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范文精选

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张伯苓;教育戏剧;人格教育;精神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倡行,戏剧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加入,以及对英美等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介绍,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教育剧场(TheatreinEdcation)等概念被人们越来越熟悉,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和重视。但论者多把探索和借鉴的目光投向国外的教育戏剧理论和实践。其实,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早在我国上个世纪初期就已轰轰烈烈,如张伯苓在南开学校倡行教育性戏剧活动;陶行知、晏阳初、卢作孚等教育家利用戏剧普及民众教育;1915年7月,当时的教育部所设立的“通俗教育研究会”,下设有小说、戏曲、讲演三股,“以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为宗旨”[1](《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研究会章程》),这些都是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有效探索,并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有形的参照和可贵的经验。本文试探析南开新剧运动的倡行者、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以育才救国为目的的教育戏剧观念及其前导性和现实意义。

教育戏剧的理念不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注重通过戏剧方式对学生进行一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及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培训,它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或说是戏剧方式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把戏剧活动引入教育领域,利用戏剧的情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此,戏剧活动成为一种教育媒介、平台。按其参加人和面向对象的不同,它有形形色色的实践形式,如儿童教育戏剧、校园教育戏剧、民众教育戏剧等。张伯苓所倡导、推行的南开戏剧活动以其参加人员、活动范围和面向的观众来看,属于校园戏剧,是教育戏剧整体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他对南开戏剧活动的理解和指导原则从属于他的教育目的,明确指向于学生的道德、人格、精神教育。

1944年南开四十周年校庆之际,张伯苓总结性提到南开学校为实现育才救国之目的,对于学生训练,特别注意体育、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等五点,其中针对“国人团结力薄弱,精神涣散,原因在不能合作,与无组织能力”,张伯苓意图利用一些课外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团体组织”能力,其中就有“新剧”一项,并指出南开提倡新剧,“最初目的,仅在藉演剧以练习演说,改良社会,及后方作纯艺术之研究”[2](《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这就明确了张伯苓在南开倡行戏剧的学校课外活动性质与教育戏剧性质,目的是培养将来能服务社会的新人才。这一目的使得张伯苓的教育戏剧观念指向于他所说的人格教育①、精神教育②,而非才艺教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有关阐述:

其一,学生在演剧过程中能获得一些深刻的人生感悟。张伯苓指出,要演好一个角色,得到观众的承认和喝彩,就要在台下精心地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一剧中角色有工拙之殊,工者类能于出场前静坐默思,揣摩完善,迨出场时胸有成竹,故言语姿态惟妙惟肖,受人欢迎;否则,临场草草从事,何能中肯?何能致胜哉?”他根据莎士比亚世界即一舞台的观念,强调戏剧是人生的缩影,舞台上的演练,能让演者获得许多人生的体悟,是走上社会的准备。“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庸愚、英杰,即其剧中之角色也。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由此,演者可以体悟到,自己也是社会大舞台上的一个角色,要使自己完善,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承认,就要事先做仔细的准备,即所谓“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如此则“诸生可为新剧中之角色,且可为学校中、世界中之角色矣”[2](《舞台、学校和世界》)。

其二,戏剧能提供许多的生活知识和为人处世的经验。由于戏剧是社会人生的精心模仿,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生知识、社会经验,正如南开学生曾中毅所言:“曲之宗旨,必超拔高尚,其事理又必合社会,种因收果,得失起伏,以及一切言语、进退、止辍、节骤,编者皆能摹仿风俗,刻入人情。”[3](《说吾校演剧之益》)而且由于时代潮流的激荡,戏剧多探讨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题材,那么学生在观剧或演剧的过程中,在理解角色和故事意义的过程中,戏剧中角色所经历的人生会让演者和观者实地感悟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经验,可刺激其成长与发展。所以张伯苓有言:“从戏剧里面可以得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戏剧中有小丑、小生、老生等等,如果在戏剧中能扮什么象什么,将来在社会上也必能应付各种环境。”[2](《演剧与作人》)他所根据的理念就是戏剧是压缩了的精炼人生,人也是社会大舞台上的角色,扮演戏剧角色,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在社会上做事正如演戏一般),可以帮助他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在角色的扮演实践中增强自信心,获取满足感,激发创造力。

其三,演剧活动能让学生体悟团队精神,养成合作能力。张伯苓十分痛恨国人的“私”,认为这是国力衰败、民心不振的首要原因,“中国至深之病,实不在个人之没有能力,而在个人之缺乏合作精神”[4](《今后南开的新使命》)。团结与合作是张伯苓亟想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品德与能力,“本校教育宗旨,系造就学生将来能通力合作,互相扶持,成为活泼勤奋、自治治人之一般人才”[4](《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前文提到南开创办新剧团、提倡新剧是被张伯苓列为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项手段。因为戏剧演出是一项团体活动,一部戏的演出需要来自各方面的默契合作,而且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职责清楚明白、认真完成。学生由一个角色的扮演,不但可以体会人物的情感心灵,感受故事的主题意向,渗入自己的理解和情绪并把它们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为工作需要须学会与他人沟通,在合作时互相尊重及聆听对方,这样的演剧活动不只是训练演技,更是培养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沟通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溶入社会、服务社会。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参与者体悟集体的智慧,培养起团队精神、合作能力。

