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个人本位

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残疾人,当地政府该不该为了这一个残疾人修建无障碍设施?”如果选择修建,那么该国必将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如果不修,那么该残疾人将无法平等且轻易地参与社会活动。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抉择者”的价值倾向,在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也出现过不同的“价值倾向”。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沿革

从1957年到现在,人们对于特殊教育的看法和观念发生着改变,同时我国特殊教育方针、特殊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改变反映了我国对于特殊教育目的的认识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一)建国初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1957年的《关于“聋哑学校口语教学班级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中提到了聋哑学校的任务是:“对聋哑儿童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劳动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自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1962的《全日制六年制盲童学校教学计划(草稿)》中规定,六年制盲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学校的教育与训练,力求弥补盲童的视觉缺陷,使学生在德语、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P1611)1962年的《全日制十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草稿)》中规定,十年制盲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学校的教育与训练,力求弥补聋哑儿童的听觉缺陷,使学生在德语、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P(1616)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前的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缺乏特殊性,完全照搬照抄普通学校的培养目标,没有考虑特殊教育应有的特点;二是非独立性,特殊教育在当时被看作普通教育的附属品,在培养目标中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服从和依附关系;三是具有明显的社会和国家倾向,政治色彩浓厚。在“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其目的也并不是为了教育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而是为了达成教育之外的政治性目的。

(二)改革开放后至上个世纪末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1984年国家教委的《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说明》中提到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针对聋哑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补偿聋哑学生的听觉缺陷,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语言,使聋哑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初等文化程度和一定劳动技能,身心正常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劳动者,并为他们继续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自学打下基础。”[2](P279)1987年国家教委《全日制盲童小学教学计划(初稿)》,其中提出全日制盲童小学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盲童生理缺陷,通过教育教学活动,采取各种补偿措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基础”。[2](P284,285)在1987年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全日制弱智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为:“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要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从弱智儿童身体和智力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2](P292,293)1993年制定的《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中提出聋校的培养目标为:“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对听力语言残疾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基本的文化知识、健康的体质和一定的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3]改革开放后,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体现出了更多的特殊性,比如提出了根据不同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补偿的目标。二是逐渐增加了社会适应性的目标,如“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三是“四有新人”等说法体现了“改革”“开放”的特色,教育目的的政治性有所弱化。但是此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依然只是强调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而没有凸显出特殊教育本身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三)21世纪以来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2007年制定的《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盲校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4]2007年制定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聋校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4]2007年制定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聋校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4]相较于之前的教学计划,2007年颁布的盲校、聋校、弱智学校的教学计划更详细制定了个人层面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培养对象从“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劳动者”变成了“四有新人”;培养内容也不断扩大,从“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劳动教育”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补偿教育”“审美教育”,说明我国特殊教育目的逐渐从“社会性”向“人本性”转变。

二、我国特殊教育目的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分析

和普通教育一样,特殊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关于特殊教育目的的讨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派别,即“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一)以社会为本位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

显然,残疾人很难像其他普通学生一样“成才”,社会本位论者势必会考虑残疾人的教育对社会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出现过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残疾人本身没有价值,授予教育只会浪费社会资源;另一种观点认为残疾人可以通过教育带来更多的社会回报。

1.社会负担,教而无用论。1902年清廷颁布了《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和《钦定中学堂章程》,对特殊儿童的就学条件做了规定,《钦定蒙养院章程》中规定“凡生徒之不可教诲者,大都过时失教,习与性成……然间有气禀顽劣及身体孱弱过甚者,均可由教习辞退。”[1](P47)这意味着顽皮或性格、脾气方面怪异的学龄前幼儿都可被赶出蒙养院,可见当时入院条件之苛刻。1903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章章程》,规定:“有疯癫痼疾,或五官不具不能就学者……准免其就学。”[1](P48)以上规定将残疾儿童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映射了当时社会普遍认为残疾人不可教。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很多人把残疾人看做是“残废人”,这种认识否认了其存在的价值,无疑也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在古代欧洲也有人们把盲、聋、肢残、痴呆者认为是“魔鬼缠身”;奴隶社会后期和中世纪宗教势力占统治地位,在宗教的教义里,他们被认为是“上帝的惩罚”。由此可见,残疾人一旦被看成是社会的阴暗面和负担,其教育需求就得不到满足,甚至基本的生存权利也难以保障。

