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急诊医学

儿童急诊医学

儿童急诊医学

儿童急诊医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感染;儿童急诊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85-02

目前,儿童急诊患者逐年增多,且小儿患者常在夜间就诊,病情变化快,发病急,病死率较高,且儿童免疫力较低,此外,急诊环境人员较多,通风不佳,儿童在医院急诊留观期较容易感染[1]。本文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134例儿童患者,总结其护理要点,旨于降低儿童患者的致死率,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儿童患者的康复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134例儿童患者,其中男童89例,女童45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6岁。其中13例为上呼吸道感染,19例为大叶性肺炎,32例为细菌性肠炎,9例为化脓性脑膜炎,26例为病毒性肺炎,13例为水痘,7例为手足口病,9例为病毒性肠炎,6例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2护理方法

1.2.1做好基础护理

保证儿童患者自身的卫生尤为重要,应督促患者家属做好患者口腔、眼部、臀部、脐部的护理,勤换衣、洗澡。注意观察监护病房的患儿其眼部、脐部、外伤伤口是否有脓性分泌物,若有,用青霉素盐水清洗眼部;用双氧水、75%酒精和10%碘酊冲洗脐部。

1.2.2积极对儿科急诊室进行消毒

儿科急诊室要勤开窗通风,采用空气动态循环消毒机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控制重症监护室的温度在23~26℃,通风换气2次,每次时间长于1小时,紫外每日消毒1次。对急诊室各区域按照污染程度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不可随意更换。用0.5%的过氧乙酸对急诊大厅消毒,用1g/L含氯消毒液擦拭公共设施和急诊地面[2]。

1.2.3重视护理用品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对耐热的医疗器械须定期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等离子体、环氧乙烷等方法灭菌。对湿热不稳定的器械须进行浸泡消毒[3]。有些医疗器械除了进行表面消毒外,还要对隐蔽的地方进行消毒。当儿童患者较多,较频繁使用医疗器械时,要增加消毒次数。儿童患者的床单、病服、毛巾要消毒后使用,每周清洗和晾晒被褥。

1.2.4加强无菌操作的观念

对儿科急诊的医务人员定期开展无菌操作的相关课程,加强无菌操作的观念,不可因紧急的急诊工作的、而忽略要无菌操作,增强工作时的责任心,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执行操作时要戴好帽子、口罩和六步洗手。有呼吸道疾病、眼鼻喉感染、开放伤口的护理人员不直接参与儿童患者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进行中心静脉、气管、脐静脉插管等操作时,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因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感染[4]。

1.2.5对儿童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因急诊的儿童患者人数较多,医务人员难以兼顾到每位患者,故对儿童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除了利于患者家属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对儿童患者有效护理外,还可增加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可更好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人力允许时,可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儿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如人力不足,可印发易懂的健康教育卡片,让家属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结果

134例儿童患者经护理后均得到较好恢复。

3结论

与普通病房门诊相比,儿科急诊收治的儿童患者差异较大,加上急诊室环境的特殊性,容易导致儿童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高发,带来较大的护理难度。儿科急诊室儿童患者具有普通病房和急诊留观室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是急性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的特点,主要与探视制度不完善、急诊室环境差,公共设施污染较严重、打扫消毒不及时、儿童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手卫生问题、医疗废料和医疗器械未及时消毒、护理时无菌操作不到位、患儿数量较大,加大护理难度有关。加上儿童呼吸道净化能力较弱,较容易由于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导致肺部感染[5]。

本研究主要从做好基础护理、积极对儿科急诊室进行消毒、重视护理用品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加强医务人员无菌操作的观念、对儿童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对护理儿童常见急诊感染,134例儿童患者经护理后均得到较好恢复。故恰当合适的护理方法对儿童常见急诊感染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袁玉峰.普通外科常见院内感染菌及其耐药性[J].中外医疗,2009,28 (4) : 41~42 .

[2]安春兰.外科门诊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9,(7) : 87.

[3]何红芬,沈国莲,曹莉.儿童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的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8),1094.

