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的基础知识

急救的基础知识

急救的基础知识

急救的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36)

摘要: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包括现场急救基础以及危重疾病、一般机械性损伤、高低温损伤、中毒、其他意外伤害等现场急救教育。为此,将现场急救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发挥课程和活动的教育作用非常必要。同时,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关键词 :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35-03

作者简介:徐文闻(1983—),女,辽宁大连人,硕士,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生命安全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系统构建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29);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批准文件号:辽教发〔2012〕130号)。

警察院校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成为人民警察,部分还可能成为社会的保安力量。民警在侦破案件或缉拿犯罪嫌疑人时,常受到伤害,这就要求人民警察要掌握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肆虐,工业、交通事故频发,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逐年剧增,人们对于现场急救能力的关注度和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场急救能力不仅能够维持和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而且能够及时防止险情恶化,为后期有效介入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警察院校的急救教育更加全面和科学。

现阶段,许多发达国家已将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训练放在提升国民综合能力素质的高度去要求。以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为例,迄今为止,美国已有5 0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接受了这一训练,并且平均每年接受心肺复苏术并获救的人员高达7万余人;日本消防厅每年通过印发急救手册,举办市民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市民进行教育,听众每年达15万人。可见,现场急救能力建设已成为各国国民综合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逐步上升到评价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性高度。

其实,早在1987年,中国红十字会就先后会同卫生部、公安部等多部委发出《关于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要求交通、消防、公安等职业人员必须接受急救训练;2006年,中国红十字总会又与公安部、交通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急救培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国警察院校学生入学时现场急救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急救意识淡薄,急救知识知晓率低,急救技能缺乏,临场应变能力不足等,这与我国目前尚未将现场急救知识、技能和相关能力要求列入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国内多所公安院校开始尝试对大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培训,由于培训内容、机制和方式等的原因,培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各地也在探索加强急救教学的措施。

现场急救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场急救是指当危重急症及意外伤害发生时,短时间内对伤病者生命造成严重危害,而在专业医务人员未赶到之前,利用现场条件,伤病者对自己、他人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主要包括:

现场急救基础 现场急救的顺利实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学生要首先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及病理学知识,其中包括熟悉解剖学术语,了解人体薄弱部分及其常见的意外伤害,掌握人体运动、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感觉器官等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生理功能,熟悉损伤、炎症、休克、缺氧等病理常识;同时,大学生要能以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为基础,正确判断伤病情,及时检查伤病者的神智、呼吸、脉搏及心跳等是否正常,正确判断伤病情是正确实施现场急救的前提。根据各类常见伤害的基本特点,大学生应至少掌握五类基本的现场急救方法,即现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心肺复苏技术,尤其心肺复苏救生技术在急救猝死救助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统计数字显示,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外,35%~40%的病患如经现场及时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救助,即可复苏。

危重疾病的现场急救 有些疾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且呈现多发的趋势,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如冠心病、高血压、昏迷、癫痫、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了解各类病症基本发病原因,不同阶段的症状及现场急救的方法,可以延缓病情或缓解症状,避免错误救助产生严重的后果。

常见一般机械性损伤的现场急救 主要适用于不同机械性损伤的现场急救,包括不同部位损伤的急救,如头部、颈部、胸腹部和四肢损伤等;不同特点损伤的急救,如出血、骨折、软组织挫伤等。了解各类损伤特点,能正确判断各类损伤的基本症状,了解各类损伤急救的注意事项,能运用创伤急救技术进行简单处置和保护,可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甚至可挽救生命。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特殊部位特殊情况损伤的现场急救应作为授课重点。

高低温损伤的现场急救 常见高低温损伤主要包括烧烫伤、中暑及冻伤。烧烫伤,包括物理性烫伤和化学性烫伤,其中物理性烫伤是火焰、高温对人体的损伤;化学性烫伤主要是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伤。烧烫伤不仅伤及皮肤组织,还影响全身重要内脏器官,引发剧烈病理生理变化,死亡率极高,因此,其现场急救对后期治疗、恢复尤为重要。中暑也是一种急症,可导致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冻伤主要是指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包括冰点以上非冻结性冷伤和冰点以下的冻结性冷伤。