其四,演剧活动能为学生锻练演讲能力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张伯苓兴办教育,旨在痛矫时弊,育才救国,认为欲教育发生实效,就需注意造就的人才有转移风俗、刷新思潮、改良社会之能力,所以他积极倡导学生锻练演讲能力。他认为:“演讲目的,在练习学生说话之技术,与发表思想之能力,并可进为推选民主政治之准备。”[2](《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振人心之利器有二:曰演说;曰报纸。……须藉此练习备将来苦口婆心,正言劝世,以振起国民新精神,以重续国家新运命耳。”[2](《拟向校风社社员演说大旨》)由此我们就可理解,张伯苓看中戏剧,除欲借此锻练学生的处世能力、组织能力、团体精神之外,还想让学生在剧场中练习演讲能力,以便将来走上社会,正言劝世,以唤醒民众,振作人心,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张伯苓看中演剧正有这样的功效,因为戏剧是要靠演员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的艺术,一个人必须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肢体表达、面部表情等)才能胜任,这是演员的基本素质。另外,演剧是一个集体合作的活动,演员必须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演剧活动能锻练人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此二者正是演讲所要具备的能力。

由此可见,张伯苓是把戏剧活动视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而把它引入学校教育领域、作为一个教育媒介来应用它的。他要发扬戏剧的教育功能的理念,也是与他教育家的思路是一致的,与他育才救国的目的是一致的。由于时代精神和民族现实的促发,张伯苓在学生教育上反对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能改良社会的干才的培养,“若仅为个人增加知识技能而办教育,则教育神圣亦不足称矣”[2](《在南开学校全体教职员会上的开会词》)。在育才实践中,他更重视对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便将来能适应转移风俗、刷新思潮、改良社会的需要。他赞成南开的校园戏剧组织,就是因为演剧活动能给学生以书本中所不能得到的精神、能力训练,他认为学生来学校念书,“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的活动,从这里面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2](《演剧与作人》)。所以他看中的不是戏剧能给学生的才艺方面的教育,而是戏剧在学生人格素养、公共意识、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以求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这就是他所说的“精神教育”、“人格教育”。对于造就新人才,“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讲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里计”[2](《教育者当注重人格感化》);而“精神教育”是不可能靠知识传授的,只能是一种醍醐灌顶的体悟、潜移默化的养成,所以他提倡许多课外活动,以求达到造就具有“完全人格”、能“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新人才的教育目的。而他认为戏剧活动即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他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这些认识也在南开学生中得到响应,他们谈论戏剧多言及戏剧的社会教化功能,以及演剧对人的精神、素质上的影响作用,如:

戏剧本为教育之一种,故宗旨宜纯,不宜邪僻。[3](铁卿《说改良戏曲》)

戏剧是人生动作和精神的表象,对于社会的感化力很大。[3](胡维宪《我对于编作剧本的意见》)

戏剧是多种艺术复合体,一方面可以增进人生的乐趣,一方面亦可以作改善社会工具。[3](陈善忱《Plasticity与演剧》)

(由于戏剧摹画社会风俗人情,细致入微)学生于求学之外,又得此精深之阅历,其有助于将来处世,获益靡穷。(学校演剧使得学校声名远播)是则学生于遵校章之外,又知所以爱校誉,推此而大之,则知所以爱团体,爱社会……[3](曾中毅《说吾校演剧之益》)

张伯苓对戏剧的这一认识及其倡行新剧的思路和旨意,成为南开剧运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影响着南开新剧运动中师生的戏剧观念,也指导着他们的戏剧活动路向。

英美等国、港台地区的教育戏剧理念是把演剧的架构化解为一个个要素,融入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戏剧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它重戏剧活动过程中的教育功效,而非把戏剧本身作为目的,所以有“过程戏剧”(ProcessDrama)这一概念[5]。在这一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中,重视的是参与者的交际、表达、情感、想象力、集体意识等素质的养成和体悟。它应用很广,形式多样,可以渗入学校课程的教学、社区的活动、儿童的游戏等。

张伯苓把对学生口才锻练、团队精神的培养置入戏剧活动的框架中,这一理念与当代的“教育戏剧”概念是十分契合的。而他把戏剧引入校园以培养学生素质的思路和实践,在当时对戏剧的教育功能认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给当时社会上的农民戏剧、平民戏剧等教育戏剧形式以有形的参照,也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戏剧(尤其是在中小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总之,他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阐述和实践,在我国教育戏剧理论的建构中有着前导性和启发性。

国际上教育戏剧思潮发起于二战后,蓬勃发展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美等地,香港地区教育戏剧的历史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而早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张伯苓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阐述以及他对南开戏剧活动的人格教育导向就已相当明确。在张伯苓,南开的戏剧运动是他实施育才救国方针的一个有效的媒介。

当然,由于南开戏剧活动的校园活动性质,它只是学校实施教书育才、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一个课外活动,所以它没有吸纳民众参与戏剧活动,也没有走出校园,面向民众普及教育的实践。但它所倡导的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理念在当时确起到了范导作用,而且它对当时的戏剧方式社会教育思潮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有形的参照作用。放眼当时教育界,张伯苓把戏剧视为培育人才、改良社会的一种方式的理念应是较早的。在它之后,许多教育家践行着这一理念,把戏剧作为手段实施其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农民教育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教育。陶行知把戏剧作为教育民众的有力和有效手段。三十年代,他在南京晓庄师范建立晓庄剧社,推行农民戏剧。此后,谷剑尘在江苏无锡省立教育学院开展农民戏剧运动,阎哲吾在山东济南进行农民戏剧教育运动,李一非在河北通县民众教育馆进行民众戏剧探索。卢作孚二、三十年代在四川的泸州、成都、北碚主持通俗教育馆或民众教育馆,也以戏剧、讲演、音乐等为手段进行教育,以启迪市民智识,涵养其性灵。三十年代,晏阳初倡导、促成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践,也是以戏剧为媒介,以推行其平民教育思想。这些教育家们都是看到了戏剧在社会教育中的有力、有效作用,视戏剧为最民众、最有力的教育手段,目的是传播知识,唤醒民众,振起人心,使他们在戏剧活动中领悟并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启发民众斗志,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的目标。在晏阳初倡导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东不落岗村农民建起自己的剧场,上有对联曰:“利用农闲传播社会教育,推广戏剧唤起民族精神。”就很好地说明了戏剧在实施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性质,以及教育家选择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的目的。

