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教育的哲学

关于教育的哲学

关于教育的哲学

关于教育的哲学范文第1篇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人性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归属,有不同的人性观就会有不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只有把握人性的本原,才能真正构筑解放人性的教育。因而,反思人性的本原何在,是探寻教育起点的哲学前提。

一、人性的“力”:教育建构的生命起点

传统的教育起点观,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把知识和道德视为教育起点,使人的发展丧失了生命的根基,人性的“力”在教育中无以生长。教育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起点,以生命优先的原则重新构筑教育的人性基础。

(一)知识论与道德论的教育起点观

教育的起点是指教育以什么样的人性假设为理论构筑与实践操作的前提。由于对人性的本原有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教育起点观。(1)知识论的教育起点观。这是理性主义的教育起点观,他们将理性视为人的本性,教育就是为了培育人的理性能力,求知是理性能力的最高表现。理性主义的教育以培养知识人为目的,以知识的传递与学习为基础,建构整个教育的逻辑与体系。从知识出发的教育起点观,源于以知识为美德的古代希腊,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都把理性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知识为信仰所代替,知识在教育中逐渐处于次要位置;直到近代科学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类奇迹,知识又重新走上教育的统治地位,赫尔巴特和斯宾塞的主知主义教育是知识论教育的典型代表;到现代社会,由于知识与权力的联姻,使知识成了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培养知识人再一次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2)道德论的教育起点观。在这种起点观看来,“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教育实践从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注: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0.)教育过程与道德修养过程是完全一致的,把教育工作视为人类一项杰出的道德事业。道德论的起点观认为,“道德性”是人性的本质,教育应以人的道德本性为基础,把培养道德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和理想。道德崇拜是一种古老的人性传统,尤其是中国古代社会,道德本位不仅是一种社会哲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哲学。道德论的思想往往持有社会乌托邦的理想,试图通过教育寻求人的道德本性,实现人类道德大同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由于脱离人的生活事实,往往流产于教育家的梦想之中。道德论的代表人物,往往是一些空想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理想家欧文、自然主义者卢梭,一生都矢志于通过教育改善人的道德灵魂,然而,面对无情的现实,他们的理想无法逃出悲哀的结局。

在教育的发展史中,以上两种不同的教育起点观,曾各自借用不同的人性解说批判对方的教育论点。科学主义的重要代表斯宾塞,以实用主义为武器,从批判教育的“装饰性”,反对近代教育中的绅士价值观开始,极力主张科学教育。在他眼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传授实用知识,因为,实用知识是人获得美好生活的第一源泉。虽然他并未否定教育的道德价值,但他将道德教育视为从属于知识教育的副产品,这实际喻示着一种知识论的教育世界观。后来兴起的实证主义教育思潮则直接否定教育的道德价值,在他们看来,道德价值的模糊,带来了教育的混乱与低效,教育根本不应涉及价值问题,教育只是一系列的行为训练与理性分析,道德与价值因其不可度量性而被排除在教育活动之外。同样,道德论也曾对知识论提出尖锐的批判。卢俊从自然主义的态度出发,批判知识论教育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戕害,把知识论教育观视为实现其教育理想的主要敌人。在他眼中,正是作为文明象征的人类知识败坏了儿童的自然精神。

(二)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生命优先的原则

在对传统起点观的批判中,产生了第三种起点观,即力量人性论的教育起点观。从本体的意义上说,人自身是非客观的存在,他的属性具有无限多样的丰富性,人性就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现与完善。在力量论看来,生命首先不是被评判的价值对象,而是一种有待展开的人性力量。力量论的代表是一批生命论哲学家。叔本华将生命的本质视为力量的冲动,认为力量就是生命意志,是生命克服一切阻力,保存自我,努力向上的一种力,这种力是先于人的一切存在的本质。美国哲学家蒂里希认为,力量是“生命在自我超越的运动中,克服内外阻力的那么一种自我肯定。”(注: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上)[M].上海:三联书店,1999.316.)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更为具体地讨论了生命的力量形式,他认为人的一切都是无限发展和不断变迁着的一种生命之流,这种变迁的生命之流展现着生命的生存意志,因而,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教育家福禄贝尔写到,“力就其内在的本质来说,是唯一的独立存在的,……作为向外表现的力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是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最终原因。”(注: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3.)这一观点表明,力量是人性的本原。在这些生命论哲学家的思想中,生命是一种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力”,它从根本上不同于知识论或道德论哲学,将人视为某种不变的客观存在。

