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文化的传承

乡土文化的传承

乡土文化的传承

乡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礼仪文化传承 乡土社会 和谐关系

社会是多彩的,成员之间必然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经济实力的强弱、政治地位的高低、社会影响的大小等,都会在社会成员之间产生距离和隔阂。不断地消除隔阂,缩小距离,就能使社会顺利地向前发展。消除隔阂,缩小距离,就需要一套得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文化就是传统乡土社会演进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处世规则与相守之道。它规约乡民,对于维系传统乡土社会的安宁与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以城市文明为标志的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乡土社会被贴上了“落后”“愚昧”等标签,村民们的价值追求渐次发生转向,维系乡土秩序的礼仪文化逐渐被冷落,乡土社会日渐失范。如何才能使乡土社会重新建构起良好的秩序,使人们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相得益彰呢?在笔者看来,传承个人礼仪、家庭礼仪、邻里礼仪、集体礼仪并取其精华,是重构乡土社会和谐关系的理性选择。

一、传承个人礼仪,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是构建乡土社会和谐关系的前提

乡土社会是由村民个体集合而成,每个村民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尤其在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以市场经济为推手,以消费主义为动力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被动卷入市场经济的村民,面对消费主义的理念,顿时倍感困扰。然而,对物质的渴求却被唤醒。村民们在追逐物质利益的时候,由于资源具有的稀缺性,彼此之间必然展开竞争,竞争容易导致不和谐,甚至冲突。原本彼此之间可以共享的情感受到挑战,村民之间的关系趋于淡化。更为重要的是,在与他人进行物质财富的比较过程中,村民内心的和谐也渐渐失去。而要想使村民个人身心回归和谐,就是要“去欲”。“去欲”谈何容易,除非村民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主动克欲。这种综合素养的培育,无法从现实中直接达至,最为重要的方法便是从传统个人礼仪中吸取精华。

其一,修身养性,仁而自律。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在个人礼仪方面有许多世代传承突出理念。如仁是修身之根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因此“仁”是君子与庶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仁是爱人之心,而爱人之心只是礼之必为,礼还有不可为的一面。即在某些时候,个体必须做到自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否则的话,就会“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所以,孟子将“仁、义、礼、智”称为人的四大维度。也就是说,面对乡土社会相对简陋的条件,村民个体要通过修身养性做到自得其乐。

其二,以礼制利,合理谋利。人生来都是有欲望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去追求。但是,无限度地欲求必然会造成争夺,而争夺就会造成社会混乱,以致民不聊生。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那么如何才能克制这种无度的欲望呢?荀子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也就是说,制定约束人们行为的礼制,使人们相互礼让、安分守己,是社会趋于和谐稳定的保障。可见,面对物质欲望被无限唤起的现实,村民必须通过以礼制利,既发挥自己的技能去追求合法合理的物质财富,又克制自己的不合法不合理的欲望,达致身心和谐。也只有当村民个体身心和谐,乡土社会的和谐才具备了基本的前提。

二、传承家庭礼仪,建构家庭伦理秩序,是构建乡土社会和谐关系的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庭成员之间包含抚育、赡养、协调生活等社会权利义务关系,因而家庭内部特别强调明人伦和遵守伦理本分。在传统乡土社会,同姓家庭往往保持着聚族而居的传统,家庭关系扩展为家族关系,年长者握有更多财富和资源,父慈子孝,保持着良好的家庭伦理秩序。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家族逐渐消解,家庭也日益走向核心化,年长者因掌握现代化技能及资源的能力下降,失去了财富和资源的优势,家庭伦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夫妻之间因仍是同一经济体成员大体保持相依为命的合作状态之外,兄弟之间的关系趋于独立自顾,父子之间的关系趋于养幼弃老,养老问题在乡村社会日益凸显。在社会保障有限的情况下,吸取传统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依靠家庭伦理的维系来实现老有所养、推进夫妻和睦是构建乡土社会和谐关系的必然选择。

