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因此,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即在高校进行普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这是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题中之义,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践。当时,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一工作,为新中国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对当今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平台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共同纲领》提出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为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人民政府在接管、接收公、私立高校时,废除了原有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特务统治和反动的政治教育,取消了“******党义”、“公民”、“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重视对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早在苏区中央局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延安的抗大、陕北公学均开设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政策知识课程。新中国初期,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重要措施。

1949年上半年,燕京大学自动添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马列主义基本问题、中国社会史、历史哲学、共产党宣言和联共党史等新课。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以“废除反动课程(******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为各院系课程的实施原则;同时规定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和政治经济学为文学院与法学院的共同必修课程,前两门为各大学专科学校各院系共同必修课。这个规定还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文法学院的文学、哲学、历史、教育、经济、政治、法律等七个系的课目进行改造,各学科添加不少与学科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课程,这“是用新民主主义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代替******反动统治时充满唯心论、机械论,以及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反动课程的重大措施。”

1949年11月17日,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华北地区及京津19所高等院校负责人会议,讨论高等教育改造的方针,明确指出: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政治课学习。这确立了政治理论课在新中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949年12月和1950年6月先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再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新型知识分子作为我们国家建设的新型骨干,高校要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会议通过的并由教育部于1950年8月14日颁布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把对学生进行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列为高等学校任务的首条。教会学校亦不例外。195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教会学校应遵守政府法令设政治课为必修课。之前,即5月19日,教育部颁发了经过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的《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政治课约占本科各系全部课程的15%。同时强调,在文化业务课中,也应贯彻革命的思想与政治教育,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些规定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予以法制化。

1951年6月,教育部召开高校课程改革讨论会,针对当时存在的“把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起来”和认为“只有政治课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错误的或片面的看法,进一步明确政治课与业务课的关系,强调政治课是各系科的基本课程,要着重于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9月10日,教育部就政治课问题向华北各高校发出指示:(一)“各系拟定教学计划时,应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业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消“政治课”的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课目,并“应将上述三课目同其他业务科统一计划”。(二)将“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改为各该课目的教学研究指导组,由教务长负责计划、组织、督导检查”。从此,在我国各高校,各门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目列入整个教学计划,成为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逆反心理

1991年苏联瓦解,对社会主义阵营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它使正在熊熊燃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烈焰遭受到了自开创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和质疑。然而现在我们重翻这段厚重的历史,反思其失误,比照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方面面,意在加强和改进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也正是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能无视的财富。

一、重视文化领导权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主要是指一种非暴力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手段,它是通过被统治阶级的积极同意取得的。葛兰西认为一个政权能够维系,不只是靠军队和暴力,还要依靠他们在广大市民中的宣传和被人民大众接受的世界观来维持。每个政党或是团体要兴起时,都要有一定的阶段的精神引导,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和言论倾向。

(一)保证统一的意识形态

斯大林时期模式化的将理论生搬硬套在基础薄弱、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此时苏联的理论建设开始日趋脱离正确的轨道,走向了“左”倾向。之后的党的领导人虽然尽力走出这样的困境,但是却没有明显的突破。戈尔巴乔夫是最后一个苏共领导人,所有人将寄希望于他,他的一系列脱胎换骨的政策却彻底将苏联推向崩溃,大肆的鼓吹“多元论”,他的助理雅克列夫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最终使我们陷入了灭亡、落后和良心泯灭”。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支持指导思想多元化,放任各种思想的蔓延甚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恶意抨击,搞乱了党内外的指导思想。摧毁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破坏了多民族联盟国家的统一意识形态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更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和发展,使党内有统一的共识和信仰,凝聚着党和人民。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指导思想,保证统一的意识形态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拥有强大的凝聚力。