这些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实践有着明显的南开剧运“改良社会”宗旨的精神,是对张伯苓戏剧方式育人方针在社会教育实践上的具体实施和真正推广。这些社会教育的实践与南开剧运宗旨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指向改良社会,振兴国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南开剧运社会教育意识的先导作用,以及其戏剧活动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实验性质。

现在,南开剧运所焕发的光彩早已消歇,但张伯苓先生所阐发的教育戏剧观念仍启发着我们有关戏剧的许多思考。我们今天应如何发展戏剧,利用戏剧,使它成为实施社会教育的有利、有效媒介?戏剧如何走出实验的舞台,走入社会,走近民众?如何在当代的传播媒介中发挥戏剧的教育功能?南开剧运重视戏剧形式在培养人们生活能力、团体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利用,以及改良社会的宗旨,使我们看到了戏剧艺术形式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功能。我国近年已经在中小学的艺术课程中设置戏剧知识和以戏剧形式的知识传授,说明有识之士也看到了戏剧在教育上的功能,如教育部制订的《学生艺术能力发展水平参照表》中就指出了要利用戏剧方式锻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舞蹈和戏剧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6]那么,张伯苓先生以演剧活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总结和借鉴,以作为我们今天发展戏剧、利用戏剧的有效参照。

注释:

①张伯苓《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中言:“教育一事非独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见崔国良编《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曾中毅《说吾校演剧之益》中言:“此固吾学生数百人期年所乐遇之大好机会,校长张伯苓先生所乐道之精神教育也。”夏家善等编《南开话剧运动史料》,南开大学1984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12.

[2]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08,17~18,26,155,307,34,88,26,108.

[3]夏家善等.南开话剧运动史料[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0,13,20,22,10~11.

[4]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55,3.

戏剧教育范文第2篇

对戏剧教育的执着与忠诚

熊佛西从小爱好戏剧,大学毕业后,父亲要他跟着做生意,他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拜世界戏剧大师马修士为师,专修戏剧,成了马修士门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这时他对戏剧就不是一种自发的兴趣爱好,而是一种自觉的事业追求。他立下宏愿,回国后要为振兴中华而献身。三年后,他拿着硕士文凭回到祖国,各用人单位抢着聘他。他毅然接受了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聘请,到戏剧系当主任、教授,开始了戏剧教育的生涯。

熊佛西走进“艺专”戏剧系,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重重的困难和挑战。当时,外有黑暗的社会势力的摧残,政府欠薪,内有思想的混乱,教师离职,学生迷茫。他以顽强的毅力,冲破了层层障碍,苦干了一年,戏剧系面貌大为改观,工作大有起色。这却招来了军阀政府敌意的目光,说“戏剧系都是共产党”,强令解散。大革命前夕,北洋军阀覆灭前的疯狂屠杀,熊佛西陷入彷徨苦闷之中,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愤怒地自编自导了四幕话剧《蟋蟀》,抨击军阀互相恶斗残杀。话剧触怒了施暴政的,他被捕入狱三天。当奉系军阀被赶出北京时,熊佛西便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为恢复戏剧系四处奔走,终于获得批准,立即召回已分散的师生,又重新投入建设戏剧系的忙碌之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到前线去,到大众中去宣传抗日救国。此时熊佛西也深感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话剧远离大众、只局限于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之中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应晏阳初平民教育会的邀请,于1932年1月率领部分师生奔赴河北定县农村开展戏剧大众化的实验,在农村开办戏剧学习班,建立农村剧团,培训农村演员,搞得轰轰烈烈,其成果震惊中外剧坛。可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实验基地又被摧毁,他又只能痛心地离开定县,流亡西南。但他仍心系戏剧教育。1938年,他流亡到成都。1939年8月,新兴的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成立,熊佛西任校长,已经中止了的戏剧教育在抗战洪流中又继续了。熊佛西应着时代的脉搏,适应抗战的需要,充分发挥戏剧的功能,使它成为锋利的战斗武器,担负起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社会责任。这样,学校又成立了“攘外必安内”的反动当局的眼中钉。1941年,四川省参议院通过决议解散“省剧校”。“省剧校”解散后,熊佛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仍不忘戏剧教育。抗战一胜利,他便来到上海,应顾仲彝的邀请到上海戏剧学校任教授。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战后重建戏剧教育的工作中去,想不到还没到一年,市参议会便以“节约开支”为名“裁撤”“剧校”,上海滩并没有因抗战的胜利而天开云散。在乌云笼罩下,熊佛西勇敢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裁撤剧校”的种种谬论,与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裁撤剧校”,坚决支持学生的护校斗争。学校保留下来了,校长顾仲彝被逼走了,田汉、洪深等力举熊佛西任校长,他又一次在风波中挑起了这副重担。然而他面临的是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扣发经费、不给校址、通辑学生的事情接踵而来。“教职工则当空卖绝,不能得一饱。”(注:《遗爱在心总难忘——原四川省剧校在蓉校友集合追念熊佛西校长纪实》,《戏剧艺术》1982年第2期)熊佛西和大家一样穷困潦倒,和师生团结苦干,靠每周举行公演卖艺得来几文钱,买点山芋熬稀饭糊口度日,如此困境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了,熊佛西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八个大字,意气风发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创办新的戏剧教育。他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完善戏剧教育的体制、教师队伍,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体制、剧场和图书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作出了他特有的贡献。

