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互式网络传播

交互式网络传播

交互式网络传播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互联网 交互式平台 Web2.0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與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西安710128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Web2.0阶段,应用的难度逐步降低,从而降低了网络用户主动参與网络内容生产的技术和经济门槛,使技术與用户的需求得以很方便地结合,从而形成了人人制作内容、分享内容的应用模式。Web2.0应用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因此,Web2.0意味着数据的解放、虚拟应用、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與、组件化、共享、社区化、混合、智能化和长尾等等,不仅创造出了超越传统网络页面技术内涵、引发丰富用户体验的网络效应,也促成了互联网交互式平台的形成。

一、Web2.0引致泛传播现象

人类的信息传播类型主要由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组成,传播模式则主要有单向、双向以及系统传播等三类。在Web2.0时代之前,这五种传播类型及三种传播模式基本上属于各自为政的情形。虽然也会有交叉、有涵盖,例如所有的传播均以自我传播为前提、组织传播中会包含人际传播活动等,但总体上讲,交叉或涵盖并不鲜明。而在Web2.0时代,互联网的交互性與开放性催生用户参與到了网络传播中,于是情形发生了剧变,各种传播类型、传播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高度融合,泛传播现象应运而生。

所谓泛传播现象,是指在网络传播形态中,人类传播的几大主要类型及主要模式均被涵盖其中,它们相互交叉,彼此交融,共同构成了更高层面的传播。泛传播现象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几大信息传播类型在互联网中的并存,二是指传播模式的并存,三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各种传播类型、传播模式的并用。

首先,人类信息传播类型共居于互联网空间之中。网络环境下最典型的自我传播存在于博客之中。自我传播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是自我传播的核心。博客的实质是网络日志,是人们利用互联网页面记录自己内心活动、所思所想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博主的心境、情绪、思想,而且也反映了外界事物在其人其心所形成的刺激與映射。博文的撰写过程就是博主对相关信息的处理过程;其次,网络传播环境中存在着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既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语音形式,甚至可以通过视频,形成一种类似于面对面的交流。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在时间、空间上弥补现实人际传播的不足,将时间和空间造成的鸿沟最大程度地消弭,因而具有高度的广泛性。人们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传播工具,可以随时、随地地與他人保持畅通的联络,进行实时的交谈,任何一次从发出方到接收方的信息传递都可以在一瞬间完成;而且由于互联网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度联通,使得跨越空间的交流变得轻而易举。毫无疑问,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互联网中也不鲜见。BBS、网络论坛、QQ群等社区性质的网络传播介质下的传播大都属于群体传播,具有身份隐匿、表达自由等特点;各级政府利用自身的官方网站、企业利用网站及品牌社区所进行的对内與对外传播,都属于组织传播的范畴。大众传播更是借助于互联网实践着传统媒介的网络化生存。从1994年11月网景公司推出因特网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1.0之后,就激发了全球性的传统媒体上网热潮。在我国,1995年出现第一家全国性电子日报《中国贸易报,电子版》。之后至今,报社、电台、电视台大举兴办网站,传统大众媒介的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此外,网络内容服务商所开办并经营的网站,也即通常所说的商业网站也具备大众媒体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互联网上的大众传播。

其次,三种主要的传播模式共生于网络传播环境之中,共同型构了网络传播模式。在Web2.0的网络环境之下,网络用户的互动参與越发频繁和活跃,用户生成内容已经成为网络内容生产與传播的重要方式,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难以继续维持其主流地位,代之而起的是以互动为前提的复合型传播。有研究者主张以“泛传播模式”这一指称来概括性描述网络传播中的过程,认为二级的或多级的传播模式变成了不确定的泛层级模式,线性的、双向的、明晰的大众传播模式变成了非线性的、多向的、混沌的泛传播模式。不管怎样,以往的主要传播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共生共存,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这已然成为事实。

