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第1篇

1.关于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1)宏观考察: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界定,学者们意见纷呈,如吴定初认为教育国际化是现代人类跨越教育的时空障碍,在空间范围内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又在时间尺度上描绘明日世界教育图景的一种自然进程。朱军文认为,国际化是用以表征人类由狭义的地域联系走向社会化普遍交往的程度和水平的范畴,是建立在经济和科技走向全球一体化基础上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趋势,教育国际化是这一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少东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当今教育的整体特征和历史趋势,属于历史的范畴,也是发展的概念。袁利平认为,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出现的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互动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趋势,教育国际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上研究人员均从宏观层面出发,将教育国际化视为以经济为主的全球密切联系影响下教育发展所必然面临的历史进程和客观发展趋势。(2)微观定义:教育国际化内容要素说除了对教育国际化宏观层面的考察,不少学者立足于探索其微观定义,如李炳煌提出,教育国际化应注重: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②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并为本国发展所需要的人;(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肖凤翔认为,教育国际化应该包括以下3方面:①培养受教育者适应国际化的能力;②增强学生国际意识,促进国际理解;③促进各国教育制度的开放性,加强各国教育界合作。王华丽认为,所谓教育国际化是站在国际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发展本国的教育,使本国的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一部分,为其他领域的国际化提供援助,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国际交流、教育的国际理解和教育的国际合作,以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刘贵华提出,教育国际化包含以下5个要素:①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旨在培养面向世界,具备国际意识的开放型人才;②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以及在已有课程中添加国际性内容;③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④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⑤教育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以上研究人员从微观层面考察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和所应包含的要素,提出自己的观点。

2.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合理性探寻

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教育领域的日益密切的合作与关联成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动因,主要包括:①物质基础,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基于全球化的客观事实和趋势走向的主观能动的价值选择;②内在动力,当代世界政治主题与各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一致性;③技术支撑,信息化社会建设与通讯科技发展;④外在驱动,教育产业化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如WTO贸易原则促使教育服务市场不断开放,国际组织又推动这一发展。3.中国本土教育国际化研究从词源上来看,国际性的(international)和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两个词汇是英语国家的舶来品。在我国,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是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世贸组织规则规定其他国家申请加入必须将教育作为服务贸易向世界开放,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如果教育市场对外开放就会影响国家而颇有异议。2003年中国加入WTO组织时,143个成员国中仅40个左右承诺了教育市场开放,事实上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并未承诺开放教育市场。中国承诺教育市场开放但有所保留:(1)义务教育不做承诺;(2)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方面的教育不做承诺;(3)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须接受国家调控;(4)中外合作办学须由中国籍人士担任校长。国内学者对教育国际化的讨论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涉及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动因、现状与对策等,注重与欧美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开展比较研究。出于对教育民族性和本土化的考虑,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则是近几年才有所涉及。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合理性探寻

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民族化博弈的产物

教育全球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进程,是科学知识无国界的本质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虽然教育全球化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消极影响,诸如人才外流、教育市场的旁落、意识形态的冲击等等,不可否认教育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与优化本国的教育;有利于加快人才培养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共享;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国家之间的理解与交融,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教育民族化是指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安排课程内容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要始终体现国家民族传统、渗透民族精神,是民族国家发展教育的内在需求。教育国际化是以教育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外在客观趋势与教育维护民族国家传统和精神的内在需求的博弈的结果。

2.教育国际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育现代化是在一定起点基础上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现为对传统教育的不断扬弃和对现代教育的不断超越。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全球化、教育民族化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共同基点和发展方向。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教育现代化引领和规范,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策略和手段,其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现代化。

3.教育国际化并不排斥教育本土化

狭义的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沟通与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并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教育本土化的合理性根据在于它是基于对教育民族性的认同和深厚民族情感追求的、历史的、具体的教育理性。教育国际化作为客观发展趋势,并不排斥教育本土化,相反教育国际化可以促成本土教育特色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措施开展对话,反观自身加以改进,在教育开放过程中走向世界。

