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调查在SARS流行时,不同人群获取相关知识的情况和接受信息的途径。结果 在相关知识的了解上,对SARS病原学、其传播途径和管理类别的掌握达80%左右,对使用何种消毒剂知晓率仅有573%,能够服从良好卫生习惯的比例仅有467%,特别是服务业仅有32%的人能够遵守预防SARS的行为习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与其他文化程度相比,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低。接受信息的途径以电视、社区宣传、报刊杂志为主,外来务工人员接受信息的途径比较分散。结论 在SARS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文化程度低者、外来务工人员、服务行业人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关键词】 SARS; 社区; 健康教育

Study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Policy in City Community from SARS Investigation

WANG Nanping, GUO Xiu.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Medical College of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health education in community . Methods During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epidemic period, the knowledge about SARS and the approaches which the people get from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The respondents knew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SARS well. But only 573% of them knew how to use the disinfectant to SARS,467% could obey the health behavior,but for service workers, the rate was only 32%. The people with primary educational level had the lowest percentage of awareness. Most of the People get knowledge of SARS mainly from television, community educatio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But nonlocal workers get the knowledge of SARS from more dispersive ways. Conclusions Health education is important in controlling the severe public health events(SPHE). But the poor educated people, service workers and nonlocal workers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s on health education when the SPHE occurs.

【Key words】 SARS; City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2003年6月SARS流行期间,对宜昌市西陵和伍家岗2个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居民对SARS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个人行为及接受途径,探讨在类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宜昌市2个区内分别抽取2个居委会,共抽取4个居委会。在每个居委会中抽取若干个楼栋的18岁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共抽取1 856人,回收问卷1 787份,回收率963%。其中男性886人(占496%) ,女性901人(占504%)。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SAR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战胜疾病的信心等。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医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执行。

13 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SARS认知情况

主要包括病原知识(SARS病原体特性)、传播途径、消毒剂使用、传染病管理类别、遵守卫生习惯及保持情况。按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

总体上看,除了对消毒剂使用知晓率仅有573%,能够遵守卫生习惯(指保持室内通风、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勤洗手、使用口罩等)的人仅有513%外,其余各项回答正确率均接近或达到80%。回答正确的比例在性别之间无差异(P>005)。但在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职业的人群之间有差异,分别见表1、表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与其他文化程度相比,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的仅有50%左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按职业分类,干部、职员和工人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达80%以上,而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人员、退休人员和个体经营者回答正确率低,分别有2项问题回答正确率为各人群中最低;城市家庭妇女及其他人员回答的正确率为两者之间,也分别有2项问题回答正确率不到50%。而在能遵守卫生习惯的人群中,95%以上都能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表1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回答相关问题的正确率

22 知识获取途径

221 不同性别的人群获取知识途径的情况 总体上看,不同性别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有277%的人主要从电视上获取知识信息,依次有237%、230%、101%、91%、64%的人认为获取的知识信息分别主要来自社区宣传、报刊杂志、单位宣传、亲戚朋友、网络。

222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电视、社区宣传、报纸杂志是居民获取相关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相比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来说,随着文化程度下降,对电视和社区宣传的依赖有增加趋势,选择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获取信息的比例降低。 表2 不同职业人群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表3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表4 不同职业人群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

223 不同职业人群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 表4可见,除了外来务工人员之外,不同职业人群以电视为获取相关知识信息主要途径的比例最高。主要以电视、社区宣传、报纸杂志为主要信息来源。其他途径的比例较低。外来务工人员选择报刊杂志的比例为最高,其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分散。

3 讨论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于2002年11月在广东佛山首例发生后,疫情在我国20多个省市迅速蔓延,并波及全球十几个国家[1]。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被战胜。在这场战斗中,健康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调查显示:尽管对SARS病原体的来源一开始并不清楚,但人们对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还是比较高,说明健康教育及时,效果良好。在使用何种消毒剂的回答正确率及执行文明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比例却不尽人意,这可能与宜昌市发病病例较少,人们怀有侥幸心理有关[2,3]。同时也说明,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4]。特别是服务业人员卫生习惯服从率仅达320%,说明服务业人员素质尚有待提高。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发生时,服务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疾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作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另外,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对相关知识了解远远低于其他人群,回答正确率仅500%左右,这与许珊丹等[5]报道一致。