第三,信息传播活动对各种传播类型、传播模式的复合运用。由于Web2.0带给用户的是可以全方位参與互动的传播,它采用一种放权、自定义的方法倡导用户自己主导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自己定制和管理所需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让用户参與其中。这就使传播活动可以最先发生于个体内部或个体之间,形成自我传播或人际传播,一定规模(3人以上)的人际间传播就构成了群体传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传播往往会被具有大众媒体性质的网站所注意并转载或深度报道,于是就形成了大众传播。这一过程中,会有“相对于一个节点的”局部传播现象,也会有“总体的传播”现象,而无论哪种,都会是单向、双向及系统传播模式的复合。例如,由博客尤其是名人博客所发轫的网络传播事件、起自于社区论坛进而蔓延到其他网络传播介质的传播现象中都不再是单纯某种传播模式发生作用。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就是首先由博客网站将信息报出,属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复合的泛传播现象。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互动传播;理念;方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3-0102-02

一、公交移动电视互动传播理念的确立

公交移动电视自从在我国出现,并相继在全国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开播以来,它的迅猛发展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引起了传媒界和移动电视业界对它的重视与研究。众多研究把它定位于“新媒体”。据笔者多年从事公交移动电视节目制作负责工作的实际与经验看,之所以称它为“新媒体”,更多的是在于它的数字传播技术的新和先进性,在于它实现了把电视在家庭等固定场合的传播,变为了可以在公交车移动的车内环境中传播。从而大大延伸了电视传播的范围,实现了“电视无时无处不在”,“受众随时随处收看”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新媒体”应该是在传播技术手段上的“新”带来了传播理念和制作上的“新”,但从全国各城市公交移动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的实际来看,实质上并没有什么“新媒体”的理念。

由于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大多是从传统电视台分离出来的,因而沿袭了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多是采用“电视文摘”的手法,从地方台、中央台等频道的节目中,将新闻、资讯、娱乐、体育、知识服务类等节目通过收录,重新压缩、摘编、组合、包装播出。节目制作观念上依然是传统的“传播者为本位”的理念,传播更强调公交移动电视的“唯一性”、“强制收看性”的单向传播,我播你看,让受众大多处于被动接收地位。加之公交车上收视环境的嘈杂、干扰、以及公交乘客乘车时各种散漫和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状态对收视的影响,这些都使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提高、优化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

首先,应在节目制作理念上有较大突破,这个突破的要害问题,就是建立互动传播的新媒体理念。这一理念首先有着先进传播技术的支撑。当今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给广播电视带来了一场变革,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大力推进,使公交移动电视能搭上这辆快车,融进有强大互动功能的网络平台,以伸延自身的传播范围,使公交移动电视向纵深发展,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完全交互式的新型媒体服务器。

其次,随着现代传播数字技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理念在发生着根本的转变:由“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网络互动技术的发展,使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传播,而是主动地寻找信息,参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这种交互式的传播方式使得任何人都可能参与到传播系统中而成为信息的主角,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人崇尚自主,渴望参与交流的心理要求。“传播应该是从公众到公众,否则公众就有权利与义务拒绝那些盗用自己名义说话的人……”。(《当代新闻学》贝尔纳・瓦耶纳)。

因此,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观念,是传播观念回归到传播本来的精神要义:交流。通过互动,一切为了受众,一切为受众服务,应成为媒介的共同准则。基于以上阐述,因此,公交移动电视媒介人要优化与提升传播效果,克服公交车上传播环境的弊端,就要从根本上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互动传播理念,借助现代网络互动传播技术,寻找互动传播方式,让公交受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节目中,通过互动变被动,无意,散漫接受传播到主动,有意、积极接受传播,使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获得有效的支撑与提高,传播效果真正到位,真正发挥公交移动电视新媒体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二、公交移动电视互动传播方式

