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范文第1篇

实际上,了解胡智锋的学术观点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作为为数不多的跨越广播电视“学界”和“业界”的专家,本学科唯一在职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有关广播电视的论著在大多数图书馆的书架上皆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论文论述深刻,产量丰富;网络媒体也会在第一时间将他在诸多研讨会上的发言刊发出来。并且,胡智锋教授勤勉的工作作风也使得传媒大学的学生经常有机会聆听他的报告。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电视风起云涌,与之密切相关的影视艺术教育同样高歌猛进。胡智锋以其深厚渊博的专业积累和敏锐独到的观察力,始终保持着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清醒认识。

盛夏时节的一天下午,记者见到胡智锋并开始采访的时候,他已经买好了3个小时后飞往上海的机票,去参加一个纪念中国广播电视30周年的研讨会。而这样的研讨会,只是胡智锋每年参加的近百个研讨会其中之一。

不同寻常学术路

1965年出生于山东的胡智锋,在“”中渡过童年,其间的4年戏剧表演经历,成为胡智锋对艺术最为懵懂的记忆。“”结束后,胡智锋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连续攻读本科和硕士,在那个齐鲁文化的汇聚之地,胡智锋遇到了几位影响自己一生的学术和精神导师。

胡智锋坦言,在最初的学术道路上,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两位老师。第一位导师是孙昌熙教授,他曾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和助手,是我国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孙昌熙认为,一位有责任的学者,要兼具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要永远跟国家和民族联结在一起。任何学术都是当代的学术,你一定要关注现实,如果一门学问不能够体现时代感,不能够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命题,那么这个学问是做不好的。“孙先生对我的学术选择影响很大,直接导致了我选择日后研究电视这门学术。”

第二位导师是孟广来教授,他是《二十四史》总点校高亨的助手,做戏剧史研究,孟广来对胡智锋最大的影响是:无一字无来历,严谨的学术态度,任何一个文字都要追问是从哪里来的。

在以上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再加上和谐美学的创始人周来祥教授在思维方式上的耳濡目染,以及老文学院院长孔范今教授鼓励他要培养质疑权威的勇气。让胡智锋在7年的学习经历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术结构,这种学术结构,既容纳了齐鲁文化的厚重和内敛,又散发着孔孟之道的辩证和自醒,以至于他发表的论文以及提出的观点不断被学界所认可。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学术方面的。在对当时流行的曹禺话剧《雷雨》的人物性格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之后,胡智锋得出了一个如今已经是“主流”,但在当时是“非主流”的观点:周朴园并非一个彻底的反动人物,从他三十年如一日通过关窗户的方式来纪念他的前妻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周朴园并非完全是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结合体。而是一个试图掩盖自己复杂内心的虚伪的人物。进而得出话剧《雷雨》本质要表达的是人性的主题。这个观点先后得到了新版《雷雨》导演王晓鹰以及曹禺本人的认可。

第二是工作方面的。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的田本相通过论文认识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便邀请胡智锋加入他的团队,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进行戏剧文学研究。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田本相便推荐他到北京广播学院工作。

胡智锋表示,“虽然没能和田教授共同开展学术研究,但田教授的学术精神却影响了我,他使我明白做学术一定要有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而且要有理论的突破,不要简单地满足于写几篇文章。要拿出真正的有创新精神的学术成果,有里程碑价值、有理论建树的成果。”

进入广播学院至今,胡智锋先后完成了学术道路的三次重要转折。第一是从戏剧研究转向电视研究;第二是从虚构性的电视研究(电视剧)转向实体性的电视研究(电视专题、电视新闻等),从理论化的美学研究到实务化的节目策划等领域;第三是从电视研究转向以电视引发出的公共文化的大艺术大传媒的研究。

“我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黄会林教授,因为黄老师指导我在学术研究上要坚持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选择。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立场和中国民族的核心价值,在价值观上对我影响较大,另外在方法论上就是学术资源的整合,要善于调动已有的学术资源,开创新的领域。”胡智锋说。

