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足球培训计划

足球培训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足球培训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足球培训计划

足球培训计划范文第1篇

全校掀起足球热潮,充分发挥各自年级的资源优势,积极投入选拔和推选热爱足球的学生、不论大小和了解足球的程度,共同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下面是和大家分享的足球体育运动活动计划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足球体育运动活动计划一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在都匀市全国实施已经两年多。两年来,在全国校足办的关心下,在省足协的主持下,在州体育局的指导下,市校足办结合都匀市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全国校足办所制定方针和目标,积极实施校园足球的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提高我校足球运动水平。

二、工作方针

依据市体育局、教育局要从全局的高度通力合作精神;全校掀起足球热潮,充分发挥各自年级的资源优势,积极投入选拔和推选热爱足球的学生、不论大小和了解足球的程度,共同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职责分工

(一)学校体育组负责竞赛组织、专业技术训练与指导。

(二)体育组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比赛,负责组队参加年级、班级的足球比赛活动;负责参赛运动员的报名及注册管理;负责制定校园足球活动方案与教学计划。

四、校园足球比赛组织方案

学校通过小型比赛选择优秀人才进入校足球队参加市级比赛。学校通过开展足球活动周进行各项足球技术的训练和比赛,并通过足球技术比赛来刺激队员训练的积极性,主要分为:运球过杆计时比赛,传球精准度比赛,颠球比赛和年段内的班级5对5对抗赛等一系列比赛。在足球活动周成绩优秀的部分学生入选校足球队并参加课外足球训练,得与代表学校参加区和市级的足球联赛。

校级年龄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活动规程:参照《20__-20__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规程》

五、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要求

(一)由校长亲自负责校园足球活动;

(二)提供完善充足的“校园足球活动”场地条件;

(三)组织足球训练的教师(教练)参加相关培训;

(四)学校在教学中加大体育足球教学的比例;

(五)按时组织校内班级和年级间的比赛。

六、比赛计划

每年5—6月,积极安排组织各年级进行校园足球赛,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七、对实施校园足球活动工作的要求

1、提高对“校园足球活动地”重要性的认识。各班要把开展此次活动作为推进足球事业、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要认真研究、精心设计、积极探索出符合各班实际、面向全体学生的内容与方法。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组织机构责任明确、实施方案科学有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成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加强安全保护工作。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保护工作,从活动计划的安排、文体设施的检查、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控制以及指导教师的选用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4、加强舆论宣传,搞好评优表彰。各班级要做好校园足球活动的宣传报道。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及时介绍和推广开展校园足球的“小球星”和先进典型。

足球体育运动活动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足球运动是一项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它能体现出学生之间的配合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开展学校足球运动训练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发展体育特长,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 具有重要意义。

二、训练目标

1、通过对学生足球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2、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体会足球的配合意识。

3、充分利用足球运动的竞争性强的特点有效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培养集体 主义精神。

4、由教练通过训练,选拔训练成绩好、纪律性强、身体素质强、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强和有团队合作的人组成学校足球队。

三、教学内容安排及课时数

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以基本身体素质和基础足球战术为主,在基础技术的基础上学xxx攻战术防守战术,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

训练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下午 4:00—5:00、

训练地点:学校后操场

四、训练基本任务、内容、要求及手段

(一)训练方面提高队员的训练纪律和质量:

1、严格组织学生纪律性。 2、严格提高学生训练质量。

(二)提高队员比赛作风: 1、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2、进一步加强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 3、严格的训练纪律。

(三)提高队员全面身体素质,重点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爆发力等素质。 1、学习掌握急停急起的正确方法。 2、提高速度所需要的肌肉力量。 3、提高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所需要的灵敏、协调能力。

(四)全面提高队员的基本技术(重点是传、接球技术),逐步发展队员个人技术特长。 1、提高活动中的控球能力。 2、正确掌握传、接球技术。 3、提高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4、注意发现队员特点并加以培养。

(五)提高队员的战术能力(重点是个人战术和局部战术) 1、明确个人的攻守职能以及进攻和防守的原则。 2、提高个人战术意识和局部 2 对 1、3 对 2 能力。 3、确定基本阵容,初步形成 1—2—1 防守反击的基本打法。