互动理念确定之后,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应积极寻求、探讨互动传播方式,并勇于进行实践,以获取最优传播效果。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最利于公众发表自己意见”,互动交流性最强的新媒体。并且它的最大传播特点是可以把当今社会各种类型的传播方式集合在一起,实现独特的综合传播功能。由于看到了网络媒体这种强大的传播特点和迅猛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电视媒体包括有的移动电视传媒已纷纷向它融合,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借助这一传播平台的优势,延伸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电视媒体网站在理念上并没有真正把网络当作与受众互动的最好传播平台,大多是把它作为电视节目预告表,媒体动态、栏目介绍,外加新闻资讯等内容的传播平台。对此,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应清醒地认识到:互动是网络媒体的核心与灵魂,双向传播是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从而避免对它的认识误区。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和发展趋势下,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应积极行动起来,克服自身缺乏互动传播的弱点,寻求与网络媒体密切结合,整体互动的方式,进而带动与公交受众的互动,并以此深化、拓展公交移动电视传播领域,全力推动传播效果。目前,公交移动电视媒体首先要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媒体网站。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与公交受众互动。

(一)节目制作播出前的互动

以往许多城市的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大都对公交人群进行过问卷调查,以此为设置与制作节目的依据,但这类调查往往缺乏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更多的是一种姿态。现在公交移动媒体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便捷地通过网络对经常乘坐公交车的网民进行受众调查,栏目调查、选题调查,问题建议调查和相关背景资料的铺垫。采用这样的互动方式,实际上是使网络成为公交移动电视节目的一个策划中心,在这一互动中,如果切实树立起“受众为本位”的理念,那么公交移动电视节目到底由谁决定,就一目了然了。通过节目制作前的网络互动调查,节目制作人可及时地了解到公交受众的所思所想所说,了解到媒体自己原有的策划是否符合广大公交乘客的要求,节目制作人员自己的选题是否贴近公交受众的实际。总之只有在制作节目前通过采取这样交流、互动方式的网络调查,才能在更大范围内了解到公交受众希望看到什么样的节目和对现有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使节目的策划更符合公交受众要求与愿望。

(二)节目制作、播出中的互动

这类互动方式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在栏目中开辟互动内容,广泛吸引更多的公交受众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成为节目的主角:形成“点对众”的传播,以吸引同类型公交受众的关注与共鸣。“电视越来越倾向于参与之事、而不仅仅是观看之物了”,(挪威・特里恩・席沃森传播学教授)在日益I}缶近的信息化时代,对于新近发生的各类重大新闻,受众不仅仅

要求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报道,满足自己的“新闻欲”,更希望媒体能成为自己发表意见,展示主张的平台,实现其同样强烈的“表达欲”,“我要说”已成为当今受众的新特点。例如:公交移动电视节目中最重要的是新闻类节目,各地公交移动电视媒体一般都是采用将中央台,地方台播出的新闻收录下来,重新编辑、包装后再延时播出。如果能在这些播出的新闻中抓住一些重大的热点新闻,到公交车内站台上,请一些公交受众对这些新闻发表自己看后的感爱与想法,以“我评新闻”的角度制作随后播出,这样不仅使媒体与受众形成了互动,加强了受众的参与性,体现了个体话语权的被重视与尊重,让更多的受众获得了满足感,而且增加了新闻的个性色彩与反馈效果。

另一方面,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可以借助网络与受众形成互动空间。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移动电视观众短论坛”,并在公交移动电视上随时播出自己网站的域名,乘客在公交车上看到移动电视播出诸如“房价”、“拆迁”、“医疗”、“环保”等热点新闻话题后。回家后可以通过网站“移动电视观众短论坛”上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主张,然后公交移动媒体再把它制作成“大家谈”节目播出,回馈给公交受众,以引发更多的公交受众关注和参与深入讨论。这种通过网络吸引受众参与互动的方式,不仅仅只限于公交移动电视中的新闻类节目,也可以类推到生活服务类,信息资讯类,甚至娱乐类节目中去。以实现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借助网络力量,通过互动对自身节目内容的再拓展和再开掘,进一步扩大传播效果。

