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

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

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

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后,西画体系的水彩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的水彩队伍空前壮大,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有了相当的影响,以至上世纪末的第九届美展第一次将水彩作为一种画种与国、油、版、雕一样单列展出,登上大雅之堂。近几年来,中国水彩沿着良好的态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内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展览,他们得到了全国美术界、文化界的关注。但我们还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水彩艺术还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它的分量还不够,对观众的号召力也不够,在人们的观念中还不能与其它画种并列,依然难以摆脱附属的小画种地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水彩艺术在前两年火热的艺术市场中并未像其他画种那样成为宠儿。在国内外的国油版雕其它艺术领域,当代性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遗憾的是,水彩艺术自身对当代没有更多的反思与探索,很难看到有人在认认真真做当代艺术这一块,历届画展中当代性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没有触及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

水彩艺术的当代性不足必然引发对培养准艺术家的美术学院的教育体制和水彩画教学进行反思。目前一些本科院校的水彩画专业学生的创作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水彩画创作“中国性”不够,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过于表面、肤浅,中国传统笔墨还未在水彩艺术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水彩太少。其二,题材单一,水彩艺术创作一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方面,人物水彩创作过于滞后,水彩艺术中那种干预社会,触及社会问题的重大题材、历史题材、风俗题材等太少,水彩艺术作品中缺乏那些包含当代人视觉感受和精神反应的作品,缺少对社会深层次的关注。缺失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其三,重视技术,忽视意识。大部分创作者仍然沉浸于对某些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的摸索和训练之中,满足一般性的写生、小风景的反复摹写,是艺术长期陷于俗套之中。水彩艺术当中,传统写实的作品过多,磨照片的作品比比皆是,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观念方面有创新的作品太少,对艺术语言和艺术样式的实验性、探索性不够。水彩艺术创作除要有深刻而真实的个性体验外,还要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作者能通过某种过人的敏感捕捉到个人与时代、传统与变化、主体言说和个性表达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站在为时代精神代言、为群体生存代言的高度,仅仅把水彩艺术作为个人样式的创造,在今天已失去意义,等等。我认为水彩画教学该从下面几点做出反省,更新观念。

一、强化水彩艺术的中国性

水彩艺术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往我们有盲目地随着西方潮流走的迹象,没有把水彩艺术的创新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绘画艺术。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反对文化后殖民主义,割裂自己文化艺术传统的历史,无视地域性、无视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具有“中国性”,要具有国族精神,制造自己本土的当代性,不盲目跟风,从文化的根性入手,真正反映中国文化个性,具有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水彩艺术家必须深刻理解中国艺术传统,认识整个中国艺术发展的格局,还要研究世界各民族艺术的现状与趋势,而不能仅限于研究水彩画本身。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绘画传统,其中意象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也是中国美学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个突出典范,中国水彩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体现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价值,吸取其精华。

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水彩画教学 当代艺术语境 教学观念 更新

改革开放以后,西画体系的水彩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的水彩队伍空前壮大,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有了相当的影响,以至上世纪末的第九届美展第一次将水彩作为一种画种与国、油、版、雕一样单列展出,登上大雅之堂。近几年来,中国水彩沿着良好的态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内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展览,他们得到了全国美术界、文化界的关注。但我们还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水彩艺术还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它的分量还不够,对观众的号召力也不够,在人们的观念中还不能与其它画种并列,依然难以摆脱附属的小画种地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水彩艺术在前两年火热的艺术市场中并未像其他画种那样成为宠儿。在国内外的国油版雕其它艺术领域,当代性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遗憾的是,水彩艺术自身对当代没有更多的反思与探索,很难看到有人在认认真真做当代艺术这一块,历届画展中当代性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没有触及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