在漫长而崎岖的戏剧教育的征程上,熊佛西义无反顾地走过来了,立下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

大胆开拓和锐意创新的精神

人们在生活中,都会受到特定的文化模式的制约,凡事来了都习惯按常规走路,若要突破这个模式,就必须具备开放的文化心理,在价值观念上、生活和工作方式上有个根本性的转变。1922年,熊佛西进“艺专”,拥护“国剧运动”,主张戏剧系办成戏曲科班;拥护新兴戏剧,主张戏剧系办成新兴学府。戏剧系应何去何从,年轻的系主任熊佛西不以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办学方向,而是走民主的道路,组织师生进行辩论,这表现了他的胸怀与气魄。管理上的新观念、新做法经过辩论,使大家认定戏剧系应是训练各方面人才的大本营,是新兴戏剧的实验中心。确定了办学的方向后,熊佛西一切从实践出发,探索着新兴话剧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新路子、新体制。

“艺专”戏剧系在城里办学,定县农村该如何办戏剧教育?他深入农村后,敏锐地感到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式的,一种是社会式的。社会要进步、要发展,非重视社会式的教育不可,而戏剧又是进行社会教育的最好方式,它能在娱乐中给人以教育。在农村“戏剧简直是农民的唯一教育”。(注:熊佛西《大众化之实验》,《熊佛西戏剧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为了充分发挥戏剧社会教育作用,在内容上他创作了一批“农民剧本”;在形式上根据农民看戏剧的习惯创建了农村露天剧场,创造了一套演出方法,很有效地通过戏剧给农民以新的思想文化教育。在学校式的教育方面,受条件限制,不能办戏剧学校,他就开办戏剧培训班,将那些对戏剧有浓厚兴趣又有表演才能的农村青年,招来培训,培训后回到村里去组织农村剧团,这方法很有效,很快农村剧团在定县遍地开花,掀起了一个新兴的农民戏剧运动,使戏剧大众化实验有了新的开拓、新的发展。左联一开始就把大众化当作文艺运动的中心问题,号召全体盟员到农村、到社会的底层中去,去普及革命文学,但左联的戏剧大众化,还只是为大众写戏,到大众中演戏,演戏给大众看。而熊佛西是教会农民写戏、演戏,农民与农民、演农民,演给农民看,这是彻底的大众化,是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熊佛西的创新成果在农村开辟了戏剧大众化的新天地,在中国戏剧教育史上创建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抗战期间,熊佛西在动乱中创办了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形式的急剧变化催生了他的新理念:“戏剧在战时是锋利的战争武器,在平时是有力的教育工具。”(注:熊佛西《五年来的抗战戏剧》,同上)“这个学校不是一个传统的学校。它是适应抗战需要的一个新兴社会教育的机构。”“它是后方抗战宣传的一个枢纽,也可以说这个学校的成立,对于我们自己是一个战时教育的建设,对于敌人是一个文化炸弹的还击!”(注:转引熊佛西研究小组《熊佛西传略》,《现代戏剧熊佛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2月版)在风雨飘摇中,熊佛西没有关起门来办学,让学生只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拉出去,担负宣传抗战的责任。他们组织剧团在城里公演,激发民气;到农村巡演,唤醒民众;到部队去演出,鼓舞士气。学生在演出中学习专业,学习社会,学生与教师连成一气,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由此我们看到,熊佛西对抗战时的戏剧教育有着新的思路,教育完全与社会的抗战洪流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戏剧的战斗武器作用。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熊佛西深知戏剧是要靠对戏剧教育有兴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来办,所以必须爱惜人才、尊重教师。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要办一个高水平的学校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他都荟萃了一批戏剧精英,像曹禺、陈白尘、欧阳予倩、叶丁易、靳以、杨村彬、佘上沅、陈治策等,都曾在他任校长的学校里任教。他还广泛地聘请名演员和国外艺术家来校讲课或演出,多方招贤纳士,这既充实了教学力量,又活跃了艺术空气和艺术气氛。社会上的许多新鲜东西及时地进入了课堂,增强了戏剧教育的活力,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通。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生是主体。熊佛西爱学生是有名的,对学生讲话都说“我的孩子们”,这说明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的爱,是一种真挚炽热的爱。有的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无法上学,他就用自己的薪金供他们读书;有的进步学生遭到反动当局迫害,他就冒着风险把他们保护起来,转移出去;学生没有蚊帐,他出钱买;学生食堂缺粮食,就将自己家里的存粮送给食堂。作为教授、校长,熊佛西在戏剧教育史上树立了高尚的师德风范。

熊佛西在办学过程中,处处表现了他对个人的承认与尊重。教育是树人的工程,在当时束缚人性的封建伦理道德虽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但作为旧的文化意识,不是一两次运动就可以洗刷干净的,它还会顽强地以各种形式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一遇上实际问题,就以共性淹没人的个性。熊佛西不然,凡事都要考虑人的个性。在“艺专”戏剧系时,师生对办学方向分歧很大,他就通过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了个人看法,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了,还有极少数人不一致,他也不将大多数人或系主任的意志强加于极少数人,而让少数人自由选择留下或离去。熊佛西这样做,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能否尊重个人的自主性、主体性的文化观念问题。

