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隧道工程; 施工质量; 控制方法; 保障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ighwa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important lifeli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vigorously develop the highway transport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ield of traffic development, due to the terrain constraints, many mountains and hills, s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of highway engineering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part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tunnel in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topic in today's society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unnel construction, elaborates on the current tunnel construction process measurement, excavation, support and waterpro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隧道施工时,质量是最重要的,只有好的质量才能保证好的精品工程,因此不管是铁路隧道、公路隧道还是城市地铁隧道等都必须保证施工质量,质量是第一位的。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我们在施工是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1.施工前对施工地段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2.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地质工作勘测并进行专门研究,以供施工参考, 对于不符合施工要求或存在安全隐患时,要及时分析监控数据并不断变更设计,找出合适的施工方法及支护方法。

为了做好施工安全工作,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就要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对于一些比较特殊并且相当复杂的长隧道和特长隧道还要进行专门的工程地质研究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有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系统,如现场质检员巡检,专职施工质量质检员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施工问题。工程施工中有很多隐蔽工程,对于这些隐蔽工程更应高度重视, 对其进行全过程的严格检查。

隧道通常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修建在岩层中的称为岩石隧道;一类是修建在土层中的,称为软土隧道。过去在隧道工程施工时,一般对隧道的贯通测量,测量放样,开挖轮廓控制、衬砌的厚度、强度,回填密实度控制较为重视,现在随着测量设备、方法、技术的进步,控制爆破的普遍采用,检测、试验设备、技术的提高对于前述的质量通病,大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就施工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工序质量控制,谈几点体会仅供参考。

一、采用先进检测仪器

高质量的隧道工程不仅要有合理的施工方法, 先进的施工技术,更要有好质量检测技术。 就目前来讲,对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一般为地质雷达综合检测等其他先进技术。地质雷达主要能够探测衬砌的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程度以及施工衬砌时产生的裂缝。在隧道施工前期就应采用地质雷达进行地质的综合检测。根据雷达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如衬砌厚度不足,衬砌不密实或出现空洞现象,衬砌开裂等工程质量问题通常采用注浆、衬砌加厚等措施进行处理,这对工程质量的提高是相当显著的。

二、施工前的测量

因为地质学是非常复杂的, 受地质运动及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隧道工程虽然按设计做施工方案,但仍存在着不稳定。为此,就需要人们通过量测数据、现象观察来分析判定岩体稳定状态。因此,监控量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在质量控制中,具体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较为详细的施工测量计划方案.包括测量准备、仪器适配、常实施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等。(2)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每一测量组中各误差的平方之和的平均值再开方)的两倍。(3)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4)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水准点应设于不易损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测量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作检校,保证仪器具的技术状态符合使用要求。(5)在隧道开挖之前,要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应满足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洞内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进度及时布设,并定期复测,对控制点进行偏离轴线值计算。利用计算结果对洞轴线进行纠偏,以确保隧道的贯通精度。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隧道;技术管理;初探

1问题的提出

隧道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工期、质量、安全要求严,成本控制难,竞争激烈,施工风险高。虽然有“金隧银桥”的说法,但在复杂的施工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管理不好,常会导致出现大亏或小盈的现象。特别是长大复杂隧道,其面临的可变因素更多,工程项目管理难度更大。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0世纪是桥梁工程发展的世纪,21世纪将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世纪,因此,面临21世纪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发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势在必行。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水平。

2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隧道施工流水线作业,各工序依次展开,施工技术管理的好可以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制约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优化配置,并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才能实现高效、优质、低耗工程。实现这一目标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

2.1 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有效途径

在施工方案制定及技术交底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每道工序潜在的危害,明确危险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由于设计勘察手段有限,隧道施工中面临的可变因素较多,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隧道,隧道施工中常面临涌水、突泥、瓦斯突出、塌方等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以探测隧道前方地质条件并指导施工,合理规避灾害风险。在长期的施工技术管理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浏阳河隧道出口在施工人员进洞之前进行安全讲解,并在洞口树立危险源警示牌,时刻提醒进洞人员注意施工安全;此外,每月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综合各部门专业人才,扫除安全质量死角。

