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文化论文

乡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乡土文化论文

乡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图像艺术、写实绘画、作用、影响

谈到图像与绘画,他们一开始就有斩不断的关系,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就是德国画家盖达尔1830年发明的,当时叫做“盖达尔”写生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图像艺术创作无论是在技术方法、媒介材料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已大大的拓展和进步了。早期图像艺术更多是指“图”的意义,现在则更多是指“像”的意义。现代摄影技术出现以后,图像艺术与绘画艺术更是相互作用和渗透,传统的绘画艺术面临着来自图像艺术的挑战,同时也为绘画艺术在创作方式和创作观念上带来了新的变化。照相写实绘画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子。

一、图像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互关系

图像艺术和传统绘画艺术在表现意图、创作方式(过程)和最后的展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现代的纯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在作品中以后,便可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慰籍,对于“作品”是否可以为他人所了解、接受一般不在他的主要意图之内。作品与观众只是简单的、很感性的交流,其语言涵义是不清晰的,是有一定距离的,而这也是纯绘画的特殊之处和迷人之处。而图像语言工作者的表现意图大都是根据一定的文字概念,着重在于把文字内容确切地表达,与大多数观众进行沟通并使其理解是他们的主要目标,最常见的如影视作品,广告招贴,元不体现这一创作意图:在制作过程当中,绘画艺术创作者不必遵循一些制作上的规范,他们可以主观地按自己的需求去发挥,即便有理性的思考介入,也是作为情感表达的导引(例如构图和肌理)。相反地,图像艺术的制作从开始就要述说目标,选择并决定适当表现手法。(照相写实绘画在制作上类似于图像作品的生产,因此画面的情绪化特征没有了,作者的情感无法强烈的灌注于作品当中,“照相写实主义”作为“主义”产生了)。绘画创作则是由画家(人)来操作画笔完成作品,这样画家的主观情感不可避免地凝固在作品每一个制作阶段当中了。而图像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是由制作者来操控机械(摄影机、摄像机、后期暗房机械等)来完成作品,制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机械性。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理性活动占主导地位。作者的目的是以自己的理性布局来引导或操控观众的感性。这便是当代艺术重“观念”而轻“绘制”的来源所在。

二、图像在观念、技术、物质及形式方面推动了写实绘画的发展

近20多年来的中国具象作品,几乎都用照片这种二手视觉经验作为艺术表达的主要手段,写生仅仅是一部分画家保留的创作手段。中国照相写实主义出现了冷军、石冲等重要画家,在当代绘画领域,很多艺术家正在借用影像艺术的观念、形式进行创作,有的画家就是因为受到图像艺术的影响,才使作品带上了时代的印记,例如油画家钟飙的作品。

图像艺术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乡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为持续提升中国经济实力以及大众的生活品味,中国逐渐推行生态策略来助推城市进步,并维持生态环境平衡。运用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在绿化中的景观融合,不但可以让中国的乡土植被不再流失,并且是城市化的必经之路。笔者将从城市园林绿化乡土植物的特性与优势、加大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力度等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土植物;城市绿化;景观营造;应用;举措

1前言

乡土植物的生态功能比较理想,例如:沙荆、沙芥等有着抵抗风沙的功能,将其运用到园林绿化中可以让水土流失情况得到缓解;并且大部分植被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例如沙荆、甜根子、麻黄等植被,其药用价值在植被市场中对消费者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因此,将乡土植物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不但能维持植被的多样性,预防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的进步来说也不可或缺。

2城市园林绿化乡土植物的特性与优势

2.1具有极强的抗逆性与适应性

在城市园林绿化阶段,乡土植物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与抗逆能力,与本土的土层、水分等自然元素形成了平稳、均衡的生物系统,其能够维持植物与它类生物间的平衡发展,推动生态中生物的进化,进而让城市生态环境更为和谐,对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循环有着关键影响。比如:在公园内栽种松柏,不但能够改善土层质量、让土层更为肥美,还能够构成公园内的独特景观。

2.2具有较低的成本

因为乡土植物在本区域成长、留存的时长较为理想,对本区域的气象环境以及地质环境有着极强的抗逆性。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构造阶段,研发并使用乡土植物,能够减少城市园林绿化的成本,提升城市绿化资源的应用程度,让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果更为显著。

2.3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

乡土植物的成长系统是在城市区域内成型的。所以,将乡土植物利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构造中,能够让景观体现地方文化特征,进而让大众更为赏识。而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鉴赏价值,与中国城市进步需要相吻合,有助于维护生物的多元性,进而让城市生态环境更为和谐,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进步。

