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教育;行动理念;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国际组织

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A-0041-05

在以成人为中心的社会和组织中,儿童的利益最容易遭到忽视。然而,他们的成长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儿童“是我们发送给一个我们所看不见的时代的活生生的信息”[1]。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健康、博学、具有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儿童。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公众共同的责任,家长、社区、学校、志愿组织、专业人士以及地方和中央政府都应该是儿童教育共同体中的有生力量。

儿童教育国际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简称ACEI)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儿童教育与发展最优化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它既是儿童教育创新实践的知识经纪人(a knowledge broker),又是儿童教育与儿童权利理念的倡导者。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在联合国拥有咨询地位,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委员会会员,它与其他国际教育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世界学前组织(OMEP)等一道,探索、传播儿童教育的新途径,确保世界儿童获得平等的保护、支持和教育,最终使儿童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潜能[2]。

一、儿童教育国际协会的创办与发展

19世纪后期,美国幼儿园运动兴起,为了联合幼儿教师共同推动幼儿园的发展,幼儿园联合团体自1870年起在美国各地建立。在幼儿教育发展新形势与新需求的促使下,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萨拉・斯图尔特(Sarah Stewart)号召加强幼儿教育事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提升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成立一个拥有更广泛交流平台的幼儿园协会。在他的提议下,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前身――国际幼儿园联盟(the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Union, 简称IKU)于1892年7月在全美教育协会第32届年会上宣布成立,由斯图尔特担任联盟主席[3]。在随后几年里,国际幼儿园联盟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18年,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教育团体,有132个分会,18000个会员[4]。

由于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认为2-8岁的幼儿与儿童具有共同的发展需要,因此国际幼儿园联盟与美国国家初等教育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Primary Education)在1931年合并为“儿童教育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简称ACE)。

二战后,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协会成员意识到提高全世界儿童教育水平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因此,1946年,在众多成员的论证与要求下,“儿童教育协会”正式更名为“儿童教育国际协会”,进一步深化了国际间的儿童教育信息交流与合作。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倡议: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每一个儿童都应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基本人权的保障。因此,在美国人权运动中,儿童国际教育协会是少数敢于表明反对种族歧视,坚持道德立场的组织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大量参与联合国教育咨询与服务事务,通过召开全球儿童峰会、实施“儿童十年”项目、发起“爱我,教我”运动等,来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儿童权利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5]。与此同时,协会驻联合国代表出席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新闻部会议,参与从属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委员会工作小组的相关会议,并且经常参加联合国总部有关教育的各项活动[6]。儿童教育国际协会还开发了国家联络计划(Country Liaison Program)的网络系统,汇集不同国家儿童教育的实践与政策信息,加强协会成员和非协会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信息支持协会的发展,并且推动国际化和跨文化理解。联络网络已覆盖加拿大、英国、中国、韩国、埃及、希腊等国家[7]。其中,协会在我国北京、香港和澳门设有联络处,并设有中国香港暨澳门分会(Hong Kong & Macau ACEI)。

二、儿童教育国际协会行动理念的传播

(一)儿童教育国际协会的核心理念

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在12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同时还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行动理念与原则。

儿童教育国际协会以人道主义使命为基石,围绕独特性、普遍性、优质和平等这四个核心理念积极开展活动: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天分,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儿童教育利益相关群体应该将儿童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来评价;所有那些对儿童教育的关注都应该尊重普适性的原则;教学策略和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习经验,所以儿童无论居住在都市、城镇还是居住在乡村,都应该获得最佳的学习机会;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在远离偏见、平等公正的环境下接受和参与教育,教育经验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石[8]。

另外,作为各国儿童教育合作交流桥梁的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始终坚持为儿童、家长和教师提供最优化的服务,它坚持: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促进儿童固有权利的享有、儿童教育质量的优化、儿童生活福利的改善;为给儿童提供从童年至青春期都能拥有理想的教育条件、规划和实践而努力;与所有关心儿童的个人和团体进行积极合作;提高关爱和培养儿童的标准;鼓励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重视公众对儿童权利与需要的关心,并保证正在进行的各种项目适应于儿童的权利与需要[9]。

(二)儿童教育国际协会行动理念的传播载体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管理规范的国际性教育组织,儿童教育国际协会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早期教育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念积淀与技术支持。根据国际形势和儿童生存现状,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发表、出版了多个关于教育领域重要问题的声明、决议,这些声明和决议成为其分析与批判全球早期教育问题、传播儿童教育国际理念的重要载体。例如,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呼吁世界各国为儿童创造充满关爱的和平环境。它在《关于儿童与战争/和平教育的声明》中指出,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儿童很少对和平有所理解,他们的成长长期受到充满武装冲突、暴力加剧、面临丧失人权的政治危机,以及政府过度开销无法支撑财政预算的社会的影响[10]。和平教育不仅仅意味着吁求没有战争,它必须引导儿童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作为未来的领导人,可以通过外交和对话的手段来解决国际矛盾与冲突问题。