2.2 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是实现施工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根本保证“安全是天,质量是命”这是不可否认的真理,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确保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实现施工质量控制要做到:施工工艺要可靠、现场实施要到位、试验检验要及时。隧道施工隐蔽工程较多,如果事后发现问题整改困难,并且依靠雷达检测、声波检测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即使施工完毕也能对隧道实体一览无余。因此,施工中必须加强过程控制,并进行必要的检验监测,只有上一工序合格了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3 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是实施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消除施工中的损失和浪费现象。施工技术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施工方案如果制定得合理、可行、科学,可以大大地节省劳动力和降低损耗,使选用的机械设备较为简单;在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在满足用户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联系项目的主观条件、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成熟的施工工艺,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会审,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在取得用户和设计单位同意后对施工图纸进行某些修改。

2.4 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进度控制的有效途径进度控制的目标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不因抢工期而增加施工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施工工期;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主要有:有关单位的影响、意外事件的出现、施工条件的变化、技术失误、施工组织管理不当。其中施工单位采用技术措施不当,造成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这些技术管理措施将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而影响施工进度经常遇到,例如我国隧道施工常对“洋技术、洋机械”感兴趣,但是“食洋”不化,没有深入研究,拿来就用,往往对机械设备性能及适应性了解不透,慢慢摸索,既增加了成本,又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只有在隧道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使施工项目管理达到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这一根本目的。

3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存在的问题当前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第3篇

本文通过对某市某洞库隧道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技术进行探究,对隧道施工的技术作出总结,以此来指导施工实际。

关键词:隧道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隧道建设事业取得快速的进步。如何根据隧道的隧道长度、地质条件和工期要求等条件,来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质、快速、安全地隧道施工,成为建设者和隧道施工关心的话题。

2 隧道施工技术

我国当前隧道施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综合某市某洞库隧道工程施工经验和技术,隧道施工的过程主要包括这几个几方面。

2.1 施工原则

加强施工过程中地质调查,包括掌子面围岩稳定的观察和土样技术参数的检测及超前地质和水文情况预报。比如采取“安全出效益、铺底造环境、衬砌树形象”的施工原则,采取“全防爆、超前探、先抽排、勤检测和强通风”的施工原则,遵循“质量保安全,安全促进度”的指导思想等等。

2.2 施工工序及流程

隧道的施工工序及流程对于保证整个隧道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国内隧道施工的工序及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2.1 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施工可以采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红外探测及施作超前探孔等一种或多种手段并用的方式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地下水、煤层瓦斯及溶洞、暗河等地质状况,结合设计文件,及时采取相应施工防护措施,避免地质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早做准备,提前介入,确保施工进度和各工序的有序开展,超前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将在今后隧道施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成为今后隧道施工最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2.2.2 开挖

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积极寻找适合岩质特点的科学施工方法,利用新奥法施工技术,配合大型机械配套施工作业线,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等新技术、新工艺。隧道开挖关键是光面爆破的控制,光爆控制好,可以减少超欠挖,减少对岩体的扰动,减少混凝土回填,节约成本。光爆控制好坏跟开挖方式、钻孔设备及爆破参数的设计等因素有关。开挖Ⅳ、Ⅴ类(Ⅱ、Ⅲ级)围岩段可以采用全断面法开挖,Ⅱ、Ⅲ类(Ⅳ、Ⅴ级)围岩段可以采用正台阶法开挖,少数隧道采用中壁法开挖或CRD法开挖。钻孔设备的选择对光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爆破参数设计是光爆控制的最重要环节,应聘请长期从事爆破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协助完成。在综合考虑围岩状况、岩石整体性好坏、节理裂隙发育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后,精确合理地进行设计,才能降低工料消耗,提高光面爆破效果。对于开挖所使用的机械,掘进机等种类繁多,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隧洞走向及形状,选用与之相适合的掘进机。隧道掘进机械可分为3种:平巷掘进机(部分断面掘进机)和冲击平巷掘进机、盾构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

