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

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

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

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炭资源;煤制气;工艺技术;发展前景

1.我国煤制气发展前景

煤制气项目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和能源产品,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焦炭和电石四种产品,现代煤制气是指替代石油或石油化工的产品,目前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等。煤制气是非石油路线生产替代石油产品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有关资料看,煤制气的能源转化效率较高,比用煤生产甲醇等其他产品高约13%,比直接液化高约8%,比间接液化项目高约18%。

煤制气前景看好,相对于传统煤化工已经日益明显的“夕阳”特征,而在材料和燃料两个新型煤化工发展方向上,煤质烯烃和煤质乙二醇等煤基材料的发展前景要好于煤制油等新型煤基清洁能源的煤基燃料方向。

2.煤制天然气概述

煤制天然气是以煤为原料,采用气化、净化和甲烷化技术制取的合成天然气。天然气(natural gas)又称油田气、石油气、石油伴生气。开采石油时,只有气体称为天然气;石油和石油气,这个石油气称为油田气或称石油伴生气。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其理化特性因地而异,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无硫化氢时为无色无臭易燃易爆气体,密度多在0.6~0.8g/cm3,比空气轻。通常将含甲烷高于90%的称为干气,含甲烷低于90%的称为湿气。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煤制天然气的耗水量在煤化工行业中是相对较少,而转化效率又相对较高,因此,与耗水量较大的煤制油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煤制天然气过程中利用的水中不存在有无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3.煤制天然气工艺流程

煤制SNG可以高效清洁地利用我国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尤其是劣质煤炭;还可利用生物质资源,拓展生物质的利用形式,来生产国内能源短缺的天然气,然后并入现有的天然气长输管网;再利用已有的天然气管道和NGCC电厂,在冬天供暖期间,将生产的代用天然气供给工业和用作为燃料用于供暖;在夏天用电高峰时,部分代用天然气用于发电;在非高峰时期,可以转变为LNG以作战略储备;从而省去了新建燃煤电厂或改建IGCC电厂的投资和建立铁路等基础设施的费用,并保证了天然气供应的渠道和实现了CO2的减排。由此可见,煤制SNG是一举数得的有效措施,有望成为未来劣质煤炭资源和生物质资源等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某厂煤制SNG项目为例,首先对总工艺流程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其中甲烷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客观可靠数据。最后对煤制SNG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3.1工艺简介

煤制SNG技术是利用褐煤等劣质煤炭,通过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酸性气体脱除、高甲烷化工艺来生产代用天然气。本文所研究项目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气化采用BGL技术,并配有空分装置和硫回收装置。主要流程为:原煤经过备煤单元处理后,经煤锁送入气化炉。蒸汽和来自空分的氧气作为气化剂从气化炉下部喷入。在气化炉内煤和气化剂逆流接触,煤经过干燥、干馏和气化、氧化后,生成粗合成气。粗合成气的主要组成为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油和高级烃,粗合成气经急冷和洗涤后送入变换单元。

粗合成气经过部分变换和工艺废热回收后进入酸性气体脱除单元。粗合成气经酸性气体脱除单元脱除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及其它杂质后送入甲烷化单元。在甲烷化单元内,原料气经预热后送入硫保护反应器,脱硫后依次进入后续甲烷化反应器进行甲烷化反应,得到合格的天然气产品,再经压缩干燥后送入天然气管网。

图1 煤制SNG总工艺流程示意图

3.2甲烷化技术

煤制SNG工艺流程中主要包括煤气化、变换、酸性气体脱除、甲烷化等工艺技术,其中高甲烷化技术为关键技术之一。

3.2.1托普索甲烷化技术

丹麦托普索公司开发甲烷化技术可以追溯至20世纪 70年代后期,该工艺已经在半商业规模的不同装置中得到证明,在真实工业状态下生产200m3/h~3000m3/h的SNG。在TREMPTM工艺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生的热量导致了很高的升,通过循环来控制第一甲烷化反应器的度。TREMPTM工艺一般有三个反应器,第二和第三绝热反应器可用一个沸水反应器(BWR)代替,虽投资较高,但能够解决空间有限问题。另外,在有些情况下,采用四个绝热反应器是一种优化选择,而在有些条件下,使用一个喷射器代替循环压缩机。除了核心技术外,因为生产甲烷的过程要放出大量的热量,如何利用和回收甲烷化热量是这项技术的关键。托普索工艺可以将这些热量再次利用,在生产天然气的同时,产出高压过热蒸汽。

