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后康复培训的学习

产后康复培训的学习

产后康复培训的学习

产后康复培训的学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之中国老年化问题严重,疾病谱发生变化。对康复医疗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康复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康复治疗师的紧缺已经成为共识[1],而中国的康复治疗师紧缺更为严峻 。所以,中国康复治疗师的职业教育成为医学高校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康复治疗师的教育起步晚,层次低,师资匮乏等原因,传统职业院校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探求新的培养模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现代师徒制结合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践技能教育,既能避免学校技能的不足,又能避免企业理论教育不系统的缺点。因此学徒制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成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2]。

1 “现代学徒制”在康复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本课题通过对省、市、县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学校管理人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结构化访谈。了解现代学徒制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为课题下一步培养模式的探讨打好基础。经调查分析,其作用如下:

1.1深化“工学结合”的校院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高专院校考核评估的中药指标。但从全局看,由于国家缺少从法律层面上对医院的监督管理,导致大多数医院缺乏积极主动参与康复治疗技术的职业培训,部分医院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缺乏崇高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不重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一年实习中的监督和考核,不能按照学校的实习计划进行实习,随意性强,未能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待院校合作。未能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习中实行专人负责、全程参与、全面介入、定期考核的的管理机制。学生实习结束,仅仅是一个实习鉴定表就代表完成了实习,可以毕业。

部分医院愿意招收实习生也是为了获得免费的劳动力,有些老师不具备带教资格。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康复治疗师水平的提高。但现代师徒制能解决这些问题,学习过程在学校和医院交替进行,打破传统的“2+1”学习模式,在医院学习的时间延长,在医院有特定的具备师资条件的康复治疗师作为师傅,身份明确还可以增进感情,除了基础理论在学校学习,实践技能全在医院跟着师傅学习。在学校的实训课上,进行的模拟训练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真实的环境让学徒更容易理解书本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目标。

1.2降低培训的成本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根据《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地建设标准》开设了康复评定实训室,运动治疗技术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实训室,作业治疗技术实训室,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进行分类建设,少数院校还开设了康复工程实训室等,这必然增加国家资金的投入[3]。传统院校康复治疗的职业教育需要采购大量的理疗设备,现代康复仪器价格昂贵。这些都限制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训条件。职业教育资金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单靠政府远远不够。即将进行的国家事业单位改革中把职业教育划分为准公益事业单位,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其整体的“非营利性”定位也是确定的,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学徒制体制下,学生、学校和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来确定他们之间的责任和权利关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需要大量的理疗设备,学校往往无财力购进大型设备。学徒制把实训课和实习都放在医院,直接利用医院的设备进行学习和工作,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实训学习h境。减少学校资金的投入,节约社会资金,从而降低了培训成本。

由于学徒工大多数时间都在企业工作和学习,医院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根据康复医学科的需求,根据医院康复治疗技术开展的情况,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徒的具体能力分配不同的岗位和工作。例如有些男同学可能更喜欢选择PT,有些女同学会选择OT或ST等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订单式培养,减少了进医院后再培养的过程缩短了康复治疗师的培养过程。

1.3提高学徒工的职业素养 学徒工通过长时间在医院工作,对医院的专业发展方向、管理制度、工作环境、执业范围以及与医生、护士如何团结合作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让学生更快的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尽快实现由学生到医务工作者身份的转变。所以正式进入医院工作后,更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4及时反馈行业动态 在201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17次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年会上,很多专家都提出:医院需要的是能直接能胜任的物理治疗师或作业治疗师。而全国大多数院校培养的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到医院后必须重新培养才能胜任工作。而学徒制可以根据医院的需求培养需求的合格的康复治疗师。假如医院想开展心肺康复,可以在学徒中直接培养专门从事心肺康复的治疗师。

1.5解决了康复治疗师师资不足和师资不高的问题 当前学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老师,大多是从中医学,针灸推拿或临床医学中转岗的老师,经过短期的进修学习或培训等即可上岗。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少。现代师徒制解决了学校教师实践技能不足的现状。院校合作的模式有利于院校引进"双师"型人才。

2 讨论

目前,我国康复治疗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专业人才不足,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对治疗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对康复专业人才的影响是深远的。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治疗师对于我国的治疗师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4年5月,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其中以“校企联合招生与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同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4],明确细化如何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中。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医学高职高专入选此列。我校根据欧美国家现代师徒制的特点,探讨现代学徒制在医学高职高专中的应用方法。本课题正是在这样背景下通过问卷调查,来探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徒制培养的作用。通过调查认为:现代学徒制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上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曾真.国内外康复专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时代教育,2015(19):44-46.