从获取知识的途径看,电视、社区宣传和报刊杂志具有明显的优势,累计有744%的人主要从这里获得相关信息;从单位宣传、亲朋好友和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相对较少。文化程度越高,对电视的依赖降低,而文化程度越低,由电视获取信息的比例越高。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其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分散。因此,在电视普及的今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充分利用电视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报刊杂志和社区针对性的宣传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网络是重要的健康宣教补充途径,其作用与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有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和全体居民共同面对,而在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案中,要特别关注服务行业人群、文化程度低下人群、外来务工人群的健康教育,给他们提供喜闻乐见的宣教方式和开展健康教育的场所,加强这些薄弱环节,堵住健康教育的漏洞,在今天人口流动频繁的社会环境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瑜,张险峰,袁方玉,等湖北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各类检测方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4):47.

[2]张顺祥,蒋丽娟,张启文,等传媒引导和公众互动对SARS预防控制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403405.

[3]黄利鸣、祝开荣、丁文柏,等宜昌市9例SARS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2004,23(3):306307.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突发事件 舆情

一、高校突发事件与不良舆情的关系

1、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无预见因素突然发生,大学生个人、群体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其兼具突发性和危害性等特点。

高校突发事件由于其特有的突发性,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它的突出特点是时效性强、反应剧烈,因而对高校工作大局的稳定影响较大。

2、舆情的内涵及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的成因分析

舆情是指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社会现象产生的看法、意见及态度。据此定义,我们发现舆情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其一,是构成舆情主体的民众;其二,是构成舆情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价值取向;其三,是构成舆情中介机制的舆情因变事项;其四,是舆情空间。由于不同舆情的发生时间、空间以及引发的舆情因变事项不同,所呈现的状态及对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价值取向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良好的舆情可以造就社会和谐、稳定的氛围,不良舆情却会给社会带来冲突,甚至会导致危机的产生。

对应于高校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我们发现其系统内部要素存在舆情形成的四个要素,即高校教职员工及其学生对应舆情主体,高校管理者对应舆情客体,高校内部事件对应舆情因变事项,高校对应舆情空间。同时,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属于高校内部事件的一种,因此其发生必然会导致突发事件类舆情的产生。当高校发生突发性事件后,一般情况下都会引发该校师生的困惑、不安、恐慌等心理反应,进而会引发师生对突发事件本身及其对情绪状况的影响,产生心理、思想上的变化从而形成一定的局部不良舆情。而且,这种事发当地的师生心理、情绪、思想上的变化,还会通过口头对话、网络等载体的传播在很短时间里辐射到周边区域,从而形成新的更大范围的不良舆情,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3、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的扩散途径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的扩散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场所。比如餐厅是高校师生日常生活的地方,高校师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就业压力、思想和心理的困惑都会在餐厅和同学或同事的交谈中体现出来;二是社团集会。高校有众多社团,这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又是能引领校园舆论的主要环境。社团中,学生们畅所欲言,特别是对时政问题的讨论,很容易形成舆论冲击波,导致舆情的产生;三是网络媒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高校师生越来越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感受,并且网络论坛已成为高校师生表达与传播舆情的首选方式。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的扩散途径可归纳为两类:现实途径和虚拟途径。现实途径主要通过语言、文字等现实媒介传播,从而形成现实舆情,即社会舆情,包括口头语言类舆情、书面文字类舆情等;虚拟途径主要通过网络等虚拟媒介传播,从而形成虚拟舆情,即网络舆情,比如各类帖子、博客等。因此,要消解此类舆情,只有同时消解这两种类型舆情,才能有效实现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的消解目的,实现高校师生与管理者思想一致,从而有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消解模式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要消解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也就是要改变受众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反应态度。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中有关“社会态度改变”的理论来分析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的形成与转变机制,从而探寻出有效消解此类舆情的策略。

