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专注力和思维训练

儿童专注力和思维训练

儿童专注力和思维训练

儿童专注力和思维训练范文第1篇

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特点训练模式

一、概述

冰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仅消耗体能,同时也消耗心理能量。如果不能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能量和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运动员在身体、技术和战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难以在比赛中取胜;特别是在一些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少年运动就开始重视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1、认知特点

(1)感知觉的特点。运动员形成一切心理过程都要建立在感知觉能力基础上,少年儿童的训练水平和难度不高,感知觉发展落后于成年人。例如少儿运动员在训练射门动作时,常出现对球门位置判断失误的现象,因为空间知觉差。

(2)运动表象的特点。表象是对曾经感知的事物进行形象反映,是大脑将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感性形象的过程。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表现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对动觉表现的接受能力差,因此教练员要注重反复进行标准的示范动作。

(3)思维特征。思维过程是对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况的反映过程,冰球是集体运动,战术思维能力不仅是运动员水平的标志,也影响了冰球团队的战术水平。少年儿童的思维敏锐性强,但是缺乏与专项的有机结合,缺乏思维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2、心理状态特性

少儿运动员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能力、自我调整能力还不高。冰球运动的对抗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从少儿时期就要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训练,适应艰苦和激烈的冰球运动。

3、个性特点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儿少冰球运动员个性的发展直接影响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以及他们将来的竞争能力。

三、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模式

1、心理训练的内容

(1)提高感知觉能力

要通过基础和反复的技术动作练习,培养少儿冰球运动员的感知觉能力。少儿冰球运动员训练时从单一的技术动作开始,逐渐进行复杂技术动作,然后再开展技术和战术的培养计划,最后达到与全队训练和比赛适应的结果。运动员在一系列的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感知觉心理。

(2)强化情绪控制。少儿情绪的稳定性差,但是会因年龄的成熟逐渐进步,教练要打造和谐的师徒关系,训练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粗暴、单一方法,重视训练和讲解的艺术,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教练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因此教练情绪要保持平稳、态度自信、和蔼。教练对少儿冰球运动员进行情绪训练时,应该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个性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方案。教练要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改进训练方法和内容,让少儿运动员因为兴趣而训练,使他们能保持愉快的情绪、获得付出后的成就感。

(3)增强自信心。一切运动项目都需要运动员具备自信心,冰球运动项目对抗性强,比赛场上形势复杂多变,自信心是比赛成功必须具备的心态。少儿运动员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教练要注重多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适合冰球运动,只要认真训练一定会成功;当球员表现失误或者训练效果不好时,也要用温和的态度指出缺点,保护少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注重激励和启发。比赛失败后教练要及时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训总结,让运动员关注战略和技术上的问题,调整低沉情绪,增强运动员的斗志和信心,让运动员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4)提高注意力。冰球运动比赛一般比较激烈,竞技双方有直接身体接触、碰撞,赛场变化多样、惊险刺激,稍不留神,可能出现技术上的失误和配合上的疏漏。因此少儿冰球运动员必须在场上提高注意力,教练员要注重这方面的有效训练。

(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冰球运动要耗费很大的体力,训练难度很大,运动员经常要忍受巨大的生理痛苦和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因此,少儿冰球教练员必须对运动员进行对抗困难和挫折的训练,让运动员明确冰上运动的意义和困难,使他们逐渐形成挑战自我、战胜逆境、吃苦耐劳的良好意志品质。同时,冰球运动是个团体性项目,要让小运动员少儿时期就养成集体主义精神,能很好的协作和沟通,适应群体生活,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2、心理训练的方法

(1)放松训练。运动员可以利用自我暗示实现心理的放松,暗示主要是用语言对心理产生调节,使疲劳的肌体得到缓解和休息,从而使情绪迅速恢复正常状态。放松训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因为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人对自己或者他人积极的语言产生作用,运动员可以闭目仰卧或者静坐,集中精力对积极的语言和情绪进行反应,产生放松心态,或者想象自己放松的情景,首先对过度紧张情绪的缓解。

(2)运动表象训练。使受训者通过训练唤起运动的表现,在大脑中进行虚拟训练,因此又称为念动训练。运动员在接受运动表象训练时,将教练的讲解和示范在大脑中进行运动表象思维,提升运动技术。大概包括以下环节:回忆-重复训练-改进-提升-创新。少儿冰球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表象训练时,可以先放松身心,然后在大脑中反复想象教练的动作表象和自己做动作时的身体感觉,然后再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

(3)适应与模拟练习法。在参加比赛前充分搜集与比赛有关的信息资料,例如:时间、场地、气候、对手情况等,然后结合自己教授的少儿冰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制定科学的具体的训练方案。训练内容要尽量模拟将要参加的比赛,对可能出现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赛前心理指导和分析,增强运动员对实际比赛现场的适应能力。

总之,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心发展不成熟,对其心理训练要遵循儿童心理发育规律,注重长期坚持、循循善诱。我们的教练人员要增强爱心和耐心,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进行多方面的心理训练,促进我国少儿冰球运动的长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专注力和思维训练范文第2篇