中毒的现场急救 了解一般毒物的特性、危害及其伤害特征,熟悉中毒后引起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状态,掌握生产性中毒、环境因素所致中毒、食物中毒等的基本情况及不同毒物所致中毒的现场急救排毒方法。

其他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 掌握包括触电、游泳、呼吸道异物、动物咬伤、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症状及急救步骤,尤其要了解预防方法,防患于未然。

现场急救教育的实施策略

将现场急救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全面提升急救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增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充分表明高校素质教育开展对社会综合素质总体提升的重要意义。因此,将现场急救能力的培养列入培养目标中,是制定具体教育举措的根本方法。结合我国社会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培养目标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价值的情感认同度,将现场急救能力视为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对急救现场的评估能力,正确分析和确定事发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谨慎评估伤病人员的受伤害程度,谨慎施救,积极寻求救援;开发多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训练急救技能;培养大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综合分析现场情况的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完成现场急救任务的能力等。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营造重视急救能力培养、认同急救教育价值的校园环境 首先,通过精神文化的植入建设,提升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的价值认同度,营造高校“人人懂急救,人人练技能”的氛围,引发内心情感的认同,逐渐完成文化启蒙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建立起“关注急救、关爱生命”的基本素质;其次,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长效地保障现场急救的开展,促使大学生达到较高的行为规范水平,如对学校每年开设的急救课程的学时进行规定,达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日常化,对相应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要求和保障;再次,通过行为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践行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将现场急救方面的知识、技能获得转变为大学生的动态言行,并逐渐成为其行为习惯;最后,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载体作用,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活动角等形式,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使静态物质环境充分“动”起来,创造大学生参与到物质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条件,让急救理念与价值渗透到物质文化中去。

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发挥课程和活动双管齐下的教育作用,强化现场急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主要是大学生在完成现场急救任务时表现出来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在现场急救过程中保证大学生顺利自救或施救的必备基础。目前,在校园内提高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是开设课程,运用现有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补充,设置一定学时,进行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运用课堂教学的多种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现场急救实验室建设等)和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使大学生获得更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训练,获得更多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亲身体验;培养大学生的急救意识和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情境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警察院校大学生技能训练时可能遇到各种小意外,如散打课程训练时可能出现软组织损伤、游泳泅渡训练时可能有呛水,等等,应利用这些机会及时引导,考察学员练习情况或检查学习效果。二是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如让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到社会消防、医疗救治等部门实习锻炼或担任志愿者,在活动中提高意识、升华情感,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加强技能操练;激发大学生提高知识、技能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兴趣,获得社会成就感和自信心。

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各司其职,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全面参与、共同提升现场急救能力水平的整体氛围。一方面,运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网络等媒体宣传急救知识和技能。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12月3日报道,美国10岁女孩马迪逊·克斯特尔根据自己从电视里学到的心肺复苏术,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对昏倒在家中并停止呼吸的母亲实施急救,成功挽救了母亲的生命。该案例的报道足见媒体宣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发挥非盈利组织在急救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志愿者制度,与社会共建培训基地,加强沟通合作。

参考文献:

[1]卢艳萍,黄集慈,石茜.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0(3):138-141.

[2]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4):661-663.

[3]王光利,代小红.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152-156.

[4]陈善喜,满蓉.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调查与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6):693-695.

[5]王秋林,赵怀让,范宝军,等.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及方法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6):175-178.

急救的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常规护理; 急性脑梗死; 转诊时间; 急诊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doi:10.14033/ki.cfmr.2017.15.0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073-03

当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急救时,通过配合落实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改善其病情,同时还能缩短转诊时间以及分诊时间,应用价值高[1]。为总结急诊护理流程实践效果,此次对62例于2016年1-6月因急性脑梗死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患者进行对照,分别行常规护理以及急诊护理流程后,期待能提升其急救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6月因急性脑梗死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从中筛选出62例进行对照研究。31例基础组患者中,女14例,男17例;年龄40~76岁,平均(56.24±3.10)岁;病程5~47 h,平均(22.87±4.29)h。31例治疗组患者中,女13例,男18例;年龄41~78岁,平均(57.12±3.45)岁;病程5~49 h,平均(21.23±4.16)h,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31例基础组行常规护理:即环境护理、基础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此外,31例治疗组患者则落实急诊护理流程。