其一,养亲敬老,父慈子孝。生命周期定律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违背的。父母对幼年女子的关爱,是一种本能,亘古传承,不曾逊色。然而成年子女对年老父母的关爱,却因父母优势地位丧失而渐渐减少,因而,养亲敬老需要培养一种恩情。也就是说,为人子女者应该记住自己生命的由来及成长历程,孝顺父母,使其怡养天年。《尔雅》曰:“善父母为孝。”即教育人们要孝顺父母。那么,如何孝顺父母呢?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物”,不仅有物质性的需求,更有精神性的需求。也就是说,人不会因为衣食住等生活资料的充裕而感到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愉悦和慰藉。“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大略》)因此,这里的赡养,不仅指物质上的“养”,更要有精神上的“敬”,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让他们衣食无忧,更要在精神上要尊敬他们,关心他们。只有做到养老、尊老、爱老、敬老,才能维护家庭的和谐。

其二,夫妻和睦,同甘共苦。男女因结婚成为夫妻,双方具有特定身份,与其他两性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可见,夫妻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家庭得已产生的前提,也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赖以产生的基础。在传统乡土社会,强调“夫义、妇听”(《礼记·礼运》)。即丈夫是一家之主,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而妻子则有义务服从丈夫的安排,操持家里的事情。今天,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夫尊妻卑的思想已被抛弃。但是传统夫妻礼仪中所强调的“举案齐眉”“言色相和,无相违戾”等规范,能够帮助夫妻树立相互尊重、彼此关怀、温言软语相处等理念,使夫妻和睦,在家庭经营中尽职尽责、尽力尽心,同甘共苦,达至家庭和谐的状态。

三、传承人际礼仪,促进邻里互帮互助,是构建乡土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石

邻里关系,是指基于显著的地缘条件和文化规范而形成的交往与联系。它与基于社会亲属制度及相互认同的传统规范确立的亲戚关系和基于个人之间相互确认的契约或承诺形成的朋友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不过,由于乡土社会往往是聚族而居,因而邻里关系往往包含着一定的血缘,邻里之间的凝聚力较强,互帮互助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形成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佳话。在传统乡土社会人际关系首先施向邻里,它是以情感整合而成,而在当代乡土社会,人际关系虽然也首先施及邻里,但主要由理性整合而成。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以情感为纽带构建的乡土社会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社会安宁和谐;而理性则因欲求而变化,以理性为纽带构建的乡土社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充满变数。因此,传承人际礼仪,促进邻里交往,形成互帮互助,对于乡土社会的和谐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其一,友善待人,真心相交。友善待人,即要求待人以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即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注重使用双方都认可的礼仪规范,待之以礼,使双方能达到共识,办成大事,即使是当双方发生矛盾之时,也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君子和而不同”思想为指导,坦诚说明自己的看法,双方力争求同存异,平和地解决争执。真心相交,即要求待以诚。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比如说自己想成就一番事业,那么也尽可能帮助别人成就一番事业。另外,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或阻力,都争取实现自己的承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因为“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其二,互敬互爱,彼此扶持。互敬互爱,既是邻里友好相处的出发点,也是村民建构良好关系的归宿地。孔子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即是说,人们彼此之间尊重、谦和与体谅,才能建立如兄弟般的关系。这种互敬互爱,是人类生存的法宝,因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人之生,不能无群”,“离居不相待则穷”(《荀子·富国》)。所以,具有地缘优势的村民,首先要互敬互爱,同时要彼此扶持。即在生活中互通有无,提供合理的相互保护和帮助,共同解决生活难题等,以增强邻里间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村民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

