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戏剧传统文化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精选

戏剧传统文化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戏剧教育;核心素养;儿童

戏剧教育是我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然而,从戏剧教育开展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戏剧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是美育中最缺失的一部分内容。[1]儿童戏剧课程的教学手段、课程设计、学习目标的设置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契合度不足,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戏剧教育教学的开展,尤其是戏剧教育与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融合,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要不断完善戏剧教育,实现美育和核心素养培育的双重目标。

一、儿童核心素养的内涵

我国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我国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确立了六大核心素养,分别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2]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侧重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培养。儿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智和身体正处在发育的高峰。这是儿童品格、情感、认知发展的奠基时期,必须通过正确的指导和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正向成长。笔者结合儿童的发育特征和发展需要,将儿童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情趣、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与身体发展、责任担当、实践创造等素养。

二、戏剧教育的内涵

戏剧教育理念来源于西方教育体系,法国思想家卢梭、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等人都对戏剧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戏剧教育是西方国家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西方国家的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学习戏剧课程。戏剧教育理念进入我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中国戏剧教育第一人”的李婴宁以及上海戏剧学院的孙惠柱等人从英美等国引进了戏剧教育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戏剧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戏剧教育是培养从事戏剧工作的专业性人才的教育,广义的戏剧教育是全民性的,针对青少年儿童以及社会大众,以戏剧为中心,将戏剧的方法与元素应用于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本文中探讨的是广义的戏剧教育,也可以称为活动性戏剧教育。

三、戏剧教育的特点

戏剧教育属于全人教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其艺术实践能力。学生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的。

(一)全人教育

戏剧教育属于全人教育,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其语言表达、肢体控制、逻辑思维、审美等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综合素质,激发情感和塑造人格,对培养其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很大帮助。戏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塑造成为更全面、更完整的人。

(二)参与式学习方式

戏剧教育重点在于学生的参与,倡导互动式体验的学习方式。戏剧教育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教师以间接启迪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戏剧教育的参与式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模式

戏剧艺术具有实践性,舞台实践是戏剧艺术中最重要的环节。基于戏剧艺术的戏剧教育要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以实践训练为主,学生在实践中反思理论、探寻方法、探索创新、积累经验、生成能力。戏剧教育最常见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将剧目、活动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剧目式教学法。

四、戏剧教育与儿童核心素养培育融合的意义

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处于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实施戏剧教育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戏剧是集文学、表演、舞蹈、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戏剧活动中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悦耳的音乐、优美的舞蹈,这对儿童有特殊的吸引力,容易让儿童接受教育教学内容。其二,戏剧具有审美功能,参与戏剧活动让儿童感受戏剧之美、艺术魅力,能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使其树立审美意识,进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其三,在戏剧的世界里,儿童有机会扮演成不同的角色,既满足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角色扮演的心理需求,使其得到更多的生活体验,也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作思维。最后,儿童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角色、剧情的影响和同化,发展积极的情感,也会在戏剧的情境中让消极的情绪得到适度宣泄,学会管理情绪和情感。西方国家的一些戏剧教育家表示,他们自己就是戏剧教育的受益者,从小就通过戏剧课程塑造品格,改善自身性格的缺陷。戏剧教育也是让儿童认识自己,找到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途径。

五、戏剧教育与儿童核心素养培育融合的策略

(一)设置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的戏剧教育目标

核心素养与戏剧教育融合的“核心”是将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戏剧教育目标,根据儿童的特点、兴趣与需求,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出发点,设计戏剧活动内容,开展戏剧教育活动。[3]如引用并改编著名的格林童话故事《小红帽》,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将《小红帽》的戏剧活动目标设置为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安全警惕性,使儿童学会自救。儿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育是健康生活与身体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以戏剧为媒介开展安全教育,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一般的安全教育讲座。

(二)营造浸入式学习环境

从戏剧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没有情境就没有戏剧”。[4]而空间场景是情境的外显与物质化,恰当的场景会让戏剧故事变得更精彩,更容易让人代入剧情。对于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有限的儿童来说,为了增强参与体验感、增进学习效果,建设戏剧活动场景、营造浸入式学习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在设计戏剧活动场景时,除了教师和孩子动手搭建简单场景之外,还可以扩充利用区域资源,拓展戏剧的活动空间,如充分挖掘公园、街区、博物馆、展览馆、游乐场等孩子们熟悉的公共空间资源,打造城市空间下的沉浸式戏剧教育场景;加强与小剧场、戏剧工作室和社会机构的合作,将表演舞台与戏剧教育有机融合,共同创建戏剧教育空间。还可以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VR+戏剧”是现代戏剧艺术发展的崭新方向,也是一种全新的沉浸式戏剧教育形态。让儿童在戏剧活动中同步感受科技的力量与艺术之美,有利于推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剧文本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应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规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偏重于理论讲授,枯燥且死板,而且由于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儿童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困难,学习兴趣不高。戏剧教育所特有的情境体验式的学习过程,让儿童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帮助下身临其境地学习传统文化,激起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以中华经典故事、英雄事迹、名人轶事为素材而创编的儿童戏剧活动文本,是戏剧教育和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路径。如《精忠报国》讲述的是我国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其改编岳飞的生平事迹,形成10分钟左右的戏剧文本,让儿童化身为剧中人物,在戏剧活动中学习岳飞为国家民族奋斗、献身的高尚情操,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的爱国情怀。