2.残疾人人力资本论。有许多学者试图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进而论证残疾人受教育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通过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的计算,力图证明残疾人教育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学者认为,“教育是提升残疾人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5],“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是社会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残疾人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要远远超出社会对他们的投资。”[6]他们认为社会应该投资残疾人的教育,就业之后的残疾人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和个人财富,回报过去的教育投资。残疾人人力资本理论证明了教育的必要性,为残疾人接受教育提供了经济学依据,增加了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关注与投资力度。但是如果单纯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看待残疾人的教育问题难免产生片面化、功利化的错误,从而忽视了一大批因重度残疾而无法就业且不能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残疾人群,比如重度智力障碍者、综合残疾且无法就业的残疾人。是否因为他们不能产生社会价值而不予以教育呢?是否某一个或某一类残疾人的教育投入大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我们就说他们不值得教?其次,这种观念仍然把人看作工具,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残疾人教育目的观侧重强调残疾人的效益性,使残疾人变得对社会“有用”成了教育的出发点。总体而言,社会本位的特殊教育目的观聚焦于对功利的追逐和对自身缺陷填补的渴求,而忽视了残疾人对生活过程意义的把握和体悟。

(二)以个人为本位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

1.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人道主义”是我国特殊教育的理论之基本,是老一辈中国人最为接受的理论。各种残疾人事业规划的文件和政策也经常提到“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主张跨越肤色、地域、性别等所有的差别,心怀对生命的怜悯,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而我国近代的特殊教育正是产生于传教士和医生对特殊儿童的怜悯、救济之心,他们举办各种特殊学校,使残疾儿童得到收养、照顾和简单的教育。新中国建立后,特殊教育学校大多是以“庇护”“救济”为目的发展起来。“福利”和“救济”式的特殊教育照顾到了大多数上学困难的特殊儿童,但是,这样的特殊教育势必会削弱特教学校的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因而要转变将特殊教育单纯看作是福利事业或慈善事业的特殊教育目的观,更多地把目标转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上来。

2.以人权思想为核心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人权思想几乎已是全世界所共享的基本价值观,而人权思想在教育上表现为教育公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给欧洲人带来了“天赋人权”“平等”“博爱”的思想,而我国自古就有“众生平等”的思想。2500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颁布的《人权宣言》声明:“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如今,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权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种观念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弱者(尤其是残疾人)的教育困境。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人们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儿童、女童、难民儿童等弱者的教育公平问题,特殊教育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特殊教育界以人权思想为核心提出了“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全纳教育”等教育主张。如今,残疾人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同一个课堂平等地学习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些以个人为本位的特殊教育目的观将特殊人群的需要放到了首位,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合每一类人的教育环境,他们认为特殊教育事业的目的是使有特殊需要儿童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而并非着眼于教育为社会带来的回报。

三、未来的特殊教育目的应蕴涵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我们很难判断“社会本位”“个人本位”这两种特殊教育价值取向谁对谁错,它们都是教育决策者为了符合一定历史条件所做的具体的抉择,不论是以“救济”为目的的特殊教育观还是以“政治”为目的特殊教育观,都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因此,特殊教育中的两种价值取向的权衡与选择,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各有侧重。21世纪我国特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逐渐融合,未来的特殊教育目的依旧需要考虑来自社会的需要(包括国家、地区和家庭的需要),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受教育者,即特殊儿童个体的需要。新时代的特殊教育目的观要同时关照国家、家庭、学校、受教育者等不同主体,囊括两种本位的价值取向。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治国方略的今天,人的发展需要越来越被重视。未来的特殊教育目的在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特殊需要儿童本身,切实考虑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发展、个性差异,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因为对于部分残疾人来说他们可能一辈子无法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获得教育而健康成长,享受生活。

作者:苏晗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顾定倩,朴永馨,刘艳红.中国特殊教育史资料选[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79;1611;1616;47;48.