巴南区从1991年开始进行“三算结合”实验。在重庆市及全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却存在着大面积学生珠像建立困难,难以达到计算的要求,教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重视不够,没有更多的着眼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我校决定在幼儿园进行“珠算心算结合发展儿童智力”实验(以下简称“珠心算”实验)。经过初步论证,从1995年3月,我们在幼儿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4月,经过重庆市教科所专家组论证,“珠心算”实验正式立题,于1999年1月通过市教科所专家组评审结题。在巴南区内进一步推广实验。一、基本做法(一)统一认识,摆正“珠心算”实验的位置“珠心算”课进入幼儿园,人们对它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实验无先例,无教材,教师无所遵从,存在畏难思想。其次,有的教师认为该课不统考,无检测标准,上课比较随意,随便调课,甚至有时不上。1996年夏,学校成立了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后,首先抓了理论的学习和研讨,搜集有关珠心算的信息,统一对实验的认识。不仅把该实验看作是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三算”的深化,更是把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组织了3次课题研讨,请了区、市教科所教研员及专家、领导一起研讨,对实验有了一致的看法。并召开了家长会,通过学生心算表演、教师介绍,使家长了解实验。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①珠心算教学组织形式上接近小学数学教学,但不能照搬,应满足幼儿特点。②教学内容应以珠算心算为主,按珠心算的内容特点编排教材,并不涉及小学笔算内容。③教学目标上重点是发展儿童智力,应面向全体儿童,激发儿童兴趣,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建立珠像,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④更多的关注非智力因素和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二)抓好管理,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把课题实验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管理。通过抓管理,不断研究解决实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珠心算”实验,教师是最重要的环节。学校从实际出发,从现有教师中挑选了比较合远的人员担任实验工作。并加紧对教师的培训,学校主要采取:①抓学习。让实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珠心算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作好学习笔记,定期交学校领导检查。学校还让实验教师学习创造教育实验经验,要求教师要有改革思想和创新意识,不仅着眼于计算能力提高,更应强调非智力因素发展,在幼小衔接上探索新的路子。②给条件。让实验教师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先后让实验教师到武汉、北京、深圳进行珠心算的教学活动。工作中学校尽力开绿灯,解决好相关问题,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③压担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带头的课题组,严格按实验方案检查。实验中对新教师采用了“师徒帮学”,让骨干教师多次接受市内各区、县教师的观摩,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2、规范教学内容。实验没有教材,为了解决实验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区教研员的帮助下,经过反复研究、修改,花了二年多的时间,三次修订,编写出版了《幼儿珠心算》教材一本。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也规范了教学内容,便于学校检查。3、保证教学时间。实验初,每天早上8:00至8:30进行一节课。由于幼儿自理能力差,经常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全部按时到校。教师有时也因教研活动调课,影响了教学时间,后来我们把珠心算课安排在幼儿计算课时进行,每天上一节,这样纳入课表,严肃规范,学生齐了,更重视了,也便于督促检查,保证了教学时间。4、抓好考查评估,保证教学质量。为了“珠心算”实验进一步规范化,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首的考核小组,定时检查评估,主要采用“二看”“三听”的方式,即看教师资料、计划、总结、教案、论文等,看学生珠心算技能;听教师介绍实验情况,听课堂教学,听家长、学生、科任教师意见。通过考核,对教师进行评比,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积极性。5、建立资料档案。实验中有许多资料需要收集,如教材的编写稿、幼儿实验前测等测查资料、分析资料、计划总结资料、重点课研究资料、会议记录及照片、录像等,为此,我们设专门人员收集资料,把资料分类整理成14个卷宗。结题时,齐备的材料得到专家们一致好评。(三)加强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珠心算”实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课的质量。如何搞好珠心算课,向课堂要质量,为此,我们重点研究了三个问题。1、珠心算课的基本特征。幼儿有其年龄特征,幼儿园珠心算课也有其相应特点。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后在96-98级中多次听课,然后分析、讨论、归纳,通过反复研究,对珠心算课特征达成以下共识:①珠心算课要体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必须坚持兴趣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即培养儿童兴趣要发挥儿童主体作用,通过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注意设置情境激趣、教师示范要到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②珠心算课是以学生为主的课。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教案设计、课堂引导上。应以学生为主,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的全新课堂模式。③珠心算课是以练为主的课。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空间,并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指导练、同方对练、找对手练、游戏练、分组练…2、珠心算课的基本课型。经过广泛的实践和交流、研讨,我们把珠心算课大体分为四类:①新授型。即以传授新知为主;②技能训练型。主要以练习为主,如指法练习,教师出题目、说要求,检查指法掌握情况,让儿园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技巧;③游戏型。游戏是幼儿课堂中不可少的形式,教学中以游戏为主线,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儿童兴趣,又培养了儿童运用知识的能力。④竞赛型。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后,定期上一堂争夺“珠算大王”、“心算大王”的比赛课,会使他们兴趣盎然,更好的激发了儿童的求知欲和上进心。3、珠心算课的基本结构。珠心算课以练为主,而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短,显然无法集中30分钟。通过反复研究、听课、实践,我们把一堂课一般分作三段,即两节小课和课间游戏过渡的形式。第一段一般进行新授或实际拨珠,第三段进行珠心算,中间一个数学游戏相连接。这样改革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二、实验效果实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下:(一)儿童智力情况1、儿童珠心算技能情况。从指法测查(表1)、拨珠频率测查(表2)及珠算、心算测查(表3)看。幼儿指法规范、拨珠迅速、计算准确、珠像较牢固,完全达到了实验目标,为解决小学“三算结合”大面积珠像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表1:拇指食指中指联拨样本50505050平均分96.696.494.892.5优秀率96%96%98%88%及格率100%100%100%98%表2:123456789样本505050505050505050及格率100%100%98%96%100%94%90%98%96%频率(字/秒)4.13.72.92.83.62.52.82.42.4平均频率3字/秒表3:珠算心算样本5050平均分96.496.1优秀率98%92%及格率100%100%2、从儿童思维能力测查(表4)看,通过实验的儿童思维速度和准确率明显占优。