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突发事件 内涵与特征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Emergency

GAO Yongjun, SHI Zhou, LENG Shuwe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031)

Abstract With many challen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ident occurred frequently, make the affected the normal order of teaching, the harmonious campus environment, family caused great loss to the society school studying carefully understand deeply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llege emergencies, emergencies, reasonable prevention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ergency;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1 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概念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它偶发性因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大学生群体中突然发生的,不以学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对师生的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冲击甚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或危害高校整体形象、社会声誉和政治稳定的,需采取特殊措施紧急应对的严重事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内外部环境正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各类突发事件呈逐渐增加趋势,应引起学校管理者及政府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2 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分析

(1)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环境污染、全球温度上升以及地壳运动等各种自然原因导致的水旱、冰雪、台风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这些突发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学校以及师生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使学校不得不以停课、提前放假等方式应对,并产生一系列持续性的不良后果。

(2)社会政治类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政治原因引起的大学生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行为事件。如为表达自己良好的政治愿望和爱国热情,大学生们会针对一些国际国内政治事件和影响国家、领土完整的事件而参与群体性的游行、示威、静坐、绝食等自发性的、非理性的聚集活动,甚至还散发、张贴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大字报、传单、标语等。

(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在大学校园内外突发群体性传染疫情、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因校内实验用危险性药品保管不善、食堂卫生管理问题等引发的大面积职业中毒、空气污染、餐饮中毒等严重影响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如“非典”、“甲流”、 人禽流感疫情等。这类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则传播快、范围广、控制难、危害大。

(4)校园安全类突发事件。主要是指来自高校内外的暴力侵害、自杀自残、盗窃抢劫、群体斗殴、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内治安或刑事犯罪案件以及实验室爆炸、公寓失火、校园交通事故和意外伤亡事故等。这类突发事件形式多样,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严重威胁,也给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5)内部管理类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由于高校教学管理(如专业设置、考试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如各种荣誉及奖助学金的评定、困难补助、入党)、后勤管理(如伙食价格、后勤服务、医疗保险)等方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漏洞或者问题解决不及时,使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利益受损而引发不满情绪导致的罢课、罢餐、请愿、联名抗议等。

(6)学生个体类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自身心理、知识、经验、阅历、生活适应能力等存在的不足,面对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考研、恋爱甚至民族和等方面的人生重要问题受到挫折时,主观意志薄弱,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规范,失去应有的理智而酿成的沉迷网络、精神失常、自寻短见等突发事件。

3 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

(1)主体的特殊性。当代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年轻活跃,富有朝气,知识丰富,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热情冲动,敏感、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强,同时他们生活经历简单,责任感弱,抗挫折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易造成突发事件。当前大学生突发事件中,许多都是由大学生自身言行不当造成的。

(2)原因的多样性。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是通过偶然方式出现的,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外界的客观事物,凡是他们广泛关注、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或热点问题,作用于大学生身上,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直接或间接的诱发因素。有时甚至仅是个别学生的一些小问题,由于处理不及时演化为。突发事件原因的多样性也造成了高校管理者难以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预测、把握和控制。

(3)发生的突然性。突然性体现在突发事件产生过程较为短促,往往是在没有任何预示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并迅速蔓延。任何突发事件都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但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质变的拐点不易把握,常常是通过一定的偶然性契机诱发的,发生的时间地点难以觉察,事态的规模难以把握,发展的方向难以控制,事件的后果难以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4)处理的紧迫性。高校是人口密集的青年学子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大学生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情绪失控的学生们最突出的特点是迅速聚集,若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局面,势必使卷入突发事件的学生越来越多,发展为,出现打、砸、抢等严重行为。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极易引起社会反响,并为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所利用,甚至会“放大”和“加深”突发事件危害性的后果。

(5)后果的危害性。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不论其性质和规模如何,都不同程度地对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危害;有的突发事件会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造成学校设施和财产的损坏、师生思想和心态的混乱和恐慌,给当事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危害;而一些政治上比较敏感突发事件,可能诱发一个城市以至更大范围内的,引发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动荡。

(6)影响的广泛性。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作为国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带来社会各界众多的评议,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另外,现代社会发达的网络和通讯技术也使信息传播迅速,短时间内就能遍及世界。有时学生感到受到不公的待遇时,也会想方没法通过各种方式将事件捅向社会以期获得舆论的支持与关注。

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项目《基于公共关系学理论的大学生突发事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12WA0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公共关系学理论的高校突发事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YB011)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郑广峰.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及预警机制的构建[J].世纪桥,2010(5).

