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

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

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

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中医辨证,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以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200例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并探讨预防治疗措施。结果: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46例,占23.0%;脾肾阳虚型49例,占24.5%;痰湿内盛型62例,占31.0%;外寒内饮型43例,占21.5%。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00例 患儿痊愈120例,治疗好转6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患儿退烧评价时间为20.4小时。结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和预防能够显著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热程度,有效缓解患儿各种症状,能够有效预防和治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提高治疗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医辩证施治

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有大量的痰液产生,而不一样种属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1,2]。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200例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对照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真菌类型,总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真菌感染类型的规律性与特点,并探讨预防治疗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均选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200例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自21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49.43±11.78岁。其中经西医诊断为肺气肿患者38例,慢性气管炎患者65例,肺炎患者59例,肺肿瘤患者2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8例。

1.2 方法:对我院收治200例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 [3]。根据患儿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预防措施。

预防方法:热天可以采用佩兰10g,藿香10g水煎服预防,其他季节可以采用板蓝根10g,大青叶10g,贯众10g水煎服进行预防,上述药物均每天服用一次。另外要注意非药物进行预防,如加强运动,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注意气候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2 结果:

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46例,占23.0%;脾肾阳虚型49例,占24.5%;痰湿内盛型62例,占31.0%;外寒内饮型43例,占21.5%。通过对患者的痰液标本真菌培养鉴定结果表明,200患者中有53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被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6.5%。

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00例 患儿痊愈120例,治疗好转6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患儿退烧评价时间为20.4小时。

3 讨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肺气肿患者,慢性气管炎患者,肺炎患者,肺肿瘤患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4]。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有大量的痰液产生,而不一样种属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46例,占23.0%;脾肾阳虚型49例,占24.5%;痰湿内盛型62例,占31.0%;外寒内饮型43例,占21.5%。通过对患者的痰液标本真菌培养鉴定结果表明,200患者中有53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被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6.5%。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的真菌感染概率密切相关,患者的真菌感染率服从以下规律:痰湿内盛型真菌感染率最高,肺热壅盛型患者真菌感染率次之,脾肾阳虚型患者的真菌感染率再次,外寒内饮型患者真菌感染率最低。4种中医辨证分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真菌感染均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00例 患儿痊愈120例,治疗好转6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患儿退烧评价时间为20.4小时。上述结果表明,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和预防能够显著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热程度,有效缓解患儿各种症状,能够有效预防和治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提高治疗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梦丽, 陈华.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治及预防[J]. 河南中医, 2012, 32(004): 442-444.

[2] 侯安存, 刘晓红. 儿童呼吸道感染风寒与风热中西医结合标准化诊断及治疗[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9): 723-724.

[3] 陈宣名, 汪受传.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 2(2): 160-162.

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范文第2篇

高危人群 饮食不正常者,尤其患慢性消化疾病的中年人。

专家点评 秋冬季节交替时,人体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给以消化性溃疡为代表的消化道疾病制造了温床。患者会有腹痛、反酸、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

预防招数 注意保暖,饮食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不宜吃生冷及苦寒食物。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以保证热能的供给。 这些疾病患者在冬季应少吃辛辣刺激的食品和火锅,以免疾病发作、加重病情或延长疾病的治疗时间。

小贴士 吃火锅要适可而止,吃完后要多喝开水或浓茶。

呼吸系统疾病

高危人群 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有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病史者。

专家点评 天气变冷后,人体最先经受考验的是呼吸系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喜欢趁着寒冷“入侵”,以阻塞性肺炎为代表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也会在冬季急性发作,而对季节很“敏感”的哮喘更是不会放过作乱的最佳时机。与寒冷一样,干燥同样是呼吸道的大敌。干燥空气容易损伤人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局部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招数 首先,注意保暖,一旦发生传染病要及早隔离,不要擅自滥用抗生素,以免掩盖病情。其次,在气温骤降的冬季,老人、儿童和有慢性呼吸道病史的人群应当打流感疫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房间和工作场所要通风,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一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慢阻肺病人和支气管哮喘病人,可口服预防呼吸道常见细菌感染的药物——气管炎菌苗片,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最后,室内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适量喝些梨水、蜂蜜水、甘蔗水也有利于保护呼吸系统。