儿童思维灵活,创造性更超过了平行班。(表4)97.1和97.2测查题中有二题计算和超过100(均未学),但实验班有93%得分,对照班则只有23%得分,实验班学生还能算出更大数量的题目,发现自然数连加简便算法。表4:样本总分平均分STP实验班97.130227075.78.453.31P<0.01差异非常显著平行班97.2301742.558.112.02实验班幼大1474612.598.22.502.74P<0.01差异非常显著平验班幼大2383650964.753、从幼儿记忆力测查(表5)看,实验班儿童的单位时间记忆量是平行班的2.14倍(测单位时间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表5:项目班级样本记忆量平均值STP98级1实验班3051817.33.823.4379P<0.01差异非常显著98级5平行班302438.12.344、其他方面情况。从实验教学看,本实验利于儿童注意力培养,不少儿童学习珠心算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表6),回家能坚持练习,有了较好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且有意注意时间明显延长。儿童在做“火柴棍”游戏(移算式,摆图形等)表现出观察力、想象力有较大提高。表6:项目班级样本非常有兴趣比较有兴趣没有兴趣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97级实验班474391.536.412.198级实验班464291.424.324.3(二)特长生情况通过实验的儿童中涌现出一些计算超常儿童。6岁幼儿能在几秒内心算出10个三位数的加减法。兴趣小组小朋友还能心算多位数乘法。4名6岁的儿童1998年5月31日参加重庆市“奔向21世纪”暨“六一”庆祝会上的表演,以超过计算器和电脑的速度(计算完全正确),受到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的报道,重庆青年报、重庆电视台还作了专题采访。经过实验的学生15人次在市以上珠心算比赛中获奖。在1998年全国史丰收速算法大赛中一人获二等奖(第九名),其珠算水平达能手一级。实验班在区、市幼儿球操、故事、游戏等比赛中多次获奖。(三)教研情况实验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实验中教师们多次为区、市提供研讨现场。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自觉学习了关于幼儿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修改、编写了《幼儿珠心算》教材一本。实验教师在区市论文评选中9人次获一、二等奖,有二人在市赛课中分获一、二等奖,多人评为校、区、市优秀教师,一人1999年评为全国优秀珠算教师,三人成为巴南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本实验还带动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我校2000年成为巴南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巴南区教育科研示范单位。三、体会(一)珠心算对儿童智能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的职能,重点在开发智能。而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综合。珠心算教学中,需要有意识的开发智力。实验证明珠心算在这方面有显著作用。如:听心算10个数加减,首先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否则不能输入信息,老师念得越快,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学生也必须算得更快,思维力的准确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师念的位数逐步增加,学生的感知力的范围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计算的数越多,计算数位越宽,对学生记忆力要求也越高。这些训练中,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它指的是思维的速度,是判断一个人智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珠心算教学通过对儿童的培养,使他们计算速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儿童思维敏捷性品质很明显的改善。实践证明:学前儿童稍加训练可达到每秒计算2-4个数字。这是数值计算的训练,但智力活动具有辐射、迁移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对其它活动有同样的效应.在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耳、口不仅配合协调,且左右两个半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交替运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的开发。儿童双手拨珠,在拨、看、听训练中,要求动作规范、准确、迅速、力度适中,不仅锻炼了手,也达到了心灵手巧,耳聪目明,提高了触觉、视觉、听觉的灵敏度。一个训练不到一年的幼儿可以一眼看清10个数字。儿童观察力的提高,其效果是明显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学中观察力、注意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论是看心算、听心算、拨珠时,都要求准、快,迫使儿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由于儿童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把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儿童注意的对象变为儿童直接行动的对象,使儿童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力的增强了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实验中观察、统计发现:一般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每次为3分钟,而实验班则是7分钟,有的儿童达15分钟以上。珠心算对儿童注意力培养作用是明显的。科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人类一切智慧都根源于记忆。实验证明:珠心算学习可以把记忆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而且学习珠心算还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珠心算学习通过大量想珠、心算,使儿童想象力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语言学习中珠心算班学生回答问题更有新意,课堂气氛更活跃。总之,珠心算学习中,儿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了儿童思维锻炼,加强了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儿童整体智力水平得到提高。(二)珠心算利于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慧的心理因素机能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后者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它对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动力和调节机能,这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是极为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研究认为:人成功的因素中20%归功于智商,而80%归功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关键,即情感智商——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调适情绪、充满希望,具有高度责任感等。戈尔曼研究认为:对于智商,经验或教育对它的作用不大,而对人生至关重要的EQ却完全能从童年学得和提高。珠心算的学习中,一道自然数连加如:1到36儿童往往要经过几十、几百遍才能又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百折不挠的练习,向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们一定厌倦过、想过放弃,但是,通过调适情绪、心中高度责任感激励、促使他们放弃了贪玩的念头,最后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克制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享受,无疑将使他们获得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对儿童意志的一个考验。