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发展 智慧餐饮 人才培养

传统餐饮业存在着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技术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综合服务素质偏低等问题。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餐饮企业也在积极通过信息化建设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与国际化、工业化、产业化的进程相适应。进入“十三五”以来,餐饮业在国家部委相关政策引导下,已进入供给侧改革的调整阶段,呈现出产业融合化、服务智能化、品类定制化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理念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突破了传统餐饮产业的边界,系统性的创新是支撑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餐饮业创新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推进,智能技术已对餐饮产业在物流、生产、服务、管理、营销等环节进行变革,“智能厨房”、“智能餐厅”等概念兴起,杭州市商务委员会的《杭州市关于开展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5.8)明确提出了“机器换人”政策举措,支持餐饮企业进行智慧化改造,完善管理流程,增强管理能力,推动餐饮服务智能化加速,促进传统餐饮业向现代餐饮业升级。《商务部关于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16]71号)的重点任务中将“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创新发展”放在首位。据CNNIC第38次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餐饮网络外卖用户1.50亿。预计2018年餐饮020市场将达到2897.9亿元。另据iResearchN]查显示,2016年上半年餐饮020用户规模增速较快,同比增长67%。

二、智慧餐饮的缘起与内涵

智慧餐饮概念的提出基于IBM于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和我国提出的“智慧城市”,其核心是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人体智慧相结合,优化整合社会资源,智能响应各类需求,创造更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

智慧餐饮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数字化阶段,通过计算机系统,应用独享性的面向财务、服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将经营服务信息转化为数据,供餐饮企业进行业务分析。二是网络化阶段,餐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施系统集成和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战略,对服务环节、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经营层面的实时管理、实时监控;三是智慧化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餐饮业生产服务、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内部管控、市场营销等环节智能化的信息互动、数据分析处理,实现餐饮企业精益管理、精准营销、智能决策,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在《商务部关于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16]71号)精神的引领下,餐饮业已开始以最新信息技术为驱动的餐饮业创新发展的探索。

从内涵来看,智慧餐饮包含两个维度的变革:一是思想维度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餐饮业的市场行为、企业行为、消费行为均被量化为“信息代码”或“数字符号”,以数字化的形式解构生产管理活动的流程与行为,挖掘数据价值,并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成为餐饮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起点,体现了科学化的管理思想,而本质上是新的管理范式建构。

二是技术维度的变革,智慧餐饮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生产、管理、服务、营销等环节广泛应用,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可以实施智慧化运作、信息高度共享,最大程度实现高效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敏捷化应变、个性化服务,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三、智慧餐饮人才能力结构

智慧餐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餐饮业务流程相结合的信息化最新形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餐饮服务品质,实现餐饮产业现代化转型、餐饮企业提质增效的系统性、集约性的经营管理的思想与技术的融合。智慧餐饮人才不仅要全面掌握餐饮管理理论,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创新等能力,主要包括智慧餐饮移动平台的使用,例如智能POS、餐桌智能终端、移动应用系统等。目前,智慧餐饮建设需要两类人才支撑:一是对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软、硬件技术具有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另一类是对现代信息技术能熟练运用,同时又具备餐饮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智慧餐饮人才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四、智慧餐饮人才职业素质构成

智慧餐饮人才职业素质包括基础职业素质、信息处理素质、信息系统集成素质、信息系统开发素质等四大核心素质。

基础职业素质是指,智慧餐饮人才需要系统了解现代经济管理、现代餐饮业、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技术;理解餐饮行业领域的一般概念,全面了解餐饮企业内部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及业务处理流程,具备系统思想方法和分析商业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信息处理素质要求掌握必要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工具平台,能灵活利用模型和方法、利用算机分析工具,对餐饮企业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数据转换为所需要的信息,为餐饮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还应当具备管理数据、技术平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信息系统集成素质需要了解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购买、安装的技术、工艺和方法,以及系统分析、过程设计、创新、质量、人机系统、人机界面、电子商务设计、社会技术系统和变化管理等概念,熟练运用信息系统领域核心技术和概念,鉴别和评价当前流行的和新兴的技术,具备为餐饮企业制订信息化建设计划、对信息系统功能评估、信息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运维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信息系统开发素质指能够应用所学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承担餐饮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电子经营商务系统的开发、部署、运营与管理、手机App设计与开发。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有基本的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小系统及手机APP的分析、开发、实现能力,以及对大型应用程序、大型系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智慧餐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五、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基础应由院校和用人企业共同构建形成,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以及对人才培养成效产生直接作用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模式、资源等。

