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闻传播控制 复杂网络 随机控制 目标控制 局部控制

对很多人来讲,网络并不陌生。2l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我们进入崭新的2l世纪仅几年的工夫,网络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internet成为绝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成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同时,也对新闻传播控制提出新的课题。

一、新闻传播控制的必要性

李普曼将现实分为“客观现实”、“媒介现实”与“主观现实”三种,客观现实是指某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常被人视为“现实”并借助常识来判断。媒介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符号化再现,主观现实则是以上两者相叠加在个人头脑中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即个人意识。在现代社会,在个人内心与客观现实之间,已经不可避免地插入了一个媒介现实,它不断地影响、限定和修改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信息流程采用的是“传播者,受众——网络媒介——受众,传播者”模式,信息流向由传统的线性变成环状,使得网民既是受众。同时也是传递者,而且,网民所具有的这种双重角色在互动传播的过程中还不断的相互转化,这就造成了网络空间里“把关人”角色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有所缺失,给新闻传播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第一,容易使舆论偏离正确的导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第二,扭曲事件真相,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

第三,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导致价值的沦丧;

第四,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引起社会的恐慌。

二、复杂网络的概念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数据处理合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发现现实中的大部分网络既不是规则网络(regular network),也不是完全随机的网络(randomnetwork),而是具有与前两者截然不同的统计特征的网络,科学家们把这些网络称为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复杂网络理论将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系统抽象为网络,研究其结构特性和动态行为等,其复杂性体现在了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节点复杂性

在现实的复杂系统中,组成网络的个体的数目相当大。实际中,具有成千上万个节点(vertex)的网络并不罕见。同时,每个个体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即个体能独立地演化,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某些复杂网络中,网络中的节点还可能具有分岔和混沌等复杂非线性行为。

第二,结构复杂性

本来相对孤立节点通过它们之间的连边(edge)来组织在一起。网络中的节点连接结构错综复杂,看上去极其混乱,同时网络连接结构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例如,万维网上每天都有新的页面产生和删除,新连接关系的建立和取消。在某些网络中,节点间的连边还可能具有方向性和权重之分。节点间通过它们的连边相互影响,更加剧了系统的复杂性。

显然,基于网络的新闻传播行为,完全具有复杂网络的特点,其节点由各类网络媒介组成(网站、博客、帖吧、论坛等),各节点通过友情链接等形式组织在一起,形成了新闻传播的网络基础。将复杂网络概念引入新闻传播控制领域,有助于我们从网络传播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并仿真新闻传播过程,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三、构建新闻传播领域的复杂网络模型

网络传播行为的研究最初目的是为了了解疾病的传播机制。就一般而言,舆论在新闻网络上的传播方式与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十分相似,因此,本文将新闻传播中需要控制的不良信息看作疾病,则可按照已有的疾病传播模型构建新闻传播领域的复杂网络模型。一般用节点表示网络媒介,如果两个媒介之间可以存在直接的链接途径,就认为这两个个体之间存在连接,这样就得到了新闻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而可以建立相关模型来研究这种传播行为。显然,网络传播模型研究的关键是传播规则的制定和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仿照经典的疾病传播模型,我们可以构建新闻传播的sis(susceptive—infected—susceptive)模型和sir(susceptive—infected—recovered or removed)模型,它们都将新闻传播网络拓扑结构简单的假定为规则网络或者充分混合均匀网络,区别在于传播规则的不同。这里,s、i、r所对应的概念分别是:

s态:尚未上传不良信息的网络媒介(健康节点);

i态:已上传不良信息的网络媒介(染病节点);