2.2.3 支护

隧道支护应根据不同的围岩类别及地质状况进行施作,对洞口存在堆积体、滑坡体、浅埋及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的隧道地段,可以用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格栅拱架喷锚支护,地表注浆加固及地面旋喷桩加固等措施。可以在隧道洞口设置抗滑桩保证坡体的整体稳定,进洞后应尽快施作洞门,确保进洞及洞口安全。如果洞内存在软弱地层,则该地段以锚、喷、网为主要支护手段,强化支护措施,同时减少对岩体的扰动,抑制围岩过度松弛变形,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应重视隧道的初期支护,可以采用喷、锚、网和工字钢、钢格栅等形式。认真领会“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18字方针,这18字方针是在隧道施工历经多地区实践基础之上提出的具有我国特色的软土隧道施工方法,它的精神实质及要领都融合在这里。不仅是字面上的浅显表达,其领会程度与否决定着对工法的应用程度以及施工效果,反映着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管超前”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用小导管等进行超前预加固支护,其加固效果与小导管直径、长度、间距、安设角度、搭接长度以及浆液等都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短开挖”不是指台阶长度短,而是指控制循环进尺,少扰动地层,开挖范围小且留核心土;“快封闭”不仅仅是指全断面及早封闭,其意义在于在分部开挖中,每一分部开挖面也能尽快封闭。

2.2.4 仰拱和铺底施工

隧道仰拱和铺底施工采取超前施作的原则。仰拱和铺底超前能较好地防止围岩过度松弛变形,对保证施工安全、消除安全隐患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极大地改善了洞内环境,提高了洞内文明施工程度。仰拱和铺底超前是值得推广的方式方案,关键是采取合适的方案避开与其他工序的干扰。为了控制隧道的变形和位移,应尽快支护形成封闭。目前多采用仰拱超前的施工程序,即在掌子面各作业工序允许的条件下,仰拱尽快施作。为减少作业工序,施工仰拱与部分铺底填充层同时施作。仰拱施工防干扰作业平台很好地解决了仰拱超前施工与开挖出碴运输相互干扰的问题,实现了作业平台仰拱超前施工和隧道底部的快速封闭,提高了周边围岩的可靠度,体现了新奥法施工的理论和思想,同时改善了洞内施工环境,提高了文明施工程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2.2.5 隧道防排水及防水板施工

在防排水施工中,就坚持按“防、截、堵 、排”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应用新型防水材料,可以采用纵向透水管、横向排水管、环向透水管、排水板、复合土工防水板以及抗渗混凝土衬砌的综合防水系统。现有的隧道防水做法,多为挂设塑料防水板、铺设卷材防水等。防水板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的防渗防漏,防水板施工应根据围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围岩整体性好坏、开挖后渗漏水情况、岩溶裂隙发育状况、开挖断面内有无溶洞或溶槽等具体情况,可以在隧道内布设弹簧排水管、钢管或PVC管,再挂设复合防水板,同时做到防水板焊接密贴,用射钉枪挂设后再对钉孔进行补焊,采取这些措施,结合衬砌施工,基本达到不渗不漏的目标。

2.2.6 施工通风

施工通风的目的是冲淡、排除有害气体,降尘、降温、降湿,消除缺氧,保持隧道内空气清新,改善作业环境。

2.2.7 衬砌施工

隧道衬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安全及通车后行车安全,是隧道内最重要的结构。隧道衬砌根据隧道长度、围岩状况及不良地质存在情况等因素可以采用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抗水压衬砌等多种形式,同时应注重施工质量,尽量做到“内实外美、不渗不漏”。衬砌质量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模板台车的安装就位等工艺控制及相关参数有关。另外二次衬砌也是衬砌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通常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及时施作混凝土二次衬砌施工,改善围岩的变形状态。

2.2.8 施工监测

在隧道控制测量中,可以利用全站仪新设备。可以采取“两种测量、两种平差”的方法,实行“四档次双保险制”,在隧道上方沿洞身纵向及横向埋设一系列地表下沉监测测点,测量边坡开挖、管棚施工前后以及隧道进洞开挖后的地表下沉值;并在进洞后预埋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测点,了解施工动态,掌握围岩变形规律,及时提供信息,调整支护参数,科学指导施工。目前开展的较多的施工监测项目有地表下沉、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围岩压力及与衬砌结构的接触应力、钢支撑内力、锚杆轴力、喷层应力、中隔墙表面应力等。此外,对于按新奥法施工的地下工程,应高度重视监测工作,认真分析监测结果,根据监测反馈的信息,调整施工方法,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3 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方法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台阶分部法、上(下)导坑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等等。目前,国内隧道施工大多采用新奥法,新奥法施工的精髓在于将围岩作为支护的一部分,共同承受上覆荷载压力。新奥法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要点是:(1)新奥法视围岩为支护的一部分,应尽可能保存原围岩强度,防止岩松散;(2)支护应不早、不迟、不弱也不强,加强围岩变形检测;(3)利用喷射混凝土对围岩的全结合支护,使围岩与喷射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4)喷射混凝土和衬砌应尽可能薄,加强支护应从加强整个承载环入手,如利用锚杆、钢骨架等;(5)根据地质情况变化调整支护形式;(6)在围岩不依赖拱圈进将其封闭,拱圈封闭越快越好;(7)如果可能,要进行全断面开挖,进尺尽量小,衬砌尽量薄;(8)对混凝土和衬砌与围岩接触面处的应力状态进行跟踪监测和控制。利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无论在进度上、质量上还是工程费用上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然而,对于不同类别的围岩,隧道设计的支护形式和施工工艺可能相差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围岩性质及地质变化适时调整施工工艺及支护形式。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有三导洞、单导洞、双导洞等施工方法。在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中,普遍采用双向连拱隧道的形式。对于大跨度隧道施工的方法主要有:上半断面台阶法,中隔壁法和双侧臂导坑法(眼镜法)等。