4.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渐成潮流

20世纪末,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国际化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新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在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更开放的教育市场,谋求教育新发展的同时,从长远看,人类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可能是多元的,但终极目标与普遍价值则应当是统一的,这是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前提。尽管国内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争论此起彼伏,但在大环境影响下,如何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平等对话和沟通交流,如何应对基础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教育界不可规避的重大课题。

三、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1.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和特征

虽然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关注和实践探索最初更多地聚焦于高等教育,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础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国际化,重视外语教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教育服务贸易纵向拓展,推动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2005年以来有关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为基础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政策依据,明确管理要求并规范其运行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从地区教育实际出发,引导当地中小学探索国际化形式,形成了合作办学模式、扩展国际业务模式、项目合作与交流模式、境外教育消费模式、专业研修模式等基本模式。研究中不少学者指出,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是呈现出不少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3类:(1)形式和数量较多,但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政府在国际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仍需中小学师生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走出来”,不断“引进来”;(3)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抑或是中小学师生对国际化理念的认识水平均有待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远非是几门国际课程的引进、频繁参与国际交流与互访这些形式与表象,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从中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立足本土行动的世界公民,这是民族国家教育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内化、提升,主动参与世界竞争的历史进程;(4)基础教育国际化在不同地区、学校、合作对象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均衡发展,在经济发达的省市,部分城区中小学如示范性实验性学校,明显占优势,走在前列;(5)一些国际教育交流组织、社会中介机构逐渐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对此,政府部门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管。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球化趋势,“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

 

一、全球化趋势下文化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人类的社会生产是全面的生产,既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又包括精神文化的生产,还包括人自身的生产。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割不断的联系,人类在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同时,总是会进行着精神文化的生产,文化是一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思想灵魂[1]。它不仅仅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而且还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建立具有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文化。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面临着世界多元文化的互动和发展,文化建设应具有全球性视野,要把全球化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契机和推动力。区域一体化是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化所普遍采取的合作模式, 所谓区域一体化, 就是按照地缘关系、经济内在联系、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 而形成的区域联合体[2]。,全球化趋势。区域一体化集团往往拥有促进共同经贸利益实现的独特优势, 如天时(资源禀赋、市场自然联系) 、地利(地缘相近、周边关系) 与人和(人文优势、文化习俗相近) 等有利条件, 使区域内各国可以利用区域地缘优势, 打破国界限制共享资源、资本、市场, 共同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在此之中, 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全球大大小小的各种经济圈总体上均以相应的文化认同作为合作的基础。区域化的成功, 一方面会加强区域内的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文化上的相互认同会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二)文化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社会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是深入人心并指导、影响人们行为的思想、意识、价值、习惯和行为方式,也是一个民族和社会长期共同尊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所谓文化安全是指针对异质文化的渗透、入侵和控制,通过反渗透、反入侵、反控制来保护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完整性、独立性和延续性[3]。,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最初是以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就成为强势文化,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或者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就会受到更多的损害。文化安全是针对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文化霸权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的事实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对文化主权的保护。

中国与东盟国家同属于发展中国家, 建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区域性联合体,实现频繁政治对话, 加深相互信任,增强经贸关系, 提升合作水平,深入安全对话, 拓展全面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识。在中国与东盟加强文化合作与交流方面, 无论在官方层面、学者层面, 还是在民间, 此类活动日益频繁。双方文化部的部长级官员都已实现互访, 双方的文化艺术团体也常有交流, 大学之间的学术研讨会、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节更是不断举行。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的沟通交流, 双方在文化上的共识越来越多。,全球化趋势。但是在全球化趋势大环境下,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威胁,在相互融合、沟通交流、依存互动的进程中怎样维护文化安全成为当今全球化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作为亚洲地区和第三世界中极具影响力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同样面临着全球化趋势下文化安全危机问题。,全球化趋势。