[2] 凌常荣.大学生突发事件有关问题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1997(3).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公寓管理;自我管理;突发事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为增加。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突发事件最容易爆发的地方。因此,怎样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处置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已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公寓突发事件的种类和概念

纵观并分析国内高校和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公寓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可以对公寓突发事件的类型做以下分类:①公共卫生类,如一些传染病、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②政治类,如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而举行的系列活动,如纪念“五四”、“反日货”等政治事件而擅自举行的集体性活动等;③治安类,如公寓学生打架斗殴,宿舍起火、被盗,学生被诈骗、抢劫和伤害等;④学校管理类,如得不到学校及时、有效解决的停电、停水事件而引发的突发事件;⑤自身类,如因健康、性格、家庭、学业、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引起的寝室矛盾、出走、病亡、自杀、报复等突发事件。

通过分析以上五类突发事件,我们可以归纳出公寓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范畴,即和公寓学生有关的,时间上突然地或特定的,由于社会、自然、人为或其他原因所引发的,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安全稳定、人身安全等造成影响和危害的紧急事件。

二、公寓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一)公寓学生突发事件的特殊性

是公寓场地的特殊性,学生公寓作为高校最基础的地方,是同学们情感流露最真实的地方,是社会舆论最活跃的地方,是各种消息传播最快速的地方,也是各种突发事件最易爆发的地方。

(二)公寓学生突发事件的突发性

考虑到公寓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范畴,其发生的具体时间与地点是不可预知的,学生公寓应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过各种方式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身上,不得出现“踢皮球”的情况。

(三)公寓学生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与高校每位学生都有密切关系的重要地方,公寓学生数量多,集聚性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会给高校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也会对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声誉造成严重后果。

(四)公寓学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

公寓学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多样,事件涉及多方单位或个人,事件处置权限的归口牵涉多部门,这些都决定了公寓学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这也决定了学生公寓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要坚持多方沟通,调动多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促使突发事件圆满解决。

三、推进学生自我管理在公寓突发事件中的现实意义

根据公寓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征,高校必须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针对各类预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在突发事件中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及时解决公寓突发事件,减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地。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遵循客观规律变化的观念,是一种符合社会进步的思想,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需要培养更全面的人才以符合进步的规律,为其搭建和提供各种锻炼平台,特别是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场所公寓中。

(三)有利于解决管理人员人数不足的问题

在高校师生比率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为公寓突发事件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施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有利于预防并及时处理公寓突发事件,在目前的形势下确是一项必须选择的路径。

(四)有利于巩固和促进公寓环境的稳定和谐

高校作为当今社会的特殊机构,它的和谐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和谐校园成为高校工作的一项重点。

四、在学生公寓突发事件中推进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

(一)平时统一认识,形成氛围

校方要认真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中外学者关于学生管理的理论,吸取其中精华,统一认识,齐心协力,抓住机会,积极推进大学生公寓学生自我管理,预防公寓突发事件,共促学校发展。

1.成立专门部门,统一部门认识

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公寓管理部门,成员由学院分管领导、公寓投资主体和各院系相关负责人组成。各部门统一认识,共同负责,将公寓学生教育与管理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

2.抓住每个时机,形成自管氛围

校方要利用各个时机,把学生自我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理念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寓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自我管理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自身能力锻炼、综合素质提高的好处。

(二)建立科学的公寓学生自管组织

根据大学生年级的特点,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不同的公寓学生自管组织,培养大学生在公寓突发事件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自我管理的目的。

1.低年级宿舍学生自管组织

该学生自管组织主要适合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不多的低年级公寓。以学生自愿报名,学校公寓管理部门和公寓专职辅导员投票选举产生。通过该组织的运作,使低年级学生能快速了解学生公寓的特殊性,和自身在公寓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提高意识,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对于实现公寓自我管理的兴趣。

2.学长组织

在低年级学生公寓建立学长组织,该自管组织由高年级学生组成,以公寓楼层为单位,指导低年级学生如何更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环境,帮助低年级学生尽早度过大学适应期。

3.高年级党建学生自管组织

通过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建组织,扎实做好公寓党建工作,进而推进公寓学生自我管理。以公寓楼为单位,成立党建工作委员会,由公寓辅导员和党员骨干组成,在各楼层建立“党建工作站”,使每个党员都提高对公寓的重视程度,加强细小事物的关注度,提高警惕,预防各类公寓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辅导员 职责