3.2.2 Davy甲烷化技术

20世纪90年代末期,Davy工艺技术公司获得了将CRG技术对外转让许可的专有权,并进一步开发了 CRG技术和最新版催化剂。Davy甲烷化工艺技术除具有托普索TREMPTM工艺可产出高压过热蒸汽和高品质天然气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催化剂具有变换功能,合成气不需要调节H/C比,转化率高。催化剂使用范围很宽,在230℃~700℃范围内都具有很高且稳定的活性。

3.2.3鲁奇甲烷化技术

鲁奇甲烷化技术首先由鲁奇公司、南非沙索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两个半工业化实验厂进行试验,证明了煤气进行甲烷化可制取合格的天然气,其中CO转化率可达100%,CO2转化率可达98%,产品甲烷含量可达95%,低热值达8500kcal/Nm3,完全满足生产天然气的需求。

4.总结

煤制气项目对工业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煤制天然气项目,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技术上说:煤制气技术中,KBR制氨技术效率高而且环保,在煤制天然气技术上我国也有所突破。随着市场油价的增长,煤制天然气发展空间很大,同时国家政策又给予有利的鞭策及支持,这使煤制气更“健康而茁壮成长”例如: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规范和引导,促进煤制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所以发展煤化工的煤制气项目具有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钱伯章,朱建芳.煤化工发展中的前景与问题[J].西部煤化工,2008,(2)

[2]王永炜.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和远景预测[J].煤,2007,(05).

[3]刘志光,龚华俊,余黎明.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的探讨[J].煤化 工,2009,14(2):1-5.

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范文第2篇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滩海工艺室天津300280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油气田的勘探也不断进步。相比较而言东部发展较快,所以当下相应的勘探位置转移到西部。众所周知西部的地质环境相对复杂,这就给开采和运输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为了更好地响应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需要对管道运输进行更深层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集输管道混输工艺的适应性,通过研究分析出集输管道混输工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推动混输工艺的发展。

关键词 集输管道;混输工艺;防腐技术;适应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集输管道混输工艺的研究不断加深,过去主要研究长距离管道的混输技术。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油气混输技术不断发展,在以后的实践中将会运用不少新的机理,通过不断转换油气混输泵,采用新的物理机能,使得集输管道混输工艺适应性更强。集输管道混输这项工艺有利于推动了西部大开发,同时它也是作为将西部资源带到东部使用的好帮手。

1 集输管道混输工艺的重要性

集输管道混输工艺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它可以在减少油、气分离设备的同时,也减少了一条运输管道的运用。所以它的重要性表现的十分突出。如果这项技术一旦得到很大的适应性,这也是对油气混输技术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这项技术不仅减少了勘探工程的资金支出,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原油和天然气的产量。集输管道达到长距离运输给各大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同时也使得不可再生资源得到更好地合理运用,毕竟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应该通过改良技术使得环境状况得到更大的改善。

其实集输管道混输工艺包括稳态流动和顺态流动这两个模拟部分。由于我国目前关于混输工艺的技术与工艺还存在着欠缺的部分,所以说这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的面貌,需要在一些油气管道的工艺设计利用最新技术,加入网络设计环境和操作项目。首先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动态模拟,这样有利于增加维护和管理的经验。在实际操作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或许一开始进度比较缓慢,但是这也是为了集输管道的安全问题着想。试验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有了经验通过进行不断地试验,观察有助于对工艺进行改进和分析,直接操作具有盲目性,不利于对工艺适应性的研究。

2 集输管道的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石油天然气属于化工产品,它由易燃易爆的化合物组成,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安全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为了运用集输管道混输这项工艺要注意在加热、加压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在运用这项技术前,分析好可能出现的故障,比如油气设备的不协调、工艺的缺陷、管道的防腐性,以及机械振动带来的副作用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所以要运用集输管道的先进性防范这些危险的发生。

油气储运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天然气在今后的生活中将会作为重要的替代石油资源,我国将会在水合物理论上进行深刻研究,这也是为了集输管道混输工艺的运用。这项新的工艺作为我国在石油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在二十一世纪以来不断加快发展,使得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越来越近。相信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一定会追上其他国家,取得领先地位。