在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看来,无论是从人的理性本质出发,还是从人的道德本质出发,都不能真正促进人性的自由发展。因为理性与道德只有在生命的自我确认中,才能成为一种“为我”的存在,从而获得丰富的人性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2.)只有以个体丰富的生命体验为前提,“才能使个体生命向世界保持良好的积极开放的态度,使个体乐于与周遭世界进行活泼丰富、富于爱心的交流,使个体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充满感动、激情和想象,这些都是追求真、善、美的内在基础”。(注: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Z].1999,教育基本理论年会交流论文.)因而,教育首先应考虑生命的原初存在,在生命之“力”能够自由生长的前提下,才能讨论知识与道德的问题。美国伦理学家居友也认为:“生命首先要能够维持存在,才谈得上生命的运动,才有其道德可言。”(注: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74.)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尖锐批判过那种离开生命前提进行的道德陶冶,他说,“善与恶只有在人对它的生命意义和自我存在的深切体验中才能区分,……善和恶一旦被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来描述和建构就必然会走向人性的反面。”(注:方朝晖.重建价值主体[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102.)因此,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把生命的“原始力量”视为教育的人性基础,认为教育必须坚持生命优先的原则,从原始的生命力出发,才能为生命创造更多的可能。

生命力量论的教育起点观,基于独特的人性的假设,把生命之“力”看作人性的本原,将生命视为超越于一切客观规则的存在,因而坚决反对任何脱离人性本原的教育假设。在他们看来,知识论与道德论教育起点观的错误,就在于否定教育的生命前提,在于用可能性的、有待培育的知识与道德力量取代生命运动本身,从而使生命陶冶的过程变为一种强制性的生命控制。

二、起点与追求:起于生命,达于精神

教育从原始生命力出发,是否就停留于原始生命力?这是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生命的本质是力量,但原始生命力只是生命的原初形态,作为人的生命,还有更高的形式。国内学者高清海说:“人在本能生命之上还有一个‘超生命的生命’、‘主宰生命的生命’。”“人的生存恰恰是为了对本能生命的突破、对有限生命的超越。”(注: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16-17.)人的理性、思维、道德、价值、精神,等等,是人的生命力量的更高形式。从哲学研究看,生命的两种境界,始终是哲学争论的焦点。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人性的力量就被看作人性的本质,但他们对力量的理解有着浓厚的理性色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把理性生命视为力量的根本,他们批判人的感性生命力,反对人性的丰富性。而到了尼采以后,非理性主义哲学又走向希腊哲学的反面,彻底否定人的理性生命。在尼采看来,人性的魅力在于人的力量意志,人因为生命冲动才永具活力,才能不断超越自身,获得更好的生命。另一位生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生命进化论,认为生命冲动才是人类进化的根本原因。20世纪著名宗教哲学家蒂利希在书中写到:“存在就是使一切存在物成为其所是的那种力量”(注:P·蒂利希.存在的勇气[M].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88.2.)。而存在主义哲学家罗洛·梅则直接提出“原始生命力”这一概念,认为人的原始生命力是人创造一切美好生活的源泉。

在我们看来,无论是理性力量观,还是生命力量观,都具有哲学的片面性。在理性力量观那里,理性反思失去生命的源泉。因为理性能力只有在活生生的生命体验中才能获得反思的无限源泉,离开了人的感性生命,任何理性力量都是毫无意义的。相反,生命力量观又过分张扬感性力量的盲目冲动,使生命失去规范和疏导。生命的感性力量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只有在理性的引导下才能富有建设性,才能成为创造性的力量。理性的力和感性的力,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两种生命形式,任何分割都是对生命的伤害。教育应以人的生命活力为起点,但又不能止步于原始生命力。因而,基于生命本原的教育,既要克服理性主义对人的外在塑造,又要反对生命论对原始生命力的过分夸张。教育应基于生命活力的原初创造性,进而企盼由人的生命冲动向精神创造的追求。

