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能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绿色思维之上的,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经济与环境的之间平衡,这种平衡分为两个方面的平衡,一方面是指建筑的生命周期,即它的使用寿命,建筑从建造到拆除的整个过程,设计师在设计时都应该对其进行考虑,若发现其中有设计不当的地方要随时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而不仅仅只是将设计停留在施工完成之前的设计图纸上;另一方面的平衡是主要是指建筑设备的节能,如节地、节水、省电、省材,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等。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是实现我国建设文明生态、发展可持续性社会的重要手段。

1绿色建筑的概述

绿色建筑是在全球提倡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以及循环经济三种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背景之下的主要节能手段。绿色建筑也可称为生态建筑,它主要是指在保证建筑质量以及建筑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在建筑建造、施工、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节约,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健康的、适用的住宅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建立在绿色思维,即“创新为魂”、“平衡为本”的思维模式之上的,它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资源进行节约和高效率的利用,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维护好人类的利益。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绿色建筑不是奢侈品,不应该追求表面的贴金和技术措施的大而全。一定要选择自己适应的技术,针对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利用先进的模拟分析工具,因地制宜的确定可能的、适度的技术措施。建筑的绿色化设计必须进行定量的评价分析。绿色建筑中主要涉及能源和环境两大问题,我们的研究实践途径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绿色化手段研究,另外是现代建筑绿色化设计实践。

2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

2.1设计目标

(1)环境目标:采用更高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利用效率,削减建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将建筑的环境影响控制在生态承载力水平内,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2)经济目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协调满足经济需求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3)社会目标:将实现环境目标与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需求相融合,构建和谐健康的新生态文化。观念目标的特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1)普适性,绿色建筑不应仅作为个别案例或实验性、示范性项目,而应广泛存在于人居环境中;(2)系统性,绿色建筑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的复杂系统,需在整合的时空范畴和专业领域,由各相关主体在技术研发、经济支持、社会组织、管理决策各层面通过协同合作来实现。

2.2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指采用设计、建设、管理等手段使建筑相关指标符合某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要求并获取评价标识。这是目前绿色建筑设计中常采用作为设计依据的目标。

3现代建筑绿色设计实践

3.1建筑热量平衡,节约能耗

建筑热量平衡,节约能耗。意思就是减少建筑中的能源的散失,在建筑中合理利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这其中主要涉及耗能大的方面就是北方地区的采暖和南方地区的隔热。建筑采暖和隔热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如何有效地做好建筑采暖和隔热工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内的热平衡主要体现在构造方面,国外的有些做法是利用建筑本身的设计。

3.2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

中国建筑能耗在通风方面总量大、比例高、能效低、污染重,已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通风不仅仅是单纯的空间的换气,还包括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尤其是工厂的通风,要达到降温、采暖、吸尘、排毒、净化的目的,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国内虽然在技术和材料方面跟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这方面已经作了不少的研究。

3.3建筑自然物的生态平衡

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充分的让我们了解到,只有在良好绿色的办公环境下进行工作,才能够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还能让心理状态健康化。目前各国的建筑设计师都非常倾向于设计绿色生态的建筑空间,从而让建筑内的居住环境充满舒适感,并且通过结构的处理让室内能够更多的保持空气清新,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好的状态生活在建筑之内,让人们即使在建筑中中也有自然的感觉,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在设计建筑内部构造的过程中对生态空间影响最大的便是通风是否良好,只有良好的调节建筑内的空气,才能够使得建筑空间保持空气的高质量。在国际上,一些有着先见的建筑设计师已经将建筑的功能、生态和美观完美的结合起来,不仅仅是在空气的处理上,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创造出美好的绿色建筑空间。

3.4建筑水处理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人口大国,但是我国领土范围内所占有的水资源却是拥有的人口数量不匹配,任何一次大范围的可饮用水源遭到污染,都会让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缺水喝,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水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虽然目前的水资源看似足够,继续污染下去,我们的后代就不一定能够再有安全健康的水资源引用,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做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这个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太阳能热水的利用、热水循环利用、日常生活用水的利用、污水处理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等,而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供暖方式主要是使用热水进行循环的利用,而将供暖的热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循环利用就能够为建筑、用户、国家节省大量资金、降低能耗。