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大力提倡批准《儿童权利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CRC),并且参与起草2002年联合国儿童问题国际首脑会议以“一个适宜儿童的世界”(A World Fit of the Children)为主题的报告文件。它与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共同的“支持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声明”指出,儿童是每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因此必须更好的意识到并支持儿童的需求、权利和内在价值。[11]

三、儿童教育国际协会行动理念的实践

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始终坚持“每一个民族的每一个儿童都要获得高质量的教育”[12]。这种高质量的教育可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培养儿童成为有责任感和参与度的社会公民,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为此,协会通过召开全球儿童峰会、建立全球教育策略研究所、实施“儿童十年”项目、发起“爱我,教我”运动等实际行动,扩大其儿童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协会的教育专家呼吁教育变革,为儿童创造富有启发性的、有意义的成长环境。

(一)“儿童十年2012―2022”运动

在2012年3月28日至31日的全球儿童峰会上,儿童教育国际协会与世界性儿童联盟组织(Alliance for Childhood)共同发起“儿童十年”运动,为不同的个体和组织提供针对儿童问题传播知识、分享政策与实践、进行全球对话的机会。“儿童十年”运动倡导――“每一个国家每个孩子都应有一个充满希望、快乐、自由和对未来满怀期望的童年”,还提出了“拥抱人类的未来”、“探索今日的童年,为明日的儿童创造崭新的机会”等口号[13]。

20世纪以来,人们对儿童生长与发展的理解突飞猛进。然而今天,人们仍然对儿童的生长状态感到不安。通常情况下,世界各国无法立刻将新知识转化为行动,来促进儿童的健康和福利。一些相对较新的童年经历反映了上世纪后半叶经济、社会、科技变化过程中的基本特质。社会变革的很多方面都促进了儿童福利的提升,但同时也产生了其他问题,如人类变得更加脆弱、浮躁、焦虑,儿童肥胖、多动、抑郁等病症比例逐渐增长。而且,几乎所有国家中都有儿童正在遭受着教育、卫生保健、住房和食物匮乏等痛苦。因此,人们有必要集中力量来为儿童创造一个更稳定、更富有创造性的童年。

儿童教育国际协会发起“儿童十年”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在当前儿童发展处于受威胁状态的情势下,探寻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的方案,探索是什么阻碍了儿童童年的发展,并为儿童的未来也即人类的未来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十年计划中,协会将努力探索三个问题:第一,我们对“人类”的看法如何,这些又如何影响我们对“儿童”的看法?第二,儿童教养时间和社会对儿童的期望是否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导致儿童的整体发展福利的下降?第三,如何支持儿童拥有牢固的关系、健康的环境、终身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如何将这些融入到每一个儿童生活?“儿童十年”运动为个体和相关组织检验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思想和经验。世界各国关注儿童教育与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在国家、地区、社区和学校等层面扩展协会的工作内容,丰富儿童教育研究的跨领域见解。此外,协会将“美好童年的十大支柱”作为全球儿童最佳生长环境的基本要求,并用这些支柱分析家庭、社区和国家层面儿童的童年质量,指导相关的政策与实践(见图1)[14]。

(二)“爱我,教我”运动

“爱我,教我”运动是儿童教育国际协会最重要的全球性教育行动之一,旨在满足世界各地儿童的权利和需求。“爱我,教我”运动建立在“看我”、“听我”、“爱我”和“教我”(See Me, Hear Me, Love Me, and Teach Me)四个基础要素之上,每一个基础要素都有助于儿童的基本福利,并与儿童的需要与权利密切相关[15]。运动取名为“爱我,教我”,是因为这两个基础要素在儿童整个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儿童都拥有存在的权利、拥有名字的权利和拥有国籍的权利。“看我”行动号召世界各国尊重儿童的身份权利。在一些国家,身份权涉及儿童出生时拥有名字和注册国籍,官方记录的国籍对一个儿童来说至关重要。身份权较其他权利具有更深层次的承诺意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中的所有领域,无论性别、种族、宗教、文化、能力、家庭背景和国家地域有何差异,都必须保证所有儿童都能是其社会中的可见成员。

参与权不仅仅是形成或表达一个想法,它可以包括知识与服务的交流,促进和加强友好关系,并提升管理工作和公民责任。对于儿童而言,参与权不只是学习周围世界的知识,而且还是对所处环境的一种体验。“听我”行动,即呼吁世界各国重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权利。当孩子们被阻止做某事或者他们的意见受到漠视时,他们就会获得一条信息,即“我们的需求和想法并不重要”。如果儿童的参与权被否定,那么就很难保证他们的其他权利能够得到保护和促进。无论儿童的想法和要求是否能够得到必要的满足,他们都应该拥有参与的机会。