水彩艺术的当代性不足必然引发对培养准艺术家的美术学院的教育体制和水彩画教学进行反思。目前一些本科院校的水彩画专业学生的创作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水彩画创作“中国性”不够,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过于表面、肤浅,中国传统笔墨还未在水彩艺术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水彩太少。其二,题材单一,水彩艺术创作一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方面,人物水彩创作过于滞后,水彩艺术中那种干预社会,触及社会问题的重大题材、历史题材、风俗题材等太少,水彩艺术作品中缺乏那些包含当代人视觉感受和精神反应的作品,缺少对社会深层次的关注。缺失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其三,重视技术,忽视意识。大部分创作者仍然沉浸于对某些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的摸索和训练之中,满足一般性的写生、小风景的反复摹写,是艺术长期陷于俗套之中。水彩艺术当中,传统写实的作品过多,磨照片的作品比比皆是,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观念方面有创新的作品太少,对艺术语言和艺术样式的实验性、探索性不够。水彩艺术创作除要有深刻而真实的个性体验外,还要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作者能通过某种过人的敏感捕捉到个人与时代、传统与变化、主体言说和个性表达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站在为时代精神代言、为群体生存代言的高度,仅仅把水彩艺术作为个人样式的创造,在今天已失去意义,等等。我认为水彩画教学该从下面几点做出反省,更新观念。

一、强化水彩艺术的中国性

水彩艺术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往我们有盲目地随着西方潮流走的迹象,没有把水彩艺术的创新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绘画艺术。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反对文化后殖民主义,割裂自己文化艺术传统的历史,无视地域性、无视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具有“中国性”,要具有国族精神,制造自己本土的当代性,不盲目跟风,从文化的根性入手,真正反映中国文化个性,具有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水彩艺术家必须深刻理解中国艺术传统,认识整个中国艺术发展的格局,还要研究世界各民族艺术的现状与趋势,而不能仅限于研究水彩画本身。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绘画传统,其中意象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也是中国美学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个突出典范,中国水彩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体现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价值,吸取其精华。

二、拓展水彩艺术的创作题材

现代主义非常关注画面形式问题,极度张扬个性,很少注重画面的精神内涵,步入当代艺术语境中,“画什么”与“怎么画”同样很重要。中国水彩长时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很少触及重大题材,水彩画业内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不够敏锐,对时代精神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差,缺少一个大画种应有的人文关怀。任何艺术形式应该都是时代文精神、时代审美的一面镜子,水彩画家应该积极了解自己的时代,感知、了解表现当代事物,从人的当下状态的体验与把握入手,关注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兼顾艺术的“个性”与“时代性”。对艺术而言,问题意识是当代性的核心,水彩画家还需树立问题意识,当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生态问题、人权问题、底层问题、女性主义问题和多元文化问题等这些在当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中国都有十分突出而又独特的反应。任何学术命题都需要意义,基于文化层面的当代艺术,其意义建构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必须关注当下;必须是针对当下的反思与批判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智性。当代水彩艺术的意义应该来自对当代一些问题的反应、反思与反省而不是回避,对问题的体验集结着水彩艺术家艺术良知和批评责任。 转贴于

三、水彩艺术写生创作化

为了训练学生的造型基本功,我们常常把写生当成手段。它不失为一种好手段,可是水彩画写生教学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很多学生“为写生而写生”、“为技法而技法”,只把写生当练习,把写生当成训练基本功的一种手段,割裂了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去着手搞创作。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搞毕业创作时茫然失措。水彩画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写生练习、技法材料训练与毕业创作这种先修与后续后续课程脱节。4年本科学习下来学生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弊端使我们不得不更新水彩画教学的观念与思考水彩画教学程序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水彩艺术写生要创作化,把对景写生改为对景创作,要“为创作而写生”、“写生即创作”、“为创作表现而技法材料”,而不是“从写生到创作”,要拉近写生与创作的距离。当然,以这种观念实施教学,并不是扬此抑彼去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创作能力后劲不足,而是培养学生自觉把创作的因素和手段融入写生训练,在写生的基础上做更概括更深入的艺术创作,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创作中发觉基本功的不足,然后针对性地、目的性地加以增强。写生之前就要做好创作构思,以创作的高要求去写生,即“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为此,对于美术学水彩方向的课程,我们可以把水彩艺术创作放第一位,“从创作到技法”,强调创造意识贯穿水彩画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内容,力求课程之初就得通过较为系统的水彩画历史、水彩画鉴赏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眼界,明确水彩艺术创作的当代性要求,水彩技法材料实验练习、不同题材的速写、写生练习都得围绕创作高要求而开展。先谈创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技法材料训练与实验,而后者都是围绕为创作表现而服务的,即阶段目标必须为终极目标服务,基本功训练、技法材料实验与探索必须指向创作。