1.创新智慧餐饮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本、重在应用”为改革突破口,从职业胜任能力的角度制订符合餐饮智慧化的需要、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餐饮信息化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

2.注重教学研究,对接行业实际需求

目前,智慧餐饮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仍以学校为主,主要以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人才培养依托。专业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存在一定滞后性,学校应关注餐饮行业发展动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本、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重点开展专业培养目恕⒖纬烫逑到ㄉ琛⑹笛槭笛当U匣制、创新创业而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3.以科研和项目为载体,提高人才培养实效

在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中,应坚持科研和项目为导向,鼓励师资队伍和学生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和项目开发。课题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教学中引入科研项目,贯穿实验实训项目、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科研项目成果融人人才培养,将有利于巩固人才培养特色,增强相关专业方向优势,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

4.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注重餐饮智慧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仿真实训、创业实践等途径,多层次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加大对第二、第三课堂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与高水平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5.开碾课程体系重构

以产业结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校企融合、多点对接”的课程体系,以行业科技发展水平为准则,按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按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课程群与课程模块,通过利用校企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共同研发特色课程、课程收益依规同享、课程共享这几大原则,加大与企业开发课程的力度。

6.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着力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学生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生学习进程,设计不同的实践层次,制定多层级的实践环节,达到多层次的实践目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

7.提升实践教学的管理、监督、评价水平

制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健全实践教学监管体系。构建由院校、学生、餐饮企业、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多方位的智慧餐饮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其次,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六、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根据智慧餐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按实验教学、项目实践、创新创业、专业实习个层次规划,同时建设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全教育时段、覆盖课内课外、打通校内校外的一体化实训递进平台。

1.加大实验实训平台硬件环境建设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平台硬件环境涉及大量设施设备,可通过中央专项、地方配套、院校自筹、企业赞助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信息分析处理实验室、数据挖掘实验室、移动平台开发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的平台,为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开发环境。

2.强化产学融合,拓展人才培养空间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院校应与餐饮企业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方面院校和行业紧密合作,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人才需求;另―方面餐饮企业可吸纳高素质餐饮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工程、酒店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增强餐饮企业智慧建设的能力。此外,通过与餐饮企业战略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运营项目,或邀请高素质企业职业人士到校举办讲座和进行师资培训,培养智慧餐饮人才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以能力为本位,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关注促进学生早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和创新创业仿真实训课程,另一方面搭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聘请餐饮企业家和信息化领域专家担任客座讲师,教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包装专业;人才培养转型

人工智能时代,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人类现代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应运而生[1]。包装产业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人的操作技能与经验曾发挥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包装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技术升级与转型,企业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2]。为了深入了解包装相关产业的转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工程学院会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针对四类包括包装印刷生产企业、包装设计公司、设备制造企业和终端品牌客户在内的28家大中型代表性企业开展了“人工智能时代包装人才需求的调研”。本文将结合这次调研结果,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包装专业人才培养转型。

一、包装相关企业用人现状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对于包装印刷生产企业,人员占比最大的是印刷生产人员和印后加工人员,这体现出目前我国包装印刷生产行业的现实情况,即印刷生产及印后加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都处于较落后的状态。但随着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的建设,印刷生产、印后加工、质检、仓储物流岗位将更多地被智能化设备所替代[3],因此这些岗位的人员需求度将逐年降低。对于包装设计公司,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策划及包装创意设计人员,且设计师岗位工作目前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较小。这也说明在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岗位结构变化不大,因为设计岗位属于智力劳动型岗位,对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作为包装印刷企业服务商的设备制造企业,其主要人员岗位均集中在产品研发人员、产品生产人员及售后服务人员。在这次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中,设备制造商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产品要满足智能化的需要,就必须掌握并应用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所以未来其产品研发岗位必定是设备制造企业的核心岗位,且对人才的要求较高,需求较旺盛。而对于最受毕业生就业喜欢的终端品牌客户其产品研发人员的比例远远高于前三类企业,产品研发人员一直是终端品牌客户关注的主要岗位,未来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除了上述固有岗位结构变化外,对于包装类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也将催生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如IE工程师、智能设备操作员、云服务平台运维人员、智能化信息管理人员、智能化物流管理仓储人才、智能化服务平台的运营人员等,这些新岗位的出现为包装高职教育提出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人工智能时代对包装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包装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在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两方面对包装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一)人才知识结构要求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从企业选择数量来看,人工智能时代,包装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按照占比排前的依次为“包装策划与营销知识”“包装结构设计”“智能包装技术”“包装造型设计”。在人工智能时代,包装专业人才需要跨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一个包装从业人员要不断强化市场营销意识,根据包装产品的属性与特点,结合市场与消费者需求进行设计开发,并将功能、结构、装潢、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考虑,进行针对性、多样化包装设计。例如,包装设计已由单品包装转为系列化的包装设计,一套茶叶包装可扩充为茶叶包、茶叶盒、茶叶手提袋等多种包装产品。另外,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包装必定成为包装行业的主流趋势,因此,日常工作中,包装设计师在保留包装产品基本功能后,还应设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行品牌推广的同时需增加感知、监控、定位、记录等相关信息的辅助包装设计功能,帮助客户对产品流通全程进行跟踪、监控,以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使客户安心放心使用产品[4]。与此同时,包装专业人才还应具备数据统计与分析、AR/VR/HTML5等新技术知识,可以帮助包装设计师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动态,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产品。

