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永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69-02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世代遗传的精神文化基因。它携带着其全部的文化信息基因遗传给华夏儿女,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渗透到精神层面,指导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它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与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食粮,不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行为准则。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人精神的支撑

中国人历来重视精神世界的生活,为精神的富足而不懈努力着。每个人决不甘于做一个存于天地之间的行尸走肉,都想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人格,都极力的想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在中国古代就有体现,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和为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兼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格物致知等等。这些民族精神构筑了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国人的为人处世。

中华民族精神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而逐步丰富、完善、积淀和升华的。它是中国各民族生活的集合体,是各个民族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生活方式的浓缩,是国人精神的支柱和生存的动力。同时也是国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民俗节日到饮食文化、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品质、从价值取向到行为方式,无不诠释着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传统文化尤其注重精神层面的建设,它强调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自我价值的体现,教人自强不息、爱国敬业、孝亲友善、诚信谦卑......同时也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即“天人合一”等等这一切都是在教化人寻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即让人找到精神的寄托,生活的着落。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人行动的指针

人的一切行为是受其意识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意识主要是外界刺激作用于人脑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什么样的文化内涵、文化本质、文化精髓作用于人的大脑就会产生不同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将成为人的行为指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自强自立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熔铸而成强大的民族精神,这使得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愈强愈坚,使中华民族豪迈的立于世界之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梁启超勉励学生,勉励国人的激昂陈词,是教育人要刚毅坚卓、奋发图强,是个人面对人生最朴实的哲理。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倡的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还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就国家而言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机遇,才能跟上突飞猛进的世界发展的步伐,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有出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与个人而言只有创新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才能把握机会,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从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宝贵的精神品质,赋予我们爱国的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智慧、百折不回的勇气,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有赖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繁荣。中国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它传承创新,独具特色,亲切、务实、具有激励作用,它以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为根本目标,是国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共同心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中国梦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凝聚剂

所有的梦想都来源于现实,中国梦正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激励着全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开启史无前例的伟大征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梦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而是经过努力一定会实现的,因为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合中国国情和时展进步的要求。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追求,昭示着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沉淀和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库。因此要实现中国梦不仅仅要广泛的借鉴当今国内外一切发达的,优秀的科技成果、经验智慧,更要深入挖掘我们自己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里面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及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同时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要求和进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利用。

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情怀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凝聚了人心,提供了精神支撑。可以说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全体中国人同心同德,共同参与;有赖于每个公民素质的提高,艰苦的付出;有赖于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那么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来自于哪里呢?它就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凝聚起13亿中国人哿ν心,砥砺奋进汇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其独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梦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国人最深刻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国人最深沉的理想追求。

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对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康有为、梁启超、林则徐、孙中山等满怀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梦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革命实践。同样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民族精神的命脉,是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是实现中国梦的智库和助推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存在千年而不辍,这正是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最坚实的继承和最深厚的底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基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共同的道德基础,是维系一个国家或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因。像中国结不单是国人审美的艺术表现,更是国人民族感情的体现,是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渊源和广泛文化认同的产物。北京奥运会时的五个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的设计里面融合了诸多的中国传统元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来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只是其外表,更重要的是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道德基础。正是这种共同的文化基因和道德基础规制着民族的认同感。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的情感就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假使一个人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没有认同感,他是绝对不会热爱自己祖国的,这样的人就会在特殊的时期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做法是遭人唾弃的,是受万夫所指的。民族认同感是实现中国梦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文化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全体国人团结起来砥砺奋进,不畏艰险,伟大的中国梦才能实现,才能推进中华民族统一的进程。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血脉相承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认同 文化安全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54-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华夏文明几千年,积累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学、道学、佛学、易经、中医、武学、文学、书法、绘画、饮食、民族工艺、戏曲……可以说不胜枚举,瑰宝甚多,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几千年积淀,是先贤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最终使其精妙绝伦,精辟无比,其中蕴涵着大道理、大智慧,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意义重大,而且经过后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历史现实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圣人”“君子”品格的人,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性教育,而是全面培养人文品格的教育。当前的教育也应如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绝不可忘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这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当代的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富有报国之志的有志青年,对于国家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铭记历史,胸怀祖国,意欲展现自己的报国之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铭记和践行的行为准则。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境界