3加大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措施

3.1加大宣传,提高政府扶持的力度

增大对乡土植物的宣讲力度与政府帮扶力度,能够让大众更为认可乡土植物。有关政府机构应增大对其的宣讲力度。为了能够让乡土植物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让大众的生活品味得以提升,在工作实践中,应强化大众在城市生活中的环保理念,让其意识到营造绿色景观是着眼于其本身的,进而增强乡土植物的运用效果。

3.2坚持城市园林发展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乡土植物的多样性通常是指乡土植物类别以及基因的多样性,秉承城市园林发展生物的多样性不但能够保持乡土植物的价值,还能够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乡土植物有着直观的价值元素,其能够为园林绿化供应各类资源、让园林景观更为多姿多彩,维护绿色景观的生态系统,还可以为工业、医药业以及建筑业供应建筑材料;其间接的影响价值元素是:其可以阻挡外部物种的“侵略”,让本区域内的物种持续更迭。比如:三峡水坝建筑完成后,重庆市的水位被卓有成效地管控,让长江与嘉陵江的坡岸变成了大众休憩享乐的常驻地;在坡岸两边栽种大叶柳、南川柳、实心竹等乡土植物,能够营造出有着江城风格的园林绿化景观,推动园林绿化景观的鉴赏价值持续提升。

3.3合理开发与种植乡土植物

假如乡土植物繁多,然而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不多,那么就应合理开发与种植乡土植物。依照乡土植物的栽种技术以及成长环境实施研发,能够让其被充分运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中。比如在北部城市,因为生态平衡被打破,因此乡土植物的运用与开发就显示出其意义。中国鄂尔多斯栽种的沙荆繁多,而因为其耐寒特征,将其研发成化妆用品、保健品等;还能将其用于园林景观的布置中,让大众加深对其的印象。

3.4注重技术创新和经验的积累

依照乡土植物的成长特征以及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需求,注重技术创新与经验的积累极为关键。其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大气污染,让城市生态更为协调,让乡土植物文化得以彰显,进而带动城市园林绿化经济效益的持续上涨。在实际操作中,合理运用乡土植物,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进步。例如:依照重庆市上坡下坎的特征,栽种立体类乡土植物,比如川鄂爬山虎、常绿油麻藤崖爬藤等植被,能够让城市空气更为清新,让重庆风格的立体绿化景观得以被创造。

4结语

综上,在现代化社会,依照中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设计的需求,利用乡土植物来构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在构建阶段,需要将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相融合,凸显城市绿化构建中的地区园林特征,进而推动城市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麦产.从先秦典籍中筛选适合当代绿化需要的乡土植物--以《诗经》为例[J].广东园林,2015,(1):67-70.

[2]冯磊,李军,张巧红等.乡土植物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5,(5):111-112.

[3]张英,金晓梅,钟敏等.新疆石河子市建立彩叶植物和乡土植物苗圃基地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5,(11):84-86.

[4]侯永胜.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石榴红村渠道景观改造设计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4,(8):167-167.

作者:徐莹 单位:包头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第二篇: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运用

摘要:乡土植物是城市园林中既然展现地区特色又能满足景观需求的绿化素材,对于城市园林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文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乡土植物的适应性强、管理简单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城市园林绿化中对于乡土植物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园林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象征,是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结合当地的生态特点,合理利用乡土植物增强其审美性、文化性和实用性是提升园林景观效果的有效方式,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天津市乡土植物的特点,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

1乡土植物的概述

乡土植物即为本地植物,是指当地固有的、土生土长的植物,在当地经过了长期的自然选择之后,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乡土植物的种植历史久,对当地自然环境有着适应性和适宜性,生长情况良好,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强,管理养护较简单,乡土植物伴随着地方的发展,逐渐成为当地的特色或者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乡土植物是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结果,是当地生态的重要参与者,是当地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优势

2.1适应性

强乡土植物经历了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环境考验,与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等自然条件和谐统一,是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和维系的参与者。在面对天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且土壤盐碱高的条件,乡土植物能够体现出极强的稳定性。