(六)主要训练手段 1、身体训练手段:定时、定距的高抬腿跑,后蹬跑,跨球跑,各种起动跑,加速跑,蛙跳,多级跳。 2、技术训练手段:各种个人颠、控球练习,多种连续传射练习,各种一对一攻守,2~3 人一组的跑动中传接配合,各种人数相等、不等的传抢练习。

3、战术训练手段:2 对 1、2 对 2、3 对 2 攻守对抗,全场场攻守比赛。

足球体育运动活动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通过训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使学生掌握小足球的基本技术,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并能够自己组织比赛。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通过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足球梯队建设打好基础,为省、市队输送足球队员作好准备。

二、工作目标

提高校足球队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同时为校足球梯队建设打好基础。迎接2019年9月下旬的丹阳市和镇江市小学生足球比赛,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训练指导思想

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科学的进行系统训练,积极提高原则,抓好身体素质、球技。

四、训练的基本任务,内容要求及手段

制定严格的队伍管理制度与纪律。培养荣誉感、责任感,树立为队、为校争光的信念。培养球队有骨干力量,加强团结和自我管理能力。保持并提高队员的训练比赛作风。

1.训练作风方面:1、严格的组织纪律性2、严格的训练自觉性

2.比赛作风方面:1、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2、培养勇猛顽强的踢球作风

五、训练对象

小学男子

队员名单:

六、工作措施

(一)训练时间

周一~周五:每天上午7:00~8:00

每天下午3:10~4:40

节假日训练另行通知

(二)训练原则

1.队员应准时参加训练,不得无故缺席。

2.坚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努力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误。

3.队员们在训练中发扬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队员身体情况提高他们的技,战术能力。

5.在训练中注重个人技术的训练,以及队员配合的训练。

6.在身体,技战术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队员心理和智力的训练。

(三)训练计划及内容

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身体训练

(一)身体训练的目的

1、使学生热爱足球。

2、培养学生反应灵敏。并提高身体素质。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做徒手操

2、以跑为主的身体训练。

(l)慢跑:15米X2,指导学生跑的动作。

(2)快跑:10米X2、15米X2,要求跑的动作正确。

(3)曲线跑:培养学生的灵敏。

(4)自由跳:培养学生的后蹬方法。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训练学生熟悉球性。

2、让学生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带球为主,在带球中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带球方法。

2、让学生初步接受和学习传球、接球方法。

3、单一的射门训练和接球后的射门训练。

(三)守门员的训练

1、手型训练。

2、自由训练。

3、下手球和上手球接法练习。

4、踢手抛球训练。

三、足球战术训练

(一)战术训练的目的

L、培养接球和进攻意识。

2、培养阻击和防守方法。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组的传接球和接球后即快速推进,接球后带球过人。

2、学习基本的护球和盯人战术。

3、在小型对抗中体会什么叫“二过一”,在训练中练习“二过一”的战术。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

1、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兴趣。

2、通过小型比赛,领会足球比赛方法,培养学生的对抗意识。

(二)比赛方法

1、一对一、二对二的传接球比赛。

2、三对三、五对五的有门踢球比赛。

3、开展“五人制”训练比赛。

第二阶段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灵敏、速度和跑的能力。

2、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快跑动作。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做简单的专项准备活动。

2、以跑为主的身体灵敏、速度训练,学习快速跑和正确的动作。

(1)慢跑:20米X2、30米X2,要求学生跑的动作准确。

(2)快跑:60米、200米。

(3)曲线跑:用曲线跑绕过障碍,培养学生侧向快速运动,达到灵敏和快速的目的。

(4)变速跑:要求时快时慢跑。

3、跳:学习蛙跳和单足跳。

4、进行游戏比赛。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继续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2、提高带球能力和运球的技术。

3、用各种手段学习传接球技术。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带球为主,学习带球的变向动作和过人技术。