r态:已上传不良信息,但失去传播能力的网络媒介(免疫节点)。

我们以sis模型为例介绍不良信息的传播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随机选择网络中一个或若干网站,将某色情信息到这些网站上,则这些网站(节点)成为染病节点,其余网站为健康节点;当一个网站浏览者阅读到该色情信息时,他就有兴趣把这个信息传播出去,在传播过程中,他将随机进入一个与染病节点有直接链接的邻居网站中,并将色情信息复制到新的网站上,从而使该节点以概率α变成染病节点,α称为传染率;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管理人员的清理,色情信息被及时清除,每个染病节点都依某个事先设定的痊愈率β变成健康节点,上述演化规则在整个新闻传播网络中被同时执行。显然,传染率越大,痊愈率越小,不良信息就越有可能散布到更多的网络媒介,一般定义传染率和痊愈率的比值为传染强度λ。研究表明,经典sis模型存在一个传染强度阈值λ≥λc,如果λ≥λc,不良信息的传播将一直持续下去达到一个稳定的范围,此时称染病节点数占总节点数的比例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范围;相反,如果λ≥λc,不良信息持续传播一段时间后最终将全部被清理。因此,一旦不良信息的传染强度较大时就必须高度重视其危害,对其的控制措施不能完全依赖于网络管理人员的清理,而需要采取隔离保护某些重要网络节点、强行切断相关网络链接进而中断传播途径的方法来改变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

四、复杂网络下新闻传播的控制策略

研究复杂网络上的新闻传播行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目前,通常采取的控制力‘法是网络监管,通过网络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管辖范围内的不良信息并予以清除,从而使其他网民无法复制并传播。但在现实中,网民数量庞大无比,网络媒介也极其繁多,信息的上传下载十分便利。使得有限的网络管理人员往往疲于应付。为此,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提高控制效果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将基于复杂网络的新闻传播控制策略分为三种:随机控制策略、目标控制策略、基于链接层次的局部控制策略。

1 随机控制策略

随机控制策略完全随机地选择网络中的部分节点进行控制,而没有考虑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任何差异,完全平等地对待网络中链接多的节点和链接少的节点。对于新闻传播网络而言,其传播临界值随着网络规模的无限增长而趋向于0时,控制临界值趋向于1。这意味着,如果对新闻传播网络采取随机控制策略,需要对网络中几乎所有节点都实施控制才能保证最终消灭不良信息的传播。这对以internet为基础的新闻传播网络来讲,几乎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事情。

2 目标控制策略

新闻传播网络中存在有少量信息交流巨大的关键媒介节点,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门户网站、热门博客等,这些媒介链接数目多,访问量大,一旦上传不良信息。极其容易在网络中散布,成为重要的不良信息传染源。因此,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新闻传播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不良信息传播将起到极大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目标控制策略,即选取网络中那些信息交流巨大的关键节点重点监控,及时清除不良信息,这意味着这些节点与其他网络媒介的直接链接都可以从网络中去除,从而使得不良信息传播的途径大大减少。因此,对新闻传播网络,特别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目的地选择信息量大的节点进行目标控制,其控制效果要大大优于随机控制策略。事实上,目标控制策略利用了新闻传播网络信息流量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越不均匀的网络,对其采取目标控制策略的效果越明显,反映了网络拓扑结构对不良信息传播和控制的影响。

3 基于链接层次的局部控制策略

尽管目标控制策略的效果非常好,但这需要对新闻传播网络整体拓扑结构有充分的了解,这仍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基于链接层次的局部控制策略在网络全局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被感染节点周围的局部信息,控制被感染节点周围的部分节点,从而达到控制不良信息在整个网络大规模传播的目的。它不需要考虑节点的信息流量,仅考虑感染节点周围一定链接层次内的所有节点,因此只需要知道部分节点之间的链接关系。从被感染节点出发,用d表征链接层次,比如d=1,表示控制范围为被感染节点及其周围的邻居节点;d=2表示控制范围为被感染节点、及其周围的邻居以及邻居的邻居,依此类推。进行局部控制后,在距离感染节点控制范围d内的节点都受到良好保护,具体表现为被感染节点d层链接范围内的所有节点被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复杂网络研究者在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研究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链接层次d=3的局部控制策略已能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彻底清除。

