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文化建设

乡土文化建设

乡土文化建设

乡土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摘 要 乡土文化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现代科学知识拥有同样被重视的地位。在全球化、现代化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正在加速失传。本文阐述了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及其利用价值,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失传的原因,指出了保护乡土文化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新农村 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陈庆德在其《经济人类学》中提出,“文化”这一概念实际上蕴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是物质文化,它表现为人类特定的、具有历史差异性的生存技能,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以及人们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和组织。它构成了整体文化的基础。其次是精神文化,它包容了人类一切具有主观意义的行为,而造就出千差万别的个体自我实现的成果。而其最重要的意义,是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了一个价值共意,从而为人类社会活动发挥着一种基本的历史导向。最后是制度文化,它把社会价值共意的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为人类社会行为的合理性价值判断,提供了一套强制执行的机制。

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日常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正因如此,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本文所提到的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乡土文化因其一系列特质而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区别,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难以被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有:

乡土性。费孝通曾在《乡土本色》一文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正是在广大的乡土社会中存续的知识,它与土地相联,主要是“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

地方性。乡土文化并不必然具有全国、世界的意义,因为它很少阐释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它所指向的只是地方性的自然知识、物质生产、交换方式、思维模式、生活状态等。

合理性。正是由于乡土文化是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而形成的,因而具有合理性。它是乡土社会存续的策略、内在逻辑和实践理性,因而才会一代一代得以实践与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传

乡土文化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现代科学知识拥有同样被重视的地位。在全球化、现代化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正在加速失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乡土知识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其传承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大多缺乏文本记录,因而乡土知识在社区成员间失传难以避免,也是常见的历史现象;其次,乡土知识与现代知识一样具有合理性,但由于其与宗教、信仰甚至迷信的互渗,又表现出一种非合理性;再次,乡土文化在应对社区问题时显示了较高的价值,但乡土社会在全球化、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冲击与影响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乡土社区不再是传统社区,社区问题也不全是传统问题。乡土知识在应对新问题时日益力不从心,而现代科学知识却能应付自如。因而,社区年轻一代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慢慢疏远了乡土文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方面,地方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地方领导由于看不到文化建设为他们带来的政绩和利益,而积极性不高,缺乏热情。还有一些地方领导,没有深刻领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义,曲解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意,没有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本地区独特而又有价值的乡土文化进行保护,而是一味盲目跟风,将其摒弃。

三、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乡土知识根源于实践而又被合理地利用到实践中,这使得它具有多种显在或潜在的利用价值:

1.生态保护

中国不同的乡土社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根据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创造了丰富的生态保护知识。这些知识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由于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与认识,在生态制衡上有着很多有效的乡土措施。例如,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爱护草原犹如爱护自己的孩子,时刻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牧民们放养的牛马羊数目从来不会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在合适的季节,他们也会捕猎狼,但也不会过度捕猎,因为他们明白没有了狼,草原上的羊和马就会越来越多,从而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最终导致草原退化,使得他们没有了栖身之地。与中原汉人不同,在牧民们眼中,人与动物之间没有敌我的矛盾,因为草原上的每一物都是草原生态链上的一个环节,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可以缺失的。这种带有信仰色彩的乡土文化,虽然在生态保护方面不是万能的,但它至少可以弥补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现有技术、经济、法律或行政手段的不足。

2.医疗保健

乡土知识在医药学方面也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乡土社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关于生命病理、生物药用的知识与经验,形成了大量独特的关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土方、秘方和民间疗法等。这些基于特殊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乡土医药知识,千百年来一直在乡土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积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西方医学知识的传统医药知识。例如,蒙古族的传统蒙医药。蒙古族牧民常年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因而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温泉、矿泉、矿物等广泛接触,逐步发现了能够医治疾病的药用动、植、矿物,并将之反复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不断总结、提高,形成蒙药学的基础。在诊治疾病中,蒙药用量少,疗效好,经济简便,适应广大牧民生活和劳动特点,为草原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到今天为止,炙疗、外伤治疗与正骨、正脑术及饮食疗法、民间用药等蒙医药仍然受到大众推崇。