2、让学生初步学会二人一组的传接球方法和学习有障碍的传接方法,体会“二过一”传接技术。

3、学习单一射门、接球射门和有阻挡、过障碍的射门技术。

4、学习移动时的传接球。

(三)守门员的训练

1、继续训练接球手型和倒地接球的护球方法。

2、进行接射门练习。

3、巩固上手球、中路球和下手球的接球方法。

4、学习踢手抛球和定位球,要求踢手抛球有指定的落点。

三、足球战术训练

(一)战术训练的目的

1、培养接球、传球的集体进攻意识。

2、培养防守和站位,增强集体防守意识。

3、通过练习和比赛,提高比赛的实战能力,为参加校间教学比赛做准备。

4、接自抛球练习:脚内侧身侧、底部和头部四个部位接传球。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球传接球和移动传接球的方法。

2、学习有障碍的接球后带球过人及射门技术。

3、练习盯人、堵截和补位。

4、在训练中学习三人一组的“二过一”战术。

5、学掷界外球。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

1、通过游戏和小型比赛,让学生初步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

2、通过游戏和小型比赛,让学生学习掷界外球的技巧。

3、提高和加强对抗意识,让学生进一步热爱小足球。

(二)游戏比赛方法

1、一对一、二对二、四对二传抢球游戏比赛。

2、有门的“五人制”比赛。

3、本校“七人制”比赛和校间友谊比赛。

第三阶段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的目的

l、通过节奏操训练,促进学生的四肢灵敏、协调能力,提高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2、在跑动中提高跑动作的正确性。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练习节奏操。可根据学生实际自编节奏操内容。

2、加强短跑叨米训练。

3、折回跑,15米X2、15米X4直线跑训练和曲线跑训

4、耐力跑练习:每周一次,每次跑200米——400米。

5、下肢韧带练习和训练结束后恢复身体的放松练习。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通过带球和带球变化,提高带球和运球的节奏。

2.在传接球训练中加强一脚出球、二脚出球的准确性和分量,同时培养学生在运球时开阔视野。

3.通过对墙踢球和射门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脚法,尤其是摆动脚的方法。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有节奏地快速带球。

2、练习快速带球时的球向变化和继续带球。

3、开展人一球传接球活动。

4、对墙踢球和射门训练。重点练习摆动脚的摆腿和触球的脚型及出球的力量。

5、掌握一人一球的自控球动作。

6、学习接自抛球的七个动作,即:脚的内侧踢球、外侧踢球、底部踢球和背球、头球、胸球、腿球。、

三、足球战术训练

(-)技术训练的目的

使学生树立战术意识,初步掌握传接球和各项战术训练的基本技能。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组和三人一组在跑动中交叉传接球战术。

2、学习个人突破战术。

3、学习二人一组传切射门战术。

4、练习沉底传中和包抄战术。

5、练习掷界外球战术。

6、学习比赛中常用的盯人防守和后插上的战术。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

1、通过小型对抗性游戏,增强学生参加比赛的欲望。

2、通过自行练习比赛,认识位置职责和加强配合的重要性,提高战斗力。

3、通过校间教学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全面地掌握和运用好技术战术才能使比赛取胜。

(二)游戏内容和比赛方法

1、一对一射门游戏。

2、四对二传。

3、三对一十传球(二脚出球)。

4、五对五足球比赛(小门)。

足球培训计划范文第2篇

教育部称,该建议对建立完善教师内在激励机制,使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氛围具有积极意义。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已将公益扶持重点转向乡村教师,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设立的“启功教师奖”。

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300万乡村教师,7 000万农村儿童。而截至目前,“马云乡村教师奖”已评选出200位优秀乡村教师,并从2017年起将评选范围扩大至全国。

2月15日起至4月15日,2017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面向全国一线乡村教师接受申报。评委会表示,希望选出的乡村教师能拥有教育情怀,有从事乡村教育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具有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适宜乡村儿童成长的教育实践;具有积极影响,在学校和乡村受到尊敬并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据悉,浙商总会会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创业之前,曾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了7年英语老师。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将自己的微博名称改成了“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在2015年4月,他向母校捐献1亿元,并设立了“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马云公益基金会也于2015年9月开始实施“马云乡村教师奖”评选活动,每年选拔100位优秀乡村教师,给予每人10万元现金资助和专业发展培训,在此之后还推出了“乡村校长计划”。