戏剧教育范文第3篇

在中国现代剧坛上,熊佛西——这位中国话剧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者,经历了时代风雨的洗礼。今天,我们从他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奋斗终身的经历中发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取的。

对戏剧教育的执着与忠诚熊佛西从小爱好戏剧,大学毕业后,父亲要他跟着做生意,他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拜世界戏剧大师马修士为师,专修戏剧,成了马修士门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这时他对戏剧就不是一种自发的兴趣爱好,而是一种自觉的事业追求。他立下宏愿,回国后要为振兴中华而献身。三年后,他拿着硕士文凭回到祖国,各用人单位抢着聘他。他毅然接受了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聘请,到戏剧系当主任、教授,开始了戏剧教育的生涯。熊佛西走进“艺专”戏剧系,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重重的困难和挑战。当时,外有黑暗的社会势力的摧残,政府欠薪,内有思想的混乱,教师离职,学生迷茫。他以顽强的毅力,冲破了层层障碍,苦干了一年,戏剧系面貌大为改观,工作大有起色。这却招来了军阀政府敌意的目光,说“戏剧系都是共产党”,强令解散。大革命前夕,北洋军阀覆灭前的疯狂屠杀,熊佛西陷入彷徨苦闷之中,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愤怒地自编自导了四幕话剧《蟋蟀》,抨击军阀互相恶斗残杀。话剧触怒了施暴政的,他被捕入狱三天。当奉系军阀被赶出北京时,熊佛西便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为恢复戏剧系四处奔走,终于获得批准,立即召回已分散的师生,又重新投入建设戏剧系的忙碌之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到前线去,到大众中去宣传抗日救国。此时熊佛西也深感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话剧远离大众、只局限于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之中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应晏阳初平民教育会的邀请,于1932年1月率领部分师生奔赴河北定县农村开展戏剧大众化的实验,在农村开办戏剧学习班,建立农村剧团,培训农村演员,搞得轰轰烈烈,其成果震惊中外剧坛。可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实验基地又被摧毁,他又只能痛心地离开定县,流亡西南。但他仍心系戏剧教育。1938年,他流亡到成都。1939年8月,新兴的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成立,熊佛西任校长,已经中止了的戏剧教育在抗战洪流中又继续了。熊佛西应着时代的脉搏,适应抗战的需要,充分发挥戏剧的功能,使它成为锋利的战斗武器,担负起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社会责任。这样,学校又成立了“攘外必安内”的反动当局的眼中钉。1941年,四川省参议院通过决议解散“省剧校”。“省剧校”解散后,熊佛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仍不忘戏剧教育。抗战一胜利,他便来到上海,应顾仲彝的邀请到上海戏剧学校任教授。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战后重建戏剧教育的工作中去,想不到还没到一年,市参议会便以“节约开支”为名“裁撤”“剧校”,上海滩并没有因抗战的胜利而天开云散。在乌云笼罩下,熊佛西勇敢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裁撤剧校”的种种谬论,与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裁撤剧校”,坚决支持学生的护校斗争。学校保留下来了,校长顾仲彝被逼走了,田汉、洪深等力举熊佛西任校长,他又一次在风波中挑起了这副重担。然而他面临的是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扣发经费、不给校址、通辑学生的事情接踵而来。“教职工则当空卖绝,不能得一饱。”(注:《遗爱在心总难忘——原四川省剧校在蓉校友集合追念熊佛西校长纪实》,《戏剧艺术》1982年第2期)熊佛西和大家一样穷困潦倒,和师生团结苦干,靠每周举行公演卖艺得来几文钱,买点山芋熬稀饭糊口度日,如此困境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上海解放了,熊佛西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八个大字,意气风发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创办新的戏剧教育。他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完善戏剧教育的体制、教师队伍,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体制、剧场和图书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作出了他特有的贡献。在漫长而崎岖的戏剧教育的征程上,熊佛西义无反顾地走过来了,立下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大胆开拓和锐意创新的精神人们在生活中,都会受到特定的文化模式的制约,凡事来了都习惯按常规走路,若要突破这个模式,就必须具备开放的文化心理,在价值观念上、生活和工作方式上有个根本性的转变。1922年,熊佛西进“艺专”,拥护“国剧运动”,主张戏剧系办成戏曲科班;拥护新兴戏剧,主张戏剧系办成新兴学府。戏剧系应何去何从,年轻的系主任熊佛西不以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办学方向,而是走民主的道路,组织师生进行辩论,这表现了他的胸怀与气魄。管理上的新观念、新做法经过辩论,使大家认定戏剧系应是训练各方面人才的大本营,是新兴戏剧的实验中心。确定了办学的方向后,熊佛西一切从实践出发,探索着新兴话剧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新路子、新体制。“艺专”戏剧系在城里办学,定县农村该如何办戏剧教育?他深入农村后,敏锐地感到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式的,一种是社会式的。社会要进步、要发展,非重视社会式的教育不可,而戏剧又是进行社会教育的最好方式,它能在娱乐中给人以教育。在农村“戏剧简直是农民的唯一教育”。(注:熊佛西《大众化之实验》,《熊佛西戏剧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为了充分发挥戏剧社会教育作用,在内容上他创作了一批“农民剧本”;在形式上根据农民看戏剧的习惯创建了农村露天剧场,创造了一套演出方法,很有效地通过戏剧给农民以新的思想文化教育。