(二)要尊重本国历史和基本国情

在肃反扩大化后,苏联没有人敢对领导人的理论或是思想提出异议,思想整齐划一,思想被禁锢在领导人的权威之下。戈尔巴乔夫认识到这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大肆否定不合理之处。但是他在改革中失去了限度,过度的否定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专门揭露党和国家的消极方面,甚至赞颂沙皇俄国的“辉煌”,并盘点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黑幕”和“罪行”。孙立群教授曾说过“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忘记历史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灵魂”。那么苏共这样摧毁自己的历史,无疑是加速了这个多民族联盟国家的崩溃,加速了苏共亡党息政的步伐。

中国共产党在的理论创新上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以历史为鉴的。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坚持以往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并从实际出发。以苏联为典例,做到防微杜渐。

二、党的自身建设不完善会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苏联一直以来是由共产党,一言堂的局面导致了共产党难以看到自身不足,经历了肃反扩大化运动,更是没有了任何反对之声,使得共产党忽略自身建设,安于现状,享受着他们作为领导阶层的优越感。思想和理论上的不足,让共产党内部更多的党员日益脱离指导理论,甚至是对指导思想和理论不信任,是他们本身在工作中形成“两张皮”,在工作需要时,大肆鼓吹指导思想,大谈其好处,私底下却又尽情抱怨甚至诋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走过场般流于形式,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丧失权威性。

不能否认我们党现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干部经受不住糖衣炮弹,背弃了原始的信仰,拜金主义等腐化思想在党内蔓延,甚至是官员的子女犯了错误都还在叫嚣,被社会成为“官二代”。这都反应了我们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我们要以苏联的教训警戒自己,党是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保持政党的先进性,以身作则,才能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

三、警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缺失引起的逆反心理

张耀灿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说过,“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指导方针,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方法得当,艺术高明,就会事半功倍;方法不科学,艺术不高明,就会事倍功半。”

(一)要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内容的缺陷

苏联的领导人和苏联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深受教条主义的影响,理论脱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勃列日涅夫曾经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当时的宣传只谈苏联已经取得的成就,只是把“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描绘得美轮美奂,完全避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大力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和腐朽没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不作研究和评析。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不仅没有能够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反而加剧了他们的思想混乱甚至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现在在我国也存在这种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走出国门,接触到与社会主义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人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已经不再是只会听不会想的乡亲,而是会思考会反思的公民。所以我们不能再一直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类的言语在贬低他国之时吹捧自己。我们应相应积极的对待比我们发达的国家及事务,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当然也要正视我们自己取得辉煌成绩。我们要做到不妄自菲薄也不自吹自擂,让人民积极的投入我们的建设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而努力。

(二)要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内容的不足

1.要改善目标整齐划一、教育方式过于粗放的现状

长期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模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只会完全割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将理论内容无限放大,排挤掉了实践内容。让学习者觉得思想政治成为了一种空理论,甚至有些阶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为拥有的只有领袖的个人意见,如对领袖的意见或理论提出丝毫异议,就将被视为异类,进行公审甚至批判,将批判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肃反运动更是将这一点发展到了极致。肃反运动的残酷的确是人民心生恐惧,但也会激发人们对民主自由的渴望。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逆反心理日益增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是将工作敷衍了事,实践内容得不到实施和发展。

2.要重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科尔伯格在他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隐性教育,认为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样,一味的坚持大张旗鼓的进行显性且灌输的教育,不但效果不好,还会引来人们的逆反心理,而隐性教育则不同,是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隐性教育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得以发展和实施,但是苏联的领导人和工作人员却完全忽略隐性教育。

3.把握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问题的灵活性

(1)形式灵活

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个民族都有自己信仰的宗教,苏共一直采取行政手段对宗教进行打压,想铲除人们心中的,使他们和共产党人走上同一条思想路线上来。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消灭宗教的长期性、艰巨性。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残暴的手段去处理,也为后来多党制时,宗教与党派勾结埋下了隐患。苏共没有看到宗教其实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同宗教相结合,在不干涉人们信仰宗教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宣扬党的思想和理论。这样柔性的措施不但解决了党和教民的冲突,还进行了政治教育,一举两得。但苏联共产党恰恰相反,采取了最强硬的方式,毁掉了共党和教民的关系,也激起了宗教人士的不满与内心的逆反。我国也存在宗教,但我们是支持自由,并与宗教搞好关系,使宗教信服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在共产党的领导,甚至在传教的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可见,宗教可以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2)手段灵活

