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A81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了解和学习他的形成过程,理解它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完整的掌握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而指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正式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人的需要、能力、劳动、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内容。

1.1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没有了需要,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就都没有了意义。人的需求包含人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人的享受需求,是一个全面、综合、多层次的开放系统。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随着人的全面发展逐渐丰富,低层次的需求是高层次需求的前提和基础,并不断向高层次的需求演进。正如马克思所说“已经得到满足的每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有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都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它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压抑的需求相区别,不仅包括物质性的需求,还更多的包括了精神、发展上的需求。

1.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人的能力主要包括人的体力、智力、自然能力、社会能力、潜在能力、现实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人的体力和智力是人的能力发展的各方面中基础的内容。体力和智力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基础,人作为一个生命体,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只有解决了生存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良好的体力和智力可以让我们拥有劳动能力,从而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获得生存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人为了解决各种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1.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出现,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个人也从狭小的生活空间中解放出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种新的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的关系将取代资本主义狭隘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将变的极为丰富。但是丰富的社会关系并不意味着人就可以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要获得人全面发展不仅要创造出足够丰富的社会关系,更要使这种社会关系为大多数人服务。

1.4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也相应提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确立有个性的人,个性的发展必然表现为个人独特色彩的增多和丰富。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寻找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2.1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共同发展。当代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综合素质。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素质的提高。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高等教育应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时期和地域都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但从本质上来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2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在传递知识、完善人格和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一直以来,我国都把教育摆在关系国家前途发展的重要位置之上。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一系列完整的教育体制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是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接收的教育对大学生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全面发展教育课程,高等教育能为社会提供思想道德高尚、专业技能扎实、人格健全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3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3.1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并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把学生看作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个体,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即马克思所说的“各个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提供了价值引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明灯。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孤立的存在,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当前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增加和科技的进步已经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的社会关系,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适应这些社会关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内容过于陈旧,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与时代接轨,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马克思认为,人是自我全面发展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的灌输式教学等弊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理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上增加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从而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缺乏兴趣的问题。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理解枯燥的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3.2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当前的社会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不断发展变化着,大学生最容易被当下的流行文化所吸引。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单调,缺乏娱乐性等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应从这一实际出发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改变单调的课程设置,把一些流行文化的元素渗透到体育课程当中,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人的全面发展也表现为每个人独特个性的不断丰富。这启示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他们成为有个性的人,以能够适应社会条件和各种社会关系为目标,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3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人文科学教育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的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这里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社会能力、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等多面的能力。只有这些能力共同发展才能使人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实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人文科学教育应从这一实际出发,确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的内容。高等教育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无可厚非,但当前高等教育都普遍存在重科学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现状。人文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仅仅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首先应转变理念,把人文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要求,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

3.4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

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实践和创新教育,应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马克思认为人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大学并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远没有亲身体验得到的经验深刻。这个社会缺乏的就是能跳出惯性思维,不跟随大多人的勇者。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在竞争激励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更离不开学校在教学方式上的改变。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被看作以一个口号而并没有真正落实。这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大学不应是应试教育的延续,单纯看重学生的成绩和学分只能导致学生为了得到学分而死读书背课本。高等教育改革应从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始,探索更多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224.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为根据,合着世界发展的节拍,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变化过程。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展开广泛的探讨。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首先,有必要从从本体论、价值论和终极意义方面来科学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蕴涵。(1)就本体论意义而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目标。(2)在价值论层面上,关注民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模式。(3)人是终极追求意义上之本,科学发展观应强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终极关怀。另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用科学的理念来定义发展,并确立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利用科学的手段实现发展,并达到发展目标。因此,科学发展观涉及科学和发展两方面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分析新的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协调发展是发展的核心,文明发展是发展的境界。也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认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善”,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美”,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还有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众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内涵,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认识和把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点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观照。从综合的方面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特征:第一,突出人类利益的主体性,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肯定人的主体性原则,最终关怀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第二,重视人民利益的至上性,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居于各种社会利益的最高层次;第三,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充分考虑到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制约关系,强调人民根本利益的全面协调性;第四,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关注发展在时间上的动态平衡性。另有人认为,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一是新的发展观注重人的主体性,立足从人的角度对发展理论做出全新诠释,抓住了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根本、发展的内源;二是新的发展观具有深刻性,它已深入揭示到发展的深层次的核心和实质的问题,对人的本质又有了新的解读,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三是新的发展观具有广泛性,它所强调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潜在冲突,注重经济对文化的依赖性。新发展观是以文化价值为基础,把发展问题置于文化背景之中来研究,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变。