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

突发事件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和流行的新闻词汇,高校突发事件可以看作突发事件概念的一个子集,即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与高校及高校在校学生有关的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是“高校内突然发生的,并可能迅速演化为较大规模和影响、将危及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事件。”,是“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的行为主体或主要的介入者是高校在校学生。综上,我们可以将高校突发事件定义为:由于自然、人为、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在高校范围内所引发的,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对高校学生本人的心理、生理及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乃至社会安定造成伤害、损害、冲击等一系列负面影响的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分类

从以上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可以看出,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因此参照不同的标准对高校突发事件作出不同的分类,有利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及事件发生后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按突发事件所属的领域划分,可分为如下几类: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2、突发政治性事件,如1999年美导弹误炸我驻南联盟使馆发生后的示威,游行、2005年在全国各大城市发生的反日游行活动。3、刑事案件与安全事件,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清华北大学生食堂爆炸案等恶性刑事案件;4、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事件,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突发事件。5、因学校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因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而引发的罢课、罢浴,具有对抗性过激行为的舍区闹事、破坏公物等事件。

按事件作用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性突发事件和群起性突发事件。所谓个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单独的大学生个体身上的突发事件,如自杀、个人意外伤害及刑事案件伤害。群体性突发事件则指涉及在3人以上的突发事件,如群体性食物中毒、大范围的罢餐、集体外出活动中出现的交通意外等活动。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职责

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制度首创于清华大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曾发挥重要作用,但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在一段时期内辅导员制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近年高校在扩招后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的出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再次得以体现。为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作出了明确了说明,指出辅导员应“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明确了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职责。

突发事件中辅导员的具体职责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只是指出辅导员要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并没有明确的细则,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借鉴以往处置相关类似事件的经验明确突发事件中辅导员的具体职责。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即平时的日常管理、沟通与事件发生时的临场处置。

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往往能够了解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并掌握个别学生的个体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通过进课堂、进网络、进心灵的“三进”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了解到学生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方向。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其益处在于可以及时发现不良苗头,防患于未然。要搞好这些日常的工作就必须具有以下三种能力:热爱学生、把握学生需求、倾听学生的能力;深入学生,熟悉青年学生特点、知晓学生的能力;以情感人、真心地关心学生、帮他们克服与解决前进道路上困难的能力。

一些事件确实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通过日常的工作能够掌握或者避免的,如突发自然灾害、突发疫病、意外伤害等情况,在这类情况下就学要辅导员在遵照学校既有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拥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与临场处置能力。

首先,及时到场履行职责。学校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到场、坚守岗位、绝不能推卸责任、擅自离岗,以免延误处置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更坏的结果和恶劣的影响。

其次,全面快速了解信息。到达事发现场后,辅导员可以结合平时所掌握的信息,从各种蛛丝蚂迹中判断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而快速了解事件的情况,对于偶发性突发事件则要求辅导员在现场调研,及时向当事学生或有关人员了解事件的简要经过,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赢得时间。

第三,及时主动汇报情况。有些突发事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辅导员处置职权有限,在了解情况、控制现场后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取得到上级指示,在没有进一步指示前绝对不能贸然行事。

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发挥着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承担着稳定现场、危机处理与信息通报的责任,为更加科学、合理、有序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前期保证。作为学生日常管理的一线力量,辅导员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辅导员应不辱使命,在突发事件处理中践行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

参考文献:

1“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特点及成因探析”李佐卫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6月第四卷

2. 张平, 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5月第28卷第5期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得到明显提高,居民传统的生活观念也有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不只是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育教学作为人们精神追求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高校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其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舆情引导价值建立更加受到人们关注。但是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高校学生之间普遍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置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程度都明显上升,这一现状的存在给高校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学生学习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当前高校教学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当前各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而言,还存在很多缺陷,阻碍高校教学全面进步。笔者就当前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存在的不足以及改善措施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对解决相关问题能起到积极作用。

一、高校突发事件概念与舆情引导含义简析

在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及应对之前,弄清突发事件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突发事件是一种出乎人的意料、突然发生且发展速度很快、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是突发事件的一个细分,它是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以教师及学生为主体且不受高校管理者控制或很难控制的对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和冲击的危害性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人们基于对高校突发事件发展状况的个体认识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个人情感、态度、意见倾向的总和。其中高校相关人员是传播主体,高校校园内部或相关个体发生的突发事件是客体。在突发事件这一客体的刺激下,传播主体在突发事件敏感性的影响下形成情感堆积并且迅速将其扩散和传播,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舆论主体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这些网络舆论会反作用于相关事件。因此,网络舆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突发事件的发展和解决,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问题就很有必要。