“爱我”行动则倡导人们关注儿童的安全、稳定、受保护权。家长是儿童最主要的看护者,他们履行的是广泛意义上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其子女从身体到情感、从社会观念到道德观念乃至精神层面的全面发展。家长的首要任务是爱护并照顾他们的子女,提供一个适合于培养子女的家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的子女能够获得尊严和尊重,远离虐待和忽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应该被安置在有护理和托管能力的本家族成员家庭中,或寄养在一个能够给他们提供温馨生活的家庭中。许多社会行业也都应该为保护儿童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将爱传递给儿童。

最重要的“教我”行动,强调的是儿童的受教育权。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然而,简单地接受学校、教师和教材上的知识,并不能保证儿童能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家长、监护人、社区成员以及学校中的领导与教师必须共同努力,确保教育促进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整体发展过程。无论儿童的能力水平如何,教育都应融入属于儿童个体的文化之中,提升儿童的尊严、鼓励他们对未知的环境与知识进行主动探索。教育还应该帮助每个儿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在社区,儿童也应该可以得到适合于其年龄并激励他们获得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学习经验的书籍、杂志、报纸、电视和广播节目以及其他媒体资源。只有获得高质量的教育环境、教育素材和教育经验,才能激发儿童的全部潜能。

四、结语

众所周知,国际教育组织都怀有促进人类教育发展、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理想,但每一个组织都会有自己的宗旨、目标、特性和追求,它们可能致力于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可能为实施某些教育项目而精心操作,也可能专注于研究某些教育问题[16]。

为适应21世纪对儿童早期发展的需求,儿童教育国际协会也在不断扩展关注领域和职能范畴。它在其主办的“2014年全球儿童峰会”指南中,进一步提出未来行动的“3V”目标(voices、vision、visibility),即倾听儿童以及那些为促进儿童教育发展而努力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心声;洞察社会变化和全球发展对儿童未来生活提出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拓展合作行动与实践、扩大全纳教育的范围和儿童教育参与率,进而提高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的可见性,增强世界各国、各地区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17]。

如今,儿童教育国际协会不仅为发展教育与捍卫和平大声疾呼,更着力于倡导先进的儿童早期教育理念;不仅为各国早期教育发展提供知识与信息分享的渠道,更为全球儿童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改革本国儿童早期教育的经验依据与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1][美]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ACEI. Overview[EB/OL]. #overview [2013-7-30].

[3][4]单中惠.借鉴与发展: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的幼儿园运动[EB/OL]. [2013-7-26].

[7]ACEI.Country Liaison Program[EB/OL]. [2013-7-26].

[8]ACEI.Documents[EB/OL]. [2013-7-26].

[10][11]ACEI. Statements[EB/OL].[2013-07-26].

[15]ACEI. LOVE ME, TEACH ME[EB/OL]. [2014-04-06].

[16]张民选.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61.

[17]Albert Aynsley-Green Kt.. Children and Childhood Today [EB/OL].https:///images/stories/2014ProgramBook.pdf,pp3. [2014-04-08].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Action Ideas on Childhood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GUO Jing & HUANG Jin-li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题】班级管理

人具有社会性,归属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儿童在群体归属需求方面表现得更加强烈。然而班级嫌弃儿童长期为班级成员所排斥与隔离,孤单失群,不能完全归属班级,致使他们孤独退缩,惹事生非,自暴自弃,心理异常。嫌弃儿童的班级地位一旦确立就不易改变。关注和转变嫌弃儿童,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及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班级嫌弃儿童的境况

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微观结构中存在着两极:一极是在班级中享有极高威望和极大信任的儿童,被称之为“人缘儿”、“明星”。另一个极端是在班级里愿意与之交往者甚少、口碑甚差的学生,被称之为“嫌弃儿”、“孤星”。班级嫌弃儿童是指在学校教育条件下,身心正常发育的儿童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和活动参与上,长期被班级群体所排斥与隔离,班级社会关系网络丧失,导致班级生活质量下降,不能享受班级成员正常的学习和活动权利,成为班级生活中的孤独失落者。据有关研究,这类儿童在所有班级普遍存在,在中小学约占4.0%。[1]