独辟蹊径论艺术

在胡智锋所从事多年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领域,迄今为止,仍然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广播电视艺术学是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电视从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媒介;另一种观点认为,广播电视艺术学是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电视从本质上是一种艺术。两种观点背后都有大量的论文和著作支撑,看似相持不下。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范文第2篇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编辑学研究在几代学人的钻研努力下取得了重要进步。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学科体系建设,甚或专业建设,都有着长足发展。尤其是,理论建设上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流派,显示了编辑学研究的斐然实绩。最早提出编辑研究存在流派现象的是李立范的《编辑学研究的流派现象》一文。他在该文中提出,“编辑学研究流派的兴起和形成是客观事实”①,并从研究者认识方法的差异出发将其划分为“框架”和“积累”两大流派。他认为,“框架派”以编辑学理论框架建设为主要目标,侧重总体认知的方法。而“积累”派的研究目标侧重于编辑具体工作规律的认知,严格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编辑学研究述评》一文中,丛林将编辑理论派别划分为三种:一是以王振铎先生为代表的“文化缔构派”,二是以刘光裕先生等为代表的以编辑是出版传播的中介环节为立论基础的“中介服务派”,三是以任定华先生为代表的以“把关人”为立论依据的“信息传播派”。②该文以研究者的观点和立论基础的不同为依据,提出了编辑理论流派划分的主要标准,但又失之过简,既没有深入地总结不同理论流派的具体构成,同时忽略了其他理论流派的存在。除此之外,著名编辑学研究者邵益文先生对编辑理论流派也有过简要划分。他在《关于本世纪头五年编辑学研讨中几个问题的情况简述》一文指出,编辑学理论流派有三个,一个是王振铎先生为代表的“文化缔构论”,一个是以任定华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派”,一个是以出版业人员和资深编辑为代表的“编辑本体派”。③很明显,邵益文先生试图以研究主体身份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编辑理论流派。且不论这一划分依据科学与否,单就“编辑本体派”这一点而言就存在很多歧义。

由上可知,理论流派已是编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已受到研究者不同程度的关注。但是,由于认识角度不同,研究者对这些流派的认识和分析并不一致,尤其是对这些流派缺乏科学全面的总结。本文尝试对编辑学理论流派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编辑学研究进行展望。

笔者认为,编辑理论研究流派的划分,既要注意到研究视角的不同,还要注重编辑观认识的群体性特征,更要抓住他们在编辑概念和编辑本质问题上的不同认识。编辑理论研究有几种编辑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有影响的、核心观点相似的理论体系,那么,编辑理论研究就有几种流派。以此为准,笔者将编辑理论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流派。

一是“选择优化派”。“选择优化派”将编辑本质归纳为选择和优化。在编辑学长达三十多年的论争中,很多研究者都持此观点。如阙道隆先生在《编辑活动的起源和本质特征》一文中认为:“编辑活动是一种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的文化活动,因而和著作活动有区别。它不是直接创造文化成果,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体例,选择已有的文献资料和世人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以供复制和向社会传播,传播积累文化是它的基本任务,选择加工是它的本质特征。”④在阙道隆先生看来,编辑活动的本质是选择和加工。与此观点相同的研究者,还有张如法先生。他在《选择:编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职责》一文中指出,选择不仅是“宇宙间普通运动规律之一”⑤,也是编辑活动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完善是一种普遍的编辑规律”⑥。阙道隆先生认为,编辑活动规律是多层次的,最高层次的基本规律体现在四个方面:尊重作者创作个性与编者选择把关相统一规律;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保证文化产品质量与掌握最佳传播时机相统一规律;编辑活动的内容与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相统一规律。由上可见,“选择优化”编辑观,构成了“选择优化”派的理论认识核心。除此之外,刘杲先生、邵益文先生都持此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编辑活动规律认识论。以此为基础,研究者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独到性的理论体系,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群体性的特征显示着该理论流派的研究活力。