四、加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粗线条地看,20世纪以前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都是物我对立模式,画面都是尊重客观,画面物尽其形、其色、其态、其情,旨在栩栩如生地模拟客观世界,20世纪以后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逐渐向物我相融式转变,画面更多关注直觉,心灵的独特体验,音乐的律动,纯粹的形式本身,质地的感染力,等等。水彩艺术西学东渐后,国内对西画体系的水彩的教学,长期以来,沿用物我对立式,侧重表现客观对象。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强调表现主观,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短期作业,重视性情自然流露,注重训练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他们的学生没有我们学生写实基本功扎实,但他们思维活跃,手法多样,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创造力。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水彩画教学主干课程多是以题材命名课程内容,如《水彩静物》、《水彩风景》、《水彩人物》等。学生依赖客观对象即“画什么”太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作画客观描摹而不主动主观、全班画两组静物风格雷同、学老师却太像老师千人一面等不良现象。其一,遵循多元化原则,重视主观表现,张扬个性,避免趋同而力求多样,关注“画什么”的同时更为关注“怎么画”。如本课程强调技法材料实验、色彩整合练习(图底关系不变,更换物象色彩或提调和降调,目的都是建立和谐的色彩关系和使色彩表达某种情感)等在培养学生在水彩画写生与创作中变得主观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其二,加强意象、抽象风格的水彩画教学。水彩艺术技术性太强,尤其写实水彩更为艰难(如写实人物水彩)。传统本科水彩画教学以写实水彩画教学为主,这样其一,教学没有遵循艺术创作多样化原则,在具象写实风格水彩方面耗时太多,学生无暇进行本课程针对不同学情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其二,没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学情是多样和多变的,本课程一方面从具象到意向再到抽象,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针对视觉型、触觉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视觉型的进行偏向具象方向的训练,触觉型的进行偏向抽象象方向的训练。第三,根据学生基础不同进行具象、意象、抽象方面的训练。

五、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实验、新技法的探索

中国水彩画家,受传统绘画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长时间轻视物质技术的进步和工具材料的改进,顽固地坚守着所谓的水彩艺术“本位”。在水彩画的学习中,学生应大胆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探索与实验新媒介、新技法,扩展水彩艺术所用材料的范围,对水彩艺术最基本的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综合材料技法,去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达到以往不同的画面效果。尤其是青年水彩画家画家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反映年青一代的审美趣味,做当代审美的前晀者和实验者,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趣味,使中国水彩与时俱进。

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艺术 设计 设计教育

一、从社会的责任看待当今设计教育问题

目前,设计和设计教育的话题得到了普遍关注,引发设计与教育界同仁对设计教育诸多问题进行批评和探讨,这对设计教育的发展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我们探讨设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办法。中国现代设计与设计教育脱胎于“工艺美术”“实用美术”,真正得到快速发展是近二十几年的事。虽然设计与设计教育目前还未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成就,但从事设计、设计教育和学习设计艺术的人群已迅速扩展,给人以一片繁荣的景象。也正是这一“繁荣”引发出一系列引人关注的发展问题。

从理念上说,目前国内设计教育尚缺乏文化精神的培养,缺乏艺术与设计理念的支撑,缺乏对设计实践的理论探索。在设计与教学中一些模仿抄袭之风,限制着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教学只认识到就业、创收的迫切,忽略当今社会发展中设计的社会责任。而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手段,也不是美化商品形式的附加,它应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环节。

从教育者方面来说,存在一些不重视艺术学科的重要地位和特有规律,教与学的急功近利,行政大于学术,课程中忽略艺术教师个人对专业课程的实验发挥,忽略教师的个人艺术见解和个性化阐释的现象。一些教师不能专注于教学与设计研究,“灵魂的工程师”忙于解决个人物质生活的“工程”。

从学生方面来说,目前的高考现状使一大批不适合或不情愿从事设计职业的学生步入学习设计艺术的大门,给设计教育带来更大的难题……

当代中国艺术与设计教育发展规模之大是惊人的,突显出诸多问题,反映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上,不是简单的专业设计和设计教育问题。无论如何批评设计与艺术问题,发展规模和速度对中国设计教育的促进还是显而易见的,用积极的态度探索和梳理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二、设计中的艺术概念的再认识