(四)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戏剧教育和其他教育存在一些差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育的施教者转变为导学者,对戏剧活动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支持。教师的导学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协同作用戏剧教育的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入戏”,既要在儿童遗忘台词、无法进入剧情时给予口头提示或者行动协助,帮助儿童顺利完成表演,也要通过自身的表演调动儿童的情绪情感,引导儿童建立正确的情绪。比如,在戏剧《羊群与羊圈》中,教师扮演的老狼要通过表演和台词给予小羊的扮演者适当的指引,让她/他感觉到自己身处险境,调动儿童紧张、着急的情绪。当老狼咬住小羊,教师要启发扮演猎狗的儿童承担起守护者的责任,不畏惧危险,勇敢地与老狼战斗;启发扮演其他小羊的儿童,面对同伴遇到危险的状况,不慌张不退缩,帮助遇险的同伴呼叫救援,冷静寻找自救和互救的办法。2.组织作用儿童参加戏剧活动的经验较少,为了确保活动的开展,教师需要对整个活动进行宏观把握、组织协调。在戏剧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要“讲戏”。“讲戏”是为了和儿童一起分析剧情和角色特征,创编表演动作,带动儿童的表演热情。教师“讲戏”一般采用讲解、提问、讨论、示范等方法,“讲”的内容包括故事梗概与情节,角色的性格、动作、语言特点,道具、服装的应用等。对于儿童在“讲戏”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创意,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戏剧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活动过程,使儿童讨论获得的启示。活动总结有助于儿童了解自己、丰富经验,为下一次更好地开展活动奠定基础。讨论启示是实现戏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比如戏剧《羊群与羊圈》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养成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性格。教师在讨论环节启发儿童在小羊被解救后要对此前不听劝阻、任性贪玩,置同伴于危险处境的行为感到惭愧,进而让儿童学会推己及人、先人后己。

六、结语

教育功能是戏剧的四大功能之一,自原始戏剧开始,戏剧艺术就肩负着育人任务,现如今又被赋予了美育功能,在我国美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教育目标落实到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是现阶段戏剧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戏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开展戏剧教育还有很多困难和障碍,戏剧教育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戏剧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感肩上立德树人的使命重大,有责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深入研究专业领域,探索我国戏剧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石彩云.浅谈戏剧艺术的特性及戏剧教育的目的与作用[J].大众文艺,2021,(14):206-207.

[2]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9):34.

[3]陈金平.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探究[J].教育观察,2021,10(36):45-47.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档案;艺术档案管理;文化;浙江建设

建设文化浙江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浙江,201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浙江的意见》,标志着新时代浙江文化发展正向着更高层次迈进。浙江的艺术档案既包括反映浙江本地文化艺术形成和发展全部过程的资料,也包括浙江文化部门在文化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目前,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担全省艺术档案管理职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当加强艺术档案管理,为文化浙江建设贡献档案力量。

1明晰档案服务方向

第一,为弘扬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服务。文化浙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有着丰富的红色艺术档案资源。应从艺术档案特别是红色艺术档案中,挖掘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的内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浙江发展的精神动力。如利用艺术档案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舞台艺术精品,为迎接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伟大历史节点献礼。第二,为弘扬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建设文化浙江要进一步提升文化创造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珍贵艺术档案,应善于挖掘艺术档案资源,充分提炼其所蕴含的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利用艺术档案拍摄了《浙江省文化影响力影像工程•浙江戏剧大师》大型电视纪录片,全面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代浙江戏剧艺术名家的从艺历程、代表作品和艺术成就。纪录片展示了浙江在戏剧保护、传承、发展方面所进行的实践和取得的重要成就,获浙江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第三,为提升人民群众艺术素养服务。文化浙江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是把浙江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的示范区。艺术档案蕴含着大量符合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内涵,应发掘其中具有的审美意蕴,以此为素材、原型、背景、线索,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以美促智、以美怡情、以美育德。如,浙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浙江是戏曲大省,形成的戏曲档案种类丰富。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戏曲剧种档案、影像资料的快速传播和共享,促进传统剧种和现代戏剧的相互融合,增强戏曲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提升人民群众艺术素养。

2加强特色档案资源建设

认真落实省“两办”《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见》,建立重点艺术档案目录,加强特色艺术档案资源建设,为健全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提供支撑。浙江是戏曲大省,戏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戏曲档案就是浙江的特色艺术档案。一是结合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建设包括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6种浙江戏曲、话剧、歌剧以及其他戏剧形式的戏曲剧种数据库平台,打造浙江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戏曲剧种“基因库”。二是实施省戏曲口述影像工程,对省内现有的代表性戏剧名家进行抢救性的采访和录音录像,形成口述资料和影像档案。三是加强中国越剧艺术节、浙江戏剧节等重大艺术活动档案管理,做好文字、声像、电子文件、标志性实物等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工作。四是加大戏曲档案征集力度,大力征集珍贵戏曲档案,这部分档案包括手稿、剧本、台本等纸质档案,照片、录音录像等声像档案,以及戏曲道具等实物,征集时要注意应收尽收。五是对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省国有戏剧专业院团等收藏的各种戏剧剧本进行挖掘与整理并形成汇编资料,为戏剧研究者把握浙江戏剧演变、探索振兴浙江戏剧之路提供第一手资料。毛军华/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加强艺术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2017(11).