四、传承集体礼仪,强化乡民契约精神,是构建乡土社会和谐关系的方略

契约精神是指基于约定而体现出的自由、平等和守信精神。在传统乡土社会,人际交往建立在聚族而居、地缘与血缘相融合的基础之上,情感化因素浓郁,乡民之间往往重义轻利,西方社会所强调的经济契约精神不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乡土社会缺少契约精神。就约束乡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村规民约的确立与适用状况来看,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存在契约及契约精神,只不过重社会与思想领域而轻经济领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在乡土社会的逐步辐射,消费主义思想逐步蔓延,乡民热衷于追求个人利益、经济地位,传统乡土社会“淡如水”的邻里关系逐渐被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取代。乡民之间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理想的“回报”,合作中双方总是根据彼此拥有的资源量或其它的优势来决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以求利益最大化,理性算计的思想一目了然。但是,乡土社会的情感思想并未完全失去地位,它往往融于理往之中,表现为理性算计与情感交往并存。也就是说,传统乡土社会的情感以一种变通的方式保存下来,成为保障乡民经济利益关系的一种手段。因而,从传统集体礼仪中择其精要而传承,使传统社会契约精神与现代经济契约精神有机结合,对于构建乡土社会的和谐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其一,礼法齐备,规约行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每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约。对于如何维持乡土社会的秩序,孔子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也就是治理乡土社会,首先要发挥礼的约束力,使百姓注重自己的行事有度。荀子则主张“治之终,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荀子·成相》),也就是强调将“礼”与“法”并行作为治国安民的两大根本,并提倡“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笔者以为,结合乡土社会的礼仪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以及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规范村民的行为,是当前调控乡土社会,保障乡土契约精神,提升乡民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最好选择。因此,要千方百计调动乡村民众组织各种传统集体礼仪活动,如赶庙会、赛龙舟等集体仪式活动,既能增进信息交流,又能增进乡村民众的集体认同意识和合作精神,还能传承契约精神,是不错的选择。

其二,古今交集,内外融通。“约之以礼”“事之以礼”既是传统礼仪的精华,也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我国乡土社会的契约精神并非完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中的一些要素是与现代性要素相符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有因果的,我们决不能以割裂的方式来对待乡土社会契约精神的转变,因为村民契约精神中经济理性因素的成长决不可能完全排除社会与情感因素的存在。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契约精神中理性化经济利益因素的考虑仍将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乡土社会中重视人情因素的传统也还将长期存在。因此,发掘适应乡土社会转型的、传统的、人们熟悉的传统契约要素,对建立本土化的理性经济契约精神和帮助人们发展科学合理的理性经济思想大有裨益。

总之,要在乡土社会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坚持以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对乡村人际关系进行引导,建立重视血缘关系和家庭关系却又能超越血缘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新型人际关系。在适应村民生活水平、满足村民情感需要、保障村民意义世界的基础上,创建传统性与现代性融合、世界性与民族性兼顾、竞争性与合作性内在统一的人际关系,这既是构建乡土社会和谐关系的总体要求,也是弘扬家庭美德,营造敬老风气,兼容博爱精神,倡导健康生活的基本管道,更是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社会引导调控作用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晓光.农村人际关系理性化背景下的人际和谐[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6).

[2]王家涛.传统文化视野下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商业文化,2009,(9).

[3]平海啸.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5).

[4]赵仲杰.社会转型期农村人际关系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5]董晓丽,吴峰.儒家“和”思想与当代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6]李牡丹.儒家“礼”思想辨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6).

[7]王巍.浅析社会变革时期的农村人际关系[J].改革纵横,2006,(12).

乡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2篇

乡土艺术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而创造的,以中山地区为例,祈求风调雨顺的民间习俗―飘色,自明代诞生以来,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祭祀仪式后盛大出巡,成为当地一个大型的民间艺术巡游活动,具有鲜明的岭南民俗特色。飘色巡游从色芯到色梗、色脚、色柜均蕴涵着丰富的艺术价值。色芯和色脚由小孩扮演,根据演绎的故事角色装扮,活泼俏丽,引人注目;色梗由生铁打造,却又被包装成不同的形状和色彩,集力学与美学于一体;色彩艳丽,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不同的图画并配以相应的诗句,内涵丰富,艺术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飘色自明末清初诞生以来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每到飘色出巡,当地百姓男女老少齐齐参与活动的筹备和举办,每天表演人数达到2000多人,呈现万人空巷的场面。

由此可见乡土艺术的状况如何与其所植根的民间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乡土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众心态和政府的积极引导。