起于生命,达于精神的教育应追求什么样的境界呢?从生命的整体性与生成性看,我们认为,有三个基本向度。

1.爱的教育:追求生命的活力。爱是人原初生命的直接体现,爱是生命的推动力,是生命行动的力量。美国哲学家蒂里希非常深刻地说:“若没有推动每一件存在着的事物超向另一件存在着的事物的爱,存在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在人对于爱的体验中,生命的本性才变得明显”。(注: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上)[M].上海:三联书店,1999.308.)对生命的爱、对世界的爱、对他人的爱,是创造力的源泉,因为人有了爱,人才会给予这个世界,奉献于他人。因为有对生命的爱,人才会积极地献身于自己的劳动和创造,才会追求智慧和道德。从生命之“力”出发的教育,之所以追求爱的理想,寻求教育中的情感世界和情感表达,是因为爱与情感体现了生命力量观的基本思想。教育追求爱的理想,以爱为教育的重要价值,是教育表达生命之力的基本方式。爱的本质是原始的感性生命力的“理性”运动,它不仅是一种原始活力。爱只有在与他人无限的精神交流中,在不息的生命经验中才能获得。因而,爱的教育,不仅讲述爱的智慧,而是以爱待人,创造爱的精神,提供爱的机会,肯定爱的价值,使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爱,给予爱,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爱的能力。

2.信仰的教育:追求生命的力量。意志与信仰是生命之“力”的核心,也是生命之“力”的升华。意志寻求生命的理性之根,并对感性生命实行理性规范,意志发展的高级形态就是理性信仰。信仰源于对原始生命的理性态度,它是人内心深处对终极真理的无限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永恒确信。信仰建立在人对自我存在的自由掌握之上;它不服从于任何一种外在客观性,能时刻使人回到本原中发现自身,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给人以不可摧毁的希望,让人形成一种敢于承担一切的力量,形成自己的精神中枢。从生命出发的教育,之所以重视人的意志和信仰的教育,是因为人自身的精神独立,是对人“超生命”存在的确证。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人的本质既不是我的容易腐烂的肉体,也不是我的感官欲望,而是我的道德与宗教信仰的才能。”(注: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11.)这种信仰的获得,不是对外在价值规范的皈依,而是基于生命的创造性活动中所产生的自我超越的坚定信念。教育过程中的信仰陶冶,不仅依赖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丰富的精神资源,还要有将学生推入“诱惑”之中的勇气,让他们在生活的创造、追求、尝试和冒险中建立自己内心的信念。

3.智慧的教育:追求生命的境界。智慧是生命发展的理性力量,没有智慧的生命只会沦于盲目的冲动,而迷失自身发展的方向。智慧不单纯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征服外部世界的知性能力,而是一种能进行生命反思的力量,智慧是生命的精神化。生命在智慧中获得灵魂和力量,有了智慧,人才能怀疑和批判,才能把握真实的自我,才能向世界无限开放。智慧不能在知识传递中实现,智慧需要超越既定的知识边界,进行永无止境的追问与探索才能获得。智慧的教育只能在启迪和批判中进行,只能通过与世界的对话与交往而产生。智慧的教育力求避免把教育与知识灌输及智力训练相混淆,在智慧教育中,知识教育不是单纯的传递和灌输,也不是严格的智力训练,而是把知识视为精神自由活动的条件和对象,把智力活动作为精神愉悦的内容。教育目的不再是既定的知识体系,而是对有限知识的无穷追问与怀疑,在知识的学习中实现从“知性”到“智慧”的飞跃。

爱、信仰与智慧是教育追求生命本原的三个向度,也是教育引导人从“原初生命”出发,向更高精神境界发展的结果。同时,从生命本身来说,这三者又密不可分,“没有信仰和爱的智慧、实践或职业能力,乃是动乱的无尽源泉,这种动乱致命地影响着人类才能的自然发展,但由极不理智的爱和极端僵死的信仰所铸成的大错也是难以想象的。”(注: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25.)因而,基于生命本原的教育,既不能止步于浅表的知识技能教育,也不能放任于生命的盲目冲动,而是在对生命的整体观照中哺育人性的内在力量,以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生命的存在之根与生活的现实之力。

三、教育建构:基于生命力的教育思考

教育从人的生命力开始,并不意味着对生命本能的放纵,而是使人真正走向“精神生存”的人生境界。这是在自我超越中向着自由迈进的过程,它超越客观知识和社会价值对人的限定,使人获得最终把握自己的精神力量。这种超越是对生命的反思,在教育中,它绵延于人的一生,表现在与世界的无限交往中,隐藏于个体深邃的精神世界里。它既不能被中断,也不能由个体孤立的活动而获得,更不能由外部给予和强加。从这一追求出发,教育应该有两个层次的建构:从生命出发,指向于教育的生活构建;从理性出发,指向于教育的精神构建。

