。乡土课程资源仿佛是一个“美德袋”,将经过精心筛选和编排的乡土民俗历史、乡土人情、名人轶事等优秀文化传统编写成有关德育的内容,以美德故事和道德格言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使学生在故事熏陶中理解道德的内涵。二是体验式的德育课程。开展生活论视域下的兼具乡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德育活动,如“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等主题活动,参观烈士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古迹等,并引导学生亲近乡土自然,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然地感悟到乡土的魅力和可贵,进而对乡土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三是渗透式德育课程。既可借助各学科教材蕴含的有关乡土文化的德育思想,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乡土意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亦可通过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场,对学生品德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感染。三种德育课程类型相互补充、互为转化,将独白式的道德宣讲与教学场域的人文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凝聚了乡土亲情,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与道德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价值

1.接地气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最显著的价值就是能够与学生的乡土生活联系起来,使品德信念通过生活实际转化为道德行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为了生活。教育回归生活本真,这便启示我们德育课程的乡土文化根基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是真正的课程教育。一个人的道德表现受到情感、态度、需要等价值因素的影响,所以道德教育与充满熟悉味道的乡土环境相结合,才能从情感上引发共鸣,形成道德信念。

反观当前德育课程,由于缺乏乡土文化气息,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导致德育课程出现弱化,甚至虚化。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快速涌向城市,呈现出对乡土的逃离现象,从家长到学生,都想拼命疏离原本淳厚的乡土气息,农村人口空心化直接导致乡土文化的褪色,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培养。毋庸置疑,生活是伦理道德的基础,道德离不开生活,它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个人价值观念。同样,乡土文化是德育课程发展的土壤,为课程建设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蕴涵着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更能突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本民族的精神气息。

2.弥补爱

从教育学的视角看,课程是品德教育和情感关怀的有效载体。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凝聚着乡土亲情,释放着一种归属感,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道德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乡村中学有这样一个群体:父母外出打工,学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长对孩子的需求、兴趣和困惑关注甚少。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和轻狂,长期以来缺乏父母的关爱,又不愿与老一辈人沟通,他们对精神关爱的渴望迫切而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明显表现出归属感与安全感缺乏,心灵空虚逐渐转换为性格的孤僻和冷漠,甚至产生嫉妒与怨恨心理。因此,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德育课程恰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缺失的情感与关爱。

由于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至上的影响,当前有些学校德育几乎等同于知识教学,德育知识科学化与神圣化,这种知识观直接导致事实与价值的剥离。有研究调查发现,“城里小学思想品德课一般是每周三节,农村学校多为一节,且这些课经常被‘主课’代替,客观上造成了道德教育的缺失。”[3]究其原因,知识本位与德育课程脱离实际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开发和建设具有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提升德育课程内涵质量,不仅能够增强情感关怀,还能够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判断,使其产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3.促发展

2005年,针对乡村文化建设,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离不开乡土文化的建设;坚持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乡土学生。开发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德育课程的目的是塑造品格,提高道德水平。蔡元培强调,“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有了知识,有了品性,才能有益于社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才能具有乡土情怀,才能感恩家乡和回报社会。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学生考入大学的比率相对较低,而且中学辍学率高。这样的群体进入社会以后,如果缺乏道德认知,加上偏差的人生观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定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发与建设具有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并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路向

1.尊重乡土特色,彰显课程品性

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要尊重本地乡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是教育学生的最好素材,也是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乡土文化不仅能涵养学生的乡土情怀,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乡土文化是德育课程的源,德育课程是乡土文化的根。有根,乡土文化才能发展壮大;溯源,德育课程才能得到滋养。

基于乡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更要彰显选择与包容的课程品性。在尊重乡土文化特色的同时,要提高辨别乡土文化优劣的价值判断能力,摒弃不合时代的落后思想,弘扬正确的文化。在对待乡土文化和我国主流文化时,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强调乡土文化的个性,又不可割裂与主流文化的衔接。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所以需要以动态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来选择乡土文化,处理好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提升德育课程的内涵与品味,彰显其课程品性。