二、乡土艺术生生不息须发挥传承人作用

传承人是传承乡土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对乡土艺术的记录、整理和传承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掌握各种乡土艺术是当前文化主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培养民间文化艺术骨干,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充分调动群众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积极性,发挥民间传承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促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山地区的飘色艺术协会现有核心会员80多人,近年不断吸纳年轻人加入。同时逐步引导飘色馆所在地的小学成为飘色传承基地。飘色传承人20年来致力于飘色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每次飘色的具体表演活动,也是不断创新研制新色版的领头人。

三、乡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要加强阵地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文化形象,展示文化成果,近年,中山地区加大对民间艺术专属场馆的建设,建有多个民间艺术场馆,分别为飘色馆、腊味文化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室、龙舟文化室、民俗文化展览室等。其中飘色馆面积约300平方米,主要用于飘色的日常展览,色芯、色柜、色梗的制作、修复、教学、飘色文化的传承等功能。此外,还建成塔高53米、共9层的天福塔,其中第2至8层用于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集中展示。以上场馆均用作当地乡土艺术创作、培训、理论研究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群众的主要活动场地。依托这些民间艺术专属场馆,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近些年的文化沙龙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群众文化艺术花会、端午龙舟赛、飘色文化欢乐节等,形成了“活动经常化、流程规范化、项目精品化”的文艺格局,为乡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乡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要有机制保障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乡土艺术资源保护备受考验。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的乡土艺术资源,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乡土艺术的各项配套保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的原则,坚持依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等方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机制等,促进乡土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努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政策保障

为加强乡土艺术资源的保护工作,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乡土艺术的积极作用,当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非遗项目发展规划》、《鼓励民间艺术团体发展奖励措施》、《文联组织活动方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规划》等。

2.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

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乡土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一是成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村级跟进、民间组织助力 “四级联动保护协调” 的民间文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文化的主管领导任组长;二是形成“文体局牵头、文化站主导、文联协会积极参与”的工作班子,全面负责民间乡土艺术的保护、传承、政策宣传和日常管理工作等;三是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普查和建言献策,多次邀请专家对民间文化的保护、规划、修建纳言献计,细化各项工作,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健全保护技术支撑机制,全面落实严格的保护措施。

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和艺术,当地政府汇集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文联、各艺术协会以及各类文化机构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民间文化发展,并以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主题和背景,开发地方特色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更多以乡土艺术为主题的文艺作品。

当地政府应将民间艺术创新和传承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分解和落实各项乡土艺术保护工作到各村(社区),把整理、归纳、提炼各村(社区)在各时期的民间文化资源纳入日常工作管理。各村(社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指派专人负责,落实责任,把乡土艺术建设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确保乡土艺术传承与保护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乡土艺术专属场馆的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在对乡土艺术的普查、整理、维护、盘活资源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参照有关标准适当给予奖励。

五、乡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要有长远规划

1.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善用乡土艺术资源,把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明确规划“立足乡土艺术、古镇风俗,设计古镇文化体验、传统风俗体验、水乡风情体验,树立古镇乡土艺术品牌”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思路;专门规划发展“特色民俗体验”游,把本地民间艺术融入到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中,通过突出民间文化的参与性强、形式多样的特点,打造专门的线路规划,让游客参与体验飘色、龙舟、武术、龙狮、麒麟、高跷、曲艺、腰鼓、书画、剪纸、秧歌等传统乡土艺术,发扬和传承特色民间文化。

2.把乡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布局。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形成较为完善的乡土艺术传承与保护的保障机制。同时,把文化发展指标纳入村(社区)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让乡土艺术传承与保护成为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特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最终达到使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引领一方风尚、教育一方民众、服务一方社会、推动一方发展的目标。

工作思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工作思路,坚持面向基层

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分层级、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并将乡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村(社区)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完善各村、社区文化室高标准全覆盖建设工作,常年坚持开展乡土艺术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的村(社区)占总数的90%以上,参与和受众人数占本辖区常住人口总数的60%以上。同时,继续大力开展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土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2)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全民参与

明确工作理念与实施思路,通过制定各项文化发展规划及鼓励措施,争取用政策性杠杆强化本土文化观念与乡土文化价值。通过政府搭台,民间艺术协会唱戏的形式,广泛动员坊间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让乡土艺术传承与保护建设真正成为我们走向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尊和追求文化自强的生动实践。