二是“媒介文化缔构派”。这一流派以河南大学的王振铎先生为代表。早在1988年,他就发表了《文化缔构编辑观》一文,认为编辑活动具有文化缔构的本质属性。⑦之后,他又指出编辑文化缔构的方式是符号建模,文化缔构的目的是进行讯息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他的编辑活动三原理,即文化缔构原理、符号建模原理和讯息传播原理。针对学界指出的“文化缔构”编辑观存在编辑概念“泛化”的问题,王振铎先生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编辑缔构的文化非广义的文化,而是媒介文化。他认为,编辑本质是创造媒介,及由媒介所形成的媒介文化。他在修订版的《编辑学原理论》中说:“编辑,审选设计精神产品,编构传播媒体的文化缔造活动。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指导方针,开发人文资源,策划、组织并取得精神创作品,通过鉴审、优选和编修整合,缔构成文图音像等符号模式,作为传播特定讯息的媒介载体,即为编辑活动。”⑧在分析这一定义时,王振铎先生指出,抓住“审选作品,编构媒体”的内涵即可认知编辑活动的本质。由此可见,他的“文化缔构”编辑观已经发展完善为“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观。与王振铎先生的观点相应的研究者,不乏其人。比如王军在《编辑的本质是媒介创构》一文中认为,编辑的本质是创构媒介。他说:“我们之所以说‘媒介创构’是编辑本质,就是因为‘媒介创构’本质地体现着所有媒介的具体的编辑行为。”⑨何晓林在《编辑学的基本原理是文化变现还是缔构媒介文化》一文中,也高度认同“媒介文化缔构”的编辑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辑缔构媒介文化的三个规律,即精神生产层面的结构创新律,文化传播层面上的互动传播律和媒体创构层面上的组织整合律。⑩

三是“信息智化派”或信息传播派。最早提出“信息智化”编辑观的,是河南大学的司锡明先生。1988年在《信息智化编辑观》一文中,他首先提出编辑活动的信息智化属性,认为信息智化是“系统地认识编辑活动的特性及其有关问题”的重要视角。在其后的《编辑学通论》一书中,他明确地提出编辑本质属性是信息智化。他说:“从根本上说,编辑是一种知识产品加工的脑力劳动,其工作的对象是物化于载体上的外贮知识,其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外载知识的审评、选择、组编和订正。”司锡明先生的“信息智化”编辑观是从信息传播论角度来探讨编辑本质的。与其观点相近的还有任定华先生。他在《关于编辑规律的探讨》一文中指出,信息、知识这一间接事物是从编辑活动对象——图、文、声、像、数据库——抽象出来的本质概念,编辑活动的本质就是对信息和知识的一系列加工和整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知识的有序律,二是信息、知识载体的结合律,三是信息、知识的传播律。

四是“中间服务派”。“中间服务派”是丛林对以刘光裕先生为代表的主张编辑是出版的中间环节这一理论流派的称谓。1986年,刘光裕先生在《怎样理解编辑概念》一文中指出,古代编辑和现代编辑概念迥然有别。他认为,“编辑学应该在理论上回答编辑的概念是怎样的这一问题。”从编辑的社会关系入手,他明确提出编辑概念应该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利用传播工具的传播活动中,二是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三是作为出版的前期工作。以此为基础,他认为编辑活动隶属于出版活动,是出版的中间环节。在分析编辑本质属性时,他指出:“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编辑社会本质的一个方面。它是在人际间利用传播工具的思想文化交往中,作为其中的中间环节,从中发挥导向功能,以限制盲目性。”与此同时,他还认为:“这样,我们又看到了编辑另一方面的社会本质属性,就是在作者和读者间发挥协调关系和节制矛盾的功能,以维系两者的同一性。”一言概之,刘光裕先生的编辑观就是编辑是出版的中间环节。持有与此相近观点的,还有王华良先生。他在《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一文中指出,任何一种编辑活动,都必须存在编者、作者和读者这样一种社会关系。他认为,各种编辑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中介本质和共同的行为方式。换言之,王华良先生和刘光裕先生一致认为,中介才是编辑活动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王华良先生认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就是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有关作品的供需关系的调整律。