二、当前各高校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方面常见的问题探究

(一)大多数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危机意识不足

高校部分管理者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危机意识,对突发事件潜在的危害性不够重视,面对突发事件持消极态度,一味封锁和按压消息,以至于官方媒体无法及时对相关情况进行报道,导致事态发展得更加严峻,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例如,2012年西安工业大学的血热事件,一开始学校称仅有两个疑似病例,并且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封校,然而并没有得到落实;三天后学生了解到已经有人因为出热血死亡,且有三人确诊;一周后得知又死亡一人,学生得到的消息是总共五人得病,其中两人死亡,学校私下以一人在校外学车被老鼠咬伤感染致死,一人在校外小店吃饭感染导致死亡作为解释。然而事态并没有得到控制,病情已经扩散到学校周围。在这一案例中,高校相关管理者缺乏危机意识,一味隐瞒事件真相没有第一时间向学生和社会告知事件的相关情况、向官方媒体提供相关信息,使得谣言四起,这对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二)高校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方面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各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为有效避免舆情朝着不利方向发展,要求高校管理组织者必须要有过硬的组织决策能力,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方面表现出来的现象却是很多学校管理组织者并没有足够的领导能力。例如:各高校管理组织者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需要安抚学生情绪,让学生从恐惧与无助状况中“走”出来,使得学生的情绪平静下来,体现学校管理组织者的责任,但是很多高校解决的办法却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方法上,对于学生的情绪或者是学生的心理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忽视了人本思想,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理上出现其他不利于学生正常运行的心态。此外,很多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管理组织者的领导能力不足还体现在组织不够完善,在事件发生时,学校领导组织者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对于突发事件的准备也有所不足,以至于不能对突发事件做出科学、合理决策,阻碍高校教学进步。

三、当今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改进措施探析

(一)高校应该树立舆情危机意识,加强防范

高校突发事件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难以控制的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心理以及精神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信息传播速度较以往发生着巨大变化,学生信息来源也在不断延伸,这一变化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简单,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弊端在于好的信息传播迅速,坏消息的传播也非常迅速,这一特征在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中更为明显。针对这一现状,高校教学想要发展,必须全面树立舆情危机意识,要能够对突发事件加强防范,保证高校教学活动正常运行。例如:为有效落实这一策略,各高校可以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小组,加强预防,高校管理组织部门也应该对舆情收集加以重视,通过所收集的舆情对潜在的舆论进行系统化的处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推动高校教学进步。

(二)还原事实真相,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做到透明公开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由于缺少辨别能力,又加之自己没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很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引导,并且将自己所听到的舆情加以扩散,最终导致校园正常秩序难以得到维持,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想要得到发展,校方、学生以及媒体都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保证学校的安全发展。例如:就校方而言,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学校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事情的真相,这一要求主要是针对以往一些学校在事件发生后没有对外进行披露而导致的社会恐慌所提出的,理由主要是这一做法对学校发展具有不可预期的作用,尤其是在网络时代,难免会出现“记者”,影响学校形象,因此,要求W校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将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避免出现难以控制局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媒体与高校之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构建积极的合作关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媒体所报道的应该是经过核实的新闻,避免出现以讹传讹的情况,有效解决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问题。最后就是学生,很多高校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构建中,存在问题最大的就是学生,一些学生会因为不明白真相而跟帖,将舆情推向制高点,影响突发事件舆情的走向,成为舆情的助推者。因此,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建立的重点还应该放在学生身上。例如:学校在日常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能够公正、客观看待问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三)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制度体系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方面应该重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管理制度,就当前很多高校而言,并没有相关的制度,使得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建立较为困难。这一现实情况的存在要求各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注重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制度,保证高校安全。例如,高校可以在突发事件结束以后就该事件进行反思,及时消除师生的恐慌,针对学生或者是教师存在的疑惑也应该及时解决,预防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管理制度,保证高校运行安全。

总而言之,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其不仅需求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能够保证学生的知情权,还要求高校必须加强突发事件危机意识,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管理制度,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慧.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2:2.

[2]戴婧怡.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研究[J].2015,03.

[3]许天颖.全媒体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研究[J].教书育人2015,01.

[4]张木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J].中国应急救援,2014,032.

[5]李晚莲.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理论探讨,2015,03:1-2.

[6]陈维.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研究[J].2015,01.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范文第5篇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街道(乡镇)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5、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