4结语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超低能耗建筑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用于展示和实验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技术产品,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开展建筑技术科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性研究,示范并推广系列的节能、生态、智能技术在公共建筑和住宅上的应用。项目包括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和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是向社会、大众宣传、展示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建筑概念、技术和产品的展台。建筑节能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探索解决建设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建材业,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参考文献:

[1]GB/T530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王飞云.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1(6)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策略,设计理论,设计路线,政策法规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显著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现象,绿色建筑逐步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绿色建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备受关注与青睐。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和降低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三方面内涵:一是节能,强调减少资源浪费;二是环保,强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物质的排放;三是适用,也就是要满足建筑设计功能的要求,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室内空间。

在低碳环保的当今社会,绿色建筑的崛起和发展,是建筑设计理念顺应时展潮流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兴起,体现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向世界节约型经济转变的重要战略转型,构成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绿色建筑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建筑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以及构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对能源资源的节约,主要体现在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依靠太阳能技术来设计具备节能功效的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空调采暖设施,从而减少传统空调采暖设备的使用;节约资源还表现在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中,例如通过对自然通风优势的利用,实现天然风冷系统的设计理念,同时充分考虑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力求使用可再生资源,节约水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回归自然体现在绿色建筑的外形构造与周边环境互相融为一体,动静互补,浑然天成,建筑物本身具有美化生态环境的功能;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因此在绿色建筑内部杜绝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营造有利于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就有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进行房屋建设的现象,这种对附近环境没有副作用的住宅体现出一种比较原始的绿色建筑思维。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促进了社会繁荣与经济增长,却导致自然资源的肆意滥用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步变暖,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继而在1993年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设想和模型,人类由此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可持续建筑的研究与实践。绿色建筑发展至今,经历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演变和完善,经历了从对建筑个体到建筑群体的不断扩大,绿色建筑理念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并将在21世纪建筑设计领域成为一个焦点课题。

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策略分析

建筑设计是一项高标准的工作,它需要设计工程师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使用需求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和工程建设过程是一个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过程。绿色建筑则要求在满足一切高标准设计条件的同时,设计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绿色建筑系统。在未来建筑设计领域,高效的环保型设计理念必然会取代传统的高消耗建筑设计模式,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必由之路则是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此,笔者结合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情况,谈一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以明确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定位,促进建筑设计理念、设计路线及相应政策法规的有效转变及调整,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快速发展。

第一,建筑设计理念需要转变。

低碳经济呼吁我们走以科技为先导的低能耗精细化设计之路。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将会逐渐被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所替代,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具有低能耗的环境价值观。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应该正确树立绿色建筑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合理分配投资比例,竭力避免资源浪费,将一部分投资转移到提高建筑节能功效以及节约资源的技术应用方面,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节能效果。对整个建筑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包括从策划、选址、设计、施工、维护运营等各个步骤,直到建筑拆除的全过程中都始终贯彻绿色建筑低能耗的设计理念。

第二,建筑设计路线需要调整。

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要求建筑设计师将其与传统建筑独立、单一的设计路线区分开来,兼顾绿色建筑的整体与单体的设计统一,兼顾建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技术统一,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多维设计体系,实现绿色建筑在层次上的多维度及相互联系的特征。另外,在绿色建筑设计路线上,还可以运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思路,有效提高建筑设施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运行效果,符合当今社会对能源利用的低碳、高效、清洁等要求。

第三,绿色建筑政策法规需要完善。

我国已经出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技术,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各项技术及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初步的研究阶段。因此,在对各项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进行制定时,切不可完全照搬国外现行的设计模式和理念,而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在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的建设中,要不断强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各项环保标准,加大新技术研究以及新材料研发的研发力度,适时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体系,并结合我国基本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加快我国的绿色建筑进程。