儿童急诊医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建筑;建筑设计;交通组织;单体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儿科医院总建筑面积70008平方米,包括病房大楼(7层)、门急诊及医技楼、实习医师公寓楼、儿童传染病专科楼、行政教学楼等。医院总体布局中充分预留出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监护及其他门急诊二期配套发展用地。

二、基本规划设计原则

(一)以儿童患者为核心的设计目标。建筑布局、环境设施、诊治服务的全过程均以充分考虑儿童患者的就医特点为设计核心。医疗各功能区域分布合理,各部交通流线便捷。尽可能缩短病员就医流程,为儿童病员及家属创造方便、流畅、愉悦的身心体验和就医环境。

(二)合理布局,严格组织各种洁净和污物流线,通过平面、剖面的相融贯通,立体布局,从建筑单体到总体做到洁、污流线各行其道,不产生交叉干扰。

(三)建筑型体简洁、活泼,充分关注儿童的心理个性特征。各类医疗用房采取设置内庭的形式积极引导自然风对流,尽可能争取直接的采光通风条件,以节约能源并使室内环境保持通透明亮。

(四)合理规划绿化环境,贯彻人与自然相融、保持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努力创造出一座优美、自然、和谐的花园式现代化儿童医院,让病员和医务人员充分共享绿色带来的好心境。

(五)现代化医院的人性关怀不仅是对于病员,也应该体现在积极为医护人员创造高效、良好的工作条件,全方位体现以人为本。

三、总平面规划设计

(一)总体布局

医院建筑门急诊及医技区是病员人流最大,医疗功能最复杂的部分。而医技楼又好象是一所现代化医院的心脏。医院建筑总平面形态由以医技楼为圆心的一个具有动感的大圆弧构成,各建筑单体分别以医疗区或非医疗区组团而围绕医技楼这个圆心呈放射状布置。

门急诊与医技楼组合成一个规整的建筑单元体块布置在基地中部。其建筑东侧边线与交通干道A路平行,并呈阶梯状退进A路道路红线50米,留出宽广完整的场地作为医院的主出入口绿化广场。

病房大楼布置在基地南侧,正面朝南,面向基地南侧人工河最佳景观。与医技楼以玻璃长廊连接(底层架空),便于住院患儿通过连廊可以最直接的路径与医技区沟通。

儿童传染病门诊及病房布置在基地西北隅,与病房楼、门急诊医技楼等相对隔离,自成一区。

医院行政教学楼及实习医师公寓楼与设于下沉式广场的医院职工餐厅和二期待建儿科研究所相近,组成医院非医疗区,便利医务人员的生活、学习。

(二)主要出入口和交通组织

医院出入口和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基地东侧50米宽的主入口广场,集中布置就医各出入口。

A路是医院的主入口。门急诊医技楼东侧面宽沿主入口广场纵向分别设置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儿保门诊及儿童传染病专科门诊等出入口,通过主入口广场与A路交通干道全面相连,最便捷地缩短室外就医路线。靠近急诊部一侧另对外设有救护车专用入口。

病房楼底层设住院病员和家属探视出入口,与门诊就医流线完全分开。病员或家属可由主入口门前广场直接进入住院区。

(2)严格规划清、污分流。

通过设置下沉式广场,并与门急诊医技楼、病房楼地下一层相连。下沉式广场分别布置太平间、病理解剖、及医疗污物和生活垃圾处理间。医院所有的医用污物和生活垃圾通过污物电梯或专用通道分别集中于此,经过简单分类消毒处理打包,由基地西侧医用污物和生活垃圾专用出口运出。保证整个院区的环境安全。

(3)合理组织各种入院车辆,保证院区人车分流

利用开阔的主入口广场,结合绿化景观布置和开向广场的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并充分考虑儿童病员的就医特征,将包括出租车、私家车、救护车等各种机动车辆的流线均在广场妥善解决。院区因建筑布局而自然形成内部环形道路。地面机动车停车场设于门前广场靠近A路一侧,主要交通负载限定在院区,较好地避免了外来车辆对院区环境的影响。宽敞的门诊病员步行通道位于门急诊大楼中部,直接与A路相连。主入口广场严格做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

(三)绿化环境与主入口广场

富有自然情趣的绿化环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也是现代化医院的环境品质象征之一。医院在病房大楼朝阳面刻意保留出一块面积1.6万平方米,纵深约50 ~ 60米完整的集中绿地,,与基地南侧人工河水景结合在一起,配以合适树种,形成一片舒展、幽静的绿化屏障,有效隔离城市的喧嚣,营造自然生态的极佳绿色环境。儿童病员可以透过病房欣赏窗前的绿色,也可以在家长或护理人员的陪同下由病房大楼底层的专门通道直接置身于花园绿地娱乐或休息。