2.2管理成本低

生态效益的核心就是自然和谐。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高、规模大,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繁复。乡土植物是当地自然的产物,育种、栽培和管理简单,无需对土壤进行特殊处理,无需进行特殊维护,无需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成本和采购成本。乡土植物是当地生态结构的一部分,在景观营造中能够实现良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景观营造效果佳。乡土植物的自然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涵养水分和改善土壤肥力方面有着显著作用。例如天津市的乡土植物合欢树,合欢树的幼苗耐旱耐寒,生长快且健壮,管理简便又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无需反复细致的维护管理,有利于环境建设成本的优化。

2.3生态效益高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选择中,除了需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还需要考虑其生态效益。乡土植物在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中,已经与当地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稳定的平衡关系。乡土植物是当地生态循环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还能稳定生态,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发展。例如天津市乡土植物国槐,不仅能适应天津市盐碱度高的土壤,且耐旱抗风,能够降低可兼职的烟尘污染,对天津市的生态环境平衡和优化有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乡土植物在当地生态发展中,与其他生物形成了良好的制约与促进管辖,病虫害风险低,生长状况良好,抗逆性强大,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能够真正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提升城市的环境宜居指数,改善生态环境。

2.4文化内涵深厚

乡土植物在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中逐渐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乡土植物与地区发展同时进行,许多乡土植物都在当地文化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应用乡土植物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更能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俗韵味,在潜移默化之间散发出当地的人文思想,增强了园林绿化设计的品质,丰富了其精神内涵。例如天津市的乡土植物合欢树,合欢树在天津市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的数量较多,天津市人民将合欢树的花赋予了吉祥、平安和美满的寓意。天津市人民乐观、幽默且友好,这与合欢树的和睦、团结、友好的树文化相辅相成。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合欢树不仅能够体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且气味芬芳,文化深厚,充分体现了天津这座包容、开放、融合古今的现代化城市的魅力。

3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法

3.1在文化性突出的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方法乡土植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群众基础,乡土植物在增强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文化性方面有很大优势。例如在天津的古文化街进行园林绿化设计,天津市古文化街历史悠久,有着非常浓郁的“老天津”味道,街中的百年老店比比皆是,景泰蓝、服装刺绣等文化艺术品独具特色。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文化街进行园林绿化,需要结合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选择合适的植物。在古文化街的凉亭种植乡土植物紫藤,利用紫藤善于攀援、缠绕的特性使之附在凉亭之上,紫藤花叶垂缀浪漫,既显得高雅端正,又姿态优美,增添了古文化街的建筑的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古往今来,无论是李白、杜审言还宗璞,都对紫藤青睐有加,是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创作的题材,“紫藤挂云木……香风留美人”,紫藤的文化性与文化街融为一体,令人如入画境。在对紫藤的绿化应用中,不仅突出了景观主题,还能与园林绿化小品相辅相成,在普及植物知识、植物文化的同时,增强了园林的功能。

3.2在功能性突出的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方法城市休闲广场、城市中心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单位,在城市广场和公园之中,园林绿化设计不仅要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更要体现出广场和公园的功能特性。城市的广场和公园也是市民娱乐、休闲、健身和游赏的重要空间,是城市形象的直接展示窗口,对城市公园、广场中的乡土植物绿化应用对于文化传播和生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城市的广场和公园中,要根据广场和公园设计的具体类型,创造更多、更有特色的绿化空间。区分儿童乐园、健身广场、植物公园、小区公园等区别,在绿化设计中通过乡土植物的选择,融入公园、广场的整体风格中,例如小区公园应当突出小区的宁静和和谐,选择丁香、合欢、海棠等植物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且管理简单,植物少刺,味道芳香,有利于人居环境建设。又如休闲公园的园林绿化中,应用乡土植物应当注重其植物的配置,突出休闲公园的休闲型。休闲公园的人流量较多,对于休闲、放松的需求较高,在乡土植物的配置上应当注重其景观的美化性、植物的遮阴性和季节更替的变化性。例如选择月季、栾树、龙爪槐等,既能实现遮阴的功能,又能满足四级更替对植物的欣赏需求,且颜色丰富,形成自然的植物群落,突出天津植物特色,使公园、广场更加优美。

3.3在其他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方法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除了功能性突出的广场、公园和文化性突出的文化、教育、经营场所之外,城市的道路、城市河流、环城绿带和企事业单位绿化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河流附近的园林绿化中,应当栽种市花、市树等体现城市特色的乡土植物,天津市的市花为月季,市树为白蜡树,白蜡树和月季四季都能呈现良好的景观特色,根据其具体状态辅以少量的其他乡土树种,丰富景观结构,突出文化特色。在城市道路、桥梁附近的园林绿化设计中,还应当注重应用具有降低噪音、降低空气污染、吸附有害气体的乡土植物,例如选择国槐、白蜡树、柏树等降低污染,改善土壤肥力。在企业单位中,尤其是工业企业中,应当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简便且对空气有洁净作用的乡土植物,例如构树、椿树等,这类乡土植物能够阻止尘埃,净化空间,有助于工业单位的生态环境改善。

参考文献

[1]胡建航,王娜.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14-15.