2025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达5万所

光明网消息 教育部近日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2016工作总结和2017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显示,到2025年我国将建成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在当日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今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将争取提前完成2万所的任务,并计划培训3 000名校园足球教练员。”

《计划》显示,今年将切实加强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指导与监管,完成对13 38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摸底普查工作,建立退出机制。处理好校园足球与青训体系的关系,对接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和U系列竞赛及选拔机制,建立健全足球运动员注册共享机制,研制一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行业标准。

京津冀跨区域开展合作 建10教育发展共同体

《人民日报》消息 记者从近期召开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为推动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十三五”期间,京津将重点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领域,在河北21个贫困县中各建立一个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免费培养贫困县教师。此外,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武清区教育局与河北廊坊市教育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三区市将建立10个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探索跨越行政区划的教育协同发展有效模式和路径。

足球培训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足球训练;教练员;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培养的起始阶段,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处理好这个阶段的训练,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

以自己所教的学生,五(1)、五(2)、五(3)、五(4)班4个班,对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

查看了有关足球训练的资料。

2.调查法

对五年级学生进行授课、分析,分析小学生喜欢的足球运动、游戏的欢迎程度。

三、提高教练员指导思想的认识

每次训练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个明确的训练计划:每一个训练目标都要使球员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做练习和比赛时要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兴趣就不会得到提高,所以要激发他们学习和训练的热情。安全教练对学生的安全要负一定的责任。

1998年世界杯冠军法国队主教练雅凯,他性格非常沉着,分析问题十分清楚从来不紧张。济科是另一类型的教练,他是从专业球员转为足球教练,他以前是一位杰出的球员,所以对比赛了如指掌。巴西国家队主教练帕雷拉,他是一位勤奋的“学生”,在研究足球方面超过研究自己的球队,研究对手和研究比赛前的各种情况,所以我认为他是足球比赛的真正的“研究生”。现在利物浦主教练和前法国队主教练霍利尔,在重压之下还可能保持平静并坚持自己的想法毫不动摇。

四、应该怎样发展青少年足球

青少年足球计划分两部分:一个部分是基础,另一部分是对尖子青少年球员的训练,培养未来的职业球员和国家队员。对这一部分的训练,要求不一样,要有好的设施和场地,要有高水平的教练和医生,要有大量的投资。

1.国外对青少年队员的培养

法国的青少年足球发展计划是最好的,之所以发展得好主要是以下四个原因。

(1)法国从全国各地选拔最优秀的青少年球员。

(2)建造了一批好的场地设施。

(3)法国有很系统的足球教练培训计划。

(4)法国设计出了一套好的足球课程。

2.教练怎样训练学生在黄金年龄学足球

黄金时期应该是8到12岁之间,是提高协调性和技术性的最好年龄,欧洲足球倾向于从7至8岁开始从中发现职业球员的苗子。

3.从哪个年龄段开始进入战术训练是合适的

在足球比赛中战术和技术都是重要的,但对于12岁以下的学生90%的时间应该用于训练技术,战术简单地说就是,怎样同队友配合防止对方进球和为自己一方创造得分机会,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4对4、3对3、5对5的比赛自然地学会战术,到球员的年龄超过14或15岁的时候,教练可以在战术打法和阵形上花更多的时间。

4.青少年选手是否应该追求比赛的成绩

每个人对比赛成绩都有自己的理解,足球是竞赛活动,所以重视比赛结果和想在比赛中取胜是很自然的。对于年轻球员,比如14岁以下的学生来说,不要把比赛的成绩看得太重。对于球员来说总是应该争取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但对于年青球员来说提高技术是最重要的。

5.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也能成为高水平的球员

足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当然是重要的,如果身材高大,速度和力量方面有更好的条件,踢职业足球会占一定的优势,但也不能绝对地看问题,不等于说小个子球员就不能成为职业球员,我对小个子球员的忠告是不要放弃,如果又有技术又有速度,可以胜过单纯依靠身材的大个子球员。