二、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不可避免。这种碰撞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文化入侵或文化渗透,它以一种不平等的、蛮横无理的态度对待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另一种碰撞是合理的交流。不同的文化,具有自己产生的不同的环境,带有自己民族的特点,打着自己民族的烙印,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

(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的严重威胁

全球化削弱了国家控制力,西方运用文化的意识形态作为其有效的控制手段,力图使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具有权威性,通过价值观、信仰体系等精神力量让人产生心理与行为上的服从,用价值认同、心理服从达到西方资本主义用“软刀子”统治世界的目的。事实上,一些“有远见”的西方政治家提出,要着眼于“在亚洲培养一批有实力的中间阶层”、“社会精英”,并力图以西方价值观、政治观、民主观乃至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影响、征服和控制他们。利用文化合作交流优势,鼓励拥有高技术专长的人进行“技术移民”,并且通过跨国公司,在亚洲网罗高技术人才,培养和形成西方价值标准的所谓“白领文化”,并使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亚洲青年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培植西方价值观念的利益人[4]。一旦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那么可能颠覆的就是中国和东盟努力建立起来的“亚洲-世界文化共同繁荣”价值观念体系。

(二)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的严重威胁

文化帝国主义又称“后殖民主义”或“文化殖民主义”,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强大的文化传媒,对第三世界国家所实施的隐形文化侵略和精神洗脑,它以一种“友好的”、“温情脉脉”的文化殖民主义侵略方法使“落后的”东方在西方文明的抚慰下俯首就范[5]。通常以经济全球化框架中的经济上的优势为主要依托进行,利用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或项目援助进行文化渗透。目前,以发达国家为首的各区域组织同“中国-东盟”合作机制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的输出,进行文化产业形态的殖民入侵,从主宰人们生活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全球化趋势。

(三)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变化多端的国际局势对“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的严重威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而出现的,譬如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为各国所重视的金融安全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随着美国一“超”独霸国际格局的加速形成和对西方特别是美国不满情绪的滋长而出现的恐怖主义问题,以及SARS和禽流感等疫情的传播等等都会对文化安全造成“链接式”波及。此外,变化多端的国际局势大大增加了“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实现文化合作一体化目标的难度,而且严重影响了东盟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合作,延缓了东盟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从东盟在维护东南亚地区安全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来看,其一直所致力的以东盟地区论坛为基础的多边安全合作在通过与区域外大国对话以减少外来威胁、增加自身的安全感方面的确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协调外部安全关系、特别是在进行东盟与世界组织及各大区域组织之间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安排方面却做得不够,协调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文化合作由此而产生防范心理,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三、全球化趋势下维护“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的对策

“中国-东盟”关系走过了从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最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平凡历程。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融合日趋加深,在重点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在应对公共安全问题上相互支持,在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区域合作上紧密配合[7]。我们为此必须在全球化趋势之下,努力维护“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文化安全,让其成为亚洲地区国家间友好交往与合作的典范,为各国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促进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核心体系和“忧患意识”

要在对当前“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合作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所处弱势地位及其原因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 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创建新的文化安全观。这种新的文化安全观的首先必须符合“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发展情况,反映“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利益的文化安全观,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安全观;其次还要符合充分利用全球化资源、市场的积极发展文化安全观,而不是疏离于现代世界体系之外的、消极的、孤立主义的文化安全政策[8]。,全球化趋势。

(二)用辩证的方法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继承与创新、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大力推进有“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建设,借鉴国际上加强和维护文化安全的经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大力进行文化创新;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民族文化之中,积蓄文化势能;抵制西方不良文化观念的侵蚀和影响,坚决反对全盘西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大力发展“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建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产业合作区

应当说文化的发展繁荣与文化的安全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文化安全提供抵御风险的内在基础和战胜威胁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文化安全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发展文化产业,要实行国家和政府联合为主导,确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的运作目标,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保证“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建设发展不受制于任何外国文化利益集团。