3 关于混输工艺的存储技术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尤其是东部地区,资源比较匮乏、人口密度大。众所周知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很大,所以这就要求我国对混熟工艺的存储技术也得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工艺的前景十分广阔,同时我国作为一个石油储蓄大国,每年石油进口量已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这也标志着地下水封库成为石油储备库建设的一个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表现了混输工艺的存储技术需要进一步升级,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形势下,使得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运输工程在油气储运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油气混输技术是我国石油工业领域的一个新兴技术,这项技术多会运用到海洋、沙漠、环境比较恶劣的地下,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集输管道混输工艺有利于减少石油勘探的资金流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恶劣环境油气田开发的成本。集输管道混输工艺最大的特点是将管道铺设于地下或海底,由于没有建筑物的阻碍,使得集输管道具有很大的适应性。管道是通过特殊材质制作,便于铺设于地下和海底,运用防腐技术,更加保重了集输管道在运输油气时的安全。通过对集输管道混输工艺适应性的研究,使得油气生产系统更加完善。有利于对这项工艺产生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勘探设备将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4 混输工艺的适应性

集输管道混输工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比如防腐问题,对于油、气、水来说,这三种物质的密度不同,使得运输起来产生的流态不同,如果采用集输管道的运输,可能造成管道的腐蚀,所以对于管道的防腐技术的要求也相当严格。防腐问题可能造成管道的阻塞,这就还涉及了管道的清理问题,集输管道混输工艺的特点就是长距离输送,一旦造成严重阻塞,将造成管道的停输和清管,这就对工程的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延误。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类的问题,需要在前期设计工艺方面提高输送的效益。同时管道内的防腐措施也要做到严格有效,比如对管道进行电镀和涂料防腐,还要对水合物的要求提出严格标准,开发新型的水合物抑制剂有利于节约工程的成本和环保。如果油田和气田多采用集输管道混输工艺有利于这项工艺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大家都知道对待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节约、合理地去运用。改进原来的技术,有利于让能源的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国家的开支。这项重要的举措值得大家进行深刻的研究。

5 总结

为了响应国家出台的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政策,对集输管道混输工艺的研究有利于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运用。本文主要从集输管道混输工艺的重要性、集输管道的安全问题、混输工艺的存储技术、混输工艺的适应性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有利于推动我国集输管道混输工艺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温贻辉,张莎莎,谭松娥,梁润娥.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管道穿越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12(10).

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面工程 关键技术 优化简化 建设投资 经济效益

自2008 年10 月至今,为了适应原油稳定增长、天然气跨越式发展对地面工程快速建设产能的需要,中国石油大力推广了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地面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在地面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地面工程已经形成了几项有针对性的油气田开发地面工程配套关键技术及多项特色技术,有效地支撑了油气田的高效开发。

一、油气田地面工程取得的技术成果

1.二次开发油田地面工程优化简化关键技术

以“站场布局优化、油井软件计量、油井单管串接、不加热常温集输、常温原油脱水、常温污水处理、注水井稳流配水”等技术为核心的优化简化技术体系,解决了一些老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已建的地面系统工艺不适应、运行能耗高、系统维护成本高、安全环保隐患大等问题。

2.稠油油田高效节能开发地面工程关键技术

以“大型过热蒸汽注汽锅炉、蒸汽等干度分配和计量、高温脱水和高温采出水处理、热能综合利用、采出水回用锅炉”等为核心的地面工程工艺技术,确保了稠油油田的高效节能开发。

3.三次采油地面工程关键技术

以“集中配制、分散注入、一泵多井”的配注工艺,“一段游离水脱除、二段电化学脱水”的含聚合物原油脱水工艺,“曝气沉降、气浮分离、石英砂双层过滤”的采出水处理工艺,这3 项技术构成了三次采油地面工程配套技术,简化了配制、注入工艺,减少了配制设备,解决了三次采油油田采出液原油破乳脱水困难以及含油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难题,提高了处理效率,保证了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的达标。

4.“三高”气田高效安全开发地面工程关键技术

形成了“高压集气、气液混输、J-T 阀节流制冷脱水脱烃、注乙二醇防冻”等技术为核心的“高压非酸性”气田地面工艺技术,“井下节流、湿气集输、MDEA(甲基二乙醇胺)脱硫、三甘醇脱水或J-T 阀脱水脱烃(注乙二醇防冻)、CPS(中国石油硫磺回收)、SCOT(壳牌克劳斯尾气处理)”等技术为核心的“高压酸性”气田地面工艺技术,确保了“三高”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建设。

