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声乐教学计划

儿童声乐教学计划

儿童声乐教学计划

儿童声乐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声乐嗓音训练呼吸发声自信心

儿童声乐教学中嗓音的训练作为儿童声乐教育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孩子们的嗓音训练是可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儿童从年幼时开始对音乐有较深的认识和了解,为他们以后走上音乐道路和对音乐事业的付出打下一定基础。孩子们的声乐训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今天,将儿童培养成一名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但是儿童在嗓音训练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许多教师对儿童要求用真声,这样可以有明亮的效果。但是,如果长期使用真声,会导致儿童的歌唱器官受损害,给儿童以后的音乐生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一定不能为了赶进度和急于求成,不记后果的训练。因此,把握正确的发声训练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儿童声音的特点

儿童特别是8~12岁的孩子,正处在发育阶段,歌唱器官还没定型,声带、喉咙部位都还娇嫩、狭小,远远不如成人。所以,也造成孩子们的嗓音质地很清脆,音色异常透亮圆润;音量微弱、单薄,而且胸声少,头声多,音域不宽等特点。而且,同样是童声,在不同的年龄段,音色、音质、音量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初期童声时,声音比较单薄,气息段等特点;在中期童声时,通过训练可以使儿童的嗓音向高、低的转变;在童声晚期,由于声带、喉腔发生变化,导致童声发生巨大变化,这时的童声就会变得粗闷、沙哑、音量减弱等特点。儿童的嗓音在中期时,是童声歌唱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儿童基本能够控制好自身的歌唱器官,而且对于声音的音色、音质都具有一定的辨别力,所以,在儿童嗓音的中期时,需要教师对于儿童嗓音训练进行合理、有效、科学的规划,培养儿童对于嗓音练习的兴趣,对儿童的歌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童声晚期时,儿童的声带、喉腔等都处于转变期,这时候需要儿童参加一些其他形式的音乐活动,保持着艺术对儿童的熏陶,不要进行大量的训练,以免使声带、喉腔收到损害,所以,在童声末期,进行一些适当的训练和其他形式的音乐活动,保护声带、喉腔。所以,在童声训练时,需要辅导员对于不同时期的童声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训练和规划,保持儿童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儿童的发声训练

在儿童的嗓音训练中,必须要注意儿童自身的嗓音特点,在训练中,由教师引导着儿童去寻找适合自身的训练方法。同时,在儿童训练中,需要追求良好的音质,而不是去追求音量和力度,所以,在训练中,要把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做为第一步,这是在训练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良好的起音是儿童嗓音训练中发声的基础,所以,在训练中,主要练习软音为主。在训练中可以用讨巧的办法,断气连声,让儿童体会小腹运行带起的气息流动,感受气息运行到声带的感觉,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对嗓音进行基础练习,最后对前两个动作进行总结,进行断音与调音的练习,只要这两点协调统一,当掌握发声器官的正确运动规律时,就可以做出良好的起音训练。

三、注重儿童的生理特征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儿童可以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且在这个时候,儿童处在发育期,自身的声带和喉腔比较脆弱,如果没有专业人士对于儿童嗓音的训练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就会使儿童的声带受损,严重影响儿童未来的音乐之路和身心健康。儿童嗓音本身就具有清脆明亮的特点,但是因为儿童嗓音音域狭小,不能满足歌唱的需要,所以拓宽音域就成了儿童嗓音训练的重要目标。儿童的嗓音和成年人一样,具有真声、假声和混声的区别,所以真确引导儿童学会混声,是拓宽音域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注重培养儿童歌唱表演及自信心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需要表演者对歌词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歌声将歌曲中的内容和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另外,注重儿童表演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充分的理解歌曲的重要内容,从而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另外,在儿童的嗓音练习中,要把握好声音的变化,比如,音质、音色、和情感上的一些变化,所以说,对于儿童的嗓音训练时,需要培养儿童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歌唱的形式合理的表达出来,更深情的投入到音乐的美妙之中,所以,在对儿童进行嗓音训练时,需要给儿童打造出一个轻松、舒适的训练环境,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对儿童的嗓音训练进行合理的规划,为儿童以后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齐建芳.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

[2]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4.