(一)生命起点:教育的生活构建

教育面向两个世界,一个是科学世界,一个是生活世界。从人的理性出发,教育必然走向科学世界,从生命出发,教育必然走向生活世界。教育的两个世界来自于两个不同的人性假设,同时也反映两个不同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活是生命的基础和展开形式,离开生活就没有任何生命生长的基础。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发现了生命的自由本质,而杜威和陶行知则发现了生命自由生长的基础,这就是教育的生活本质。生命没有不变的永恒本质,人只存在于流动的生命之中,生命只能作为运动的历程来体验。只有在不断追问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认识生命,只有在开放的生活世界中才能不断扩大生命的视野,也只有在与生活的无限交往中生命才能不断生长。教育从生命出发,就必须向生活开放。在生命的视野中,教育不应是单纯的科学世界,也应是学生生命发展的生活世界。

关于教育的哲学范文第2篇

到了20世纪,“教育万能论”演变为“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以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为代表。华生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他在《行为主义》一书中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一打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才能及父母的职业和种族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领袖,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盗贼”。“环境决定论”否认人性的存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仅仅源于所受的教育和待遇的不同。此外,以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和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为代表的学者,强调先天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部分乃至完全否认后天教育所起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无能论”观点。

二、对“教育”的理解和剖析,决定对教育功能的判断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对于“教育”,论述颇丰。儒家思想家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原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康德认为,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蒙台梭利主张,“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概括起来,中外学者对“教育”的认识,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教育”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其次,“教育”的手段是“帮助、培养、促进、激发”。再次,教育的核心在于“思想、人格、精神”。其四,“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据此,我们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做出如下剖析。

1.“教育”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的活动,教育具有终身性。

我们惊奇地发现,古今中外大多数思想家、教育家,都把教育的对象,定位于“人”,而非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青少年学生”、“孩子”。这无疑是符合“人”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因此,“青少年学生”、“孩子”,只能说是教育的重要对象;学校教育,仅仅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教育”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的充实精神、活跃思想的过程,教育具有塑造性。

中外教育学家,都主张把人格塑造、能力发展,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如何正确处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三者的关系上,大多主张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人格塑造为目标。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里“忘记的”,就是知识;“剩下的”,就是思维方法和个体人格。

3.“教育”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的由引导帮助,到自我认识、自主发展的过程,教育具有自主性。

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最终需要被教育者个体,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实践出发,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4.“教育”因其终身性、塑造性和自主性,而具有极端复杂性。

“人”,本身就是拥有复杂思维(逻辑思维)和丰富情感的高级动物,再加上每一个个体的“人”,遗传基因的根本不同,生活环境的千差万别,生活实践的经历迥异,生活状态的不断变化,因此,“教育”,体现在每一个被教育者个体身上,就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复杂甚至是对立的结果。教育科学是世界上最难把握的科学,这绝非孤芳自赏。综上所述,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概念,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由外界力量、外部环境引导、帮助、激发、影响,进而到由个体的人自我感悟、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极其复杂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活动过程。

三、站在哲学高度,客观看待教育功能

1.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功能。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是高度智能化的动物,这是近代遗传生物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代表性论点。任何种类的动物,其知识和经验的获得,都离不开学习。而学习,则主要通过行为模仿来完成。著名的“印度狼孩”案例,是这一论点非常有力的佐证。一个毫无任何教育背景的婴儿,常年在成年母狼的呵护下成长,其学习模仿的最终结果,就是食生肉、饮兽血,就是狼嚎和爬行。行为学习模仿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然而,人类毕竟是与其他动物有着本质区别的高级动物。我们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通过复杂的抽象逻辑思维,认清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制定出若干行为规范,且以此约束自身行为。抽象逻辑思维,其成果主要表现为语言和文字。因此,人类获得教育的渠道,除了行为学习模仿,还有语言和文字。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把一名新生婴儿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仅仅供给其生长所必需的食物和饮料,没有任何行为学习模仿的对象,也没有任何文字和语言,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必定是一个毫无思想、毫无情感的“植物”和“工具”。教育,包括行为模仿学习和语言文字学习在内的教育,对“人”的发展、“人”的塑造,无论是积极的、正面的,还是消极的、反面的,其作用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2.教育功能的实现过程,充满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矛盾。