在实践中,网络新闻传播控制体现了上述各种策略的有机结合:

第一,对所有网络媒介实行域名申请、备案,建立以站长、版主为主的管理责任体系,就是随机控制策略的运用;

第二,加强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等大型门户网站的信息监督和管理,就是目标控制策略的运用;

第三。成立网络执法专业队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不良信息进行搜索、跟踪和清除,就是局部控制策略的运用。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真实;新闻失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1]在新闻业几百年的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有关新闻真实的论述并不陌生。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人托拜厄斯・波伊瑟(Tobias Peucer)于1690年写的论文《关于新闻报道》,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新闻学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波伊瑟就曾指出,新闻报道者最重要的动力应该是“对于真实的贡献”。[2]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新闻真实似乎已经内化成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与理想。但是,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

今天,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借助这一新兴媒介技术,进行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活动。网络媒体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监管往往相对滞后。这些网络媒体的新特性,使得在网络时代新闻失实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在今天有关新闻真实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依旧具有研究的价值与现实的指导意义。有关新闻真实性的研究由来已久,关于其路径的探索也并不少见。但以往的研究中,或是将研究的视角集中于大众传播时代新闻真实的路径探索,或是单纯的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进行研究。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相关知识与理念,初步分析网络媒体时代新闻真实的新特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新闻失实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探索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

一、何谓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3]自新闻业诞生以来,有关新闻真实性理论研究一直不曾中断,但直到今天,当人们谈及这个概念时仍具有较大的争议性。新闻真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首先,新闻真实是一个分层的概念,它包含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两个层面。就微观真实而言,它是指某一具体报道的事实中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新闻要素的真实。就宏观真实而言,它是指对事实的全面反映以及对事件背后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把握。其次,新闻真实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马克思曾使用“有机的报纸运动”这一概念来说明报纸报道新闻的特点:报纸报道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为各位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依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报道的总和。[4]随着事件发展的推动,之前被认定为真实的事实可能会被。

在新闻业中,即使对于“新闻要真实”这一论断并不存在很大争议,但是在追求新闻真实的路上,其依旧是一个理想化的新闻乌托邦。新闻报道与其所报道的事实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新闻工作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新闻报道内容的有限性和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实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由于新闻媒体具有有限的空间或时间,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依靠新闻价值进行判断,选出最有价值的事实来进行报道。其次,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和新闻真实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在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的竞争,有的时候新闻媒体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来不及仔细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就将其出去,这也导致了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

二、新闻失实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当前新闻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新闻失实现象不容乐观。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假新闻产生的主阵地由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媒体,上海姑娘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等假新闻在网络上产生疯狂的裂变式传播,扰乱网络舆论环境,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新闻失实大体上可以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种情况。非故意失实主要是由于记者采访不深入、不全面,е略始材料缺失造成的。而故意失实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新闻工作者作风不严、媒体不正当竞争等诸多因素。[5]在现今的网络媒体时代,产生新闻失实的原因则更为复杂。