儿童声乐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助听器;听觉感知;听觉训练;残余听力

【中图分类号】G76

听障儿童佩戴了助听器之后,最急需发展的是对构成语音的物理与社会属性的基础感知能力,听觉感知是孩子发展有声语言的必要基础。开始进入听觉训练时,应有计划地了解、记录和促进其对声音的基础听觉感知能力,并将获得的动态信息,主动与听力师进行分享,为了充分优化听障儿童的听力,家长要首先教听障儿童感知声音,才能为发展孩子的基础语音感知能力打下基础。那么怎样教呢?

第一、家长要全面了解听障儿童的实际听力,坚持做到因材施教。

面对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家长要对他(她)的听力状况做都全面了解,根据听障儿童的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若听力损失不严重或者听力损失严重,但助听增益效果好,在听力训练时候,家长要聆听他(她)增加听辨声音训练,使他(她)能辨别声音与声音之间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区别,让听障儿童了解声源,认识各种事物的声音特性,形成对各种声音的记忆,训练方法由视、听结合逐步过渡到只用耳朵去听,扩大听障儿童感知事物的渠道和能力。对于听力损失比较严重助听效果不好的听障儿童就要了解他(她)能听到多大的声音,能听见什么,听不见什么,有选择的使用教具,使听障儿童在最大程度上接受声音的刺激,感知有限的声音,在训练中也采取视、听结合方法,加上触摸等动作。充分利用听觉、视觉和触觉以便获得对于事物较为完整的认识。

第二、 家长根据听障儿童年龄特点,采取以游戏为主的多种训练方法。

游戏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要使听障儿童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训练,获得康复。家长要尽可能地把听障儿童带到自然中去,让听障儿童感知实际的声音存在,从而更早地进入主流世界。

现介绍三种辨声音游戏供家长参考:

1、《听音投球》或《听音拾豆》

教具:手鼓、数个小球或豆子、碗

方法:家长在听障儿童背后击鼓,让听障儿童听一次声音往碗里投一个球或豆(击鼓时间要无规律)

2、《听音拨珠》

教具:口哨、算盘

方法:家长在听障儿童背后吹哨,让听障儿童听哨声拨珠,听几声,拨几个珠。

3、《找声音》

教具:手鼓、口哨。带响手枪玩具、带响的布娃娃、带响的汽车模型等。

方法: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各拿一种教具,让听障儿童在中间用毛巾蒙上眼睛,大家无顺序的发出声响,然后让听障儿童找出刚才听到的声音。

在选择教具时,多选用一些带响的玩具,使玩具要发出不同声响,把游戏活动和声音结合起来,如:锤子钉钉子的声音、厨房切菜声音、吹气球和气球爆裂声音、碗筷敲打声音等等,让听障儿童仔细听辨,细心体味。同时家长要求听障儿童提交对声音的反馈能力。尽可能把听障儿童带到马路、公园、游乐场、江边等现实生活中认识汽车、动物叫声、流水声音等,要不失时机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听觉训练,如敲门声、开关门声、脚步声、咳嗽声、音乐声等。久而久之,不仅丰富了听障儿童的知识也使他们对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声音对他(她)们不再陌生了,变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三、家长要充分开发听障儿童的残余听力,适时进行语音感知能力训练。

家长在教听障儿童感知声音阶段,还要让听障儿童逐渐认识到人的口、舌、咽、唇等也是一种声源,而且是最重要的声源,要让听障儿童从认识笑声、哭声、喊声以及模拟汽车、火车、拖拉机、动物叫声过渡到谈话声。因为语言是既丰富又复杂,听障儿童从小失聪,在不懂语言意的情况下已习惯用视觉认识事物,如果家长一开始就“苹果”、“鸭梨”的训练势必造成听障儿童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学会聆听--基础语音感知能力测试与训练》一书的指导,通过听音和辨音的训练,听障儿童的听敏度有了提高,也就是会听了,才能充分利用残余听力,为学习语言打下了一定基础,为有效地开展语言训练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请家长对以上的教育经验加以借鉴,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巍.《学会聆听》2010.5

[2]张玲.《假期对听障儿童家长的几点建议》聋康机构通讯,2013,(01)