(二)专业能力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随着客户需求的提高、包装承载功能的丰富,包装相关企业对于包装专业人才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各调研对象对必备能力的选择,从选择的数量上来看,对于包装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对市场品牌的敏感度与审美”“包装造型与外观创意设计能力”“包装产品策划能力”和“包装结构设计能力”。这充分说明包装专业人才属于智慧型人才,需为客户提供品牌策划与设计方案。为此,首先要了解客户需求,对设计品牌的起源、特点及标志有一定认识,才能正确、清楚地进行需求定位;其次才是设计环节。而人工智能时代,包装专业人才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纸面上的设计图案,创新思维将成为当前包装策划设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包装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建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包装产业的融合对包装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5]。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比其他教育类型更贴近市场、更注重实用性的教育,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定位

高职教育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前面的调研数据可知,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要求,策划和设计都是最重要的两个点。包装策划指根据产品特色与生产条件并结合市场与消费需求,对产品的市场目标、包装方式与品牌定位进行整体方向性规划定位的决策活动。包装设计则是一个大设计概念,包含装潢设计、结构设计、造型设计、运输包装设计、工艺设计等[6]。目前包装人才培养方面各院校更多偏重于设计、技术方面,而忽视了策划。未来,整个行业对具有市场数据分析、文案写作、创新思维、市场营销的策划类人才将有更多的需求。包装人才,策划先行,包装专业需在策划类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

包装产业的融合性特点使得包装专业人才跨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行业将更需要能提供包装整体解决方案的复合型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上将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知识背景调研数据显示,包装企业从业者往往身兼数职,需要同时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例如包装策划人员,一方面要有市场营销知识和品牌推广能力,对于客户消费心理有基本的分析和判断;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设计思维和设计技能,同时还应对各种包装材料、包装形式、包装工艺有深入了解。因此包装人才培养,不仅要具备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包装工艺等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软件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2.具有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能力目前包装企业还面临设备操作智能化水平低、数据信息交互机制缺失、生产劳动强度大的局面。为了更快地推进包装企业的智能化,实现高质高效,包装企业现阶段更需要一批既懂包装专业知识,又精通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网络化、智能技术的技术型人才。包装专业人才同样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客户喜好,同时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引入包装设计中,发展智能化包装。3.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动力,从前面的调研也可以看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技术和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作为包装专业人才,需要通过策划、创意设计进行包装的创新以满足功能上的新要求和视觉上的新鲜感。没有创新思维,就像无本之木,没有办法实现包装在功能、形式、外观、材料等方面的创新。企业首先看重的就是创新思维,其次才是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发散思维,通过各种竞赛锻炼创新实践能力。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包装之星”“世界之星”“全国包装设计职业技能大赛”等科技竞赛,以赛促学,以赛育人,参与设计专题讨论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培养质量

四、结语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智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们目前所处的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年代、知识经济的年代, 是知识更新、 信息化程度迅速提高的年代,是物质文明和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只有具备优良科学创造智商和科学素质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创新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每年新招的600多万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和不断提高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科学创造智商和能力, 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智商与科学创造智商

一般认为一个人的智商,就是智力高低。《辞海》的解释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对于大学生智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三商说:智商(智力商数)、情感智商(情商)、财富智商(财商)[1];有八商说:心商、德商、志商、智商、情商、逆商、悟商、健商[2]。