[2]唐维彦.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探究与实践[J].职业,2015(11):80-81.

产后康复培训的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养老服务;养老康复治疗评估体系;三层递进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2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92-02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研究现状。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伴随的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如“洪水猛兽”,也是极赋挑战性的。我们面临诸多问题,如:养老、康复、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许多制度有待建立、完善,其压力早就潜伏生长,特别是老年医学康复治疗需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我国的养老服务中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

2.研究意义。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而患病后令我们感到最不方便的是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因此,使患者能够接近或恢复原来的生活状况就成为治疗的最终目的。老年疾病经过临床医学治疗后会残留一些心理、生理上看不到的损伤,在这种状态下,身体的储备能力降低,其储备能力的恢复与提高就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重返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老服务。[1]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对养老服务认识不断加深,老人对生活质量及养老服务的需求愈来愈高,因此对老年康复治疗的需求逐渐成为社会焦点。这就要求不但要认识到康复治疗的迫切及重要性,还要提高康复治疗相关技术及方法,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康复治疗评估体系,成为养老服务急需解决的工作重点之一,对于一个已经步入老龄化的社会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本研究的内容

通过对我国养老服务中康复治疗需求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我国养老服务老人的健康评估体系中,通过对老人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生活质量的评估,找到健康存在的主要矛盾所在,并进行全面康复评定[2]。如何在健康评估体系中构建与康复评定内容相关问题,才是合理的、全面的。第二,设计更为简便易行、个体化、合理、全面的康复评定体系,才能正确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明确康复目标,才能有助于判断预后,增强患者、家属及医疗康复机构的信心[3],以便加强医患合作。第三,通过构建科学的康复评定体系,确定康复治疗方案后,怎样才能科学的对所制订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科学评估,需要设计一个较为全面及合理的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使其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普遍性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等方法。

1.调查研究。到医疗企业进行高技能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找相关医疗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专业深度访谈,并对国内部分医疗企业和高职院校在临床医疗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方面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

2.文献研究。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学校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收集高职院校临床健康专业模式的现状等资料。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内外临床医疗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用以指导我国高职院校临床健康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医疗卫生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

3.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与定性的数据分析,个案调查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

4.技术路线。本研究将对随机抽样材料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结果统计,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简便、科学、可行的健康评估体系、康复评定体系,寻求最佳老年康复治疗效果。

2.难点。对制订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科学评估,设计一个完善的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使其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普遍性、规范化、标准化。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通过对健康评估、康复评定的数据分析,确定康复治疗方案;经过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的量化分析,证明康复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并加以实施,达到最佳康复治疗效果。

三、预期成果

建立科学、全面、量化的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平台,使预计老年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方式方法有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理论化的客观依据,从而达到最佳老年康复治疗效果。

四、研究条件和保证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行业发展特点,结合我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办养老企业学院,以“校中企、企中校”为平台,探索改革并形成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三层递进式”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互聘互培”等形式,建成了专兼结合、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师队伍中有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讲师、主管护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

3.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建设。教学经费投入有保障,制度健全,满足需要。主要教学经费和教学改革专项经费的年投入等都达到相关要求。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建设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数量充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中心,开发了丰富的贴近岗位的实训项目,完善了实习实训制度,建设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了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有效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践需求。校内投入117.3万元,建设了老年护理实训室、老年康复实训室、老年健康管理实训室、老年营养膳食实训室等。校外,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青松养老公寓三大品牌养老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协议。吸纳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教学场地300余平方米、实践教学设备20余台套,价值150万元。

4.课程建设效果。从2012年到2015年,所有专业课程均已完成网络资源库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主编教材6部,开发自编讲义2本,为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校企合作情况。(1)思路。“互利互惠、校企共赢”。为了尽可能地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在学生知识、技能教学上的特长,我们根据合作企业的发展侧重点和社会的不同需求,从学生进校开始直到毕业3年间以各种形式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最大可能进行校企教学融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工作需要。(2)合作形式。采取校内建立企业学院,企业建立培训中心的互融互通、合作共赢的合作形式。以产学结合为理念,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3)成效。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合作发展理事会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理事会的咨询、指导、协调与资源整合职能,初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增强了本专业的办学活力。②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庆市青松养老公寓等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协议,提供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多个。与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企业学院,该企业投入教学场地300余平方米、实践教学设备20余台套。③在学校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框架下,建立了校企合作平台,完善了合作制度,促进了专业、政府和行业企业三方的良性互动,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以上。构建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为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五、实施方案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深化改进“三层递进式”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一大批适应老年行业需求,满足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老年社会工作、护理康复、服务管理、用品开发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校与行业联合培养,打造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强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共建,助推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一批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联合行业企业专家,结合学生实际,开发一套与养老行业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同步的实训指导手册,规范实训教学,强化实训考核,实训课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养老服务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合作,每年定期开展互派师生、交流研讨等活动,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师生国际视野。积极争取民政、卫生行业支持,每年开展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家政护理等社会培训达到1500人次/年。

六、政策扶持

2016年“两会”期间,提出的与养老有关的利好政策有:探索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加快养老金融发展等新模式。综上,在我院其他相关专业辅助下,取长补短,共同打造出一个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普遍性、规范化、标准化的老年服务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兴平,申美霞.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21).