[3]胡旭君.《聋儿配戴助听器后使用无线调频语训系统的效果评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学杂志》2013年第1期

[4]陈阵声.《助听器配戴后的适应性训练和听觉功能训练》2004-2004年全国助听器验配及听力检测技术学术研讨会

收件人:李丹

儿童声乐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 儿童 问题 对策

声乐教学的特点是经验性和师承性,几乎对所有人而言,声音训练的原则都是相同的。但和成年人相比,儿童的心理因素和生理条件,差异都很大,而且儿童的声音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所以,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照搬成年人的训练方法。而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儿童的歌唱能力,解决在儿童声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粗浅的谈了下自己的看法。

一、儿童声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没有针对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

教师为了能尽快的将儿童引入到学习声乐的轨道中来,在这个阶段,往往灌输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如共鸣、打开、气息、位置等,儿童会感到不知所措、非常的茫然,这种没有针对儿童自身特点的教学,是应该摒弃的。

(二)对儿童声乐训练要求标准过高

声乐演唱有很多基础性的要求,一些教师认为教会儿童越多的知识,才能促进儿童的进步,但结果往往是欲速而不达。一会要求情感和共鸣,一会又要求吐字和呼吸,这样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儿童常常是顾此失彼,结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三)对气息过早的强调

歌唱的动力和源泉,就是气息。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会反复强调气息的重要性。但如果对气息过早的要求,就会过多的集中儿童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就呼和吸一个非常自然的问题,形成了负担,这样反而对演唱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儿童声乐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熟悉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

儿童通过获得技能,学会发声的方法,直接影响着大脑发育,以及神经系统和身体的生长。正确的发声方法会对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对儿童形成个性和发育智力,意义都非常重大。儿童阶段,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不管是神经系统,还是感知觉系统以及身体,都尚未定型,还处于发展时期,而随着儿童逐渐成熟的心理因素和身体发育,可循序渐进的培养其技能及各个方面的知识。

在12、13岁以前,儿童的听觉能力一直在增长,而到了成年,会逐渐的降低这种听觉能力,主要是丧失了高频部分的听力。通过相关测试证实,在婴幼儿阶段,人对高频声音的敏感度并不比成人差,甚至还能向低频范围的敏锐度发展。由此可见,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听觉艺术方面,应比成人优越,而这一点,也被音乐实践教学所证实。

(二)建立正确的教学思路

一般来讲,从婴儿、幼儿到少儿阶段,儿童的发生器官都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育和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年龄段,其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对其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充分的考虑,要合理灵活并综合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依照儿童不同的声音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制定。

1.引导儿童歌唱的兴趣

喜欢歌唱,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而兴趣又是最好老师,但当儿童真正开始学习声乐歌唱时,效果会和期望值大相径庭,这就需要儿童能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坚持不懈的进行训练。一个优秀的歌唱人才,往往必须具备多个方面的因素。仅仅是坚持唱歌练习,离成功还相差甚远,如果按照既有的教学模式,儿童和老师见面的时间是有数的,所以针对儿童的训练,家长应和教师做好沟通,教师应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儿童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那些业余学习唱歌的儿童,其训练方式,不应采用音乐学院的正规的模式。抽象的声音位置概念和枯燥的发生练习,都会使儿童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兴趣荡然无存,所以保护和引导儿童的兴趣 是每一个声乐教师应尽的责任。

2.培养儿童正确歌唱的习惯

儿童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要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经过反复的强化和严格的训练。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经历一个关键性的时期,而这个阶段,就是幼儿和小学阶段。而中学阶段,则是改造习惯的时期。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声乐教学,就是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是受益匪浅。

3.训练儿童声乐的美感

发展儿童声音的个性及训练声音的美感,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体验,就是美感。美感紧密联系着儿童思维的发展和直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证实,儿童在幼儿时期,就能从自己所从事的朗诵、舞蹈、美术及歌唱等艺术表演中,从绘画和音乐等艺术作品中,获得美感。个性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行为、性格和气质,而音色是声音个性的体现。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发展儿童歌唱的个性,是声乐教师的主要任务,这要胜于对机械的技巧训练。因为儿童不同的个性,表达歌曲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教师不能简单的用错误或者正确的方法去进行评判。

三、结语

在儿童声乐教学这个领域,不管是儿童还是教师,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声乐教学和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在实践中去认识、解决和探索,不断反思在教学中的一些观念、习惯和教法。对于那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教师,应不断的探讨和学习儿童声乐教学方面的理论,通过深入专研,顺利完成将来的教育工作,为儿童声乐学习取得好的成就,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佳.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兴趣培养的重要性[J].才智,2010,(05).