从媒介技术角度来看,新兴的媒介为海量信息的传播带来可能。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问题不在于新媒介作为载体载了什么,而在于新媒介本身给社会带来一种飞跃式的发展。[6]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新闻信息传播权力的垄断,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被颠覆,我们迎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真实信息有了实现快速传播的可能,虚假信息也具有了快速传播的可能。2016年2月23日,有报道称河南省鲁山县民办教师丁学玉,工作26年后被辞退,丁老师质疑辞退是被人“顶包”。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态度冷漠并涂抹护肤品,对丁学玉的伸冤不置可否。此事引发网友强烈谴责。 但调查后的事实却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被辞退的丁学玉因超生被辞;时任村小学校长称,当年就把离教证和离教补助金交给了丁学玉;“抹香香”当事人称,曾帮着协调调阅档案,但镜头未播出。[7]在这一事件中,微博成为引爆舆论的重要渠道,领导“抹香香”视频在微博上的裂变式传播,使得当事人成为了网友轰炸的对象,其产生的影响能如此之大,不得不说,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果。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我们正处于一个“泛众传播”的时代。所谓泛众传播,是指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面对所有人提供的个性化传播,是多对多和一对一同时发生的传播,它既“有众”,又“无众”。[8]网络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变得更加广泛。然而,网络传播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问题。我国的网民媒介素养参差不齐,这样广泛的传播者较之职业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对于信息的真假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广大的网民群体往往又能够推动信息的病毒式传播,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此外,网络为广大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匿名的环境,使得不少网民较之于现实生活,缺少了社会责任的约束,往往为了博取关注,或是释放现实生活压力,生产并传播具有爆点的虚假信息。如在东北农村礼崩乐坏、大妈碰瓷玩具车等假新闻,都是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以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在一种“有图有真相”的传统思维模式的指引下,对事件的真实性深信不疑,然而后来的新闻报道证实,这些事件均为失实报道,先后出现反转。

此外,网络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受众市场的分流,使得其面临生存困境。为了在与新兴的网络媒体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不少新闻工作者为追求时效,往往对一些网络热点新闻不加以核实就报道出去,这往往为虚假新闻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不少新闻工作者在面对经济利益诱惑时,没有做到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导致有偿新闻、新闻寻租等现象频发。

从监管来看,网络媒体信息是一种“先、后审查”的模式。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职业新闻工作者,凭借其自身的媒介素养,立足于受众需求、媒体本身定位、社会责任与道德以及法律的规定,对传播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把关与再传播,这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新闻失实,但至少较之网络媒体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假新闻的传播与危害。在网络环境中,由于其信息主体广泛、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得一些虚假新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受众视野,把关相对弱化。

新闻失实一方面会使新闻媒体丧失公信力,不利于其树立自我品牌形象,最终导致受众的流失;另一方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影响受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进而影响受众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为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思想,探讨新闻真实性具有现实意义。

三、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探索

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点之一的真实性原则是从业者的职业准则。然而在新闻实践中,夸大的、缩小的、捕风捉影的、牵强附会的、无中生有的假新闻并不少见,产生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多。本文在结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

首先,利用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其“自我净化”功能。其实,无论是大众传播,还是网络传播,其新闻失实现象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只是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更大,往往使得其颇受争议。在今天的泛众传播下,“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依然如此,但事实真相显现的过程,比大众传播时代短。[9]今天,网络“反转新闻”现象频发,如在“罗尔事件”中,当事人罗尔从微信平台的关于女儿患白血病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不少网友纷纷打赏,很快募得200多万元捐款。但很快就有舆论指出,罗尔在深圳有三套房产,引发网上骂声一片。[10]这个事件中,罗尔从一个充满爱的父亲形象变成网友口诛笔伐的骗子,前后不过几天时间。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虽然为虚假信息传播提供了温床,但往往也使得虚假信息快速被揭破,还原了事件的真相,这就是网络媒体的“自我净化”功能。如果说在传统媒体中的一条虚假新闻,从到核实,再到更正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那么,“网络媒体利与弊并存,我们不妨理解这一点,宽待事件发生之初新闻多元、真假混杂的状态,努力提升主流媒体及时、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包括虚假信息的辨别与信息的核实能力等),对于形成以互联网思维管理网上新闻传播的新常态有着积极的意义。”[11]

其次,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在这个泛众传播的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声功能相对减弱,各类社交化媒体兴起。广大网民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要求其必须具备信息的采集与制作的基本新闻素养,同时还应当具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坚持相对自由的发表网络言论的基础上,传播有益或有趣的信息,推动网络民主的发展。而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广大网民在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应当保持理性的态度,不盲听、不盲信、不盲从,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尽可能的避免因碎片化的浅阅读导致的误判。