[2]刘祥均.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J].现代园艺,2014(20):126-127.

[3]李景蕻,张丽华.野生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2(06):54-56.

[4]冯磊,李军,张巧红.乡土植物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5(05):111-112.

作者:张颖 单位:天津雍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第三篇: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分析

摘要: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乡土植物越来越受重视。乡土植物可表现出自然原野的乐趣,同时更可体现出现代人对源生态自然的追求。但是在乡土植物被大量应用的过程中,会存在外来植物以及跨区域地带盲目应用种植的情况,从而引发出系列问题。在气候水土不服的情况下,乡土植物被引进造成巨大财力与物力的浪费。在追求外观美丽的过程中,盲目应用乡土植物将会造成严重的浪费。本文就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应用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园林绿化发展的速度逐步加快。在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乡土植物的受欢迎程度空前扩大。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合理选择植物将对改善区域生态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乡土植物种类非常多,同时适应较强,在园林绿化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乡土植物的选择并没发挥出良好的效果。所选取的乡土植物忽视了整个环境效益的获得。基于此,有必要对乡土植物进行深入的了解,促使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1乡土植物的概述

就单单对乡土植物来说,其具备多种植物共性的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就从植物特点来说,乡土植物自有特点正体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①在时展与历史积淀下,乡土植物被传统文化赋予了文化底蕴、品质与内容。

②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同的区域,气候环境条件与地理环境不相同,同时形成的植物景观也就不同。在当地环境下成长的植物已经成为该区域独特的自然景观。乡土植物在本地长期生存,不会迁移变化,可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体现出低于环境特点。在绿化园林的时候,选择合适的乡土植物有利于减少植物的死亡率,降低绿化成本。

③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相对比而言,乡土植物的培育方法比较简单。园林者仅仅需要简单的养护就可成活,是园林绿化中不可缺少的良好品种,观赏价值相对较高,给人以自然、清新与美的体验。

④管理方法简单。在山地景观中,乡土植物随处可见。在栽培的时候无需过多细心,栽培成本相对比较低。相对于其他的绿化植物,乡土植物具有极浓的乡土气息,作为园林绿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植物,同时在园林绿化中应用乡土植物,对其他植物的干扰性相对比较小。

2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

经过前文的论述就已经对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但是就当前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并不是非常乐观。

2.1乡土植物数量少,种类单一

根据当前现实性了解到,乡土植物的种类具有多种多样,但是根据乡土植物的特点就应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乡土植物都可应用于园林绿化中。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中应用的乡土植物只有2种,尤其是野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非常少。因此,被应用于园林绿化的乡土植物种类非常少。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人们的品位随之提高,多样化的新型材料与外来植物被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减少。在功利化目的的驱使下,为赢得最快的经济效益,园林绿化逐渐忽视了长期的生态经济效益,忽视乡土植物的作用,导致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生存空间与应用种类不断下降。

2.2缺乏乡土植物苗源的培植

乡土植物的生长环境是山野。在自然环境下,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但是关于乡土植物的应用价值人们知之甚少。而相关的工作人员也不重视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的时候大量引进和推广新的植物品种。相对而言,私营园林绿化投入相对较少,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周边居民不会过于关心乡土植物培育,导致乡土植物发展前景受阻,乡土植物苗源遭受严重的缺乏。

2.3严重忽视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设计

要想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但是就我国当前人才结构组成来看,这方面的人才极度欠缺,很少有人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即便有的人了解一点,也仅仅是皮毛。且在实际应用中为迎合园林绿化需要,以为满足大众审美的需要,降低了乡土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忽视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设计。在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草本类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且美观价值非常高。但是就当前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应用状况,长期遭受忽视,导致乡土植物难以在园林绿化中发挥应有的效果。

2.4并未开发有效的乡土植物

就因为大众化,乡土植物没有受到重视,应用于实际的种类非常少,数量少。人们对乡土植物停留在档次低、质量低的认识层面。而同时企业为赢得经济效益,普遍认为乡土植物可创造的利益空间狭窄,自然也就减少繁育。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设计人员对乡土植物的应用也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基于这一点,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3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的推广措施