2.贴近生活情境,升级乡土教材

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要具有生活情境性,使德育对象具有亲缘感和温情感,以独到的乡土文化赋予该片土地的学生以真实的乡土蕴涵。乡土文化生活是学生德育的起点,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原动力。将自己家乡的青山绿水、邻里关系、伦理道德等自然淳朴的文化品格编排在德育课程中,使学生再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情境,效果会更佳。

提炼与升级乡土教材就是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德育课程的有效途径。乡土教材就是“以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为内容的补充教材。一般由学校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乡土教材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家乡、了解和热爱家乡,立志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4]《教育大辞典》也阐释了乡土教材有利于教学紧密联系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树立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对乡土教材进行开发与升级,将其具有教育内涵和意义的部分提炼成为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德育课程能够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乡土文化元素融为学生的意义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其转为学生的精神内涵。

3.树立主体典范,构建支持体系

在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开发中,教师的道德业绩就是最好的德育载体。教师不仅是德育载体,更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我国著名学者顾明远曾呼吁,“繁荣乡土文明,关键在乡村教师。他们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村里没有教学点,没有教师,那么这个村也就没有文化了。乡村教师有水平,就可以挖掘和保持当地的文化。所以,培养教师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尊重老师,相信老师,依靠老师”。同样,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课程的开发,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责无旁贷。乡村教师是乡土文化的真正推动者,是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当前农村教师薪酬存在酬额相对偏低、差异依然较大、分配不够合理等问题。缺乏足够激发农村教师任教的积极性和长期性,致使部分农村教师产生离农脱教、消极无为的思想和行为。[5]因此,应该构建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支持体系,地方政府、社会和学校应该形成合作机制,优先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让坚守在一线和乡村的教师真正拥有志业感,在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伯昂.乡土教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1-2.

[2]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3.

[3]周琢虹.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困境与消解――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197-200.

[4]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66.

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土音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文化多元化

中国传统音乐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族音乐,即淳朴优美而又极具特色的乡土音乐。乡土音乐蕴含着当地浓厚的生活气息,有效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带领我们目睹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受他们最真的情感,有着迷人的独特魅力。乡土音乐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国内学校等机构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一、乡土音乐的意义

不同民族的乡土音乐不管是音调、节奏,还是调式、调性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淳朴优美,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不同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来说,学校要重视乡土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让学生从乡土音乐中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在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当地生活的气息。比如,广西某地区的学校将乡土音乐融入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运用乡土音乐中蕴含的地区特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例如,广西壮族的铜鼓音乐描述了当地劳作时的场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农作物大丰收的殷切期盼,当地的男女老少都会哼唱。再如,蚂拐山歌寓意长寿,是逢年过节壮族人民都会唱的山歌,以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表达着人们的喜悦。当地的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播放有关蚂拐山歌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乡土音乐的热情,之后再由老师教唱,让学生以自己民族的音乐为傲。在教唱学生乡土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三观。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唱壮族的乡土音乐时,可以向学生普及关于壮族的文化以及经典的故事,向学生展示壮族人民的情怀,让学生在学习乡土音乐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怀。通过对这些独具特色的乡土音乐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认知,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学生对乡土音乐文化的热爱,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山歌是最值得仔细倾听的旋律,山歌可以激扬人们的心情,开阔人们的眼界,促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乡土音乐的魅力,毕竟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让学生从音乐中读懂家乡,用心体会,感受不同民族之间淳朴的情感。乡土音乐源于生活,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将乡土音乐作为学生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的强烈情感,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向往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回到自己的家乡,聆听本土的民间音乐以及了解各种乐器,感受先民的智慧,同时借助互联网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民族音乐,让更多人感受乡土音乐的天籁之音。音乐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积极地把乡土音乐融入音乐教学的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纯粹的音乐美[1]。