编辑理论流派是伴随着三十多年来编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而形成的。研究者对编辑概念或编辑本质的认识,构成了这些编辑理论流派形成的基础。同时,不同研究者往往又有不同的理论资源和问题视角,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着“言为新声”的编辑理论创新发展。如“选择优化”派对编辑本质的认识,更多地是从编辑过程或编辑具体工作来立论的。从编辑本体工作来看,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稿、校对这编辑“六艺”构成了编辑工作的基本过程。在这一周而复始、环环相扣的过程中,选稿和加工工作又最普遍、最重要,而且在编者和作者的关系中又成为最基本的矛盾,因此被“选择优化”派认为是编辑活动的本质。当然,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也构成了“选择优化派”的重要理论基础。比如,张如法先生对编辑本质的分析,就较多地借鉴运用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和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论,来分析“选择”在整体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选择优化派”在编辑学研究初期影响很大。无论是“选择论”,还是“优化论”,都是研究者从编辑主体视角来对编辑工作进行整体审视的。可以说,这一理论流派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发现并有效地拓展了编辑主体论,让人们认识到编辑工作特殊性之一面。

“媒介文化缔构派”是迄今为止编辑理论流派中最为活跃的理论流派。该流派的立论基础是文化学、媒介学和符号学。“文化缔构”编辑观最初是运用波普的“文化学”而从人类精神文化大厦建构的角度来审视编辑活动的根本功用的,认为编辑活动在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创新这三个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区别于作者单个成品创构的整体缔构作用。之后,王振铎先生又将这一论断完善为缔构媒介文化这一更为具体范畴之内,以回应其他研究者对其观点“泛化”的批评。之所以说这一理论流派最为活跃,是因为其代表人物王振铎先生从未停止对“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观的思考。最近几年,他又分别提出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特征和“媒介间性”特征,从哲学层面分析编辑活动主体元素之间和编辑活动的客体——媒介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媒介文化缔构派”,在编辑理论界影响深远。虽然编辑本质是缔构媒介这一核心观点还有待探讨,但是就理论体系而言,它是最为系统、最为完整的一个流派。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该理论流派最早从普通编辑学的角度对存在于各种媒介中的编辑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思考,从而开启了普通编辑学研究的先河。

“信息智化派”或信息传播派的主要理论取向是信息论、系统论、知识论和传播学相关理论。这一理论流派的意义在于,拓展了编辑学研究的宏观视野,丰富了编辑活动规律认识的层次。尤其是任定华先生所倡导的确立全息统一论的编辑观,对学界多维确定编辑对象都有着重要启发意义。

由刘光裕先生所开创的“中间服务派”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编辑概念的论争中形成的。该理论流派的理论取向主要是传播学和社会学。代表人物刘光裕和王华良先生对编辑概念的讨论都很有见地。他们提出的古代编辑活动的起源、编辑和出版的关系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学界有关编辑学研究的讨论,深化了人们对编辑本质的认识。他们提出的编辑学基本原理,更多地侧重价值论和业务论层面,对于深化当时对编辑社会价值和编辑工作运行机制的认识,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世纪以来,人类编辑实践伴随着创新不止的媒体实践而不断发生着深刻变革。新媒体迅速崛起,数字出版应用日益广泛,网络编辑作为一种新的编辑形态影响日甚。与此同时,不同媒介的互动和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发展现实。在此背景下,此前不同媒介编辑形态泾渭分明的状况不断被打破,并逐渐趋向融合和一体化运行。这些实践状况无疑给编辑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和任务。

一是对编辑概念的重新认识将成为编辑学研究的新话题。编辑学研究存在几种理论流派,就显示着编辑学研究有几种编辑观。编辑概念这一原本编辑学研究最为基本的问题,却最让学界“众说纷纭”。这既是编辑学这一学科年轻的表现,又是编辑学研究的必然现象。因为人类编辑实践的历史悠久绵长,编辑形态丰富多样,且又变动不居。这无疑决定了高度抽象地概括编辑概念是一项艰难复杂的课题。以现实为例,日新月异的数字出版,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媒介实践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传统的读者、编者和作者界限分明的编辑关系模式,改变着传统的编辑手段和编辑主体思维。与此同时,传统的编辑形态发生着悄然转型,编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比如,高速运行中的数字网络上的博客出版中有没有编辑活动,备受读者青睐的网络文学出版中有没有编辑活动,拥有巨大市场的网络游戏出版中有没有编辑活动,日益走俏的微博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有没有编辑活动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其中作者和编者的界限又在哪里呢?编辑活动是否又回到了为一些研究者所言称的起始时“编著合一”的状态?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只能从更高的哲学层面来辩证抽象有关编辑概念的认识。在编辑理论流派中形成的有关编辑概念探讨的这一传统,也必将得到延续。