第三,新闻工作者应不断加强新闻业务能力,坚守崇高的新闻志向。在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在会见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提出,要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12]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的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现今,新工作者除了要学习新闻与传播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当掌握新兴的网络技术、具有数据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等,不断加强新闻业务方面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应对复杂的网络生态环境。新闻工作者应当正确的利用网络媒体,获取新闻来源,但不能过度依赖,要通过深入的调查与实践,确定新闻来源的真实性。今天,媒体之间对于新闻时效性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应当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以提高报道的深度和原创性。曾提到过,要“傍着活事件来讨论”。[13]优质的言论其力量往往大于事实本身。当然,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守新闻志向是更高层次的也是必须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传统媒体人,还是网络新闻工作者,都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更好的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诚然,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新闻行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时代,只谈理想不谈利益并不现实。马克思很早就提出过新闻的商品属性,它是新闻工作者谋生的一种工具。但是,新闻行业因其具有公开传播的形态以及行使社会监督的功能,往往使其具备了英雄主义的色彩,受众对其产生更高的期待。为此,当媒体面临生存危机而做出向资本妥协的选择的时候,公众对其失望与责难就会高涨。新闻工作者应坚守职业道德,并通过合理运营,树立媒介品牌形象,提升其商业价值。

最后,应当加强网络新闻立法与网络监管。健康的网络环境的构建,不能只是寄希望于传播者和受众,政府部门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重视网络新闻立法,加强网络监管的重要性,在全世界的网络媒体实践中,几乎是一个共识。为此,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应当加强网络新闻立法与网络监管,才能推动网络新闻事业实现健康发展。

新的时期,出现了新的新闻失实形态,我们应当立足新变化,探索新发展。一些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大量非专业的传播者的涌现,他们是否应当坚守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规律性?对于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的普通网民,其是否应当为践行科学的新闻传播规律做出努力?对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想是否能使其立于不败之地?这些疑问的产生足以表明,现今网络传播环境的复杂性。今天,我们重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其党性、真实性、客观性、群众观等一系列原则对于专业新闻人的重要性,更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突出的社会文化加以传播,内化成更多人心目中的一种行为准则。

注释:

[1] 双传学.把牢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N]. 光明日报,2016-10-16(6).

[2] Atwood R. A.;de Beer A. S. The Roots of Academic News Research: Tobias Peucer's "De relationibus novellis" (1690),Journalism Studies, Volume 2, Number 4, 1 November 2001 ,pp.485-496(12).

[3][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9、218-22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0.

[6] 陈力丹.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考察经典马列主义新闻和传播观点[J].今传媒,2005(4).

[7] “抹香香”事件反转:领导帮忙查档案镜头未播,2016-03-01.http:///native/wx/2016030

1/t20160301_521495538.shtml.

[8] 李沁,熊澄宇.沉浸传播与“第三媒介时代” [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

[9][11]陈力丹,孙龙飞,邝西曦.泛众传播下的新闻真实[J].新闻与写作,2016(3):51.55.

[10]罗尔,你站住!,2016-12-1.http://bjcb.morn-

.cn/html.

[12]坚持正确新闻志向 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2016-11-8.http:///news/20161108/t

20161108_523250083.shtml.

[13]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46.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 课程设置 素质

早在1995年,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就指出:计算机离开了装有空调的大房子,挪进了书房,放到了办公桌上,现在又跑到我们的膝盖上和衣兜里。事实正是如此,现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络传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新闻学专业的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在这里,我主要从网络传播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来讨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1.基于新媒体运用能力提升的课程设置

网络时代的新闻产品从生产到传输的全过程,都将实现全程电脑化。记者无论是在新闻事件现场,还是在办公室或家中采访,都离不开电脑、网络、多媒体。编辑则通过媒介机构的内部网络调阅记者发回的稿件和图片等资料,编辑、送审或签发稿件,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全国性或全球性的资料查询,甚至临时性的补充采访。报纸、杂志的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的编排、播出、传送等也主要是在电脑、网络上进行。这就要求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关于电脑、网络、多媒体的硬、软件基础知识,而且要能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直至音频文本和视频文本的处理能力。

