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质疏松的好办法

骨质疏松的好办法

骨质疏松的好办法范文第1篇

误区1: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

钙是保持骨骼强壮的关键物质,但并非唯一物质。防治骨质疏松的原则和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单纯补钙并不能使骨质疏松好转。只有胶原蛋白与钙同时补充,才能起到补充钙的作用。

误区2:骨质疏松是由于衰老造成的,无需治疗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等与增龄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骨质疏松既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等科学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误区3:没有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也没有明显的外伤史)时即可引起骨折,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等等。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椎骨、肋骨、桡骨、股骨上端等,这些轻微的骨折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误区4:治疗骨质疏松等于补钙

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其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误区5: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无法逆转,到老年时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错误的。骨质疏松是因为年老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廷缓,导致骨量不断丢失所致。

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积极补充骨骼的营养成分,无论何时均可显效,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应立即到医院接受相关治疗。

(来源《现代养生》李莉/文)

六类人群慎穿保暖内衣

何大爷今年67岁了,整天红光满面,由于内热重,到了冬天穿衣也比同龄人少,早上晨练的时候里面就穿一件保暖内衣,外面套一件薄外套就出发了。

早上晨练的时候,出了一身的汗,由于保暖内衣效果好,何大爷一直感觉热乎乎的。但是回到家里没多久就开始流清鼻涕,到了晚上还发起了低烧。

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感冒了。应诊医生了解了何大爷的主诉后,告诉何大爷,保暖内衣固然暖和,但人容易出汗。出汗遇冷后很容易使人着凉,诱发感冒。

温馨提示:

一般的保暖内衣大都采用复合夹层材料制成,在两层普通棉织物中夹一层蓬松化学纤维或其它保暖物质,通过阻挡皮肤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而起到保暖效果。

这样一来,内衣的透气性就差,出汗后容易受凉而诱发感冒,而且汗液中的尿素、盐类等会附着在体表,不及时清除会引起皮肤瘙痒。

骨质疏松的好办法范文第2篇

既往,大多数医务人员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大都停留在补钙和止痛上。新近的观点认为: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要补充钙,还要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钙在骨质内的积累,减少骨钙的丢失。针对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多方面进行治疗,才能有效改善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包括激素疗法、二磷酸盐类、降钙素、维生素D制剂、钙制剂、中药等治疗。这些药物根据其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分为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与骨矿化三大类。

首先补钙。目前市场上的钙剂有很多种,从成分上说不外乎离子钙、有机钙和复合钙。其中人体对离子钙的吸收效率最差,对复合钙的吸收效率最高。

其次促进钙吸收的药物。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准确地说是维生素D3能促进钙吸收。活性维生素D3,在骨吸收和骨形成代谢过程中起着双向的作用。维生素D3缺乏,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常说的“缺钙”,其实是人体对钙的吸收不良,而钙主动吸收的主要调养者,就是活性维生素D3。活性维生素D3的水平不足或功能低下,在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中比钙不足更重要。钙剂只有在活性维生素D3的作用下方可被骨有效地利用。因此要补充维生素D3。补充维生素D3不仅只吃鱼肝油、阿法迪三等,也可以适当多晒太阳。

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补充钙质,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必须多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北医大运动医学研究所的研究调查表明:某高校200名平均年龄为68岁的老教授中,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9%,远高于对照组的2.3%,提示脑力劳动者的骨质疏松发病因素中,缺乏运动、神经肌肉锻炼不足等机械性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项试验也表明,绝对卧床1周后,尿钙明显增加,2周即可出现全身骨痛症状。对这些卧床休息的病人测定骨矿物质含量,发现平均每周减少0.9%。因为适量地负重和运动不仅直接对骨骼有强健作用,而且运动使肌肉收缩,会不断地对骨的生长和重建产生积极效应。骨细胞对这种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是激活、自我增生并促进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

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一些运动锻炼,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等,每周做5次,每次保证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分两次完成也可)。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使肌肉多收缩活动。这对推迟骨质疏松大有好处。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对其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平时多喝牛奶,少吸烟,适当晒晒太阳,饮食做到荤素搭配,对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也是有帮助的。

骨质疏松的好办法范文第3篇

大家都知道,缺钙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绝经后的女性三个中就有一个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带来的后果,包括骨痛、骨折和老年退行性变化。骨质疏松对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极易发生骨折。

经常喝咖啡,钙也会流失

受到骨质疏松威胁的,不只是老年人,现在年轻的骨质疏松患者越来越多,这和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以车代步,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天,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骨质加速流失。另外,不少白领经常借助喝咖啡提神,这也会导致钙的流失。特别是一些女性,经常减肥,一天吃不了多少东西,还都以蔬菜、粗纤维的食物为主,高钙食品摄入不足,都会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生。