3.特色农产品开发

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禀赋不同而具有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要发展特色农业,就需要在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农业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能不仅要包括现代农业科技,更要涵盖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的精髓。以我国云南省为例,云南省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29度和东经97~106度,北回归线横贯云南南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云南多样性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周期长的甘蔗,喜云雾及酸性沙壤土的茶叶,喜高温多雨的橡胶、药材、花卉等,都是云南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

4.旅游业发展

我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乡土文化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最具竞争力的资源。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近年来“农家乐”这种新兴旅游休闲形式正逐渐走进更多城市人的视野。“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的热烈欢迎。

综上所述,乡土文化因其特殊的利用价值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该受到保护。然而乡土文化又是一种观念性的文化,对它的保护要比对物质文化的保护困难得多。一种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保护方法莫过于社区内的传承性保护。传承性保护意在动员社区参与,使社区成员保持对乡土文化的记忆、认同和保护的热情。这种“内源式”的保护方式无疑比任何“干预式”保护更为理想,也更为科学。因为任何干预都是外在的,对农村社区只能起到辅作用,而要想真正实现乡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动力只能是来自社区内部,即来自社区的人口――农民。如果把新农民定位在拥有特定乡土知识和现代技能,有着自我发展能力的群体,那么农民自然就成为了乡村的再造者。而这样的内源式发展也最终会使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

乡土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山区 乡土 民族混居 文化 特色旅游

近年来人们对低碳、环保、自然、生态、绿色的追求,激发了乡村旅游的兴起,在乡村旅游的打造过程中,乡村旅游的定位,乡村旅游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些都成为我们迫切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渝东南是中国西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相连,是重庆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包括黔江区、彭水县、酉阳县、武隆县、秀山县和石柱县所辖区域。该区域以秀丽的自然山水、独特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热点地区。彭水县地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系渝东南的门户。本文以彭水县为例,拟从乡村旅游的定位,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服务跟进,乡村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巧妙融合四个方面探讨渝东南山区乡土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建设策略。

一、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中等城市,是彭水特色旅游城市建设之定位

(一)彭水旅游面临的困难

彭水是内陆地区,贫困山区,旅游业起步晚,旅游业的打造面临着向外推广的难度,面临着旅游打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缺口,面临着旅游从业人员等旅游相关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

(二)彭水旅游拥有的优势

但是,彭水县系苗族、土家族与汉族的混居地,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一方面,该地有山有水,例如,百里乌江画廊风景区、阿依河漂流、茂云山森林公园等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另一方面,该地区是黔中文化的发祥地,有独特的盐丹文化,其苗族土家族与汉族的混居山区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悠久,例如,郁山古镇被毁掉的“九宫十八庙”、唐代始建的开元寺,保存下来的天然盐泉、丹穴,二十年代彭水上八乡民众为贺龙同志树立的德政碑等;再者,该地有较多的可供利用的本土人力资源,例如,该地的本土文艺、书画作者,娇阿依民歌、踩花山歌舞、吹唢呐等民族民间乡土艺人,打糍粑、做鸡豆花等饮食传人,以及彭水县职教中心旅游专业的学生等众多的后备人力资源。

(三)彭水旅游建议的定位

“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游览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等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来满足身心需求,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才有吸引力”。因此,特色旅游打造至关重要,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能可持续发展。纵观彭水旅游、周边旅游、国内外旅游的特点,可以将彭水旅游特色定位为“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中等城市”。山区区别于平原,乡土区别于城市,民族混居区别于纯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中等城市有别于小城市与大都市。这样的定位,有利于彭水旅游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彭水旅游特色主线的确立,有利于彭水旅游的宣传与推广。在此基础上再确立各景点在“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特色下的各自特色,例如,百里乌江画廊风景区、鹿角磨盘石的观光游,郁山古镇、绿荫轩体验盐丹文化、彭水文化的文化游,老云顶、茂云山森林公园的避暑游,阿依河漂流的探险游,鞍子苗寨的民族风情体验游等。