1.2.1 组建急诊护理团队 首先,根据工作能力、沟通能力成立若干抢救小组,每组由3人组成,其中由一位高年资的护士担任组长,在抢救中起到指导、协调作用。其次,科室每月组织各小组成员对六大病种急救流程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最后,护士长每月模拟相应病例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判断组员之间的配合能力,组长的指导能力,确保抢救工作的及时性及有效性。

1.2.2 创建护理急救流程 首先,预检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在指导其进行早期检查的基础上,对其生命体征、意识状况、语言状况、面瘫程度以及肢体能力等进行评估后送至抢救区,先为患者提供抢救服务,再予以协助挂号,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信息及时反馈至专科医师处,配合专科医师进行急救工作[2]。其次,及时启动疾病应急流程,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同时,安排,抬高床头15°~30°,予以建立静脉通道,并对其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再检查其血常规、凝血功能情况及生化指数等,同时对患者血氧饱和情况、心电图指数及血压值等进行测定,以判断其病情。再次,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对其近期疾病状况进行了解,询问是否出现外伤或者出血等问题,再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介入溶栓的各项适应证。最后,明确患者病情以及溶栓指征以后,即可为其开通两条通道,再对其血氧饱和情况、呼吸频率及血压值等进行持续监测,再加强用药指导,成功溶栓以后,才可将其送至病房中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显效:护理后,急性脑梗死相关症状都已消失,患者下肢能够正常运动,且未出现语言障碍问题;(2)有效:护理后,急性脑梗死相关症状都已改善,患者下肢基本能够正常运动,但有轻度语言障碍问题出现;(3)无效:护理后,急性脑梗死相关症状都未好转,患者下肢不仅无法正常运动,而且有重度语言障碍问题出现[3]。总有效=显效+有效。同时,对患者护理满意状况进行评定,采取问卷方式进行,指标有健康教育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服务态度评分等,采取十分制,得分及满意度之间呈正比。此外,对患者转诊时间、健康知识评分及分诊时间等进行记录,在统计健康知识评分时,具体涉及“疾病认知”“急救知识”及“用药方法”等方面,采取百分制,得分及认知情况之间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基础组总有效率67.74%(21/31),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急救指标对比

基础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均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满意状况对比

治疗组护理满意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姚伟伟等[4]发现,脑梗死多见于老年人人群,不仅发病较急,而且具有昏迷、偏瘫、眩晕、意识不清等表现,加之病程时间较长,致残率与致死率都较高,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难免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及经济负担,通常需要进行急救,即使幸存下来,患者的身体功能通常也已受到极大影响,因此落实急诊护理流程尤为重要。对于患有急性脑梗死症状的患者,必须尽快实施就诊抢救,稳定患者病情,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抢救工作成功率[5]。急诊护理流程是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急诊科的实际情况以及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最终制订出的一种护理模式,目的是尽可能减少患者在各个医疗环节中停留的时间,尽可能保证患者及时接受手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最大程度争取有效治疗时机,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6]。

急诊护理流程强调在急救期间,需要组建急诊护理流程团队,并且创建护理流程,除了要为患者提供抢救服务及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外,还要及时启动疾病应急流程,并且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同时明确患者病情以及溶栓指征,再予以落实各项急救措施[7]。除此以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对患者的生命各项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确保呼吸道以及静脉通路持续通畅,以提升其急救质量[8]。此次急救中两组行护理措施后,31例基础组总有效率67.74%(21/31),3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急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落实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提升其疗效,改善其护理满意状况以及健康知识评分,而且还能缩短转诊时间以及分诊时间等,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侯艳玲,杨竹.急诊及住院期间连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15-16.

[2]冯琼,涂明义,张武昌,等.急诊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39-241.

[3]冯琼,涂明义,张苏明,等.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68-70.

[4]姚伟伟.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急救效率及质量的影响[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3):15-16.

[5]黄海燕,张丽华,沈碧玉,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早期转归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44-1546.

