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型病毒;计算机网络;特洛伊木马;防火墙;蠕虫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Network-type Virus and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Xu Jianglan

(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Training Center,Guiyang550023,China)

Abstract:From the network security incidents,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current type of virus protection for networks,the author of this virus and network-based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re discussed.

Keywords:Network-type virus;Computer network;Trojan horses;Firewall;Worms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计算机的病毒开始了在极其大的范围内进行流行,直到今天,在短短的二十几年的时间内,计算机病毒的危害程度、传播范围、传播速度、数量以及种类等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在2003年,瑞星公司了《电脑病毒与反病毒态势综述》,该综述中表示,我国国内的计算机病毒疫情一直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一直沿袭这这一趋势进行快速的发展。其中,网络型病毒的发展速度可谓迅猛,在所有种类的病毒中占有着主要的地位和比例,他们主要通过漏洞、邮件以及网页等等网络手段和形式进行自身的传播工作,网络型病毒已经占到了全部病毒总数中百分之六十八。下面,笔者就对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浅谈。

一、网络型病毒特点

网络型病毒和计算机病毒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同性,这些方面主要包括:破坏性、隐蔽性、可执行性以及可传播性,除此之外,网络型病毒还具有激发潜在性、激发攻击性、破坏性大、难以彻底清除、传播形式多样复杂、扩散面广以及感染速度快等特点。下面,笔者就对这些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网络型病毒特点之感染力强破坏性大。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网络型病毒都是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并且对于通信协议和软件系统存在的特定缺陷,对网络通讯以及网络上面各种资源进行攻击,网络型病毒已经成为了对网络安全产生危害和威胁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网络上一旦将漏洞技术的细节公布,那么就很可能被网络病毒进行利用,网络型病毒会将其利用,从而进行大规模传播,并且从漏洞公布到漏洞利用的过程中,病毒现身所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二)网络型病毒特点之攻击和寄生具有多样性。由于病毒寄生宿主的范围比较广泛,病毒可能会寄生在ASP、HTML等多种文件之中,还可能在邮件中进行隐藏,更有甚者不会对任何对象进行感染,仅仅是在源宿主中进行存在,但是,病毒可以通过进行网络传播的途径,对计算机缓冲区、数据、服务以及端口进行攻击指令,因此,网络型病毒的范围、检测难度很大。

(三)网络型病毒特点之传播速度快途径多。伴随着网络、计算机等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病毒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单纯的将存储的介质作为传播的主要载体,而是将互联网作为进行计算机病毒传播主要的载体。病毒主要通过漏洞、BBS论坛、FTP下载、IRC聊天、网页等网络的手段来进行传播。在2001年的8月红色代码二代病毒和2000年的11月红色代码病毒不管是在对互联网危害以及流行广度都是史无前例的,据估计,网络型病毒所造成损失至少也达到了二十亿美元。

二、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之种类和传播方式

(一)网络型病毒分类。网络型病毒主要分为特洛伊木马、蠕虫病毒以及脚本病毒这三种,其中,特洛伊木马属于基于远程控制的一种工具,特洛伊木马运行模式主要属于服务、客户的模式,主要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这两大部分;而蠕虫病毒就是指一种能够通过网络来进行自我传播和复制的病毒,主要通过网络分布来进行特定错误或信息的传播,进而能够造成网络的服务器被拒绝并且发生了生死锁,蠕虫病毒的破坏力极强,蠕虫病毒不仅仅能够导致受到感染的计算机危害,对于那些没有受到感染的计算机,还会通过进行自动更新和定位的功能,将网络中的一些计算机进行检测,从而将自身进行的一个程序段或者一个拷贝对目标机器进行发送和自我的复制工作,将网络宽带的资源进行迅速的消耗,从而使这些计算机不能够进行互联网的良好使用;在网络型病毒中,脚本病毒自身的语言功能很强大,脚本病毒直接对计算机系统组件进行调用,并且对系统操作凭条或者软件操作平台等等安全漏洞进行利用。

(二)网络型病毒传播的方式。网络型的病毒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可以进行直接的解释和执行的,这也就使得网络型病毒的感染极其简单,网络型病毒良好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IRC感染、文件传输、局域网共享、网页以及电子邮件等等。特别是网页传播和电子邮件传播,那些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病毒,其病毒体隐藏在哪个邮件的附件中,我们只要对其附件进行执行,其病毒就很可能进行发作。有些种类的病毒通过邮件传播,这些病毒甚至都没有附件,其病毒体只要藏在邮件之中,人们对邮件进行预览或者打开,都会招来麻烦。