从另一方面看,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现实性、时代性、合理性特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了既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既要满足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利益更要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既要追求当前人的发展又要追求未来人的发展,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

三、关于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从价值观转型方面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从客观实际和人民利益出发,选择正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路向,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规约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以正确的价值理想指引实现全体人民富裕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由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三个价值维度构成的价值规范系统。要确立人民至上、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核心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中国的一切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清醒的价值自觉还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我们党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观,是一种价值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从实践操作和思想认识方面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积极”。 一要积极领会发展的“全蕴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于全方位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均衡问题,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认识前提。二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样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顺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以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大胆扬弃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勇于冲破阻碍又好又快发展的传统路径和习惯做法。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样式,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新路。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具备的思想方法。三要积极消弭发展的“负效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各级干部积极创新思路,在发展实践中积极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求得更好发展,既不断化解当前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困难,又努力消除前轮发展中遗留的“负效应”。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具备的负责精神。四要积极建树发展的“软绩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各级干部能自觉克服发展上的“短视”、“弱视”,克服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在重视提升“硬件”发展水平、追求“显性”发展绩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长远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那些惠及长远、惠及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软绩效”上来,努力追求经济社会更持久、更长远的发展。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登上的境界高度。

四、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和战略地位

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地位重要。基本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它把历史主体论、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论与执政为民的共产党执政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高扬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价值思想,突出了发展的主体问题,是人本主义发展观的体现。全面发展的思想深化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思想,突破了唯经济主义的发展观,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内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执政能力问题。协调发展的思想丰富了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谐性、平衡论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兼顾、互动互促、良性循环的和谐发展机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助推发展中的体制性建设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时代性把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所担负的深远历史责任。另一些人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总结和指导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光辉典范,它的科学性、现实性和深刻性,不仅在于准确地把握住当今我们党所处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在于它立足历史唯物论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开辟了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新视角: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应是以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和人的全面发展尺度为主要内容的三维发展尺度体系。新发展观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了一个完整严密的评价尺度。它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如果变换视角,从社会文明演变和人类文明的拓宽来说,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从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到四个文明的飞跃。邓小平的文明观重点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他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的文明观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内在地包含了四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彻底颠覆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理论产物。生态文明倡导整体性、持续性、公平性的原则,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勾画了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蓝图。

参考文献:

王健,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比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

阎钢.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精神[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

孙国相.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思考[J].党建研究,2004,(8).

郑永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6).

张雷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

[6]吕东升.论树立和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J].理论月刊,2004,(6).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一、立足高职大学生现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帮助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彰显全面和谐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主流依然是成长和发展。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的。因此,各高职院校都突出强调人才的“技术、能力”素质是高职大学生人才的特色,在培养过程中未能紧扣高职院校学生现状,而忽视了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近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文化基础较弱,工作理解能力较差;自我意识突出,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紧张;功利心强,注重个人利益,集体观念弱;欠缺职业道德与素养;个性突出,心理脆弱,生活态度偏激;政治思想情感弱化,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实现高职院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职教育理所当然的任务,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正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现状,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等几个方面加大培养力度,才能为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引导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基本功能来看,就是为了帮助高职大学生实现整合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知识涵养和掌握综合方法论,奠定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个体思想基础、理论素养层次、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成才期望值等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他们都有发展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通过教育教学实现其预设的基本功能,从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为高职大学生奠定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帮助高职大学生形成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无数的事实表明,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决定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高职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具有更为关键的和核心的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成知识涵养功能,引导高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培养必要的协调、合作能力与精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方法论熏陶功能,使高职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学会和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处理学习中、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协调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关系。事实表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能为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包含了对高职院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与根本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劳动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和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高职院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以高职院学生为本,要着眼于高职院学生成长成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劳动者。这一点,对高职院校而言更凸现出其重要性,正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包含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要求是课程性质所决定的,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关注人、培养人和发展人既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德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方式和路径,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原则、方向和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说,着眼于高职院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促进高职院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最高标准和归宿。