[2]国家教育委员会初等教育司.特殊教育文件、经验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79;284;285

[3]张巧明,杨广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特殊性

职业道德是社会生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之后,向人们提出的所应当遵守的行业性的道德规范,就是说在一个社会中除了一般的道德原则,还需要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单位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多种关系,不仅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更是社会道德在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与一般的社会公德教育相比,职业道德教育无论在对象、内容、手段,还是教育环境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职业德育对象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受教育者年龄段的特殊性。从一个少年过渡到青年,这个人生阶段是人的身体和心智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非常独特的质变期。作为青少年,他们生命力旺盛,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同时他们的思想感情也过分活跃甚至敏感,作为思想教育来讲,他们的优缺点展示得非常鲜明。一般的表现是: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同辈群体的归属感强,但缺乏组织纪律观念;成就事业的动机性强,但承受挫折的韧性不足;求知欲强,但兴趣的稳定性较低等等。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甚至从业观尚未定型,如果我们把握时机,方法得当,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职业道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受教育者分布范围的特殊性。接受这种教育的人一般是完成了普通初、高中教育后正在接受职业学习的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当然也包括刚刚进入职场的社会从业者。他们正处在读书与就业的人生过渡时期,也是生理发育已经或接近成熟而心智发育相对滞后的一个特殊时期。虽然面临就业,但是他们还没有从心理上完成由学生到职业工人的角色转换,心理的断奶期明显存在,脆弱性或不稳定性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同时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动态性等,与普通教育相比,对理论的要求稍差,这无形中会给学生增加某种程度的自卑感;随着高等教育的日趋大众化,许多学生还难以接受就业岗位大众化的现实,对未来还有一定的迷惘感;再者由于职业教育功利性的特点,也影响着学生有过强的功利意识,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或工作中,容易忽视各个行业不同的规范及个人职业修养,而过分看重个性或自我的名利性诉求。

二、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其基本的宗旨就是在行业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鼓励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做一个优秀的工作者。这既与一般的社会公德有所区别,又是对各个不同行业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主要还表现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上。职业道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社会的分工出现的。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殊的职业关系中,在长期的职业活动的基础上,会逐步形成一种具有自身职业特征并有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这就是说,在一个社会中除了一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外,还有对不同职业的人提出的不同的道德规范或要求:如对裁判员要求公正,不徇私情;对医生要求救死扶伤,关心体贴病人;对商业人员要求买卖公平,诚实无欺;对教师要求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等。

同时,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与一般的个人道德内涵不同而又相辅相承上。二者既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本质的联系。在区别方面:首先,职业道德的主体是组织系统和组织成员,而个人道德的主体是个人。组织系统虽说由人组成,但组织中人的身份却是非个人化的,即在扮演组织中角色的时候,他不是个人意志、动机的代表,而是社会利益和组织利益的代表;其次,个人道德是一个人和社会以及社会中其他的人发生关系,其行为影响的只是少数人和有限的区域,而职业道德则会通过组织系统泛化为与众多群体以及个人发生关系,其影响范围要广得多;再次,个人道德主要是通过良知和社会舆论起内在的约束作用,而职业道德除了靠舆论和内心信念的约束作用外,还要依靠制度的外在约束作用。在联系方面,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同有“道德”二字,二者有着共同的根基,个人道德规范是制定职业道德的参照,职业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个人道德,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助于个人道德的内化,二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三、教育手段的特殊性

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许多职业类学校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模式,进行理论说教,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层次,忽视与专业的实际联系,使这门课普遍存在学生兴奋点不高、教师授课乏力、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缺乏有效性等问题。学生对生产、对企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认知度低下,缺乏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学生就业后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特殊的对象、特殊的内容需要特殊的手段,这才是教改的方向。在这方面许多教育工作者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各种教育手段或方法的尝试很多,而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企业文化案例教学”和“行为训练养成教学”。

所谓“企业文化案例教学”就是要选择企业经营中的典型案例,作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媒介,通过师生讨论分析,辨别是非,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不应为、不当为”范畴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行业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及团队精神等,使他们逐渐拥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判断和足够的方法,从而能够游刃有余地去应对社会大熔炉的锻炼和考验。