产后康复培训的学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中心建设;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R49 R4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077-01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我院于2010年在原有的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基础上,申请增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卫生厅专家组的评审,成功申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探索本专业建设思路。

我们拟通过3~5年的努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完善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的基本条件,提高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水平,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一是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行业开展社会调研,并与行业一线专业深入交流,明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三年教学,培养具备必需的医学理论基础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具有必要的社会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技能,能用任临床PT师、OT师、言语治疗师、传统康复治疗师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二是实施“校院一体,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院附属医院、康复治疗机构合作开发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形成“校内教、学、做一体化――临床见习――顶岗实习”前后贯通的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要求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外,还要取得保健按摩师(二级)证。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将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康复功能评定、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及实施康复训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开设康复疗法评定学、运动疗法技术学、临床作业学、言语治疗学、传统康复治疗学、理疗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确保康复治疗技术技能的培养。

四是推行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秉承高职教育以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理念,突出早期接触临床,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校内仿真训练与真实岗位学习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培养实践型、技能操作型康复治疗人才的目标要求,本专业配置了设施先进齐备的康复治疗实训中心,内设PT实验室、OT实验室、ST实验室、康复评定室、针灸实验室、推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主要实验设备有平行杠、站立训练器、电动站立床、多功能升降床、牵引床、训练阶梯、各种上下肢关节训练器、肌力训练器、磨砂板、轮椅、助行器、PT床等。充分满足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在原有中医一个实训室和一个老年康复中心的基础上,投入资金100万元扩建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并与学院附属医院资源共享,使其满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需要的同时还具备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康复治疗服务功能。现与襄阳周边多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和康复治疗中心有长期协作联系,充分满足了本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要求。

六是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引进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人才、选派现有教师外出进修、每年从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招聘人才等方法,增加专业教师的数量,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通过学历学习、导师制度、集体备课、学术活动、讲课比赛、技能操作比赛、临床实践、社区卫生服务、实验实习管理及编写教材和讲义等途径,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康复专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我们打算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主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培养4名骨干教师,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所有专业教师均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康复治疗相关执业资格证,聘请校外康复治疗技术专家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和兼职教师,指导专业建设,传授专业前沿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产后康复培训的学习范文第4篇

1.满足个体需求 凸显课程“个别化”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十五”期间我校确定了以个别化教育为指导的课程体系,以“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的研究为核心,以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建设、支持系统的开发为主要策略,建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模式。

IEP目标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每个学期初,各班自主召开学生个案会,通过教学主管、教研组长、任课教师、专业教师、家长对学生现有能力水平的分析,确定学生最迫切的教育教学及康复训练需要,达成教育训练共识。在IEP目标的确定中,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生活技能为核心,在注重情感态度、方法过程目标的基础上,还强调关注康复需要的目标,从多个维度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们定期针对所确定的个别化长短期目标的落实方式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不同学科、不同训练形式(集体、组别)有效落实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调整课程,推动个性化课表的编排实施。教学训练中教师们尝试多样化的、方便个体学习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安置方式。各班教师自主编排课程表,班内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化课表,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学习训练。集体教学中教师也安排了多种授课和训练模式:有按照能力、特长分组的教学版块;有按照认知、沟通、适应性技能训练的教学版块;有一对一的个别训练版块。教师注重在实施IEP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尊重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和需要。

医教结合,深入实践康复课程

不同残障类别、程度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康复训练需求。学校自2000年便开始尝试开发个别、组别、集体的感觉统合、肢体训练等内容的康复训练课程。在评估诊断、康复训练方式等方面推进康复课程的实践深度。

我校近几年来一直不断加大个别化补救康复训练的力度。教师依据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康复训练目标,运用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和小组训练的形式,对在语言、肢体障碍、情绪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大障碍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训练和教学。