[2]崔洪铭.档案事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基于对FCS(文化统计框架)的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4(3):33-36.

[3]彭靖.重视艺术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兰台内外,2011(2):22.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戏剧史;地方戏剧文化;传承

中国戏剧史是面向戏剧影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认识中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较为深入地理解各个阶段的戏剧思潮、戏剧创作情况和主要剧作家及作品,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戏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戏剧历史、戏剧创作规律和戏剧作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表导演、编导等学习、工作及研究夯实基础。而地方戏剧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独有的戏剧文化,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千百年来流行于某一地区的民风民俗,融合了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和独具一格的文化形式。中国地方戏约有360多种,一省一地皆有充满地域色彩的地方戏文化,越剧、豫剧、黄梅戏、秦腔、评剧等皆是影响力和流传较广的地方戏剧种,正是这些地方戏剧种孕育了地方戏剧本文学、地方戏作家演员生平、地方戏文物、地方戏声腔音乐、地方戏舞台表演、地方戏服饰化妆、戏班剧社、演出习俗等方方面面的戏剧文化内涵,使之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大放异彩。然而在当前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还处于十分弱化的状态,本文就地方戏剧文化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的传承问题展开探讨和思考。

一、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现状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目前学校开设中国戏剧史课程,有侧重“中国戏曲史”的,主讲中国传统戏剧;也有“戏曲史”与“话剧史”并重,兼而讲之的。然而这两种形式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均是不足。侧重“中国戏曲史”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主要以中国戏剧的起源、成熟和发展历程为脉络,从上古先秦时的戏剧起源到宋元时期成熟的戏剧样式,再到明清时期传奇艺术至清中期花部兴起,地方戏的勃兴,京剧的繁荣和文明戏出现为止,对各个时期戏剧创作情况、主要剧作家和作品进行讲解,往往将主要篇幅放在元代杂剧、南戏和明清传奇上,对地方戏剧文化的内容浅尝辄止,所涉不多。以中国戏剧史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材——叶长海、张福海所著《中国戏剧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为例,全书共计十二章,主要篇幅在“第四章元杂剧”“第五章南戏的发展”“第七章明清传奇”“第八章明清杂剧”上,上述章节基本围绕文化背景、剧作家及作品、戏剧体制、舞台艺术这四个方面展开,主要涉及剧作家生平、作品及创作思想概述和剧作的题材本事、剧情关目、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价值影响等,较为清晰地阐释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的戏剧面貌。而关于地方戏剧文化的篇幅仅有“清代地方戏的崛起”“戏剧组织与舞台艺术建设”“近、现代戏剧”四章,在有限的篇幅里虽也论及地方戏的兴起、戏班剧社、地方戏剧目等,但着眼点主要在京剧的发展历程和介绍著名京剧表演家上,对其他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戏并无过多论述。而“戏曲史”“话剧史”兼讲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以使用较多的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为例,其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中国话剧发展史,几乎不涉及戏曲,更不必说地方戏剧文化的内容了。而在董健、胡星亮主编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中对于戏曲的阐述占了相当的篇幅,但关于地方戏剧文化的部分主要涉及京剧,其他剧种甚少论及。在当下这种侧重“中国古代戏曲史”或是“戏曲史+现当代话剧”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内容设置里,一是与重点讲授的元明清时期的杂剧传奇和现代话剧相比,涉及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甚少;二是即便涉及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往往又局限于简单的地方戏剧目概况,对除京剧以外的地方戏剧种不做涉及或深入;三是地方戏的发展和传承现状经常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讲课中偶有提到也是简要带过。在课堂讲授方面,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模式主要是单一的课堂讲授,即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依照教材带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戏曲历史的发展历程,着重讲解南戏的发展,元代杂剧的繁荣,明清传奇的兴盛与昆曲的诞生,再拓展到京剧起源发展,最后择取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时期的名家名作,对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剧作家和经典剧本着重进行解读和鉴赏。这几乎是中国戏剧史课程中使用的主要教学模式,虽然在课程中也兼顾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但多限于对豫剧、川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等作简要概括和讲解,往往放在课程尾声,在整个戏剧史教学中处于辅助章节,学生的兴趣度和关注度都很低。笔者在三年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在第一堂课里会面向学生做一个口头调查,询问班上同学多少是有观剧经历的。通常30到40人的班级里只有不到5%的人有观剧经历,再一问有多少同学是看过戏曲演出的,举手的同学就不到2%了。在第二轮提问中仍然举手的同学,往往也只是在电视里看过地方戏演出或是家中老人在听戏看戏时旁听过。如此看来,学生与地方戏之间隔膜不可谓不深,许多同学在进入课堂伊始甚至没有接触过戏曲,对戏曲艺术形式十分陌生,也就遑论弘扬和传承地方戏剧文化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戏剧史知识,将学习重点放在对名家名剧的解读上,而对本就占少量篇幅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内容自然兴趣缺缺。在课时安排方面,学校在开设中国戏剧史课程作为专业课时,有的侧重于“中国戏曲史”,有的则为“戏曲史+话剧史”,前者通常以一学期为限,36个课时;后者多以两学期,共计72个课时为限。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通常没有留给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多少时长。教师面向学生既要厘清从上古先秦时代中国戏剧起源到中国话剧艺术成熟这一悠久的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亦需带领学生解读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人物和研读经典作品,其余内容往往只能简要介绍,无法细讲细究。作为辅助章节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不仅所占课时甚少,甚至在主要课程内容未上完时被一再压缩。此外,郑劭荣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古典戏曲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戏曲是一种当场展现的舞台艺术,学习、研究戏曲非得进入剧场观看、现场感受不可”[1]。实际上无论是“戏曲”还是“话剧”均不是“案头之作”而是“场上之曲”“场上之剧”,没有接触过“活态”戏剧或对“活态”戏剧少有接触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戏剧史时,缺乏对戏剧的直观感受,往往囿围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对于教师的讲解难以产生共鸣,无法体悟戏剧的艺术魅力。当下中国戏剧史的课时安排几乎没有留出观摩地方戏的时间。走进剧场观看丰富多彩、鲜活灵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地方戏,不仅对于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十分必要,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戏剧意识”:“戏剧演出是怎么样的”“如何看懂一场戏”“戏剧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等问题在剧场语境之中答案往往呼之欲出。