所谓“行为训练养成教学”就是把行为训练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行业的特殊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通过长期的甚至是机械的行为训练实践活动,将行为训练成习惯,将习惯演化成观念,将观念强化为情感和意志,最后形成稳定的职业道德。这种行为的训练,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礼仪、职业素质等各个方面的训练,同时训练方式还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的实际进行灵活多样的设计创新。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途径或方法,培养学生敬业、爱业、乐业的精神,增强他们对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和道德习惯的有效养成,使他们学会做人,练就技能,最终成为一个素质过硬、能力过硬、品德过硬的善于开拓创新的企业人。

四、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职业道德教育仅在学校课堂上远远不够,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让学生的职业道德思想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逐渐养成。工学结合,不仅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而且也为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创设了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在学生具有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安排他们到企业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促使学校教育与企业规范的双向互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进度,进行行业调查,了解本行业、本专业发展的动向,同时结合本专业和行业的需要,体验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教育环境的特殊性还表现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的养成具有春风化雨的作用。企业文化根本意义在于它拥有一系列其他任何制度和规范所不具有的特殊功能即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首先,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来引导企业成员的行为,使人们在一种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其次,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能使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及安全感,产生企业凝聚力;再次,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是经过长期培育而约定俗称的行业规章、规范和准则,对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自我约束作用。这种环境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另外,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员工,他们的言行举止,尤其是专业人员的娴熟技术、敬业精神、人格魅力等都是最好的的教诲,具有榜样或示范的意义,对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能使人在不自觉的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总之,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非常值得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去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安福.德育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1987.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特教教师;残疾学生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是有一定生理障碍或情绪障碍的学生(比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多重残疾等),他们特有的生理缺陷导致了其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和生活障碍。他们心理上的自卑、退缩、冲动、自我怀疑和自我迷失等表现较为明显,他们与正常人在心理、品德等方面有哪些共性和个性,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学习、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探究。

一、常规工作是基础是保障

(一)狠抓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安全、学校稳定。

德育无小事,学生安全更是大事。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理障碍各异,安全工作极其重要,比如智力障碍学生没有触电危险的意识,易触碰电路、容易互相伤害和自残;自闭症学生喜欢单独行动和做重复性机械性动作、盲生看不到看不清生活中的环境易发生危险[1]、聋生对安全规则的接受性最差且在体育运动中爱做危险性动作等等[2],都需要重点关注和有针对性矫正:对于培智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生活安全教育;听障学生和视障学生等需要每学期初、学期中段及学期末,定期进行开安全主题班会等。从夯实学生基本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出发,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外生活里的用电、防火、防灾、防雷电,注意交通安全、注意煤气使用安全,防溺水、火灾脱险和自然灾害逃生等等,并且坚持抓反复、反复抓。

(二)做好班主任思想工作,强化班主任的育人责任意识。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广大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其课堂教学与课余生活中的德育渗透的能力和自觉性,要做好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强化其责任意识。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最初和最终目标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班主任津贴和评优晋先。另一方面帮助其理顺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明确班主任的权利职责,努力施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及人性化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路径和思维方法的定期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实施更具人文关怀、更具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要求班主任定期上交一份班级管理总结反思,并以此为根本,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总结活动,以便相互借鉴学习推广。

(三)做好学校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训工作。

让学生管理学生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能真正利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起到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3]俗话说,好的学生干部顶半个班主任。首先就要做好品德优良、行为习惯正确、学习成绩较好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潜力学生的选拔工作。特殊学校尤其是类似于我校这样聋哑学生占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智力环境与品德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熏陶和影响作用。[4]其次,以定期、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品德修养,塑造他们起标杆作用的良好行为习惯,并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在各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逐步让这股力量成为学校正确价值导向、健康积极舆论氛围的无形打造者。