6.在训练中如果遇到不听话的学生该怎么办

假如你发现有球员影响了训练或比赛的正常进行,你必须命令他去场外,这就是教练能做的,首先是警告,然后是命令去场外休息,然后是停止训练。

7.女孩子也可以踢足球

我认为足球是适合女孩子的一项体育运动,虽然在一些国家女子足球不如男子足球普及,但在一些国家却不是这样。例如,美国女子足球夺得过世界冠军而美国男足就没有,而中国的女子足球就发展得很好。欧洲在发展女子足球上有一些困难,因为他们的精力都集中在男子足球上了,不过现在已经得到了改善。

足球是由团队共同创造的,它是一个集体项目,让学生在比赛中去感悟团队的作用这很重要,并在日后的教学中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技术的学习,为了更好地在比赛中体现,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把技能学习运用到游戏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足球培训计划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北京部分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中与管理者、教练员、文化教师和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走访调查,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足球 后备人才 培养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战略焦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业余体校、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梯队来完成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是这一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对象。这项工作关系到我国足球未来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足球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提高我国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 必须在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予以重视。

一、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明确培养目标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足球运动的规律和成才规律确立各阶段培养目标,建立长远、科学的规划。宏观上为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描绘蓝图,微观上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具有计划性和周期性,保持长期不间断的训练。中国足协目前虽然制定了青少年训练大纲,但是内容比较简单,而且缺乏相关的训练教材配套使用。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教练员往往凭借过去自己的训练经验来安排训练,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培养渠道存在的问题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业余体校、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梯队三种渠道来完成,在实施过程中,传统的业余体校训练体制由于投入大、收效低,受市场经济影响已经很难生存,训练人数逐渐萎缩;足球学校通常每年收费很高,让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不堪重负,使很多有天赋的青少年由于承担不起巨额的学费而失去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机会;俱乐部相当程度上还是大企业的附属,在自身短期利益影响下,市场运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足球的基层教学和训练投入。由于培养渠道的诸多问题和成材率较低,导致足球人口逐步萎缩,对于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三)忽视文化课学习已成为普遍现象

很多足球学校采取“三集中”训练方式,学生远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足球训练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和频率,青少年运动员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普遍不重视文化课学习,牺牲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参加训练,这不仅影响到了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也直接导致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下降。

学、训矛盾的存在,意味着从事足球运动训练的机会成本很大,因为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青少年运动员如果不能在足球运动项目上取得成功,文化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就会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因此,家长往往考虑到这种风险而不愿让孩子参加足球训练。

(四)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人数有限,绝大部分从事足球后备力量培养工作的教练员是从运动员直接转变的,没有经过必要的岗位培训。总体执教水平较低,缺少现代化、科学化的训练理论知识,对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的执行力度不够, 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比赛的需要制定自己队伍的训练计划, 训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对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五)竞赛制度存在的问题

足球比赛是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广泛开展、改进教学训练工作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联赛体制让人们开始过多的去关注职业联赛,而忽略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联赛制度。我国现有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制造成联赛梯队赛事和学校赛事不能交叉进行,广大学生球员不能与相对少数的梯队球员同场竞技,造成有天赋的青少年球员没有机会参加高水平运动员选拔,给职业球员的选拔和输送造成很大的局限性。

二、对于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一)学习足球强国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依据足球运动的规律确立各阶段培养目标,建立长远、科学、可行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同时,进一步完善训练教材体系建设,确实达到科学指导训练的作用。

(二)政府应该督促职业俱乐部梯队的建设,并加大对社会机构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在大、中、小学推广“体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使有硬件条件的学校建立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扩大足球普及程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与新模式。

(三)各级足球人才培养机构要加大足球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力度,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文化、道德素质。

(四)加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鼓励教练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化训练的程度。

(五)继续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联赛制度, 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联赛制度以及俱乐部不同年龄阶段球队的联赛, 通过多类别、多层次的比赛促进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普及,为选拔和输送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庆春,张建哲,刘文娟.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缺陷解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

[2] 颜中杰,何志林,李晓旭..足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8).