随着设计教育在更多院校中的开展,一些设计教育人士纷纷发表意见和见解,论述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将设计完全脱离所谓的“纯艺术”,所谓的“纯艺术”对设计而言成为初级的造型基础训练的应用需要,甚至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必要。

设计作为年轻而发展快速的学科,需要从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去探讨设计的根本,否则很难触及设计内涵与边界问题。从设计本质上看,设计与经济、文化、科技、生活关联紧密,但艺术还是它的根本属性,审美化、艺术化是设计品质的要求。离开艺术维度去谈设计,便如同“盲人摸象”,虽感知真切,但区别巨大。

设计总是来源于生活,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类文化、艺术、思维、生活方式的冲击。从设计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设计是与技术、观念、艺术同步进行的。让学生从知识、技能学习中学会创造、创新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意图。也正因为如此,设计教育非常重技能、重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基本功训练,有极强的职业色彩。

然而,创新、创造能力不是口号,是艺术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训练和启发。艺术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地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是创作、设计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从经济、文化、科技和艺术维度来考量设计,设计是具有多重属性的。设计常常被定义为有计划地制订和实现计划的方法和程序,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设计艺术的发展表明,只有是艺术的设计才能成为设计的经典。随着市场经济和大众艺术的发展,设计的艺术本质和生活属性逐渐被人所关注。在当今,人类环境和资源倍受威胁,设计艺术成为人们解决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当代艺术现状来说,艺术非常关注社会发展问题,有着明确的语汇和表达途径,其设计意识和形态也越来越强。不关注和引导社会问题的设计,将逐步失去与国际优秀设计对话的可能,也将无法适应中国市场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设计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艺术的审美和思维训练不能是简单的古典写实艺术或包豪斯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教育,而应该是结合当代艺术思想和成果,强调视觉形象的创造和艺术设计的概念。现在一些设计一味迎合市场的单一需求,将设计教育方向切分得越来越细、越来越窄,殊不知市场真正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设计人才。要从更广泛的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角度思考设计艺术教育,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不是局限的职业技能教育。重要的是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具备更加宽阔的胸怀和眼界,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自身。这就是说,设计教育要更加强调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从更大范围的艺术教育来思考和研究设计教育的问题是提升设计教育的重要课题。

艺术创作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艺术思维重感性,这是设计师培养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现在,综合型大学中纷纷设置艺术设计学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能够综合艺术家和工程师的眼光来把握事物,避免艺术类学生用简单的感性而排斥或疏远对其他学科的认知和理解。这对于设计师在未来的设计实践和事业发展中非常重要。

要培养艺术家素质和科学精神的设计人才,就要突出人文精神,学会用审美眼光和艺术思维方式,从艺术维度来观察、发现、思考和把握设计方面的问题,实现应用价值的体现和高层次审美的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责任感和全面的素养。

专业历史和理论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一般性的艺术与设计鉴赏上,关键要使学生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设计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了解设计艺术与其他艺术和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思考事物发展的本质,是设计艺术中直觉判断和理性思辨的综合能力培养。把艺术基础和设计理论贯穿于学校培养过程的始终,使艺术思维有效地渗透到设计实践中去,真正做到从人文的视野来解读设计、研究设计。设计师在社会中起到的是精英作用,设计师的人文观、伦理观通过设计产品影响着社会,其行为应该在社会中起到示范作用。艺术家、设计师如果没有必要的人文素质,谈不上搞艺术创作和设计。当代艺术与设计已从个人取向转向社会,社会科学成为研究艺术与设计的基础。艺术已成为大众的艺术,设计已成为大众的生活艺术。

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艺术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还要有解决专业问题的具体技术和知识,来修正创作和设计的思维轨迹。技术的培养要基于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积累之上。(转第107页)(接第118页)重技术意识和能力不等于培养低端的职业技能,艺术设计教育不能搞成职业技术教育。实质上,我国一些高校的设计教育是低端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唯市场论”干扰了大学生正常的独立思想、创新能力和前卫意识。

四、设计教育需要正确的设计理念为前提

设计与设计教育要以正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观为前提,才能保证设计教育目标符合设计发展趋势。当今的设计已不是狭义的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而是为人类美好未来的设计。作为设计研究与设计教育者,对设计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本身的形式和功能上,而应对设计概念进行延伸和拓展,让设计承载更多的社会伦理和社会文化属性,这是未来社会对设计的必然要求。