(四)将文化安全危机管理纳入“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危机管理系统之中,建立综合性区域文化安全危机管理系统

文化安全管理机制,是一个国家按照本国的文化利益、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需求,建立起来的对国家文化安全状态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形态[8]。我们要建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就要通过各个国家的内部整理和外部监测来实现,对区域文化安全进行合作机制、控制机制、督导机制、反馈机制以及抗干扰机制测评。

参考文献

[1]俞可平著.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P126

[2]张骥、刘中民等著.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P280

[3]马纬野主编.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P290,292

[4]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鲁毅、顾关福.新时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C].北京:时事出版社, 1999

[6]李毅夫等著.世界各国民族与宗教概览[M].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7]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上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第3篇

因为考察中国舞美的新发展,就要面向世界,站在世界舞美的高度。那么,世界舞美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多元化

多元化的21世纪,世界舞美也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舞美构成要素的多元化

舞台美术原本就由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灯光、音响效果等多种要素构成,并且涵盖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实用美术乃至建筑、园林、音乐等各种艺术因素。而现在,除上述多元化因素之外,又囊括了广告宣传、海报制作、节目单设计等等。可谓是舞台艺术“大综合”之中的“小综合”,其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艺术风格的多元化

过去的舞台美术,基本上分为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两大艺术风格,而现在的舞台美术,除了这两种艺术风格外,还包括了印象派、抽象派等西方现代派的艺术风格。其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越来越鲜明。

(三)纵横交汇

世界舞美还呈现纵横交汇的发展趋势。在纵向上,呈衍化特点,即从本民族或特定区域的艺术源流出发,保持传统特色又赋予时代精神。我国戏曲舞美就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结合的有力证明。欧洲各国亦如此。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舞台美术,也都既有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新时代的新元素、新特点。

(四)时空造型的多维拓展

作为舞美的主要方式——舞台时空造型,也呈现出多维拓展的发展趋势。许多舞美大大加强了动态功能,大幅度地拓展了时空落点与表现范畴。或用朴素的造型形式表现深刻的内涵,或用华丽的形象构成奇特的景观,但都共同致力于将舞美由仅仅是舞台艺术局部的装饰发展到总体意念的表达。从舞台的二维空间发展到三维空间,并进一步发展为包括观演关系的演出场所在内的多维动态时空的立体化结构设计。例如音乐剧《猫》的舞美设计,就像整个剧场内外设计成一个“动物世界”,使整个天地真正变为一座“大舞台”。

二、科技化

综观世界舞美,呈现明显的科技化发展趋势。许多现代化的高科技,都进入舞台美术领域,例如电脑设计的布景、投影布景、激光布景,灯光中的电脑灯、激光灯,音乐音响的电脑调音台等等,使整个舞台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像,令人耳目一新。

现代化的声、光、化、电等各种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舞台美术真正形成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

三、人性化

在人性化的21世纪,世界舞美也呈现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充分发挥舞美设计师的作用

尊重舞美设计师,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性。例如在捷克,就有舞美设计大师斯沃博达与威赫尔。国家对他们格外重视,不仅待遇优厚,而且分配有高级豪华的别墅。政府对舞美的高度重视,促进该国的舞美学科走在世界舞美前列,成为世界舞美中心。他们把举办国际舞美展览活动当作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把舞台美术看成是人民文化生活中进行综合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舞美设计新人

许多国家的艺术院校或戏剧院校,都设立了舞美系或舞美专业,大力培养舞美新人,这也成为世界舞美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对各国教育的发展都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以期更深刻地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把握其动向,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政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及通讯、信息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大大地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在21世纪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国际化问题予以关注。作为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含义的界定

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涉及面较广,人们对此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所给予的解释亦各不相同。