(3)着力非遗项目,促进传承与发展

将乡土艺术传承、保护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飘色”、“龙舟”、“腊味”、“麒麟舞”的保护、传承工作结合起来,以协会为主导,并以发源地的中小学校作为传承基地,深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乡土艺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4)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培育本土文化人才

培育一批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地方文化品牌、民间文化队伍及乡土艺术人才。如:飘色、麒麟舞、龙舟竞渡、醒狮、曲艺、剪纸、腰鼓、秧歌、高跷等为代表的乡土艺术,还有植根于传统农业文明的盆景艺术和食品文化等。团结和引导广大民众从各自的立场与兴趣出发,成为本地特色乡土艺术的创造者、拥有者、参与者、实践者、爱好者、保存者、经营者、管理者、传播者和弘扬者,以此构建综合立体的文化生态环境,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文化氛围。

(5)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当地政府应将继续深挖历史文化和乡土艺术资源,以节庆活动为契机,通过组织举办飘色文化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吸引各方游客,推广乡土艺术和旅游景点,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乡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家族;动态传承;使用与满足;文化传播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地处宜都西部山区,200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面积147.5平方公里,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土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民间故事、山歌、民歌、谚语、吹打乐、薅草锣鼓、跳丧舞等数十种,这些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一、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资源概况

(一)文化建设情况

1.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站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共投入维修资金20万元。现已建成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活动室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

2.民俗文化节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0年建成,展出实物300余件,反映土家民族文化传承50余幅和文字资料,重点包括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发展、情景互动、影视观摩8个部分。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三楼互动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提档升级。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潘家湾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将军山村六组,陵园平面呈圆首碑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现已成为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的德育教育基地。

2.吕家坳村――组石碑墓葬

为吕新章、吕杜氏夫妻合葬墓,墓葬呈边长为4.5米的正方形,墓向为150°。墓葬四周有围石,墓碑保存较好。墓碑为四柱三间,宽2.65米,通高4.04米。

3.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干打垒三层平房

位于吕家坳村,皆为邓家所建,老屋建筑年代不详,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保存有二个天井,其外观保存完好,内部有农户居住,变动较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全乡现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0余人,宜都市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名,范围涉及民间故事、山歌、民歌、吹打乐、狮子、罗汉各种手工艺等。宜昌市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2人,分别是将军山村4组李定富、吕家坳村三组吴昌炳。

二、潘家湾土家族乡民对土家族文化的认同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潘家湾土家族乡乡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并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乡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对乡政府相关人员的访问以及实地参观该乡民俗文化博物馆,比较充分地掌握了乡民对土家民族语言、服饰、歌谣、风俗的继承和认同情况。

(一)土家族民族语言

调查发现:潘家湾土家族乡40岁以上的中老年乡民会说土家语;20~40岁的乡民只会说部分词汇,日常交流以宜都方言为主;20岁以下的青少年完全不会土家族语言,日常交流使用宜都方言和普通话。

根据对部分乡民的采访来看,他们对土家族语言并没有太多的依恋感。所以,只要一种语言能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诉求,且学习起来容易,乡民就会选择。总的来说,易用性和有用性是潘家湾土家族乡民选择语言的重要标准。

(二)土家族民族服饰

问及“您愿意穿戴土家族服饰吗”这个问题,40岁以下的人选择了“不愿意”。对于“您认为土家族服饰少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64%的人选择“不美观”,28%的人选择“不方便”,8%的人选择“卖的少”。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您会哪些土家民族工艺?”40岁以上83%的女性填的是“绣花鞋垫”;40岁以上76%的男性填的是“草鞋”;40岁以下绝大多数不会民族工艺。

以朴素见长的土家族民族服饰越来越不能满足乡民们对于美和时尚的追求,因此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没有穿过本民族服饰乡民对土家族服饰的认同感弱。