三、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之防治措施

进行网络型病毒的防治,要求我们首先要从网络型病毒管理措施方面着手,对数据备份、软件更新、病毒防治软件以及防火墙技术进行结合,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在网络型病毒的管理措施方面,我们必须要对病毒状态进行及时的掌握,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防毒软件的升级和更新,进行可行的、严格的操作规程制定工作,树立起网络型病毒的防范意识。就当前计算机的病毒疫情、黑客以及病毒发展的趋势表面光,过去传统的、单一反病毒的软件已经完全不能够满足当前信息时代下客户安全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将数据拯救、漏洞修复、防黑客以及防病毒等功能集于一身的具有整体性的安全系统,当前形势下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进行有效的使用和结合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进行的安全措施之一。作为一种已经被人们进行广泛采用的安全性技术,其作用是极其重要的,防火墙在因特网和网络之间建立了一种安全网关,安全网关通过更改、限制和检测数据流,对外部的网络进行了一定的屏蔽,从而达到了对来自外部的网络型病毒的攻击进行了抵御,从而起到了对各类病毒入侵进行防止,并且对内部网络的资源进行保护这一重要的目的。我们对防火墙技术进行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孟晓蓓.基于SuperStackⅢ的计算机实验室网络系统的设计[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3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危机 信息安全 信息预警 网络传播形态

[分类号]G206

1 引言

回溯人类历史长河,“危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进入新世纪后,一系列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不仅使人类生命和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也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现实需求的推动下,危机管理快速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管理科学,并形成了公共危机管理和组织(企业)危机管理两大分支领域。前者以政府为主导,旨在消减对社会公共利益形成现实或潜在威胁的公共领域危机;后者以企业为主体,目标在于化解对企业自身或其利益相关者形成现实或潜在威胁的组织层面危机,当组织危机超出组织自身范畴拓展到公共领域,即转化为公共危机管理(如三鹿奶粉事件等)。

无论是公共危机管理或是组织危机管理,危机信息预警均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组成部分,它具体指利用科学的策略、方法和技术,对可能引起危机的相关因素及其环境变化征兆的信息进行全面监测、跟踪和评估,并提前或实时发出警报信号的机制和过程。随着现代危机复杂性和危害性的全面提升,危机信息预警的作用日益凸显,而难度也不断加大。

与此同时,网络成为现代危机信息传播的主要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酝酿、触发危机和影响危机发展的策源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探索危机信息预警的科学方法,为实践中构建完善的危机信息预警体系提供指导,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 公共危机网络传播形态

公共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关键决策的情境。而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香农(Claude E.Shannon)将信息界定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事物”。由此可以推论,正确的信息传播将消除公共危机情境中的不确定性,引导管理者和公众做出正确的决策行为,反之亦然。正如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Michael Regester)所言:“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

在网络环境中,正确的危机信息预警有赖于对危机网络传播形态的感知和塑造。公共危机网络传播形态是指对网络环境中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主体、客体、路径、分布等客观状态的综合描述。相较于常态化的网络信息传播形态,公共危机情境下的网络传播形态通常发生畸变,也被称为危态化网络传播形态。因此,现代危机信息预警的主要目标是发现并克服危态化的网络传播形态,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纳入健康、有序的轨道。

2.1 公共危机网络传播形态的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信息交流的网络化,尤其是Web2.0技术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网络信息传播成为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主流。相较政府和媒体主导下的传统危机传播格局,现代危机网络信息传播形态呈现出如下特征:

2.1.1 用户创造内容政府、主流媒体、专家精英、普通公众以及相关利益群体(以网络舆论推手为外在表现形式)等共同成为公共危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主体利益和需求的分化导致了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海量化。围绕公共危机的官方信息、媒体新闻、专家精英信息、策划新闻、极化言论、大众舆论等内容混杂博弈,危机网络信息预警的目标范围和复杂度空前提升。

2.1.2 线上线下交互Web2.0的交互性和社会性赋予了公众强大的“自组织”功能,公共危机为“网络行动主义”提供了良好的“发酵土壤”,网民通过网络围绕公共危机事件实现了线上线下行为的交互,公共危机网络信息传播具备了鲜明的现实行动指向,表现出强大的“双刃剑”效应,这将从深层次影响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危机管理格局,危机网络信息预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2.1.3 去中心化 公共危机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纸草型”网络传播形态,基于开放网络和非开放网络的大众传播、组群传播、“小世界”人际传播等各种信息传播模式交织融合,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危机信息传播中的议程设置能力被削弱,危机网络信息传播的失控和失察风险加大,加大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危机网络信息预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亟待提高。