在前文的分析中了解到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同时也清楚认识到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局限性,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广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在园林绿化期间,应提倡和鼓励当地种植户学习乡土植物方面的科学知识。借助专业知识来研究新型的健康苗株。在当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形体受到高度重视,促使其整体看起来并不逊色于国外昂贵的植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当然,为适应市场需要,政府也应当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向当地居民推广和宣传建立综合性科学合理苗圃。建立科学的乡土植物苗圃,就能够解决植物来源问题。

3.2加大对乡土植物的研究和培育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乡土植物品种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栽培乡土植物的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为保证乡土植物的存活率,相关从业人员应不断学习,强化知识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随后科学合理的培育养护。在土壤、气候、技术以及水质等各项因素的影响下,能够相互协调,促进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实现乡土植物的大规模生产,促使更多的乡土植物被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在企业与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发展下,促使乡土植物能够有效的被开发出来,促使其在园林绿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当地建设浓厚的文化特色。

3.3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要引进乡土植物,就需要不断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增加研究与培育的经济投入。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重视乡土植物的发展,促使当地居民能够了解和认识到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的作用,促使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显示出其鲜明的特色。

4结语

与园林种植的植物情况来看,乡土植物有较多的优点,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抗害性也非常强。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汪庆,任全进,巫世木,等.乡土植物在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探讨[J].江苏林业科技,2013,30(2):30~33.

[2]杨汉远,吴智涛,王定江,等.贵州乡土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贵州林业科技,2011,29(3):36~40.

[3]尹士海.乡土植物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南林业科技,2010,30(2):13~15.

乡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移民;移民文化;深圳

中国是人口大国,文化大国,也是移民大国。当我们站在有着“移民城市”之称的深圳特区的土地上,思考移民现象和移民文化这一论题时,会很自然地感受到:古代的移民和当今的移民,虽然其发端已经和今天远隔千年,但是正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着中国历史一样,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大批移民,一直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奇迹。人们在考察其博大精深而又充满奇幻的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到了它与人口迁移———即移民现象的紧密联系。自西汉以来,北方人口大批南下,边疆的少数民族就大举内迁,形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移民画卷。明清以后,汉族人口再次大举从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原本是汉族人口的核心分布地区广泛向西南、东北乃至台湾等边疆地区迁移和拓展。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也同样引人注目。可以说,中国海外移民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早就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种历史的回顾中,我们发现移民文化在当代图像中所呈现出的新取向。对于移民文化进行研究,是文化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移民的产生及移民概念的理解

关于移民产生的时间,目前在学术界已几乎不存在争议,就是“古已有之”。由著名学者葛剑雄、曹树基、吴文弟先生合著的《中国移民史》(六卷本)和《中国移民简史》等著作,均已对此作了十分详尽的权威解说。就是说,移民现象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近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

早期人们的迁徙使人类遍布于全球,只不过当时的移民是自发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就世界范围而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移民开始受到国家政权的控制,人员流动的随意性降低。这个时期的移民主要发生在各个国家范围内,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的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由于它需要把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扩大到世界范围,人员的流动也更趋活跃和扩大,几乎遍及全世界。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各国各地区都逐渐被纳入到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所以,移民形成的原因和去向也跟着复杂起来。这种流动绝不是随意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所促成的。对于这种现象,国外的一些学者将其称为“越境移民”现象。对此现象的研究,不但包括了移民国的人士,而且也包含了移居国的人士。就拿美国来说,在移民大量涌入的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以及1965年以后,都曾出现了大批关于移民问题研究的著作。

据日本广田康生《移民和城市》等书介绍,二战后的日本,由于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1990年也修改了移民法,即“出入境管理法及难民资格认定法”。随之而来,流入日本社会的各国移民也急剧增加。其中包括日裔巴西人、秘鲁人,以及越南、泰国等亚洲各国的越境移民。由于大量移民的产生,对于移居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移民和移居国居民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所以对移民问题的研究,也就逐渐在丰富和深化,国内外的大量著作,显示出对上述问题的认真探索和研究。