在实现教育功能的整个过程中,有三对天生的、不可分割的矛盾体,一是教育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客体(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二是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与教育客体(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三是教育主体(自我教育者)与教育客体(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第一对矛盾中,教育者,主要借助语言和文字的方式,引导、帮助、启迪、激发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这一对矛盾的根本冲突,在于理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即人性本能与对人性本能约束的矛盾。相对于后两对矛盾而言,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方式方法较为简单。教育者,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威,以及被大量教育科学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足够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敢说是万能,至少也是有能的。在第二对矛盾中,我们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看作一个整体,即教育主体,而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看作教育客体。在第三对矛盾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同一个对象(自我教育的教育对象),我们称其为教育主体,仍然把自我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称之为教育客体。第二、三对矛盾的根本冲突,既在于理性化与感性化的矛盾,也在于语言文字教育,与行为模仿学习教育的差异矛盾,即理想化与现实化的矛盾。距今100多年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心理学,有一条著名的“思行不一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知、情、意、行,有时是统一的、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是相悖的、矛盾的。因为“知、情、意”,大多是后天教育,尤其是语言文字理性教育的成果;而“行”,则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一种先天的动物本能。当“知、情、意”,处于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理想状态时,对“行”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然而,人具有社会性。生活在并非真空的社会之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有意或无意,对教育客体(社会环境)现象,进行模仿学习,而这种学习,又往往与先天的动物本能有关。这个时候,感性的、本能的行为模仿学习,其作用力,就往往大于理性的、科学的语言文字学习。“行”,反过来对“知、情、意”,产生巨大影响。当代教育学上著名的“5+2=0”和“7+7=0”两个等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能说是无能的,至少也是无奈的。

3.教育功能的实现,既有可知性,也具有不可预知性。

作为一门有明确研究对象,且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教育的功效如何,是可以部分预知的。换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家庭环境和可以感知的周边社会环境),长期接受良好的语言和文字教育,那么,教育功能的实现,再差也有三分。然而,作为对教育功能产生重大能动作用的环境(受教育者的模仿学习对象),是有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甚至是沧海桑田变迁的。环境的巨大变化,生活状态的巨大落差,完全可能颠覆受教育者的心智,极大地影响教育的功效。由于环境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教育的功效如何,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

4.受教育者的社会和生活实践,是检验教育功能的唯一标准。

关于教育的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哲学

一、前言

当今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复杂的外部环境使很多人难以把握好时代主旋律。有关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最基本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文章和见解可谓是百家争鸣。不管是从教育主体或是教育客体角度,还是从教育环体与教育介体的关系等方面,都有过众多的分析与探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内涵和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社会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因此,内化与外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者的帮助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作用下,接受社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和外化是辩证统一的。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也就没有外化;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内化与外化不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相互渗透。内化中有外化,认识离不开实践,受教育者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品德行为实践中形成的;外化中也有内化,行为实践受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引导,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实践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的综合作用和巩固、强化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关系的哲学思考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适应超越律”,具体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需要,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适应超越律是适应与超越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为受教育者自身对外部因素的内化程度所制约,又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身将内化结果外化发展的表现。这个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过程正是受教育者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体现。

列宁说过:“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说明意识是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想目的,就一定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内外化关系,就要求做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显然是错误的。

2、受教育者在内外化过程中的内外因原理分析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过程,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人的内在因素决定的,人的自身状态,如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其他方面的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因素,这被称为“内因论”。另一种观点被称为“外因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人的内在因素的影响。然而,对立统一规律关于内外因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外在因素的作用,这些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人们生活的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等;以及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集体环境、社会交往环境、大众传播媒介等。外部因素虽然对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受教育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的个体,而是作为能动体在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外界影响的。任何外界因素都必须通过人的内在因素起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统一于实践

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盟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在试图改变 原有的不合理的,或者落后的思想意识问题上,要更加重视教育活动这一实践性。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有明确的正确意识导向,让所有人们都参与其中;同时,还要给受教育者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特别是新时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要真正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在本文主要的就是强调教育客体的外化行为。前面分析了影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关系的外因因素——环境与教育,但我们不能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要看到环境和教育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改造。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要在发挥自身内因作用的基础上处理好外化功能。 四、思想政治过程中内化与外化的实践性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作过精辟的阐述:认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任务,就是“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在本文主要体现为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外化关系的问题处理上,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有效实现由物质到精神、有精神到物质的飞跃,并取得实际效果。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它的任务是要解决人们思想问题,提高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内化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者的帮助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作用下,接受社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并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而且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客体内化外部环境提供的知识要经过注意、理解、接受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主体要把握教育客体的心理变化因素。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并多次重复良好行为使其成为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的过程。