在1986年“亚洲高等教育国际讨论会”上,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喜多村和之教授提出了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条标准,即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他认为:“首先,所谓‘国际化’就是指本国文化被别的国家与民族所承认、接受并得到相当的评价。一个国家大学的学术水平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评价,就意味着该大学的教育、研究的机能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它为外国学者和留学生所接受,在国际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第二,确立能够活跃于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学者和文化间的交际、交流、交换的章程与制度,并使之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例如,完善大学在教育、研究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章程、规则与制度,使之适合外国研究学者和留学生的要求,发挥相应的作用。第三,‘国际化’就是指像对待本国人一样平等看待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的个人与组织。在大学里,应使外籍教师享有与本国教师同等的资格、待遇,并接纳他们为教授会成员;对外籍学生也应不分国籍与出身,一视同仁。”

美国学者汉斯·迪·威特等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一书中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含义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看作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和过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把国际的意识与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相结合的过程;第二种观点倾向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三种观点强调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国际教育与教育的国际化是同义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予了以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如上所述,当前理论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对它的界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通常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博采各国高等教育之长,并把本国的教育理念、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融合到高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功能中的趋势和过程。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创新和传播知识与技能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历来超越国界。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新的现象,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兴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全球化进程中的合作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关注培养具有寰球视野、国际观念和在国内、国际都具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而这种竞争力的提高靠的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高等教育不仅要在培养的人才素质上,而且要在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方面拓展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兴起与推动

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以高科技为底蕴的网络科技,在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潮水般地传递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最新信息,直接影响着全球网络经济、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高等教育系统在很多国家都是信息的创造、生产和传播的核心机构。近年来,多由发达国家提供的跨校、跨国以至跨地区的学位课程越来越多;跨国乃至跨地区的网络(虚拟)大学正引起越来越多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兴趣。可以预言,随着网络社会与信息社会的逐步实现,终身教育与学习社会的形成,教育网络化将成为21世纪向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不仅极大地推动而且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手段与捷径。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解决全球问题的要求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愈来愈多的需要携手解决的问题。如:全球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的失控、文盲、贫困和失业、种族冲突等等。这一堆令人困惑、棘手的困难迫使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各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与贫穷落后相伴而生的文盲、女童和妇女教育以及处境不利人群的教育等需要通过国际援助与合作加以解决,国际社会面临共同的教育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时代的要求。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和新特点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强教师交流工作;多途径开展学术交流;推进课程国际化;开展教育发展援助;尝试国际合作办学;强化外语教学等七个方面。顾明远和薛理银在《比较教育导论》一书中的概括比较科学和全面。他们从人员要素、财务要素、信息要素和结构要素四个方面来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人员要素的国际化指的是各类教育主体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其中学生、教师和学者的国际交流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财务要素的国际化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的来源与分配的国际化,以及教学与科研设施的国际化。信息要素的国际化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育知识等的国际化。结构要素的国际化指课程学习的学分制度,外国问题研究机构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机构等,它们是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保障。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实践领域的广泛开展及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将会越来越丰富。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特点

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教育目标的国际化、教育内容、教育合作和教育竞争的国际化的特点,进入新世纪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并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

1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主体发生了变化。20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主要受政治、外交或国防政策的影响,国家或政府实际上成为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直到20世纪70年代,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种活动,如留学教育等,基本上都是由国家直接拨款资助,属于国家对外交流或外交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国家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单纯强调教育援助的交流中,高校扮演的角色是次要的,受益不大,积极性也不高。80年代以后,许多高校发现扩大对外交流既可以从外国留学生身上赚取大量经费,又可以扩大学校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因此,千方百计地扩大招收留学生规模,大学逐渐替代政府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主体。

2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朝着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目前,贸易形式的教育服务已经在某些国家成为一项主要的贸易。2000年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教育服务贸易分别是他们本国第三、第四和第五大服务出口业。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教育援助,如,向发展中国家派遣专家顾问、提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免收学费或提供政府奖学金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西方许多国家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政府投资,高等院校一度面临着办学经费拮据的困境。发达国家开始改变对外以无偿援助为主的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政策,终止大部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教育援助项目,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重点由援助和合作转向以营利为主要目的。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阶段,随着入学人数的减少,许多院校出现了生源危机,因此,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拓海外学生市场,提供收费教育服务,实施跨国教育等,成为许多国家大学增加院校收入的重要渠道。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也确实给发达国家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对2001~2002学年留学生的经济贡献所做的调查显示:美国平均每个留学生对经济的贡献达到20501美元;2001~2002学年,全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对美国经济总的贡献值达到119.5亿美元。