二、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背景下的硬件建设,是彭水特色旅游城市建设之基础

(一)景区硬件

1.传统建筑修复与重建

部分有传统建筑的景区中,有的传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遭到损坏和拆除,这些被损坏与拆除的建筑,根据规划需要,对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能反应该景点特色的部分传统建筑,要修复与重建,这些需要修复与重建的建筑,应该在尊重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了解原建筑建造的历史,以“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这一主旋律统领传统建筑的修复与重建,使这些传统建筑成为彭水以打造山区乡土的、原生态的、民族混居文化中等城市的亮点景观。例如,彭水山谷公园改造“通过建设一环、两轴、六区、十八个景点,将现有公园打造成集休闲、游憩、文化体验等多样功能为一体的县城核心生态绿区,充分彰显彭水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山谷公园的改造,可以在保留公园大门主调风格的基础上,依据山谷公园依山而建的地理态势,各景点的修复与重建,着重反应彭水民族混居山区文化以及厚重历史。郁山古镇的打造,在古镇上配以重建的仿古说怀书的茶馆,仿古的书画、文物交易市场等,彰显古镇悠久历史文化。

2.“盐丹印象”或者“黔中印象”打造

有的景点的传统建筑,数量比较多,损毁严重,例如,彭水县郁山古镇被毁掉的“九宫十八庙”、唐代始建的开元寺等,均被损毁,要修复与重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很长的时间,在一定时间内靠本县的财力难以修复或者重建,但这些景点的建筑是颇具影响的,很有特色的,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如果给予修复与重建,对本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要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先借鉴“印象武隆”的方式,打造“盐丹印象”或者“黔中印象”,待条件成熟时,再给予批量重建。“盐丹印象”或者“黔中印象”的打造,可以选择性地重建具有象征意义的部分建筑、雕塑、标志等,再聘请著名导演,联合一批业界巨匠,与本地文艺界人士组合成强有力的创作团队,用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段,采用多种高科技手段,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演绎“盐丹印象”,重现辉煌历史,在带给观众完美的视听享受和精神震撼的同时,让游人在短时间内了解黔中文化、盐丹文化,了解彭水悠久历史。

(二)地标建设与指示标牌

1.景区标志性建筑

每一个景区,都应该有一个或者几个标志性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要充分利用该景点的山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优势,例如,各种高低不同、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大山资源,丰富的流水资源,变化万千的奇石资源,漫山遍野的树木资源等,结合本地的历史,民族混居地风情等,可以做成以树木为主元素的建筑,以奇石为主调的建筑,以流水为主题的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是苗族的风格,有的是土家族的风格 ,有的是汉族的风格,例如,摩围山风景区,可以充分利用树林里的树木、树桩、根艺、藤条等为主元素打造建筑,保家桃花山庄的建筑,可以选木结构的吊脚楼为主元素,再配以秋千,漫山遍野的桃树、桃花;磨盘石风景区、阿依河漂流区可以在沿途部分地段修建以石材为主调装饰的建筑、石梯、石坝,再配以用乌江奇石组成的抽象的乌江风光雕塑群;郁山古镇怀龙亭的打造,可以选择有小桥流水的亭阁、贺龙的具象的雕塑等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这些标志性建筑,无论是何种风格,均使其体现“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这一主调。

2.景区内外指示标牌

除了景区标志性建筑以外,景区内外的指示标牌也是各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指示标牌,一是材质可以根据景点特色选用竹、木、藤制的,以及石材的、钢制的材料制作等;二是指示标牌的文字内容体现民族混居特色;三是尽可能在更多的地方配以指示标牌,并分别用中文、英文以及其他文字标注,使游人不仅能在彭水境内方便快捷地找到不同的景点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彭水作为“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中等城市”的多元文化魅力。