2、重视内外因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纷繁复杂的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在于不断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促进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受教育者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外部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同样,他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他们处理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过程。

3、内化与外化的实践统一性就是一种自我教育实践

内化与外化的实践统一性,其实就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一种自我教育形式。自我教育不仅仅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现实的实践活动。它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养成教育”的属性。因此,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受教育者积极的实现自我教育,由习惯转变成自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或思想政治教育者所灌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在自身选择与判断的基础上,使其自身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相符合,并使其进行自我内化和外化的实践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受教育者,不是依靠外在力量而是靠内在力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需要,主动地调遣和丰富充实自己时,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在过去的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常常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这无疑是正确的,这与列宁同志提出的“灌输理论”是一致的;然而因此而忽视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不对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日益增强。

内化与外化的原理告诉我们,我们要本着尊重规律、尊重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征,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宗旨的教育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牟正秋,王明辉,德育过程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马 忠,试论大学生自我教育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5).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年修订版/本书编写组.—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5]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第一版.

[7]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

[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

关于教育的哲学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世界图景 

 

“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发展是必要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维护统治的工具,是既得利益者的吹鼓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教育有必要吗?怎么根据思政教育发展大学教育?下面,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这些问题。 

一、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与大学教育 

众所周知,大学是人才的生产地。大学要生产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人才。一般认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个定义强调了人才的智力属性,但是作为人才的定义明显不足。要了解什么是人才,还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人。人才是从人的概念生发出来的。生命是宇宙的一种特殊现象,生命是一种有目的的追求自身价值的存在。人作为生命要履行生命的责任,他有生存、安全、爱自我实现等等基本需要。生命是人的本质,在人的生活中,如果去掉了生命的绝对命令,那么人就不成其为人。追求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人才。因此,人才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人才既是具有一定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专业知识的人,更是具有一定的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专业知识的人。人才应该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杰出能手,他应该具有超强的解决人与自然矛盾,获得物质利益的能力,这是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内涵。从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专业知识方面看,又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谈。 

人才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首先要明白什么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归结为一种人生意义的追问。那么,什么是世界的本质与人生的真谛?如何破解生死之谜?对这些基本的人生问题的回答,不是传统专业教育能够承载的。这作为一种潜在的背景制约着人的创造性,是人才的基础内涵。这种能力,可以称之为回答人生基本问题,让人生价值得到树立的能力。 

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作为人,无论他是领袖名人还是凡夫俗子,都是珍贵资源的结晶体。对于一个做卫生的老太太,富翁可能不把他看成资源。但是,这个做卫生的老太太可能握有一张选票、可能忠心耿耿帮富翁守护财产、可能窥探富翁腐败的证据……,也就是说,做卫生的老太太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要挖掘各种资源,除了能够用自己的资源和别人进行交换以外,也需要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这样才能使人让渡资源(这个资源对让渡人可能是无意义的),而这又需要树立自己的人文形象。树立良好的人文形象,需要专业本领、需要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能力以及诚实的人格魅力。人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画出人生价值的能力。 

人在提出各种生命的目的后,他需要进行各种决策为目的画圆,例如,他可能需要说服姨妈和他共同投资;或者需要确定计策、压制各种反对实力取得政治斗争胜利;或者需要采取巧妙手段、压制情敌取得女朋友的青睐;或者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市场情况、推出营销策略,这些,都需要了解物的联系与生命规律,并由此形成创造性的方法,这可以称之为获取人生价值的人文能力。 

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人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时呈现出千姿百态、高低不同的各种方式,而这些不同的方式与人的自利性互相支持,形成了人与人矛盾冲突的根源。更加重要的是,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服务于经济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必然为统治阶级服务,甚至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上经常成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为经济基础服务无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载的。它要提出社会理想,论证社会理想的历史合理性并且以此为基础树立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再运用教育规律内化为人的心理结构。这种能力,可以称之为保障人生价值的能力。 