珠心算要求一快二准,长期学习逐步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从而培养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培养了持之以恒、刻苦、奋进、追求效率、质量的意识。另外珠心算学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拨算盘使儿童感到新颖有趣,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儿童学龄前能计算一些题目,都能得到别人的赞许,这从感情上激起了他们成功的喜悦,从而为他们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正是人成功的80%。而这些品质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计算本身。珠心算开发右脑作用明显。美国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得者斯佩里研究认为: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具有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抽象思维,右脑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具体地说:左脑具有语言的、分析的连续的、计算的能力;右脑具有与知觉和空间判断有关,具有音乐的、图像的、整体性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对复杂的关系处理远胜于右脑。日本的春山藏雄《脑内革命》一书中认为,应重新认识开发应用人的大脑,右脑是祖先脑,左脑是自身脑,右脑存储的信息是左脑的十万倍。珠心算有三个要素:算珠的表象、算盘的表象、珠像运动表象。训练中视觉、听觉、运动分析器协调活动,把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动觉表象协调一致,形成珠心算形象思维,随着训练的深入,儿童的珠算技能逐步内化(皮亚杰非常强调内化在“运算”形成中的作用),就是通过把数的运算变为算珠的操作活动,采取先进行从看算盘到不看算盘,手作摸拟拨珠动作训练来强化视觉表象(盘式图),然后进行看盘想珠训练,强化手的动觉表象,最后进行既不看算盘也不模拟拨珠的训练,即想像心算。而表象的运动(形象思维)是右脑的功能。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性。右脑把一个图像、表象作为一个单位整体来处理。如:把12345+67890相加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译成珠记忆的。因此,数字加减的中间数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下一步计算的。加上右脑思维平行式的特点,思维过程是极为迅速、敏捷的。这有力的促进了右脑的开发。在珠算运算过程中,不断地把数字符号转化为算珠,又把“珠象结果”转化为数字,同时把计算、珠算的法则也转化为珠象运动规律。根据左右脑的分工,右手受左脑支配,左手受右脑支配,因此双手熟练的打算盘,恰是左右脑的交替运转。这些活动都有力的促进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珠心算在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开发大脑方面有重要作用:珠心算通过儿童大量的动手拨、动口说、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从看盘拨珠、看盘想珠到离盘虚拨、想珠心算的过程,具有形象性(数字转换为图像)、具体性、可操作性(学生易学、易内化)、整体性(把大数转换为一个盘式)等特点,通过数字、图象的转化运算及多种感官的参与,有效的促进了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现在的中国教育着重于让儿童抽象思维“片面使用左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识之士疾呼“新世纪呼唤右脑革命”。90年1月美国会决议以后10年定为“脑的十年”并且经总统批准成为法律,欧共体制定了“脑计划”,我国李岚清副总理也提出“一定要开发人的大脑潜能”。有人说:“开发大脑的潜能,其意义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我想从脑的革命看珠心算,它无疑具有较高的价值。(三)珠心算是数学最好的幼小衔接方式之一《学习的革命》的原作者认为:“珠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的确,珠算的迁移功能使5、6岁幼儿在一年内学完小学的加减整数计算。它的计算功能、教育益智功能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合理运用。珠心算在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基础上使人系统学习数学的年龄提前1-2年,这无疑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珠心算不仅利于计算,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儿童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这完全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完全可以说,珠心算是数学最好的幼小衔接方式之一。(四)“珠心算”实验是“三算结合”的必要补充实验证实,经过实验的幼儿均能建立牢固的珠像,克服了小学“三算”珠像建立的难点,大面积的提高了教育质量,为进一步深化“三算结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五)探索一种新的教育组合方式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龄提前的价值是巨大的。而珠心算为一种新的教育组合方式提供了契机。我们认为,从幼小园开始学习珠心算,小学以珠心算计算方法计算,完全可以把儿童学习计算的时间提前1-2年,而学习效果优于现在组合方式,这是其它计算教学无法相比的。探索一种高效的教育组合方式,这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我们应为此而努力。(六)正确认识珠心算的计算功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和大纲都认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确,现在在计算领域没有什么比用计算机(计算器)更令人放心,更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人们日常计算仅限于数目较小的运算,较大数目的计算可以随时找到计算器,我们己完全没有必要让多数学生仅仅为计算技巧而花大量时间学习珠心算。但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必备的基本计算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了小学“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每分钟要求完成2-3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每分钟1-2题,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的除法每分钟1-2题…”。因此,可以说因为“计算”而发明的算盘,己经逐渐失去了其“计算”的优势。如果不是其教育益智以及开发大脑功能作用的挖掘,它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综上所述,可见正确认识珠算的计算功能是每个珠心算工作者的责任--我们绝不能掩耳盗铃。也就是说“珠心算”实验的重点不是计算,而是致力于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实验最大的收获。参考文献:a)温寒江:《开发右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b)沈呈民:《小学数学教育科研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c)朱希安等:《当代中国珠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版d)陈安福等:《教育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e)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f)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g)唐继廷:《数学教学研究选讲》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2月。h)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儿童专注力和思维训练范文第3篇