在谈到“移民”这一概念的含义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流动人口”、“流民”、“迁移人口”等词语。应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从现代汉语的研究角度,“移民”这一概念,兼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动词时,‘移民’指一部分人口从原居地迁移至其他地方居住;作为名词,‘移民’则指进行迁移行动的人。”[1]所以,有的专家指出:作为“移民”的定义应该有了两个基本要素:即长距离的迁移和具有法律结果的迁移。所谓“法律结果的迁移”,主要指入了居住地的户籍。这样,未取得户籍的人,即使在居住地已居住了较长的时间,也不能算“移民”。[1]应该说上述研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种定义并不完全适用于历史时期中国移民史的研究。[1]即使从近年来我国的移民现象来看,特别是深圳的移民现象来说,上述对“移民”概念的定义也显得狭窄了一点。就深圳这个城市而言,实际的居住人口已经超过了1千万,而取得户籍者,仅为170余万。其余的八九百万人,确有相当多人属于“一般的流动人口”,但似乎也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虽然暂时还未取得该地的户籍,但他们已经对移居地具有了一定的归属感,而且对当地的语言、文化等状况也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并力趋使自己能主动地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生活中。这些特点,正是“移民”与“一般流动人口”的不同点。一般的流动人口只是把移居地当作赚钱或其他功利性目的的地点,一旦目的达到,或是又发现了更好的移居地,他们就会很快离开,根本谈不到对移居地的归属感。虽然他们所带来的文化也会对移居地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流动人口自身却保留着他们原有的文化。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其“移民”的概念不但包含着已入了户籍的人口,而且还包含着那些已经在深圳生活多年、来自较远地区、对深圳已经产生了归属感的人们。这些人虽然也属于“流动人口”这个大范围,但他们确实已经是“移民”了。他们和“深圳人”一样,已经把特区看作是自己的“家园”和“第二故乡”,他们和移居地的人们一道,在共同的家园里创造着共同的移民文化。

二、移民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需要历史沉积,而且有着诸多复杂的人文、物质成因。而随着人口迁移所产生的移民文化,对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也就是说,就实质而言,移民文化对原有文化来说,乃是一种创新的文化。荷兰学者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指出,不但大量流动人口会对移居地的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就连本国旅行都会引起某种文化的演变(更不要说跨国旅行了)。作者在该书中写道:“不仅出国旅行,即使在本国旅行,也能引起文化的演变。例如,长期的贸易往来带来了语言上的交流,丰富了欧洲语言的词汇和思想。西班牙在穆斯林统治下700年,西班牙语中自然吸收了许多阿拉伯词汇。意大利和土耳其的贸易使意大利语言中吸收了土耳其词汇。当荷兰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顶峰时,荷兰的船运词汇也为其他语言(包括俄语)所吸收。旅行也使人们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有所了解。最后一点,旅行使各国知识界联系起来,形成世界性的各族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2]在建设一代新文化的过程中,尽管时间漫长,因素甚多,但是各种文化形态的冲撞和影响,彼此的冲突和融汇,对于形成一种多元的具有包容性的主流文化,即创新文化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在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可以得到明证。

首先,让我们来看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和融汇。宋代自立国之始,就因外患之忧,长期与辽、西夏与金等游牧民族的政权相对峙。双方战争频仍,的确让老大的宋王朝饱受被动挨打之苦。然而,在那种战乱的年代,却使彼此所代表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产生了奇妙的双重效应:一方面让契丹、党项、羌、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正如王世贞在《归潜志序》中所说,北方中国竟奇迹般地创立了一个“人物文章之盛,独能颉颃宋、元之间”的文化天地。另一方面,北方剽悍的草原游牧民族的凛然之气,也深刻地震撼了细腻丰满的宋文化。范仲淹与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正是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孕育产生的。[3]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张岱年、方克立指出:“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汇、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于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肌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3](P120)梁启超认为,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是在晋唐间。[4]但从汉代开始,中国的本土文化就开始了与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及南亚次大陆文化的交汇。正是这种交汇,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同时也在让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外来文化的发展。像佛教哲学传入中国,固然大大提高中国哲学的思辨等能力,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也使佛学宗派吸收了丰富的华夏营养,得到了新的发展。我们对移民文化的认识,也应立足于这一高度。

由于不同的移民承载不同的文化,而移民又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所以,如果一个地域的移民来源多,那么移民文化就丰富。移民的类型不同,也会影响到移民文化的构成。具体来说,移民文化因受如下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新的文化特征。

1.由于对移民文化的认识离不开对移民类型和移民本身的了解;又由于移民与移民文化的密不可分,所以,不同的移民类型(这里会涉及到移民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移民本身的素质)以及移居地移民的数量和他们居住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到移民文化的特点。