在处理实践中要学会灵活处理,尽量不要灌以强制和暴力,我国在宗教问题上采取的是信教自由,虽然尊重了公民的信教自由权利但是却没有将宗教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其实,人一旦有了一定的信仰,做事情会更有良知,宗教可以用具有丰富内涵、贴合实际、扣动心弦的文化内容打动人心,用潜移默化的心理疗法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用完善的组织与制度增强受教育者的认同度与凝聚力,这些优势值得我们加以利用,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畅。

(3)内容灵活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灵活化。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的探究我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着手发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人们生活的细节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隐性教育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是却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所以在隐性教育的同时将显性教育落实,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使得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补不足,相辅相成。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逐步缓解,直至消失。

苏联的对我们而言不仅仅的是邻邦的衰败,而是同一土壤上的同类的质变,所以我们不能以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待一切,惋惜的同时为自己敲响警钟,在经验教训中提炼和完善我国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理更加长远,让我们社会主义这个阵营在世界上发光溢彩。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

[2]徐方治.原苏联在宗教问题上的一些重大错误[J].东 欧中亚研究,1995,(4).

[3]岑峨.对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J].思想.理论. 教育,2001,(10).

[4]陈睦富.关于前苏联思想理论教育的反思[J].咸宁学 院学报,2004,(4).

[5]王春英.历史回眸――对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失误 的当下解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6]叶书宗.苏共思想教育工作的失策与苏联剧变[J].探 索与争鸣,2006.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现代化不仅是生产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而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个人行为,左右国家兴衰。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

因此,和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在各个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苏维埃政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苏维埃文化。”[1](P21)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2](P25)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这一中心任务,必须进行抗战教育和为抗战服务。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解放全中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动员各级学校以及一切社组织,发挥教育上的有生力量,直接或间接地为解放战争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心任务发生转移,不再是搞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而是要恢复和发展生产,因此,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然而在的晚年,由于对当时的形势作出“左”的估计和判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时代的主题由冷战变为和平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教育,因此,邓小平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针。邓小平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自觉,越加刻苦。”[3](P104)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必须是又红又专的人,而不是只红不专或只专不红的人。针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和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1989年邓小平深刻而尖锐地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4](P290)邓小平的以上论述,纠正了“”中、“”把政治推向极端的错误倾向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内社会上出现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潮。继承和发展了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光辉思想。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标准作为选拔接班人的首要标准。他指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且还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根本保证,并且把干部的品德如何作为提拔培养接班人的首要标准。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很多,但环境不同,任务不同,其内容也不尽相同。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应当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5](P706)1942年我党开展的整风运动,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仍非常强调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他要求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

其次,还非常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文化教育“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并且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备的公德。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其著作《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点,新中国成立后,在1963年3月5日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第四,强调革命纪律教育。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后,与等领导同志亲自动手,向部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包括进行红军纪律教育。向工农革命军颁发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抗战时期,针对的分裂行为,提出:“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既使一般党员能遵守纪律,又使一般党员能监督党的领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纪律。”[5](P528)新中国成立后,多次阐述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指出: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这种民主与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首先,邓小平特别重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纪律教育,把理想和纪律作为人才素质的两个重要标准及“四有”新人的重要标准。由于邓小平所处时代与所处时生了变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文化的渗透和激荡,多种价值取向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要克服过去单一运行模式,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此,邓小平在强调理想教育的同时,把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理想分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两个层次,使之符合我国的实际,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4](P190)