2.2 公共危机网络传播形态的现实效应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将公共危机视为动态变化的“生命体”,通常分为酝酿期、爆发期、扩散期、平复期等四个主要的生命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可以用破坏力、影响力、爆发力等生命指标来反映危机对现实社会价值系统的威胁程度。实践研究表明,网络环境下公共危机网络传播与现实危机发展存在高度关联的互动机理,同样适用生命周期理论,且不同生命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危机传播形态,并具有如下现实效应:

2.2.1 非对称映射效应 主要指危机网络信息传播形态可以实时(甚至提前)反映出现实世界的危机发展情境,即危机事态越严重,通常网络传播形态异变程度越明显,较为典型的是“SARS事件”。因此,面向网络传播形态的危机预警为公共危机实时预警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是现代危机应对的重要领域。

2.2.2 蝴蝶效应 主要指微小的危机事件通过危机网络信息的传播,在现实社会中产生连锁反应,最终促发或演变成更大规模的危机事件,较为典型的是“突尼斯骚乱事件”。因此,面向网络传播形态的危机预警可以从根本上感知全社会整体的风险环境。

2.2.3 双轮驱动效应 指危机网络信息传播与现实危机事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公共危机的发展演变,较为典型的是“云南躲猫猫事件”等。因此,面向网络传播形态的危机预警可以正确引导公共危机事件的良性演变。

2.2.4 虚拟现实效应 指通过网络空间策划并传播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虚拟的危机信息,从而在公众心理层面制造危机情境,达到某种商业或政治目的,较为典型的是“贾君鹏事件”等。因此,面向网络传播形态的危机预警可以促进网络文明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随着网络社会的演进,危机与危机网络传播形态之间的互动机理将日趋明显,上述认识全面拓宽了危机前兆信息的认识范畴,并廓清了危机网络预警的目标对象。

3 面向网络传播形态的多层次信息挖掘

公共危机网络信息预警是针对海量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信息挖掘和风险评估的科学过程,它伴随网络信息挖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或过时)。当前,基于网络内容(Web content)、网络结构(Web structure)和网络用户行为(Web usage)三个层次的网络信息挖掘体系日趋成熟,为公共危机网络信息预警提供了基础。

3.1 基于网络内容挖掘的危机预警

当前网络内容预警对象主要由两类信息构成,一

类是各种组织或个人的时事新闻或新闻类信息,称为“网络新闻”;另一类是由新闻类信息所引发的主观评论与意见,包含有传播者强烈的个人观点,称为“网络意见”或“网络舆情”。基于网络内容的危机预警是当前研究和实践的主要领域,其中尤以网络舆情预警为主。总体来看,基于网络内容的预警直观、显性、易开展,但由于现代网络环境下大量不规则词汇、语法的出现,以及图像、音/视频内容的涌现,使得该预警方法所依赖的语义分析、模式识别等自动化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在实践中仍高度依赖人工和半人工模式,在时效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不足。

3.2 基于网络结构挖掘的危机预警

指针对网络信息间链接结构和用户网络关系等结构类信息进行的危机预警,包括网络传播结构特征分析和“意见领袖”识别研究。在实践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国防研究计划局的TIA计划(terrorism infor-mation awareness 2002),该计划通过从链接关系和网络结构变化中发现恐怖活动情报。该类预警通过对传播结构突变和畸变的测度,可以感知危机前兆,实现实时(或事前)预警,并实现危机的定位、回溯和预测。但由于其无法独立判别危机,在国内预警实践中通常只被作为内容预警的后续补充。

3.3 基于用户行为挖掘的危机预警

指通过对人一机交互数据(浏览器日志、搜索引擎查询日志等)的分析,揭示网络用户行为特征和意图,从需求端实现危机预警。该类预警可以客观反映公众对危机信息的需求和使用状况,对判断危机现实影响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交互信息通常属于商业网站的隐私数据而无法公开和完整的获取,因此基于用户行为的预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已用数据基本为直观易获型。

综上所述,基于上述三个层次挖掘结果的危机预警方法各有优势,且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现代危机预警模式应是上述方法的有机结合,方可实现对危机网络传播形态的实时、“立体”的感知。因此,基于多层次网络挖掘结果建立的网络信息预警模式,是对上述三种分散式的网络预警方法的继承、整合和创新。