上述所说四种能力,统称为人文能力。可见,人文能力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骨骼。如果缺少了人文能力教育,那么大学生可能没有动力、没有方向、没有快乐、没有坚守、从而没有创造性;如果缺少了专业教育,那么大学生没有实际能力,社会文明无法继承与发展,人停留于纯粹感性阶段,人会逐渐成为与低等生物类似的存在。著名教育家纽曼说:“如果一定要为大学课程制定一个实际的目的的话,那么这个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良好成员。”大学教育的目的无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传统专业教育当然是不够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的本质是政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是思想政治本质上的一元论观点;还有的认为思想政治的本质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与维护统治,这被理论界俗称为思想政治的二元论。众所周知,我国传统历史是非常重视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从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以后的历代以儒家为基础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再到宋代程朱理学以及元明清的极力推行儒家,封建王朝的历史可以说整个是一部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而这个教育又基本以儒家思想为典范。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究竟是维护统治还是协调关系奔向共同目标? 

思想政治的本质是政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产生的一种方向性、规范性教育,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强行推出的一种强制性教育。这种观点深刻的看到了思想政治的阶级本质,看到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原罪”性质,是奴隶主、封建地主、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制造的一种带有愚民性质的教育。然而,奴隶主、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又是怎样产生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个从宏观的意义上来说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历史无论何时都是人选择的结果,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从思想政治的起源的意义上讲,其“原罪”的产生也离不开人的选择,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结果,也以世界图景作为指导,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所以,思想政治的最终本质不是政治,而应该是人,是人的哲学。这是因为,无论是什么阶级,首先是人,是人就有世界图景,就有相应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这个角度,这个阶级的产生是世界图景的结果,然后社会又围绕这种世界图景运转。所以,思想政治的表面基础是政治,是统治,实际的真正的基础还是人,是人的世界图景。所以,我们不主张思想政治的本质是政治的一元论,也不主张思想政治的是本质是统治与人的生活的二元论,我们主张思想政治的本质是人的世界图景的一元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路径 

思想政治的本质是人,所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应该针对以上所说四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建设,建立大学科群与大教学队伍。首先是重编思政教材,添加与上述四个方面所说的相关内容。以《马原》教材为例,应该说,原理中得哲学部分对于世界的起源,世界的最一般的规律,世界是否有神,人死后是否有另外的世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如何等都要进行回答,奇怪的是,现行教材竟然对这些问题都视而不见。这样又怎么能够搅动学生心灵的底层,与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 

关于教育的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哲学教育;思政教育;意识形态

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特殊的内容,在学生的培养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一直以来,思政教育也是教育体系中问题较多的内容,这和思政教育内容的抽象性以及教育性质的意识形态属性有着很大的关联。哲学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教育,其在教育内容、教育属性上与思政教育都极为不同,但二者同样有着很多关联之处,这就为教师在教育中综合协调地开展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比如,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又如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有一定的政治属性。对此,教师在思政教育中要善于把握其与哲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为表里,互为补充,提升各自的教学效率。

一、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主要内容,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课程教育、实践教育、主题教育等多种类型,课程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哲学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包括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多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为目标,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在教育中实现互动。

二、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一)教育内容上的关联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教育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教育,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也有着不小的差异。思政教育是与知识教育、体育教育等量齐观的教育形态,在高校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极为特殊的作用。哲学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以哲学原理、哲学史、哲学方法等为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教育尽管在主体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很多内容是相通的,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就以思政教育为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思政教育中理论性最强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观点与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哲学中的重要分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哲学教育中自成体系的教育内容,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哲学教育中不可忽略的内容,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串联思政教育与哲学教育的重要桥梁。

(二)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

如前所述,思政教育与哲学教育二者在性质上与形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思政教育是一种兼有智育、德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属性是其基本属性,哲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教育,但同样有着隐藏的政治性,哲学课程的政治性多隐藏于哲学教育的表象之下。可以说,二者都以改造学生的思想为目标,教育目标上有一致性。当然,这里所谓的教育目标一致性是从长远角度出发的,而非指的是特定阶段、特定教学内容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组成形态上极为多元,既有哲学教育的内容,也有中国近展历程的内容,既有中国文化层面的内容,也有形势与政策层面的内容,看似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其实本质目标是相通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样,反观哲学教育,尽管哲学以思辨为主要特征,但在教育中,政治属性也非常鲜明,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教育方法上的相似性