2.追求高职院学生和谐发展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直接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高职院大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就是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关注、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指向就是要根据高职院学生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领悟能力、社会阅历等进行理论教学,引导高职院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高职院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直接为实现高职院校,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具体来说,就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高职院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以帮助广大高职院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思维方法,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促进高职院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广大的高职院大学生能否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基础。衡量和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要看它对高职院学生人生是否有积极而长远的实际影响。即要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高职院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有了多大程度的提高,在引导高职院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真正的解决,高职院大学生的现实政治表现和理想信念等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加强。

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有利于引导高职院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为高职院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撑。理想信念能给人一种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一种未来的理想生活和光明的前景,因而,理想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前进的动力。人的理想的树立和信念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即使要通过理论教育为高职院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指引。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源于科学理论的武装,来源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出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当前,在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惟有强化理论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才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暂时优势;深刻认识社会变革时期的特点,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情况;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深刻认识自己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因此,从根本来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能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全面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有利于提高高职院大学生的修养,为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大量的有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通过传授传统美德和道德修养,阐述国家制定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结合社会生活的要求,启迪高职院大学生认识正义、分清邪恶、崇尚高尚、远离卑劣、厘清善恶、美丑的基本规范等,只有着眼于现实,紧密结合形势的新变化,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新特点,努力回答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直接关系到能否使高职院学生真正理解并在行动中,实施道德情操是立身之本,自觉的法律意识是成才基础的要求,为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

3.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有利于高职院大学生形成综合素质,实现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促进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具备科学素质,健康成长需要掌握思想方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完整的素质体系。全面发展的高职院大学生应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文化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知识、觉悟、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和使命,在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帮助高职院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既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促进高职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做到知行统一,德才并进,才能最终实现“知识、觉悟、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和使命。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 现状 发展方向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只有完整的、高尚的文学理论才能够造就出一个伟大的国度。所以,文学理论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能够掌握好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全面推进我国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

自九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我国不断地受到西方文化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使得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一定的变化。再加上中西方两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使得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开始出现偏差,使得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惑。

(一)金钱主义盛行。在社会文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之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压力的提升,金钱主义开始扩大,尤其是面对人们对物质世界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已经逐渐超过了对社会文明、文学理论的追求,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学者研究的东西,与他们无关,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谋生,就是赚钱。在如此强盛的金钱主义的影响之下,文学理论的发展自然容易被忽视,使得它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人文关怀的缺乏。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是维持社会运作、保障人民生活的主要部分,在人们都在追求经济的同时,竞争的加强、生活速度的加快都在消耗着人们的精力,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人文关怀越来越缺乏,这就使得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得不到支持,无法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三)世界观出现偏差。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我国的文学理论开始不断地受到来自于西方文化的碰撞,这些多样化的思潮不断地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不断地撞击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些思潮中有好有坏,这样就容易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开始出现偏差,使得我国的文学理论发展中失去了共同标举的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这将给我过文学理论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危机,影响我国文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四)没有强大的思想以及精神支点。在多国思想的冲击下,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开始失去了强大的领导者,使得我国文学理论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开始自行其路,学者们都开始依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展开文学理论的研究,使得文学开始出现边缘化,也就是说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显得非常混乱,没有强大的思想以及精神的支点,导致了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知所措的局面。