实际上,社会的科技进步取决于大批劳动者的普遍的科学创造智商,可以简称为科商。科学创造智商与先天有关,也与后天培养有关。表示人接受科学知识、理解消化科学知识、对科学的好奇性、科学的触类旁通性、科学的联想性、善于捕捉科学创造机会、善于将知识用于创造、善于发明创造的心力和智力。

大学生正处于认知和人生的黄金时期,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都是最强的。在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家的实力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高校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和崭新的课题。新世纪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科学创造智商的培养,使他们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他们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栋梁之才,目前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1]。

智商也称智力,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界定。概括地说,智力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是指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指人的学习能力;四是指信息加工的能力。这四种能力体现的都是人的心理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属于认识论范畴之内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是主体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结果。认知能力的具备能够使主体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最终达到对于客观世界永恒真理的认识与利用。这种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就表现为我们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强化训练[3]。

创造智商直接与人的创造力有关。( 1) 智力水平低的人,其创新能力水平必然低; ( 2) 智力水平高的人,其创新能力水平有高有低; ( 3) 创新能力水平低的人,其智力水平有高有低; ( 4) 创新能力水平高的人, 其智力水平必然高于一般人。也就是说 智力水平高是创新能力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4]。

二、大学生科学创造智商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为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内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完成,而任何实践活动,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作为活动的指导[3]。

科学创造智商是人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实质基础,是一切科学发明创造的前提,是所有科学发明活动的基因,在社会需要和某种外界刺激下,这种创造基因开关就会打开,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有新思维、新观点、新设想,并且能够很快付诸行动,能够独辟蹊径,在前人没有走过的地方开辟一片新天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根据南京理工大学的王汉清等几位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对大学生创造力的调查研究,对江苏地区426 名大学生的统计分析表明: 中国大学生的智力水平达到极优秀,但是在创造力倾向上则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国大学生在文、 理、 工三学科之间,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创造力倾向上,都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学科内部, 文科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差异明显大于理、 工科学生。智商是思维能力的基础,优秀的智商说明在校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黄石卫等(2003)通过对中国科大和安徽大学 154 名大学生的 16PF 及创造能力的测验,研究发现, 智商、 入学成绩、 教师教授方法以及大学生人格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大学生创造力差异,并由此得出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5]。

可见大学生科学创造智商既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也有后天的训练提高,这种科学创造智商更多需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持续的、累积的训练、锻炼和提高。

三、大学生科学创造智商的迫切性和培养方法

面对着现存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各类高校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学校管理者应当积极倡导开放式办学;制订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培养政策等一系列新的措施。高校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想象力的培养[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信息爆炸,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的实力体现,更多的要靠大量具有系统科学训练、具备生机勃勃的科学创造智商的各种劳动者的参与完成。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 全才,当代大学生科学创造智商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国家、 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大学生科学创造智商的培养和提高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不可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量变质变的过程,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具体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主体客体相分离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在处理自我与周围世界尤其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学生的关系时,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为主体,把他人、他物看作客体;把老师和学生饿关系看成上下级的关系,看成是传统的师傅与徒弟的服从与否的关系。这种把握世界及评判师生关系的思维定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各种教育观念的形成,在师生关系的建构中,我们就很自然地把学生看成了客体,看成是我们的下级,看成是我们生产加工的机械的产品,看成了被我们塑造的对象。这就是现有的师生关系不平等、不民主现象的根源所在。在这种思维定式和观念下,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更无法培养创造智商。

第二,培养大学生耐受奇思妙想的心理压力

创造性智力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由于创造性往往同“常规”和“传统”的观念与行为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往往被看做是标新立异或者爱出风头甚至被看成异端邪说、大脑有问题。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中国古代的祖冲之研究算数圆周率,就遭到宫廷保皇派等的反对和迫害;欧洲古代科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对宣传神学的传统地心说的偏离和强烈挑战; 巴斯德的曲甄试验产生的微生物学说对传统的自然发生说的否定, 所有这些偏离或者否定都会让创造者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社会与环境的压力。因此,敢于偏离常规与传统、坚持自己的观念、 无视别人奚落嘲笑甚至迫害等勇于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的有无就十分重要。