艺术思维不是单纯的形象思维,而是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倾向的思维,逻辑思维在艺术创作和设计活动中是必须的。将灵感和理念实现为创造,必须具有整体的思维。设计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人的体验的设计。从设计效果表达到重视设计思维过程的表达训练,要更加强调设计分析过程训练,使学生在设计全过程中学会主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市场的引领者和开拓者,而不是单一的市场适应者和跟随者。

五、设计艺术的教学需要艺术的设计

艺术教育需要宽容、开放的学术环境,多元互动,和而不同。不同教学方式和观念的共存,才能促使学生进行学习思考和批判,这是艺术家、设计师培养环境的特殊需要。大学教育必须具备这种环境,使学生摆脱在未来生涯中必须面临的种种功利性的考虑和限制,进行自由的学习和思辨。

设计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模式的研究,同时,注意对“80后”艺术类学生素质和特点的研究,这与国外设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设计教育更多从视觉表述入手,激发每个学生的文化发现、内心感悟、形式解决的主动性和原创性,而这恰恰是我国设计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和缺陷,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设计行业人才的绝对阵地。如何教学,培养什么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学校必须要认真设计的。从国外设计教育发展来看,美国、北欧形成了鲜明的设计教育模式。美国设计突出培养学生对商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和营造潮流的能力,北欧设计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细腻感觉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中国设计教学必须逐步建立特有的教育模式、文化底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核心的基础。强调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和实验性,课程内涵的结构与衔接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节奏与效果,而课程的实验性是学校学习和研究艺术与设计的特质,没有实验艺术和设计的存在,很难谈艺术观念和设计思维。实验性是设计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实验性往往与实用性相矛盾,但从设计的本质与教学的前瞻性来理解,实验性设计应是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一教学问题上,市场性、商业性、实用性应该给实验性让出位置。让学生既掌握实用的设计方法和程序,也具有实验性设计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超越观念、挑战世俗的设计品行。在课程内容中,关注设计文化和艺术的审美,关注社会生活突出的主题,提升设计的审美层次,增强学生的设计欲望和创造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设计应该是能够表达我们时代的设计,艺术的创造才是设计产生的本原,设计是艺术直接融入人类幸福生活的创造行为。艺术之中的设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崇尚设计,在社会生活的进步中体现设计创新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艺术概论;体验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素质

在我国高职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艺术概论》作为文化基础课程之一,是艺术专业所有课程中最为抽象和深奥的课程。目前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素质等方面与高职艺术专业的教学目的、学生文化水平、学生的性格特征并不吻合,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使得《艺术概论》成为学生逃课率最高的一门文化课程。这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的重要性并不相符。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本文认为有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素质等方面,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体验式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所使用的《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一般依照普通艺术院校的教材进行教学,这是存在问题的,因为高职院校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和教学目的与普通院校的艺术生并不相同。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普通院校的艺术生培养理论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人才,应此,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生的教学内容与普通院校应该区别开来。目前普通高校所使用的《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多达二十种之多。虽然教材各各不同,但主要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有三个方面:艺术原理、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这三个方面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是各个教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所侧重。这些教材编写者的专业背景可分为三类:艺术类、文学类、哲学类。编写者在编写的时候,是从他们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观点的选择和材料的取舍的。哲学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原理的内容,文学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欣赏的内容,艺术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创作的内容。其实,艺术问题必然离不开艺术、文学、哲学,但不同的编写者在内容上的侧重使得所编写的教材不一定适用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接受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方面比较容易,但接受艺术原理则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象一般文科学生那样高。总所周知,艺术生的高考文化分数数要比普通文科生低得多。许多大学本科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只相当于优秀高中生的水平。所以,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艺术概论》课程对于他们而言,接受的难度比较大。这一点在高职的艺术生身上得以集中体现。

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的素质。对于高职艺术生的教学目的而言,最主要的是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至于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即可。所以,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不必依照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教材和内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编写一本适合高职艺术生的《艺术概论》教材;二是在已有的教材中选择比较适合高职艺术生的《艺术概论》教材;三是教师在选择已有《艺术概论》教材的基础上,针对高职艺术生重新编写教义。这三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教授与高职艺术生学习目的和文化水平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专业技能。