(三)节目播出后的互动

公交移动电视节目播出后,为检验播出效果,可以随时采用网络互动方式,调查受众对播出节目的反应,让受众评出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节目,使自己的网站成为公交移动电视节目的评估中心。这个评估中心能根据受众的反应,及时调整,改进、完善节目。网络评估保证了公交移动电视媒介人与公交受众的持续对话与沟通,双方可以相互发问,相互交流,相互启示,共同促进公交移动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第4篇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与特征

说起网络传播的优势特征,有人把它比喻为:网络媒体擅长的是多兵种合成作战的“大规模立体战”、“闪电战”,而不是单兵种的“游击战”。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其优势在于集多特性于一身,其集合优势所显示出的威力远远超出这些特性的简单相加。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前三类媒体特征不同程度的综合。时间上可即时、随时播报,可长期使用,一经上网可随时查阅;空间上,容量无限大,覆盖全球,使全球性信息海洋真正成为现实;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上,一改此前媒体受众的被动地位,第一次实现了相互间的平等。而这些,其他三类媒体是目前所不能及的。

具体来说,互联网传播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数字化是互联网传播存在的前提,这一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使网络传播不仅便于复制和传输,而且便于不同信息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在文字、声音和图像之间方便地相互转换。数字化又赋予网络“海量”信息。由于互联网特有的超文本和超链接特征,网络信息不仅量大无穷,而且形式丰富多样,网民不仅在网上可以看到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还可以搜索相关报道、相关资料乃至相关网站。由于数字化传播的领先优势,时效性成了网络区分于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特征,特别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速度飞快,信息来源广泛,制作信息便捷。因此,网络传播可以随时新闻,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连续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可以随时“刷新”信息,在实效性上远远超越传统媒体。同时,由于数字化传播的特点,网络集中具备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的综合优势,实现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手段的有机结合。时下流行的“流媒体”技术,更是把广播、电视节目完整地搬上了网络,以“数字流”的方式向受众传输,接收便捷,选择自由度高。这种多媒体技术的传播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人民接受信息的方式,同时还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面的亲身传播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虚拟化个人传播”方式的盛行。

三是传受关系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围绕新闻事件,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双向沟通和传输,反映着受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互联网使新闻的传受双方互动交流真正成为了现实。交互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与传播媒体最大的优势之一。尼葛洛庞帝曾对网络作过形象的描绘:“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改变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的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②与其他三类媒体相比,匿名化所带来的平等性特征使得交互性在网上大放异彩,在网上凡有BBS(电子公告板)、聊天室、在线游戏等的任何一处,你会发现都是人来人往,不亦乐乎。网上论坛就是发挥网络互动功能、增强网民参与意识、了解社情民意、加强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也是互联网的独特优势。交互性同样给网络媒体注入了不少的活力,使其在编读往来方面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互联网的强大的互动功能还催生了互动性新闻。在这网上,受众既是新闻的消费者,又是新闻的"制造者"。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不仅提高了新闻的社会关注度,而且丰富了新闻的内涵。

二、网络传播加速受众分化

网络传播以其巨大的传播优势,极大地推动着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变革。其中,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最大差别还在于传受关系上的嬗变。网络传播加速了受众分化和个人传播的发展趋势。

首先,网络的技术优势加速了受众分化,使个人传播成为可能。个人传播要成为可能,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接近并自由控制的“信息平台”,网络就为受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网络技术使人们期待已久的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互动不再那么艰难,并以其开放式结构和海量存储能力为各种讯息意见的进入与碰撞提供了包容空间。比如在“博客”虚拟社区中,每个人都可以凭借简单的网络知识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园地,依据“博客”提供的平台,自由地编辑和自己的信息和作品。

其次,网络对传播最大的改变首先表现在传受关系上的嬗变。对于受众来说,网络技术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提高了他们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受众的分化趋势是难以避免的。影响受众分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受众接受心理以及媒介形态的变革。而网络传播的发展,不仅是媒介形态上的巨大变革,更拨动了受众心理上最敏感的神经。