第三,重视想象力特别是联想能力的培养。在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之后,就要重视大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在直观中再现一个本身并未出场的对象的能力。”没有想象力和联想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就不会有高的创造智商,一切发明创造都来源于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当年的牛顿住在剑桥大学的办公室里,看到苹果成熟后自己掉下来,联想到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并进而提出宇宙万物皆适用的万有引力定律。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只有使学生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我们才能够引导他们不断超越传统的思维和观念,超越被认识事物的本身,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不易直观出来的各种规律,经过如此这般反复训练和培养后,大学生的科学创造智商和创新能力才能够不断得到提高。

第四,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宽容氛围,加强对大学生的赏识教育。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科学创造智商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破除迷信,敢于挑战权威。同时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创新思维、创造智商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标新立异和不符常规的奇思妙想提供足够的宽容度,以保证和鼓励大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当学生有某个奇思妙想和新观念时,应当鼓励和表扬,特别是学生在学习某一门功课的过程中能有某种想法和融会贯通的理解并能提出种种看似不切实际的联想时,应该大力赞扬,以活化和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五,加强对学生的 “挫折教育”, 提高学生对科学创造失败的承受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一定会或多或少的遇到困难, 难免会有失败和挫折,科学发现和创造发明更是如此,有人把这些失败的经历称为 “挫折教育”[6] 。人称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专利,在寻找耐高温的白炽灯丝材料时,失败了2000多次才成功。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成果故事都说明了这一点,许多事例说明, 如果一个人学生时代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 那么, 待他成人之后, 他的抗逆境能力就会比较差, 再遇挫折便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而有过挫折, 并可以从中吸取教训的人, 日后便会有较强的抗逆境的能力, 并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当学生科学设想和试验失败时,应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探究,提示他们应该适当改变试验方案和方法,使他们战胜因失败而带来的挫败感。

1. 冯雯, 沈亚英,浅议大学生“ 三商” 培养,2010,9(10):23,39

2. 贺德亮,加强大学生的“八商”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69-271

3. 赵兴燕,马福泉,由“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所引起的思考,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138

4. 王汉清, 况志华, 王庆生, 居里锴,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88-93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一、毛泽东教育培养目标思想的基本内容

首先,毛泽东的教育培养目标思想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毛泽东认为,学生的发展就是要秉承德智体三者协调发展的目标,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他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德智体三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德”是居于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德”的教育对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人的发展前景与人生目标,如果没有好的品德,人很难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相反,可能会危害社会;“智”是教育的核心,即知识,教育的重点便是知识的培育,知识的教授和发展创新与整个知识体系和人才发展程度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智育好了,受教育者才能学到各种各样的技能与文化知识;“体”是德与智的基础,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倘若身体的健康程度不能得到保障,很难去发展德育与智育。培育人才坚持德智体三者全面协调发展,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为社会主义人才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毛泽东在培育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大力提倡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要想使人才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就不得不重视发展每个人最独特的方面。在不同的受教个体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出多样性的人才,激发出学生的独创性,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其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自由发展,真正的做到发挥个人独特的特长。

最后,毛泽东在教育培育目标思想上还坚持走“又红又专”的发展道路。“红”即是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专”即专业的知识技能,能够具备为国家和社会人民做出贡献的本领技能。并且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还要坚持政治与业务的统一。我们在培育人才的道路上,不能只谈政治,不做业务,也不能只做业务,不谈政治,任何割裂两者的行为,都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单纯谈政治,会造成空想,而只专注于业务,则容易造成方向的迷失。并且,“又红又专”与“德智体”是相互统一的,它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所必需的条件。

二、毛泽东教育培养目标思想对于当代的启示

(一)坚持发展素质教育

在二十一世纪,教育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且产生了一些弊端。例如,应试教育过度重视考试的总用,导致众多考生变为考试机器,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只能在理论上做文章。因而,在此基础上,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教育手段。毛泽东一直提倡的教育培养目标就是要受教育者“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并且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这恰好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吻合,素质教育便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要求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在发展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料之内的困难,例如传承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人们单纯的认为考试才是衡量人才素质的唯一方式。在这样的思想观念的冲击下,发展素质教育更需要我们继续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教育培养目标思想,将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和培养受教育者独创性继续贯彻执行下去。

(二)继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的核心,即是关于教育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规定。江泽民曾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现如今,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为1: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表明了随着时间的变化,教育方针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从始至终都以毛泽东的教育培养目标作为根本,将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贯穿始终。这同时也表明了,毛泽东的教育培养目标思想对于现如今教育的发展和未来教育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毛泽东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要继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服务。