(三)土家族民族歌谣

据调查,潘家湾乡民知道最多的是山歌和儿歌,而且大多数都只听过但不会唱。“您是否会唱本民族山歌”这一问题,女性选择“会唱很多”或“会唱一点”比男性多,选择“完全不了解”的乡民极少。从调查结果来看,9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流行歌曲比土家族歌谣更好听。

由此看来,潘家湾土家族乡对本民族歌谣的认同感不强。流行音乐的创作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民族歌曲的生存空间,因此土家族歌谣越来越不受关注。

三、动态传承潘家湾土家族乡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

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阵地建设:①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②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规范文化科技中心户的活动内容,让文化科技中心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综合文化站内部活动设施的配套工程,制定和规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按时开放,充分发挥乡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主体功能。

(二)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

青少年群体的可塑性强这一特点,使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落到了他们身上。据了解,潘家湾民族中学已成为全省山区示范中学,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必然要利用好学校这一平台,将民族文化作为校本文化重点建设。

在中学校园里,民族文化每时每刻都会融入每个学生的校园生活里,课堂内学习土家族优秀的文化,课堂外学唱山歌,跳土家族特有的巴山舞……青少年时国家的希望,也是土家族文化永远的传承者。将土家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土家儿女的骨髓里,让他们带着土家族文化走向世界,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动态传承。

(三)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其高度互动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现代传播学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众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利用好两微(微博和微信)的传播优势。第一是两微拥有丰富的受众资源,特别是青年群体,因此,借助与两微平台,可以让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拥有更多的受众。第二是微博的扩散极快,由于微博的弱关系链接,可以实现土家族文化的快速传播,本乡的文化动态可以迅速被全世界感知。第三是微信的强关系链接,易形成群体,而且群体内的人有共同的文化需求,可以实现土家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伦文,谭志满: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土家族乡村社区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09.

[3]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7.

乡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地域性;乡土景观;保护传承

1乡土文化的概念、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1.1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在我国古老的农业文明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乡土文化,那就不能和其他的民族有所区分,就失去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特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从而忽略了乡土文化的发展,在这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人们追求西方的文化,导致“西方化”的色彩比较严重。

1.2乡土文化的特征

乡土文化的不同导致人们的语言、生活方式等有所不同,如在福建,有的人说闽南语、福州话,不仅语言上有所差别他们在饮食上也有所不同。乡土文化历史的延承性,如我国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二者就有所不同,由于南北方不同的文化特色构建出了不同的园林景观,北方园林的豪放,南方园林的小巧,南北方园林在方位选择、造景布局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由南北方的文化存在的差异所决定的。

1.3乡土文化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是物质空间形态的破坏。由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中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田地被不断地掩埋,植被也在逐渐减少。人们在原来的土地上大肆建造工厂、住宅等使原来的土地空间有所变化。二是经济的不断发展使道路建设蒸蒸日上。有些比较宽广的道路会横穿农村,这样就让农村原来的乡土气息变得支离破碎,破坏了乡土景观。三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免不了对原本村落的拆迁,让其成为聚居的村落。虽然这样能够节省很多的空间,但却对原来的乡土文化造成了破坏。一些旅游地区的村落居民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大力建设洋楼,忽视了原有的乡土文化。

2乡土文化的景观保护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同年又公布了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还颁布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这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我国政府针对一些历史文物、历史名城等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法规,如《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这个政策就是专门针对苏州古村落进行保护而颁布的政策。在国家进行这些乡土保护的同时,我国的一些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清华大学的教授楼庆西、陈志华。目前,我国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体系还不够健全。因而,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我们还得从保护那些具有价值的村落、建筑着手,而不是对所有的村落都进行保护。

3保护乡土文化的原则与建议

3.1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

原真性是乡土文化本身具有的文化,在进行乡土文化保护的时候要做到原真性与整体性相统一,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不仅要保护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还要保护与传承和原有历史风貌有关的因素,达到整体性的景观保护,这样就能让乡土文化景观得到延续和发展。

3.2地域性与差异性保护

在我国地域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不同的村落景观都有地域性与差异性,同时又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在对不同区域进行保护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进行保护,提出不同的保护策略。