[3] 孙华清.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

足球培训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目标人群;培养模式;协调机构;培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 808.1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049-04 文献标志码:A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低的根本性问题。目前,中国青少年注册球员由60多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足球学校由4 000多所减少到40多所,组建U17国家队时,只有100余人可供选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校学生数量的稳步上升。“1995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仅为1025个,约占全国总县(市区)数的36%。人口覆盖率不到50%。2004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3.6%,中国小学生辍学率为0.59%,初中生辍学率为2.49%”。在校学生人数的持续增加与足球学校青少年运动员及中国足协青少年注册球员数量的急剧减少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中国足球的糟糕现状恰恰印证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学校培养水平低的状况,因此,对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目标人群的定位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走访了中国足协、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单位的数十位足球专家,专家们对论文中涉及到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本研究针对目前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学校培养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期对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培养目标人群的定位问题

“据有关方面统计,在1990―1995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5―2000年,下滑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降至仅仅18万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只有5万多人”。

中国足协注册青少年运动员数量的减少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足球学校数量的锐减及中国足球糟糕的战绩等,究其根本,培养目标人群定位过于狭隘,将绝大多数青少年一主要是数量占绝对多数的“在校学生”,排除在培养范围之外。单纯依靠培养“体育学校中的足球运动员”“足球学校中的运动员”“足球俱乐部梯队的青少年运动员”等几方面的人群来维系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数,乃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减少的根本原因。

因此,要解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培养所面向对象的定位即培养目标人群的定位问题。

笔者将培养目标人群分为3类(如图1所示):第1类是“运动员”群体――包括“足球俱乐部梯队青少年运动员”“足球学校中的运动员”“体育学校中的足球运动员”;第2类是“在校学生”群体――包括“足球专业学生”“非足球专业学生”;第3类是“社会中的青少年”。

1.1始终坚持将“运动员”群体作为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础性目标人群

长久以来,以“运动员”群体作为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成为中国足球运动员“诞生”的主要摇篮。时至今日,对“运动员”群体的培养仍是中国足球运动员培养的主要手段。目前,这一培养模式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以“运动员”群体为培养目标的理论、实践、训练、科研等知识已经相当成熟与完备。虽然这一培养模式受到诸多因素,例如,联赛水平与质量、足球学校招生的困难及足球学校数量的锐减等的影响,导致“运动员”群体总的人数直线下降,培养队员的数量也随之下降;但是,在以“在校学生”群体为目标人群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发展至成熟之前,中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应始终坚持以“运动员”群体作为基础性的目标人群。

1.2拓展目标人群的范围,逐步使“在校学生”群体成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主要群体

陈浩等在《我国青少年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足球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而理想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让足球回归学校”。

目前,中国有2亿多学生,而其中从事足球训练的学生人数微乎其微。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就业问题、学校因素等,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大多数在校学生对于足球的热爱。国际足联的统计显示,在一个国家参与足球运动的总人数中,在校学生能够占到半数以上。此外,单纯依靠“运动员”群体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已不能满足中国足球发展的需要,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目标人群的范围必须扩大。

如何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目标人群由基数小的“运动员”群体拓展到具有庞大基数的“在校学生”群体,并使之成为中国优秀足球运动员的一个主要来源,成为目前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学校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3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由于目前对“在校学生”进行的足球教学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连贯性,培养对象的训练水平难以达到职业化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传统的“运动员”培养模式稳定地培养一定数量、具有高度职业化水平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对“在校学生”而言,进行系统、全面的足球技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训练的时间与实践机会要明显少于“运动员”群体,而要想成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青少年时期就必须接受系统、全面、科学的训练;因此,对“在校学生”群体的培养不能完全抛弃“运动员”群体的培养模式,应该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吸取“运动员”群体培养模式中的优点,应用到“在校学生”群体的培养过程中。

其次,如果仅将青少年足球\动员培养的目标人群定位在“运动员”群体身上,抛弃对“在校学生”群体的培养,将致使全国青少年总数中的绝大多数被排除在培养范围以外,“在校学生”中具有天赋的青少年得不到从事足球职业化训练的机会,导致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数水平低,中国青少年足球事业乃至中国足球事业必将受到破坏性的影响;因此,要将“在校学生”定位为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主要目标群体之一。

要将“运动员”群体作为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础性群体,努力促进该群体总人数逐步上升,并且保证该群体中个体学习与训练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同时,针对“在校学生”群体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增加从“在校学生”中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数量与质量,逐步使“在校学生”群体成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主要群体。