4 面向网络传播形态的公共危机信息预警模式

公共危机网络信息预警模式是一系列预警思想和方法的抽象集合,它以网络传播形态为预警对象,以多层次信息挖掘结果为数据基础,以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为工作抓手,其目标是发现和克服公共危机信息的“危态化”传播,引导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真实、准确和高效。作为一个抽象、开放的理想模型,该预警模式无法直接应用于实践,但以此为目标框架和方法支撑,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整合和优化现有的网络预警工作机制、网络预警系统平台,提升网络预警实践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基于上述定位,本预警模式将重点从预警指标体系、预警工作模型和预警核心方法等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探讨。

4.1 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指标体系是针对网络传播形态的变化进行测度并发出警报的一系列指标集合。相较常态网络信息传播,这些指标在危机情境下通常将出现异常变化,因此公共危机管理者可以通过观测指标的变化,衡量和预测危机的发生和演变,实现公共危机的网络监测和现实应对。

公共危机网络信息预警指标体系的数据源于对网络传播形态的多层次挖掘结果,该指标体系由描述性指标和生命特征指标共同组成。其中,描述性指标直接源自多层次挖掘结果的量化分级,是描述危机网络传播形态某一方面具体属性的基础性(简单)指标,生命特征类指标是在描述性指标上组合而成的复合指标,与现实危机情境中的危机生命特征相对应,是整合多层次网络挖掘结果的决策性指标。

4.1.1 描述性指标

通过对危机网络传播内容的挖掘,可以得出倾向度、真实度、敏感度等内容类指标,其中:①倾向度(in―clination),是用来反映网络传播信息内容中思想观点的方向集中情况,可通过语义解析的主题关联向量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度;②真实度(authenticity),是用以反映信息内容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情况,可通过半人工辅助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度;③敏感度(sensitivity),用以反映信息内容对现有社会公共价值体系的威胁情况,如反政府政治言论、暴力色情内容等,可以通过预设关键词匹配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度。

通过对危机网络传播结构的挖掘,可以得出中心度、频度、广度等结构类指标,其中:①中心度(centrali―ty),是表示危机信息在整个网络环境中所处位置及其关系,用以反映危机信息传播的效果,可以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度;②频度(frequency),指单位时间内危机信息传播的频繁程度,也可以用网络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度;③广度(scope),用以反映危机信息传播在网络中的覆盖范围,可以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测度。

通过对危机网络传播用户行为的挖掘,可以得出需求度、关注度、活跃度等用户行为类指标,其中:①需求度(demand),用以反映网民对危机信息的需求程度,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日志统计分析等方法测度;②关注度(attention),用以反映网民对危机信息的关注程度,可以通过网页浏览日志统计分析等方法测度;③活跃度(activeness),用以反映网民对危机信息传播的参与程度,可以通过对转贴或回复等网络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方法测度。

4.1.2 生命特征类指标 如同公共危机本身,公共危机网络传播也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生命体,破坏力、影响力、爆发力等是其关键生命特征,可以综合反映公共危机网络传播形态的变化,并进一步感知其对现实社会价值系统的威胁程度。

破坏性(destructiveness)。指网络危机信息违反或扰乱现实社会价值系统的能力,可以通过倾向度、真实度、敏感度、广度、频度等描述性指标的加权平均计算等方法予以测度。

影响力(influeflce)。指网络危机信息的传播分布并引起社会反馈的能力,可以通过频度、广度、需求度、关注度、活跃度等描述性指标的加权平均计算等方法予以测度。

爆发性(eruption)。是指网络危机信息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长的能力,反映危机传播形态的突变,通常与现实危机爆发同步;可以通过倾向度、敏感度、中心度、需求度、关注度等描述性指标的加权平均计算等方法予以测度。

上述生命特征指标是在多层次网络信息挖掘基础上的综合性指标,是对危机传播形态的全面、客观的定量评估,为分析危机发展阶段并实施快速应对提供科学的决策基础。

4.2 预警工作模型

危机网络传播的各生命特征指标相互叠加形成特有的生命曲线(时点)和生命曲面(时段),研究表明,同类危机的生命曲面趋向一致,危机网络传播的这一客观现象为基于“传播形态一危机情境”比对的危机预警工作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公共危机事前预警成为可能。

在上述理论支撑下,本文提出将公共危机在不同

生命阶段中的网络传播生命特征作为预警样本,并与现实的危机情境进行关联,从而形成基于“传播形态一危机情境”比对的公共危机预警模式,目的是通过对网络传播形态的监测,实现对危机事件和社会风险的实时(或提前)感知,如图1所示:

4.2.1 危机网络传播形态的动态指标库 危机网络传播形态动态指标库由描述性指标和生命特征指标共同构成,通过实时采集描述性指标,自动测算危机生命特征指标,在动态监测网络传播形态变化的同时,不断累积形成危机网络传播形态的历史指标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针对网络传播形态的监测既可以是微观层面围绕某类具体危机事件展开的网络传播形态预警,也可以是针对整个宏观网络环境或某些重点网络环境(如主流论坛等)展开的网络传播形态预警,在预警实践中两个层次相互补充、协同工作。