3.3利用与传承式保护

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不是只把保护的对象看作“标本”只保护不利用,这样就失去了保护乡土景观的意义。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每个能利用的资源,在保护中传承和发展,增加其经济效益。

3.4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建议

一是要对重点保护的文化进行保护,对那些非重点的文化要取其精华进行保护,同时相关部门要对全国范围内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二是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要加大宣传力度,仅仅靠专业人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促进城乡文化的发展和保护。三是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避免在城市化的今天乡土范围越来越小,人口不断流失,导致保护乡土景观和文化成为空谈。

4在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传承乡土文化的方法

4.1空间肌理

乡村景观自然与城市景观的肌理不同,如果一味地强求城镇化,把城市的模式运用到乡村景观中,这样做不仅破坏了原有的乡土景观,并且也不利于传承乡土文化。设计师只有全面分析乡土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不同之后,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延续乡土景观。

4.2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主要包括空间与环境,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另外,不同的空间尺度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的会让人感到高大,有的会让人感到温馨,有的会让人感到舒适、自然,在环境中空间的尺度会让人对空间产生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4.3空间界面

从界面的方向性看,乡村环境中的界面被分为水平的界面和垂直方向的界面,平衡方面的界面主要包括道路、河流等水平方向的景观,垂直界面主要是指建筑围合物以及竖直方向的景观。乡村景观是乡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需要休闲娱乐,这样景观场所就显得非常重要,乡土景观不仅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更是精神的聚集场所。

4.4乡村庭院

乡村庭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乡村景观,一般乡村庭院包括三合院、四合院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乡土景观,这样的院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另外,可以在庭院中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布置一些景观墙,提供一些可以休闲的坐凳以及小品设施,这样不仅美化了庭院的环境还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让乡土景观成为一个充满特色的活动场所。

5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乡土文化的概念、特点等,提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景观的措施,以乡土景观的地域文化、景观载体为基础,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乡土景观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是设计师在面对城镇化建设时对如何发展和保护乡土文化这一问题所作的思考。对设计师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对其设计知识的考验。

作者:王静静 孟东生 贺城 张璇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树华.从乡村景观建设的城市化,走向城市景观建设的乡村化[J].现代园林,2007.

[2]李金萍,等.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人学出版社,2003.

乡土文化的传承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巨变同时带来了乡土文化的价值冲突和认同缺失,传统乡村文化在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中遭遇了“破坏有余”和“重建不够”的历史命运。总结和反思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传统角色及其实际作用和价值,对于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文化发展而言,其核心概念是要树立“文化自觉”的理念,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延展的统一,在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统一中建设面向新农村发展的乡村文化新认同。

改革开放3o年来,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30年来农村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变迁,在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的急剧碰撞尤其是工业化、市场化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下,乡村文化正面临着某种程度上的认同缺失。如何理性面对和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文化的价值变迁,并从文化哲学的发展角度看待乡村现代性发展下的传统角色及其可能的文化发展向度,成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谋求乡村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议题。

一、改革开放下乡村文化的价值变迁

基于数千年来的宗法血缘关系,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构建了一种具有典型文化学意义上的乡土社会价值系统。在传统乡土社会的存在结构中,自给自足的农耕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主体,儒家文化形态成为古代乡土社会的主要精神价值纽带。传统社会的这种独特的经济与文化特征,也塑造了中国广大农民在个体观、家庭观和社会观等方面的独特的价值取向。

30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一历史变迁的进程中,首先是中国农民亲身经历并深刻体会到这一变迁带来的身份自觉和价值抉择。我们看到,对于经历了1980年代“离土不离乡”和1990年代“离土又离乡”两个阶段的中国数亿农民,在承受着中国农村改革的巨大空间变迁中,也享受着3o年时间带来的农村改革成果,而且这一改革的进程还在不断推进。在新世纪,为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在实践和价值层面上推动着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诉求。因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包括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的实现、200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以及2006年延续了数千年的农业税的全面取消等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农村改革的信心、决心与力度,更充分凸显了乡土社会现代变迁的实践进步意义,中国农村建设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推进。