二、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理解。中国传统戏剧是一门集结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绘画等众多艺术形式,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而形式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地域色彩的地方戏又是其中极具魅力的一部分,其旺盛生命力和广泛群众基础千百年来不断为中国传统戏剧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时展、社会变迁、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关注度和观众群一降再降、一缩再缩,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与中国传统戏剧之间隔膜很深,认为这是“过时了的”“不流行的”东西,不感兴趣也不会关注。教师在中国戏剧史或通识课教学中,无论如何言及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辉煌灿烂、戏曲艺术家的功法精深、戏曲表演服饰妆面的精致,学生都听之懵然。而一省一地皆有流行于当地的地方戏,例如安徽的黄梅戏唱腔婉转动听,经典剧目《女驸马》《天仙配》的故事深入人心;四川的川剧变脸绝活令人惊叹,显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这些融合了当地方言土语、民间小调、民风民俗、舞蹈、说唱艺术等的地方戏无不向我们展示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学生在学习地方戏剧文化的同时,也就深化理解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为中国戏剧史的学习夯实基础。要想学好中国戏剧史这门课程,就一定要夯实戏剧基础知识。中国传统戏剧内涵丰富,囊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门艺术,对于戏曲流派、声腔种类、脸谱服饰、“四功五法”等都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通过传承地方戏剧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现相关图片、影像向学生们展现中国传统戏曲的本来面貌,在对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中,学生不再觉得传统戏曲艺术高深莫测,一些戏剧概念和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从地方戏演出中可一窥早已失传的元杂剧风采,对于元杂剧的理解就不再仅停留在体制特点、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上了;了解不同剧种的地方戏的声腔特色,可以知晓明代“四大声腔”的流变;剧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不再是几行文字,而是立于舞台之上。重视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能带动学生学习中国戏剧史的兴趣,在传承地方戏剧文化之中夯实戏剧基础知识。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戏曲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地方戏剧文化蕴涵着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价值取向和民俗风情,是不同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艺术写照,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李成在《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文中强调“要结合历史与社会现实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将古典戏曲与文化教学同大学生的审美艺术能力及道德情操培养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2]。扎根于民间的地方戏充分发挥戏剧的教育作用,在搬演一个个惩恶扬善的故事中,愉悦耳目,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精神。黄梅戏《女驸马》里塑造了对爱情坚贞不屈、才貌双全、不贪慕富贵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女性形象——冯素珍;豫剧《窦娥冤》抨击了吏治的黑暗,表达了人民与黑暗现实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越剧《双烈记》中的韩世忠与梁红玉的爱国精神传诵至今。地方戏剧文化里传达的重爱情轻名利的爱情婚姻观、济世救民的社会责任感、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乐天精神等思想价值观,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此外,地方戏剧文化中蕴涵的美学特征,韵白结合的曲词、或激昂或婉转的声腔曲调、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服饰装扮的精致考究、精益求精的表演艺术也无一不影响着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途径