[2]李晓燕,池玲珑.声乐教学中的示范与模仿[J].戏剧文学,2004,(03).

[3]王国峰.师范院校声乐专业学生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J].黄河之声,2009,(16).

儿童声乐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歌曲弹唱;行动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70-02

《儿童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儿童歌曲弹唱是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专业技能。从训练钢琴弹奏基本功入手,结合发声训练、儿童歌曲训练,将声乐和钢琴两项技能教学合二为一,其中对学生运用简易、精炼的编配手法自配、自弹、自唱幼儿园歌曲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该课程是对声乐、乐理、视唱练耳等一系列音乐基础知识和钢琴课程的综合,为学生更快进入幼儿教师这一角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儿童歌曲弹唱》对应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教学实践方面进行综合型的拓展训练,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呢?文章就《儿童歌曲弹唱》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谈谈具体做法。

一、认识行动导向的《儿童歌曲弹唱》教学目标

《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不断地提高幼师生的职业素养,突显该课程价值的师范性和专业性,为其今后在社会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行动导向”是一种以行动任务为向导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它是一个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为目标且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相关的体系,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从而挖掘学生潜在的音乐认知意识。中职院校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差一些,经常需要依靠一些较直观的形象进行辅助。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地位的变化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能实现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姜大源教授曾说过,“我们所面对的人是有生命的,基础不完全是事先打好的,在强调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基础上,人就像一棵树,随着不断生长,其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人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设计自己,在动态的过程中充实自己”。[1]

二、改革行动导向的《儿童歌曲弹唱》教学内容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把知识的应用作为侧重点,不仅仅是对音乐理论知识分析,而是通过训练弹唱两种技能结合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儿童歌曲音乐形象。因此,以突出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实际应用为目的,儿童歌曲内容选择原则是:(1)重点选择适应中专生学习需要、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古今中外经典浅易幼儿钢琴音乐作品,同时注重选用优秀的儿童钢琴音乐作品;(2)教学中应重视选择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钢琴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中国儿童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3)紧密结合儿童音乐活动实际,适当选择大中小班歌唱教材中的经典曲目以及儿童熟悉和喜爱的作品。教学时幼师生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组装,紧密结合职业特点培养学生们拥有一颗童心,在美妙的儿童音乐中快乐、主动地学习,通过大量的弹奏歌唱技术训练,塑造儿童音乐作品形象。(4)突出教与学一体化的特点。行动导向体系的设计,将音乐活动实践作为该体系的出发点,让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实践,让学生体验完整的音乐教学工作过程,使学生的角色从学习者转换到工作者。在音乐教学工作场景的刺激下,中职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教学责任感和价值观就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改革行动导向的《儿童歌曲弹唱》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要想改革,就必须将以教师和教材为主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行动导向式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意义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过程中,独立地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估计划,[2]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基本职业技能,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和经验体系,“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3]这里所指的能力已不仅仅是指专业能力,它涵盖了与人交流合作的社交能力以及挖掘职业机会和规划人生的发展潜能。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理念开发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教师主要采取案例研究法、项目教学法、角色表演法等。

(一)案例研究法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运用,将学生带入到特定事件中,教师可通过图片、录像和文字等形式展现案例,并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与交流。需要注意的是:一,一个案例应该是一个对实际儿童音乐情景的客观描述,而在这个儿童音乐情景中应尽量包含一个或多个需要学生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好是还能提供一些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二,在展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对案例的每一个环节所作出的反应结合起来,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从自身找答案,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三,要有启发性地提出各种培养策略及评价方案,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项目教学法