一般来说,态度形成以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很难改变。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能够运用一些策略来实现态度改变的效果。研究表明:宣传教育能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1、宣传教育要与两种途径相结合

宣传教育有两种途径,即中心途径法与外周途径法。中心途径法是突出信息中所包含的本质特性、合理性论据等方面,通过引发人们的自我思考来改变态度的方法。外周途径法是宣传教育者向人们提供那些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实验证明,中心途径的说服效果比外周途径更持久。因为要想通过中心途径法转变态度,必须经过深刻的分析思考并要得到内心的认同;而外周途径法则是基于外部线索,这些信息提示所发生的影响可能很快减少。其次,通过中心途径来改变态度比通过外周途径对行为有更好的预测性。因为通过中心途径法转变态度是基于自我有目的的思考和精细加工,有助于自我觉察。

因此,我们在实际宣传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群体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那些勤于思考、更具分析能力的人易被中心途径法说服,而当人们转移了注意力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更具说服力。

2、宣传教育与权威性相结合

这里的权威性主要是指宣传者身份的权威性。C.哈夫兰特研究指出:宣传者权威性的高低与其宣传效果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宣传者权威性高,则宣传效果好;宣传者权威性低,则宣传效果差。这里的权威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身份性和形象性。身份性是指其所属社会地位。比如是专家身份或政府官员身份等。这些因素可以增加宣传者在被宣传者心中的可信度。形象性与宣传者的人格特征、外貌仪表以及说话时的信心、态度、亲和力等有关。讲话时口齿不清、畏首畏尾总是不及信心十足那样让人感到可信。但是,C.哈夫兰特通过研究又发现,这种正比例关系只是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时间一长,无论是宣传者的权威性如何,两者的宣传效果并无多大差异。并且指出,权威性高的宣传者在宣传之后即刻拥有很大的说服力,表现出极大的优势,但几星期后优势逐渐消失;而权威性低的宣传者在宣传之后一段时期,宣传效果会逐渐上升,从而最后两者效果趋于等同。

因此,宣传者的选择必须遵循权威性原则,并且信息的应当遵循“首因效应”原则,即在第一时间事实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当人们接受宣传之后情绪激昂时,必须趁热打铁,以促使其态度的转变,当人们接受宣传教育之后无动于衷时,我们也不应操之过急,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并在此期间监控和调节其思想情绪,帮助他们转变态度。

三、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消解模式的运用

1、对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传统应对方式的反思

长期以来,高校对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的应对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采取传统的“堵”和“捂”的方法。即采取行政手段实行对信息进行封锁的策略。这种对信息人为限制和封锁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谣言满天飞,高校形象被妖魔化,引发广大师生的思想波动和对学校的不信任,这不仅使得高校难以有效处理突发事件,也给高校各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一种是高校对外采取“信息选择性”的宣传方法。即对外的信息尽量不涉及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这种方式多由于高校宣传部门欠缺有效的沟通机制,造成信息往往言出多门、口径不一,甚至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如果这样,即使报道真实情况,广大师生和外界也难以相信。一旦如此,宣传部门会感到无所适从,很难协调还原真相,这样就营造了不符合事实的负面信息传播的土壤,严重威胁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因此,在高校建立一套有效的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消解模式势在必行。

2、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消解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容涉及政府的重要活动、重大突发事件、政府决策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并且具有:满足公众知情权,实现公众的民利;引导舆论,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促进政府形象的建设,提高政府在公众中的美誉度和公信力的特点。因此,借助于上述心理学理论分析,可以认为:借助新闻发言人制度来消解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1)新闻小组的组织实施。突发事件后,要成立专门针对突发事件的新闻小组,小组负责人一般由高校党委宣传部长或分管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并且小组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应该为同一人,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出权威性,增强新闻的效果。新闻小组应该从一开始就应该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决策,及时做出部署。这样做有利于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及时了解舆论,并根据情况调整和改进环节。由于新闻人员参与了决策工作,了解实际情况,在时心中有数,使内容、方式和处置工作不脱节,有力促进了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进行。新闻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有所准备,因为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临时制定计划。良好的新闻效果建立在已存在的制度基础上,所以要把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放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平时要做好应对方案,并将其作为紧急计划进行讨论和训练。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就应该立即启动对应的突发事件应对方案。