为了使学生具备以上技术水平,国外的传播教育研究者认为:新闻院系学生的网络教育应该包括以下教程:“网络搜索工具”(Web Search Tools),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搜索引擎研究不同专题;“网络新闻资源”(Journalism Resources),让学生了解因特网上的记者专用的各类信息资源站点;“网络新闻组和论坛”(Usenet Group & Listservs),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新闻组和论坛获取新闻信息。“因特网指导”(Internet Help),向学生传授因特网、万维网、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网络出版等方面的知识。

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在现在的新闻学专业加设或强化以下课程:

“计算机导论”,旨在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文字信息处理”,让学生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档处理、表格和演示文稿处理的基本技能和常用操作。“电脑美术设计”,让学生了解Photoshop、3dsmax的功能及图像基础知识,保证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文件工具、编辑工具、图像工具、图层工具、选择工具和滤镜工具来进行电脑美术设计。“多媒体制作”,让学生了解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学会使用PREMIERE6进行多媒体视频、音频文件的采集(从摄像机、录像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中采集素材),用PREMIERE6进行素材的剪辑、字幕的添加、音频文件的添加、特技的添加合成,并最终制作出成功的影视作品。“新闻网页设计”,通过讲授Flash和Dream weaver,使学生掌握新闻网页的页面设计和网格动画的做作技巧,保证学生具有独立制作高级新闻网页的能力。“数据库基础”,让学生了解有关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2.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设置

网络时代的新闻采访和编辑与传统媒介无疑具有重大差异。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到,利用网络进行新闻评价、深度报道、传者与受众的互动等方面,也与传统媒体时代有所区别。在传播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数字式交互技术,尽可能与受众进行直接的对话和沟通。在传播结束后,还要密切注意受众的信息反馈,以便为今后的传播工作提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时代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还应当具备较强的英语读写译的能力。英语是目前互联网络应用最广泛的语种,要想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网络技术,媒介工作者就必须能熟练地用英语查询和阅读网上资源,用英语在网上进行环球语音和可视采访,用英语写作、报道、发电子邮件。这种能力对网络时代的新闻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大学生具备以上专业素质,建议学校开设以下课程:“中西文化概论”、“文学欣赏”、“中国文学”、“西方文学”、“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策划学原理”、“舆论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和“社会心理学”,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政治学、社会学舆论学、文化学、心理学、调查学、策划学和中西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保证学生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

“写作学原理”、“新闻学原理”、“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新闻写作”、“新闻心理学”、“新闻摄影学”、“影视摄像与编辑”、“媒介经营管理”、“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事业史”,这些课程是任何时代新闻学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学习的核心课程,学习这些课程,使学生具备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如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调查等方面的能力。

“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概述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历史、专业机构、传播结构、传播环境、传播特点、网络媒介的管理等基础理论与网络新闻的采编等实务。开设这门功课,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初步具备网络新闻业务实践的基本能力,从而拥有对网络新闻的相关实际问题综合分析与动手解决的基本素质。

“网络新闻采访学”,结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着重探讨网络条件下的新闻采访实践。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能够独立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聊天、收发电子邮件、进行网上游览等方式寻找新闻源,利用网络中的新闻组、电子小组、电子资料库搜寻背景资料,利用摄像头、话筒等辅助设备进行网络采访,并利用采访到的素材,进行网络新闻的写作。

“网络新闻编辑学”,结合新闻编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着重学习网络媒体的新闻编辑知识,使学生对网络媒体的结构和编排、图文编辑、影音编辑、互动性的设计和管理(如BBS设计管理、聊天室设计管理、网上调查)等有深刻的认识。

“网络新闻策划学”,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新闻策划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网络新闻专业英语”,在学习好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应当增设《网络新闻专业英语》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来更好地驾驭网络媒体,并提高他们利用英语阅读、翻译、写作、报道、评价网络新闻的能力。