班级嫌弃儿童孤单失群,他们抗争—失败—再抗争,以致恶性循环,陷入心理危机中。班级嫌弃儿童因种种原因,为班级同学所排斥。他们在班级里没有知心朋友,终日生活在别人的冷眼里,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有时做了好事,也极有可能被人曲解,往往成为班级同学的众矢之的,或成为被忽视的一族。儿童天性有向上、向善的需求,希望归属群体生活,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且具有“不比别人差”的自尊和自信。他们积极向上,热情高涨,但持久性不够。他们虽经努力,但常半途而废,最终因不能具备归属群体的某些条件(如成绩好,品行好),而不能完全归属班级,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结,陷入不安全的恐惧中,感到同学们对他们有敌意。儿童身心发展不成熟,凭借直觉,而不能理智地行事。在此情况下,为了在班级争取一席之地,他们采取了异常的抗争方式。自我意识强的儿童奋起反抗,与同学和老师对立,甚至与一切集体活动对立。他们标新立异,油腔滑调,故意装作对别人的惊异和鄙视而不屑一顾、洋洋自得;他们惹是生非,做恶作剧;个别甚至加入其他不良社会群体中,在那里谋得一席之地,寻找归宿。自我意识弱的同学期望挤入群体内,他们或趋向同学,讨好依从;或避开同学,孤独退缩。但常有的挫折感最终使他们自暴自弃,沦为班级的边缘人,他们仅希望不被打扰,在班级生活中度过漫长单调的重复时光。[2]然而,异常的抗争方式不为现实群众生活所容,常与现实生活发生磨擦冲突,导致更大的失败。如此恶性循环,会使伴随产生的异常行为方式长期重复使用,最后成为不良人格的一部分。

二班级嫌弃儿童的成因

1品行不佳、成绩不良、不健康心理问题等是嫌弃儿童形成的自身因素

儿童的品德、性格行为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因素。品德不良是嫌弃儿童形成的主要问题,其次才是成绩问题。成绩不良的学生不一定被排斥,而品德甚差的学生一定会被嫌弃。但是,在教师成就本位观念的作用下,很多成绩不良学生最终沦为品德不佳者。性格行为方面,最易被孤立的是攻击性儿童,其次才是脾气怪癖、难以相处的儿童。

儿童的心理因素。在认知方面,嫌弃儿童对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有偏差,不能正确地理解人际交往,以至于对自己被排斥的境况不能理智归因。自我意识强的儿童归因于他人,产生怨恨情绪;自我意识弱的儿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产生无助感,最终采取异常行为方式进行宣泄。在情感方面,嫌弃儿童情感发展不够协调,情绪控制能力差,常产生消极或激烈的情绪,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嫌弃儿童甚至从未体验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身心愉悦,缺乏积极平等交往的内在情感动力。在意志行为方面,嫌弃儿童行为方式异常,掌握不好人际交往的度。或是自卑退缩,不与他人交往,长此以往以致性格孤僻敏感,难以相处;或是过火失态,影响侵犯他人,为群体生活所排斥。同时,他们意志力薄弱,陷入被排斥的困境之后,或是畏惧困难、继续退缩,或是盲目冲动行事、采取异常行为方式。

2学校教育人为地将儿童等级化,缺乏社会化教育,致使儿童不适应社会生活

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对未来社会成员的甄别选择功能,以致于中小学也成了对未来社会成员的预备选拔机构,人为地将儿童等级化。学校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通过考试、评选三好学生等名目繁多的竞争活动,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班级成了学生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竞技场。学生以优等生为荣,以与优等生交往为荣,对劣等生弃置不顾,甚至不愿与劣等生同桌,劣等生被同学排斥,成为嫌弃儿童。加之社会将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与学校的声誉相联系,学校又将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与教师的报酬挂钩,这些都更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了嫌弃儿童的不良行为恶性发展。

学校教育价值观较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成长及社会化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只注重认知发展,忽视情意发展。采取统一的教育模式,不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影响学生的性格成长。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不力,尤其缺乏对学生生活力的教育。所谓“生活力”,即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3]。为了生存,儿童必须懂得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能内化这些观念,形成人际交往能力。加之学校教育采用单一的灌输、说教的方式,学生仅是存贮这些观念规范。社会化方面的知识,固然可采用告诉的方式,但要使人受到很好的社会化教育,则要使人感受,需要有一种情感。这要在实践中进行。因此,学校教育最终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成长及社会化发展等方面收效甚微。长期如此就加剧了嫌弃儿童的情感发展的不协调、社会生活的不适应。

3嫌弃儿童在家庭、社区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规范、行为方式与群众背离,致使儿童难以进入学校群体生活中

儿童生活在学校、家庭、社区多重小社会中,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规范、行为方式。嫌弃儿童在家庭、社区中形成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规范、行为方式与学校群体生活中的价值取向等有极大的差异性,致使他们很难进入学校群体生活中,为学校群体生活所排斥,沦为边缘人。

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长辈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如过度纵容、过度保护或缺少对儿童合理的限制,形成儿童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在价值取向、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认知有偏差,形成不良的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群体生活。夫妻不和、家庭剧变、单亲家庭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影响儿童情感的发展,使其情绪消极或冲动,性格孤僻或偏激,行为退缩或攻击性强,常形成亲子间、师生间、同学间对立。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影响了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形成。家庭居所的日渐私密化(独家独院式的家居),也影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此外,社区不良的风气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文化环境,强有力地约束着儿童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班级嫌弃儿童的教育对策