(2)及时地评估反馈效果。高校突发事件的新闻不是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和公众进行信息的单向传递,而是高校管理者借助于新闻发言人这一中介与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从而实现沟通消解不良舆情的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新闻过程中建立反馈机制。因此,新闻小组必须对效果的反馈进行评估。高校突发事件新闻会的评估方法可以借鉴政府新闻会评估方法,从到会媒体数量、媒体权威性、媒体提问数量、媒体报道数量、相关报道主要观点、公众抽样调查和专家意见等方面,建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统计数据进行评估,通过评估,高校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受众思想动态,得出结论,指导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

3、通过网络舆论引导模式进行消解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自由性、交互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乐于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代,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当突发事件产生时,高校师生往往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探寻有关事件的信息,并对该类事件发表自己的评论,当其他网民看到事件与评论信息后,常常也会对其进行追加评论,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受众将不局限于高校内部师生,也可能包括其他群体,这必将产生更大范围的舆情,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由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覆盖面有限,它只能控制现实生活中小范围的舆情,却无法有效消解通过网络这一虚拟媒介传播的更大范围的舆情。因此,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必须采取一种针对网络舆情的消解模式以弥补其不足。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通过网络舆论引导模式进行消解正好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1)建立网络新闻会制度。网络新闻会是指在一个虚拟的新闻现场,通过网络将无限分散的与会者组织起来,完成信息初始及与会者交流探讨的传播活动。随着网络的蔓延和发展,召开网络会已成为重要的信息公开方式。因此,在高校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高校管理者有必要借助于网络新闻会制度来及时引导舆论,澄清事实,避免谣言滋生,不断公开突发事件处理的新进展。在网络新闻会上,发言人不仅要接受高校师生、媒体的问询,还要回答网民提问。提问的范畴相对于传统新闻会更广,问题的内容也与传统新闻会不同,针对性更强。因此,高校网络新闻发言人要在事先扩大舆情调查范围,对公众和媒体关心的问题都进行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公众和媒体的提问。

(2)实施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掌握网络传播的信息监控权,加强技术管理措施,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利于调节社会舆论导向,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实现高校管理者与公众之间的良性沟通。所谓网络舆情预警就是在计算机软件支持下,采用预测和仿真技术,对各种社会警源的变量进行监测、度量和评估,以及某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网络及公共事务领域运行态势进行有效监控、做出前瞻性判断和预警,并就某一问题向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和参考依据的一整套人机智能化的现代管理系统。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对网上反动、色情等方面的信息加以拦截;并对来访者进行身份确认;使用密钥验证、身份标识、数字签名等安全技术提高电子商务的信用等级等等。在网络舆情预警系统中采用上述措施有利于保证网络信息的健康和文明,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的使用网络舆情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知险情,有利于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高校建立有效地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消解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该重视战略思考和长期规划,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消解模式,使高校管理者在处理和应付突发事件中处于主动地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高校的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突发事件管理的精髓;而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突发事件管理的典型特征。高校积极构建突发事件类舆情消解模式,便能遇变不惊、处之泰然,妥善处置好突发事件,消解不良舆情,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怀建:突发公共事件妥善处置分析研究――以高校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2] 张兆辉、郭子健: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3]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 刘建明:新闻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水法规;宣传工作;格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92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20-02