医院沿A路一侧的主出入口广场是医院新建筑的点睛之地。在广场南侧结合交通流线组织设置—圆形旱式喷泉组合水景,通过绿化、水池和建筑小品以及儿童游戏小景点的有机组合,合理分隔与引导交通流线,使门急诊主出入口广场人车分流,真正成为一个优美、安全、富有童心情趣的无障碍主入口广场。

四、主要建筑单体设计

(一)门急诊和医技楼

门急诊与医技楼组合成一规整的建筑单体,门急诊面向医院主入口广场,医技楼偏近病房大楼,便于缩短与病房楼的连接。解决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尽可能缩短病员就诊路线、为儿童病员及陪同家属创造温馨、和谐的就医环境,是医院内部设计的首要目标。

患者由医院主入口广场进入贯通三层的门诊大厅,由门诊大厅的专用自动扶梯送入二层诊区。儿童发热门诊、急诊抢救等设于门诊大厅一侧,有独立的候诊就诊、挂号发药等医疗空间,并向医院主入口广场独立出入,与门诊区彼此沟通,但相对隔离互不干扰。

主要医疗体检设备集中布置在医技区一层,通过门诊共享大厅与门急诊区连通,使患者的就诊体检路线尽量短捷。医护人员则有专用入口并通过专用垂直交通和内部走道进入各层工作区。

门诊就诊经一次候诊、二次候诊、由护士台控制依次有序进入诊室就医,避免由于就诊人员众多而造成在国内医院常见的医生诊室门口的拥挤和混乱。所有诊所均采取独立式单人诊查室,所有诊室均与医护人员工作区内部走廊沟通,病员和医护人员内部通道互不干扰,做到医患分流,并改善了门诊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门急诊医技楼地下一层中部设有边长30.0m的矩形开敞式内庭院。庭院周边布置就诊病员家属餐厅,儿童用品商铺和银行、咖啡、理发等生活服务设施,为病员及家属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地下一层内庭院通过自动电梯与一层门诊大厅连接。

地下一层分别设有洁、污两条互相隔离的通道与病房大楼地下相应区域连通,通过各楼层独立的污物流线,成功地构成整个医院的洁、污分流系统。

根据国情,现代儿童医院的特点之一是门诊部病员和陪同儿童病员就医的家属日流量很大。医院门急诊医技楼室内就诊通道宽度均采取7.5-8.0米柱网,纵横贯通,创造宽敞、简捷、明了的就医空间,较好地解决了室内候诊和交通问题。

手术区及同层重症监护区(ICU)设于门急诊医技楼三层,内部工作流线明确流畅,洁污流线严格分开。手术区通过连廊和垂直专用电梯,分别与病房楼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连接,以最短捷的距离保证手术、抢救。

门诊各层均分别设有区域计费点,病员可在本层就医结帐后直接往一层发药处取药,有效避免了由于无谓往返而造成拥挤和混乱。

(二)病房楼(住院部)

病房标准层护理单元的设计是医院充分体现其现代化水准和人性关怀的重要标志之一。

住院部设计床位320床,建筑平面形似一月牙状大弧形,标准层建筑面积3180平方米。以中心交通核心为界,每层东西两侧各为一个独立的护理单元(病区),每护理单元36床位。病房大楼第二、三层经玻璃长廊与医技楼相应区域连通。

护理单元的正南侧全部布置标准4人病室和少量单人(包括残疾儿童专用)病室。标准病室单元建筑面积约46平方米,近窗端轴线面宽7.50米。病室建筑平面设计使病室每张床位均保持一定的个人私密空间并拥有专用观景采光窗,并保证进入病房的护士能迅速观察到每位病员的状态。病室在靠近走廊一侧设有一体式单人卫生间和储藏柜。为充分考虑儿童病员的使用安全,病室均采用带有拉手和缓冲装置的推拉门。为解决儿童病员往往需要家属看护的现实问题,每张病床间距保证最窄处大于1.4米,给家属看护留出放置简易床位的位置。

各护理单元中部与护士台相对处均设有8x15m的开敞式室外庭院,贯通病房楼上下,积极引导自然风对流,使护理单元空间通透,光线明亮。通过富有儿童情趣的色彩装饰,有效缓解了一般病室的孤独和封闭感。

病房楼各层中心交通核心区朝南辟有约80平方米的空间,那是孩子们活动的天地,儿童病员可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监护下在此学习游戏。