补钙要从小抓起

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才需要补钙,这是个错误的想法,过了35岁靠吃钙片过量补钙,作用不大,甚至还会引起便秘、结石。预防骨质疏松,必须从小开始补钙,这样才能获得更大骨峰值。这就像存钱一样,存得越多今后可用的就越多。35岁以前人的骨量是一直在增长的,并会达到一个高峰值,但35岁以后,人的骨量就一直处于减少状态了,且骨量90%在20岁以前积聚,10%在21~35岁积聚,在这段时期注意合理饮食、积极锻炼,争取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也就是钱存得特别多,在此基础上,使骨峰值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样就可在骨量丢失的年龄段,延缓骨量的流失速度,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食物、运动补钙更重要

年纪大了补钙最好通过食补,真的骨质疏松了还要进行药物治疗。除了多晒太阳、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芝麻酱等外,还要坚持户外锻炼、戒烟戒酒。有条件的可定期监测骨密度。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每天都坚持有规律的室外锻炼,例如走路、慢跑和打球等。哪怕在外面走一走都可以,至少可以多晒太阳。此外还要养成不吸烟饮酒,少喝浓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少吃糖和盐的生活习惯,以消除钙吸收过程中的障碍因素。

得了骨质疏松症再补钙是亡羊补牢

其实等发现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后再补钙,已经是亡羊补牢,这时还需要药物治疗。目前已经有一种每年只需一次的注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方便患者坚持用药。2010年10月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为期6年,涉及1200多名患者的长期研究表明:一年滴注一次唑来膦酸注射液,能够更加有效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维持骨量、降低骨折风险。

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您很可能得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好办法范文第4篇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后者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另外有少数遗传性骨质疏松。老年人骨质疏松多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来说,女性35岁、男性45岁以后骨钙就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加,流失速度不断加快,60岁时大约有50%的骨钙流失,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不易被人注意的疾病,骨质流失完全是在人们觉察不到的情况下,像沙漏中的沙子一样,静悄悄地发生的。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骨折后造成的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治疗的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早期症状

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在疼痛患者中占70%~80%,另外还有双髋区的疼痛以及长骨的疼痛等。

身长缩短、驼背: 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身长缩短。

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还会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呼吸功能下降: 由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

目前,医院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检查手段有:生化检查(骨形成指标,骨吸收指标,血、尿骨矿成分检测),X线检查,定量CT,超声波等,但目前应用较为普遍并被认可的主要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进行骨密度检查。

从生活方式上看,吸烟成为不明原因的年轻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诱发因素。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从而引发骨质疏松。同样,过分依赖代步工具、长期办公室工作、不运动,人体骨质对钙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大量的骨钙会游离到血液中,并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骨密度。

反之,适量运动可使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增进消化功能,提高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并促进骨骼的钙化。运动还能增加骨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内输送钙离子以及破骨细胞向骨细胞转变,促进骨骼的形成。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1.体格瘦小者。

2.大量摄取咖啡、茶,不当节食减肥者。

3.运动量小,长期坐办公室者。

4.钙、维生素D摄取不足者。

5.月经来潮早,40岁以前绝经者及更年期的妇女。

6.卵巢、子宫、胃或小肠切除者。

7.饮食过于清淡或偏高蛋白,嗜烟酗酒者。

8.家族有骨质疏松症病史者。

9.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药物治疗者,糖尿病、甲亢疾病患者。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调理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补充钙质。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毫克,老年人应给予1000毫克。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不要盲目补充维生素AD丸,因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注意烹调方法。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

限制饮酒。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

骨质疏松症食物推荐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豆类及豆制品、面筋、大米、花生等。

2.肉蛋奶的选择:牛奶、鱼类、虾蟹、乳制品、沙丁鱼、青鱼、鸡蛋、红肉、牡蛎、虾米等。

3.蔬菜的选择:油菜、胡萝卜、青椒、番茄、西兰花、茄子、莴苣、黄瓜、西芹等。

4.水果的选择:苹果、香蕉、猕猴桃、橘子等。

5.其他:芝麻、核桃、松子、蘑菇。

科学合理补钙

骨质疏松与人体内的钙量息息相关,但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补钙越多,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越小。人体所需钙元素的全部或大部分可从食物中获得,对婴幼儿、青春期、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老年人需钙较多的人群,更应强调以食补为主,只有当食物中的钙含量低、摄入不足或体内钙丢失过多时,或发现有钙缺乏症状,或有钙磷代谢障碍表现时才需补充钙剂,而不是人人都需补钙。

补钙应选择易溶解无刺激、酸碱度适中、口感好、易服用、易保存、价格低廉的剂型。因人体内钙都是以离子形式吸收利用的。所以,餐后或餐时服用,其吸收率要高于空腹时服用,而且分次小剂量服用比一次大剂量服用的吸收率高,机体缺钙时吸收率高。膳食成分对钙的吸收也有很大影响,如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可阻碍钙的吸收。

不过,补钙过量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钙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小的矿物质之一,但摄入过多,不仅造成浪费,也会有不良反应。专家强调,补钙的基本原则应以食补为主,若需补钙必须同时补给适量的维生素D,单独补钙是不合理的,过多补钙更有害。