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加强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十分必要,既夯实了学生的戏剧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戏剧意识”“文化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使之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那么如何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笔者认为途径有三。其一,增加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和课时。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分配给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和课时十分不足,教师讲授地方戏剧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停留在简要介绍地方戏上,无法做到对经典地方戏作品精讲精读。即使是课时紧张的情况下,也需合理安排时间供教师对地方戏剧文化的面貌做较为全面的展示,可以介绍一些地方戏表演名家,以图片和影像展示地方戏的演出情况,地方戏现存剧本等,可以择取一到两部地方戏的经典名作与学生一起赏读。事实上,由于戏曲剧本体制独特,文言文的曲词科白,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而对剧本的品读有助于学生对戏剧史课程的学习与领悟,因此在课时安排不过来的情况下,中国戏剧史教学可以配合经典戏剧作品欣赏等课程展开。其二,创设“参与性”课堂,激发学生传承地方戏剧文化的积极性。改变当前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讲授地方戏剧文化方面的内容时可以采取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补充建议的形式,让学生以介绍“家乡的地方戏”为题,用PPT的形式向教师和其他同学展示家乡的地方戏,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补充、讲解。学生亦可在过程中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积极性。其三,加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实践环节。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需要从“文学”和“表演”的双重视角进行解读,因此加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不止在“案头”,更重要的在“场上”。管弦在《中国戏剧史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初探》一文中指出“为了树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戏剧意识’,必须培养学生从舞台艺术的角度认识戏剧和解读戏剧的能力,对戏剧演出的观摩赏析是必不可少的”[3]。例如,讲“中国传统戏剧的起源来自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十分抽象,此时带领学生观摩一场傩戏,学生就能够心领神会戏剧的起源与祭祀仪式舞蹈的密切相关。因此,对地方戏剧文化百闻不如一见,鼓励学生走进剧场,亲身体验,在剧场语境里认识地方戏、传承地方戏剧文化。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愈加重视,地方戏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活动让在校学生有戏看、看好戏,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戏剧艺术之间的距离。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夯实学生的戏剧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新一代专业戏剧编导、表演人才的角度,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都十分必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改革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创设“参与性”课堂,提高学生对于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文学”和“表演”的双重视角走进剧场,在实践活动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编创和舞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劭荣.通识教育背景下古典戏曲教学改革[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7.

[2]李成.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0.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950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善与丰富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中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中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继承与开拓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中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中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和谐”发展

中国古典舞原则“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目前,中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3.4“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时代;儿童戏剧;发展;策略

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被反复强调,新的发展历史方位对文化的重视可见一斑。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内涵,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积极作用。据202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9年全国艺术表演国内观众为123020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5451万人次,同比增长4.64%。由此可见,艺术表演行业方兴未艾。儿童戏剧作为艺术表演形式之一,近年来与国际社会接触密切,国内市场繁荣。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儿童戏剧票房增至9.17亿元,演出场次增至1.32万场,较2018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儿童戏剧艺术发展现状,提出创新性对策,以拓展儿童戏剧发展空间。

一、儿童戏剧发展现状

(一)市场下的儿童戏剧

随着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的健全,市场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因子介入儿童戏剧产业的发展。儿童戏剧对传统形式依赖性强,不断扩大的市场影响使其产生了明显的不适应。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儿童剧团未能很好适应网络媒介下文化市场的新运作模式,往往演出场所单一、范围限于舞台、创作分众不明。很多儿童戏剧停留在剧目表演一个重点上面,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另外,我国文化市场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在公办剧团与民营剧团的双轨并行中,民营剧团劣势较明显。与随新媒体兴起的其他儿童艺术形式相比,儿童戏剧本身资金来源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弱。加之针对民营剧团的政策更新缓慢、配套不足,很多民营儿童剧团负担较重,演出质量下滑,生存难以为继。在供需方面,据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2020年统计,全国较活跃的会员单位只有42家,数量相对较少。而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0~14岁的人口为2533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7.95%。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儿童数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加上80后、90后父母对儿童艺术教育认可度的提高,儿童戏剧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面对庞大的需求,国内专业儿童艺术院团的产出显得捉襟见肘,市场供求比例失衡较为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使儿童戏剧市场环境出现了地理空间上的差异。相比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儿童剧团数量少,专业性差,创编能力与表演水平参差不齐,戏剧诠释能力不足。而且二、三线城市儿童戏剧本身盈利空间有限,往往由于高额知识产权费用和剧院硬件设施缺乏等因素,较难引进优秀儿童戏剧。

(二)艺术质量下的儿童戏剧

近年来,儿童戏剧题材广、产出高,但经典、成功的剧目不够多。儿童戏剧行业面临人才流失、同质化、泛娱乐化及责任意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人才流失是儿童戏剧质量欠佳的首因。新时代背景下,儿童戏剧行业依托于实体剧院,资金投入和管理要求较高,与影视行业相比经济效益较差。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化,一些儿童剧团面对市场,显现出人才意识缺乏、薪酬制度不合理等一系列弊病。儿童戏剧呈现同质化特征。儿童戏剧专业剧团数量较少,创编和表演能力不强;而儿童戏剧市场需求巨大,潜在利润丰厚。在具有复制性的当代大众传媒背景下,这种不平衡的供求关系导致群趋的同质化特征更加明显。然而,同质化倾向明显对于儿童剧创作来说,意味着作品在表达方式、内容、营销等方面重合率高、替代性强[1]。剧目的同质化表现反过来降低了儿童戏剧的创编能力和作品的竞争性。部分儿童戏剧也呈现出泛娱乐化特征。新媒体消解了儿童戏剧对精神引领的意义和价值[2]。儿童剧编剧整体呈年轻化趋势,一些编剧受消费主义影响颇深,作品往往娱乐色彩过浓。有的儿童剧团为保障经济收益,迎合市场,过度追求剧场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儿童戏剧应有的文化感召力。少数儿童戏剧还呈现出责任意识缺失问题,即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和质量责任意识缺失。一些剧团社会责任意识不足。个别剧团过分强调儿童戏剧的娱乐属性,把观众互动放在首位,把这种扭曲了的儿童戏剧作为提升效益的手段。这不仅降低了儿童戏剧的艺术价值,还会使儿童对戏剧产生错误认知。随着技术进步,儿童戏剧呈现数字化特征,虽然数字化提高了剧目创作速度、宣发能力及感官体验,但一味追求新技术往往会淡化剧本本身。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3]。艺术形式由艺术内容派生,过度重视形式只会束缚内容。强化剧团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实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更好地呈现儿童戏剧艺术价值。