3 结语

隧道施工在工程建设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根据围岩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快速、经济;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应以适合围岩特点,操作性强,能够确保安全,最大限度发挥机械作业和人力效率为优化原则;超前思维,做好隧道洞内外防排水设施;开挖前应加固岩体,加强初期支护;衬砌前检查完善初期支护,初期支护稳定后方可进行衬砌作业;视水量较大地段加密排水设施,防止隧道渗水;严格按砼配比施工控制衬砌脱模时间,防止砼裂纹通病的再现;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采用铺底先行、衬砌紧跟的方法,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收尾工程量,大幅度缩短工程收尾时间;评价工程质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外观质量与防水效果;认真技术交底和质量把关,依靠科技,加强现场技术管理,杜绝错误返工。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路隧道工程;超前支护;施工技术

1引言

道路隧道工程超前支护施工对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道路隧道施工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分析,做好施工前地质勘探工作,优化超前支护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从而提高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

2地质勘查工作

隧道工程施工一直是我国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等方面也有在很高的要求,为此我国施工单位在实际的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在支护施工工作之前,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地质勘查的结果,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道路隧道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土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故而,施工单位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时,需要加强对土质的分析和了解,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是否松散等问题进行分析;第二,施工单位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对土质结构的分析,如果施工现场的土质较为松散,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严重时还会出现塌方的现象,在土质较为松散的地方,施工单位需要增加埋段的深度,严格按照我国的规定,保证埋段的长度超过1000m,保证断面的宽度,在开挖的面积上需要超过100m3;第三,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围岩的勘查,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围岩的稳定性的了解,从而进行有效的隧道洞口施工。另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利用地质勘查工作,避免出现勘查事故。在道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第一,通过地质勘察工作,有利于施工单位全面了解隧道工程施工现场,为隧道工程的实际施工做好准备;第二,通过地质勘查工作,施工单位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的现象;第三,在明洞开挖施工中,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地质勘探工作获取相关的工程资料,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不断提高明洞隧道的稳定性。总之,地质勘察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隧道工程的施工效果,为以后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3道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超前支护施工技术

3.1超前支护施工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进行道路隧道工程中的超前支护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朝前支护施工的准备工作。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考虑,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科学选择机械设备;其次,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明洞开挖前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从开挖明洞到管棚的位置,将明洞开挖的位置预留出来,以此来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再次,在管棚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进行钢筋以及钢管的分析,保证其符合力学性能;最后,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材料进场前的检验工作,具体包含钢筋和钢管的抗拉度、屈服度以及延伸率等。对于材料的工艺性能也需要进行实验测试,保证其性能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

3.2超前支护的导向墙施工

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在进行道路隧道管棚的导向墙的施工操作时,采取的是混凝土护拱的施工方法。具体的施工流程如下,第一,在明洞衬砌外设置套拱上,施工单位需要保证其具体位置超过轮廓线,并且要与道路隧道洞口的仰坡面紧进粘贴;第二,在套拱的内侧设置上,施工单位为需要注意设置环向支撑,在材料选择上可以采取工字钢拱架;第三,施工单位需要将钢管焊接到拱架上,保证导向管对外插角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第四,在导向墙立模的顶模部位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采取拼装的方法将木模板进行拼装,以此来实现模板的有效利用。

3.3搭设钻机施工作业平台

施工单位在钻机施工作业平台的搭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从上到下的脚管,按两边到中间的顺序进行施工。另外,施工人员在接脚手管时,也需要注意保证脚手管的连接牢固,以免影响实际的钻孔作业,影响钻孔作用的质量和效率。