二、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方向

面对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文学就真的将在此止步了吗?当然不会,因为我们还没有失去我国文化的精髓,我们只是暂时地在文学上出现彷徨。那么,我们一定要能够掌握好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认清文学理论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再创辉煌。那么,就我国文学的发展来看,其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技术化及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在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文学技术的修养也是文学理论的一部分。那么,在现在文学理论的发展道路上,人文精神的弘扬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字和知识的传承了,在这样的发展之下,文学理论很有可能会以技术的形式继续存在,例如琴棋书画的传承,以及其中所含有的精神依托。而且,因为现在的人们早就已经厌烦了那种仅是文字的命名和口号,技术的高低才是评判一切的标准,所以只有将文学理论的发展具象为一种技术和专业,才能够不断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全面推进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面对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强,各国不同的思潮开始涌入我国,有好的,有坏的,这些思想、文学都将对我国的文学理论造成一定的冲击,推动着我国文化的改变。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文学理论的发展要能够坚守自身的文学精髓,不可因外来文化而动摇,同时要能够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良的部分,以此来改善我国文化的不足之处,以完善我国的文学理论,这样一来,自然就会推动我国文学理论的多元化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学的不断扩大,全面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优化我国的文化产业。

(三)理论构建与批评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在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理论的构建和批评往往是相互分离的,理论构建负责主要的理论阐释,而批评则是负责对理论的批判与评价。因为两者的互相分离使得理论的构建显得更为片面,无法凸显出文学理论的客观性。所以,在新时期的文学理论发展之下,理论的构建和批评一体化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我国文学理论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这个发展过程中,理论的构建是主体部分,批评则是次要部分,通过理论构建的同时对该文学理论实施评价和鉴定,能够有效地消除掉文学理论发展的片面性,这对于推进我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四)“中国问题”的关注度增加。我国是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学理论的发展中,理应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长期的对外交流中较多外来文化的涌入,使得我国学者开始对国外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却逐渐忽略了本国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这样就使得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对本国问题的关注。所以,在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之中,“中国问题”的关注将被加强,文学理论学术的研究将更加以“中国问题”为核心,注重“中国问题”所阐释的有效性和现代性,从而为建设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结: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发扬传统文化,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我们要能够认清我们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重新整理好我们的发展意识,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为我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全面推进我国文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淮南. 艺术美并不“高于”自然美[J]. 河北学刊. 2013(03)

[2] 刘淮南. 中国经验和文论教材建设[J]. 中国图书评论. 2013(11)

[3] 刘淮南. 再谈文学不“高于生活”[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1)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内涵特质;实施关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89-03

1本科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存在的问题与构建

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内涵特质与培养标准,归根结底是提升培养质量;在办学模式上,目前有开放式,行业、企业合作式、订单式,委托培养式; “共建模式”、“合并模式”、“联合模式”、“国有民办模式”、“一校两制模式”等等。我国高校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内涵实践探索已经多年,但尚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模式、教学模式与培养模式混淆[1-3]。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观点一,目标方式论模式。教育部周远清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观点二,结构方式论模式。高教司钟秉林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观点三,综合方式论模式。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的观点: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上述理论基本涵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内涵要求,但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才、教育和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模式、评估方式缺乏更全面的界定。致使我国地方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误区是:①“专业教育模式”口径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培养规格统一,重工、重理、轻文。难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变化需求。②课程体系:基本采用学科型课程体系,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以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实用性知识仍较少,应用性教材建设的滞后,实践性环节仍存在验证理论知识偏多,产学研结合的较少,前沿新技术少;第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课程的新知识少,课程内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紧密相关。③模式没能很好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实际需求,走开放办学,走产学研用模式办学,盲目攀高,尤其是在国家的本科内涵评价统一指标的导向下,存在着向研究型、教育研究型大学“趋同”现象,理论知识脱离工作实际,专业知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④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人文素质,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仍然是传统的传授式、填鸭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新的教法应用很少,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应用性、创新性较低。

以上缺陷,导置教育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努力开拓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新内涵,更新教学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内容、方法、增加实践环节,理清人才内涵建设思路,切实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进程。本研究对指导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高素质本科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特质与内涵