二是贯通各种媒介编辑活动的普通编辑学研究将受到重视。建立普通编辑学,探讨贯通各种媒介编辑活动的编辑基本规律,既是编辑理论流派的一个认识传统,又是编辑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编辑理论建设的现实需要。编辑理论研究流派中不乏致力于普通编辑学研究的学者。“媒介文化缔构派”的代表人物王振铎先生起始立论就以多种媒介的编辑概念为旨归。“选择优化派”的很多研究者虽然在立论时更多地是针对传统的图书编辑,但是其对编辑本质的认识却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这些理论认识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对于我们下一步构建普通编辑学有着殊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反观现实的编辑实践,学界普遍认为,当代编辑实践中最为耀眼的景观是媒介走向融合,及不同媒介编辑形态的融合。编辑理论有必要回答:媒介为什么走向融合、如何融合,以及不同媒介编辑形态为什么出现交叉一体化和如何交叉一体化运行。与此同时,回答媒介融合背景下不同编辑形态的共同运行规律等问题,都是编辑理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普通编辑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注释:

① 李立范.编辑学研究的流派现象[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3(4): 316.

② 丛林.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编辑学研究述评[J].中国编辑, 2005(3):7.

③ 邵益文.关于本世纪头五年编辑学研讨中几个问题的情况简述[J]. 出版发行研究,2006(7):60-61.

④ 阙道隆.编辑活动的起源和本质特征[J].出版科学,1996年(3): 10.

⑤⑥ 张如发.编辑社会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275.

⑦ 王振铎.文化缔构编辑观[J].河南大学学报,1988(3):106- 108.

⑧ 王振铎.编辑学原理论[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74.

⑨ 王军.编辑的本质是媒介创构[J].编辑之友,2006年(6):43.

⑩ 何晓林.编辑学的基本原理是文化变现还是缔构媒介文化[J].编辑 之友,2005(6):37-38.

司锡明.信息智化编辑观[J].河南大学学报,1988(2):107.

王振铎,司锡明.编辑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50—51.

任定华.关于编辑规律的探讨[J].中国编辑,2003(4):9-11.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自媒体 智慧旅游 SWOT分析

一、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旅游业也应声而起,不断改变创新。在新技术的引领下,旅游业从旅游信息化、旅游数字化再向旅游智能化转变升级,再加之智慧城市的兴起,最终智慧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建设的新热点。目前,通过自媒体对旅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是个契机,而如何成功地进行自媒体营销则是重中之重。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智慧旅游,它是一种以新一代融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提升旅游品质、促进产业发展、创新行政管理为目标,使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和系统化整合的全新的旅游形态。简言之,智慧旅游就是游客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与网络实时互动,主动寻找旅游信息,让旅游行程进入触摸时代。

而智慧旅游作为自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特点主要有四个:

第一,全面智能化――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公共设施等涉及旅游的各个要素物联成网,带来食住行游玩购全面智能化的旅游体验。

第二,高度系统化――实现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融合,将数据进行高效系统化地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有效协作化――基于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实现旅游产业各个关键系统统一协调、高效合作,形成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管理。

第四,积极创新化――鼓励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等依靠技术的力量,不断进行创新应用,以更科学、更智慧的方式推动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消费决策。

三、智慧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及时互动。智慧旅游以智能手机、电脑等为载体,可以及时方便地与智慧景区系统、智慧酒店系统等进行信息互动,从而不断创新景区与酒店的服务质量,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2)运营成本低。智慧旅游的建设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高科技的投入、服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景区的各项运营成本将持续降低。

(3)规模效应。智慧旅游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各大产业之间进行连接与集成,融合与合作,形成新的旅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二)劣势

(1)信息良莠不齐。正如硬币的两面,自媒体一方面有着提升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传播客观性等缺点,导致自媒体环境下智慧旅游的部分信息出现审美异化、感知差异等问题,一个人的差评也许会使得建立的旅游形象功亏一篑。