现代化医院的人性关怀不仅是对于病员也应该体现在积极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各护理单元医务人员工作区除常规办公、值班、更衣空间外,结合室外庭院特设建筑面积约为90.0平方米的一个医务人员专用休息交流空间。每个病区并设有一台医护人员专用电梯可直达一层门厅。

儿童急诊医学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 阑尾粪石;阑尾炎;螺旋CT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典型的临床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疼、麦氏点压痛, 结合实验室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明显增高, 临床医师基本可以明确诊断[1]。对于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 特别是一些儿童, 体检不配合, 描述临床症状不清晰, 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给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带来挑战[2]。随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 CT逐渐成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一种有效影像学诊断方法, 更有助于手术医师明确阑尾的位置、病变的性质及手术方案的选择。由于儿童回盲部系膜发育不完善, 脂肪组织少, 有时CT诊断急性阑尾炎也有一定的困难。现将本院手术明确诊断急性阑尾炎患儿的典型CT征象特点加以分析、总结,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经手术证实急性阑尾炎患儿24例, 其中男15例, 女9例, 年龄2~15岁, 大部分患儿以腹疼为主, 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呕吐, 部分患儿叙述不清以哭闹为主。术前患儿均行血常规检查。

1. 2 方法 术前患儿均行螺旋CT平扫, 均未进行增强扫描, 部分患儿进行了三维重建。扫描机器采用美国GE 64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膈肌下缘到耻骨联合;扫描条件:电压120 kV, 200 mAs, 层厚5 mm, 间隔5 mm, 部分患儿并进行0.625 mm的标准的重建。

2 结果

2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 CT诊断急性阑尾炎阳性20例, 阴性4例。CT诊断20例急性阑尾炎阳性患儿:其中阑尾肿胀12例, 最大管径20 mm, 最小管径6 mm, 其中阑尾显示不清8例;阑尾周围明显渗出10例;阑尾脓肿8例, 最大者长径50 mm, 病变与腰大肌、升结肠局部分解不清;医药卫生阑尾粪石15例, 其中最大径18 mm, 最小径3 mm, 粪石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条形, 其中圆形、椭圆形粪石10例, 小条形粪石5例。CT诊断急性阑尾炎阴性4例, 4例回盲部结构不清, 未见明确肿胀阑尾及阑尾粪石。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成人发病率约为60‰, 儿童阑尾炎发病率约为4‰。儿童阑尾细小, 网膜发育不完善, 儿童患阑尾炎后, 同成年人比较易引起阑尾穿孔。部分儿童体征不明显;部分儿童体检不配合, 描述临床症状不清晰, 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有报道儿童阑尾炎的临床误诊率为35%~50%[2]。

随着多层螺旋CT应用, 其诊断阑尾炎经验不断丰富, 螺旋CT成为一种有效的诊断阑尾炎影像手段。螺旋CT儿童阑尾炎的征象有:①阑尾肿胀, 阑尾管径一般约6 mm[3, 4]。部分阑尾管壁增厚, 管腔明显扩张。②阑尾周围炎, 阑尾周围间隙不清, 呈斑点状、条索状改变, 部分累及回盲部。③阑尾脓肿, 阑尾坏死、穿孔后在回盲部形成的炎性包块, 包块中央是液化坏死成分, 其内可见小气泡或气液平面。 ④阑尾粪石, 是由阑尾内残留内容物、细菌及黏液混合而形成, 在CT中表现为高密度影[5]。在CT诊断儿童阑尾炎中, 阑尾粪石是一个重要征象, 儿童网膜发育不完善, 回盲部脂肪组织少, CT上肿大的阑尾与回盲部回肠有时不容易区分, 但是CT上回盲部发现粪石一般位于阑尾内, 因此一般情况根据阑尾粪石, 就能分辨出肿大的阑尾。

本文CT诊断儿童阑尾炎阳性20例, 其中阑尾肿胀12例,

阑尾周围渗出10例, 阑尾脓肿8例, 阑尾粪石15例, 可以看出阑尾粪石征是诊断儿童阑尾炎的一个重要影像征象;结合阑尾肿胀及周围炎, 螺旋CT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的、可靠的术前诊断结果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培培, 颜伟, 曾智, 等. 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分类计数诊断价值及验证.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5(2):306-308.