二、坚持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律,实施重难点突出的德育教育

(一)稳抓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极其重要,故学校应加大低年龄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常规训练,明确目标,每周的德育重点和常规训练要求是学生行动的准则。[5]根据重大节日、学校的中心活动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系列、有重点地坚持公布“一周一要求”。每周的要求力求做到语言生动、目标明确、易懂,针对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各自特点,分步分批次要求,形成特色。为了使“一周一要求”真正得到落实,得到效果,德育处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国旗下讲话,针对每周的要求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坚持常规评比,形成机制,因为常规评比是确保学校各项制度的落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种激励措施,比如,我校的常规评比内容是:早读、早操、课间、食堂、午休和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增加常规评比内容,以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班级量化考核。德育处要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各类残疾儿童身心特点,拟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标准、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品质素养方面的具体方案,尤其是针对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给予重点关注与突破。

(二)以“爱”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渗透。

残疾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得到全社会的关爱,这其中包括师爱、亲情爱、社会爱、同伴爱等。积极倡导学校教师要全面关心残疾学生成长,无微不至,用特殊教育教师师德要求实施教育工作,当然,必须坚持严格、严肃、严厉要求与尊重、关爱并重的教育思路和德育方式,必要的惩罚和适时的纠正是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让学生意识到惩罚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学生接受道德熏陶最早的地方,学校应注意引导父母应将爱的雨露更多播洒在残疾孩子身上,让他们享受到亲情温暖。学校应多与社会各界联系,鼓励社会成员为残疾学生献爱心。学校教育方式上要注意以情动人、以情激人和以理服人,抛弃单纯的德育知识的单项灌输方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体,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实实在在的道德活动。如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角色扮演的体验模式,如日常生活中进敬老院、自然灾害面前的互助互帮及捐款捐物活动、两难生活情景的道德判断与抉择等方式。

(三)加强残疾学生挫折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生自我自律教育。

由于残疾学生的生理残疾,致使其信念不坚定、意志脆弱、责任感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严重不足。针对此问题,学校德育处应把学生的挫折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或者说首要位置。残疾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待一辈子,老师不可能照看他们一生、家长也不可能照顾其一辈子,作为社会中的少数量的弱势群体的残疾学生,走出社会、融入社会是无容置疑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费心思对残疾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针对残疾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榜样示范及引领教育,结合多媒体直观讲述现实生活中的模范事迹、邀请英雄人物现身说法,让学生与他们亲密接触,增强学生对道德意志概念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锻炼自己意志的愿望;组织安排提高残疾学生意志力的活动,如登山活动、定期运动会、拔河比赛和大帮小等等。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和女生的自我保护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释放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场所与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习的精神财富。”[6]教师、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一味的讲解与灌输有时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师生关系。因此,要重视残疾学生自我教育、自律教育,反省教育,最终实现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自觉。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特殊学校德育工作效能

(一)开展德育研究工作,强化班主任及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

特殊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且无比艰辛,因此要在学校营造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尤其在校内要开展校本德育研究,例如,提炼班主任工作总结及反思,使之成为全校教育问题的良好对策,做好交流宣传工作,把相关成果迅速共享,帮助全校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再如,残疾学生尤其是聋生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腐蚀,不懂得辨析是非,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的不懂法。针对这些情况,德育处应认真讨论和探究出适合某种残疾类型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可以让盲生收听相关收音机专题节目、到法院庭审现场聆听等;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聋生和有残余视力的盲生可以组织监狱参观,请派出所、法院的同志到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用典型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观看禁毒图片展等,以期通过不懈努力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辨别事非的能力。还有关于学生健康上网、理性上网的问题,也应该加以重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健康成长。

(二)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体验路径。

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的源头,各种德育理念来源于生活,应回归生活,指导实践。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失去德育自身的生命力与实效性。[7]真实生活在特殊学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生活。学习是残疾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任务。全体特殊学校教师应树立起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极其重要途径的意识,广大教师应帮助和引导残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残疾学生把努力学习和残而有为、自强不息联系起来,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交往生活。比如聋生与盲生自身障碍使其体验较多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导致自我怀疑而失去自信,产生严重的人际生活自卑感。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应积极承担起指导残疾学生交往的任务,尝试增设中、高年级人际交往课,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以多样化的灵活方式传授人际交往知识,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平等和睦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其顺利“回归主流”打好基础。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主要从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两方面入手。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校园物理环境,在宣传栏、教室走廊、班级内空间呈现正面积极的名人名言、模范人物传记等内容。也要注意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引导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布置宿舍,使宿舍优雅温馨又不失文化韵味,让宿舍不但成为他们休憩的最佳场所,也成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软件文化方面主要从校风校纪、生活方式、文化娱乐及舆论风气等方面进行正面隐性营造。[8]例如,针对聋生的视觉优势、形象思维能力发达与直观体验需要强烈的特点,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重视并多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道德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等教育。由于一定的生理障碍,残疾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式没有健全人那么完整和丰富,最熟悉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作用重大,因此一个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教育合力的共同作用。要注意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在教育方法、评价方式、价值引导及情感教育方面要努力达成一致,以便于教育作用的合力发挥。倡导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到后勤人员,在言行着装等方面要适度得体,给学生良好的正面启发与引导。