大学生求知欲最强烈,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很大,他们渴望学到新鲜知识,期望尽快成长。大学这个开放的环境正为他们吸收各种文化知识与思想理论敞开了大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丰富和发展,并不断地创新和进步。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才会打开思路,联想古今,立足实际,求实创新,不断进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且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让学生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和提升,引导大学生寻找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方冲突和恐怖主义依然存在。近年来,西方国家在看到强权政治并不十分奏效的情况下,逐步把强权政治演变为文化入侵。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通过文化入侵的方式传入我国。青年学生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因而西方文化得以乘机进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防范意识差的大学生由开始的好奇心理到最后认同和好感,甚至崇拜和迷恋,从而导致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忽视,这直接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则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五)有利于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次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核心。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太极拳》《武术操》等课程让学生领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由来和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例如清明祭奠英烈、诵读国学经典、传统礼仪教育、传统文化讲座、书法比赛、中国风绘画、民族舞蹈、传统手工技艺展示、民间故事演讲、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从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冲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安全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是开放的,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交流与竞争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外来文化与内部文化必然要相遇、交流与碰撞。在内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就存在本国文化的保护问题。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硬实力”的竞争,而更多包含了文化、外交等软实力的竞争。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大学生思想意识自主、价值追求多样、个性特点鲜明,但对文化冲击的防范意识却非常薄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向学生讲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对立关系,同时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红色观影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真切地领会这一点。对于西方文化中合理的、优秀的,我们可以批判借鉴,但不合理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树立起文化安全观。

(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十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4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向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通过以关爱和奉献为主题的志愿服务、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为内容的社会实践、以敬业为核心的学风建设和创新教育、以平等、公正、诚信为主题的创业教育、诚信考试主题教育、友善宿舍关系构建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将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将大学生培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党史文化;传统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13-02

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孕育,产生、发展及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中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考虑的中心不是个体,而是相互的关系,寻求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某种结合点,强调互利双赢的关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性乐观精神,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包容并兼"。 党史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

1 相同性

1.1 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昭示了党史文化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视,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文化工作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命题,对发展文化的理论和方针作出了精辟的论述。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方针,就文艺和人民、文艺和生活、作家和群众、批判和继承、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普及和提高等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在1951年4月,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口号。1956年4月和1964年2月,又先后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保证文艺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决定,要求各族人民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1.2 都重信仰。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信仰的民族。信仰什么?信"天、地、君、亲、师"。天地是自然物,天覆盖万物,生生不息,地承载万物,孕育万物,天地运行创造万物,所以信"天地";信"君、亲、师",这三者都是人,人在天地间合天道,重地道,讲人道,创造财富,所以信仰"人",尊重"人"。"天、地、人"叫"三才",中国人就信这"三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能左右他们的生活,天人合一就吉祥。这是中华文明的主流。中国文化重视生命、生存、生活和人生的价值,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这与我们今天讲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是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个信仰就像人的脊梁骨一样,支撑着我们脚踏实地的从事着共产主义事业和运动。

一个人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消极颓废,就欲及时行乐;要想及时行乐,就要敛财索贿。敛财索贿就是犯罪,及时行乐就是腐败,腐败犯罪就要落马,这就是信仰缺失的必然逻辑。

战争年代,我们的共产党员,人民军队指战员,为什么不怕牺牲?为什么英勇善战,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就是要旧社会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新制度,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献身,也在所不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雷锋、欧阳海、王杰,他们的献身精神从何而来,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任长霞、牛玉儒、王瑛、丁小兵、方玉刚等等共产党员,他们信仰坚定,道德高尚,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是我们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1.3 都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培养孕育的文化结晶,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50多个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感情、意志信念、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长期的相互交融凝聚而成的,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孕育、发展形成的传统民族精神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民爱物"、"厚德载物"的博爱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和为贵的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精神;勤劳勇敢、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精神;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日新又新的革新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改革开放阶段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的精神财富。