2实现“在校学生”模式与运动队模式的协调发展

2.1成立“协调机构”

要在学校中普及与开展足球运动,同时选拔出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其提供全面系统的足球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机会,解决E区与G区之间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巨大差异,就要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如图1所示)。

2.1.1“协调机构”其主要任务与职能

2.1.1.1负责E区的开发

如何与学校合作,联合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并从中选拔优秀者,使其进一步深造的问题;如何在学校广泛开展足球教学与训练,普及足球的问题;与学校合作构建学校青少年足球教练员体系;负责学校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大纲、计划及相关理论的制订等方面的内容。

2.1.1.2负责F区的培养

协调并发挥G区与E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中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对E区选拔至F区的青少年进行进一步培养,努力提高其足球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成才氛围;将E区选拔出的具有天赋的青少年输送到各个俱乐部的各个梯队或国家队的各个年龄组队伍中;为G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创造学习文化知识的良好环境与机会,并且能够为G区中淘汰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创造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

2.1.1.3负责向G区的输送及向E区的输出

将F区内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主要来源于E区)输送到G区,将G区淘汰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输送到E区。

2.1.1.4组织与开展青少年足球联赛

包括“在校学生”之间的比赛,“运动队”之间的比赛及“在校学生”和“运动队”同时参加的比赛。

2.1.2“协调机构”成立的原则

根据访谈时专家的意见,提出了成立“协调机构”所应遵循的原则。

1)隶属于中国足协。“协调机构”的工作同时涉及俱乐部和学校,前者具有企业性质,后者则属于国家事业单位,要使两者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面进行协调、沟通、联合等,必然要求管理机构(“协调机构”)同时具备与企业和事业单位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甚至是对两者进行管理的能力(仅就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面而言);因此,建议由中国足协负责,协同教育部门及各个俱乐部,联合成立“协调机构”,作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主要管理机构之一。

2)广泛设立分支机构。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协调机构”的下属分支机构。首先,重点考虑在大城市、足球传统项目城市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然后,逐渐向中小城市过度;最后,扩展到广大农村。

3)管理人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合理搭配。“协调机构”的人员构成主要包括管理人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并且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进行搭配。要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分别组成教练员团队和科研团队,负责E区、F区、G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培养、淘汰等多方面工作。

4)建立专项基金及相对独立的财务系统。应着手筹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重点是E区、F区的培养)相关方面的专项基金,并将其作为“协调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同时,“协调机构”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具有公益性特征,短时间内其资金投入要远远大于产出,因此,应建立相对独立的财务系统。

“协调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使学校与运动队之间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问题上形成一个有效连接的培养体系,弥补甚至消除E区与G区之间存在的鸿沟,使学校成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一个重要来源,并针对学生、运动员的不同特点制订完备的训练计划、手段与方法等,形成系统完整的培养体系。

2.2在“在校学生”中培养与选拔运动员的方式

目前,“在校学生”的学校学习与运动员的训练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从时间与实际情况来看,学校教学与训练是矛盾的两个极端,呈非直线性反比关系,其主要体现为2种形式:1)纯粹的教学,完全抛弃训练(A点,此处排除学校的高水平足球队、足球专修学生等从事足球训练的人群);2)以训练为绝对中心,将学习作为补充甚至是抛弃学习(D点)。前者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后者是职业足球青少年梯队、足球学校等运动队采取的形式(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建立与完善从“在校学生”(E区)中培养与选拔出运动员,并输送到“运动队”(G区)的过程是目前中国足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亟待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这一问题的合理解决必将有力地提升中国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基数,扩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范围,拓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途径,摆脱只依靠俱乐部、足球学校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单一模式。

2.2.1从“在校学生”中培养并选拔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具体措施

2.2.1.1建立“培训基地”

由“协调机构”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有所侧重地选择重点中小学校或足球优势项目学校,与其合作,为其投资,并与其签订相关合同,联合建立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训基地”。建立“培训基地”,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协调机构”下属分支机构与学校共同负责对所辖“培训基地”的管理工作;“协调机构”下属分支机构与“培训基地”建立的地点、数量、规模等要相匹配;“协调机构”要根据“培训基地”的规模与层次制定相应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计划,并监督计划的具体实施;“协调机构”负责选拔“培训基地”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并将其定期输送到F区进行学习深造,甚至是直接送入俱乐部或国家队各个梯队;当“培训基地”不能按照计划进行并完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时,调整对其的投资,甚至是取消该基地。