巴南区从1991年开始进行“三算结合”实验。在重庆市及全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却存在着大面积学生珠像建立困难,难以达到计算的要求,教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重视不够,没有更多的着眼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我校决定在幼儿园进行“珠算心算结合发展儿童智力”实验(以下简称“珠心算”实验)。

经过初步论证,从1995年3月,我们在幼儿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4月,经过重庆市教科所专家组论证,“珠心算”实验正式立题,于1999年1月通过市教科所专家组评审结题。在巴南区内进一步推广实验。

一、基本做法

(一)统一认识,摆正“珠心算”实验的位置

“珠心算”课进入幼儿园,人们对它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实验无先例,无教材,教师无所遵从,存在畏难思想。其次,有的教师认为该课不统考,无检测标准,上课比较随意,随便调课,甚至有时不上。1996年夏,学校成立了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后,首先抓了理论的学习和研讨,搜集有关珠心算的信息,统一对实验的认识。不仅把该实验看作是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三算”的深化,更是把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组织了3次课题研讨,请了区、市教科所教研员及专家、领导一起研讨,对实验有了一致的看法。并召开了家长会,通过学生心算表演、教师介绍,使家长了解实验。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①珠心算教学组织形式上接近小学数学教学,但不能照搬,应满足幼儿特点。②教学内容应以珠算心算为主,按珠心算的内容特点编排教材,并不涉及小学笔算内容。③教学目标上重点是发展儿童智力,应面向全体儿童,激发儿童兴趣,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建立珠像,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④更多的关注非智力因素和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管理,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把课题实验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管理。通过抓管理,不断研究解决实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进行“珠心算”实验,教师是最重要的环节。学校从实际出发,从现有教师中挑选了比较合远的人员担任实验工作。并加紧对教师的培训,学校主要采取:①抓学习。让实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珠心算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作好学习笔记,定期交学校领导检查。学校还让实验教师学习创造教育实验经验,要求教师要有改革思想和创新意识,不仅着眼于计算能力提高,更应强调非智力因素发展,在幼小衔接上探索新的路子。②给条件。让实验教师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先后让实验教师到武汉、北京、深圳进行珠心算的教学活动。工作中学校尽力开绿灯,解决好相关问题,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③压担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带头的课题组,严格按实验方案检查。实验中对新教师采用了“师徒帮学”,让骨干教师多次接受市内各区、县教师的观摩,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

2、规范教学内容。

实验没有教材,为了解决实验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区教研员的帮助下,经过反复研究、修改,花了二年多的时间,三次修订,编写出版了《幼儿珠心算》教材一本。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也规范了教学内容,便于学校检查。

3、保证教学时间。

实验初,每天早上8:00至8:30进行一节课。由于幼儿自理能力差,经常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全部按时到校。教师有时也因教研活动调课,影响了教学时间,后来我们把珠心算课安排在幼儿计算课时进行,每天上一节,这样纳入课表,严肃规范,学生齐了,更重视了,也便于督促检查,保证了教学时间。

4、抓好考查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珠心算”实验进一步规范化,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首的考核小组,定时检查评估,主要采用“二看”“三听”的方式,即看教师资料、计划、总结、教案、论文等,看学生珠心算技能;听教师介绍实验情况,听课堂教学,听家长、学生、科任教师意见。通过考核,对教师进行评比,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积极性。

5、建立资料档案。

实验中有许多资料需要收集,如教材的编写稿、幼儿实验前测等测查资料、分析资料、计划总结资料、重点课研究资料、会议记录及照片、录像等,为此,我们设专门人员收集资料,把资料分类整理成14个卷宗。结题时,齐备的材料得到专家们一致好评。

(三)加强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珠心算”实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课的质量。如何搞好珠心算课,向课堂要质量,为此,我们重点研究了三个问题。

1、珠心算课的基本特征。幼儿有其年龄特征,幼儿园珠心算课也有其相应特点。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后在96-98级中多次听课,然后分析、讨论、归纳,通过反复研究,对珠心算课特征达成以下共识:①珠心算课要体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必须坚持兴趣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即培养儿童兴趣要发挥儿童主体作用,通过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注意设置情境激趣、教师示范要到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②珠心算课是以学生为主的课。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教案设计、课堂引导上。应以学生为主,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的全新课堂模式。③珠心算课是以练为主的课。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空间,并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指导练、同方对练、找对手练、游戏练、分组练…

2、珠心算课的基本课型。经过广泛的实践和交流、研讨,我们把珠心算课大体分为四类:①新授型。即以传授新知为主;②技能训练型。主要以练习为主,如指法练习,教师出题目、说要求,检查指法掌握情况,让儿园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技巧;③游戏型。游戏是幼儿课堂中不可少的形式,教学中以游戏为主线,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儿童兴趣,又培养了儿童运用知识的能力。④竞赛型。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后,定期上一堂争夺“珠算大王”、“心算大王”的比赛课,会使他们兴趣盎然,更好的激发了儿童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3、珠心算课的基本结构。珠心算课以练为主,而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短,显然无法集中30分钟。通过反复研究、听课、实践,我们把一堂课一般分作三段,即两节小课和课间游戏过渡的形式。第一段一般进行新授或实际拨珠,第三段进行珠心算,中间一个数学游戏相连接。这样改革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实验效果

实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下:

(一)儿童智力情况

1、儿童珠心算技能情况。幼儿指法规范、拨珠迅速、计算准确、珠像较牢固,完全达到了实验目标,为解决小学“三算结合”大面积珠像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特长生情况

通过实验的儿童中涌现出一些计算超常儿童。6岁幼儿能在几秒内心算出10个三位数的加减法。兴趣小组小朋友还能心算多位数乘法。4名6岁的儿童1998年5月31日参加重庆市“奔向21世纪”暨“六一”庆祝会上的表演,以超过计算器和电脑的速度(计算完全正确),受到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的报道,重庆青年报、重庆电视台还作了专题采访。经过实验的学生15人次在市以上珠心算比赛中获奖。在1998年全国史丰收速算法大赛中一人获二等奖(第九名),其珠算水平达能手一级。实验班在区、市幼儿球操、故事、游戏等比赛中多次获奖。

(三)教研情况

实验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实验中教师们多次为区、市提供研讨现场。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自觉学习了关于幼儿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修改、编写了《幼儿珠心算》教材一本。实验教师在区市论文评选中9人次获一、二等奖,有二人在市赛课中分获一、二等奖,多人评为校、区、市优秀教师,一人1999年评为全国优秀珠算教师,三人成为巴南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本实验还带动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我校2000年成为巴南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巴南区教育科研示范单位。