(2)建设困难。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智慧旅游还处在规划探索的阶段,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出现盲目跟风等现象。

(三)机遇

(1)技术进步。支持智慧旅游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日益成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也蓬勃发展,为建设智慧旅游提供技术与设备的支撑。由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构成的泛在网,辅之以智能手机等便携的小型上网终端,让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和使用信息,使得旅游资源信息的交换更加便捷。

(2)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很多旅游服务业方面的政策规划,如《关于加快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旅游局确定2014年为智慧旅游年等等。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支持政策是智慧旅游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

(3)潜在用户规模大。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微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微博微信进行营销活动,能不经意地向用户展示旅游信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而这些用户的数量非常可观。

(四)威胁

(1)法律缺乏规范。新兴的智慧旅游发展不完善,在法律监管方面还缺乏政府的规范与引导,加之自媒体的“推波助澜”,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2)安全威胁。智慧旅游以各种新技术为基础,带来新的安全威胁,而网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智慧旅游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如信息被窃取、受到非法攻击等。

四、自媒体时代旅游营销建议

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市场的营销需求。推陈出新,网络营销顺势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智慧旅游来说,营销的目的应从关注媒体向重在理解与引导旅行方式转变,实现智慧营销。显而易见,运用手机app、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已成为企业进行智慧营销必不可少的手段。自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旅游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客不再购买印刷版地图,而是用手机下载旅游客户端,寻找交通路况、景区概况、在线支付等信息。面对新的变化与挑战,与时俱进必不可少。因此,自媒体时代下的旅游营销应就旅游资源、特色项目、个等方面进行营销推广,激发消费者旅游动机,实现智慧营销。建议如下:

第一,产品创新。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具有及时性、互动性、自主性的特点,企业可通过建立微博微信平台的方式,与游客进行线上互动,充分了解游客的意见,依此来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的兴趣点,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从而推动旅游产品的创新。

第二,内容精致。自媒体将信息、理念等传播出去,根本是内容,文字、视频等只是载体。精致又富有创意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度才能不断攀升。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要着重做好内容,不断更新旅游信息和资讯,保证信息的热度与广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提高其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

第三,服务个性。自媒体平台下,转发与评论早已司空见惯。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容易制造品牌效应。企业应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设计出用户参与度高的活动,譬如分享送门票等。除此之外,应主动且及时回应游客的评论,增强与游客的实时互动,让粉丝助力实现产品推广。利用平台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服务,做好微服务,让游客成为回头客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营销选择。

综上所述,智慧旅游时代的营销应承前启后,增强智慧性。企业可凭借自媒体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积极主动地为游客提供信息交互服务,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自媒体时代,游客的需求呈现个性化特征,而科技也会继续推动智慧旅游不断发展,旅游业为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实现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大有裨益,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智慧化的管理手段,为旅游企业提供智慧化的营销方式,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抓住这次机遇,合理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建设好智慧旅游,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之处。

(作者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裴盈盈,袁国宏.智慧旅游浅析[J].当代经济,2012(5):46-47.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文化软实力;传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公共管理能力的关键。本文从提升文化软实力视角,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用发挥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深化认识,为全面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软实力和影响力提供理论指导。

一、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话语权

1. 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都想尽力提高自身的软实力,提高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话语权

话语权是传播学概念,指舆论主导力。国际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传播影响舆论,塑造国家形象和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换言之,一个国家是否具有话语权,是这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反映。

话语权包括理论、思想、价值、理念、议题、政策、主张等。话语传播涉及“说什么”、“谁来说”、“何时说”、“怎么说”等环节。衡量尺度是“说了算不算”。拥有话语权,就能通过议题设置,占据舆论制高点,引导舆论,使之导向有利于己的方向,从而达到宣传塑造形象的目的。

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为塑造国家的良好形象,谋求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各国无不努力创造于己有利的舆论环境。因此,话语权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的战略制高点。

而从社会学角度理解,话语权简言之即说话权,是控制舆论的权力。在当代社会生态中,话语权就是指媒介在对受众群体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很大的贡献力,该国就会在国家话语权之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文化有深度,话语权才有力度;话语权有力度,易扩张文化影响力;话语权的强势,更会促进文化的推广。话语技巧高超,加之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化内涵,会促进话语权更强,并有恒久的生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话语权,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