(四)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

特殊学校学生总人数都较普通学校少很多,但依然要重视校内少先队与团队活动的多样化开展,让残疾学生在享受到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少先队员和团员一样的权利同时,使他们认识并逐步承担起力所能及的责任义务。当然,家庭教育在残疾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特殊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授手语、盲文、特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知识,指导和帮助家长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商育人之道。也要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倡导人们树立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的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合力德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75-90.

[2]杨韶刚.从科尔伯格到后科尔伯格: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特殊教育的德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9):17-21.

[3]曾昭皓.德育动力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周朝坤.聋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2):18-21.

[5]李晓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革新,2013(11):6-7.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47.

[7]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8):78-82.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藏文一类模式;大学生;德育教育

“一类模式”是指在高中阶段,除汉语文、英语课程以外,以本民族语言进行各科教学的教学方式。藏文“一类模式”是指专门针对藏族大学生,在高中阶段,除汉语文和英语两门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均采用藏文进行授课;高考时,除汉语文和英语以外,把其他试卷统一翻译成藏文进行考试,然后统一参加录取的授课考试方式。和普通大学生相比,藏文“一类模式”学生具有特殊性。德育以道德为依托。它通过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的传授以及道德行为与道德理想的培育,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发展人的德性和道德能力。[1]德育教育是一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学校德育教育,是指学校运用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通过各种形式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想、观念、情感、境界的实践活动。它既是整个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对于藏文“一类模式”学生,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培养思想合格的后备人才。

一、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的特殊性

1.学生来自较不发达地区

藏文“一类模式”学生主要来自藏族民众聚居区。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根据近三年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生源统计,学生主要来自阿坝州的马尔康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和甘孜州的康定县、甘孜县、巴塘县。以上区域是四川藏族聚居区,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交通闭塞,自然灾害频发,这导致了当地居民和外界交流较少,经济、文化、教育较四川其他地区落后;同时,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牧区),学生家庭以农牧业为主,且大多数家庭多子女,因此大部分学生经济状况不佳。

2.学生汉语水平不高

藏文“一类模式”学生来自藏族聚居区,他们的日常交际语言为藏语,尽管学生自读书以来一直学习汉语,但在高中甚至高中以前,他们一直单纯地把“汉语文”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因此,对于藏文“一类模式”的学生来说,汉语是一门外语,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不能为他们提供学习语言的良好环境,因此尽管大部分学生都能用汉语交际,但是他们的汉语水平不高。

3.学生整体的文化成绩不高

藏文“一类模式”学校普遍存在教师紧缺的现象,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导致学生高考文化成绩普遍不高。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2013年学校所招收的专科藏文“一类模式”学生人数为161人,高考平均分数为250.79分。2014年阿坝师范学院所招收的专科藏文“一类模式”学生人数为81人,高考平均分数为256.77分。2015年阿坝师范学院招收本科藏文“一类模式”学生人数为25人,高考平均分为305.24;招收专科人数为20人,高考平均分为273.10分。这些录取成绩远远低于同年同类别的普通类学生录取成绩。