完成一个项目的基本步骤是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到实施、评估与反馈。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花较多的课余时间去完成一个项目,同时也需要教师及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并指导学生。

第一,项目组成员共同分析项目的任务,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网络、专业人士)收集信息,根据自身能力与兴趣选择合适的项目目标。

第二,拟定项目的实施草案,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制订完善的工作计划等。如实施者必须对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订富有个性化的方案。方案包括:制订幼儿音乐活动的总目标与次目标;实施音乐活动步骤,可采用单元主题系列开展的方式;选用音乐游戏作为实施的主要方法,因为音乐游戏的细节和玩具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又是一种能被幼儿所接受的约束,再加上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基本上不难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改变问题行为。

第三,项目的实施。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计划并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工作;定期完成中间成果的检测,以确保能够及时纠错改错,灵活地调整计划。如在利用音乐游戏的方式干预社会退缩幼儿行动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由于游戏的抽象性,“缺乏和真实世界进行的真实互动”。[4]孩子们在游戏时的表现和平时的表现是很不一样的,如何将幼儿从游戏的情境中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呢?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现实与抽象性的维度出发,对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和构造游戏的特点进行分析,用不同的层次将它们进行区分。学生也要尽量尝试通过不同的游戏情境来让幼儿之间多进行交往,减少或改变幼儿的退缩行为。

第四,评估与反馈。师生应一同对项目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共同探讨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间的关联度;进行对自我及他人的评价;对项目计划实行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对学生和教师的高要求,是项目教学法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必须要有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能够坚持下来的耐力,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及行为自控能力都相对较差,他们已经习惯了“灌输式”的学习模式,所以会觉得顺利完成任务是很有难度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地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引导,指导学生独立解决各种问题。德国教育家福尔克曼曾说过,“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所以,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多流汗,教师就应在课下多流汗。[5]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对音乐角色进行观察并模仿的学习方法。由于模拟的情境具有生动形象且真实的特点,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职业生活,在角色扮演中不仅学到了音乐表演的知识,还培养了音乐能力。角色扮演法以其生动形象且身临其境的特点吸引着学生,而且在这过程中“观众们”可以畅所欲言,指出音乐表演者的不足之处,修正各角色,相互学习,彼此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行动的导向,学生在“任务中行动、实践中体验、问题中思考、交流中提升”,突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学生们为今后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30.

[2]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辩[J].职教通讯,2003,(1).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2006,(2):6-10.

儿童声乐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成专学前教育专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就读这个专业。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选择大多为幼儿教师,这就要求学前教育的学生必须学习包括声乐、舞蹈、钢琴在内的一系列音乐相关课程,而钢琴又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相关课程中,对理论和技能结合度要求较高、实际运用较广的重要课程。如果说专业音乐院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专而精”的话,那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广而实用”。本文从现今钢琴教学现状出发,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就成专钢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认为应从基础、核心两大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采取大课、分组、小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一、成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成专学生通过成人高考后录取入学,首先,这些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其次,与其他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只有小部分在入学前接受过相关音乐知识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此之前没有参加过相关音乐培训。众所周知,钢琴等乐器教学最理想的教学阶段是在幼儿到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指的灵活度、手脑的配合度,反而会不如小时候。所以从零开始,给学前钢琴基础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计划不合理,也有的学生连基本的课堂任务也不能完成。我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兴趣。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该专业并非出于兴趣,他们选择就读这个专业并出自热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钢琴这门课程很难,学不会,是压力,不是乐趣。除此之外,学生对未来缺乏明确的定位与规划,许多学生对幼儿园教师没有强烈的选择倾向,钢琴这门课变得索然无味,有的学生甚至采用了逃避的方式。

3、现有教学模式落后

(1)“无差异”教学模式

成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模式一般是集体式教学,将所有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授课,集体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包括学习中体现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差异以及接受能力差异等。诸如接触过音乐培训和没接触过任何音乐培训的两类学生来说,他们的起点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同,如果教师采取无差别的集体教育,就会影响、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