1创造平等合作的班级气氛,关注嫌弃儿童的社会化教育

教育者要摒弃竞争主义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创造平等合作的班级气氛,使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以合作者和朋友的关系相处,彻底消除班级的等级之分。首先,教育者应尊重儿童。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平等要求相互尊重,只有在真正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尊重才能真正合作。教师应率先垂范,从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开始,帮助学生们建立平等合作的生生关系。其次,帮助嫌弃儿童洁身自好。他们总是受到指责,逐渐开始嫌恶自己的一切,陷入自我嫌弃之中,丧失了建设性生存的欲望,“破罐子破摔”。因此教育者要帮助失意儿童鼓起勇气、洁身自好、自尊自强,自尊是平等合作的内在心理基础。

教育者要摒弃“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关注嫌弃儿童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儿童健全的、完整的生命成长。生命成长是内在生成的,要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的方式,在教育活动中,以知识传授为媒介,注重嫌弃儿童的情意发展,提升个性、价值观,特别是社会化教育,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班级社会生活。

2正确归因,重塑嫌弃儿童的健康心理

嫌弃儿童不能理智地行事,常采取异常的抗争方式,导致心理异常。因此,帮助嫌弃儿童正确归因与重塑健康心理是转变嫌弃儿童的根本。首先,教育者应帮助嫌弃儿童对不良行为正确归因,发现被嫌弃的真正原因(成绩、品行、自身的心理因素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次,帮助嫌弃儿童重塑健康的心理。在认知方面,对嫌弃儿童进行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嫌弃儿童长期受到群体的否定评价,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认知,教育者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了解自己的独特价值,树立自信心,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从家庭教育入手,建立健康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情感交流方式,形成嫌弃儿童良好的情感世界。在学校里,教师创设条件,帮助儿童实施“角色转换”,让他们担任值日生、班干部等,使他们在班级中拥有一定的地位,体现一定的价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消除人际交往中的抵触情绪,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良好人际关系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快乐,形成良好的心境,乃至主动追求成功,乐于与人交往,形成良性循环。在意志行为方面,教育者对嫌弃儿童进行社会交往基本技能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异常行为方式给自己和班级带来的不良后果,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3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儿童的人际关系

教育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儿童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行为方式,优化儿童的人际关系,帮助其最终融合于班级群体中。

实践锻炼法。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形成,嫌弃儿童只有在与同学交往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找到归属感,实践活动应成为嫌弃儿童改变人际关系的主渠道。要在实践活动中构建集体活动的模式,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给嫌弃儿童提供参与、表现的机会,使其感受自己的独特价值。在集体生活中,促进他们进行交往,消除隔阂,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儿童提供一个广阔的交往活动空间,发挥各自特长,体现生命个体的独特性。[4]

移情训练法。移情,即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感人之所感”,“知人之所知”。在训练中,帮助嫌弃儿童理解他人情感,为他人着想,富有同情心,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从而培养嫌弃儿童正确理解人际纷争问题,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

角色扮演法。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扮演一定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中不同角色的情感,明确角色规范,习得和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4用爱、信任和耐心陪伴嫌弃儿童走出边缘困境

嫌弃儿童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行为易反复。他们更需要教育者用爱、信任和耐心陪伴他们走出边缘困境。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教育者要像母亲对待婴儿一样,给予儿童不带附加要求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关心中包含着严格的要求,而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嫌弃儿童。在他们遭遇困难、行为反复时不失望,给他们提供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信任,是一种使人振奋和教育人的力量。这里不仅是指在儿童成长中的一般的信任,而更多的是指在嫌弃儿童转变的过程中,尽管存在着很多困难和失望,但教育者仍一如既往地表现出那种完全具体的信任。耐心,是教育者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丧失信心,保持内在稳定性的一种心理品质。耐心意味着更多留意嫌弃儿童的发展,意味着一种高度的自制力,懂得放弃教育者自身的某些脱离实际的意愿,绝不揠苗助长,使嫌弃儿童的发展顺其自然。这种耐心建立在对嫌弃儿童具有坚不可摧的信任的基础上,并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纳入这种信任感中。[5]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87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4

[3]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3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第3篇