2.1 高素质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特质[1]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是什么?即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何种基本综合素质,何种程度的专业素质、何种程度的能力素质。我们认为: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是:“打牢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注重能力,宏扬个性”;“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以创新“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按照这一目标、规格、质量,构建培养模式、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建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管理制度、制定评估方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 高素质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内涵人才内涵:汉代王充《论衡・累害》:“人才高下,不能钧同。”晋代葛洪《抱朴子・广譬》:“人才无定珍,器用无常道。晋代葛洪《抱朴子・逸民》:“褒贤贵德,乐育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应坚持“宽基础,宽专业,强应用,强素质”,要突出人才培养的规格具备现代性、地方性、适应性、未来性;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基础性、多科性、综合性、应用性;其中宽基础是指:公共基础比本科理论型人才宽;专业基础(不同的专业要求不同),应达到本科理论型人才的知识面广度,但深度不深,难度不难;宽专业是指:小学分、多课程、多学科;基本要求是:打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技能),强化实践,把教学的重点放到三基基础和实践应用上,培养模式应立足课内,着眼课外,立足理论,着眼实践,重点放到加强基础,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上。强应用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即,从事某一领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比本科理论型人才要高。强素质是指:人文素质、科学素养、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尤其是人的毅力)的综合全面发展,这些素质作用贯穿人的一生,对一个人来说却至关重要,从最后意义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和人生理想能否实现。

2.3 高素质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基本能力人才基本能力是指:自学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知识技能、应用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等。哪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认为,主要是指学生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及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即 “知” “做”“创”的有效结合,胜任某领域工作的综合素质。这种能力不但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工作水平,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潘懋元先生认为:这类人才强调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或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与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理论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理论不深,够用为度,理论面更广,不要求能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能力,但是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发性的研究,或集成创新能力,或技术改造的能力;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比,这类人才的基础知识面更宽、更扎实,综合素质更全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更强,能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能运用已经获得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提出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科技创新)的能力。但实际操作技能不如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实用型人才。

3高素质本科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内涵建设关健[1-6]

3.1 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重点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说就是:人的平等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和最佳发展。在思想素质上,实现向“能力本位”转变;在能力素质上,实现向“思维型”的人才转变;在道德素质上,以实现个人理想并向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转变;在交往素质上,实现由封闭短视的狭隘往向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的开放往转变;在心理素质上,实现由注重“人情关系”向恪守制度规范转变;在人的发展上,努力创造以人为本、个性自由发展。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和保护。

要实现以上目标,即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主干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的多科性与综合性,即要有较宽的多学科知识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求广大教师在人才培养大纲中按照“教学为本、学生为主、教师主导、应用领先、学生互动、全面发展”来实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意识。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已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型。 [1]地方本科教育应着眼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坚持因材施教,贯彻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既要面向大班教学,又要提倡团队互动,实现大范围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公平需要,提高整体的素质;在这一基础上兼顾个性化差异教育,使一部分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使后进生能跟上进度。

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中,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方法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更要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教育原则,要分类、分层次推进,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就是面向好、中、差各类学生。第二是要面向人的全面发展,要考虑人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自由发展、积极探索。第四是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加强文理渗透,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地方本科高校无论选择哪种办学模式,如何提高内涵,都不应离开育人这个根本,不能偏离大学精神这个核心,不能脱离现代大学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四大使命。对地方本科高校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传承文化是主体使命,服务社会主要是人才服务,智力支撑,而不是科技创新服务(难以达到)。而育人,主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我们还应当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因校制宜,着眼于教育各过程、各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中全面成长。

3.2 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基础是人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才智、能力、内在涵养情感。鉴于目前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薄弱现状,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必须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一方面,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文教育一是可以直接了解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从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两方面去思考和对待自己的科学技术活动,会使人变得富有想象力、富有思维、富有激情、视野更加开阔,眼光更加远大,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三是社会主义文化既可凝聚国人的人心,又可激励国人的意志,更可改造国民素质。