4.2.2 危机情境知识库 危机情境知识库是由危机现实情境与危机网络传播形态共同构成的知识系统。它通过将现实环境中的公共危机发展情境进行事件分类和时间序化,并根据事件类别和时间序列建立危机网络传播形态的全生命周期指标模式集,由此为各类危机在不同发展阶段建立了与网络传播形态之间的关联关系,该知识库系统的开放性和智能性将不断促进知识库的优化和扩展。

4.2.3 危机网络信息预警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预警模式的核心部分,该系统连接危机网络传播形态动态指标库和危机情境知识库,实现整个预警系统的总体调度。具体运作机理是实时将传播形态的指标信息与危机情境知识库信息进行比对匹配,捕捉危机信息传播特征,可视化描述危机传播演变趋势,一旦符合或接近危机情境知识库中的网络传播特征,将自动启动预警机制向决策者预警情报,并同时提供网上和网下应急预案以供行动决策。

4.3 核心方法

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工作模型构建了基本的公共危机网络信息预警系统框架,但针对具体的危机预警和应对,仍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具体的预警方法(或方法集),本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三种核心方法:

4.3.1 危机网络传播的关键节点、骨干网络挖掘方法

公共危机网络信息传播受网络结构、节点异质性、信息源数量和位置等参数的影响,通常表现出极为复杂的传播形态,但关键人物和骨干网络通常主导复杂的危机网络传播。根据相关指标(如中心度、相似度、邻近度、活跃度以及其他混合指标等)对网络节点进行测度,可以快速定位警源、发现警兆、消除警情。因此,关键人物发现和骨干网络挖掘是网络预警重要的先行方法。

4.3.2 危机网络传播的开放式预警方法 Web2.0环境下公众成为危机传播主体,因此,打破传统的封闭预警思想,实施开放式预警应是现代公共危机网络情报预警的主要趋势。面向公众的危机情报开放方法主要包括针对虚假信息、特殊节点和异常传播形态的实时开放式提示,以及提供开放预警平台供公众发现和发送危机情报。上述方法可以为公众准确识别和科学应对危机提供支持,推动危机网络传播趋向自学习、自适应和自动优化。

4.3.3 危机网络传播的回溯、预演方法 公共危机网络信息预警的主要难点在于危机信息的高度离散,通常在某一个时点或某一传播渠道中无法准确判定危机信息的传播效应,必须将离散的危机信息高度聚合并放置在一定的时间段中观察,方能发现其主要特征和演变趋势。因此,利用危机网络传播形态指标库的动态存储功能和危机情境知识库的智能仿真功能,建立危机网络传播的回溯、预演机制和方法,可以科学、准确的预测危机的萌芽、演变及其影响。

5 结语

本研究突破“重”事件应对、“轻”环境优化的传统危机预警思维,提出面向传播形态的预警模式,是立足现有技术和方法上的预警理念的变革,将推动危机预警范式向风险驱动转型。以此预警模式为实践指导,可以在微观层面预测、回溯危机的萌芽、演变及其影响,为危机现实应对提供决策支持,更可以在宏观层面感知社会的整体风险环境,对防范我国转型期特有的社会系统性风险、促进网络文明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概念、框架、理论、方法与发展趋向[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1):76―91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范文第3篇

在以交互性为特质的Web2.0时代,网络社区不仅成为网络用户所热衷和流连的休闲娱乐、信息交流及社会交往平台,也成为市场经营者进行营销传播活动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上的障碍,在更大范围内锁定潜在消费者和目标受众,将他们聚合在一起,然后利用相应的网络传播手段以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乃至忠诚度,并及时了解来自于消费者的态度反应与信息回馈。正是因为存在诸多良益,近年来各方企业、市场经营者都逐渐意识到网络社区具有极大的营销传播价值,开始陆续涉足这一领域。据此,本文重点搜集了2005年以后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总体分析,总结与概括出目前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实践的主要脉络与发展现状。