三、体会

(一)珠心算对儿童智能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育的职能,重点在开发智能。而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综合。珠心算教学中,需要有意识的开发智力。实验证明珠心算在这方面有显著作用。如:听心算10个数加减,首先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否则不能输入信息,老师念得越快,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学生也必须算得更快,思维力的准确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师念的位数逐步增加,学生的感知力的范围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计算的数越多,计算数位越宽,对学生记忆力要求也越高。这些训练中,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它指的是思维的速度,是判断一个人智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珠心算教学通过对儿童的培养,使他们计算速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儿童思维敏捷性品质很明显的改善。实践证明:学前儿童稍加训练可达到每秒计算2-4个数字。这是数值计算的训练,但智力活动具有辐射、迁移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对其它活动有同样的效应.在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耳、口不仅配合协调,且左右两个半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交替运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的开发。儿童双手拨珠,在拨、看、听训练中,要求动作规范、准确、迅速、力度适中,不仅锻炼了手,也达到了心灵手巧,耳聪目明,提高了触觉、视觉、听觉的灵敏度。一个训练不到一年的幼儿可以一眼看清10个数字。儿童观察力的提高,其效果是明显的。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学中观察力、注意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论是看心算、听心算、拨珠时,都要求准、快,迫使儿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由于儿童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把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儿童注意的对象变为儿童直接行动的对象,使儿童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力的增强了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实验中观察、统计发现:一般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每次为3分钟,而实验班则是7分钟,有的儿童达15分钟以上。珠心算对儿童注意力培养作用是明显的。科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人类一切智慧都根源于记忆。实验证明:珠心算学习可以把记忆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而且学习珠心算还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珠心算学习通过大量想珠、心算,使儿童想象力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语言学习中珠心算班学生回答问题更有新意,课堂气氛更活跃。

总之,珠心算学习中,儿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了儿童思维锻炼,加强了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儿童整体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二)珠心算利于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慧的心理因素机能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后者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它对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动力和调节机能,这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是极为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研究认为:人成功的因素中20%归功于智商,而80%归功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关键,即情感智商——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调适情绪、充满希望,具有高度责任感等。戈尔曼研究认为:对于智商,经验或教育对它的作用不大,而对人生至关重要的EQ却完全能从童年学得和提高。

珠心算的学习中,一道自然数连加如:1到36儿童往往要经过几十、几百遍才能又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百折不挠的练习,向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们一定厌倦过、想过放弃,但是,通过调适情绪、心中高度责任感激励、促使他们放弃了贪玩的念头,最后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克制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享受,无疑将使他们获得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对儿童意志的一个考验。珠心算要求一快二准,长期学习逐步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从而培养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培养了持之以恒、刻苦、奋进、追求效率、质量的意识。另外珠心算学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拨算盘使儿童感到新颖有趣,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儿童学龄前能计算一些题目,都能得到别人的赞许,这从感情上激起了他们成功的喜悦,从而为他们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正是人成功的80%。而这些品质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计算本身。

珠心算开发右脑作用明显。美国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得者斯佩里研究认为: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具有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抽象思维,右脑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具体地说:左脑具有语言的、分析的连续的、计算的能力;右脑具有与知觉和空间判断有关,具有音乐的、图像的、整体性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对复杂的关系处理远胜于右脑。日本的春山藏雄《脑内革命》一书中认为,应重新认识开发应用人的大脑,右脑是祖先脑,左脑是自身脑,右脑存储的信息是左脑的十万倍。

珠心算有三个要素:算珠的表象、算盘的表象、珠像运动表象。训练中视觉、听觉、运动分析器协调活动,把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动觉表象协调一致,形成珠心算形象思维,随着训练的深入,儿童的珠算技能逐步内化(皮亚杰非常强调内化在“运算”形成中的作用),就是通过把数的运算变为算珠的操作活动,采取先进行从看算盘[来

到不看算盘,手作摸拟拨珠动作训练来强化视觉表象(盘式图),然后进行看盘想珠训练,强化手的动觉表象,最后进行既不看算盘也不模拟拨珠的训练,即想像心算。而表象的运动(形象思维)是右脑的功能。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性。右脑把一个图像、表象作为一个单位整体来处理。如:把12345+67890相加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译成珠记忆的。因此,数字加减的中间数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下一步计算的。加上右脑思维平行式的特点,思维过程是极为迅速、敏捷的。这有力的促进了右脑的开发。在珠算运算过程中,不断地把数字符号转化为算珠,又把“珠象结果”转化为数字,同时把计算、珠算的法则也转化为珠象运动规律。根据左右脑的分工,右手受左脑支配,左手受右脑支配,因此双手熟练的打算盘,恰是左右脑的交替运转。这些活动都有力的促进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珠心算在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开发大脑方面有重要作用:珠心算通过儿童大量的动手拨、动口说、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从看盘拨珠、看盘想珠到离盘虚拨、想珠心算的过程,具有形象性(数字转换为图像)、具体性、可操作性(学生易学、易内化)、整体性(把大数转换为一个盘式)等特点,通过数字、图象的转化运算及多种感官的参与,有效的促进了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

现在的中国教育着重于让儿童抽象思维“片面使用左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识之士疾呼“新世纪呼唤右脑革命”。90年1月美国会决议以后10年定为“脑的十年”并且经总统批准成为法律,欧共体制定了“脑计划”,我国李岚清副总理也提出“一定要开发人的大脑潜能”。有人说:“开发大脑的潜能,其意义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我想从脑的革命看珠心算,它无疑具有较高的价值。