在学校式的教育方面,受条件限制,不能办戏剧学校,他就开办戏剧培训班,将那些对戏剧有浓厚兴趣又有表演才能的农村青年,招来培训,培训后回到村里去组织农村剧团,这方法很有效,很快农村剧团在定县遍地开花,掀起了一个新兴的农民戏剧运动,使戏剧大众化实验有了新的开拓、新的发展。左联一开始就把大众化当作文艺运动的中心问题,号召全体盟员到农村、到社会的底层中去,去普及革命文学,但左联的戏剧大众化,还只是为大众写戏,到大众中演戏,演戏给大众看。而熊佛西是教会农民写戏、演戏,农民与农民、演农民,演给农民看,这是彻底的大众化,是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熊佛西的创新成果在农村开辟了戏剧大众化的新天地,在中国戏剧教育史上创建了一种崭新的模式。抗战期间,熊佛西在动乱中创办了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形式的急剧变化催生了他的新理念:“戏剧在战时是锋利的战争武器,在平时是有力的教育工具。”(注:熊佛西《五年来的抗战戏剧》,同上)“这个学校不是一个传统的学校。它是适应抗战需要的一个新兴社会教育的机构。”“它是后方抗战宣传的一个枢纽,也可以说这个学校的成立,对于我们自己是一个战时教育的建设,对于敌人是一个文化炸弹的还击!”(注:转引熊佛西研究小组《熊佛西传略》,《现代戏剧熊佛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2月版)在风雨飘摇中,熊佛西没有关起门来办学,让学生只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拉出去,担负宣传抗战的责任。他们组织剧团在城里公演,激发民气;到农村巡演,唤醒民众;到部队去演出,鼓舞士气。学生在演出中学习专业,学习社会,学生与教师连成一气,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由此我们看到,熊佛西对抗战时的戏剧教育有着新的思路,教育完全与社会的抗战洪流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戏剧的战斗武器作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熊佛西深知戏剧是要靠对戏剧教育有兴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来办,所以必须爱惜人才、尊重教师。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要办一个高水平的学校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他都荟萃了一批戏剧精英,像曹禺、陈白尘、欧阳予倩、叶丁易、靳以、杨村彬、佘上沅、陈治策等,都曾在他任校长的学校里任教。他还广泛地聘请名演员和国外艺术家来校讲课或演出,多方招贤纳士,这既充实了教学力量,又活跃了艺术空气和艺术气氛。社会上的许多新鲜东西及时地进入了课堂,增强了戏剧教育的活力,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通。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生是主体。熊佛西爱学生是有名的,对学生讲话都说“我的孩子们”,这说明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的爱,是一种真挚炽热的爱。有的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无法上学,他就用自己的薪金供他们读书;有的进步学生遭到反动当局迫害,他就冒着风险把他们保护起来,转移出去;学生没有蚊帐,他出钱买;学生食堂缺粮食,就将自己家里的存粮送给食堂。作为教授、校长,熊佛西在戏剧教育史上树立了高尚的师德风范。熊佛西在办学过程中,处处表现了他对个人的承认与尊重。教育是树人的工程,在当时束缚人性的封建伦理道德虽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但作为旧的文化意识,不是一两次运动就可以洗刷干净的,它还会顽强地以各种形式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一遇上实际问题,就以共性淹没人的个性。熊佛西不然,凡事都要考虑人的个性。在“艺专”戏剧系时,师生对办学方向分歧很大,他就通过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了个人看法,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了,还有极少数人不一致,他也不将大多数人或系主任的意志强加于极少数人,而让少数人自由选择留下或离去。熊佛西这样做,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能否尊重个人的自主性、主体性的文化观念问题。“以广博容纳之精神,树立研究与思想之自由”,这是熊佛西的办学原则,所以他主办的戏剧学校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人是独立自主的,是自由的,不是依附别人的。今天还有学生这样回忆着:“在那四川充满黑暗统治的国统区里,四川省剧校好像一小块民主自由的特殊领地。这和熊先生贯彻他一向主张的‘教育民主’、‘学术自由’的办学原则分不开。”(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915年1卷4号)在课堂上各种学派的理论都可以讲授,在图书馆里各种书籍都可以阅读。当时,当局派进学校的训育主任发现一位学生读《资本论》,没收了他的书。熊佛西听后,便以校长的名义命令他把书还给学生。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长了见识,也保护了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有时学生的活动引起当局的注意,甚至要追捕学生,他不顾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学生。他不是一个革命者,做这些事不是从政治立场出发,而是出于对人的尊重,看不得那些践踏人权、剥夺人的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的举动在学校里出现。熊佛西在当时就认识到,学校是树人的,教育必须树人,并提倡以个性树人,确立人的自由独立的人格,因此有了这种对“人”的认识的教育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是真正的培养人、解放人的教育,这就在尊师爱生的基础上更深入了一步,前进了一步。这一步是中国戏剧教育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步,它与世界先进文化同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步。今天,当我们跨进21世纪,用先进的文化观念来审视这座丰碑时,会欣喜地发现,它不仅记载着一代名人在教育征程上跋涉的足迹,书写着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而且还让我们看到了熊佛西戏剧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先锋性。他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为中国戏剧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立下了汗马功劳。