2.由于移民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相互冲击、融汇而成,一般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甚至会形成一种完全不同于移居地原来文化的新文化。美国当代历史学家奥斯卡•汉德林先生就曾说过:“我一想到要写一部美国移民史,立即发现移民原来就是美国的历史”。[5]这可说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3.大量移民聚集在移居地以后,会让此时产生的移民文化较少包袱,较少框框,具有较大的开拓性和开放性,比较容易接受新生物,比较容易进行新的探索和实验,这正是移民文化独具的魅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举美国社会为例,指出:“美国是由那些为了建立纯粹的资产阶级社会而从欧洲的封建制度下逃出来的小资产者和农民建立起来的”。由于这是一个“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社会,[6]即一个比之过去的封建社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因此才有了很多历史上较少出现过的奇迹。例如通过个人的勤俭奋斗,发财致富,终于走到富人或资本家的行列。与过去的社会相比,也才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容易产生发明创造。而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更在这方面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巨大奇迹。

4.由于移民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因此它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移民文化所具有的创新性。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著名学者和教育家蔡元培就指出:“综观历史,凡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触,必能产生出一种新文化。如希腊人与埃及及美琐波达米诸国接触,所以产出雅典的文化。罗马人与希腊文化接触,所以产出罗马的文化⋯⋯就在中国,印度文化接触后,产出十世纪以后的新文化,也是这样”。

关于移民文化的创新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这里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从国内目前已经发表的大量移民文化研究的著作来看,有不少是注意到这一问题了,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仍需要加以改进。

一是关于“史论结合”的问题。从国内目前对移民文化的研究来看,对移民文化的“史”的研究成果偏多,而对于“论”的方面,似感不足。包括对移民与文化的互动,移民文化究竟如何有力地促进文化的创新,特别是这个新文化又将如何适应未来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建设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等问题,都很值得探讨。还有就是如何从总体上认识移民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对移民文化的影响等,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是关于“外为中用”的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外对“越境移民”等问题的日益重视,各国不但出台了很多政策(尤其是日本、澳洲、加拿大、英国等国),而且出版了大量的有关移民文化的论著。这些论著有不少把移民问题和社会变迁、现代化等问题相结合,从而对移民文化的内容有了很大的丰富。很值得我国学者的关注、评论乃至借鉴。

此外,对于“移民文化”本身的探讨也需要不断加以深化。正如美国有代表性的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罗孔(ClydeKluckhohn)等人合著的一本论述文化的专著中所罗列的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便有164条不同的说法;而冠上“移民”之后,当然就更为丰富了。如何进行分析,加以全面理解,就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三、深圳的移民文化之魂

作为在移民潮中诞生的深圳特区,可以说是在滚滚移民大潮中飞溅的一朵极为耀眼的浪花。深圳的移民现象和移民文化,的确给当代中国的移民潮涂上浓抹重彩的一笔。当人们站在深圳的地王大厦等许多经典建筑物旁时,怎能想到二十几年前,这里还是荒滩一片的一个边陲小镇!历史就是这样地借助移民的航舷,让20世纪80年代乘风破浪的中华民族大舒了一口久已想抒的豪气!

由于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自扶持的典型,因此,它的成长历程和成功奇迹,就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再加上深圳毗邻香港,成为香港文化向内地辐射的中转站,在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中占据特殊地位,这也增添了对深圳的移民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从对深圳移民城市文化的现实考察中我们发现,深圳的移民文化至少具有这样几个特色:

(一)在南北文化的交融中,凸现中原文化的风貌,却又不失“岭南文化”之“根”

与香港的移民不同(香港的移民不但包括大陆人,还包括英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澳大利亚人、美国人、法国人等等,可以称为国际化的移民),深圳的移民主要是大陆人,或者说是“大陆的北方人”。这种“北方文化”虽然与“岭南文化”同为一个国度,但却具有明显的反差。当然,“影响深圳的北方文化并不就是铁板一块的”,“这其中包括楚湘文化、巴蜀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东北文化、吴越文化等等”。[7]正是这个原因,随着北方移民的愈益增多,“来自北方中原地带的母体文化正逐渐抵销香港文化的过极影响”,[7]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内地的“务实作风、利益趋向、风水观念、理想精神等等,这些颇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在深圳文化的成长中”就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7](P93)日本学者广田康生指出:“所谓移民就是指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进行整体流动,并往往引发一些问题”。[8]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整体的流动”,另一个就是“引发一些问题”。