(三)其它硬件

1.酒店、商店

“吃、住、购”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一个地方旅游,除了欣赏当地的风景名胜,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还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当地的土特产等旅游纪念品,此外,住的地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对餐馆、酒店、旅馆等餐饮与住宿处,超市、商店等购物处的建设及装饰要注意规划与设计,这种规划与设计可以分地段、分批次、分档次按照不同的风格以及不同的类别,由政府牵头进行规划与建设,这种规划仍然要围绕“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中等城市” 这一大的主线,使其在统一中保持个性,例如,在郁山古镇规划仿古民间小吃一条街,以及卖小饰品的仿古一条街等。此外,彭水在首届“一节一赛”召开期间就进行了店铺装修与美化的工作,受到了市民的一致称赞。随后,对学校、社区、商场等的建设,也可以有选择地加以规划与建设,使这些特色辐射面更广。

2.道路、交通

“行、游、娱”是旅游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公路、铁路、水路构成了彭水旅游的立体交通,大乡村、小城市成就了彭水山区乡土旅游的主调,阿依河漂流、茂云山纳凉、郁山古镇观光,造就了彭水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格局。例如,彭水旅游打造的过程中,其交通工具的选用,可以在水上旅游建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光游船、竹筏,可以在山地旅游引入马匹、滑竿,可以在郁山古镇街道恢复特色仿古观光小车、仿古人力车等。

三、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服务,是彭水特色旅游城市建设之保障

(一)旅行社及导游等从业服务

“旅行社作为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它的服务内容是综合性的,是把食、住、行、游、娱、购等多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因此,应该加大对旅行社的组建与管理,使之适应迅速兴起的旅游服务活动。同时,成熟的旅游服务中,作为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导游的素质是比较高的,彭水旅游在起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狠抓导游素质提升,打造特色优质的导游服务。其方法,一是选拔旅游专业导游方向毕业的学生到彭水各旅游景点工作,这项工作,可以由政府牵头进行;二是对旅游在职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由旅游局组织相关人员负责执行;三是对旅游后备从业人员针对彭水旅游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以由彭水县职教中心与旅游局等单位联动完成。这项工作,可以借助彭水县教师进修学校胡显强老师承担的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彭水为例”的研究成果《彭水旅游》校本教材(正在编写过程中),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二)酒店、餐饮及旅游支持服务

外出旅游,人们除了谈论本身的旅游景点以为,议论最多的就是餐饮与住宿,因此,酒店、旅馆的服务水平,餐馆、小店的特色餐饮,以及旅游服务的其他支持力度,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酒店、旅馆环境是否舒适,被褥是否整洁,设施是否齐全,安全是否有保障,服务是否热情周到等,都直接影响游客的情绪。另一方面,餐饮的好坏更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环节,彭水的旅游餐饮,可以分三块打造,一是以火锅、川菜等为主的重庆特色餐饮;二是以鸡豆花、荞面、三香等为主的彭水特色餐饮;三是少量的除川菜以外的鲁菜、苏菜、粤菜,以及西餐等其余餐饮,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宣传推广本地菜系,突出“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特色,扩大其影响力,还可以让不同需要的游客能在旅游的同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可口的餐饮,提升旅游的满意度。再者,旅游的其他支持服务,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例如,提供县内不同旅游线路套餐供不同游客的选择,提供县内旅游线路与本县周边线路的衔接线路套餐供不同游客选择,旅游景点的门票在网上、售票景点的方便快捷购买等。

四、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积淀,是彭水特色旅游城市建设之根本

(一)传承传统文化

旅游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增长知识、了解异域文化、满足人们探新求异和求知的欲望。实践表明,旅游者对旅游的印象中,旅游地本土的文化留给游客的印象要比旅游景点的景色留给我们的印象更深刻,更持久,更容易让人激动,因此,各地旅游的打造,都很重视文化的打造,并且以文化的打造统领景点景色的打造。彭水是黔中文化的发祥地,其盐丹文化、民族混居地文化是其核心,在彭水“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中等城市”的打造过程中,一方面,以黔中文化、盐丹文化、民族混居地文化统领景区的打造,使景区颇具民族混居文化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与创新。再者,通过文化部门在村组、社区等宣传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二)创新旅游文化