我校针对自闭症学生逐年增多并出现较为突出的情绪行为、言语障碍等问题,不断探索自闭症康复训练的课程内容。成立自闭症运动康复训练小组,每日通过固定时间的大运动训练,发泄学生过剩的精力,提高自闭症学生听指令的能力,改善过分多动等情绪行为问题;与此同时,开设自闭症音乐治疗、美术治疗等训练内容,从情绪行为问题干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深入课程改革 凸显课程“生活化”

我校坚持以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培养智障学生实际生活中重要而必备的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随着培智学校生源的变化,原有学科课程已不再适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学习与接受。在特教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智力落后学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课程纲要》。在课标指导下,教师们把学生的生活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学习主题,研究能够满足不同障碍类别、差异层级、个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技能的习得与应用,倡导在真实的、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支持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完整的活动。

2009年,我校进行了“综合课程包班制”的教学改革。由两名教师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模糊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和生活适应三大课程领域之间的界限,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实用技能,以生活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超市、居民小区等生活场所,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人员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社会融合,促进学生生活知识技能的提升。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经验积累,学校编制了班级教材和综合课程实施指导手册,其中论文“包班制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教师配合”、“包班制班级中综合课程的实施框架”获得市级一等奖;实验研究课“招待客人”获国家教育信息技术大赛三等奖;“沏茶待客”获得市级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市场购物”、“我会沏茶”获得区级课例评选一等奖。

3.研究职教模式 促进课程“一体化”

1996年,我校在北京市率先成立职业教育学校,接受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大龄智障学生入学,职业教育课程经历了“九五”、“十五”、“十一五”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多能力、个别化”的教育模式,将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实施途径与方法、评估与就业安置等职业教育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探索出具有时代和校本特色的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模式,走出务本求实的办学之路。

以“宽”、“活”为基础开发多样化课程

“宽”——展宽生活技能,强化习得关键能力,包括人际沟通、交往方式、自我引导等一般职业能力和烹饪、美工等基本专业能力。“活”——灵活联结模块,强化训练从业能力,依据个体能力,选择专业内、跨专业、专业联合的学习模块;依据能力评量结果,调试专业模块的学习;依据某一时段生产任务的需要,临时调配学习任务。如工美专业在珠艺、手编、结艺组装等基础上开发了立体绣、陶艺等新模块,烹饪专业在中式面点、中式炒菜的基础上增加了西式快餐模块。调整后的专业更加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

以“生”为中心确立个别化目标

职业教育的初衷和归宿都服务于个性,要立足于智障学生个体内与个体间的共性与差异,因生施教。培养目标:独立、半独立、辅助;职业教育形式:准备式、支持式;就业安置方式:多渠道、多种类、多形式;就业形式:竞争性、支持式、庇护式、居家陶冶式。随着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培养目标的层次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个别化与个性化,以适合每一名学生。

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的形成是智障学生获得自我成就感和生存能力的关键。为此,学校教师多方跑市场,联系承接大批量的生产加工订单,量化生产,以加大训练的强度和密度,使学生在不断的重复训练中掌握某项技能和工序。为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分别设计和制作必备辅具,降低学习难度,如为学生编印串珠口诀表,装袋计数器等。个别化辅具能让学生获得资源的、策略的、环境整合条件下的支持和辅助。学校还打破了课堂教学技能的惯常做法,创新产教融通训练形式,设计“教学现场职场化”的教学安置形式。按照产品的工序来设计学生的训练区域,将课桌椅改为操作台、操作椅,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职场的氛围,树立职场的规范、质量、合作、竞争等意识,产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注重岗位实训,开发了5种实习实践岗位:“体验”实习岗、“产学”实习岗、“合作”实习岗、“简单实体”实习岗、“普通职校定向培训”实习岗。进行分层训练:第一层在“校内实习实践现场”,利用校内擦拭、清洗、维修等实践岗位,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周期训练;第二层在“社区工作现场”,到残联、超市等社会环境中,现场做清洁、做销售、做服务;第三层在“定点工厂”,定期到合作工厂,和工人一起生产,服从工厂要求,从生产生活、独立人际交往等方面锻炼学生,提升其就业向往。

产后康复培训的学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产科病区;年轻护士;技术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a)-122-02

我院是妇幼专科医院,产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虽说孕妇分娩是女性的正常生理过程,但产前产后的变化较大,护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产科病区年轻护士的综合工作能力,满足孕产妇及家属的需求,我院护理部对产科病区年轻护士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共有120张床位,均为母婴同室,分设四个病区。培训对象为产科年轻护士,年龄21~28岁,平均23岁;产科工作时间0.5~3年;文化程度:本科3人,大专15人,中专2人。