第十七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普法活动宣传阶段的工作已基本完结,又一轮普法宣传高潮已经过去,新一次对普法宣传工作的总结反思也随之展开。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及水法宣传月活动,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着力做好民生水利工作,深入宣传水法,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水利工作法治化进程。近年来,随着沿开都河、孔雀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诸多新型的水事法律关系不断涌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也对普法宣传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实现普法水平新的提升,如何真正地发挥普法宣传在河流治理工作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以确保治理开都河、孔雀河事业稳定有序的发展,逐渐成为水利部门普法宣传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

1 当前普法宣传工作格局

从“一五”至今,通过10余年的普法宣传工作,普法宣传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当前的宣传工作格局,而当前格局的各个环节仍存在一些阻碍普法宣传工作良性发展的因素。从宣传内容上看,普法宣传工作人员一般结合开都河、孔雀河工作实际,着重宣传普及《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忽视了将其与一些比较贴近百姓生活的法规条例和事实案例相结合,不能很好地提高沿开都河、孔雀河群众的关注度。

2 宣传方式及方法

近年来,巴州水利局水法宣传工作,主要是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为重点,以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宣传车、咨询台等为载体,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水法宣传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共鸣,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邀请州直相关部门召开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座谈会;设立水法规咨询台,向过路行人讲解水法律法规,散发宣传单逾8万张、宣传画逾2万张;展出板报58块;出动宣传车36辆;在广场悬挂大型气球8个;悬挂宣传条幅36条。录制水利部34号令《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录音带,于在市区及干旱乡、镇进行播放,并放发宣传单50万张,宣传手册3 500份;为各县(市)水利局发放《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录音带以及水利部普法办制作的《水的呼唤》法制宣传优秀文艺节目专题片,由县市水利部门在水法宣传周内开展等,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在单个途径上和具体操作过程中,又都是承续旧制,缺乏新颖性和精细化改进,虽样式多样,也难以实现新的突破。

3 存在的问题

3.1 宣传方式

从宣传方式来看,有多线的水利系统内的联合普法,也有单线的本单位进行普法宣传活动,不论是哪种宣传方式,都是单纯的系统内部活动,基本上没有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参与,宣传强度不大,力度不足。

3.2 宣传对象

从宣传对象来看,目前普法宣传工作面对的最直接、最多的对象就是市区内及沿开都河、孔雀河各村镇的基层干部和群众,这就决定了宣传工作开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改革开放至今,虽说沿开都河、孔雀河农村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现代化法制教育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基层组织的领导干部对普法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普法工作措施难以落实,特别是有些基层两委的主要领导对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经济效益的普法教育工作持回避、被动态度,不能很好地配合和支持普法宣传工作;二是沿开都河、孔雀河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差,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效率的提高,使得普法宣传活动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3.3 宣传时间

从宣传时间来看,一般在固定的时期内进行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包括“中国水周”、“世界水日”以及法制宣传活动,而相对缺乏长久机制和应对突发事件突发期间的应急措施。

3.4 宣传体系

从普法宣传体系来说,很多工作人员往往认为普法工作的外业宣传一旦结束就标志着一次活动的完结,其实不然,一次成功的普法宣传活动不仅仅包含外业环节,还包括普法内业工作中的计划编制、材料准备、成效自检、过程总结、方法反思以及方式更新等,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

3.5 宣传队伍建设

从宣传队伍建设来看,目前普法队伍一般是从水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中抽调组成的,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特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诸多新型社会经济关系不断涌现,相应的各类新型的规范性法规条例也不断出台和完善[1-2],在一定程度上对普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法律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法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与要求的相对提高之间的矛盾也是日益尖锐。

4 对策

针对当前的宣传工作格局,要想突破这些障碍瓶颈,普法宣传工作需要实现以下7项突破,以开创普法宣传工作新格局。

4.1 宣传内容的突破,实现“大服务、大宣传、大法治”

拓宽宣传范围,将水法规与《物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土地管理条例》《治安管理条例》等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例密切结合起来,提升群众的关注度,增强普法对象的兴趣性,提高宣传内容的实用性。