对典型案例基本信息的量化分析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案例的收集与选取上,本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四种方式,以获取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有关的案例:第一,通过既有的公开出版物,尤其是网络营销案例书籍寻找线索;第二,通过从个别网络公司获取的网络营销内部刊物中寻找线索并进一步挖掘;第三,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相关案例的检索与筛选;第四,通过访问互联网上营销传播主体较为关注和青睐的站点(各大论坛、博客、开心网等社会化媒体及奇酷、唯伊网等)进行在线观察。经过多种方式的搜集,本研究以品牌名称作为计数标准,搜集检索到相关案例共计60余例,经进一步筛选,最终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的33个品牌的案例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其中,在国内展开的是涉及29个品牌的35个案例,在国外展开的案例有4例,涉及4个品牌。本文根据现有案例资源的基本信息,制作了表1,并试图从品牌类型、营销传播介质、营销传播手段等三个方面对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简要梳理,以求从中探寻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第一,品牌分析。从品牌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是必要的,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就目前企业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认同度、关注度以及利用程度有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根据表1统计可知,自2005年必胜客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活动并获得成功以来,众多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品牌、大企业都先后开始在此领域一展拳脚,积极投身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实践当中。从品牌类型来看,国外品牌尤其是国际品牌占到较大的比重。在所涉及的33个品牌当中,国外品牌有20个,所占比例为60.6%;国内品牌13个,所占比例为39.4%。就运作时间来看,5年来企业越发认同与重视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对其的开发与利用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而诸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欧莱雅、联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应该是已经深得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益处,连续多年/多次进行运作,更是能够说明问题。第二,产品品类分析。目前,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活动首先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费品也就是快速消费品领域,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王老吉、欧莱雅等为代表的16个快消品品牌位居表1中。其中,非酒精类饮料品牌有11个,美容、卫生用品类品牌有5个;居于其次的则是以联想、诺基亚、三星等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服务类产品,共计5个品牌;排列第三的是汽车及关联品类,如别克、华普、荣威及新日等4个。以上为前三甲,这三大产品品类的品牌已经占去33个品牌的25个,余下的则涉及食品、餐饮服务类(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服饰、家纺类(阿迪达斯、STANFIELDS、宜家、科宝博洛尼)及其他(壳牌)。与线下营销传播活动五花八门的产品品类相比,以上几个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活动的产品品类着实是小巫见大巫,金融、地产、家电、旅游等产品或服务在运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方面的典型案例还不多见。这无疑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目前实务界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开发与利用才刚刚起步,还有极大的空间和空白等待进入、填补或提升。第三,营销传播介质分析。网络论坛、即时通讯、SNS、垂直社区、名人博客以及微博属于网络社区范畴。因此,以这几类网络传播介质进行营销传播活动,都属于本研究需要关注和分析的内容。大多数企业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范畴内的传播介质的运用是有所选择的,全面使用多种介质的企业极少。“雀巢”对传播介质的运用是最为多样和丰富的,在2009年的营销传播活动中,雀巢除了还未使用微博之外,其他五类则均已有过尝试;在雀巢之下的首先是联想,在2008年至今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活动中,运用了除即时通讯及SNS之外的四种;王老吉、优乐美以及小蜜蜂则分别使用过三种网络社区传播介质;百事可乐等七家企业则主要运用了两种介质。以上一共是十二家企业,这个数量占案例所涉及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数据至少传达给我们两方面的信息:(1)大多数企业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理解及操作还处于早期的探索和尝试阶段,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能否带来预期的效果,以及哪种或哪些更适合本企业营销传播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还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2)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尚属于营销传播实践的新领域,值得探索和尝试的空间还非常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所带来的良益时,企业介入这一领域的力度必然会有所调整。第四,营销传播手段分析。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网络社区用户的参与感和人际传播力。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首先要将已经聚合在网络社区中的人进行再聚合———前一个聚合指的是数量的聚合,第二个聚合则强调质量的聚合。也就是说,聚合那些符合企业目标消费者条件的网络社区用户。要实现这个层面的聚合,要先选择适合自身品牌、产品的传播介质,再设计好能激发目标群体共鸣的话题。所以,企业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几乎都会始于对话题的设计与导出。尽管各个企业采取的方式不同,例如王老吉、可口可乐、欧莱雅等32个品牌采取直接话题引起网络用户注意,而伊利选择在开心农场以信息植入的方式吸引社区用户眼球,但不能否认的是,所有的企业均选择了利用某话题发起营销传播攻势。而有效的话题往往会引起一定数量的社区用户关注甚至参与其中,于是就易于形成消费者及第三方对与企业、品牌、产品有关的信息进行传播的现象,即口碑传播。本研究选取的33个案例当中,有29个均属于此类,占案例总数的88%,但我们同样不能排除“沉默的螺旋”存在以及负面信息的传播。因而,如果能有人在话题进入目标群体的视野之际,适时、适度地表达有利于营销传播实现的意见、言论或信息,并且这些又能对目标消费者产生正向的影响和改变,那么必然会增加营销传播活动成功的概率。这种能够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往往是社区当中一向就有影响的人,也就是意见领袖。由于多数人通常会存在从众心理,一旦有意见领袖表明了态度,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社区用户形成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态度。所以,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意见领袖的形成、发现或者培养、合作均关系到企业与意见领袖双方面,故锁定适合的意见领袖并恰到好处地发挥其影响力,并不是能轻易实现的。本研究33个案例中,只有8个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这还不尽如人意。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网络社区中进行营销传播活动,议程设置几乎是一个必要条件,口碑传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则有助于整个营销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认为,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应将议程设置、意见领袖与口碑传播作为三个关键性节点,围绕三者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使三者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系统,构成一个有效的营销传播路径并进一步建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模式。那么,如何能够使三者各自发挥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有机体,以促进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有效实现?这首先需要对当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基于“三个节点”展开的案例审视