5.高含CO2 气田开发与CO2 驱油提高采收率地面工程技术

“以高压集气、湿气输送、活化MDEA 脱CO2、CO2 密相输送、超临界注入”为核心的高含CO2气田地面集输、处理和CO2驱油地面工程技术,既保证某高含CO2火山岩气田的绿色开发,又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非常规气田经济有效开发地面工程关键技术

以“低压集气、井间串接、枝状管网、强化过滤、集中增压、三甘醇脱水”为核心的地面工艺技术,解决了煤层气“单井产量低、井口压力低、开发成本高”的难题,实现煤层气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并为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提供借鉴。

二、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

当前,中国石油面临的开发形势依然严峻,主力老油田普遍进入“双特高”开采阶段,运行维护和调整改造工作量大。新投入开发的油田具有“低产、深井、难采、稠油、滩海”的特点,新投入开发的气田多为“三高”气田和低产低渗透气田。此外,储气库建设,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油、致密气开发,稠油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火驱开发、三次采油、CO2驱等的规模逐渐扩大,建设类型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给地面建设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地面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地面工程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1.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

地面工程要在进一步加大成熟、先进工艺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推动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发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大力开展软件计量、油气混输、稳流配水、井下节流等先进成熟工艺技术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研究,扩大应用范围;二是,要继续深化“三高”气田安全技术研究,确保气田安全生产,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控制建设投资;三是,要开展节能技术研究,要在常温集油、原油低温脱水和采出水处理、原油稳定及伴生气回收等方面加大研发与推广力度;四是,要在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天然气高效脱硫脱碳工艺技术、高效脱硫脱碳溶剂、生物脱硫、硫磺回收技术、尾气处理技术、膜分离、变压吸附、高效脱水脱烃工艺技术、超大型天然气处理设备、酸气回注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形成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五是,要在稠油SAGD 开发、稠油火驱开发和CO2驱地面配套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六是,加强在运站场及管道风险评价及完整性研究;七是,要大力开展煤层气、页岩气和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等新业务、新领域的优化研究。

2.加强“一体化集成装置”的研发与推广

油气田地面建设和生产实践已经证明,“一体化集成装置”是优化工艺、优化地面设施、优化管理模式、减少布站层次、减少现场用工、节能降耗的标志性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油气田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研发和推广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实现多功能一体化高度集成,能够替代以往的一个中小型站场,或大型站场中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生产单元,通过研发和应用高效、多功能“合一”设备,优选利于一体化集成的“短流程”,努力提高集成度;二是,要拓宽应用领域,向油气田其他生产领域延伸,进一步扩大应用规模和范围;三是,要提高智能化水平,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无人值守;四是,要提升一体化集成装置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对功能多、性能复杂的一体化集成装置要注重做好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震动分析、噪音分析等专项分析,并采取有力措施;五是,要做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六是,要对现有的一体化集成装置进行持续改进和提升,并实现系统化。

四、结语

近年来,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面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树立了中国石油作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良好形象。伴随着中国石油建设“西部大庆”、“新疆大庆”和“海外大庆”的进程,地面工程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面工程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地面工程整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汤林,白晓东,孙铁民. 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的实践与发展[J]. 石油规划设计. 2009(02)

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油田 集输工艺 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U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19-01

前言:我国最早出现集输工艺概念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在玉门油田人们将喷出的原油进入小山沟,然后筑坝储集,将油田的气体全部放空,再利用地形的高差,通过砖砌管道把原油输送到外输站中。到了40年代中期以后,原油可以通过敷设的油管来运输,再用蒸汽管伴热,在选油站进行油气分离,原油被储存运输、部分气给工业和居民当燃料,剩下的气体被放掉。50年代以后,随着新油田的不断的出现,集输工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集输工艺的发展油田的集输管网、分离技术、接转技术、原油脱水技术和原油储存技术也在相应的发展。到了70年代,人们开始不断的完善集输工艺,想让集输工艺更加的完美。

一、油田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

我国的油田油气集输工艺主要包括:油井产物的计量、油气分离、接转、油罐烃蒸气回收、原油脱水、原油稳定、油田气处理等内容。(见图1)

油井产物的计量是通过计量分离器把油井的产物分成两相和三相的两类。两相的产物是气体和液体,三相的产物是气体、游离水和乳化油。然后再用流量仪表分别把两相和三相产物计量出来,但是误差允许的范围控制在±10%以内。