3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不仅表现在传统的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国际性交流,而且表现在信息资料和多种教学仪器设备和教育观念等资源的共享。以及包括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学位制度在内的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都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内容。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第5篇

2011年是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20年来,中国与东盟通过互利合作,不仅繁荣了地区经济,也维护了地区和平,堪称区域合作的典范。2011年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中国国家总理、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柬埔寨首相洪森、缅甸副总统吴丁昂敏鸟、老挝副总理宋萨瓦-伦萨瓦、泰国副总理吉滴叻、越南副总理阮春福,东盟秘书长素林,以及中国和东盟各国商务、环保、质检、金融、电信等多个领域的部长出席本届盛会。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欧州、北美、日韩、北非、中亚等更多的区域外组织和机构参展参会。会期举办“投资加拿大说明会”等一系列活动,使得其他的经济体与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得以进一步提高,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商机。本届博览会还首次举办了有中国和东盟10国投资促进部门代表参加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峰会,并举办中国“走出去”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活动以及一系列投资促进推介会,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提供了支持。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能加强发展中国-东盟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调剂资源余缺,参与世界资源的分配,为中国与东盟企业创建了更加便利的发展平台,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

2.发挥比较优势。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合作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各自先进科技成果,增强各方自力更生能力。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中国加强与东盟合作,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不仅有利于中国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分工链,还有利于促进国内改革开放,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积累经验。对东盟国家来说,则可利用中国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实力、工业体系和市场缓冲力,带动东盟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应对跨国公司挑战,共同促进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双方加强互利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举行,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作用的职能。

2.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与东盟的深层次合作,有利于中国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分工链;有利于促进国内改革开放,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积累经验。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理就深化中国东盟务实合作,有利于中国东盟由竞争走向“合作双赢”,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总理就深化中国东盟务实合作,提出六点倡议表明,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发展经济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科技等领域。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是我国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促进东盟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这既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加速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1.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举办,将为东盟和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双方的互补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深化合作,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

2.发展的观点。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从无到有,到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到中国和东盟的深化合作等,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3.矛盾的观点。中国-东盟既合作又竞争,在合作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强化合作。

[创新训练]

1.展望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与东盟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多种形式发展对外贸易,该模式可以( )

①促使国内企业的产品都达到国际化水平②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③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④促进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过去20年的合作中,中国与东盟的关系逐渐由“对话伙伴”提升到“战略伙伴”的高度。中国与东盟发展友好关系,有利于( )

①使东盟成为世界性国际组织②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③中国与东盟国家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④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创设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1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周年。中国与东盟关系能稳定发展,主要原因是( )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有共同利益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得到东盟国家的理解④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本届博览会开幕式上的短片,让现场观众沿着2000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共同铺就的“海上丝绸之路”轨迹,共同回顾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2000年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2004年开始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2010年如期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让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更加广阔的多领域合作通道。“让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更加广阔的多领域合作通道”的哲学依据是( )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是相互依赖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造必要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大平台举办2011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出版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据此回答5、6题:

5.中国与东盟十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

①国外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表明( )

A.中国是亚太经济的主导者

B.我国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C.东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

D.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发展密切相连

7.材料一 20年来,中国-东盟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深化,中国-东盟博览会走过8年,常办常新,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加速发展,成果显著。中国与东盟友好交流,合作共赢,给双方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该趋势对我们有何要求?

材料二备受关注的第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1年10月21日开幕,期间举办了2011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系列交流活动。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加强与东盟间文化交流活动的依据。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D

7.(1)经济全球化趋势。①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②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