一方面,创新景点文化。人们除了关注景点本身的景色以外,景点文化成为人们对这个景点关注的重点,因 此,对景点文化的包装与策划,以什么方式呈现与凸显,在景区中服务人员的知晓度与导游的解说,成为景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彭水县借助“一节一赛”打造旅游文化。继去年彭水“一节一赛”取得瞩目成绩的基础上,今年再度举办“一节一赛”,以大型民族歌舞·娇阿依、苗族舞蹈踩花山、中国摩托艇联赛、江河钓鱼大赛、乌江流域特色美食周、乌江画廊杯首届彭水阿依河国际漂流大赛、乌江流域特色农副产品展销、黔中文化论坛等12项活动助推彭水旅游。再者,统一规划、设计与制作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土特产、纪念品,使之从另一角度呈现彭水旅游文化。彭水土特产,可重推大脚菌、精丝苕粉、郁山擀酥饼等。旅游纪念品,打造有彭水“山区乡土民族混居特色”的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供游客选购,这项工作,可以在政府牵头下,由旅游局、文化部门组织本土民间艺人、美术院校师生、相关厂家共同开发完成。

(三)打造本土文化

除了旅游文化以外,通过各种途径打造本土文化,也是彰显彭水旅游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借助各种资源举办全国性大赛,扩大彭水的知名度。例如,借助本县面向全国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少儿漫画网站”以及其所拥有的众多资源,举办“‘阿依河杯’全国少儿漫画大赛”,吸引全国顶级漫画家及众多漫画爱好者、学校师生参加漫画大赛,借助本县面向全国的唯一的“乡土美术网”,举办“‘乌江画廊杯’全国首届乡土美术大赛”,吸引全国民间艺人,广大农村学校师生,相关研究人员参加大赛,通过长达半年至一年的征稿,既扩大了彭水县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收到了众多的优秀的漫画作品、乡土美术作品,还活跃了彭水本土文化,提升了彭水文化的品味。另一方面,举办县级的文学、摄影、书画、声乐等大赛,鼓励本地艺人、爱好者、学生,创作本土味浓厚的作品,以丰富本土文化。再者,举办旅游相关的大赛,以提升彭水本土旅游质量。例如,此次“一节一赛”中“武陵山·乌江画廊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论坛”的举办,就是很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土景观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实践来看,建设美丽乡村,体现“四美”“三宜”“两园”的目标要求,离不开充分挖掘乡土特色。这是美丽乡村的魅力所在,是“美丽乡村”名实相符、形神俱备的关键。今年省里进一步提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点加强历史文化村落(包括自然生态村落、古建筑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三种类型)保护利用,实际上更是对乡土景观资源的聚焦、凸显。自去年以来,黄岩区以“中华橘源·山水黄岩”为主题,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好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延续、更新与发展?本文试从分析黄岩乡土景观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不利因素后,提出若干条建设意见。

一、乡土景观的内涵及其构成

“乡土”一词意为“家乡、故土”、 亦泛指“地方”。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与生产中产生的原生态的生存艺术,如选择良好的栖居环境建造屋舍形成聚落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根据自然条件及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种植与饲养,形成农田、果园、鱼塘等丰富的农业景观及与之相关的生产劳作景观。

农村乡土景观主要由农村的自然景观、村落景观、农业景观、人文景观等构成。黄岩区山水兼胜,农业产业资源丰富,同时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积淀深厚,可供利用的乡土景观十分丰富。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主要指人类干扰较少并基本维持自然状态的景观,主要由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要素组成。自然景观是农村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农村乡土景观地域特色的前提条件。黄岩地理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西部山区有多处幽谷飞瀑景观,环长潭湖风光旖旎,沿线村庄如散落于水墨画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村落景观

村落景观是容纳人们居住生活、邻里交往和游憩活动的场所,也是形成农村乡土景观地域特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村落布局、民居建筑、宗祠寺庙、街道巷弄、井泉池塘等景观要素。