3.3 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实质是实践教学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一切服从于专业,一切为了专业的观念仍然根深缔固,课程结构都是围绕专业设置,主干课程全国所有高校统一,教指委统一,同地方社会经济结合不紧 [2-6]。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需改革体制、机制,使课程比较注重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教育,将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倡导在专业学习中品味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文理结合、开阔视野,真正培养社会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近年,国家教育部的教学改革要求,全面修订了专业教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除思政课、军训、体育、劳动、外语、计算机基础外,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科技素质教育课、就业课、大学语文、数学基础与应用、信息技术、现代科技概论等也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中,并开设8-10学分的文理渗透选修课程,文科学生至少要选修3-4门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理科学生至少要选修3-4门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课程。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要求每一个专业不仅要重视其主干学科,同时也要重视与该专业人才全面发展有关的相关学科。要大力加强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得各个环节,推行3+1,7+1的实习、实训模式,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工学结合,创新顶岗实习、轮岗实习的机制,制定以知识向能力、素质向创新、实习向岗位转化的实施方案,拓展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这对提升人才建设内涵实质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4 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核心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劳动者持久为社会贡献力量,必需注重其理想、信仰,注重其政治纪律,这是任何阶级、政党和国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高校一切工作无不与育人有关,从各方面各个层次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思想道德素质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需:①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让它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广泛开展 “三下乡”活动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使学生将自己个人理想抱负与社会基层需要相结合。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深刻了解国情、省情、市情,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复杂与不易,学习革命前辈在艰难困苦条件下为理想而奋斗的大无畏精神,树立扎根边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广泛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和适应青年人特点的讲座,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得到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④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让校园充满学习气氛和人文气息,使学生身在其中,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催人奋进。

3.5 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灵魂是人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求变意识,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在思想、方法、实践上能突破已有的格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创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目前我国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当代社会是以智能化革命为核心,以最大限度解放人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重构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科学技术作支撑,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发展科学技术关键在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科技素养。加强实践,全方位开放各类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教学实效,是培养一定的科技素质的基础。要赋予学生创造力,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观念,从以继承为中心转向以向未来学习为中心,以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接受。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必需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尊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分类培养[2-6];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科学设计,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高地,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平等交流和讨论,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推进个性化、探索性、创新型的研究性教学。

3.6 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内涵之关键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按同一规格大纲培养,不仅专业设置统一,而且培养方案统一、教材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这种高度化的全国统一模式,机械化的教育特征,抹杀了不同学校间的层次差异,地方差异,培养特色的差异;抹杀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需创新机制,实现办学自,在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让学生主动发展,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接受特点,从受教育者入手[1,4,5],培养其创新意识;营造“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发展” 应重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求,从“教育”转向“接受”,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

“让学生主动发展”,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由。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是接受新事物及发明创造的动力源泉,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应当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倡导探究讨论、合作学习、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主动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地方高校必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地方高校教师的主体是年青教师,知识面不广,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缺乏,大多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新成果缺少较全面了解,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就必须增强教育者的服务能力,水平,因为教育既是一种指导,也是一种服务,要想提高服务质量、成效,就必须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并提高其理论水平,这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完善和加强对应用型全面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主动发展”,必须对学生实行“三放”。主动发展既是个性教育,又是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必须“以生为主、以师为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实行“三放”。所谓“三放”,就是对学生一要放心;二要放手;三要放权,在“三放”中,放心是前提,放权是核心,放手是关键。放心是指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和成就感,激励他们主动学习;放手是指教师要充当导师,废除保母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张扬个性,让学生自学、自研、开阔思路,大胆质疑;放权是指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学生应是书本的主人,不应该是书本的奴隶,教师不仅要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觉地学,主动地学,有创见、有主见地学。要时刻教导学生“业精于勤不贪嘻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懒”。

总之,新建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实践、如何实现?要求高等教育必需面向21世纪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强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现代化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3.

[2]朱清时.注重创新素质培养成功的创新性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3]许晓东,杨坤涛,冯向东.基于学科平台课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4]王晓慧,王一凡.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