油气分离的目的是方便油气的处理、分别储存和运输的需要。油气分离是通过油、气、水的比重各不相同,用重力或x心的方式把它们分离出来,油气的分离器也有两相和三相两种。最后将分离出来的油、气、水进入不同的管线,进入下一步工序。

接转是给油气增加动力的一个过程。因为油气经过分离之后,通过自身的动力不能继续运输了,这时候就需要对油气进行转接增压。液体和气体需要分别增压,液体一般用油泵来增压,气体则需要用气压缩机来增压。

油罐烃蒸气回收是通过将原油罐内的气压保持在微正压以下,然后再用真空压缩机通过灌顶抽出烃蒸气,压力的控制和压缩机的使用必须通过自控仪表来控制。

原油脱水是根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含水率、乳化程度、化学破乳剂性能的差异,再通过热化学沉降法和电化学法分别脱除游离水和乳化水。原油中含有的盐分和砂子也会通过原油脱水排出去,脱除的污水会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之后再排入注油层。

原油稳定是将脱水后的原油运输到稳定塔,然后用真空压缩机把原油中的空气全部抽出,送往油田气体处理装置处理。在稳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液化气和天然汽油,经过稳定好的原油就可以从塔底流出,装到贮油罐。

油田气处理是将油田中脱除的硫、水、液烃等回收起来,再进行二次利用生成我们需要的天然气和天然汽油。

二、油田集输工艺存在的问题

1、原油的流体粘稠度较高

在油气通过抽油机提升到井口时,其本身就拥有大量的压能和热能等能量,但是在集输的过程中,这些能量会跟管道不断的摩擦,然后被消减掉,这时候如果再进行常压储罐,这些能量将会被彻底释放。集输过程中能量的消耗的主要原因是原油的流体粘稠度较高,而且流速快慢不同。因此在原油的集输过程中,必须降低粘稠度,再把输送管网进行合理的优化。

2、原油不同抽取时期的含水量不同

部分油田会出现在原油的不同时期开采含水量会随之变化,比如在开采初期含水量较低,原油粘稠度较大,到了开采后期原油的粘稠度会随着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使井口的加热降稠设备形同虚设,这也会使集输过程中的再次加热设备形同虚设。因此,在原油开采的后期我们应该及时调整策略。

3、集输设备对原油能量的影响

在原油集输过程中有很多能量提供的设备,同时也是重要的耗能设备。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原油的运输能力,就需要在集输工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集输设备,因为不同的集输设备和不同的处理工艺都会对原油的运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有效提高原油集输效率的策略

1、加热的原材料就地取材

原油集输过程中的加热设备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就地取材,利用集输过程中的天然气和天然汽油作为原料。

2、油田集输工艺的改革和创新

我们需要加强原油的运输能力,通过先进的技术改造油田集输中的水泵、分离器等设备的能力,大力推广三相高效分离器,最主要的是需要简化原油处理工艺,加强污水及油泥沙的处理技术,资源的再次利用等。

3、不断地优化原油集输工艺

我们需要从源头上提高原油的集输工艺,从集输工艺的设计、配套技术以及现场的管理都需要进行优化。还要对集输工艺中用到的设备,都需要认真挑选,对技术人员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原油集输工艺的质量。

总结:我国的油田集输工艺很不够完善,还存在着一部分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后期的不断完善,可以让石油更加充分的开采和利用。

参考文献:

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原油稳定;技术;加工工艺;分析;节能

随着我国原油消耗的不断增大和需求的扩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每一个企业加强技术支持,不断去开拓创新石油加工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其中原油稳定就是重点之一,原油的加工处理分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其中原油的稳定属于原油初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之一,原油稳定加工的目的就是降低原油运输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将原油中的轻成分回收利用,促进原油处理的高效率。只有原油稳定工艺达到了一定水准,才能够促进石油加工过程顺利进行。但另一方面,原油加工工艺又是十分耗能的一种工艺,因此只有处理好原油稳定的施工过程,提高原油稳定处理效率,降低原油稳定的消耗,才能真正得做到石油加工的节能减排。本文就现阶段原油稳定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原油稳定加工分馏法的选择应用与相关技术拓展进行探究分析。