本文在交际语言学的视角下,从交际原则的掌握情况、交际能力评价、语境化及会话策略的使用等几个方面,以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及北川羌族自治县为调查实施区域,对这些地区中小学的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展开调查和访谈,从语言交际质量的角度,探讨四川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及留守儿童对语言交际原则的理解较为欠缺。交际语言学认为,高质量的语言交流必须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得体原则。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采取合作的态度,而合作的前提是双方拥有共同的交际目的或对交际结果的共同期待②。礼貌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为了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双方都能接受,应该适当地注意交际的礼貌(哪怕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谦虚、赞赏、宽宏、同情等③。得体原则是指语言交际中的言语行为应该注意一定的适切性,要符合一定的语言交际情景④。通过对双方对话过程的考察发现,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父母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中,往往以一种“长者”的口吻,多用叮嘱性叙述方式,在话语结构中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留守儿童多用回应式陈述,很少有针对自身生活、心理状况的描述性陈述,以及针对父母在外务工期间工作、生活状况的反诉性陈述,在话语结构中处于较低位置。从表面看,农民工与留守儿童在对话中,基本都可以遵循礼貌、合作及得体三原则,但在深入分析后发现,双方在交流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第一,合作的形成有赖于交流双方对某一事物的相同认知,或是对话题持续进行的共同兴趣。然而,实地调查发现,农民工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的基础并非共同的认知或兴趣,而是各自对自身所处亲子关系中位置的认知,这无法形成合作的坚实基础。第二,较大比例的留守子女在通话时不对父母使用尊称或称呼语,这种有意或无意的省略背后是对通话内容存在情绪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礼貌原则。此外,双方在日常通话中的话语地位不平等弱化了沟通中的亲情因素,进而会削弱家庭教育的效果。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与留守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总体上较弱。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语言的交际能力是从语言的外部考虑的,是指说话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下,如何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⑤。

调研发现,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与留守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较弱。第一,农民工往往通过命令式和叮嘱式语气来开展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并未适时地考虑这种语气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和理解,这种方式很可能一开始就会让对方产生反感,不利于双方的持续交流。第二,农民工父母在沟通中较少介绍自己的状况,而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生活、学习、健康等等固定话题,他们认为孩子不需要知道父母在外面干什么,有没有遇到生活的困难、需不需要关心。显然,沟通的内容是单一的、重复性的。留守儿童会由于不知道父母的任何情况,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在外面的艰难,也很难真正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第三,双方对话题的深入和持续能力较弱。调研发现,农民工与留守儿童每次通话的平均时间在5分钟以下的占31.8%,每次10分钟以下的占65%,这种短暂的交流时间很难保证话题的深入。另外,农民工与留守子女的语言沟通除了通常进行的固化的语言交际模式外,很少会远离这种模式进入另外的话题。比如,农民工很少主动了解留守子女近段时间的心情怎么样,和同学相处得好不好,对父母有没有期待和看法。这些话题对留守子女来说,是他们更为喜欢、更容易深入进行的语言交际内容。由此可见,远在异地的农民工为了生存,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忍受着异地对他们的排斥,这种心情并没有在双方交流中被留守子女理解和同情。同样,远离了父母,缺少内心关怀与爱护的留守子女,心理的孤独也很难被父母所切身体会。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与留守儿童交流时往往忽视语境化的要求。交际语言学中的语境化理论认为,言语内容及言语行为除了受到语言表述方法的内部规则影响以外,还受到外部规则的影响,这种外部规则包括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社会结构等因素,即语境化的环境⑥。语境化理论是将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分析交际行为的语言现象,既从宏观的社会背景因素审视具体的语言现象,又从微观的人际交流中探析具体的语言现象。这样,便于将具体的言语内容放在一个整体中进行分析,找出话语交际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根据这一理论,农民工父母经常和留守子女进行语言交际,从话语表面看似乎是关心孩子想关心的、谈论孩子想谈论的。但是,从语境化要求看,不仅要考虑到在什么样的情景下该跟孩子进行哪方面的语言沟通,还要考虑孩子所生活的背景、教育环境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父母应该了解孩子最想了解什么,最不想了解什么。本调查发现,过半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交流时,对家庭教育的期望非常高,孩子的学习、考试、在家是否听话等话题是每次都一定要涉及的;而对留守儿童的心情状况、人际交往状况、青春期问题交流很少。从交流内容频率的极高值和极低值的比较来看,农民工父母对留守子女的学习成绩最为关心,对孩子的心情状况最不关心。与此相对应,50.2%的留守儿童对父母询问自己的学习和成绩表现产生反感情绪,37.2%的留守儿童厌烦父母经常询问自己“是否听大人的话”,而这两个话题是农民工与孩子通话时最喜欢询问的。事实上,频繁的交流某些固定话题,明显违反了语境化要求,这种固定化的模式通常容易引起孩子的矛盾心理,既期望接到父母的电话,又心存害怕,因为父母经常重复性地询问自己的学习、考试情况,这容易使留守儿童心存的一点期待被打破而显得失落,甚至对父母谈论的内容产生反感情绪。