1.“议程设置”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2.“意见领袖”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3.“口碑传播”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

三、典型案例凸显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共性

在对以上案例进行了具体的理性观照后,本研究发现这些案例虽然是由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品类构成,并且也是由不同的网络营销传播主体所策划和运作,但并未妨碍其中仍然有一些共性的元素呈现出来。这些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这些案例大多会通过发起一个被认为能够吸引目标群体关注、互动进而参与其中的话题作为其营销传播的起始。在诸多案例中,明确以发帖、博文或活动主题的形式导出营销传播活动的案例所占比重接近60%。例如,“吃垮必胜客”“封杀王老吉”“内衣宅男”“抢沙发”等均以具有冲击力的语言引得广大网络社区用户趋之若鹜,这就使营销传播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一数据还表明,大多数的营销传播主体对于如何在交互式信息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才能有效激发目标群体这一问题,已经有了深入客观的思考和认识。其次,多数话题通常现实感较强,容易引起网络社区用户的共鸣或兴趣。具体来看,娱乐型话题、热点事件型话题所占比重较大。诺基亚的“天下玩乐令”和麦当劳的“见面吧”属于能激起目标群体共鸣的话题;“封杀王老吉”是在汶川大地震王老吉慷慨解囊的赈灾捐款后出现的,是对热点事件的利用;壳牌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以CO

2、Key、Oil三部媒体互动广告带动起社区用户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热议。利用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话题进行营销传播话题的设计和导入,无疑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推广的十分有效的方式。此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同样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话题类型呢?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再次,人际传播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越发彰显出其巨大魅力。可以从两方面加以阐述:(1)在一些案例中,有一类人会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往往是社区交流中的焦点人物,被广大用户所推崇,他们的言论、对待事物的看法通常会影响其他用户,会对营销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形成一种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这一类人就是意见领袖。通过对以上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抽检出意见领袖在部分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存在。新浪微博博主、体育名人黄健翔,被联想看重,通过利用微博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时,就有机会获得手机;在诺基亚“天下玩乐令”营销传播活动中,著名音乐人张震岳、羽泉组合、方大同等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吸引了不少乐迷、粉丝的加盟。虽然目前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的参与比例还并不高,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意见领袖的中介作用和影响力能够并且应该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2)人际传播还表现为社区普通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通———这也是网络社区区别于其他网络应用的特征之一。普通用户间所形成的对营销传播信息的交流就是所谓的口碑传播———无论这口碑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口碑传播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中的表现也十分突出,企业大多已经具备了借助口碑传播实现营销目标的意识,并努力尝试对网络用户形成引导。可口可乐的“奥运火炬大使”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活动与腾讯QQ的合作就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普通用户间口碑传播的形成;相宜本草的社区营销传播中,试用者在社区论坛、品牌俱乐部中发表的试用评价也构成了普通用户的口碑传播,这对其他潜在用户的消费决策会产生较大影响。正是在以上营销传播共性的基础之上,本文初步建立起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有效路径及相应模式的基本认知与思路。

四、对当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理性观照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范文第4篇

[摘要]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新专业的高校增加至48所,从行业影响到教育热点,围绕新专业的人才讨论多元分化,如何构建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体系,设计具有学科普适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作者通过全国范围的行业调研,选择高校培养计划作为样本研究,从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设置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张运香、李川汇、金升灿:《论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信息传播;社交媒体;逻辑回归;信息转发预测

DOI DOI: 10.11907/rjdk.162439

中图分类号: TP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 16727800(2017)002000403