(三)文化建构下的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不断受到多层次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首先是品牌文化的影响。商品服务要想长久占据市场,必须树立品牌意识[4],而一些儿童剧团品牌意识不强、文化建设淡薄,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象,品牌文化的打造迫在眉睫。对于剧目而言,国内儿童戏剧IP(知识产权,又称新文创)发展空间不足。近年来,很多国内童书销量超过了国外童书,但其配套的影视、动画、儿童戏剧等资源匮乏,产业链挖掘能力较差,上下游缺乏对接。相比于影视产业IP的资本繁荣,儿童戏剧IP融资环境比较冷清。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方的热情。儿童戏剧IP本身也缺少成熟的规划方案来吸引资本热钱的涌入。在市场语境下,产业链断裂、融资困难使得儿童戏剧IP发展举步维艰。其次是本土文化的影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外文化交融成为儿童戏剧发展的必然趋势。据2019年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2018年中国儿童剧市场发展报告》,2018年引进儿童戏剧数目达200台,演出场次3305场,票房收入1.73亿元。引进儿童剧演出场次比为20%,但是票房收入比却超过30%。可见国外引进剧目上座率高,商业号召力强。当下儿童戏剧供求关系失衡的局面,导致剧目上仍以引进的大量优秀儿童剧为主。不过,在新时代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国人更期待本土佳作,但国内一些儿童编剧在挖掘和把控本土文化能力上有欠缺。在国内儿童戏剧市场上,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卖点而实际内容商业痕迹严重的现象,也导致观众对本土剧目的失望累积。总之,大众视野中优秀的本土儿童戏剧屈指可数。商业化、外来文化和良莠不齐的编剧解构下的儿童戏剧大环境,使得本就不温不火的本土儿童戏剧处于困境。儿童戏剧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新时代推进下的儿童戏剧未来发展构想

(一)稳中求变,与市场、新媒介良性糅合

1.市场领域。改善配套政策,完善民营儿童剧团的造血功能。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实行资源共享,通过政府协商为民营剧团活动提供场地。以安徽省文化厅为例,他们将民营剧团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与体制内院团一同招标,提高民营院团中标率;出台《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等文件,表彰民营剧团,投入专项资金;举办院团管理培训班,指导民营院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策扶持帮助民营儿童剧团发展。加强自身的多元化建设。首先是场所的多元化建设。剧团可进入学校、儿童活动中心、大型文化园区等展演,更好地丰富演出环境。其次是形式的多元化建设。儿童戏剧教育的活动范围不必囿于舞台。在第八届“圆梦中国•春苗行动”中,“邀请孩子走进后台、学习观演礼仪”这一环节就很好地开阔了儿童戏剧的参与范围。此外,还可采取沉浸式戏剧的呈现方式,通过交互式体验打破“第四堵墙”,使儿童更好地感受戏剧情绪,获得精神反思。采取合理的分级制度。针对儿童需求阶段性特征进行的合理化分级,不仅会增强创作者的针对性,还会提高儿童观剧的热情,更好地接纳戏剧背后的精神元素。此外,应当强化针对低年龄段儿童的戏剧创作。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上演的《甲壳虫宝宝》,受众定位为0~3岁,通过舞蹈演员和演奏家的绝妙组合,让小宝宝们随时随地与艺术家们互动。发展以婴幼儿为受众群体的儿童戏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低年龄段儿童戏剧的市场空白,以戏剧表演形式扩充早教形式,可以优化婴幼儿的教育体感和质量。调和儿童戏剧地理空间上的不平衡问题。随着学术界关于中国区域发展探讨的深入,“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成为2019年十大学术热词之一。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间表现出的二元演进和耦合互动的矛盾统一性[5],也使得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显得举足轻重。除了后文提及的构建儿童戏剧全平台外,还可以对地方院团开展集中的人才培训,颁布鼓励政策实现大小剧团的人才交流。政府通过投资改善地方儿童剧院的硬件设施,为二、三线小剧团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可以推行区域帮扶,设立相关项目,促使大剧团辐射周边地区,尽可能地缩小区域间戏剧教育差距,完善补充儿童戏剧的区域发展能力。