3.基于新媒体批评能力提升的课程设置

这是网络时代新闻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政治、法律和道德素质。尽管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公开化、多样化等特点,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合法性、真实性、可信性等问题。这就要求网络媒介的工作者在摘编、相关信息时,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时间,更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论素养、法律素养和道德素养。要具备这种验证、过滤网上信息的能力,保证自己摘编和的信息真实、合法、有效,就应当在大学里开设以下课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的讲解,使学生基本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理论及其实践以及邓小平、、的新闻思想。这是指导一切新闻工作的总纲。

“党的新闻理论与政策”,通过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发展轨迹,使学生重点掌握新时代党的新闻政策的主要内容。

“网络新闻传播法教程”,结合新闻传播法教程的一般原理,重点学习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法律规范,如《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互联网信息管理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使学生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中,牢固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律知识,保证他们的网上传播行为合乎法律的要求。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范文第5篇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没有传播力就没有影响力,媒体传播力是一种执行力,是一种推广力,是一种竞争力,也是各大网络媒体由内向外而生的张力和冲击力。网络媒体需要进一步增强传播力,提升影响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切实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2016年6月,《网络传播》杂志倾力打造的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榜迎来一周年,一年风雨一年秋,一年种谷一年收。榜单自以来,中央网信办领导多次对榜单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各省市相关领导也根据榜单对属地网站作重要批示并指导相关工作。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单是一面旗帜,也是一个风向标,为网信事业鼓舞斗志。2015年10月,《网络传播》杂志按照中央网信办领导的指示及要求,根据榜单推荐了十家坚持政治导向、正能量传播并具有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媒体,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一些地方网信办根据榜单来考核属地新闻网站,各网站也依据榜单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了改造,有效地提升了传播力,多家高校研究机构也对榜单进行了深入持续的追踪研究。

一年来,榜单积累了各网站大量的数据,为让相关数据发挥更大价值、更好地为新闻网站服务,《网络传播》杂志依据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的榜单数据撰写了《2015-2016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网络传播》杂志从今年3月起开始筹备《报告》,并于5月26日召开了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第三次研讨会,向各网站介绍了《报告》筹备情况及主体框架,同时听取业界对《报告》内容的建议。为使《报告》真实呈现各网站的传播实力,《网络传播》杂志先后走访了多家机构,拜访相关学者专家,共同研究分析方法,确定了整体报告结构。在九次方大数据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主报告;在中青华云、搜狗、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的支持下,依据相关平台大数据撰写了相应报告,共同组成《报告》中的其他报告。

8月25日,在《网络传播》杂志主办的第十二期“网络传播”沙龙上,《报告》正式对外。

《报告》分为理论前沿、主报告、副报告和附录四大部分。理论前沿通过《传播力的概念与测量》《新闻网站传播力提升途径》《新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冲击、挑战与思考》以及《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榜介绍》这四部分,概述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榜一年来的发展情况,阐述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关系,介绍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背景,分析新技术与新闻生产模式为新闻传播带来的变革。

主报告分为《总体分析报告》《平台属性分析报告》《网站类型分析报告》《网站地域分析报告》《新闻网站传播力提升建议》。这五部分通过对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总榜指数分析、网站PC端、微博、微信平台各指标分析,以及对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全国行业新闻网站、省级网站和城市网站四大类别的新闻网站传播力进行系统解读,同时还结合地域分布、各地经济发展(GDP)、网民人数、新闻网站与所在城市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新闻网站PC端、微信、微博传播力提升路径给出建议。

其他报告由《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国际传播能力分析报告》《2015-2016年度热点事件报告》《2015-2016年度热词报告》《新浪微博2015-2016年度传播力分析报告》《今日头条客户端2015-2016 年度传播报告》组成。

《报告》还将国家网信办在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的相关管理规定,以及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编入其中作为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