3、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人类劳作在大地上留下的烙印,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性活动的景观类型,是农村景观区别于城市景观的重要方面。从中观层面看,黄岩区几大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成片的农业景观。如柑橘等果树林,花开时节如香雪海,成熟季节满树金黄,极具感官冲击力。又如甘蔗、茭白、水稻等作物及各类四时蔬菜,交替在大地上绘形绘色,形成丰富的大地景观。

4、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为满足物质与精神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是农村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主要包括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乡村艺术等方面。

二、目前乡土景观面临的几个不利因素

1、 农民层面。一是在房屋建造上,求“洋”求“新”,传统建筑式样无立足之地。如在装饰上大量使用罗马柱,色彩上大红大绿,建筑材料选择上,木材、石材等乡土材质普遍被钢混、砖混取而代之。二是在基础设施配套上,追求城市市政效果,庭院及边角地均用水泥抹平,过度硬化,缺乏生机。村庄绿化喜欢外来树种,草坪泛滥,对乡土作物视而不见。

2、政府层面。一是新农村建设中几项工程对乡土景观造成破坏。如农房改造,出现了不少兵营式的村庄。中心村建设,强调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但也粗暴地割裂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河塘整治中将堤岸、渠道用水泥封死,了无生趣。二是理念与乡土实际脱节。如村庄建设规划照搬城市小区做法,以容积率、日照间距等概念知道农房建设,只考虑宅基地的充分利用,忽视了传统村落肌理,缺乏村庄的有机性和系统性,造成千村一面,死板僵化。

3、规划层面。一是片面追求景观化,把村庄作为旅游景点、公园来设计,设置一些与村民生活格格不入的假大空的广场、标志等建筑。二是设计手段低劣化,如对立面改造简单采取墙面粉刷,或者硬生生地每幢房屋都加上马头墙。或者不深入村庄内部量体裁衣,而以一些照片进行PS处理,敷衍了事。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1、保护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乡土景观的基底与背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尽力维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从而保持生态平衡。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清洁能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等方法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源。在此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形成特定的产业与特定的农业景观。考虑农业景观的变化,合理调整农田整体布局,使景观趋于和谐美观。在此过程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既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农村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2、延续村落原有的肌理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传统村落肌理是经过悠久岁月的浸润和积淀而形成的,是对村落构成要素与整体格局的描述,是一系列物质空间、功能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的有机融合。它蕴含着丰富的乡土环境、乡土文化、乡土生活及乡村历史信息,决定着村落整体乡土风貌及特色。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中,延续传统村落肌理尤为重要。首先,保护村落肌理整体布局,包括村落建筑、水系、街巷、广场、绿地等肌理结构,对其进行梳理、继承,而不是简单地大拆大建、彻底翻新。其次,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和工艺,主要表现在乡土植物、乡土建筑材料和传统营造技艺等。乡土材料是构成传统村落肌理最基本的元素,不但成本低,获取方便,而且还可以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乡土气息的景观。同时应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民居很多方面已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需要进行改造与完善。根据建筑具体情况,在不改变民居建筑乡土特色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当修复、改造、更新,满足现代功能需求,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乡土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改革现有的二元土地市场制度,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本文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特征,城乡土地市场分割的弊端和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对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Abstract:Reform of the existing dual land market system,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the challenges thre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disadvantage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analysis.