邓小平在强调理想教育的同时,把它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理想建立在踏实工作基础之上。邓小平指出:“青年应当有远大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而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6](P8)

邓小平把理想和纪律结合起来论述纪律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我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就是这个道理。”[4](P111)邓小平认为,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个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对青年进行理想和纪律教育,使他们懂得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因为许多青年崇拜西方的所谓自由,但什么叫自由他们不懂。

其次,邓小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邓小平根据时代的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科学概念,并且强调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必须要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严重缺点,主要是没有积极主动、理直气壮而又有说服力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对一些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严重错误思想没有进行有力的斗争。”[7](P364)1989年邓小平又指出: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

第三,邓小平非常重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并且赋予其时代的特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种种崇洋丧失民族自尊心的行为,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邓小平批评了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分离,宣扬抽象爱国论的错误观点。邓小平说: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高一些。邓小平在谈到爱国主义时,是把它和时代的特征联系在一起的。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思潮邓小平指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6](P124)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尤为重要。

第四,非常强调民主和法制,但是他的晚年却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邓小平总结了“”的教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民主和法制教育。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P168)特别是在国门打开后,西方的民主思潮通过种种渠道流入中国,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楚民主问题。”[3](P161)邓小平还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以及为什么中国不能搞多党制和直接选举等问题。邓小平认为民主是和法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3](P189)“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如何加强法制?邓小平认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8](P136)在邓小平倡导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法教育,从小学开始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从而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原则

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非常注重运用恰当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指出:“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9](P935)在看来,自律是良好道德形成的内在因素。

其次,民主、说服、疏导的方法。认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10](P332、337)

第三,实践锻炼的方法。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的这一观点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都必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去,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榜样的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榜样来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这是倡导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抗战时期写下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著作,号召人民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邓小平继承了的这些正确思想,并且有所发展。首先,邓小平强调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要耐心恳切地向群众解释清楚。”[6](P12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感情共振的基础,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更大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其次,尊重、理解和关心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鉴于“”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这种大批判的做法,不仅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反而带来负面影响,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邓小平在总结这一教训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尊重、理解和关心群众为前提条件。邓小平指出:“不仅要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6](P62)邓小平的这一观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求根据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规律、特点、学会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对于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不正确的倾向应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批判”。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强调榜样的力量。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更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无声”的威力。如果教育者言行不一,思想政治工作就会缺乏说服力。因此,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3](P301)邓小平在1978年6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政治干部更要强调以身作则,我们过去在战争年代就是这样。那时,你打仗不勇敢,怕死,你不同战士心连心,不联系实际,不联系群众,做政治工作就没有人听。政治干部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邓小平的讲话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与邓小平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等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同时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出以德为首,“四有新人”的人才标准,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参考文献】

[1]同志论教育工作[Z].

[2]选集(第1卷)[Z].

[3]邓小平文选(第2卷)[Z].

[4]邓小平文选(第3卷)[Z].

[5]选集(第2卷)[Z].

[6]邓小平同志论教育[Z].

[7]邓小平论文选(第2卷)[Z].

[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Z].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档案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学习培训,查摆存在问题,集中加以整改,使广大干警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做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平安、文明、开放、生态、活力的“新兰山”做出突出的贡献。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

hjt总书记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hjt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施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体现,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灵魂,是确保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思想基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的客观需要。认真搞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证司法行政机关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反映和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性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国体,反映和坚持了党的领导,反映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映和坚持了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反映和坚持了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结合我局队伍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做到五个坚持:既坚持对法律负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统一性,履行司法行政机关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一致性;坚持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推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坚持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二、方法步骤

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共分五个阶段,即:动员和培训阶段、集中学习教育阶段、查摆剖析整改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一)动员和培训阶段(5月下旬至6月初)

5月27日局党组组织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召开动员大会,下发实施方案,使全体干警明确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要求,澄清模糊认识,进一步端正态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部署上来。