0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对社会事件的意见与看法。因此,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舆论成为公众舆论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机制,有助于各级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与把握社情民意,对有效引导和管理社会舆论、化解舆情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已有诸多学者从事在线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分析与建模。曹玖新等[1]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对各种可能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微博网关注关系拓扑,利用概率级联模型对给定微博的转发路径进行预测,为预测微博的影响范围提供依据。周东浩等[2]结合网络结构特点、节点内容属性、历史传播数据等信息,提出了一个基于随机游走模型的传播能力排序算法DiffRank,选择传播能力最强的topk个节点作为观察节点来检测网络中可能出现的信息传播。刘继等[3]对网络舆情传播模式中单关键点型、多关键点型、链式型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对网络结构中的强势节点和桥节点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李洋等[4]介绍了微博信息的传播过程,通过介绍微博信息传播的定性研究工作,揭示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并从3个不同的角度(以信息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以信息和用户为中心)对微博信息传播工作进行探索,最后展望了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的问题与挑战。韩佳等[5]针对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形式特点,结合传染病动力学原理,提出了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王超等[6]结合传染病动力学的SEIR模型,建立了适用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该模型基于社交网络用户的行为特征,分析了社交网络的传播机理和网络参数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得出了动力学演化方程组,揭示了信息传播随时间的演化规律。郭海霞[7]针对新型社交网络开放平台来研究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问题,就其传播方式、传播行为、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 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以新浪微博为例,在分析大量实例的基础上,讨论了信息传播的几种主要模型及特点。其他学者[810]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

本文提出基于逻辑回归的用户转发行为预测模型,并在Twitter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用户的信息转发行为,帮助政府各部门了解并控制网络舆论,同时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1 基于逻辑回归的信息转发预测模型

1.1 逻辑回归模型构建

逻辑回归模型是一种预测分类模型,假设训练集为Train,测试集为Test,对于数据集Train中的每个记录,分类结果是y=1或y=0,其中,y=1表示用户转发某篇推文,y=0表示用户未转发某篇推文。逻辑回归模型可以对测试集Test的每一个记录进行预测,判断其是否转发某篇推文。因此运用逻辑回归模型解决问题时,首先运用训练集构建逻辑回归模型,然后针对测试集对分类结果进行预测。逻辑回归方程如式(1):

2 实验与分析

2.1 实验数据

本文所用的数据为Twitter中某篇推文在2012年7月1日到7月7日之间的传播数据,数据包括4个部分:转发网络(Retweet Network)、回复网络(Reply Network)、提及网络(Mention Network)、关注网络(FollowingFollower Network),数据描述如表1所示。

2.2 评价指标

运用Fmeasure和ROC曲线来评价逻辑回归模型。式(6)中α是调节系数,准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可通过混淆矩阵计算得出。

F1= 1+α 2×recall×precision α2×recall+precision (6)

ROC曲线是以灵敏度TPR为纵坐标,以特异度FPR为横坐标,绘制成曲线形式。ROC关注的两个指标可用式(7)、式(8)计算得到。TPR= TP TP+FN (7)

FPR= FP FP+TN (8)

其中,TP表示预测转发并且实际转发,FN表示预测未转发但是实际转发,FP表示预测转发但是实际未转发,TN表示预测未转发并且实际未转发。

AUC值是ROC曲线下方面积的大小,其取值范围介于0.5~1.0,AUC值越大表示模型判断力越强。如果模型较好,则其ROC曲线呈凸形,即AUC大于0.5;否则若为凹形,说明模型分类结果不理想。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然后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以0.5为界限划分结果,当概率Pi>=0.5,认为该节点转发推文,当概率Pi

3 结语

本文构建了基于逻辑回归的信息转发预测模型并实现了模型参数求解,提出了基于逻辑回归的信息转发预测算法。运用Fmeasure和ROC曲线对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将该模型应用在Twitter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相关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逻辑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用户的转发行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曹玖新,吴江林,石伟,等.新浪微博网信息传播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学报,2014(4):779790.

[2] 周东浩,韩文报.DiffRank:一种新型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检测算法[J].计算机学报,2014(4):884893.

[3] 刘继,李磊.基于微博用户转发行为的舆情信息传播模式分析[J].情报杂志,2013(7):7477.

[4] 李洋,恒,刘挺.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6,27(2):247263.

[5] 韩佳,肖如良,胡耀,等.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3,33(1):105107.

[6] 王超,杨旭颖,徐珂,等.基于SEIR的社交W络信息传播模型[J].电子学报,2014(11):23252330.

[7] 郭海霞.新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J].现代情报,2012,32(1):5659.

[8] ZHANG J,TANG J,LI J,et al.Who influenced you? predicting retweet via social influence locality[J].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2015,9(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