大众传播是一种点对面的单向的传播活动,即由传播者主导的面向广大的受众的有组织、大规模的定向活动。大众传媒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同时又是信息和舆论的控制者,谁掌握了媒介谁就可以控制信息和舆论。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持着信息流动的“窗口”。经过把关人的过滤和筛选,剔除那些被视为不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内容,而将那些已包含着自身价值观念和主观态度的信息传达给受众。

网络传播改变了传播者与传播工具之间的关系,受众与传播者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受众上网,犹如进入一个偌大的信息的超级市场,信息不是从传播者那里“推”向接受者,而是由接受者从传播者那里“拉”出来。互联网上的信息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如思维方式、兴趣爱好、资料类型等任意分层组织自己的信息,而网上的信息获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任意选择其中每每一条信息。网络传播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的传播方式,既有点对面的传播又有点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网络传播意义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只有一种性格的整体(单数),而是无数个个体的相加(复数)。从技术上讲,互联网络无非是将世界范围内属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及外设联结在一起,实现其相互间的通信。网络传播是对所有“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的解构,在网络这个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信息平台上,传播者和受众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互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者与接受者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共同分享着信息和经验。尼葛洛庞帝说,“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大众传媒将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受个人信息的系统。”

这种“真正的个人化”正适应了当前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社会阶层的变迁,利益主体的分化,加之消费时代受众对传媒的心理期待升值,造就了价值体系的多元化,进而促进受众需求的分化与多元化。传媒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政治体系中的一部分,互联网就是这种环境中的一分子,“孜孜不倦”地推动着受众继续分化。由于网络为小范围的受众提供了和获取信息以及“发言”的平台,小众传播逐渐成为可能。

再次,网络传播的交互式的特征赋予受众更多的“自由”权利。在转轨与转型同步的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分化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平衡、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有一个“社会减压阀”,为公众提供交流与呼喊的空间。

虽然大众传播理论中也引入了“反馈”的概念,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来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据此来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以实现传播的目的。但由于受这种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的局限,大众传播的反馈大多是滞后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传受双方不能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而网络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传播,传播者不仅可以在网上面对面地进行传播,而且彼此可以在角色进行互换,传播者可以成为受传者,同样,受传者可以成为传播者,网络传播克服了大众传播单向线性传播的局限,信息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自由的双向的流动,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使信息交流变得更加轻松、方便、快捷、自由,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效率。网络传播中的受众是网络传播真正的主体,在网上他们享有与信息者完全相同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一)知晓权(therighttoknow),受众有权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了解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如利用政府网站对政务进行知情和知察);(二)传播权(therighttocommunicate),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网络特有的方式(如BBS、Email、个人网站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三)传媒接近权(therightofaccesstomassmedia),这项权利赋予了传媒向公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受众有权通过网络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如参加网络媒介组织的各类讨论。

这种“参与自由”与“互动自由”和正是迎合个人传播的最大吸引力。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信息准入特权。传统媒介作为庞大的信息机构,人们赋予了它监视环境职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选择的职能。他们拥有信息准入的特权。符合把关人利益的信息被传播,符合公众利益而与把关人利益相违背的信息则可能被遏止,把关人(媒介)利益超越于公众利益之上。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强势力量可以利用媒介,处于弱势地位的声音难以接近媒介。③版权所有

三、“博客”与个人传播的新发展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同传统的信息传播具有很多共通之处,它们一样切合信息传播的规律。拉斯韦尔所提出的"五个W模式"依然可以适用于网络,只是这五个W要素在因特网传播特性的塑造中已变成了五个W’ever要素(whoever,whenever,wherever,whatever,whomever),也就是说因特网创造了一种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的形式④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其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和传媒形态上的变革,同时还有思想观念上的嬗变。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没有控制的中心”,这种“去中心化”(decenterlization)特点从侧面反映出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媒体呼唤更加开放和自由的传播环境。二是公众渴望得到更多自由与权利,包括“话语权”、“知情权”、“民主参与权”等。网络传播的兴起,在迎合这中思潮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传播的发展。2002年8月“博客中国”()网站的开通,标志着以网络为平台的个人传播的飞跃。