4.2 宣传途径的突破,探寻单个宣传途径的完善和精细化改进

一直以来,工作人员不断更新和丰富宣传途径,实现了宣传途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是,在重视了途径多样化的同时却忽视了途径的精细化管理,忽视了对单个宣传途径的完善和改进。以宣传单为例,普法宣传工作人员一直使用这种方式,但却很少以宣传单自身内容为契机,寻求宣传工作新的突破,尝试着将宣传单由法规条例的堆积体更新为生动案例的解说分析册,实现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突出普法活动的可信性、可知性及可感性。

4.3 宣传方式的突破,由单线、多线的纵向联合拓展为横向联合

改变传统宣传模式,由单线、多线的纵向联合拓展形成纵横交织的水法宣传网,密切配合上级搞好联合宣传的同时,加强同水利、用水单位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政府和组织的横向联系,共同形成纵横交织的水法宣传网,提升宣传工作的影响力,确保宣传主题得到普及和深化。

4.4 宣传对象的突破,分类指导,以点带面

针对不同类型复杂性的普法对象,需要进行分类指导教育,积极探索与实践新时期重点普法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基层的干部,走访“基层领导”进行法制宣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在他们身上寻找突破点,因为这类群体相对觉悟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宣传工作人员和沿河群众之间的纽带,首先向他们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利弊,说明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然后以点带面,带动普通群众法制意识的增强,全面提升整个沿开都河、孔雀河周边的普法宣传效果。

4.5 宣传期间的突破,建立长效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目前,“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及“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后,普法宣传工作往往出现“空档期”,缺乏长效机制和应对突发事件突发时期的应急措施。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在特定时期针对种植阻水片林、放牧、违章违规建设、违规建筑、防火、毁坏林木以及在河道范围内违章营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展开教育活动,增强群众守法自觉性。同时,针对突发事件要有具体的应急措施,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普法教育措施能及时展开,为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3]。

4.6 宣传体系的突破,实现外业活动与内业工作并重

外业宣传的结束不代表一次活动的完结,整个宣传工作体系应该包括外业宣传活动和内业工作中的计划编制、材料准备、成效自检、过程总结、方法反思以及方式更新等,而且推动整个普法宣传工作不断进步的也恰恰是内业工作中的自检、总结、反思和更新。普法宣传工作人员需要对普法宣传工作进行认真的回顾,并在回顾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活动流程安排,对活动策划、预算金额、工具筹备、人员分配、方式选择、路线设定、过程实录、应急处理及活动总结等工作的声像图片和文本资料进行收集规整和分类归档。同时,在完善资料归档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查找普法宣传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普法规划,以实现下步普法工作的全面化、深入化、系统化[4-5]。

4.7 普法队伍的突破,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组合

平时要加强普法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组合,壮大更新宣传队伍。同时,健全水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考核制度,经常性地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对普法宣传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充电,较为系统全面地更新了执法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鼓励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班,定期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并按时考核、评比,以保证学习效果,提高普法宣传者的素质,为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宣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和智力支持。

5 参考文献

[1] 李振潜.贯彻新《水法》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广西水利水电,2002(4):1.

[2] 祝桂梅.加强水行政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3):326,329.

[3] 张光辉,原树森.浅谈依法规范水行政监察工作[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5):372.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宣传工作;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与服务之间的竞争,更体现在产品与服务背后的技术竞争与管理竞争。而对于技术和管理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是企业文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做好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通过对于很多优秀企业的研究来看,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对于企业文化宣传的工作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够共同的谋求企业生存与发展,进一步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渠道,从而将思想政治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关系

(一)二者服务对象相同

无论是文化还是思想,最终的对象都是人,所以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都是人。所以通过进一步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励人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基本格调,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保证人际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立场观点,企业文化能够为人的价值取向与集体意识的催化剂,从而加强员工的敬业精神。所以说,无论是思想政治还是企业文化对于人的影响都是非常的重要。

(二)二者宣传途径一致

企业文化的宣传途径主要集中于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思想政治宣传途径主要为党和国家的时政方针,包括市场经济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法制教育、企业发展的教育任务等。从这两方面来看,思想政治的宣传途径完全适用于企业文化的宣传途径。