(二)集中学习教育阶段(6月初至9月下旬)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hjt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区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有关文件和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文件;学习全国、全省、全区政法工作会议文件;按照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认真研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及《辅导教材》。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每名干警要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精读有关内容。学习过程中,要对五个专题逐一进行讨论,干警要紧密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解上狠下工夫,认真清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习惯认识和做法,切实把思想观念统一到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来。对每一个专题,人人要写出自己的思想总结,包括思想认识、学习收获。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理论引导与现实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全体干警普遍受到一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三)查摆剖析整改阶段(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1、查摆问题。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普通干警和职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指示精神,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从五个方面进行查摆:一是依法治国的理念树立的强不强,有没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二是执法(执业)为民的理念树立的准不准,有没有对“为谁执法(执业)、靠谁执法(执业)、怎样执法(执业)理解得不准的问题;三是公平正义的理念树立的牢不牢,有没有执法(执业)不公的问题;四是服务大局的理念树立的实不实,有没有大局意识不强的问题;五是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树立的坚定不坚定,有没有党性观念不强的问题。各单位在查摆问题过程中,要着重从涉法涉诉案件中查找问题,从人民群众的投诉和反映中查找问题,从人大、政协及社会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查找问题,从新闻媒体披露的执法不公案件中查找问题,从执法权力相对集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部门、重点单位以及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执法(执业)环节、重点执法(执业)岗位和工作人员中查找问题,从查处的干警违法违纪案件中查找问题。(

2、剖析思想。对照查摆出的问题,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普通干警和职工都要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剖析,找出问题,形成思想分析材料。凡查找问题不认真、思想分析不深刻、整改措施不扎实的,要推倒重来。

3、整改问题。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及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单位要根据查摆出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从源头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逐一列出台帐,明确整改的时限和责任人。所有参加教育活动人员的整改措施,要分层次在本单位以适当形式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领导班子成员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要向区司法局审查备案。在整改期间,要对照2005年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专项整改活动中查摆的问题看有没有还没整改的,或还没完全整改的,要结合这次教育活动一并彻底整改。

4、警示教育。利用反面典型在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和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中开展一次警示教育,通报一批干警及执业人员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

(四)检查验收阶段(11月中旬至11月底)

全员考试。根据省市区政法委的安排,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中央政法委统一安排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考试,并采取适当形式对考试成绩予以通报。

检查验收。活动结束后,要组织检查验收。区司法局要对各单位的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主要看组织领导是否得力、学习教育培训是否扎实有成效、查摆和整改问题是否彻底、思想剖析是否深刻、制度规范是否健全、成效是否明显。主要采取明查暗访、重点抽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检查验收。检查要走群众路线,通过问卷调查、群众评议等形式对干警、执业人员的执法(执业)行为、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进行监督评判。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补课。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活动情况进行自查,将自查报告于11月1日前报区司法局政工科。

(五)巩固提高阶段(12月份)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好政治法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单位要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教育来抓。在教育活动的后期,要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针对查摆整改问题台帐,看有没有还没整改好的问题。要进一步查摆问题,看近期有没有新的问题出现,做到查漏补缺。要继续学习有关领导讲话、有关会议的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

三、基本要求

各单位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统一执法(执业)思想,提高执法(执业)能力,理顺执法(执业)关系,加强执法(执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作为执法(执业)规范化建设的首要环节,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纳入本单位工作全局通盘考虑,建全领导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和责任机制。单位负责人负总责,各职能科室处所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局成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行联络点和定期巡查制度。

2、突出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各单位领导干部不仅要抓好本单位的教育活动,还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带头学习培训,带头清理整改。领导班子成员,要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对本单位在法治理念和执法(执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总结教训,认真整改,作出表率。