3.4钻孔施工

目前,我国施工单位在进行钻孔施工操作时,通常情况下,使用的设备都是潜水钻机钻孔。施工单位要想保证钻孔过程中没有较大的偏差,就需要加强对钻轴位置的检查,以此来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性。另外,在实际钻孔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对钻孔角度进行准确测量,并用斜仪观测测量结果,一旦发现测量上的偏差问题,需要注意及时的纠正。

3.5钻孔的清理和检验

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钻孔的清理和检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保证钻孔的设计深度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并保证钻孔的质量,在确定质量合格以后方可进行管棚的安装施工。

3.6管棚的制作

在管棚的制作方面,目前最常见的材料是热轧无缝钢管。这种材料的直径是108mm。施工单位在对管壁进行打孔的时候,需要保证钻孔的直径是12mm,将钻孔之间的距离上,施工单位需要将其控制在150mm上,并预留出不需要打孔的位置,以此来保证施工的有效性。

3.7顶入钢管操作

施工单位在进行顶入钢管的施工操作时,当前,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人工操作方式和机械操作方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接头的位置采用长度为15cm的丝扣对其进行连接,然后在钢管的结构上要尽量选择错开,错开的距离在1m以上,钢管顶入施工见图1。

3.8注浆施工

施工单位为在完成了钢管顶入操作以后,接下来就需要进行注浆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采取机械注浆法,将已经配置好的水泥砂浆注入到钻孔中。但是,施工单位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正式开始注浆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注浆的试验,保证注浆的压力大于2MPa。

4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4.1隧道洞口的施工

当前,我国在公路隧道洞口的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是较为先进的支护施工技术。一般来说,施工单位都是利用施工机械设备来实现土石方施工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排水工作,在开挖隧道洞口前需要开挖冲沟,以保证谁能顺利排水。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结构的分析,尤其是分析施工现场的围岩结构,施工人员需要采取仪器设备进行围岩结构的勘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开挖方案,为实际的开挖工作做准备。除此之外,隧道洞口的施工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防御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塌方事故。

4.2隧道洞身的开挖

施工单位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相关的监测工作,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从而保证隧道主体的稳定性。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从围岩核心开始开挖洞身,采用微爆法进行施工。

4.3实际的施工案例

以贵州某隧道为例。根据施工单位的实地勘察和研究发现,工程施工现场的表层的黄土沟壑纵横,且地质结构也较为松散,资料显示,工程施工现场的黄土的浅埋段的双线长度大约在1203m左右,而断面则较为宽大,隧道的洞顶覆盖平均厚度在15m左右,且根据观察和测量得出存在一定的偏差现象,在黄土隧道的围岩结构上,具有湿陷性的特点,存在滞水现象,造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工程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在经过研究以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长度为20m左右的长管进行棚辅施工,在剩余的施工过程中,例如YK93+877~YK94+470和ZK93+890~ZK94+460则使用超前的小导管进行支护施工。以此来降低坍塌事故的发生率。在施工技术方面,施工单位则根据具体的道路隧道工程的特征和我国规定的基本施工原则,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了工程测量以后,实施了洞口的防排水工程施工。另外,在明洞开挖和防护工作上,施工单位也出于稳定性的研究,采取超前的管棚施工,在支护的方法上选择了草签支护的方式,保证了隧道内部的路面的平整性,最终提高了整个隧道工程岩层的承受能力和稳定性。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进口;浅埋偏压;地表加固;超前双层小导管

一、工程概况

闻家山隧道全长300m,设计为双线客运专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本隧道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北陡南缓,植被发育,多为树林、竹林和灌木丛,部分辟为农田。全隧道主要以Ⅳ、Ⅴ级围岩为主,隧道进口段为浅埋明挖,围岩条件比较差并且地下水丰富。隧道出口离村庄比较近施工干扰相对较大,施工道路、场地窄小隧道弃碴比较困难;隧道进口有37m明洞,隧道出口有15m明洞,进洞后为浅埋暗挖且存在偏压。隧道位于R-8000的圆曲线上,隧道由进口向出口方向为上坡,坡度为10.1‰。