针对高职艺术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始终围绕在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去培养其艺术理论素养。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中应加强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等艺术实践方面的内容。《艺术概论》的课程设置一般在高职艺术生的最后一年,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对艺术问题有着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创作灵感、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具体的创作过程过程中是有所体会的,教学因势利导进行理论的提升。对于艺术欣赏问题的理解也是如此。学生的艺术学习必然离不开对大量经典作品的欣赏和描摹,而且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评品,他们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会进入欣赏者的视野。学生既是欣赏者又是创作者,所以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去欣赏他人的作品。学生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也会对艺术理论有着一定程度的思考和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引导。比如艺术起源问题,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很容易接受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一理论。目前一般《艺术概论》的教材中关于艺术起源问题有艺术产生于巫术、图腾崇拜、游戏、模仿等几种观点,本来这是很难辨析的问题,但学生通过他们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体验,就比较轻松地辨析出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这一观点与其它观点的区别。诸如此类,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感受和体验去理解艺术理论的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结合高职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学习目标、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融入在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体验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概论》课程中理论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体验式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职艺术专业《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普通高校文化课程教学的传统方式。这一方式对于普通高校的艺术生而言,可能比较合适。但对于高职艺术生而言,则不太适合。高职的艺术生与普通高校的艺术生是有所区别的,他们的学习时间多被艺术实践活动所占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得他们的思维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知识结构与普通高校的艺术生有所不同。高职艺术生偏重学习艺术的实践技能,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他们喜欢直观性的、形象性的图像,而不喜欢抽象化、深奥化的理论。所以,如果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课堂纪律比其它普通高校的艺术生要差得多,课堂纪律也难以维持,自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高职艺术专业的教师可以发挥高职艺术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选择与他们能力和兴趣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一)还原情景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还原学生创作实践情景的教学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过去一味说教的教学方式。还原情景式教学方式比较直观、形象、生动,就是一些比较抽象化的理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也容易被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所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拍摄和制作学生创作和欣赏艺术品情景的影像资料。当然,在制作这些影像资料时,注意把生动化、形象化的影像资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些图像材料自然就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说讲授艺术起源于模仿理论时,可以还原再现学生写生的场景和过程,边再现边进行引导,学生自然就会理解艺术起源模仿的理论。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说教明显好得多。

(二)讨论问题式教学。现在的高职艺术生个性较强,喜欢凸显自我,喜欢发表言论。因此,可结合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设置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些问题可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展开、深化。教师在讲解某一艺术理论之前,先设置问题进行导入,然后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最后进行深化总结。学生都有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经验,他们对艺术的一些理论性问题有过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只是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总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问题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有过接触但不明其理的问题有了清楚的理解和把握。比如艺术的审美追求问题。这是每个艺术生都有话可说的话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从事艺术实践的体会和经验去思考这一问题。因为学生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审美追求的问题,他们也可能思考过这一问题,但在他们的心里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没有理性的总结,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会很热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比如说审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审美的个性和共性,审美的当下性和终极性。学生的观念和看法的可能有偏差,等到学生的讨论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他们的观点进行纠偏和深化,然后在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对一些理论化问题的理解比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深刻得多。

(三)自评作品式教学。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注重实践教学,他们一般都有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艺术作品。因此,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带来他们满意的作品,先组织学生鉴赏和评论,然后让学生结合所讲授的某一艺术理论进行点评,这样点评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也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比如说在讲授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这一范畴时,就可以采取这一方法。意境是中国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难以理解的范畴,许多教师在讲授这一范畴时说不清道不明。意境的特质在于“象外之象”,而什么是“象外之象”,真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作品中的“象”和“象外之象”。学生在创作作品时总会希望通过艺术形象去传达许多精神追求,这些超越艺术作品形象本身的情思和意蕴就是“象外之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好地理解意境范畴。

通过以上这些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既可让学生很好地把握《艺术概论》课程中一些难以理解的艺术理论问题,又可让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开拓教学新境界。

三、师资素质的体验式教学改革

在教学活动中,再好的教学方法也需教师来完成,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目前,在高职艺术专业从事《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从事艺术理论的教师,一种是从事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师。这两种教师在教授《艺术概论》课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事美术史专业的教师往往缺乏艺术实践经验而偏重于理论知识,从事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师则往往缺乏理论功底而偏重艺术实践经验。针对高职艺术生的特点,高职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好的文艺理论素养,而且还须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艺术概论》课程教师的素质。