(三)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毛泽东强调并且提倡人民群众的素质教育,在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智”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智”育,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做一个有文化素质的人。毛泽东的教育培养目标思想的重点就是要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基层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他将扫除文盲视为当时的中心任务。这一时期,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引导下,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BP(〗所以,针对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人民群众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与文化素质培训机构,争取在世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能够跟得上时代对文化的要求,不仅要做一个有素质的文化人,更要做一个高素质的文化人。

(四)、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向中国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它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对中国的文化进行渗透,“西化”程度越来越明显,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的教育培养目标中将培育“又红又专”的人才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红”便是要求我们在学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拥护我们的社会主义。所以,我们要坚持并发扬毛泽东的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力量,不断加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资源、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经济转型升级;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1]。目前,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种类、层次和数量均呈现出多元的趋势。另一方面,省内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与区域经济社会融为一体,关注毕业生对地方产业价值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发展“合拍共振”,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一、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从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看,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然之举。

1.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潮流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是时代环境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呈现双向互动关系。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和支点,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发展先后进入了创新要素驱动阶段,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迫使人才培养结构做出相应调整。

近年,金融危机暴露了深层次经济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产业空心化。美欧各国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把向实体经济回归、实施“再工业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2]。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需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教育能否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密切相关。国际金融危机预示了新的世界经济转型窗口的打开,这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江苏作为教育大省,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由“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的转化提供支持,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肩负的历史使命。

2.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勇于先行、敢于创新的经济强省,江苏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并把它作为“六大战略”的核心战略全力加以推进。虽然江苏经济发展从全国范围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先人一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严峻。

历经30 多年高速增长,江苏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已经发生变化,目前到了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教育强省,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人才红利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坚定不移地为区域、行业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更是江苏省地市级应用型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使命。

3.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从诸多教育形式看,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教育类型,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更是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亮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完成教育体系的结构性、战略性调整,使教育规模、结构、层次和质量全方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育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2012年以来,江苏省抓住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契机,组织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截止到2014年3月,全省共有13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试点专业达59个,培养规模达7000余人。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指明,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轻技能、轻应用的观念,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缺乏个性,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可以说,江苏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尚待建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尚未形成。

4.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

截止到2013年10月10日,江苏省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31所,其中本科院校49所(部委属10所,省属30所,市属5所,民办2所、中外合作2所),高职高专学校82所(省属38所,市属20所,民办23所、中外合作1 所),另有独立学院25 所[3]。其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共37所,其名单和所在地区如表一:

江苏是教育大省,虽然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37所之多,然而从区域布局看,不平衡性较为明显,仅南京一市就集中了18所院校,达到总数的48.6%,苏南地区的院校数量要明显多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布局状况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耦合性,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引起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需引起政府的重视。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来看,转型已经提到了每所大学的议事日程,特别是教育资源并不占优势的苏中、苏北地区高校,转型的要求就更加迫切。面临老牌传统高校生源、资源竞争的“挤压”,要想脱颖而出,学校必须挖掘自身优势,凝炼特色,在整个江苏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进行准确的定位,解决好自身矛盾。

目前,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方向已然确定,但定位的具体指向还不够清晰,鲜明的特色尚未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是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育学基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价值取向,这一理论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基础论意义。马克思认为“: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本次改革的主要目标,但这一目标确立的同时,必须避免滑向另一个极端——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这是改革的认识前提,留给学生更多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在关注人的技能、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应注重个人内在整体性的提升和人的价值、尊严的充分彰显。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1983 年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至少有七种与生俱来的智能:文字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后来,加德纳又补充了三种智能:自然学家智能、生存智能和道德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价值中立是它的重要特点[6]。以这一理论来关照个体智力差异,没有哪种智能更优越,有的只是个体差异以及社会需求不同而已。

该理论对当前的改革具有应用价值。中国的教育一向以训练个体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为任务,其他智能的发展一直被忽视,由于学校历来设置的考察科目基本是与这两种智能有关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优秀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其他学生便理所当然被视为“笨”学生,这一做法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从生源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接收的不是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特别突出的学生,但这正赋予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凝重使命——努力挖掘每个学生其他方面的潜在智能,激发其高度的职业自信。他们与研究型院校的学生是同一层次的人才,只是智能的结构类型不同,没有智力的高低贵贱之分。数学家、化学家是专家,工程师、高级技师同样也是专家。应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济学、政治学基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由库克教授于1992年提出,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在地理上分工协作与相互关联的企业、生产研究机构、高校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今天,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地方政府为取得竞争优势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调控、推动、扶持与激励。区域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意义的重大政治命题。