1 对原有稳定工艺的相关介绍

1.1 稳定是指将原油中含有的构成物质原封不动的保护好,使其不被分解或挥发。原油中的主要成分是轻烃物质,而低碳烃碳与碳四在常温下处于气体的状态,很容易在空气中挥发出去,这些物质在挥发的过程中又很容易将其他的烷类物质带走,因此造成原油成分的缺失,带来大量的消耗损失,原油稳定就是指在降低原油蒸汽压的条件下将这些烃物质稳定在原油中,将易挥发的烷类物质完整的脱出,从而稳定原油的构成。

1.2 原油稳定的作用与目的。由于原油中易挥发出烃类与烷类物质,因此在储存运输的过程中,常温条件下这些挥发出来的化学物质难免会对储存和运输原油的管道、设备等造成一定的损坏和伤害,从而加大原油储备设施的寿命损耗,增加了不必要的设施保养与更换费用。降低原油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消耗、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与挥发性是原油稳定加工工艺的主要目的,从而减少原油内物质含量的挥发和消耗,减免原油物质蒸发对相关储存和运输管线设备的侵蚀,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设备保养与更换花销。最终提高原油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原油的利用率,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 分馏法的概念与设备要求

2.1 分馏法的主要原理就是根据原油构成物质中的气体和液体不同类型,将其多次进行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剥离,分离后的气体多数是由易挥发的轻组分构成,原油中保留的就是不易挥发的重组分。当然,分馏法也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够使分馏法发挥真正的效用。第一,要保证两相能够在某一场所充分地进行接触;第二,液体组成物质中的轻组分要占据大部分比例;第三,在温度上液相一定要对于气相。分馏法经过长期的应用试验,是现阶段分离原油的最适用方法之一,其凭借自身优秀的特长,成为稳定原油工艺之首。如果满足以上三个条件,那么分馏法就能够发挥出最高效用,相对较彻底地去除原油中甲烷、丙烷、乙烷等成分,达到稳定原油的最佳效果。

2.2 在设备上,分馏塔内部设置提馏段、精馏段、塔顶带回流。分馏法原油稳定设备主要由稳定器和闪蒸罐两大部分组成,以及能够适应气体液态形式的气体压缩机,该机器的调节范围较大,安装检修都便捷,要保证其进口有适当的真空度。

3 分馏法在原油稳定施工中的具体流程

3.1 分馏过程基础参数的确定。操作压力是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基础参数之一,操作压力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稳定原油工艺的种类、所需蒸汽压、原油稳定能耗等。其中负压稳定直接影响到原油稳定所需要的蒸汽压数值,一般情况下,将压力控制在0.7-0.9MPa之间,加热闪蒸压力控制在0.3MPa上下。分馏稳定法压力的确定还可以通过工艺的使用来加以仔细的计算。同时操作压力还会给温度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操作压力数值越大,造成的操作温度也就越高,加热闪蒸的温度一般被控制在120℃左右,负压稳定的操作温度一般情况下都被控制在60℃上下。同样,分馏稳定法的塔底温度也可以通过采取的工艺计算出来,一般情况下,塔底温度保持在100℃。

3.2 天然气脱水。天然气脱水是稳定原油的重要环节之一,掺有水分的天然气对于原油稳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掺水的天然气会造成运输过程中的阻力,导致输气管道堵塞、接触器械的腐蚀、器械阀门的磨损破坏、原油检测仪表的损坏等。造成测量数值的不准确,需要重新进行数据的测量。现阶段,我国的许多石油企业采用的都是制冷的方式分离出天然气里面的水分和油分,其中氨是最常用的制冷物质。利用氨气的物理性质,即气化吸热和冷凝放热,对其进行压缩处理产生制冷效果。

3.3 轻烃的回收利用。轻烃是组成原油中成分的重要角色之一,轻烃的回收工作对原油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原油中的气体组成成分主要是饱和烃,但是构成所占的比重差别不一,其中一部分气体是运输过程中被分离出去的,另一部分则是从稳定装置中分离出去的闪蒸汽。现阶段,国内一般采用冷凝法进行气体的分离,根据不通气体的物理冷凝点不同,在冷凝的过程中依次得到不含杂质的烃类气体。这种方法根据制冷量产生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外加冷源、自制冷、混合制冷三种形式。

综上所述,石油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我国整体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石油加工工艺不断进步的今天,必须加强对原油稳定处理的研究,争取跟随环保时代脚步,创造新型高效率的原油稳定工艺,用最少的消耗创造最高的效益,使我国石油产业屹立于未来世界之巅。

参考文献:

[1]张博.原油稳定工艺及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

[2]阿孜古丽・买买提.采用分馏法稳定原油的工艺技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