儿童急诊医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分析;儿童死亡;干预措施

Analysis of Honghe Prefecture Affected Children below 5 Years Old the Cause of Death

YANG Jia-lu,WANG Wen,XIONG Yu-hua

(Hong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Honghe 661199,Yunn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influenc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five, honghe,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reducing child mortality.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tate in 2014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five years the number of deaths, extraction of honghe reported cases, 603 cases of 13 counties and cities to review the case analysis. Results Through the child mortality data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family factors affecting death for emergency and severe cases children rescue,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the green channel is not smooth, children emergency rescu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ound, etc.,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on how to reduce child deaths. Conclusion Strengthen antenatal examination, promote hospital childbirth, strengthening grass-roots hospital pediatric first-aid knowledge training and medical aid relief policy, set up children first aid network,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referral.

Key words:Analyze; Child deaths; Interventions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红河州13个县市妇幼卫生统计数据报表及死亡个案,抽取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数603例个案,组织长期从事儿科专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师进行个案分析。

1.2方法 按照年龄别死亡、性别别死亡、死亡地点、出生地点、死前治疗进行分析。

1.2.1年龄别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603例,死亡率10.71‰;婴儿死亡444例,死亡率7.89‰;新生儿死亡267例,死亡率4.74‰。

1.2.2性别别死亡 5岁以下儿童男童死亡364例,占60.36%;女童死亡239例,占39.64%。婴儿男童死亡268例,占60.36%,女童死亡176例,占36.64%。新生儿男童死亡163例,新生儿男童死亡163例,占61.36%,女童104例,占38.95%。

1.2.3死亡地点 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医院199例,占33%;途中死亡75例,占12.44%;家中328例,占54.39%。

1.2.4出生地点 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地点,省级52例,占8.62%,县级335例,占55.65%,乡镇卫生院125例,占20.73%,村卫生室4占0.66%,家中75例,占12.44%,途中9例,占1.49%,不详3例,占0.5%。

1.2.5死前治疗 住院治疗299例,占49.59%,门诊治疗95例,占15.75%,未治疗209例,占34.66%。

2结果

根据儿童死亡资料,通过专家的认真分析,得出影响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2.1家庭因素 儿童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医疗保健常识,无法识别儿童的异常情况,不能预知疾病的严重后果,导致儿童病重来不及就医或未就医。

2.2医疗保健机构因素 主要是医疗保健机构部门认识不足导致的死亡,突出表现在。一是对儿科常见病诊治不合理;二是治疗水平不高,用药不规范,医疗文书书写不符合规范等情况。

2.3危急重症儿童抢救绿色通道不畅通,危急儿童抢救管理系统不健全,没有覆盖全州的儿童急救网络,给危急儿童的救治带来了困难,县、乡两级掌握不好转诊时间,患儿病情很重了,但不评估危重情况,导致患儿的死亡。

3讨论与对策

3.1减少早期新生儿死亡,必须加强产前检查,改善产、儿科的服务条件,提倡住院分娩,提高早期新生儿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3.2加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儿科建设,强化基层医院儿科急救知识及对常见病死因疾病培训、复训,规范儿科用药,在培训中强调动手能力训练,并能运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基层医院对各种危重症患儿的救治能力。

3.3加大医疗保障系统建设,加强新生儿疾病医疗补助救助政策实施,进一步将新生儿出生随母享受当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尽量减轻患病儿童家庭经济负担。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成立儿童贫困及危急重症救助政策,减少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而死亡儿童的发生。

3.4各县市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科学育儿、合理喂养,防病诊病知识的普及,开展儿童意外伤害咨询和健康指导,提高家长对儿童的保健意识,以及对意外事故及伤害防范意识,指导正确识别儿童危急重症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指导家长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救治,从而减少儿童不必要死亡。

3.5加强城市社区卫生网络建设,建立全州儿童急救网络,各县有儿童危急重症抢救小组及抢救中心,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如配备救护车及抢救设备,完善转诊机制。

3.6按照"重点地区重点干预,重点疾病重点防治"的原则,加强本辖区内的儿童系统管理,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高危儿,建立专案管理。

3.7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基层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做好孕期高危筛查管理,积极预防和减少危重新生儿出生。

参考文献:

儿童急诊医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抗生素应用

1 诊断问题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最早在1921年由Brennemann报告本病,故亦称为Brennemann综合征[1]。其病因未被阐明,故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文献中多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本病多见于七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2]。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免系统活跃,免疫功能旺盛,淋巴细胞生发中心明显,由于肠系膜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肠系膜血管周围,收集沿肠系膜血管极其分支走行淋巴管的淋巴液,并且回肠远端的肠系膜淋巴结非常丰富,肠内容物由于回盲瓣作用在回肠远端停留时间较长,故毒素及细菌代谢产物易被回结肠系膜淋巴结吸收,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而且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毒素也可沿血循环到达回肠远端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该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或伴有腹泻、便秘。有些患儿可在右下腹扪及小结结样肿物。腹部彩色超声可发现其表现;呈形态规则,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均匀,皮髓质分界清楚、血流信号增多,髓质无变窄,无偏心等。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并无困难。但当前关于肠系膜肿大的影像学表现尚无统一标准。国内大多以在统一个区域肠系膜上有两个以上,长轴(最长直径≥10mm)或短轴(最短直径)≥5mm,纵横比大于2,做为彩超淋巴结肿大的肿大的诊断标准。但目前存有争议。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临床医生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两种不正确的情况存在;

1.1诊断不规范,模糊 对急性肠系膜炎和反应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分辨不清或将两者都统统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我们知道,儿童,特别是7岁以下的儿童正是淋巴系统发育高峰时期,当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肠道淋巴系统的炎性肿大和反应性增生,但儿童所患普通感染病程往往是短暂的。在原发病临床症状消失后而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尚不能短时间恢复正常,或可引起患儿腹痛、厌食,便秘等临床症状而就医,而多数临床医生将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笼统的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不准确的。

1.2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 急性肠系膜炎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在高分辨率的彩超问世以前诊断是有一定难度的,但随着先进的影像设备进入临床和医患关系变得紧张,一些医生开始过分的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了物理诊断,有的文献上说“儿童肠系膜淋巴结为大小不一的椭圆形灰红色小体,位于肠系膜的两层腹膜之间,肉眼观察不到,一般情况下很难触摸到[3]。因此儿童肠系膜淋巴结是否肿大通常情况下只能依靠腹部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判定。但笔者认为,只要患儿能做到比较配合,腹壁脂肪层不是太厚,医生手法熟练,通过腹壁手法触摸,还是能触摸到患儿腹部一些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国外有些医生也有这方面的经验[4]。但又因儿童缺乏可靠的病情主诉和对体检的配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往往也是极为重要的诊断依据。有文献报道CT检查比超声更精确,亦可用BRI检查。但因价格昂贵操作不方便或副作用较大,一般不予采用[5]。

2 治疗问题

国内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虽然还存有问题但已经不是难题,要分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反应性淋巴结肿大,才能更合理的加以治疗。笔者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对其不合理的治疗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个方面;

2.1滥用抗生素 我们知道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多有病毒感染引起,因此除非有明确细菌感染引起者,不宜大量使用抗生素。在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往往常规应用抗生素制剂,甚至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抗生素,从而导致了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这应引起足够重视。

2.2在治疗中不能很好的区分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肠系膜淋巴肿大治疗原则的不同;肠系膜淋巴结可以因炎性而肿大,也可由于反应性增生而肿大,两者在临床上治疗方案不同,后者更明显的不宜应用抗生素,也不宜大量使用抗病毒药物。当原发病治愈后,肿大的淋巴结往往可逐渐恢复正常。

3 讨论与建议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已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但目前尚未将该病写入正规的医学教科书课程,(大学教材第七版《儿科学》尚未列入)。因此临床上缺乏严格的诊断治疗标准,往往将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结肿大笼统地诊断为“淋巴结炎。在影像学诊断上,对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也有很大差异[6]。在治疗方面抗生素的应用比较广泛,指征较宽。笔者认为,应制定统一标准,规范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情况下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或淋巴结肿大的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无原则的使用抗生素。根据个人经验,大多数因腹痛、厌食、便秘等原因就诊的患儿,多伴有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其中只有一少部分符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用解痉止痛及对症处理即可取得良好疗效,如合理用些中医中药治疗会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2835-2848.

[2]易著文;《疑难儿科学》2002年1月第一版;湖北科技出版社。215-216.

[3]张莉娜等;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5(29)5:385.

[4]Jelloul L,Fremond B,Dyon JF,et al.Mesenteric adentitis caused by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presenting as an abdominal mass[J].Eur J pediatr Surg,1997,7: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