二、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存在的不足

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思想观点不易被公众所接受。

当前,由于社会的信任危机,很多中国民众对国内智库发出的声音经常抱着一种狐疑的态度。但不可否认,中国智库本身的确也缺乏足够的公信力。一些智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丧失自己的观点和独立性的风险。所以说,如果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能在国内产生政策影响力,在国际上也很难被承认。

2.研究领域相对狭窄,缺乏国际影响力

中国智库很少有鲜明的、突出的全球研究视野,很多的全球性战略议题都是国外智库研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后,国内的智库才开始研究,从而在话语权和影响力上落后于国外,并在政策上受制于人。欧美等发达国家智库主导着国际社会事务的话语权,而中国智库仅专注自身发展问题,埋头做国内公共政策研究,很少参与国际性、全球性事务,更很少有机会在国际组织或会议中表达观点,缺乏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

3.研究方法的落伍导致国际化研究能力的落后

当前中国绝大多数智库目前基本上是处在忙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缺乏全球化的思维、国际化的眼光和前瞻性、系统性的研究能力。很多智库过去奉行“深入研究,写出优秀的报告,客户会自动找上门”的准则。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每天会有不断增多的新技术被创造出来,这就要求智库不断去寻找更加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用于技术的收集、分类和分析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媒体传播工具把研究成果推送到各个不同的目标受众和潜在客户手中。

综上所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扩大文化传播力和辐射力,而传播力的增强关键在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作用发挥。

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1.强化议程设置,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在国际传播的大格局内,打造具有较高传播影响力的智库,日益成为一个媒体乃至一个国家提升自身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追求。在全球传播的大环境中,必须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参与议程设置的能力,抓住一些重要契机,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逐渐形成自己的话语权,甚至话语强势,真正提升传播影响力,成为品牌化的国际一流智库。

2.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智库的传播作用

目前我国智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很小,与中国国力不相适应。一般我们谈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似乎只关媒体的事。作为舆论产生的重要源头,智库本身的传播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智库目前更多局限在对我国政策的解读、阐释,很少提出能够主导国际话语的概念和战略名词,往往在别人的框架下跟随讨论。

所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善于利用大众媒体将成果转化为影响国际舆论的资源。政府要鼓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从幕后走到台前,专家学者应主动联系媒体采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内媒体,而应该接受国际知名媒体采访或者在国际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从而转化为影响国际舆论的资源。

3.树立国际传播观,加强文化输出

鉴于我国大部分智库把自己的研究选题局限于当前的国内事务,应引导和鼓励我国智库拓宽研究视野,不局限于中国,而是更加关注与本国密切相关的全球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如能源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反恐等,并力争在这些领域提出能够让其他国家争相讨论的理念、名词和观点。

此外,政府还应从政策上对智库加以引导,对国际传播效果好的智库予以支持,使我国智库逐步树立国际传播观念,做到“研究”和“传播”并重。推动我国媒体特别是外宣媒体更多地翻译和报道智库适合向国际社会传播的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智库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姜捷:新阶段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2008(9):155-156.

[2] 陈颖:论新阶段高校统战工作创新[J].理论与当代,2011(4):38-41.

[3] 陈一新:党委核心智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政策t望,2011(8):10-16.

[4] 安淑新: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5):88-92.

[5] 徐晓虎 陈圻:智库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其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1(8):105-108.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已广泛普及,课程不同辅助手段各异,板书等传统教学方法正在逐渐被取代,与之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更加直观、新颖的教学手段。但是如何在不同的课堂上合理的使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了高校教师需要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物联网导论》这门课程是开设给西科大物流管理专科毕业班的学生,在这本书中介绍了物联网非常多的技术内容,比如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网技术等等,但是这些技术如果仅从文字上理解,很多概念是生涩枯燥难懂的,于是笔者通过两年的教学探索,对于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在这门课程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合理的使用PPT辅助教学