我们认为,所谓“整体的流动”,既有移民原有的文化向移居地的流动,也有移居地的“土著文化”对移民所带来的文化的“反流动”。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冲撞之中,产生了新的“移民文化”。非常明显,这种“移民文化”的生成,或者说新的“移民文化”的主流成分的构成,其结果必然是:或者是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占上峰,或者是移居地的“土著文化”占上峰。由于深圳的移民人口占绝对优势,所以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当然构成了新的移民文化的主流成分。只是值得注意的是:包孕有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等丰富内涵的“岭南文化”特有的“根”,对新的移民文化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人们知道,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分明、有着巨大影响的文化之一。它既不同于有悠久华夏文明的老北京文化,也不同于江浙文化和巴蜀文化,而是自成一体,影响深远,带有浓厚南国特色的地域文化。岭南文化的灿烂丰富、多姿多彩,早为世人所称道。这不仅是因为这里地处南国,有着特有的丰富物产,像苏轼的诗中所说的“曰啖荔枝三万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而是在于它确实在文化的方方面面上都毫不逊色。例如,驰名世界的饮食文化,岭南的宗教文化、客家的民俗文化,以及在古老而又年轻的潮汕平原上活跃的海内外贸和人们的商品意识,久负盛名的潮州瓷器及刺绣等等。值得人们关注的还有因海外潮人的数量之多、影响之广(约在千万人以上,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而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特色。人们已经把“海外潮人”看成是岭南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岭南文化的特色,显然对凸现中原文化风貌的深圳移民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超级秘书网

现在要说到深圳的移民文化所“引发的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大多数移民者在刚刚踏上深圳这块热土时,难免会产生某种“陌生感”乃至“危机感”,需要有一个“重新调整”和“个体认同”的过程。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个过程,当然很好。许多来深圳的创业者们从艰辛的奋斗到最后的成功,就是明证。然而也有一些带着盲目性闯深圳的人,到达深圳以后,有的因为生计的不易,工作的艰辛,加之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待遇,往往是或拂袖而去,或铤而走险,这也给年轻的深圳带来了诸如治安、卫生等问题,这是应当引起人们严重注意的。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建设深圳的移民文化。

(二)在物质的、观念的,尤其是制度层面上的文化特色印度文化接触后,产出十世纪以后的新文化,也是这样”。

关于移民文化的创新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这里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从国内目前已经发表的大量移民文化研究的著作来看,有不少是注意到这一问题了,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仍需要加以改进。

一是关于“史论结合”的问题。从国内目前对移民文化的研究来看,对移民文化的“史”的研究成果偏多,而对于“论”的方面,似感不足。包括对移民与文化的互动,移民文化究竟如何有力地促进文化的创新,特别是这个新文化又将如何适应未来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建设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等问题,都很值得探讨。还有就是如何从总体上认识移民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对移民文化的影响等,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是关于“外为中用”的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外对“越境移民”等问题的日益重视,各国不但出台了很多政策(尤其是日本、澳洲、加拿大、英国等国),而且出版了大量的有关移民文化的论著。这些论著有不少把移民问题和社会变迁、现代化等问题相结合,从而对移民文化的内容有了很大的丰富。很值得我国学者的关注、评论乃至借鉴。

此外,对于“移民文化”本身的探讨也需要不断加以深化。正如美国有代表性的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罗孔(ClydeKluckhohn)等人合著的一本论述文化的专著中所罗列的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便有164条不同的说法;而冠上“移民”之后,当然就更为丰富了。如何进行分析,加以全面理解,就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春玉.移民与中国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0.

[2]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339-340.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4.

乡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经济日报2009-2-1

[2]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黄洁,思想战线,2003,29(5):24-26

乡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在金融危机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角色。乡村旅游能否长远地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本项目组认为乡村旅游应该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乡村旅游本身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一、乡土性与现代性;二、物质性与精神性;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最近,国家旅游局对外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033.19万人次,同比下降4.42%;过夜旅游人数392.44万人次,同比下降10.8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27.69亿美元,同比下降18.99%。作为弹性消费品,旅游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比较密切,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旅游消费较为旺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旅游市场正进入寒冬时期。但是,整个旅游市场并非铁板一块,根据《经济日报》2009年2月1日的报道,乡村旅游正成为居民欢度春节的重要选择。许多乡村旅游点、温泉度假地、滑雪度假村等预订爆满。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角色。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