3、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四个结合”。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先进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学习相结合,统筹安排,互相促进;与开展“忠诚”教育结合起来,始终抓住忠诚政治本色教育,把全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成一支忠诚可靠,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司法行政事业,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能够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牢记责任,不辱使命,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能征善战的钢铁队伍。与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结合,围绕司法行政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开展教育,在学习教育中,广泛开展执法(执业)实践活动,解决工作中背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工作,检验教育效果;与执法(执业)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不断提高执法(执业)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部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途径

在国家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绝对不能忽视,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来强化对部队的管理,使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源于实践、符合规律、指引发展的科学真理,是新形势下的建军之本、兴军之策、强军之道。只有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地位,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部队整体建设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来抓。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遵循,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还要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不是靠一两次集中教育习就能完全掌握的,必须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在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各级干部理论培训的长期内容,在抓好团以上干部和机关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基层官兵的学习教育,使科学发展观在部队深深扎根,成为广大官兵坚定的政治信仰,成为各级党委指导工作的准绳,成为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部队组织的协调作用。完善组织协调机制首先要坚持党组织协调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用。党是部队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因此,应当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与控制。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具体表现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的队伍建设和管理,对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职责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发动和组织。其次,要发挥部队中各级行政部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控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含了部队中的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因此,通过这些职能部门的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控制,大局上便可以实现对环境的组织控制。尤其是要对各级宣传部门、文化事业部门加强在环境控制上的要求,将环境控制是否得力作为工作成效的考核指标之一。最后,还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反馈机制建设。健全反馈机制,适应随时变化的外部环境,改变和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对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设置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方向的调研机构和调研人员,形成反馈系统的组织保证。最后,在受教育者中选拔培养一定数量的骨干队伍,形成反馈系统的反馈源点,使反馈点能代表数量众多的受教育者反馈面,保证反馈系统的快捷。

三、完善激励机制

任何组织的管理都不能缺少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内部潜力, 提高工作效率,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完善激励机制首先,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鼓动性和理想化的说教再也难以发挥实质性的效果,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必须从社会和个人的具体实际出发,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主要是运用物质利益,满足物质需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精神激励主要是从情感驱动来激发和调动蕴藏在人们心灵中的上进心和积极性。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并行不悖,对立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次,要坚持目标激励和过程激励相结合。目标激励是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把人的需要与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过程激励即将人的动机与某种活动过程有机联系,从而激发人积极参与其中。目标激励和过程激励需要相结合并因人而异的运用。如果受教育者通过努力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较大,适合运用目标激励。反之,则适合鼓励受教育者通过参与,在过程中锻炼某种能力,体验某种氛围等,也就是对其运用过程激励。最后要坚持情感激励与法制规范相结合。合理的制度、法规是以军队建设的总体需要为唯一目标的,它最为符合大多数官兵的根本利益、最为符合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最为符合政治工作的效率原则。政治工作的着力点首先要放在制定和完善各种法规、制度上,大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契约化程度。当然,在坚持法制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指以情感为手段,以情感的感召力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尊重、相互交流中使受教育者受到激励。我国几千年传统,部队的发展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情感作用来感化和激励士兵,这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四、加强政工干部培训

建议师、团(场站)政治部门要指派专人每季度组织基层政工干部进行培训和利用检查工作和蹲点指导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工作能力。同时,作为政工干部一定要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平时一定要大量涉猎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肯钻研,勤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工作水平。要怀着对每名官兵负责任的态度,及时掌握所属官兵的困难疾苦和思想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主动沟通官兵感情,化解战士之间的矛盾、解答战士疑难问题。

五、坚持“以人为本”

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管理,所以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把为广大官兵服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首创精神,注意发现和总结广大官兵在实践中的新创造、新经验,奠定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广泛群众基础;要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提高官兵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要重视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内部民主建设,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赋予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新的内涵,保持军队内部民主建设的生机和活力;积极探索实现内部民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使官兵正当的民益得到有效维护。健全军人委员会和军人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军队内部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部队建设的首要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探索,创新管理方式和途径,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义功.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推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