二、乡土音乐文化运用在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一)乡土音乐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音乐发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于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视。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现阶段音乐行业的更新越来越快,通俗音乐较为流行,受到社会年轻群体的广泛喜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在互联网上以说唱的方式表达音乐,这给乡土音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流行音乐相比,乡土音乐不易被学生接受。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乡土音乐的元素,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进而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效果。(二)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要求有所提升。大部分的教师会按照教学的内容进行讲解,而各省市音乐教材当中并不包含当地的乡土音乐内容,导致音乐教师无法有效融合乡土音乐文化。因此,大多数的音乐教师都会忽视乡土音乐教育。另外,各省市的音乐教师并不了解本土民族音乐,更谈不上对乡土音乐文化进行教学,造成乡土音乐无法得到传承。(三)乡土音乐存在难以传承的困境。经研究调查可知,以前的乡土音乐都是代代相传的,主要是对社会风俗进行传承,以家族的形式进行传承,大多都是口头上进行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传承方式,比如学校等机构,可以进行乡土音乐的传承[2]。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即大部分的乡土音乐都包含了方言,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而由于地域的差异,造成乡土音乐很难在大范围内流传。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乡土音乐的收入比较低,无法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缺乏学习乡土音乐的积极性,大多数人只是把乡土音乐当好或者是副业,因此,乡土音乐存在难以传承的困境。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多云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任何一类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出生活的,音乐也是一样。我国各地区的民族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民族的不断发展,民族音乐也在不断地进步,而且由于我国的文化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式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可以扩大文化的传播。此外,为了促进我国乡土音乐的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目前的传播方式来看,互联网与媒体传播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但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无可替代的,是至为关键的传播方式。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精准地掌握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体现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与思维特征音乐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是促进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传承音乐文化最主要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承,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来说意义非凡。由此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乡土音乐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每一种乡土音乐文化类型。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多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体现音乐文化的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国家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加深学生对乡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化的发展。目前,各国文化在不断地进行交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融合了多元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三观[3]。(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校的音乐教学当中,进行音乐教育并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效地融合了各个地域优秀的音乐文化,结合先进的多元化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对多元化音乐文化的热爱。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音乐的熏陶下,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

四、乡土音乐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

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的不断进步,教育形式的不断丰富,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对艺术的追求,而艺术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因此,要加强音乐文化的教育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中国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引入先进的西方音乐文化,还要有效结合民族音乐文化,让中国的音乐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音乐文化。虽然在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程设计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可以不断进行改善,在引入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重视本土优秀的乡土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家国情怀,促进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五、乡土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乡土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步。世界多元化文化在不断地发展,我国音乐教育深受影响。因此,大多数的教育机构响应素质教育理念,运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不断地对音乐教学课程进行创新,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除此之外,多元化音乐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爱唱歌的学生可以进行歌唱表演,爱跳舞的学生可以进行舞蹈表演,而比较内敛的学生可以运用其他创作的方式表现自己。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其中就包括我国各地区的传统乡土音乐文化。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讲究循序渐进。首先,要充分学习本民族的乡土音乐,之后再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最后再学习其他国家的音乐。所以,乡土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基础,可以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步,同时向更多的人展示本土音乐的魅力[4]。(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进乡土音乐教育的发展。我国乡土音乐文化拥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具有独特音乐魅力,并且随着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乡土音乐要跟随时代的进步,积极主动地融合优秀的文化,才能在艺术领域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乡土音乐发展的过程中,要及时融合新鲜元素,世界优秀音乐文化就是最好的养分。乡土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吸收别的音乐文化,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国内各个地区乡土音乐教育的不断进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重视各个地区的乡土音乐文化,开拓人们的音乐视野,提升人们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推动各个民族的积极发展。经研究调查可知,有很多地方已经应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加深学生对多元化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乡土音乐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计.传承乡土音乐与创新音乐教育[J].知与行,2017,(12):80-83.

[2]苏培锋.文化传承视角下乡土音乐的发展研究[J].艺术品鉴,2020,(23):42-43.

[3]苏培锋.文化传承视角下乡土音乐的发展研究[J].艺术品鉴,2020,(2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