远离骨质疏松误区

误区一: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许多朋友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的,就不会患骨质疏松症。其实,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此病的早期诊断依靠双光子骨密度仪及定量CT检查。病程10年以上者,可以通过X光拍片检查确认,建议朋友们要定期进行体检。

误区二:去保健品商店诊断骨质疏松症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许多人是在保健品商店或者药店诊断出骨质疏松症和缺钙的。许多商店内为厂家促销而备有检测骨密度的仪器,其实检测人员并非医务人员,检测结果往往是人人都缺钙,老年人更是个个都患有骨质疏松症。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不可靠的。诊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应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去。该不该补钙,补什么样的钙,补多少,如何补以及补钙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里面的学问很多,必须根据病情,从实际出发,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

误区三:骨质疏松症患者静养能防骨折

一些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朋友听说这种病容易骨折,因而不敢多活动,更不敢进行体育锻炼,成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也欠妥。因为,运动可以强筋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所以,运动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十分必要。

误区四:常吃多吃钙制品就能补钙

许多人误以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而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或钙制剂就能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因为被人体吸收和利用钙还需有其他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即使摄入足量的钙质,依然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症。例如长期服用可的松类激素或甲状腺素者,或者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者,都容易因钙的吸收与利用障碍而患病。

误区五: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尤其是年轻女性节食减肥,体重下降的同时对骨骼也产生了严重隐患。另外,老年患者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放弃治疗也是错误的。

骨质疏松的好办法范文第5篇

很多人听说过骨质疏松,但不一定知道它的危害,更加不知道,其实骨质的保护,应该在出现骨质疏松之前就开始。

所以,咱们女同胞不能不爱护自己的骨头,而且还得比男人更好地保护骨头。

骨量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年轻的时候,身体在长,人会增高变壮,骨量也在不断增加。一般来讲,人一生的骨量和骨骼强度大部分是在儿童少年期形成的,尤其是8~18岁。

如果这个时期的骨骼发育好,就可以让骨量在达到最高峰值的时候,比别人多一点储备。所以,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有意识地为将来打好基础,小孩子不懂,当父母的就要多留心。饮食适当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米等,规律运动,保证睡眠。身为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发育比同龄人慢,可以及早看医生。

女人35岁就“掉骨渣”

女性35岁是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35岁怀孕,算高龄产妇;35岁后卵巢功能也开始走下坡路;骨量在35岁前后达到最高峰,然后骨的破坏就开始超过骨形成速度,骨量出现丢失。

而且,这个破坏速度会逐年增加。40岁开始,每10年,女性丢失骨量10%,而男性只有5%。女性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骨量丢失明显加速。

爱美的女性,会刻意去节食,再加上胃肠道吸收钙的能力在下降,饮食中的钙摄入就相对不足。所以,要更加注重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或者适量服用钙片。如果担心钙吃多会有不良反应,可以去医生那里评估一下。

还要多户外活动,太阳的照射会增加体内活性维生素D3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

轻轻一下,我就骨折了

的确,就算有了骨质疏松,有人会腰背酸痛,但更多的人是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直到出现驼背、身高变矮,甚至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就是说可能轻轻一下,我就骨折了,不是被外力猛撞的那种。

因此,骨质疏松号称是“沉默的杀手”。如果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发生骨折,就算你接骨了,装了钢板,也很难愈合,或导致残疾,或需要长期卧床,尤其是髋骨和股骨颈部位的骨折。很多人因此死在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上。

在北京地区的调查发现,50~59岁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15%,骨折患病率4.9%,80岁以上就不得了,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81%,骨折的也有36.6%。

另外的研究显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甚至高于心梗和中风,更高于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所以莫要小看它!

改掉致病因素可延缓骨质疏松

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中,有些是不能改变的,就是说这个人群肯定是高危的,但是自己也没有办法来改变。

不可变的高危因素包括DD

人种:黄种人和白种人比黑人高危。

老龄:年龄越大,骨的破坏越快。

女性绝经:雌激素缺乏,极大加速骨的丢失。

母系家族史:所以说,投胎是个技术活。

还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因素,你要是不改,那么骨质疏松就比别人快。

可变的高危因素DD

低体脂:BMI体重指数少于19的要小心,减肥不能太过了。或者短期内减重太多也不行。

性腺功能低下:常见的是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

吸烟:百无一用都是害。

过度饮酒:少量喝不要紧,酗酒增加骨量丢失。

体力活动缺乏和长期制动:不动或者动得少都不行,肌肉不运动,会严重影响骨的健康。

营养失衡:含钙的食物吃得少。

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者吃得少。

疾病和药物因素:患上影响骨代谢疾病和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断骨质疏松,当然是去医院做检查,可以看骨质疏松科、内分泌科、骨科、围绝经专科等。至少可以做个骨密度的检测,常用的是DEXA法,这是判断骨量是否正常的最常用方法,几乎没有辐射,也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