回顾30年的历程,在这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成就的背后,同时也带来了农村文化的工业化、市场化破坏与乡土文化的认同缺失等突出问题。30年来,工厂、企业在农村的市场化经营,普遍伴随着对于乡土环境与和谐秩序的剧烈破坏,带来了乡土社会的村落消失和环境恶化,也带来了乡土传统文化的集体性失落;而传统乡村文化的断裂与破坏又使得广大农民在家庭观、社会观、个人观以及价值观、文化观等方面发生了文化认同的迷失,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精神家园不复存在,而现代意义上的乡土文化认同又尚未建立。

二、乡村文化:现代性下的传统角色

在这场农村巨变和文化断裂的实质进程中,凸显了乡村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传统乡村文化在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中遭遇到“破坏有余”而“重建不够”的历史命运。“破坏有余”是指工业化、市场化带来的过度破坏以及对传统乡村秩序的无情摧毁;而“重建不够”则是指乡村文化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存在着价值迷失和认同危机,缺乏建设中必要和科学的价值指导。正是基于这样的双重命运,导致30年来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与农村文化的建设发生错位,人们在诸如农村发展、经济提升等观念的片面主导下,忽视了村落文明、精神家园等乡村传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对于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现代研究从上世纪初已经开始,其中费孝通先生的“文化中国”说影响最大。费孝通将人们对传统中国农村的研究纳人到人类学、社会学视野,探讨了中国农村文化模式怎样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人文生态”等概念。其实在费孝通提出“乡土中国”时,20世纪初期的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了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普遍开展和推进传统乡村社会的现代实践。如潘光旦、吴文藻等对中国本土的乡村传统文化特征在现代社会构建过程中的角色、问题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而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则主要致力于开展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

随着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思想史的激荡展开,对于乡村文化的现代化探讨不仅反映在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中,文化学者也在思想与文化哲学的层面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经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留给20世纪文化和思想界一个充满理性与智慧激荡的话题就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乡村伦理的实际价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后“五四”文化激进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们带来的文化批判主要强调了西方现代主流价值的普遍意义,他们看到了传统中国乡村伦理的负面意义和现代西方启蒙理性的普世价值,一致认为儒家传统伦理和宗法制度渗透着“礼教吃人”的残酷封建思想,丧失了“独立人格”,扼杀了“自由人性”。可以看出,在对西方现代价值的解读和对自我历史意识的表达中,他们普遍将儒家乡村伦理一律视为丧失了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神圣化和结构化符号而开展批判。

由启蒙运动确立的基本价值和理念,在“五四”时期和整个20世纪受到了理性的大力阐扬,已然成为主流思想界的价值说词,这就大大刺激和挑战了以儒家文明及其伦理规范为代表的传统乡村伦理,这些价值,真正说来比仁义礼智信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一种以西方主流解释话语为主的乡村现代性真正建立了起来,这种乡村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传统乡村伦理的合理性与价值,造成了乡村社会在现代性下的传统解构。

在现代新儒家等文化保守主义者们看来,“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其核心就是要解决“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应当向何处去”这样的时代提问。因而,他们各自提出了传统儒学谋求现代化发展的方案。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无论是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马一浮的“六艺统摄一切学术说”、贺麟的“儒化西洋文化说”,还是冯友兰的“东西文化转型说”、方东美的“生命精神提升说”,以及唐君毅的“依本成末说”、牟宗三的“良知的坎陷说”,还是在全球化文明对话背景下的刘述先提出的“理一分殊”、杜维明倡导的“文明对话”与“儒学转化”。现代新儒家的整整三展对于传统文化和儒学命运的现代转进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可以说,这些探究为传统乡村儒学伦理的发展命运和前途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为乡村文化在现代性下的传统角色提供了多重的理论视角。

三、走向乡村文化自觉

正是基于传统乡村精神伦理和文化的“实质性”影响,在谋求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农村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对于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文化发展而言,其核心概念是要树立“文化自觉”的理念,从文化迷信走向文化自信,从文化批判走向文化传承,从文化传承走向文化延展,从而构建起符合中国乡村特色的文化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