四、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旨在减轻传统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过载负荷,实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效果。同时,绿色建筑设计以为人类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作为设计目标,力求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亲和感,做到人与建筑物在生态环境中的和谐共处与永续发展。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和实行绿色建筑也是实现节能减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节约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征;浅议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四川建筑;2006年06期

2.刘成双;郭香珍;浅析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理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2期

3.刘彩萍;浅谈绿色建筑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4期

4.乔丽芳;张毅川;郑树景;景观的生态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5.赵阜东;陈保健;焦冠然;地下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1 绿色建筑设计及意义

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设计、运营维修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其含义有二:第一,从效果特征上看建筑设计对于使用者来说,应该是舒适、健康和安全的;第二,从运行特征上看,建筑设计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施工企业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物质实现的生产过程。绿色建筑设计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设计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设计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所以绿色建筑设计不再只是传统设计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设计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的去适应传统设计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设计全过程改革传统设计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设计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当然与传统设计相比,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更高,但其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更低,可以通过在设计阶段采用被动式的低耗高效技术减少投资增量。可以认为,绿色建筑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体现,建筑设计总体框架由设计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设计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2 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策略运用分析

2.1 节地与室外环境-科学的规划设计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区附近的建筑热环境产生的原因很多,以外部气流的流动为主要,加之住宅区周围辐射系统的影响,住宅区的室外环境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热岛”效应。该现象通常出现在夏季,一旦发生,不仅会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出现不适,如果与小区通风不畅的因素叠加,还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加重空气的污染。因此,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选择屋顶绿化、墙壁垂直绿化和设置水景等绿化方式,对于避免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效果非常的明显。

2.2 节材与资源利用-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设计时尽量就地取材,选择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材料;另外,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砖、地毯、木板和绝缘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性能优良外,还要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特别注意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

2.3 节水与节能-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符合绿色建筑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小区的水系统水质和水量的前提下,设立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水系统将生活废水、冷却水、无达标排放的生产污水等水源经物化或生化处理,达到国家生活用水水质标准,然后再回用于厕所冲洗、灌溉草坪、洗车、工业循环水及扫除用水等。

可再生能源利用近年已得到大力推广,其设计要点是结合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资源条件,根据设计项目的使用功能,进行多方案比较评估,选择合理的技术类型。近年来各地根据具体实际条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导则及激励政策,可以预见这一领域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 探索与实践-建科苑小区绿色建筑设计

建科苑小区为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危旧房改住房项目(见图一),设计目标为二星级绿色建筑。建筑基地为拆除20世纪70~90年代建设的旧建筑后平整的场地,用地局促,设计受周边条件限制较多。在本工程规划设计中,经过充分论证,多方案比较,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顺利通过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审:(1)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室外风环境、室内通风、日照等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模拟分析结果相应调整总平布局及户型设计,使小区室外通风路径顺畅,室内有良好的穿堂风,满足国家规定的日照标准要求;(2)景观植物配置采取本土化措施,所选植物种类均为本地植物,适应本地气候,同时采购、维护成本均较低;(3)地下室顶板设置光导管,将自然光引入地下车库,减少地下室照明耗电;(4)墙面立体绿化与建筑立面一体化设计,既丰富了建筑造型元素,也降低了外墙辐射受热;(5)结合外立面造型设计,利用凹凸有致的构件形成丰富的自遮阳,同时利用外挑阳台立面挑板立体绿化等降低太阳辐射热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6)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用水量,在屋顶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住户集中供应热水,不足部分经过计算及日照模拟分析,在部分阳台外侧设壁挂式太阳能集热板;(7)使用能量回馈型电梯,将电梯轻载上行或下行所发电量经处理后回馈到住宅供电系统,供其他用电设备使用,最高可节电70%;(8)建筑护结构构造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热辐射镀膜玻璃窗、外墙热反射涂料、屋顶泡沫玻璃隔热层等材料,经计算可节能60.5%;(9)其他应用的技术如照明节电、智能控制、节水器具等,对降低能耗也有明显效果。这种系统化、集成化适用技术的应用,由于主要是低耗高效的被动式技术,经过精细化的科学设计,成本增量不高,但效果明显,顺利通过二星级设计标识评审,建成以来的运行效果反映较好。