(2)“无实践”教学模式

钢琴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音乐表现的工具,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职能来说,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钢琴弹奏技巧,也要求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琴声来表达情感。钢琴不仅可以进行独奏表演,对于声乐、舞蹈、话剧等艺术表演来说,钢琴也是最好的伴奏乐器。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这些艺术表演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弹唱技巧。在钢琴课程中,钢琴基础演奏与弹唱才是核心内容。想要熟练的掌握这些技巧,就需要有大量的实践。钢琴教学中,教师不是主体,学生才是。如何在主体积极参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气质,让学生学会用琴声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值得思考。

4、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是指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教师、学生等“人”的要素,以及教材、教学媒体等“物”的要素。教师在教学系统中承担着主导的作用,在成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材,规划教学活动。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及时给出评价,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正因如此,教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对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学目标的完成等教学成效有着显著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个性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生在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可忽视,他们是教学成效的最终体现者,在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配合下,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教材、教学媒体等“物”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辅助的作用。

二、成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主要内容

1、基础课程

(1)乐理知识

音乐学院的传统模式里,乐理是一门单独开设的专业课程,但由于成专学前教育就业后并没有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乐理知识水平,如果单独开设一门乐理课,乐理知识的枯燥乏味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好。但是,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基础乐理知识的培训,那么对大多数在入学前并未接受过专业音乐技能学习的学生很难开展钢琴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钢琴演奏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学生开展入门的导学课,而导学课的内容就是基础乐理知识。乐理是音乐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学习音乐首先接触的一门课程,包括识谱、记谱、以及音阶、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内容。学习乐理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学会用音乐的思维理解和表达乐曲。所以,只有学生先学好乐理知识,打下牢固基础,以后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的音乐知识与技巧。教材可参照《基本乐理教程》(晏成、童忠良、钟峻程著)自1990年10月出版以来,现已重印多次。这本教材,一方面非常重视大小调体系乐理的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又补充了有关我国传统乐理和世界现代乐理的某些重要内容。

(2)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是音乐综合素养的一部分。成专学前视唱练耳课程的要求虽不像专业音乐院校那样严格,但是也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达到一定的水平,视唱练耳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弹自唱的水准,也是学生学习钢琴、声乐、舞蹈等音乐课程的坚实基础。视唱练耳培养的是学生潜在的音乐感知能力,它的修行好坏直接影响其他音乐课程的发展。不能独立识谱的学生唱不好歌,也弹不好琴,毫无节奏感的学生无法把舞跳得出色。由此可见,开设视唱练耳课程十分重要。由于成专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年限较短,视唱练耳课程可以与钢琴(声乐)课相结合,交叉进行,将钢琴(声乐)课程的教材作为视唱练耳课的训练曲目,在训练了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同时又熟悉了演奏或者演唱的曲目,达到教学成效最大化。

2、核心课程

(1)钢琴基础演奏技巧

钢琴基础演奏技巧在钢琴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经过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识谱读谱能力,也对乐曲的节奏、调式、调性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学生们开始学习如何在钢琴上弹奏一首乐曲,学习如何用自己个人的方式表现乐曲的情感。中外音乐学院钢琴教学遵循着五条线的规则,即指法练习、练习曲、复调练习、奏鸣曲练习、乐曲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在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时,应注意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幼儿园等一些早教培训机构的教师,并非专业演奏人员。因此在制定学前教育钢琴课程的教学计划时,应该适当的参考传统五条线教育模式,重视学生演奏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特点,决不可盲目效仿传统音乐学院教育模式,好高骛远。成专学前教育钢琴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参照音乐学院所使用的基础教材,包括《哈农指法练习曲》、《车尔尼系列练习曲》、《巴赫初级作品曲集》以及《钢琴基础教程系列丛书》等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合的曲目,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要求学生学习所有的曲目,由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技术难点的曲目进行学习,学习的曲目在精不在多,以学生能熟练掌握一些实用的基础技巧为目标。