戏剧教育范文第4篇

创新戏剧教学模式初探

近些年,随着演艺事业的大热,戏剧教育业迎来了艺术专业的极快发展,大批的学生进入许多艺术院校学习戏剧影视。何种教学模式最适合当前高校戏剧教学,才能使戏剧教学卓有成效?这是众多戏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和考虑的问题。

1、情景型戏剧教学

就我国传统戏剧的发展和传承来看,几乎大多数是通过一代代模仿和学习而薪火相传下来,千百年的表演技艺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失传,最主要归功于戏剧的具象表现形式和师徒式的教导与传承。因此,高校在进行戏剧教学时,首先要回归最原始的教学方法,就是创设情境,进行模仿。而要想真正地达到情景化效果,则先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俗话说想象是心灵的翅膀,是智慧的源泉。在戏剧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怎样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或者再现经典戏剧的场景,以此来来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语言、角色以及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

2、讲赏型戏剧教学

戏剧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丰富人类精神生活,带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一价值主要建立人们对戏剧的欣赏水平之上。在进行戏剧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戏剧的可欣赏性这一特征。现在高校的戏剧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尴尬情况:教师课上滔滔不绝,学生课下丈二和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仍然以课上理论讲授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赏析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掌握了诸多戏剧教学的专业术语、概念、定义等,却始终停留在戏剧“门道”之外,无法达到能赏能春泥唱,能听能讲的程度。因此,教师在讲授戏剧相关专业知识时,可结合经典戏剧赏析,来达到讲赏结合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感性地理解理论,并成功地将理论内化,提高自身艺术鉴赏能力。

3、编演型戏剧教学

以上两点主要停留在如何有效地学习戏剧,而演编型戏剧教学模式则注重于实践方面。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能够自主地进行剧本创作,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师在戏剧教学过程中所提倡鼓励的。原创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只会盲目地、贸然地进入原创的领域只会让学生的作品越来越像小品,很难称得上真正的戏剧作品。因此,在戏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进这种冒进式的教学模式,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教导学生学会赏析戏剧,然后指导其对戏剧作品进行改编。比如可以通过抽取经典剧作的某些片段进行简写,删除掉一些人物和情节设定,用最简单的场景和最适合的人数进行实地表演。甚至有些戏剧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现代因素,使其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通过不断地“改编———演练”,培养学生剧本创作的基本能力。等到学生改编剧本的能力成熟之后,再让其尝试创作一些戏剧作品,这样才有可能出现精品、高质的剧作。

总结

戏剧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戏剧教育;戏剧艺术;美育教育

一、戏剧艺术的特性

1.综合性

戏剧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环节的综合性艺术,包含了声音、语言、表演、形体、美术、灯光设计、化妆等艺术形式。每一项都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目前我国推行的美育教育中,只有“戏剧”能够成为综合性艺术教学内容的组织框架。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和戏剧相比,缺少了综合性。虽然戏曲、影视也有综合性,但是技术门槛太高,尤其是戏曲特别需要“童子功”。

2.集体性

从艺术运作的流程来看,戏剧是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台美术、剧场、观众在内的多方面艺术人才的集体性创造,这种集体性正是戏剧艺术综合性的另一表现,也可以说是它的补充和延伸[1]。在戏剧活动中,一个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要大家一起出力才能够完成戏剧。所以,戏剧不能单打独斗,不是“我对我”的艺术,和音乐、美术的“我听我看我感受”不一样,戏剧艺术需要与他人合二为一,需要团队合作,还要在一个群体中完成各种人物角色的扮演。这更突显了它的集体性。

3.现场性(即时性、交流性)

当下由于疫情的关系,戏剧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许多人开始担忧戏剧会被影视所取代。当大家因为疫情不能走进剧院时,只能通过“云戏剧”的形式观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戏剧艺术是现场的艺术。戏剧现场性的不可复制,正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与影视相比的“看家本领”。戏剧作为“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的艺术形式,与现场观众的交流是一次性的、双向的,不可重复的。演员需要与观众互动、交流,不同观众看到的表演和感受到的情感始终是独一无二的。

二、戏剧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戏剧教育在我国的开展一直以来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专业型的,即在高等院校开展的以培养专门从事戏剧工作的人才为目的;另一条是业余的,也就是我国目前正在推广普及的美育教育中的戏剧教育。它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教育,并不是教孩子演戏,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戏剧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戏剧素养,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等综合性素养。作为中小学美育课程的戏剧教育应该是寓教于乐的,让每一个孩子感受艺术、享受艺术,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受到普及性艺术教育[2]。下面我具体谈谈在美育教育下推行的戏剧教育的作用:1.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人”的培养学生在参与戏剧活动中,作为戏剧的表演者、创作者、观赏者,不仅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会得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力等也会得到快速提升。所以戏剧与教育相结合并进入中小学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启迪思想和智慧,对培育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有积极地作用。

(1)团队合作及沟通交流能力

当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居多,许多的孩子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表现出“不合群”。戏剧艺术的综合性,使它成为一门需要在团队中学习的艺术,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以及合作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在戏剧课程中,通常都会有集体的游戏,或者大家共同完成的表演片段,甚至还会涉及剧目的演出等等,这都需要同学们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协助。在朝着共同任务努力的过程中,让他们互相讨论,逐渐了解体验角色的扮演、情境的构造、服装道具布景的制作等等各种戏剧环节。学生在团队中学习,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表达,表现自我,倾听他人,分工合作,拓展想象力。他们要分工,要领导,要组织,通过协作完成戏剧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并充分关注到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需求与感受,自然而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沟通交流能力,并且逐渐学会包容与尊重。