2.新媒介领域。首先,应充分发挥新媒介的积极作用,加强要素建设,在儿童戏剧的创编、宣传、演出、展示环节做好整体联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在创作阶段,可以创立一个包含需求和共享资源的交互性剧本平台,更好地整合编剧人才、业余爱好者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优秀剧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舞台也可进行数字化模拟和处理,创建儿童戏剧场景数据库。在宣发阶段,可以利用媒体的口碑传播能力和多种新媒体手段,开展跨媒介传播。在演出阶段,可以应用高科技交互型媒体,增强现实感和科技感;演出结束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二次播映,以获得产业链收入。在产业链终端,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对戏剧衍生品进行售卖。反响强烈的可以作为新IP进行延续性剧本创作,打造系列作品,形成产业链闭环。戏剧人才之间也可通过会议、论坛等方式开展学习交流,以更好地开阔视野,提高作品质量。其次,可以利用新媒体打造一个儿童戏剧推广全平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地方剧团演出的地域限制,减轻二、三线城市对优秀剧目的需求压力。通过录播专业院团的经典剧目,开展线上传播,扩大受众面。在运营上,剧团可以在平台上提供部分免费剧目,其他剧目采取收费制。政府可以通过惠民项目购买儿童戏剧的播放权,在学校和社区等地投放,利用新媒体更好地开展儿童艺术教育。再次,在注重虚拟环境与先进技术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剧目的写意化处理。相反,虚拟现实与先进技术可以作为写意追求的新载体,往艺术真实而非打造真实方面靠拢。例如在2019年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荣膺大奖的《二十四个奶奶》,通过演员肢体表演与灯光辅助展现出场景与寒暑四季的诸多变化[6],以观众想象对接舞台表意,对二十四节气背后的亲情体验进行了写意化处理。最后,还可借助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扩充表达,丰富戏剧的结构形态。例如,近年日本儿童戏剧《草间物语》中的独轮车元素,巴西儿童戏剧《动物夜狂欢》中的人影、手影元素等。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入,不仅能更巧妙地表达主题,还可以培养儿童的多元审美意识,丰富戏剧本身的艺术美感。

(二)本固枝荣,注重提升儿童戏剧剧目的质量

要想提升剧目质量,就要对儿童本体进行同理心思考,尽可能地拓宽儿童戏剧的内容视域。

1.儿童戏剧生活化。将少儿所处的现实经历进行客观还原与艺术再现,并合理引导受众树立正确观念[7]。以现实真实代入艺术真实,拉近生活与戏剧教育的距离,引起儿童共鸣,帮助儿童成长。另外,戏剧生活化给予儿童不同的认知视角与能力,使其能从身边事物感受生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儿童戏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2019年的《你好!我是你姐姐》,就从儿童视角解读了二孩政策下孩子的情绪问题,对人们热议的社会现象做出了很好的社会价值引领。

2.文学经典儿童化。通过儿童化的典范文学作品接收到经典作品内置的思想。以2019年的儿童剧《李尔王》为例,不仅通过增设导赏环节、保留游吟唱段,还原了原著的风格魅力,还以艺术化手段委婉表现悲凄结局,打破固有的大团圆的戏剧认知,深化了对孝道和真诚的思考。以剧团为例,中国儿艺推出的“世界经典作品系列工程”反响强烈,其第三部剧目《悲惨世界》在2019年底正式建组,文学经典儿童化进程如火如荼。经典儿童化通过还原公认的精神财富,传递其背后的文化思考和精神内核,给予孩子正确合理的方向引导和艺术认知。正确把握儿童戏剧的娱乐性。区别于感官娱乐,儿童戏剧的娱乐性更多是一种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客观化的美感。这种美感可以使儿童保持正常的观众黏度来进入剧情,以更好地进行审美价值的艺术熏陶。另外,“游戏精神”是“玩”的儿童精神,也是儿童文学的深层基础[8]。儿童戏剧的娱乐性更能满足儿童的游戏天性,弥补校园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的问题。不过,一味夸大娱乐性只会导致儿童戏剧媚俗化,文化传导能力降低,失去了文化背后的心灵体验和价值引导。针对儿童戏剧行业人才流失问题,要重视以下几点:首先要完善儿童戏剧人才智库,进行定向的人才储备。创建各级戏剧人才孵化基地,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培训。其次,健全“传帮带”机制,新老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等规范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行业文化传承。再次,对新编剧也要适当给予倾斜,比如小规模试演、登陆公益展演平台,更好地激发新生代编剧的独立创作能力。最后,戏剧作为综合性的艺术产业,对通识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倡导高校、科研院所与用人单位联合培育戏剧人才的机制,兼顾理论与实践,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儿童戏剧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可采取相应的行业补助和减税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或项目来集聚人才。合理地保护和培育人才,可以促进儿童戏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质量意识与责任心。剧团应当提高创作标准,完善内部剧本审改机制,加强内部培训,强化品质意识。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儿童戏剧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更需要教育者自身具备正确的认知视角与价值观。对于培养戏剧专业人才的高校而言,要将责任教育融入校本教育中,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剧团而言,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设立奖惩制度,更好地提高剧团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另外,社会影响假说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也为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铺垫了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责任心的提高更易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如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福会儿艺)通过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班等公益活动,对残疾人学员进行相关艺术培训。2020年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中福会儿艺创作微剧《万众一心》系列,通过线上传播方式凝聚精神力量。小朋友们也组成团队,编写剧本、隔空录音,自觉地加入这场抗疫阻击战,很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提升了剧团的社会效益。中福会儿艺也在公益活动中提高了知名度与公信力,从而为剧团带来了持续的商业价值。