[6]李静艳,孙宁,马宝英,等.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河北医药,2016,38(12):1898-1900.

急救的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近年以来,通过防非典,预防禽流感等工作,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灾难应急的重要性。20*年,在陕西省和*市地震局的帮助下,在*堡街道办事的18个社区开展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地震应急知识的普及工作。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1.学习地震应急知识,正确认识地震应急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认为地震应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群众性工作,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素质是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地震应急工作具有经常性、普及性、群众性的特点。开发志愿者的热情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提出“通过经常性地震灾难应急知识的普及,将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建立街道和社区二级防震减灾应急指挥系统

根据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社区具体情况。建立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一级指挥系统。,通过资源共享建立八个以专业化救援为主的应急队伍,负责*堡街道办事处的整体防震减灾工作。建立以街道办事处基层社区委员会为核心的二级指挥系统。通过社区志愿者建立三个以自救互救为主的应急队伍。负责街道办事处基层社区的防震减灾应急工作。组织机构如图。

3.通过社区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群众性防震减灾工作。

社区志愿者是社区最大的的财富、是社区最大的资源、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在街道办事处的宣传引导下,以防非典,预防禽流感网络为基础,18个基层社区相继建立了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防震减灾志医疗愿者队伍和防震减灾治安保卫愿志者队伍。在灾难来临时,为群众自救互救打下了基础。

4.通过社区防震减灾讲师团建设,普及抗震减灾知识。

*堡街道办事下属18个社区,有大学型社区4个,有丰富的高层教育人力资源。有大量的愿意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志愿者,发挥他们的优势,建立社区抗震减灾志愿者讲师团。讲师团经常到各个基层社区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灾难来临时,为社区居民正确处理应急事件打下基础。

5.通过社区资源共享,建立基层社区避难体系和避难场所。

当社区居民意识到灾难应急的重要性时,基层社区避难体系和避难场所成了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各个基层社区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绘制社区平面找到合适的避难通道,确定合适的避难场所。在灾难来临时,快速疏散和安置,并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18个基层社区的确的避难通道和避难场所陆续确定。一些应急避难场所已经挂牌。

6.通过重组社区、政府、驻地单位资源,建立灾难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防震减灾志愿者救援队伍。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行平时增加一些训练项目,当灾难来临之时,迅速成为应急救援队伍。

1)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做为应急指挥中心。

2)将*堡街道办事处预备役连做为抢险救灾志愿者专业救援队

3)将*堡街道办事处街道卫生院做为医疗志愿者救援队

4)将*堡道派出所做为治安保卫志愿者救援队

5)将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做为志愿者通讯队

6)将*市麦德龙市场做为志愿者物资供应队

7)将*堡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做为志愿者生活安置队

8)将*堡街道办事处市容监察中队做为志愿者交通运输队组

9)将*堡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和社区艺术团做为志愿者宣传报道

7.通过增加一些训练科目将养犬场改为搜救犬培养基地

在*堡地区有一家进口名犬饲养训练场,通过协商,进口名犬饲养训练场适当增加一些搜救训练科目,这些名犬就会成为搜救犬。当这些进口名犬卖给其他人时,搜救犬培养基地会告诉卖主此犬有搜救功能。当灾难来临之时,这些名犬会迅速成为应急救援队伍中的一员。

8.通过*社区网,将社区防震减灾知识广泛传播。

9.今后*堡街道办事处18个基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规划

坚持在“志愿”基础上,开展经常性、普及性、群众性地震应急活动。动员社会力量,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

1)社区志愿者队伍硬件配备

(1)相应的简单破拆工具。

(2)短距离对讲机。

(3)志愿者活动室

(4)配发相应的标志(有可能配发一些制服)。

2)社区志愿者医疗队硬件装备

(1)担架

(2)简单的救急设备

(3)储备一些应急药品

(4)配发标志和短距离对讲机

3)社区志愿者治安队

(1)配发标志

(2)配发一些应急器材

初步统计全地区18个社区约需投资15万元

10.街道办事处专业救援队伍建设规划

8个街道办事处专业救援队伍除加强训练课程外,还需配备一些专用设备.

1)标志和对讲机.