2 不同性

2.1 外延不同。

党史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是不同的。党史文化的外延仅有党史理论文化、党史纪念地文化、党史人物文化、党史事件文化,还有军事文化、外交文化、统战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教育科技文化以及文艺、体育、卫生等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较宽。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积淀了非常厚重的优秀文化因子。如孝文化、和文化、善文化以及建立在道德主干上的仁、义、礼、智、信的忠孝观、义利观、和平观、实用性的宗教观、重视家庭与人情的伦理观等,范围非常宽泛。还包括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其视角触及到了教育、文化、社会、日常民俗等多领域多行业范围。可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层价值观才未发生根本转换。我们中华文明才一直延续几千年而未中断,且原生态的基本内核在世界范围内才再次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2 时段不同。

党史文化的时段严格说可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至今90多年。这9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三大变化,一个是"站"起来,二个是"富"起来,三个是"强"起来,在这个时段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史文化的的时间至今只有九十多年。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段严格说应从伏羲氏"一画开工"算起,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或六千多年)历史。这五千多年里,中国从原始社会演变为奴隶社会,再演变为封建社会直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伏羲炎黄哲学为源头,以易经和儒、道、墨、法等为主干的中华优秀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东方汉学文化的本体和源泉。中国国民性格为什么会出现迥异于西方民族的特征,中华民族何以能以独特的发展道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受惠于这些文化元典。

2.3 源头不同。

党史文化源自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外文化包容兼并的产物。"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从国外传入,经、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的传播,逐渐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从而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共产主义小组,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就有了党史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易经》。《易经》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源头,这已被各界所接受,是不争的事实。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承认过,他所创造的辩证逻辑定律正是得到了《易经》的启发,他还感叹地说,他一生中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07-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和新要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明确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发展的产物,是其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它孕育并塑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绵延着五千多年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历史检验和人民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和内核,是维系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繁荣进步的精神纽带和不竭动力。

党的十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以后,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强调其在中华先进文化发展中的传承作用。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与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指向是其历史进程中长期孕育、沉淀而成的,并将引导、支撑、推动着这个民族、国家、社会走向永久进步和蓬勃发展。在2014年5・4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重要讲话除了准确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外,均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帮助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做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让学生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客观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讲仁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质;“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方面,是落实“讲仁爱”的四个维度。“求大同”则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讲仁爱”的最终实现。这六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内在地包含了提高个人道德、促进群体和谐、建立大同社会等不同层面。2014年5・4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强调“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①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因此,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场所,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和传承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中华优秀品格塑造大学生灵魂,以中国精神昂扬大学生斗志;就是要深入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科学高尚人生观指引大学生人生方向,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原则锤炼大学生奉献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争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以实现中国梦为崇高理想激励大学生为国奋斗,以成就璀璨人生为动力鼓舞大学生创造人生出彩机会。

三、大力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提升育人实效性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学校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于教书育人。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要求和选择。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借助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深入探究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努力将中华文化精髓推进课堂、融入教材、深入学生头脑深处;另一方面,不断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媒体,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充分发挥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通过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宣讲教育活动,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此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有效融入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之中,让“尊师重教”、“仁爱”、“诚信”、“忠恕”、“敬业”、“以人为本”等中华优秀道德理念在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得到生动体现,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同时应积极鼓励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贴近自然,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和躬身实践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磨炼和人生思想境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 传统文化 美德 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 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 做自己该做的事。

1.2 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 重视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 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 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 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 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 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 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 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 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 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 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 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 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 赋予新时代内容, 容纳新的代精神, 达到承前启后, 与时俱进, 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 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 鼓舞学生, 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 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四川5 ·12 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