人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区域创新体系的成熟离不开围绕本区域主导产业长期、持续的人才培养供给。

区域创新体系能够激发体系内各创新要素的积极性而使整个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发展活力。在和区域政府、企业的互动中,地方高校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的培养符合当地产业要求,从而降低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与选择性失业水平。

三、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资源、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多维度高度集成的有机系统,对每个维度逐一破解,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1.树立面向应用、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根据区域产业特征及自身办学优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目前,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我国大部分院校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即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7]。这一共识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区别开来,体现了高等教育错位发展的思想,也展示了该类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明晰的改革思路。

随着创新发展战略在各省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江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省内各区域对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多类化、多样化的特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更加具体鲜明,培养标准和规格需要进一步细化。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并不均衡,发展战略也有一定差异:苏南转型发展、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苏北在“四化”同步中振兴发展和打造沿海经济升级版。因此,根据当地产业特征及自身办学优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理念的全程融入。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归。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8]。警惕人才培养目的的异化,防止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挤压和宰制,留给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空间以及平等对话的软环境,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2.依托地方产业优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应用技术类课程比例,注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全方位融入培养、输送的人才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指标。学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培育当地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与课程,为该区域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供给。比如苏北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农业为其基本的增长极并协调发展第二、三产业是其主要特色,因连云港、盐城地区是江苏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主要承担者,可以重点发展农、林、海洋交通、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专业;苏中地区需在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加快接受苏南产业转移步伐,该地区的院校可以重点发展建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等专业;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好,是本次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该地区高校可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专业。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课程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社会现状的反映,更深层的含义是促进个体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参与[9]。本次改革应优化理论类课程,加强理论实践融合课程,加大应用技术类课程比例,强化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课程开设本身即是高校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一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调整。有学者认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和全局并以此为载体,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协调相统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来进行[10]。应注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全方位融入,以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学业规划、职业认知与生涯规划的有机统一。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弹性学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更注重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及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真正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的转变,是教学方式改革的核心。要把实践教学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增加师生的互动,鼓励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建设好部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习实训中心。此外,还需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水平。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需实施弹性学制。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性,个性能力的基本特质是主观创造性,人的探索欲、求知欲充分调动的前提是人的个性发展。“应用型人才并非只‘应用’知识和理论,而不进行研究。恰恰相反,应用型人才不仅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理论的创新方面常常给人们以启发,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与作用[11] 。”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质。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体学习的不同需要,在具体教学中实施弹性化安排,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生长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形成独特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4.发挥地方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形成地方政府引导、行业指导、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关键是大学、政府及企业合作关系的建构。亨利·埃兹科维兹以“三螺旋”理论描述了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在官产学研深度合作过程中,大学、企业、政府这三方合作主体在保留自己原有作用和独特身份的同时,每一方都获得并表现出另外两方的一些能力,由此实现了各自效应的最大化,并形成持续的创新流[12]。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共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大学实现了专业学科与岗位技能的对接,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长期困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地企业获得了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地方政府则通过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增强了区域竞争力。因此,必须促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和社会机构为支撑,以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多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5.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助推培养模式改革评价反馈体系是高校与社会互动协作的动态运行体系,其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学者认为,高校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机制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动态系统,运行过程如下: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毕业生毕业后进行质量追踪调查,根据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出毕业生社会评价的一般性结果,对社会评价的结果进行教学归因分析,针对原因分析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3]。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的贯彻与实践,归根结底要接受市场检验,只有把评价权交给市场,通过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的综合评价,才能了解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才能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矫正。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各地区高校应根据情况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努力确保这一“闭合的回路动态系统”良性运转,使其真正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2.

[2]周文夫,彭建强.中国经济转型及其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J].河北学刊,2012(5):123-127.

[3]ec.js.edu.cn/art/2013/10/10/art_4560_55516.html.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0.

[6]Rosa EM,Kramer,Association betwee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the intimamedia thicke?ness 2003,80.

[7]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4.

[9]奥恩斯坦,等.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52.

[10]朱炎军,李爽.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兼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J].教育发展研究,2012(13-14):109-114.

[1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12]Henry Etzkowitz, Magnus Klofsten. The inno?vating region: toward a theory of knowledgebasedregional development [J].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2005, 35(3): 243-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