图一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危旧房改住房项目总体鸟瞰图

4 结语

当前,绿色建筑设计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建设单位、社会公众认为实现绿色建筑设计需要投入大量的投资增量,这种观念的误读,是目前推进绿色建筑的主要阻力。对设计者而言,必须尽快改变粗放型的设计模式,因地制宜采用精细化的技术路线,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运用融合到住宅小区建项目管理的设计工作中,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勇.室内装饰材料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策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绿色建筑是一种象征着节能、环保、健康和高效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学的指导下,运用建筑学的知识创造出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

一、现代绿色建筑的相关概念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就是为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节能和环保要求提出的新理念。其定义为:在建筑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对能源的有效节约、对资源的高效的利用,实现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居住空间的目的,从而使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的核心价值观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健康无污染的室内外环境。

2、绿色建筑的设计的特点

我们所说的绿色建筑设计是指根据设计地区的实际情况,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使得楼宇的自动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和方便的生活环境,同时节约能源、水资源,使得建筑的自然成本、经济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建筑设计的好坏对于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建筑设计不当在后期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时需要将建筑整个寿命周期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不仅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要使得建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

3、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和原有的建筑设计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其又有一些自己独特的部分。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需要遵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这些设计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即:反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其中针对反馈性原则来说,反馈一般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对于负反馈调节来说它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动力,而对于正反馈调节来说它是促进系统变化的动力。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反馈的情况对现有的工作进行适当的改进,保证工作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对于整体性原则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和学科比较的多,在设计时需要多学科进行综合考虑,并在设计中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使得绿色建筑的整体性得到保证,使其可以真正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对于共生性原则来说,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与周围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关系,处理好其关系,使其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和其他事物不会造成危害。对于可持续性原则来说,该原则要求现在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到后代人的需求,不会对后代造成危害。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我们同样需要遵循这个原则,保证绿色建筑满足现代人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同时也不会对后代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1、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

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材料, 生态建筑材料又称“健康建材”“环保建材”或“绿色建材”,指健康、环保、安全的建筑材料。生态建材是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材料。建筑设计中一方面积极采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新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材料的选用,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竹材、石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2、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住宅区气候的好坏。自然通风是调节环境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因素主要就在于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体设计及三维空间布局。因此,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住宅区的空气流动情况,是确保住宅区气候良好、通风情况合理的根本前提,有效提升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热舒适度,住户无需增加任何投资,就能实现居室环境的健康舒适。

3、采光设计策略

夏日影响居室热环境的重要因素是由于阳光直射与热辐射,更是影响住户心里感受的因素之一。因此,应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进行采光设计,经过认真计算,明确住宅区的建筑布局与单一住宅的关系,分析建筑群的遮阳及日照能否满足建筑物采光与遮阳的需要。建筑体型系数是由建筑物的表面积与建筑间的体积比值,且与建筑的热工性能有着紧密的联系。直面建筑的热耗要大于曲面建筑,当体积相同时,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要小于分散布局的建筑热耗,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应控制建筑物的层高,减少建筑外墙的面积,降低体形的凹凸变化,尽可能采取规则的平面形式。

4、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建筑外表面应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效率;设计规模恰当有效的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 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可选择的再生能源,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建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的建筑材料中易挥发的有机成分,尽量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要考虑室内空间维修和清洁材料挥发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建筑构造使用可循环或带有可循环材料( 如钢材、铝材等) 的产品,考虑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为建筑物主人使用可循环设施提供方便,通过中水的再利用和节水装置,使生活污水排放量降到最低;建筑屋顶、地面、门窗要进行隔热处理;广泛应用建筑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建筑节能技术。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1、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化方向

1.1 充分合理的开发建筑所用土地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稠密,只有充分的使建筑的所占土地,才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构建一个合理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对于土地的利用,强调节约利用土地,充分的利用周围的配套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同时,结合我国的情况、周边地铁等因素,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能够更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面的环境,节省空间。