(三)高屋建瓴,品牌文化与本土文化建设互相促进

强化品牌意识,正确引导国内儿童剧IP发展。在新消费时代,品牌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最重要元素[9]。根据《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打造文化品牌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倡导方式之一。由此,剧团应树立具有自身艺术特色的品牌意识。以北京丑小鸭卡通艺术团为例,他们主打亲子剧场概念,题材以经典童话为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艺术品牌。另外,当下儿童剧IP发展力量不足,究其原因,在于各个领域的不对接、不了解导致产业链延续难、资本驱动力不足。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介拓宽IP接触面,扩大消费群,促成儿童剧IP的轮转孵化。要重视儿童剧IP的内容质量,贴合当今儿童戏剧的表现诉求,形成独有的文化价值。以2019年第八届“圆梦中国•春苗行动”获奖儿童剧《我们都带刺》为例,该剧改编自艺人王丽坤及其团队创作的系列动漫形象Keeny。2018年,大型儿童剧《我们都带刺》首演并招募小演员,同年开启留守儿童艺术课堂,进行公益会演。2019年,第二期留守儿童艺术课堂续航,《我们都带刺》参加戏剧节展演并获奖。该剧出发点新颖,导演廖伟希望家长通过跟孩子一起感受刺猬、仙人掌等一众“刺”形象,学会用不一样的视角去发现孩子身上的“刺”。该剧除了丰富积极的情感表达外,还兼顾了家长群体的精神反思。招募小演员的过程拉近了剧目与家长的距离,更加立体地促进了儿童剧IP的发展。外来艺术本土化。在中外艺术交流日趋密切的大背景下,应主动把控和筛查国外引进剧目,学习借鉴经典的外国儿童戏剧作品,将西方戏剧的优秀表现手法化用于本土艺术创作中。多层次、跨区域的国际交流,不仅会在品类和质量上丰富儿童戏剧市场,同时会刺激国产儿童戏剧质量的提高。将外国优秀创作思维中国化,可以使我国儿童戏剧呈现出中国特色文化内核,利于国人在对文化的他者审视中深入理解本土文化个性。传统艺术现代化。“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0]。将本土文化充分融入儿童戏剧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仅通过传统形式的插入并不能全面代表中国特色,注重传统文化本身的艺术表达和与时代结合的精神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艺术的精髓。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应积极出台文化基金等扶持政策,打造本土文化的创作基地,定期举办相关学术研讨等交流活动,搭建对接平台。对于儿童教育而言,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儿童对本土文化正确的价值向度及审美情趣。对于培养戏剧人才的高校而言,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的讲授及考核,产出更优质的、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编剧人才。同时,对盲目贴合国外IP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营销噱头等的低劣儿童剧,进行管制与取缔。打铁还需自身硬,儿童戏剧的商业化赢利绝非依靠名目式营销,而应靠儿童戏剧剧目自身的质量。以2019年剧目《叶限姑娘》为例,该剧在情节与《灰姑娘》高度相似的情况下另辟蹊径,进行了本土文化的延伸。《叶限姑娘》取材于唐记小说《酉阳杂俎》。在舞美上,以壮族铜鼓与花山岩画为创作灵感,通过特色景片,渲染出西南民族的部落氛围。在主题上,也对《叶限》原文结尾不同于《灰姑娘》表意的一段进行了思考:“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失去鱼骨的叶限还会是国王宠爱的上妇吗?这种没有情感基础的童话结局是当代审美视域下应该追求的吗?编剧孙梦竹认为,对于女孩来说,幸福应该是回归自我,而非简单地“嫁给王子”。打破“公主梦”,让孩子体悟到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支撑,对当今的孩子来说更有价值。《叶限姑娘》从形式和主题上存在着不同于《灰姑娘》的本土文化哲思。这使《叶限姑娘》打破《灰姑娘》桎梏,成为具有优秀本土文化表达的儿童戏剧。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当下,不仅要正视外来文化,对外来艺术进行本土化吸收,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通过儿童戏剧输出中国文化精神内核,进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强化文化品牌意识,吸收挖掘本土文化,对儿童戏剧进行多层次文化观照,将助推儿童戏剧提高市场竞争力,闪耀出中国特色的文化光芒。

【参考文献】

[1]吴丹妮.原创儿童剧和校园戏剧的若干实践与思考[J].上海艺术评论,2018(2):58-60.

[2]陈晴.浅论中国当代儿童戏剧发展及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8.

[4]孙卫东.浅谈儿童剧的市场化运作[J].文艺理论,2014(11):67.

[5]渠爱雪,孟召宜.区域文化递进创新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2014(2):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