二、藏文“一类模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1.德育教育人性化

藏文“一类模式”学生主要来自藏族聚居区,学生生活环境单一;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多元文化的巨大冲击,因此,针对这些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显得更加重要。然而通常情况下,学校对于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局限性。各个学校德育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仍然为“两课”。大学“两课”教学的任务一般落在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身上。藏文“一类模式”学生在学校属于少数,很少有学校有财力、物力专门为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编译藏文版的“两课”教材,配备能用藏文讲授“两课”的教师,这导致这类学生虽然也能常规化接受德育教育;但是无法避免的是,学生汉语水平不高,“两课”教材内容脱离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的生活环境,这严重影响了这类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导致其时效性和长效性不强。

2.德育教育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学生通过“两课”的学习,能够基本满足理论学习的需求,在满足理论学习需求的情况下,需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因此学校要开展多种类型且符合藏族“一类模式”学生切身实际的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手拉手”等活动,促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以此来激发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开拓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复杂的多元文化面前、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有判断和处理各种道德困惑的能力,让学生有能力接触本民族以及本民族以外的生活。

3.德育教育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开放的,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范围的公用信息,各种社会力量都在网络上占了一席之地,各种文化和思想在网络上碰撞得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也要在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构筑网络平台。目前藏文“一类模式”学生在学校所接触的藏文资料较少,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用藏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不仅符合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对主题德育教育工作起到辅助作用,有效实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

4.学校要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尽管藏文“一类模式”学生占比比较小,但不能因此忽视该类别学生的教育发展。学校层面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民族习惯,爱护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尽管这类学生整体成绩不佳,但不能因此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歧视。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其制订学业进步的有效措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来自不同民族的老师和学生的关怀和帮助。只有在这种民族团结的大环境下,学生才能不会对学校的德育教育产生逆反心理,而是从内心深处对学校的教育产生认同感。

总之,针对藏文“一类模式”学生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的特殊性,学校德育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保证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陈静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殊性给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结合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和管理实践,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师德修养内涵进行了重新建构,认为热爱学生、服务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构成其内涵的基本元素,在此基础上,从科研、准入制度、分类管理和指导以及教师评议等角度对师德建设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论文关键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师德修养;基本元素;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道德情操、道德观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素质。在教育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广大民众的学习需求逐步提高的今天,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社会风气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在对传统教育观念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独立性与差异性,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教学资源的开放性都对传统的教师角色发起了挑战,师德建设的内涵需要被重新认识乃至调整,这种重新认识或者调整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深远。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本。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一样承担着育人的任务,如何通过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机构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作为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育模式,具有时代性和独特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改变了师生间交流沟通的方式,支持和帮助学生学习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师新的教学目标。师德形象的展现方式以及内涵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怎样培养师德形象好、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根本大计。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建设的特殊性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并不仅仅依赖于网络、广播电视等远程信息手段,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无论是在面授课教学中,还是在网上的实时与非实时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政治立场、治学态度、人格风范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学生行为的道德示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局面。可以说,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性、虚拟性等特点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师德建设与传统教育师德建设的区别所在,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1.教学过程的复杂性

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例,作为一所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采取面授辅导与网络教学、广播电视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涉及的教师有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责任教师、面授辅导教师、导学教师和(或)班主任。教师队伍的构成与普通高校相比更为复杂。其中,专业责任教师负责对专业的规划与管理,课程责任教师负责课程大纲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这两类教师不直接面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面授辅导教师直接面对学生,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掌握重点、解答疑惑,而导学教师和(或)班主任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进度,查收作业,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监督管理。教学过程的复杂导致教师队伍结构的复杂,而每一类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或服务方式不尽相同,师德建设不能一概而论。如何兼顾整体且具有针对性,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建设面临的难题。

2.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粉笔+黑板+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引入已经变得不再适用,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等从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09年基层教学单位办学情况的评估结果来看,几乎所有教学单位的网络教学都具备了基本条件,网上提交作业和论文与BBS论坛讨论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内容。另外,多数教学单位使用QQ群、短信平台来提供教学辅导或者服务,个别教师还开设了教学博客。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以及师生交往的方式。师德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变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相应地,师德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3.教学对象的多样性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秉承着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事业目标,其教学对象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水平不齐,上学目的和动机也不近相同,同一个教学班里可能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五六十岁的老者;可能有普通工人,也有干部领导。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差很大。作为教师,如何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需要很强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养,同样地,这也给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难题。