1.2 方法

1.2.1 培训内容和要求年轻护士必须参加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训练,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①熟练掌握产前产后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②参加模拟新生儿抢救演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新生儿窒息等抢救规程;③熟练掌握妊娠合并症、产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④熟悉产科特殊用药的剂量、用法、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⑤掌握护理语言应用与沟通技巧。

1.2.2考核方法护理部成员及护士长为评委,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聘用、晋升、评先依据。考核理论与实践操作,以百分制计算,85分为合格,85分以下者给予补考,直至达标。

2 讨论

产科住院的孕产妇不同于普通的住院患者,“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全家的大喜事,需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平安,对护理需求较高。近几年,我院有近20名年轻护士不断充实到产科病区,对孕产妇的产程观察与护理及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判断与处理,表现出护理经验不足,遇到异常情况时较为紧张,机械执行医嘱,缺乏细心全面观察病情及与孕产妇和家属沟通的技巧,易引发纠纷或延误抢救时机,造成家属不满或投诉。为了使年轻护士能熟练掌握孕产妇的护理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必须进行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

2.1 业务技能培训

工作中发现年轻护士对产程进展掌握不准,遇到子痫、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儿窒息的处理等情况时,畏手畏脚、胆怯、判断有误差,主要与临床经验缺乏、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不能有效联系有关。年轻护士必须锻炼胆识,参加临床实践操作。护理部特意安排年轻护士分批到分娩室了解平产产妇分娩过程;到手术室观摩剖宫产手术;轮转门诊练习四步触诊;在待产室跟班学习检查宫口的方法,了解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生理所需,掌握产程观察和产后护理要点,特别是对宫口扩张度的测量方法、子宫收缩情况的判断,掌握产后异常情况的发生原因和处理,会阴切口护理,产后康复指导的意义;轮流到新生儿病房,练习新生儿吸痰、洗胃、拍背等技巧,对照操作流程找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只要产科有重症患者,不管在哪个病区,年轻护士必须到场,让她们融入抢救的氛围,了解处理过程和护理工作需关注的要点。

2.2 业务知识培训

每周两次利用晚上下班时间进行理论讲座、观看幻灯片,请产科医师从病理、生理、发病原因等方面讲解产科常见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子痫、羊水栓塞等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产科护士长进行围生期孕产妇护理常规、母乳喂养方法与技巧、新生儿窒息抢救等知识的培训和技术的演练;每周在一个病区组织护理教学查房,护理部根据病区特点规定查房要求,由年轻护士带着问题去学习并查找答案,每位年轻护士必须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结合大家的意见,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病区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对产科常用的抢救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副作用、注意事项及母乳喂养出现障碍的处理等进行提问,促进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2.3 沟通能力的培训

护患沟通是促进护患关系改善的黏合剂,有效的沟通能化解孕产妇及家属的误解或不满。年轻护士特别是未婚护士,缺乏分娩经历,表现出害羞、怕讲话、少交流。护理部规范与孕产妇在不同分娩时期沟通用语,采取扮演小品形式,让她们了解在入院接待、转送孕妇到分娩室、产后健康指导、协助喂奶等的交流方法和什么场合应该怎么说,使她们懂得要建立怎样的护患关系才能使沟通有效;设计了《产科健康教育全程指导》的表格,放在每一位住院孕产妇的床尾,规范了产前产后应讲解或指导的内容,孕产妇及家属掌握后与护士在表格的相应栏目中共同签名,让她们有话可说。

2.4 操作技能综合培训

年轻护士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对产科常用技术人人考核,如:心肺复苏、呼吸机使用、口腔护理、女患者导尿、会阴护理、无菌技术等,对新生儿洗胃、新生儿吸痰进行模拟演练,加深印象便于临床应用。

3 成效

3.1 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业务理论水平

经过短期培训,年轻护士的业务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过去的理论测试经常不及格,需要补考才能过关,现在无论参加何种理论测试均能达到85分以上。学习氛围浓,能积极复习,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还能积极发表文章,谈护理工作的体会和认识;书写护理病历能根据孕产妇的个体特点,语言表达恰当;护理查房时对产科合并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有了进一步理解,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理论联系实际,为孕产妇提供良好的服务。

3.2 提高了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由于了解剖宫产及平产分娩的过程,她们能在孕妇分娩前讲解剖宫产和分娩过程的注意点,缓解孕妇的紧张情绪。告知家属如何为产妇增加均衡的营养,主动协助产妇进行产后康复锻炼,宣教科学做月子的方法和好处。能细心观察病情,对产后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汇报医生,积极配合处理,主动关爱新生儿,对吐奶、呛奶、黄疸等情况能及时发现,积极处理。产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先产(BBA)发生率为0。

3.3 增加了孕产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