(三)珠心算是数学最好的幼小衔接方式之一

《学习的革命》的原作者认为:“珠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的确,珠算的迁移功能使5、6岁幼儿在一年内学完小学的加减整数计算。它的计算功能、教育益智功能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合理运用。珠心算在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基础上使人系统学习数学的年龄提前1-2年,这无疑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珠心算不仅利于计算,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儿童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这完全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完全可以说,珠心算是数学最好的幼小衔接方式之一。

(四)“珠心算”实验是“三算结合”的必要补充

实验证实,经过实验的幼儿均能建立牢固的珠像,克服了小学“三算”珠像建立的难点,大面积的提高了教育质量,为进一步深化“三算结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探索一种新的教育组合方式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龄提前的价值是巨大的。而珠心算为一种新的教育组合方式提供了契机。我们认为,从幼小园开始学习珠心算,小学以珠心算计算方法计算,完全可以把儿童学习计算的时间提前1-2年,而学习效果优于现在组合方式,这是其它计算教学无法相比的。探索一种高效的教育组合方式,这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我们应为此而努力。

(六)正确认识珠心算的计算功能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和大纲都认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确,现在在计算领域没有什么比用计算机(计算器)更令人放心,更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人们日常计算仅限于数目较小的运算,较大数目的计算可以随时找到计算器,我们己完全没有必要让多数学生仅仅为计算技巧而花大量时间学习珠心算。但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必备的基本计算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了小学“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每分钟要求完成2-3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每分钟1-2题,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的除法每分钟1-2题…”。因此,可以说因为“计算”而发明的算盘,己经逐渐失去了其“计算”的优势。如果不是其教育益智以及开发大脑功能作用的挖掘,它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综上所述,可见正确认识珠算的计算功能是每个珠心算工作者的责任--我们绝不能掩耳盗铃。也就是说“珠心算”实验的重点不是计算,而是致力于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实验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a)温寒江:《开发右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b)沈呈民:《小学数学教育科研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c)朱希安等:《当代中国珠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版

d)陈安福等:《教育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

e)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

f)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

儿童专注力和思维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力落后 心理 教育 矫治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71-01

一 弱智儿童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1.语言与认知能力方面

第一,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缓慢、内容贫乏、缺乏逻辑性,甚至毫无语法可言。有些弱智儿童的构音方面也有很大问题,以至于无法清楚地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在理解语言时也存在很大的障碍。

第二,弱智儿童由于其知觉速度缓慢、范围狭窄、知觉内容过于笼统而不精确,在记忆力方面保持力差,以至于在再现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扭曲等现象,记忆表象贫乏又缺乏分化。

第三,弱智儿童的语言与认知能力低下,使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交往困难、学习吃力等情况,经常处于挫败的处境中,这就使其情绪发展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出现消极、厌倦、恐慌和回避等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异常生理反应,如头晕、恶心、疲劳、乏力等症状。

2.执行能力方面

执行能力是指对思想和动作进行意志控制的过程。

第一,弱智儿童语言与认知能力低下、思维发展迟缓,对事物语言缺乏抽象概括能力,分析与考虑问题不符合正常逻辑规律,缺乏决策能力,并且由于其自身缺陷,不能准确地表达意图。这就导致其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常常出现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冲动、攻击他人和自伤行为。而冲动、攻击他人与自伤行为又往往难以找到原因,有时是因为一点小事而冲动,有时是因为愿望受阻或达不到要求而突然发生。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认知的逐步加深,轻度与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则更多地出现自卑、失去自信心的表现,如逃避、退缩、害怕陌生人与陌生的地方,有的甚至采取勉强独处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的“自我保护”。

第三,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缺陷,是非分辨能力差,一些轻度的弱智儿童开始出现行为,如逃学、毁坏、说谎、偷窃、故意捣乱等,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在成年后很容易形成人格,甚至出现损害他人生命、财产或社会治安等违法行为。

3.人格方面

弱智儿童由于缺乏自身情绪和行为的有效控制,其个性发展又受到遗传、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遗留的偏见。常常出现情绪紧张、消极、沮丧、压抑、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性格极其孤僻等心理问题。他们的性格缺少灵活性,缺乏个人动机与兴趣,需要层次发展缓慢,对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较少,而原始需求亢进,如饮食缺乏节制性、行为异常。

二 矫正与治疗的方式

从以上弱智儿童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所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表现来看,我们不妨用以下的方式进行矫正与治疗。

1.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第一,在教育方面,弱智儿童的家庭应当改善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如家庭矛盾、过度溺爱与保护或不理不睬,建立和谐、信任和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配合学校的系统化教育,从而培养弱智儿童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第二,作为专业的特殊教育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并且其他老师和家长定期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对弱智学生多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多方位辅导,如支持、安抚、接纳、鼓励等,并给予适当地引导,从而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调节其消极性思维方式,以增强他们的正面心理,促进发展健全的人格。另外,由于弱智儿童的智力与身体缺陷,学校更应在发展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道德教育,加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达到理性地控制情绪和思维的目的。

2.行为治疗与转介

第一,对弱智儿童的行为问题一般可采用行为矫正法,如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奖励法、替代疗法及忽略消退法等,或者进行专门的系统性训练,如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各种疗法应根据弱智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联合运用。特殊教育学校最好设置专门的训练与治疗室,由专业人员负责对其进行系统的训练与治疗。

儿童专注力和思维训练范文第5篇

一、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训练

1.少儿的心理特点

少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短暂,记忆运动感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都较差,但却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教练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等手段来发展儿童的注意、记忆运动感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增加视觉灵敏度。在发展其身体素质的同时应注意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2.少儿的生理特点及训练