1.2 利用可再生绿色能源

节能减排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非自然能源的应用与自然能源的应用这两个大的方面。非自然能源主要包括电能、热能、化学能、生物能等能源,而自然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能源。其实二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单向转化或是双向转化的。

2、绿色建筑设计的系统化方向

城市的建设,并不是由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建筑构成的,而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组建筑组成。但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建筑,却大都是每个建筑自立门户,相互孤立,这样的建筑,会给城市造成视觉混乱,同时也会破坏城市人流的连贯性。这就要求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有其系统性,构建一个连贯的、相互关联的建筑组,而不是各个相对孤立的建筑。建筑首先应该是城市的一部分,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连接。其次是要有合理的功能布局和好的建造质量,根本不用刻意去引人注目。做到了这些,起码就向完美走出了第一步。一旦有机会进入一个建筑,进而使用一个建筑,对它的认识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外形上。

同时,绿色建筑的系统化,还指各种方式的系统化使用。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措施,使各种节能减耗手段充分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才会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的特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多专业跨学科的、保证自然系统安全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正处于鼎盛的发展时期。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资源消耗大户的建筑业就必须走现代绿色建筑之路。让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构成我国未来希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态学;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 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生态建筑是从本质上说是节能建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种意在限制人类的掠夺性开发,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友善态度和展望未来的超越精神,合理地协调建筑与人、建筑与生物以及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建筑新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先进的科技文明在给人类带来生产与生活上的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可怕的、灾难的后果。工业化学、汽车工业和核工业的发展,使地球的污染更加严重;城市的无序开发使得人居环境日益恶化;地下资源与森林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与破坏,使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正在这种情况下,现实问题迫使人们改变旧的工业生产模式,同时人们开始在建筑空间做了重大考虑,这样生态建筑设计也被提上了人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日程,生态建筑设计做到了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美化自然的目的。

2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2.1 与环境的协调化

生态建筑在建设立项和整体规划时首先要重视选址,即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要协调。设计应该遵循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因景制宜,合理恰当地处理好环境、建筑、经济效益三者的关系,处理好新、旧建筑的矛盾,合理预测和控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在做某公园绿化、美化工程的设计方案时,将回归自然作为设计主题,具体体现为不破坏现有的植被,依山造舍,就势建馆,不因经济利益而建设大的活动场馆,突出自然风光,建筑只作为其中的一个点缀,将那些必要的人工建设痕迹淡化到最低点,人造山石、卵石铺小路、仿真泥木墩、石砌条凳、矮小的红色坡顶小屋在葱郁的绿色中若隐若现,漫步公园,大自然的气息迎面扑来,使人意趣盎然。

2.2 方案设计应个性化

生态建筑设计的宗旨即注重环境,与环境相适宜,但不等于抹杀了设计方案的个性。生态建筑更应注重自身形象的设计,才能更好地使其融于环境,“建筑的目的在于创造完美”。建筑师必须如何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使建筑作品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建筑要求能够良好地把握设计尺度,将建筑平面设计、立面造型与周边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建筑功能使用便捷,流线明快顺畅,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地貌,将各个空间有机组合,利用各种设计手法、造景手法,使整个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与周边背景相呼应,将其统一在大自然的“神妙”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具备了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在南方多雨潮湿的林区,建筑采用干阑式构造,使房屋下部架空,既可以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又有安全感;在黄土层肥沃的黄土高原,多采用生土技术建造窑洞,依山就势,节约耕地,较小地破坏地面植被和自然环境,这两种建筑形式都是古代人民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属于传统的生态建筑。

2.3 室内空间绿色化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既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建筑师可以从室内外空间一体化、室内外景观一体化、室内装饰生态化这几个方面着手。

3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

3.1 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3.1.1 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 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 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 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 (2)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 (3)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 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3.1.2 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 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 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 这样可降低噪音 30dB; 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3.1.3 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 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 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 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人中水系统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 20-24℃, 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 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1.4 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

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 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 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 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3.2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边。 一方面,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 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 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 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 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 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 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 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4 结束语

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 值得探讨之处尚多,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也漫长而艰辛,但是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 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 世纪的主旋律。 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 并将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哲雄.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