2)破拆工具

3)训练营地(设在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

4)搜救犬小分队

初步统计全地区8个街道办事处救援队约需投资27万元

11.18个社区应急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

目前,18各个基层社区已完成应急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定点规划工作。已有三个社区完成了应急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设置。其他社区陆续完成应急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设置。今后,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投资

1)18个社区应急公共厕所建设

2)18个社区应急水源建设

3)18个社区应急储备建设

以上约需投资13万元。

12.搜救犬小分队建设规划

目前,我们已和*堡名犬饲养训练场达成协议,在原训练场的基础上,建立*搜救犬训练基地。希望本基地能在间内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搜救犬。*搜救犬训练基地训练出的部分搜救犬作为街道搜救小分队的队员。

据调查,本地区18个社区中,0.7%的家庭有宠物狗。我们决定成立搜救犬协会,由训狗专家杨淑民担任会长。将搜救犬的培养变成爱狗居民的经常性活动。平时,在训狗基地和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授课和培训。每年举行一次搜救狗搜救比赛。将搜救狗的培养变成一项群众性活动。18个社区的宠物狗可作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队员。

急救的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SWOT分析;消防;急救援管理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国际管理和行为科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创立的一种战略性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内部的优势 (strength),W代表内部的劣势(weakness),O代表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其指导思想是在整体掌握组织内部优劣势与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把握机遇、权衡利弊、扬长避短,制定出符合分析对象将来发展的战略。

一、我国消防应急救援管理的优势

1、公众教育宣传不断加强

随着政府应急救援建设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政府在加强消防应急救援硬性投入的同时软性投入也不断深化,主要表现为对应急救援主要理论知识的强化,包括应急救援的主要流程,发生突发事件该如何自救等等。首先,宣传教育的不断加强不仅使消防人员在实际的应急救援过程中事半功倍,同时也可以使人民群众群众积极参与到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消防应急救援预案中来,更好的将预案在演练时能落到实处。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也能及时启动消防应急救援预案,将人们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其次,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行业,吸收更多的人投身消防应急救援行业、吸引更多的消防应急资源的投入,从而助推我国消防应急救援的发展。

2、部分地区消防特勤应急救援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其在消防应急救援上投入较多,且进行了系统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这些地区在应急救援效率上已经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这些地区的消防特勤应急救援体系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救援专家库的建立。随着部分地区消防应急队伍的不断成长,在积累了丰富的消防应急救援经验的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的应急救援专家。加之近年来相关教育机构和研究院等的不断创建,以及财政投入的增大,我国已经具有拥有一定规模应急救援专家的救援专家库。二是救援应急管理经验的成熟。随着我国在应急救援经验上的积累,很多部门抓住地区的特点将自身的应急救援管理提升到一定的层次,管理经验和方式不断成熟。他们不仅能满足该地区应急救援的需要,同时还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将更多的资源投使用在刀刃上。

二、我国消防应急救援管理的劣势

1、法律制度不健全

与国家许多的其他部门一样,法制建设也同样是消防应急救援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法律支撑,对全年数以千计的应急救援活动进行管理就失去了根本依据。目前,我国消防方面的法律还是处于一个起始阶段,存在太多的不成熟和欠缺的地方,其中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一是消防应急救援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二是在执行应急救援法律过程中存在偏差;三是缺乏相应的行政问责制度。

2、未形成统一的紧急救援指挥平台

在消防应急救援系统中,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是消防应急救援体系中重要基础保障,消防队伍正是通过这个实施接警、报警、警报、调度、指挥、决策等相关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同时也是进行资源共享的关键平台。但是,我国目前是由不同的应急救援职能部门各自建立自己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如:110、112、119、122及石油、矿山等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平台建设不仅存在重复建设,而且在这些平台之间不能做到很好的信息互通,各平台分兵把守,自成体系,在一些大型救援任务中,不能做到很好的联动和配合。使得政府在指挥救援任务时也往往出现指挥乏力现象。

3、基础建设较为薄弱

基础设施包含救援使用的所有装备,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应急部门往往称之为应急救援的法宝。但是,在我国,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应急救援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有差异,应急救援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差异,没有统一的设施资金保障,使得我国面临着救援设施地区差异大、数量少、技术落后的局面,具体针对地区特殊性和区域性的先进救援设备也比较匮乏,严重影响了各地区应急救援工作的效果。