(三)二者宣传环境相似

思想政治的宣传环境与企业文化的宣传环境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而且企业文化宣传的环境包括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种,所以对于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宣传。

二、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通过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之间的关联性,能够进一步厘清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深入、持续的开展,从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加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等特征。

(一)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生产与思想政治相融合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包括了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这些核心内涵基本上能够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追求,从而进一步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性。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发展的顺利实现,所以进一步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来提高企业经营生产,使得企业员工同过企业文化来形成更加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相统一。所以说,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能够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工作之中,从而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

(二)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保证企业符合时展趋势

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宣传工作代表着这个企业最先进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而且还会引导全体员工形成一定的群体意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全面促进企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与无尽的资源。

(三)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扩展

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的不断完善,从而保证企业员工在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中能够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活力,更加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通过对于群体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引导,进一步规范了员工的行为,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V阔的外延条件。

三、新时期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主要方面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更应该加强对于思想政治文化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从而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在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中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党建特色

社会主义党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在干部管理方面为企业提供了非常多的骨干和精英,进一步在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中起到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党建特色为战斗堡垒的统一阵线,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二)在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中要着眼于整体队伍的素质提升

任何的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企业的整体队伍素质提升所服务的,只有在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中将重点对象放眼于整体素质,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促进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途径,也是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在新时期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不仅能够全面提升企业发展水平,而且更能够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能够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渠道的不断拓宽,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持的文化思想政治基础。

参考文献:

[1] 蒙秋丽.关于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

宣传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第5篇

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了解怀化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防治管理的进展情况,为具体的执行效果做评估,为该市的艾滋病防治提供参照。方法 收集怀化市截止到2014年8月底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信息,分析所有感染患者的人口组成和感染途径。结果 怀化市艾滋病感人群中年人占人数的主要比例,男女性别比1.99: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7.4%,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途径(占89.5%)。结论 艾滋病的防治管理要求感染者强化早期随访监测,指导规范化人们的性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

关键词 ]抗病毒;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021-02

Huaihua City, the AID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anagement

WEI Xuefeng LU Li ping ZHANG Ling LI Qiulan

Huaihu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unan 41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of Huaihua City AIDS anti viral treatment control management, do the assessment for specific performance, think of AIDS in our city to provide reference. Methods Collection in Huaihua city until allreceive antivir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nformation at the end of 2014 8, analysis of all infected patients demographic and infection. Results In Huaihua City aids the mainproportion of people accounted for the number of middle-aged people, sex ratio1.99:1, junior high school and below education accounted for 67.4%, infected mainly through sexual transmission (89.5%). Conclusion AIDS prevention managementrequirements infection early intensive follow-up monitoring, behavior guidancestandardization of people,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aids.

[Key words]Antiviral; AIDS patients;Characteristic analysis

[作者简介]卫学丰(1979-),男,山西阳城人,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艾滋病的发生因为人体的免疫权限病毒而造成的严重性传染病症,当下临床还没并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为以后的艾滋病抗病毒防治管理提供参照依据。怀化市从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对怀化市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防治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怀化市疾控中心专门组织了人员对截止2014年8月底的838例接受免费艾滋病抗病毒防治的患者进行调查,总结了艾滋病的集中发病人群和主要感染方式,具体报道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截止2014年8月底,怀化市所有自愿接受抗病毒治疗的838例HIV患者,都符合国家制定的药物治疗标准。

1.2 方法

怀化市和县区疾控中心主要负责患者的随访、收集各项资料并将其收录进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对研究对象信息使用Excel统计汇总,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做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1.3 质量控制

使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保证调查表的设计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次调查前事先进行过预调查。

2 结果

2.1 人口学组成

838例感染对象平均年龄为(40±15)岁。以汉族为主,占81.5%,37.5%为城市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99:1,67.4%为初中及以下程度,66.7%为无业,44.2%单身人士,见表1。