(2)儿童歌曲弹唱

只有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之后,我们才可以开始谈论让学生学习一些更加实用的技能。从学前教育的就业特点来看,学生应具备熟练自弹自唱的能力。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演奏儿歌的同时,一边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儿歌,幼儿在鉴赏音乐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教师的情感表达。自弹自唱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技巧,举个例子,想要将一首儿童歌曲演奏出来,如果这首作品是五线谱记谱形式的,那么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并且经过多次练习;如果这首作品是简谱记谱形式的,那么在此前提下,还需要幼儿教师掌握基本的和声知识,为其配上正确的伴奏。在演奏的同时,还需要学生准确演唱儿歌,这就需要学生了解节奏、调式、调性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视唱练耳能力。所以说儿童歌曲的自弹自唱是演奏者综合艺术能力的体现。这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靠的是日积月累,反复练习。

三、成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模式

成专学前教育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一共五个学期。为了保证钢琴演奏与儿歌弹唱课程的顺利进行,个人认为,第一个学期,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以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课程为主,其中可以将钢琴基础理论知识与其相结合。第二到第三学期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第四到第五个学期继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的同时,为学生教授基本的和声知识,继而学会儿歌弹唱课程。本着实用性至上的原则,成专学前教育钢琴课可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乐理课程采用大课形式教学之外,视唱练耳课程、钢琴演奏课程、儿歌弹唱课程应以小组形式为主,切勿过于集体化,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与能力的差异。成专学前教育钢琴课程安排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1、乐理知识大课教学

一般情况下,乐理知识采用的是“上大课”的集体授课方式。可以采用钢琴导入与乐理知识两个内容相结合的方式,集体式的上课形式,也便于教师掌控课堂。虽然乐理课是理论课,但是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后才能熟练运用,所以在乐理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总是教师照本宣科的念教材,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在练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未能及时掌握的重难点,及时巩固。

2、视唱练耳分组教学

视唱练耳课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识谱、唱谱能力,对学生的节奏感、音准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视唱练耳课应以学生实践为主。人数较多的班级可采取分组式教学模式,这样教师才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做出点评。

3、钢琴演奏技巧小课教学

钢琴演奏课分为大课与小课两种类型,大课就是许多音乐院校开设的电钢课,电钢课以学生现场实践练习为主,每人一架点钢琴,教师随时指点,这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最为理想的授课形式。但是成专的院校一般不具备上大课的条件,只能采取小课分组指导的形式。无论是哪一种授课形式,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层次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注重曲目的演奏数量,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儿童歌曲弹唱实践教学

儿童歌曲五线谱版本较少,多为简谱记谱,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在拿到简谱之后如何给歌曲配上准确又好听的伴奏。从学科分类上来看,钢琴与钢琴伴奏实际上是两个专业,只不过这两个专业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也是将儿童歌曲弹唱的课程安排在最后的原因。而学习伴奏技巧首先接触的也是儿童歌曲,因为儿童歌曲通常篇幅较短,结构较简单,音域跨度也不大,伴奏织体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成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经过小三门(乐理、视唱、练耳)以及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练习之后学习儿童歌曲弹唱具有可行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儿童歌曲的伴奏规律,学会根据儿童歌曲风格、情绪等音乐特征独立编配伴奏。

四、结论

本文从实际出发,指出了成专学前钢琴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个人的观点,就成专学前教育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深入研究。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对学前钢琴教育目的的不明确。钢琴传入中国不过百余年,钢琴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们往往只看到它表面的作用,过于追求“功利性”与“实用性”,难道这真的是钢琴教育的目的吗?而隐藏在钢琴教育更深层次的作用其实是它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钢琴教育,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五线谱上一个个蝌蚪状的音符来感受作曲家,抑或是听者内心的情感;学会了如何通过演奏或演唱的音乐来诉说。而当学生毕业之后,也成为了一名教师,他们所掌握的这种内在的音乐能力,才是最宝贵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真正的教育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完整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心灵的指引而不仅仅只是知识或者技能的输送,任何教育,都应“以人为本”。

作者:徐佳艺 单位:温州城市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晨曦.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中国会议,2006,(9)

[2]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黎理.基本乐理内容的新扩展评音乐自学丛书的两本新编乐理教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4):71-74.

[4]田晓宝.歌唱的完美艺术表现———歌唱与钢琴伴奏之契合[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1):101-105

[5]高进.钢琴教育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1):89-92

[6]赵微.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之探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1):141-143

[7]陈雅先.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2):118-124

[8]汤蓓华.中美钢琴教育之比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4):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