二、进口段浅埋偏压施工技术

1.总体施工思路

(1)地表加固,引排地表水,防止地表土体顺坡溜塌,封闭地表裂隙

(2)偏压严重地带采取反压措施,较小偏压

(3)进行超前支护,控制超挖,防止掌子面坍塌

(4)采取有效的开挖方式,加强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减少工序循环时间,使围岩变形幅度可控,提高结构刚度和围岩稳定性

(5)进行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观测,及时掌握支护结构变形情况,指导后续施工

2. 浅埋、偏压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前现场水文地质情况调查

施工前对隧道地区的地质、地貌及水文条件进行勘察,根据现场情况定制具体施工措施。

从现场看,隧道进口进洞条件差,边仰坡的坡度陡峭。进口洞口段处于浅埋偏压严重,位于第四系残积层内。进口段表层为含砾粉质黏土,硬塑,厚0~2.5m,下伏三叠系中统扁担山组灰岩,强风化厚1~7.5m,下为弱风化,岩质较硬,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洞口浅埋段全长35m,埋深0~15m。因此,如何根据地形、围岩地质的基本特性,确定合理、快捷的施工方法,顺利穿过偏压、浅埋、破碎段是本隧道施工的关键。

(2)地表加固及地表水引排措施

隧道横向坡度陡,进洞左侧弓腰处覆盖层厚度小于3m,设置混凝土面板加固地表:

隧道中线两侧18m范围清楚地表杂物及植被,首先喷射一层4cmC25混凝土,后挂设双层φ8钢筋网,钢筋网格间距20×20cm,并按照1.5×1.5m间距梅花形布置Φ22×4m的砂浆锚杆,要求钢筋网与锚杆头焊接牢固。最后复喷C25混凝土封闭地表,喷射混凝土总厚度不得小于15cm。对于局部凹陷处先用C20片石混凝土充填,后挂钢筋网喷混凝土,使坡面大致平顺,不积水。

在洞口上方设置截水沟,将山体流水引至低洼处排放。

(3)偏压严重地带采取反压措施

隧道进口左侧设置偏压外边墙。偏压外边墙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并设计C25钢筋混凝土护拱。先进行明暗洞交界处坡面加固。采用Φ22mm采用锚杆。间距为150×150的梅花型号布置,。垂直坡面打入。并挂φ8双层钢筋网,间距20×20cm。并喷射15cm厚的C25混凝土。偏压外边墙基坑开挖,尽量减少大面积刷坡开挖,采用沿隧道中线方向,放台阶开挖。外边墙基坑采用放台阶法开挖。

(4)超前支护

进口浅埋偏压段为Ⅴ级强风化围岩,围岩自稳能力差,为加强围岩的自稳能力,每次掘进对前面洞身轮廓线外的围岩采取双层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注浆加固拱圈围岩,形成小导管刚性骨架和加固围岩圈共同作用的受力体系,确保后续掘进施工安全。小导管为φ50mm,壁厚5mm,L=5m,前端尖锥状,尾部焊φ6mm加劲箍,管壁四周按15cm间距梅花形钻设φ8mm1~3°、5~10°,环向间距30cm,并相互平行插入拱部围岩,纵向3m施作一环,搭接2m。按配合比拌制水泥砂浆;水泥:水=1:1,注浆压力0.5~1Mpa。施工中采用注浆压力和最终注浆量双重标准控制,施工效果更好。

(5)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浅埋偏压隧道施工的重要手段,是指导施工方案中的支护参数、施工工艺及各工序的作业时间的重要方法。本隧道出口段进行了地表下沉、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的监控量测。从量测结果可以知道地表下沉量最大20mm,拱顶下沉最大值为2mm,周边收敛最大值2.1mm。变形基本稳定,施工方案基本合理,初期支护、地表加固及时有效。

本隧道隧道在浅埋、偏压段的施工过程中从洞外和洞内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考虑地表加固提高围岩的自稳性,封闭地表切断地表水向洞内渗透,保证了隧道开挖过后山体的稳定,没有出现边坡坍塌、留塌、下陷等问题。洞内开挖后通过超前双层小导管预注浆及时对围岩补充注浆加固,约束了围岩的收敛变形速度,进一步提高围岩自稳能力,减弱了围岩对隧道结构的偏压荷载。增大了洞内施工的安全系数。初期支护完成后通过沉降量测和边墙收敛量测数据分析,围岩的变形符合回归特性曲线。实践证明以上施工方法在浅埋偏压又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施工中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