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当代歌剧音乐剧创作中倡导现实题材并提高其思想艺术质量,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当代艺术家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和创造使命。准确理解现实题材与创作自由、与歌剧音乐剧艺术规律、与“三性统一”的辨证关系,努力克服种种与改革开放时代潮流不相适应的不良创作风气,纠正某些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偏斜,便是达此目标的必经之路。

    文化部举行 2008全国歌剧音乐剧现实题材创作研讨,当然体现出政府的一种创作导向,即在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中大力提倡现实题材。按笔者理解,文化部领导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提倡,可能对近年来我国歌剧音乐剧创作有两个不满意: 其一是对现实题材的关注程度和表现热情都很不够 ,导致剧目数量的偏少;其二是对现实题材的表现深度和艺术质量均不到位,导致精品佳作的缺乏。 

    其实,对于现实题材保持高度的关注和表现热情一直是中国歌剧创作的优秀传统,并诞生了一系列优秀剧目;改革开放30年来,也有不少现实题材的作品问世。只不过,新时期艺术家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与无比丰富鲜活的当代现实给予我们的创作激情与灵感、与广大观众对于歌剧音乐剧艺术的热切期待 、与当代艺术家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相比,依然不相适应,仍有一段距离。

    为要将政府的提倡化为剧作家、作曲家的自觉行为和充满艺术魅力的舞台演绎,有一些理论问题需要探讨 ,有一些创作难题亟待解决,有一些不 良倾向必须克服。笔者选取以下四个命题分别论述。

    一、 创作自由与现实题材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指出:“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摸索和逐步求得解决。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②。艺术家的创作自由,自然也包括“写什么”和“怎样写”的自由,前者属于题材选择自由,后者属于风格表现自由。于是,如何理解“贯彻创作自由”与“提倡现实题材”的关系便成为一个必须探究的问题。

    题材选择自由,为文艺创作展开一个无比广阔的表现内容的天地。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既可以是历史的、神话的、民问传说的和外国的,当然也可以是现当代的。因此,艺术家的题材天地逻辑地包含了现实题材,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也必然地包含着选择现实题材的自由。任何将艺术家对于现实题材的选择自由与表现自由排除在创作 自由之外或将两者对立起来的主张和做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与 20世纪60年代“大写十三年”所导致的题材大一统完全不同,如今我们在歌剧音乐剧创作中提倡现实题材,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题材。多元时代的多元创作,其题材、风格、样式也必然是多元的,而现实题材是其中最值得当代艺术家热情关注和大书特书的一元。 

    在创作题材问题上,艺术家的创作自由还必然地包括创作自觉。当代艺术家是我们这个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不但因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冲突而引起的人间喜剧与悲剧亘古不变地在我们身边上演着新篇章,而此前从未有过的新故事、新人物和新风尚更激起我们的艺术灵感和创作冲动,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新矛盾和新争论也向当代艺术家们发出诘问,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震颤与思考。一切有使命感和历史感的当代艺术家绝不可能甘于置身事外、对此无动于衷,而是作为改革开放建设者、创造者中的普通一员,怀着高度的创作自觉去主动亲近它们、拥抱它们,满怀诗情地用 自己所从事的歌剧音乐剧艺术去表现它们,积极参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二、歌剧艺术与现实题材 

    歌剧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奇的天才创造。其创作过程之庞大复杂、综合元素之多元多样、内部结构之精微细密,为其他任何一种舞台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据此有人说,当代生活日新月异,歌剧这个庞然大物的制作周期很长,对外反应较慢,因此更适宜于表现古典题材、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题材而较难表现现实题材。 

    这个说法同样站不住脚。先看欧洲的歌剧和音乐剧:在欧洲歌剧史上被誉为不朽经典的《费加罗的婚礼》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对腐朽贵族制度的无情鞭笞 、对于第三等级的热情赞颂,反映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威尔第的《茶花女》和普契尼的《蝴蝶夫人》都是现代题材。百老汇音乐剧《西区的故事》描写了当时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和移民问题 ,英 国音乐剧《西贡小姐》所表现的则是越南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些被我们耳熟能详的剧 目所描写的,都是现代题材或现实题材。