Key words: land remediation works;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sit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土地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征地制度,土地市场向城乡二元化发展。目前,我国土地市场的主要特征就是城乡二元化的结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乡统筹发展,在2010年,我国的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建立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战略决策[1]。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就是打破以土地二元所有制为基础的城乡土地使用的双轨制,国家出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集体出让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建立以这两种使用权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市场,以实现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的有机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就是在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下,让土地市场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特征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二元分割,即农业生产用地和非农生产用地,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分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土地的产权二元化

土地产权包括与土地相关的使用权、继承权、抵押权、租赁权等。土地产权是与土地有关的根本问题[2]。我国城乡执行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而且城乡土地之间的使用权与所有权不能随意交换。这样的土地产权制度使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出现了一道鸿沟。我国的土地资源长期无法按照市场要求及经济规律合理地进行优化配置,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城乡土地的用途二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农村住宅、乡镇企业和农村公共设施等都采用集体所有制的土地,而城市企业等非农建设用地则采用国家所有制的土地,若需要占用集体所用制的土地,则需先向国家申报,由国家征收该土地为国有土地后才再被批准占用。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农民集体土地不能出租或转让于非农业的建设,只能用于耕作及农村的公共建设。由此,农村土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唯一途径就是将集体所以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土地。这限制了农村土地在市场中的流通,使土地价值的实现受到限制。而且,农民从征地中获得的补偿是很低的,这导致农村长期以来的资金缺乏。所以,我国城乡土地用途的二元化,使我国农村的建设及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3)城乡土地的市场二元化

我国在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乡二元土地市场。这使农村的建设用地被隔离于土地市场之外。此外,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还导致了城乡土地市场开放的不平等性。比如农民的宅基地,无法流通,更无法交易,则不可能获得增值。相反城镇居民的住房则可随着房价的增长获得高额的增值收益。

(4)城乡土地的价格二元化

城乡土地的价格也是呈现二元分割的,这也是我国土地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城市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主要供应者,独享土地的增值效益,而农村的集体土地则局限在农耕和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上,不能享有增值效益。这与对集体和居民的土地财产进行公平的保护相违背。

二、城乡土地市场分割的弊端

(1)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受损

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所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征收土地用于非农用时对农民的补偿金额很低,时常发生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二是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利不完整,受使用期限及流通范围的限制。这严重制约了土地市场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近年来,由于土地问题引起的农民上访事件逐渐增多,土地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3]。

(2)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受到极大的浪费

农村土地的低价导致了土地的无效利用。城市过分强调外延扩张,而忽视对现有城市的土地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利用,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一项调查显示:当前被征用的农村土地中有超过43%被闲置,这严重造成农用用地的流失与浪费[4]。土地作为有限的资源,应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为土地腐败创造了机会

现存的城乡土地二元分割制度为土地腐败制造了机会。由于征地时对农地的补偿费用与土地用于城市建设所获得的巨大利益之间的差额,加上地方土地管理制度缺乏透明性,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坏了农民及国家的利益。

三、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实行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的进程中面临各个方面的挑战。需谨慎行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稳妥的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城乡建设一体化面临制度性的挑战

首先,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只能通过被国家征用的方式来实现转移,不能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其次,我国的宅基地使用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了城乡住房用地的二元分割。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集体,不能自由交易及转让,但是城市居民的住房归自己所有,可以自由买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最后,农村集体土地是使用权是有期限的,这也阻碍了土地的交易。

(2)建设用地一体化面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主体主要是城市市民,而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农民仍有后顾之忧,不愿意放弃赖以谋生的土地,这阻碍了土地流转。此外,即使有些农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将土地流转出去,此后既无稳定经济来源,又无制度保障,便会导致沉重的社会包袱,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改革现有的二元土地市场制度,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才能稳定推进农村的发展,保证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王香兰.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负面影响的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101

[2] 部志勇,董玉哲.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J].问题探讨,2009(4):37-39

乡土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家族;动态传承;使用与满足;文化传播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地处宜都西部山区,200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面积147.5平方公里,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土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民间故事、山歌、民歌、谚语、吹打乐、薅草锣鼓、跳丧舞等数十种,这些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一、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资源概况

(一)文化建设情况

1.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站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共投入维修资金20万元。现已建成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活动室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

2.民俗文化节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0年建成,展出实物300余件,反映土家民族文化传承50余幅和文字资料,重点包括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发展、情景互动、影视观摩8个部分。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三楼互动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提档升级。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潘家湾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将军山村六组,陵园平面呈圆首碑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现已成为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的德育教育基地。