教育方法是教育实践中最为活跃的元素,也是不同学科教育教学中可以相互影响、渗透的元素,相比于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标而言,教育方法的跨学科属性更为明显,同一种教育方法可以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课程教育中使用,对思政教育与哲学教育这样在内涵与目标上有着很多相似性的课程教育而言,教育方法更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建构教学情景,开展情景教学。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哲学教育,其教育内容都以抽象而著称,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不小的难度,学习兴趣也较为一般,情景建构以既有的学习内容为基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内容大有裨益,比如法律规章教育中案例情景的引入等。又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哲学教育和思政教育都以学生“三观”培养为目标,且“三观”的形成离不开丰富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哲学教育、思政教育中,教师要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乃至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综合开展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

思政教育与哲学教育并非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相反,它们在很多层面有着关联,从思政教育与哲学教育的关联属性出发,采取好相应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各自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整体进步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以哲学教育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哲学教育对不同学生而言,有着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对哲学专业学生而言,哲学教育是专业课程教育,涵盖哲学史、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思想史等多门课程,而对一般学生而言,哲学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融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中。哲学教育内容博大精深,其中不少内容对思政教育有着良好的补充与完善作用,因此,积极地以哲学教育来丰富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思政教育以改造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属性,而哲学教育中的许多内容正能够推动此一目标的实现。比如,培养和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哲学教育虽然不直接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感,却能够借助中国灿烂思想文化的呈现来引导学生间接地生成爱国意识与民族自尊心,比如宋明理学中关于天理与人性的论述、王阳明心学中关于致良知的论述等,都是思政教育中值得吸收利用的重要资源。

(二)以哲学教育提升思政教育层次

思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别具一格的教育内容,在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中,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意义。但一直以来,思政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教育层次较低。这和教师未能准确把握思政教育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有着很大的关联,思政教育兼有学术性、政治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其中最为鲜明的为意识形态属性,而最为基础的则是学术性,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层面的宣教内容必须与扎实的学术内容紧密关联起来,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这正是当前意识形态教育中所欠缺的,也正是思政教育中所欠缺的。很多时候,教育体系中的思政教育有沦为空中楼阁的风险。事实上,单纯的宣教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哲学教育不同于思政教育,尽管也有着明显的政治性,但更为重要的则是理论性与学术性,哲学教育中的不少研究内容对丰富与充实思政教育而言效果显著,是整体性提升思政教育层次的有效手段。

(三)以思政教育规范哲学教育方向

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整体认知,以求真为目标,本身并不具有政治性。哲学教育虽然以哲学为教育内容,但归根到底属于教育,因此,哲学教育具有政治性,部分哲学教育课程甚至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典型的便是哲学教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述。在当前的哲学思想教育中,一些教师没有辩证地认识哲学教育中的求真属性与政治属性,在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影响了哲学教育的政治性,一些教师片面地强调以哲学来启发智慧,在教育中任由错误的思想在课堂中传播,这对教育效果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对此,思政教育对哲学教育的方向有着很好的规范性。不同于哲学教育的隐性政治性,思政教育素来将意识形态作为教育大旗,旗帜鲜明地规定了教育的方向以及目标,这对处于夹缝中的哲学教育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哲学教育中引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规范哲学教育的整体方向,对新时期高等教育中哲学教育育人作用的发挥与实现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关于此点,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落实。

(四)以思政教育拓展哲学教育研究

任何学科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哲学也是如此。哲学教育在注重哲学原理、哲学史等内容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哲学中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这是深化哲学教育效果的根本目标。哲学课程不同于一般性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学术性,其看待事物、问题不纠结于表象,而是从事物、问题的本质出发,做哲学层面的思考,紧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强化哲学课程研究,是新时期赋予哲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哲学教育中的新课题并非无源之水,它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才有哲学研究的价值,而哲学学科也才能在问题研究中实现自我的发展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哲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不仅可以为哲学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课题,也能够有力地推动哲学社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因为思政教育与哲学教育的对象都是人,面临的问题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都以改造思想为目标,差异点在于思政教育为显性教育,而哲学教育为隐性教育,但思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同样是哲学教育中所需要关注与解决的。

四、结语

思政教育与哲学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哲学教育的内容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提升其教育的层次性,而在哲学教育中,引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则可以规范哲学教育的方向性,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顾钰民.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27.

[2]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J].思想理论教育,2008(7):47-49.

[3]张辉.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发挥的实现途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