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修养的内涵

师德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时特殊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在职业活动中的特殊道德。教师职业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与文明成果的系统传授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所显示的道德标准、善恶判断对学生影响巨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特殊之处。因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内涵具有一些新的内容。

1.热爱学生是灵魂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结构比较复杂,社会经历以及认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例,学生有普通高考落第生、有从中专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社会青年、有在特殊年代无法圆求学梦的长者和老者。很多学生因为在求学路上走了一些弯路而存在自卑心理,有的因为工学或者家学矛盾,学习进度跟不上。作为教师,首先应消除偏见,以宽容和博爱的胸襟去体察学生,了解和尊重他们,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值得指出的是,所谓师爱,不是面向个别学生或少数学生的,全体学生都应该受到公平友善的对待。教师对学生应不抱成见,对于那些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更应给予加倍的关心和呵护。

2.服务学生是意识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支持者。在上文对教学过程复杂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高校已经在实践中实现了对教师角色的调整,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功能发生了改变。教师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及其情感的支持者。根据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来看,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网络监控,捕捉学生的学习反馈并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对网上BBS论坛的讨论内容进行监督,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杜绝不健康的讨论话题。在面授辅导或导学服务中,教师更是要直接面对每个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在问题、困难面前,及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服务学生应该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意识。只有把“服务学生”的理念融入现实的教学与管理中,才能真正实现作为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师德才能真正得以体现,维护教师队伍形象,建立起良性的师生关系。

3.合作精神是基础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队伍的结构与普通院校相比较为复杂。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例,一名学生修满一门课程,为其提供指导和服务的教师包括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责任教师、面授辅导教师、班主任和(或)导学教师。为了保证学生所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致性和系统性。担当不同角色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合作与沟通,教学资源的设计与整合变成一个团队的任务而绝非个体教师。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加强交流,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为学生提供设计合理的知识体系以及高效快捷的教学服务。

4.创新意识是核心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更多个体提供了利用资源提升充实自己的机会,教育资源的共享性使“闻道在先”不再是教师独有的优势。科技的发展促进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社会的进步引起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是以科技和理念的进步为先导的,是教育创新的结果。在这种模式下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超前的意识和远瞻的能力。处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们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很快就会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因此,不同于普通院校的教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这是特殊的教育模式对师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只有锐意创新,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发展需要,也更能将这种意识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学生,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加具有能动性。

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建设的策略

采取传统教育模式的学校对于加强师德建设有如下做法:第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培养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第二,制定教师准则,规范教师行为;第三,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环境;第四,树立师德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如上文所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有其特殊性,在借鉴传统教育模式下师德建设一般做法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建设的策略。

1.积极开展师德建设科研,推进师德建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这种模式下的师德建设不能简单地照搬传统教育下的师德建设思路。应该把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师德建设作为教研课题进行探讨,选题要有针对性,比如网络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维护、远程开放教育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树立等。专题研究要结合工作实际,其成果要运用于工作实际,通过科研推动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

2.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把好教师的入口关

如上文所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构成相对复杂。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例,专业责任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由市校聘任,而面授辅导教师以及班主任和(或)导学教师则由基层教学单位聘任。聘任标准以及对标准的把握各不相同,这给整个教师队伍的管理带来了困难。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受到影响。在师德建设方面,应明确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在聘任过程中加强考察。作为市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建立标准,指导基层教学单位把好教师的入口关。

3.加强分类管理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培训

“一刀切”的师德教育不能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师德建设的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师,其工作任务和内容不尽相同,工作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应该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教师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展开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例如,对于专业责任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应重点加大对其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对于班主任和(或)导学教师,应重点加大对其服务意识的培养。

4.定期公开评议教师,宣传典型

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与评议应该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学校职能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师师德师风的评议工作,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职称评定、晋级和表彰的重要参考。评议指标体系的确立以及评议方法的选定,应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以保证其科学性和时效性。宣传典型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常见做法。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表彰先进;也可以组织师德论坛,集思广益,调动广大教师为师德建设出谋划策;还可以开展师爱承诺活动,大力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引起广大教师对于师德教育的重视。总而言之,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应把握公平原则和有效原则,不能让师德评议和师德宣传激励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