    再看我国的歌剧和音乐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不久诞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和 1945年的《白毛女》,描写抗 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和一群中国普通农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命运遭际,在当时属于典型的现实题材。创作演出于 1955年的《草原之歌》和60年代初期的《红珊瑚》也都是现实题材,这些剧目在中国歌剧史上都是无可争议的精品。新时期以来我国原创音乐剧的佼佼者《芳草心》、《四毛英雄传》、《未来组合》,均以当代都市青年的生活和爱情为表现对象,属于典型的现实题材。 

    中外歌剧音乐剧史上的这些事实证明,歌剧音乐剧艺术同样可以表现现实题材,而且只要具有足够的艺术魅力,同样能够成为艺术精品。 

    不可否认,新时期现实题材的歌剧音乐剧创作,其整体质量仍不能令人满意,但却另有原因在(下文再述),而不能归咎于现实题材本身。 

    三、现实题材与三性统一 

    就歌剧音乐剧创作的基本规律而言,现实题材与其他题材并无根本区别,即同样追求戏剧的音乐性与音乐的戏剧性以及所有综合元素的高度统一;就它们的评价标准而言,过去是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今天则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三性统一”。 

    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据此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④明确表示反对。但这种倾向非但没有根治,日后反而有了恶性发展 ,所谓“题材决定论”、“主题先行论”、“政治任务论”、“简单配合论”大行其道,导致“标语 口号式”、“标签化”、“脸谱化”、“公式化”、“概念化”创作模式和低劣作品泛滥成灾。到了新时期,这种倾向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并没有绝迹。可见这种倾向在我国艺术创作史上是一个顽症。 

    现实题材创作之于当代艺术家,是一项崇高而光荣的艺术创造使命,必须抱着十分严肃的态度和精品意识来对待,而不能当作一项临时性的政治任务草草从事、敷衍了事,或者为了在某些文艺评奖中获得现实题材的优势而追时髦、赶浪头,唯独不肯在艺术本体的精雕细刻上花大气力、下苦工夫。而一些地方和一些评奖的实际做法,也助长了此类“投现实题材之机 、取主旋律之巧”风气。新时期现实题材的歌剧和音乐剧作品之所以质量不高、艺术感染力不强,当然与艺术家对歌剧音乐剧艺术规律认识不够、整体驾驭能力缺乏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创作心态浮躁而导致艺术上的粗制滥造,枯燥无味的情节铺陈、干巴巴的艺术形象、空洞刻板的政治说教等不良现象之依然存在于当代创作中,说到底还是过去时代那些“题材决定论”和“简单配合论”等错误倾向的死灰复燃。 

    要在现实题材创作中真正做到“三性统一”,很不容易。艺术家如果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种种新现象和新问题缺乏具有历史感和预见性的哲理思考,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或者对他所表现的人物、事件做浮光掠影的猎奇式描写,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思想性;如果没有将崇高主题 、生动情节、鲜活人物与歌剧音乐剧所有表现手段严密整合成一个活泼舞台艺术生命的精湛技巧,就不可能有高度的艺术性;如果不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观众审美情趣和文化市场的变化并在创作实践中强化剧目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使我们的舞台演绎真正做到故事抓人、形象生动、语言新颖、音乐好听、舞蹈好看,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观赏性。 

    因此 ,“三性统一”是以“三贴近”-——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贴近观众——为根本前提的。艺术家如果不能切实做到“三贴近”,所谓“三性统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当前现实题材创作的大忌,就是“三疏远”——与时代疏远,与生活疏远,与观众疏远。坚决克服“三疏远”,扎扎实实“三贴近”,是现实题材创作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这些话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只要当代艺术家中的有志者持有这样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切实地付诸于创作实践,他就必定会占据现实题材创作的制高点,为我们奉献出无愧于这个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精品佳作。而文化部举办本次研讨会并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以支持、奖掖现实题材创作,则为这些精品佳作的尽早出现发挥了助产士的作用。 

    四、现实题材与价值评判 

    现实题材创作中的价值评判问题,主要是指艺术家对剧中人物、情节、事件所持的价值观念和评判尺度,艺术家通过其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到底肯定和赞美了什么,批评和鞭笞了什么。显然,这一切都与艺术家本人的价值观念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