与“大众传播”相比,“个人传播”是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指在网络传播背景下,个人凭借一定的网络知识,自主掌握一个属于个人的“媒体”,自主接收和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传播方式。它与大众传播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传播者角色的变化:大众传播是一个小群体对一个大群体的传播,个人传播是单独的个人掌控一个媒体,既可对个体也可对群体的传播;大众传播中有着层层的“关口”与控制,而在个人传播中,传播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又是自由的信息传播者。以“博客”为例,稍懂网络知识的人便可轻易地注册一个完全属于的“博客”,然后,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价值趋向往上面粘贴内容,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编辑、更新所传播的内容,这种特殊的传播形态甚至稀释了“把关人”和“编辑”的作用。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第5篇

关于网络音乐定义的这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偏重音乐的传播方式,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作品只要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都可以称之为网络音乐。第二种观点强调只要是在网络上制作并流传的音乐就是网络音乐。计算机的普及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对等的多媒体平台,而音乐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时间和传播的艺术,二者先天的DNA契合决定了网络音乐的神奇效应。由于音乐传播方式的改变,音乐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其形式上的多样化也使得我们的音乐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计算机和网络这个特殊传播载体,为许多音乐形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使新的音乐形式的诞生和传播成为可能。网络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也是网络音乐区别于其它音乐传播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把网络音乐进行划分的话,它是多种多样的,如FLASH音乐、MIDI音乐、电子贺卡音乐、网络游戏音乐、网络广告音乐、网站背景音乐、网络MP3音乐、视频音乐、彩铃音乐等等;在音乐形式上,它囊括所有了音乐类型,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舞蹈音乐、器乐曲、声乐曲、通俗音乐等。网络中传播音乐的多样性表现为音乐形式及音乐种类的丰富多样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作为一种信息被传播,可以带给我们愉悦和美感,在传统的传播形式中,人们只有在音乐厅、歌剧院、音乐沙龙、广场才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人们欣赏音乐受到了时间条件的限制,因为当时的音乐无法被原封不动的重复和再现,人们必须在现场才可以欣赏到自己喜欢的音乐,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们的许多梦想都变为了现实。广播、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音乐欣赏在时间上的限制,因为音乐可以被原汁原味地再现、复制和重复,改变了音乐原有传统的传播形式给音乐传播设下的种种羁绊。留声机、录音机、CD、MP3、VCD、DVD在音乐传播中虽然和网络音乐有着共同的特点———可重复性。但音乐的欣赏内容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网络音乐传播给人们的选择视听提供了无限大的音乐欣赏空间,根本上摆脱了广播、电视在时间上、内容上对人们视听的限制。网络的共享,科技的发展,使网络音乐的传播达到了极致,其最大的特点是音乐可以不受限制被重复、再现。由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远程性特点,决定了一首乐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只要经过互联网来传播,就可能被无限量传递,无限量被下载,不受空间、时间的制约和限制,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上网就可以完成,使这首乐曲被反复下载和再现、不受限制地被反复欣赏,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音乐重复和再现的快乐。

在传统的传播形式中,音乐的欣赏无疑带有一种贵族化的倾向,是少数人的专利,人们欣赏音乐受到了许多时间和空间、经济条件的制约;不管是多么美妙的音乐,你如果身在它处就无法欣赏,而场地的空间又决定了听众的人数是有限的,注定了好的音乐欣赏与大众无缘,也注定了好的音乐欣赏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现代的音乐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制约,使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美妙的音乐。互联网中MSN、QQ、BBS等网络通讯工具使音乐的交流和传播同样具有远程性的特点,好听的音乐作品、最新的音乐资料等信息,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并与好朋友共享。在互联网中音乐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是所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由于互联网的特点,使音乐创作者、音乐爱好者、音乐传播者之间突破空间,使远距离的交流、传播、共享、创作变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