1、PPT的合理使用

如今的高校教师越来越多的使用PPT(Power Point 简称,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作为上课的主体讲授方法,因为PPT可以以一种图文并茂、生动灵活的方式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PPT也不光只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它还可以通过超链接、图示等不同方法,将整体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直观了解所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案例1 在这门课程中,笔者在讲解互联网这部分内容时,根据PPT上准备的图示,学生可以很直观的掌握重点网络用语等知识点。比如互联网中的域名解析的两种不同方法,或者Ipv4如何过渡到Ipv6的两种不同技术,这些知识点通过PPT的图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两种不同方法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另外在无线低速网络的讲解中,通过PPT的使用可以方便学生理解ZigBee网络层采用的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学生可以从PPT中的动图看到节点是如何寻找路径的。

由于在不同的网络层涉及的复杂内容特别多,包含了很多的网络协议和网络构建,光是文字的叙述太过绕口,只能让学生一知半解,通过PPT图画和知识点关键字的强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在教师使用PPT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们仍需要对每个部分进行小结,做内容回顾,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目前学到了什么、应该掌握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等。

2、PPT使用中的问题

刚开始在使用PPT的时候笔者也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页PPT上文字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积极性。于是通过不断摸索并和其他老师探讨学习,在之后上这门课程时笔者对PPT中的大量内容进行了删改,并把重点用不同颜色不同方法标记出来,增加超链接和小图案来提升整体PPT的活泼度,在这种整改之下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们注意力非常专注,兴趣浓烈,课堂效果也提高了很多。

同时在这门课的讲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有些知识点无法用PPT的形式讲解明白,特别是一些数字类型的概念,这时候就又要回归到原始的板书上,通过一步步书写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步骤都从何而来。比如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涉及到了数学集合运算――交、差、并等,于是笔者就通过板书讲解让学生都非常好的掌握了重点内容。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合理的使用可以使教学升华,但也不能丢掉传统教学手段。

二、用直观视频内容取代死板的概念讲解

如今的大学生,过多的强调自主和灵活,都拥有自己的主见与思想,针对他们的特点,高校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把课堂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更好的融入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门课程里涉及非常多枯燥的概念,如果仅仅使用文字描述学生们都会失去兴趣,于是笔者采用了播放视频的方法来取代对概念的死板讲解,让学生可以在视频中掌握重点知识点。

案例2 “物联网”这个概念对学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的大体概况,笔者在第一节课刚开始给学生播放了“中国联通的物联网宣传视频”,通过这个视频中包含的三个层次内容,学生就可以直观的了解物联网三大基础层次:感知层(如何将物品联网)、网络层(使用什么网络)、应用层(物联网如何造福人类)。在观看完引入视频之后,再对物联网概念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就很好理解物联网就是把各种物品通过不同的技术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网络。

案例3 在讲到智能信息设备的时候,目前在智能信息设备的帮助下产生的很多新兴技术对专科生而言是陌生的,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的成功研制,通过播放“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完成”的视频,帮助学生在了解智能信息设备有哪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时下的新闻热点,让专科生也做到与时俱进。这时候笔者就可以对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智能信息设备都有哪些,通过课后的资料收集,学生们给笔者进行了非常多的反馈,可见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案例4 对于定位系统的内容,课本上除了定位系统的概念之后比较少涉及到定位系统的具体应用,所以笔者通过“智能定位寻找丢失手机”、“欧洲卫星定位用于农业”、“手机GPS老人不怕丢失”等视频让学生了解目前定位系统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使用类似于百度地图的软件进行自身定位,更好的把新兴技术知识学以致用。

案例5 在物联网应用层中,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物联网可能会带来的生活新改变,并对之后深入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比如“北京地磁感应停车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停车场停车位管理问题,机场附近的传感器保证了机场的安全等等。再比如英国一个学生把他的宿舍打造成了全声控,只需要说出“开灯”“关窗帘”等词语就完成原先需要手动完成的工作。

三、小结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老师越来越多的运用不同手段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笔者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总结,发现在《物联网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PPT辅助板书的形式进行基础内容的解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基础内容并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并通过直观视频内容的播放取代呆板的概念讲解同时进行案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具体概念的应用。虽然说多媒体教学可以带来非常良好的课堂效果,但是传统板书在一定程度上也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所以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云浩. 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