2.吕家坳村――组石碑墓葬

为吕新章、吕杜氏夫妻合葬墓,墓葬呈边长为4.5米的正方形,墓向为150°。墓葬四周有围石,墓碑保存较好。墓碑为四柱三间,宽2.65米,通高4.04米。

3.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干打垒三层平房

位于吕家坳村,皆为邓家所建,老屋建筑年代不详,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保存有二个天井,其外观保存完好,内部有农户居住,变动较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全乡现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0余人,宜都市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名,范围涉及民间故事、山歌、民歌、吹打乐、狮子、罗汉各种手工艺等。宜昌市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2人,分别是将军山村4组李定富、吕家坳村三组吴昌炳。

二、潘家湾土家族乡民对土家族文化的认同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潘家湾土家族乡乡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并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乡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对乡政府相关人员的访问以及实地参观该乡民俗文化博物馆,比较充分地掌握了乡民对土家民族语言、服饰、歌谣、风俗的继承和认同情况。

(一)土家族民族语言

调查发现:潘家湾土家族乡40岁以上的中老年乡民会说土家语;20~40岁的乡民只会说部分词汇,日常交流以宜都方言为主;20岁以下的青少年完全不会土家族语言,日常交流使用宜都方言和普通话。

根据对部分乡民的采访来看,他们对土家族语言并没有太多的依恋感。所以,只要一种语言能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诉求,且学习起来容易,乡民就会选择。总的来说,易用性和有用性是潘家湾土家族乡民选择语言的重要标准。

(二)土家族民族服饰

问及“您愿意穿戴土家族服饰吗”这个问题,40岁以下的人选择了“不愿意”。对于“您认为土家族服饰少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64%的人选择“不美观”,28%的人选择“不方便”,8%的人选择“卖的少”。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您会哪些土家民族工艺?”40岁以上83%的女性填的是“绣花鞋垫”;40岁以上76%的男性填的是“草鞋”;40岁以下绝大多数不会民族工艺。

以朴素见长的土家族民族服饰越来越不能满足乡民们对于美和时尚的追求,因此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没有穿过本民族服饰乡民对土家族服饰的认同感弱。

(三)土家族民族歌谣

据调查,潘家湾乡民知道最多的是山歌和儿歌,而且大多数都只听过但不会唱。“您是否会唱本民族山歌”这一问题,女性选择“会唱很多”或“会唱一点”比男性多,选择“完全不了解”的乡民极少。从调查结果来看,9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流行歌曲比土家族歌谣更好听。

由此看来,潘家湾土家族乡对本民族歌谣的认同感不强。流行音乐的创作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民族歌曲的生存空间,因此土家族歌谣越来越不受关注。

三、动态传承潘家湾土家族乡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

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阵地建设:①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②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规范文化科技中心户的活动内容,让文化科技中心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综合文化站内部活动设施的配套工程,制定和规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按时开放,充分发挥乡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主体功能。

(二)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

青少年群体的可塑性强这一特点,使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落到了他们身上。据了解,潘家湾民族中学已成为全省山区示范中学,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必然要利用好学校这一平台,将民族文化作为校本文化重点建设。

在中学校园里,民族文化每时每刻都会融入每个学生的校园生活里,课堂内学习土家族优秀的文化,课堂外学唱山歌,跳土家族特有的巴山舞……青少年时国家的希望,也是土家族文化永远的传承者。将土家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土家儿女的骨髓里,让他们带着土家族文化走向世界,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动态传承。

(三)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其高度互动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现代传播学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众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利用好两微(微博和微信)的传播优势。第一是两微拥有丰富的受众资源,特别是青年群体,因此,借助与两微平台,可以让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拥有更多的受众。第二是微博的扩散极快,由于微博的弱关系链接,可以实现土家族文化的快速传播,本乡的文化动态可以迅速被全世界感知。第三是微信的强关系链接,易形成群体,而且群体内的人有共同的文化需求,可以实现土家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伦文,谭志满: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土家族乡村社区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09.

[3]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