少儿的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这一时期正处于少儿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机能都有明显的特点。骨骼:这一时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曲,变形。肌肉: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肌肉发展不平衡,小肌群发展较慢。关节:转动范围大,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心血管系统机能:心率快,心肌收缩力弱,心血液输出量绝对值较小,但相对值较大,血压低,心血管调节机能发育不够完善等。神经系统:灵活性较大但不稳定,活泼好动,易出现多余动作,分析与结合能力差,条件反射建立快,恢复快,兴趣性高,直观能力和模仿能力强。

根据以上特点,应把少年儿童的技术训练放在优先的地位,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而不应过分强调其力量素质;应重点发展动作速度,提高准确率,加大关节的转度和肌肉及韧带的伸展。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来提高训练水平,通过形象而准确的示范动作,并结合讲解进行训练指导,使其尽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以有氧代谢训练为主。训练内容宜多样化,用一些积极有趣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少儿在练习中的积极性和兴奋性。

3.少儿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及在相关阶段应采取的训练措施(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这一时期可以进行大量的速度练习、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的训练。在绝对力量方面应结合速度力量,并以动态训练为主,静力性训练为辅。在耐力训练上应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适量的无氧耐力训练为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1)准备活动要充分。当机体肌肉温度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肌肉韧带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都不够时,易发生肌肉拉伤及关节扭伤。

(2)合理安排运动量。局部运动量不要过大。某一局部的运动量大大超出其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这是专项训练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会对运动员的后期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3)提高少儿的爆发力。跆拳道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训练时应重点通过一些短促的力量练习来提高其爆发力。在耐力方面应根据人的生物规律来进行大量有氧耐力训练,为其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注重腿的训练。跆拳道被称为腿的艺术,其对腿法的要求非常高。良好的柔韧性是完成高难腿法的基础,而少儿时期是人体发展柔韧性的“黄金时期”,进行大量的压腿和踢腿练习,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腿的关节开合度和肌肉、韧带的伸展度。

二、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跆拳道的思想精髓和宗旨的教育

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应贯穿始终。跆拳道的健身效果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与其他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内涵和礼仪。以礼始以礼终,跆拳道的精神核心是“礼义、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挠”,对人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是大有益处的。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少儿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应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2.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注意训练的针对性

在少儿训练中,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应注意下列问题:首先,在枯燥的训练中加入多样化元素,穿插游戏和竞赛,避免单调。其次,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如动作示范,观看光碟、模型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口诀等形式进行讲解。最后,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

3.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量和强度

儿童少年的椎骨尚未完全骨化,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以软骨连接起来的,到十五六岁才能愈合;股骨还存在骺软骨,承受压力的能力比成人差;维持足弓的肌肉和韧带也较弱。因此,儿童少年进行力量的练习时,应多采用动力性训练,少采用静力性练习。在进行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结合。

4.根据少儿生理发展的特点,贯彻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少儿的肌肉纤维较细,肌纤维的张力小,加上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维持高度兴奋的时间比成人差和短,在持久而紧张的肌肉收缩时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对少儿神经系统的训练,加强少儿协调能力的训练,提高其对肌肉运动的感觉,培养其对运动的节奏感,多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放松练习。

5.明确训练的重点和方向

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把动作的标准化作为重点来抓,不应过分强调动作的力量和速度。少儿一般都处于初学阶段,也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由于少儿心理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其动作形成的稳定性差。而初期训练,基础动作的标准化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以后的运动水平。

表2是笔者对襄樊市健身俱乐部跆拳道部的30名少儿练习者进行的一次实验的结果。实验对象共30名,进行跆拳道前踢击靶训练,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强调标准化训练,乙组采用一般训练,三次训练课后,每人前踢十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结果看出,经过强调动作的标准化训练后,甲组队员在路线正确率和击靶准确率及平均踢击高度上都明显优于乙组,在完成动作时普遍做到了协调和保持重心稳定。由于其能保持协调和重心稳定,所以他们在心率上也相应较为平缓。

6.训练应强调以基本功为主

跆拳道虽然腿法很多,但主要还是以前踢、横踢为基础。前踢和横踢虽然简单易学,但若要做好却是非常困难的。要真正把这些做得非常出色,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跆拳道的基础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7.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

“骺软骨”的损伤是儿童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特有的一种运动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腰椎、膝关节和肘关节。跆拳道的腿法素有艺术的美名,其对关节、韧带的要求自然也非常高。若我们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关节灵活性和韧带拉伸度,而采用由教练员用外力去强行拉伸韧带和加大关节灵活性或过多地用静力性练习去发展柔韧性,容易引起骺软骨损伤。所以在跆拳道训练中应提出“以踢代压“的训练观点。这里并不是说不压,而是在训练中要做到动静结合,在少儿训练时要更多以发展其各肌群的力量并采用踢靶的方法间接发展其韧带和关节灵活性,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三、结论

1.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独有的特点,而跆拳道在训练中也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我们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训练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2.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屈”为宗旨,可为少儿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训练中,我们应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少儿的训练积极性。应合理进行力量、柔韧训练,从把握少儿肌肉特点和动作规范化几个方面入手,使训练的效果合理化,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更上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奇.跆拳道简史初探[j].四川体育科学,1998(3).

[2]董文金.跆拳道运动员的素质练习与康复方法[j].山西体育科技,2005,8(3).

[3]〔韩国〕洪商来.韩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某些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1).

[4]蒋立.少儿跆拳道训练注意事项浅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