2.2 感染途径

从该次调查结果来看,主要的艾滋病感染途径还是在于性传播,占比为89.5%。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也是性传播,从此结果也知当下怀化市的艾滋病感染途径控制还是在性,因此要求规范化人们的性行为。具体数据参见表2。

3 讨论

当下我国正在大面积的为各个地区的艾滋患者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因此对艾滋的抗病毒治疗情况做研究,评价具体的实施和治疗效果,指导并订立合适的救治方案,对帮助我国艾滋病的抗病毒工作开展有积极作用[1]。①该次调查中抽样怀化市接受免费治疗的838例患者,检查发现怀化市中有抗病毒治疗要求的患者第一,多以中年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已婚或同居占一半以上;②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提示感染人群的文化程度相对低下,需要加大对这群人的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③感染途径为性传播为主,表示强化暗娼等一些高危人群的干预和监测有必要性意义,另外需要加强宣传,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性行为的意识,更好的提升人们的防治意识,降低艾滋病的传播;④艾滋病感染流行潜在危险因素的地区,要开展示范社区项目,协调各个部门和群众的参与力度,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为人们开展健康培训和行为干预[2]。

艾滋病患者进入到发病前,机会性感染的出现概率便会上升,因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就更高,对艾滋病救治体系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在艾滋病抗病毒防治过程中,需要强化乡村两级艾滋病防治医疗单位的基础设施配置和专业人才建设配置,实现供求平衡。另外因为健康意识、经济情况和心理压力等方面的影响,要求强化科学的艾滋病医学咨询服务系统,提升艾滋病患者的防治意识和健康生活的水平,降低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指引患者选择优秀的医疗单位就诊。对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也需要优化配置,构建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基层化艾滋病救治体系,找寻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艾滋病防治系统。

该次调查中看出,农村人群多于城市人群,低文化人群占大多数,表示艾滋病的传播主要因素还是因为人们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不够了解,因此怀化市有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环境,以减少因为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①充分利用公共传媒方式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有计划的投放艾滋病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在公共媒体上。尤其在每年12月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期间内,更要扩大宣传力度,改善宣传质量,提升宣传覆盖面。②教育部门需要将艾滋病的防治教育纳入学校普通教育计划内,在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都加入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课程[3]。遵循适度性原则,强化人群的性知识与性道德意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以提升艾滋病的抵御能力。

结合该次调查数据,怀化市艾滋病抗病毒防治,需要继续加大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发现能力,在医疗机构不仅仅是医院,在社区服务中心等自愿咨询点要全面深入推广开展HIV免费咨询检测。同时国内外调查均表明早期的抗病毒防治,对艾滋患者来说,是有现实性应用价值的,不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晚治疗势必会造成恶劣治疗影响,对患者的依从性也会降低。

综合该次怀化市的艾滋病流行性特点,以下提出几点综合防治措施:①更深入的组建合理的艾滋病监督管理体制,强化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宣传和走访,帮助这些人确切的掌握好各项有关艾滋病的传播和防治的方式;②建立健全通畅的网络渠道,扩大监测面和检测覆盖面,相关单位需要积极结合当前怀化市的调查结果与调查内容,开展重点区域的重点调查与走访了解,重视对艾滋病感染人群的控制,了解感染艾滋病人群的接触人群,以更好的布置艾滋病的扩散防治网[4]。

综合该次调查结果,艾滋病的防治管理主要在于加强宣传,强化人们对艾滋病的各项知识的了解,强化自身防治意识,坚持安全健康性行为,以降低艾滋病的传播率与感染率。

[

参考文献]

[1]陈谐捷,唐小平.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51(11):659-661.

[2]宋传峰,傅继华,刘学真,等.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机探讨[J].山东医药,2013,49(1):50-51.

[3] 常壤丹,刘刚,何金戈,等.四川省结核病患者中HIV筛查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13(6):325-326.

[4]何旺瑞,胡嘉.江西省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现状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3(16):3147-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