以上调查研究发现,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与留守儿童在语言使用上欠缺一定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得体原则,以致会话古板、简单,很难达到家庭教育的交际效果;双方的语言交际能力较弱,导致沟通内容单一、沟通深度和持续性欠缺;农民工父母不太注意语境化的要求和相应的会话策略,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反感情绪。以上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双方交流的效果,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沟通频率与方式上,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父母应该增加同留守儿童的沟通频率,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以奠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础。也就是说,父母要积极主动地腾出时间与留守子女进行语言沟通,不能因为工作忙或是没空作为理由减少对留守子女语言沟通的次数。只有在保证一定沟通次数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保证沟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农民工与留守子女需要提升各自的沟通策略和技巧。在一个互动的人际关系中,语言交际双方需要共同提升自己的交际策略,掌握和使用一定的交际技巧,使得整个语言交际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语言交际的效果⑦。农民工父母与留守子女进行语言沟通时需要注意自身的语气,尽量以平和、尊重的语气和对方通话;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沟通时,应该避免采取回避或拒绝的方式,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使得父母能够多谈论一些自己感兴趣或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让沟通持续下去,并达到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当然,双方运用电话进行语言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也可以尝试使用写信等方式,以增加沟通的亲情因素。

在沟通内容上,农民工父母应该适当突破当前的路径依赖,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方法、心情状态等,并适当向孩子介绍自身的工作及生活情况。调研发现,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与留守子女在语言沟通中较多地涉及学习成绩、是否听话等方面,这些话题是双方沟通中几乎每次必谈的内容,久而久之便形成语言交流的一种固定路径,双方每次都依赖这种路径将谈话内容进行下去。留守子女对这些内容在心理上存有反感情绪,也就是说,这种固定的路径依赖不能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所以,双方需要突破日常交流中的这种依赖路径。调查发现,留守子女期望与农民工父母沟通的内容涉及心情状况、学习方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等等方面。由此,农民工在与留守子女进行日常语言交流时,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多关注孩子的心情,帮助解决孩子感觉困惑的问题,多与孩子讨论关于学习的方法,以自身的经验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留守子女和自己的父母进行日常的语言沟通时,主动积极地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感知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积极地在父母面前表露自己的心情状况,当自己在学校或生活中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主动向父母求助,听取积极的建议,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沟通。农民工父母应重视沟通情景,尽量多使用赞赏、表扬和鼓励的态度,针对不同话题和情境,使用不同语言和语气与子女交流。在与子女交流时,农民工父母应弱化原有的高低差距,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谈心,避免给彼此一种压抑感。农民工父母应该以一种平等友好的姿态与留守子女谈心,让整个交流的氛围显得愉快而和谐。不能否认的是,农民工和留守子女是两种不同的个体,什么样的语境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言,在沟通之前需要双方考虑妥当。在两个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双方应该回避固有的高低差距。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缺乏对留守儿童的直接照料,所以在日常沟通中更应该多使用积极的语气,对留守子女做的正确的事情给以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让留守子女的内心有一种满足感;哪怕是针对留守儿童的错误,也尽量要使用委婉的、引导式的教育语言。协助留守儿童强化日常生活中的“联结点”,以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联结就是联系渠道的多维结点,是围绕在社会个体的微观生活环境中的支撑点。具体到留守儿童而言,其联结的对象主要是生活照料者。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站;儿童舞蹈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72-01

舞蹈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具体手段,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种比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具体教育形式。作为儿童学习舞蹈教育的重要场所文化站,应当担负起培养儿童舞蹈学习的重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儿童舞蹈教育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

一、文化站儿童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舞蹈教育内容形式多样,包括:律动、集体舞、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类型。儿童通过舞蹈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感受舞蹈的韵味,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舞蹈是身体动作与音乐旋律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因此,舞蹈教育不仅仅靠的是身体的动作,还有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协调旋律和动作,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

(三)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舞蹈学习不是简单的一个人完成的,他要与人交流和沟通,在别人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下学习舞蹈的要领。在文化站的学习中,儿童所接触的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还有和他们一起学习的同伴,老师给他们传授知识需要沟通,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遇到问题,无论是和老师还是同伴都需要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的时候,他们与同伴们的交流往往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他们是为了共同目标聚集在一起的,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够使他们更有认同感,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使得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二、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举措

文化站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才会更好。

(一)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

儿童从小就会以一些具体的动作来表现出他们的兴趣,但那个时候兴趣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兴趣不持久、易转移,当然对于舞蹈的兴趣也是这样。因此,无论是文化站工作人员还是家长都要通过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儿童对舞蹈的兴趣,保护他们兴趣的萌芽,并且要最大程度上创设条件不断地给予满足,使其兴趣能够稳定并不断的发展。

(二)善于用自己的兴趣来感染儿童

老师和儿童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儿童很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影响。这时老师就可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对舞蹈的兴趣爱好来感染儿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特别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因为这两个部分最容易影响儿童了,具体做法上,动作要细腻、恰当,表情要丰富,面带笑容。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善于用眼神和语言和他们交流;老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语调、语速、语音等都要掌握好分寸,运用得当,暗示性要强。