(2)换位思考,建构价值观

戏剧教育课程是建立在一个虚构的“现实世界”里的。当学生作为演员扮演角色时,也需要去理解扮演的“另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对角色有反思和了解,为什么故事中的人会这样想呢,为什么他会这样做呢?这样一种训练,会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换位思考能力,促进他对他人和自我的理解,有助于价值观的建构。在这里,学生是主导者,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帮助者,负责引领活动,提出问题。但最终完成戏剧活动,解决问题的都是学生。因此,能够让他们积极地探索和检验想法,更快地促进学生厘清自己和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在体验中培养出来的换位思考能力将帮助他们构建价值观,并使学生未来从事任何专业都受益匪浅。

(3)增强自信,提升表达

戏剧没有对于错,学生在戏剧化的情境中学习是相对安全的。例如一个在班上性格胆小内向的学生,如果在戏剧活动中扮演一个英雄人物,因为有角色的铠甲保护他,能使学生更容易放松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打开自己的内心,抒发与释放压力。他不会有太多的负担害怕犯错,不会因为在角色中的错误而受到教师批评惩罚和同学的嘲笑,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鼓励、被认可。而戏剧作为一门表演的艺术,能给予学生在特殊的环境下去训练他们克服紧张,集中注意,坚定信念,大胆表达等特质。戏剧的舞台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学生在戏剧的舞台上表演,可以练习演讲,学习人际交往和做人,从而加强自信心的建立。

(4)纪律性和责任心

戏剧教育是由学生集体参加的活动,并且每个人都要参与到活动的具体实施和表演创造中,每个人都在其中能够提出意见,发挥作用。一个人是完成不了一台戏的,它是每一个戏剧活动的参与者共同协作的结晶。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完成任务,整个戏剧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即便是在班上由于学科成绩不突出而不够受到重视的学生,也能够在戏剧活动中更容易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存在的价值感,提升他们的责任心。通过戏剧艺术独有的特性去开展戏剧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在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这些“软实力”将会使让学生受用终身。我以为,戏剧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成为各方面都更全面的“完整”的人。

2.寓教于乐,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戏剧向学生传达思想和心灵上的教育,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喊口号,也不是教条化和单向的灌输,它是可以通过艺术形式去表现的。因为戏剧的现场即时性,使它特别能直观地表达人的感受、情绪和看法。所以,戏剧教育在美育课程中的教育作用还体现在“情谊教育”与“美感教育”方面。

(1)情谊教育

这里举一部儿童剧为例,《小老头和他的朋友们》是一部台湾儿童剧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与分享的故事。这个故事简单、直接、鲜明,但简单的故事描述既是孩子也包括成人复杂的心情和情绪。孤独、失望、希望、欢愉等复杂的情绪在剧中交替出现,带给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但又不脱离现实生活。它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故事情节,跟孩子们沟通情绪的管理、情感的传递。带给孩子们思考和探讨:爱是应该独占还是分享?当我们遇到心结的时候,是封闭还是开放?同时,这个故事也关怀着弱势群体,小老头、流浪狗、没有家的小女孩三个角色,隐藏了许多内涵,也留给大人很多的思考。结局留给了大家希望的出口,让孩子们看完戏剧之后,在心里留下的是希望、勇气、智慧和爱。戏剧天然就有“教育”作用,它可以是一个道理,也可以是一种精神、一个现象、一个思考。学生在欣赏戏剧作品时,帮助他们进行主动的思辨,展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多元的价值;戏剧故事中的情节导向,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品德的完善。所以,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缓慢过程,也是戏剧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卡塔西斯”的体现,即学生在参演或欣赏戏剧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宣泄、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

(2)美感教育

戏剧教育的作用还可以体现在“美感”教育上。例如布景、道具、服装、音乐等能够对受教育者艺术欣赏和审美素养产生一定的培育和熏陶,让观赏者从身临其境的美感体验中获得教育价值与成效是不容小觑的。如文中提道的《小老头与他的朋友们》这部儿童剧,里面的舞美设计令人惊喜、惊讶、惊奇。每一个道具看似简单又不简单,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人偶的服装,设计得精细又有美感。用牛皮纸制作的衣服,精细到缝纫机踩出来的走线都清晰可见。舞台音乐的处理上,用到了钢琴、手风琴等多种器乐来表达角色不同的心情,暖场音乐让人一进剧场就被包容在了这个戏剧氛围里面。舞台呈现一种简约又温暖的质感美。戏剧将平面的故事运用艺术的手段立体化、趣味化、生动化,集教育性、艺术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一体,同时又兼具“趣味”和“意味”,给观看者制造了令人愉悦的审美瞬间和巨大的审美价值。因为戏剧的现场性,让学生走进剧院欣赏一出演技高超、设计创新、风格独特的创意演出,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戏剧之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赏析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美感教育。

三、小结

戏剧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对学生的目的与作用,我以为可以总结为“五子学习”:动脑子,活动身子,练胆子,搭建一根沟通的管子,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戏剧教育是我国美育教育中最缺失的一个环节,但恰恰是艺术学科中最有聚合性的课程。戏剧对人的感染力量,比任何艺术都要强,它教我们体验生命的存在,教我们认识生活的意义。作为戏剧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戏剧艺术的特性对我国中小学戏剧教育开展是有深远影响的。其次,我们要被戏剧“卡塔西斯”,再去“卡塔西斯”我们的下一代,最终以培养“具有审美情趣的、健全人格以及健康心理的青少年为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