4、警力不足,素养不高

目前,我国具有消防员16万人次,仅占我国总人口的0.12‰。与法国占总人口的4‰、美国占人口总数的3.7‰、德国占总人口的1.93‰、俄罗斯占总人口的1.9‰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地区虽已经建立消防站但于人员编制缺乏,导致消防站内无足够人员值班。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甚至还没有建立消防站,消防建设、增加消防编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补互动的发展格局。

三、我国消防应急救援管理的机遇

1、国家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以及河北石家庄克尔化工爆炸等社会突发事件频发,政府领导人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并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突发事件的消防演练,这必将使消防应急救援迈上新的台阶。

2、经济社会与开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依托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为消防应急救援提供足够的外部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消防应急救援财政投入的增大。而与经济社会一起发展的知识、技术的发展也势必带来新一轮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与应用,这些都将助推消防应急救援在未来的发展。

四、我国消防应急救援管理的挑战

1、地方消防应急救援宣传不到位

虽然我国的消防应急救援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宣传的方式以及普及有效率还较低下,具有针对性质的消防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有限,且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有的消防队伍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进行宣传时不能尽心尽力,宣传不到位或者敷衍了事;二是宣传的资料或者教材专业性不强,缺少系统的规划和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三是消防知识宣传的形式太单一,宣传时仅使用口头演讲、张贴海报等互动性较差的宣传活动,导致宣传范围不宽,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不高。四是消防宣传仅是浮于表面,应景式的宣传比较多,无法深入人心。

2、各方消防意识淡薄

首先,一些地方职能部门认为消防安全是消防部门的事情,与地方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往往对消防事业漠不关心,遇到需要配合的时候,更是推三阻四。

急救的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急诊;质量;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117―01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足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和窗口。急诊科的特点: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急诊科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急诊科护理质量提高,是保障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的关键。

1、基础设施是完成医疗护理工作的保障

首先,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各项急诊、急救工作的基础。设置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标准,并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配备相应的抢救床、留观床等。其次,配备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

2、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

要保汪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救死扶伤,就对急诊科护士的素质提出高的要求。除了具备临床护士素质的要求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和相关的应变能力。

2.1 急诊科工作纷繁复杂,变幻莫测,急诊病人大多数病情急,来势凶猛,突发事件较多。这就要求平时的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得得心应手,稳固心理防线,这样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繁忙的抢救工作中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其心理变化,向病人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变病人被动救治为主动配合治疗。

2.2 急诊科工作不仅没有规律,而且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作为急诊护士首先要忙而不乱,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在严格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要求急诊护士向病人及家属作出解释,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争取他们的理解,并签名支持。这样既为抢救病人解除顺虑,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3、加强各项能力培养,提升急诊护士专业素质

急诊科护士在抢救中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各项抢救操作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各种急救知识和要求,技术熟练、动作敏捷,要争分夺秒。在很多情况下要在医生未到达之前做出处理,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止血等。同时还要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工作。

3.1 快速反应能力

这是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足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3.2 快速出诊急救能力

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出诊,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3.3 现代监护设备操控能力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各种管道的观察。

4、保障措施到位,体现人性化服务

4.1 现代服务理念现代服务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病人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4.2 现代效益理念这足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病人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货,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

4.3 优化急诊抢救的程序急诊抢救重在“急”宁,对危急的,医护人员急病人所急,开通绿色通道,使病人得到快速的救治。

4.4 服务流程的优化和改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急诊候诊区装饰了多处温馨提示镜画、服务告知、壁画、路标指引牌等,减轻病人焦躁心理,方便病人就诊。并制作了有关急诊科简介、院前急救知识、抢救指引、输液安全等宣传小册子供病人取阅。

4.5 更新便民措施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利,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

5、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米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通过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与护士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抓住“抢救病人生命”这个主题,在“急”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工夫,在“救”字上多研究,在“高”(效率、效益)字上多思考,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措施得力,服务到位,使急诊科的服务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急救技能有了不断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进一步地增强,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