2.2.1.2建立并完善学校足球教练员体系

“培训基地”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主要有2种来源:由“协调机构”负责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组成的“教练员团队”(由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组成);由“协调机构”与“培训基地”所在学校联合培养的青少年“足球教师”(属于在校教师)。根据教练员来源的不同分类,教练员的执教形式按照时间的持续特征分为2种:较短时间、定期的集中培训形式(“教练员团队”)和长时间、持续性的学校授课形式(“足球教师”)。“教练员团队”根据“协调机构”的计划安排,定期在各个“培训基地”进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同时,可以对“足球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足球教师”除了定期参加“协调机构”组织的各种教练员培训班外,还要按照训练计划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训练,并要将参与训练的青少年的各种情况进行数据备案,上报“协调机构”。

2.2.1.3“培训基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观察、选拔、输送”机制

在“培训基地”建立后,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情况要形成长期的“观察”机制、定期的“选拔”机制,同时建立稳定的“输送”渠道,即建立“观察一选拔一输送”相结合的学校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筛选模式。

“观察”主要是指“培训基地”的“足球教师”对其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体能、心理等方面能力进行长期详细的观察记录,并为每一名青少年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判断个体青少年足球运动能力的发展潜力,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奠定基础。“选拔”主要是由“教练员团队”和“足球教师”共同负责,将具有较高足球运动水平并且发展潜力大的青少年从广大参与训练的青少年中选,进行重点培养,并为其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及比赛机会,开发其足球运动潜能,促进其早日成才。“输送”主要是指把“选拔”出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输送到“协调机构”进行统一的培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将其中的优秀者输送到俱乐部的各个梯队或直接输送到各个年龄阶段的国家队。

2.3“协调机构”在运动队模式中的作用(G区)

2.3.1运动队中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协调机构”集中利用“冬训”、全运会、“集训”等机会,为青少年运动员创造文化学习的各种机会;“协调机构”应联合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的讲师团,定期在各个俱乐部和足球学校进行足球基本理论知识及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定期组织文化成绩考核,对于学习成绩好的青少年运动员给予重点关注,一旦其由于伤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再从事足球训练,可以为其创造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

2.3.2运动队“淘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输送

首先,要明确遭到“淘汰”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仍有可能成才,这里说的“才”包括2个方面:优秀足球运动员;其他领域内的优秀人才(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协调机构”对被运动队“淘汰”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与培养,找出制约其运动能力提升的因素,并努力帮助其解决这些制约因素,使其有机会重新回到运动队中。如果重回运动队的青少年的竞技能力仍达不到要求而被再次“淘汰”,“协调机构”可以将其直接输送到学校中去,如图3所示。

“协调机构”应建立专门针对“淘汰”青少年运动员的评估体系,由足球相关方面的专家构成评估主要成员,要求运动员所在运动队上报与该运动员训练相关的所有资料,专家的现场评估与资料评估相结合,根据评估的结果给出相应的培养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专家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决定运动员的输送去向,“重回运动队”还是“进入学校”。

“协调机构”可以根据“淘汰”运动员文化课考核的成绩,考虑将其输送到何种类型的学校中去。对于“淘汰”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协调机构”应予以重点关注,自其被“淘汰”开始直至其“重回运动队”或“进入学校”的全过程给予全程监控。这一方式的建立为运动队中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心理保障,解决了部分青少年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能够促进参与足球职业化训练青少年的数量与质量稳步上升。

3结论

1)要将“运动T”群体作为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础性群体,努力促进该群体总人数逐步上升,并且保证该群体中个体学习与训练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同时,增加从“在校学生”中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数量与质量,逐步使“在校学生”群体成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主要群体。

2)通过“协调机构”实现“在校学生”模式与运动队模式的协调发展。将在“在校学生”中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进行培养,使其能够进入运动队进行系统的训练、比赛;同时,为运动队中“淘汰”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创造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