(三)老师应当具备最基本的舞蹈认知能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舞蹈,儿童舞蹈的学习往往是从民族舞开始的,老师应当掌握基本的民族舞知识,在讲解中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当然,老师还应当了解和掌握现代舞和外国优秀舞蹈的知识,以便于在讲解中可以古今中外穿插讲授,课堂内容更丰富多彩。

(四)老师应当具备基本的舞蹈讲解能力

舞蹈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既包括肢体语言,也包括文字语言表达,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舞蹈语言。因此,老师在舞蹈教育中,不仅要用自己细腻、恰当的动作去教授学生,还要具备把自己所教的舞蹈转化为更直接形象的语言的能力,在讲授过程中,语言表达要求简洁明了、准确无误、逻辑思维清晰。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孩子们基本的舞蹈知识,更要向他们传达舞蹈思想,让他们从中得到体会和启发。

儿童交际能力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特殊教育 心理辅导方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46-01

前言

特殊儿童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属于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在社会发展中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要高于一般儿童。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问题对于儿童今后的成长发展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儿童特殊教育的心理辅导方式及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儿童特殊教育的心理辅导方式

1.1 儿童特殊教育的心理辅导方式

大多数的特殊儿童在其接受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业成绩不理想及人际交往能力偏差问题。针对此种状况,对儿童特殊教育的心理辅导方式具体为采用专注、倾听、反应、引导以及探究等方式。这些心理辅导方式均较为传统但其最终效果依旧无法忽视。专注以及倾听等心理辅导方式所具有的效果最为明显。大多数的特殊儿童在其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是一大问题。因此,大部分的特殊儿童并没有许多关心特别好的朋友,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自然无法对人倾诉。久而久之,大量的负面情绪积压于心,一旦处理方式存在失误,则极有可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敌意,致使人际交往的效果越发消极。针对此种状况,儿童心理辅导教师首先应加强与特殊儿童之间的沟通交流,熟悉了解到其所希望进行人际交往的人员类型,尽量寻找一些与之相关的人员与特殊儿童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儿童较为容易将自己的心扉敞开,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一一倾诉给心理辅导专员,由此将心理辅导方式的整体效果达到最佳。

1.2 行为纠正疗法

在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对其进行相应科学的行为纠正疗法。首先应帮助儿童将其心理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找出,促使其真正认识到造成自身人际交往状况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态度问题,并不能将过错完完全全推给身边的同学。对于一些存在争执的问题也不能以恶制恶,而是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及行为去面对问题,从而科学的解决问题。另外还应让儿童真正明白的是,如果想要得到一个优良的集体环境,应积极地为之努力。只有通过将自身的行为进行科学正确的纠正,才能够为自己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良好的环境。

2.儿童特殊教育的科学策略

2.1 为儿童提供合适的心理宣泄场所

学校需建设可供特殊儿童心理宣泄的场所 特教学校的校园环境除了满足特殊儿童日常的需求之外,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特殊儿童建立一个可供宣泄情绪的场所[1]。与普通儿童相比,特殊儿童无法像其一般进行不良、负面情绪的发泄,因此可以采取一些略带艺术性的发泄方式。如视力存在障碍的特殊儿童可引导其应用吹拉弹唱等音乐活动进行负面情绪的宣泄;而聋童则可通过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来将自身的负面情绪进行科学排解。不良及负面情绪的长期积压而无法宣泄会使得儿童内心产生郁结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而言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同时爆发于特定类的场合,则极易产生一种的人格,在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更加会对社会的安定发展形成阻碍。因此,在儿童的特殊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对学校的自身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设置出一些专属类的教师,为其配备相关设施,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不良负面情绪进行完整的宣泄。

2.2 借助相关福利机构平台及专业团队

对境外相对成熟的儿童特殊教育相关做法进行丰富经验的吸收及借鉴,将福利机构作为一个广阔的平台,将其对于儿童特殊教育的作用进行最大化的发挥。从构建规范机构的多重障碍儿童教育康复体系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入手,积极进行特殊教育实践,为推动特殊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我国内地特殊教育法规贡献一份力量[2]。

另外还应积极选择一些业内较为知名的教育学者及社会工作者,将多方面的社会力量进行集聚处理,组合成一个专业性的特殊教育团队。之后再和不同种类的特殊教育相关机构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起一个大型的特殊教育相关网络,为社会中的相关儿童提供相应科学的特殊教育,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咨询及安置服务。

3.结语

当今社会中的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社会群体而设的。这些特殊儿童或多或少的在身体或心理上与其他普通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针对其的教育方式也存在着较强的特殊性。对儿童特殊教育的心理辅导方式及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加强其有效性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