小贴士 不要因为怕冷就一下子将自己“裹”在厚衣服里,应适当增加耐寒锻炼。

心脑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高血压患者。

专家点评 每年11月份左右和元旦前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两个高发期。其原因在于突然下降的气温会造成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北方干燥的气候也容易使血黏度增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有研究证明,心脑血管疾病与炎症的发生有很大关系,而这段时间气候突变,造成感冒(细菌感染引起)人群增多,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另外,早晨人们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一天中发病的高峰期,过早起床锻炼,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进一步增加了发病的可能。

预防招数 首先,根据天气的冷热变化,随时调节穿衣,不要让身体受凉。其次,控制体重,限制钠盐的摄入,不要喝凉水或吃冷的食物;晨练之前、晚上睡觉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以便于稀释血液,利于血管相对畅通,避免疾病的再次发作。再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诱发疾病;在供暖的房间内长时间停留后,出门前应先在门口打开门适应适应,避免直接出门时,冷空气刺激血管,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小贴士 老年人冬季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早晨8~9点钟为好。

内分泌系统疾病

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已患有糖尿病的人。

专家点评 冬季人们多吃油腻重味食物,而且运动减少,身体会迅速发胖,而肥胖正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使血流减慢,容易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另外,冻伤也是发生糖尿病病足等并发症的重要诱因。

预防招数 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对调节血糖也很有益处。控制食量,最好能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绿叶蔬菜,少吃淀粉及高脂类食物。糖尿病人还应当养成多喝水、多喝汤的习惯,以便利尿、清除体内废物和促进氨基酸的吸收。

小贴士 糖尿病患者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不用热水袋、热水瓶、电热毯取暖,以防止烫伤。

皮肤科疾病

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或者干性皮肤的人。

专家点评 冬季,寒冷空气的刺激会使银屑病、湿疹、皮肤瘙痒、鱼鳞病、单纯皲裂、冻疮、多行性红斑等皮肤科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另外,冬季的干燥气候会让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指腺的分泌明显减少,从而易导致皮肤瘙痒、红肿。

预防招数 保温防寒,尤其是做好皮肤部位的保暖措施。避免使用劣质护肤品。穿着尽量柔和,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的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做内衣。加强皮肤锻炼,例如坚持洗冷水脸、冷水擦身等。具体来说,银屑病患者应当防寒保暖、预防各种感染,同时保持心情舒畅;湿疹属于全身免疫性疾病,寒冷是其诱因,因此,湿疹患者应当注意保暖,配合进行抗过敏治疗,反复发作者可以吃些维生素E和654﹣2等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药物。

冬季皮肤瘙痒症多属于干燥性的,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这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少洗澡,尽量避免使用洗涤剂,可以用些润肤的浴液,洗完澡后应当及时使用护手霜或润体霜;治疗冻疮时,除了防寒保暖,还应除湿,局部使用冻疮膏、樟脑霜、肝素钠霜,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小贴士 洗澡次数不要太频繁,水温也不要太高,尽量使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浴液,洗过澡后应涂抹含有保湿成分的润肤品。

骨科疾病

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和骨病患者。

专家点评 冬季随着气压的降低,骨病患者的关节压力也会发生变化,在寒冷的刺激下,滑膜炎症也会随之增加,继而表现为关节僵直和疼痛,因此,关节炎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骨质疏松患者和痛风患者在每年冬春季节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

预防招数 首先,应当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关节,使关节疼痛症状加重。骑自行车、电动车出行的人,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以保护关节。此外,根据关节炎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体育锻炼:下肢骨性关节炎患者应当避免长时间的站立,颈腰椎骨关节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的坐、站,以免加重病情。

小贴士 冬季一定要做好防滑工作,避免意外跌倒造成骨折。

妇科疾病

高危人群 孕妇、妇科炎症患者。

专家点评 冬季是妇科保健的薄弱时期,人们往往过多地注意防寒保暖,忽视了对妇科炎症的预防。随着气温的日趋下降,人们身上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身体被各种厚厚的衣服包裹得严严实实,在增加保暖效果的同时也造成了肌肤表面空气长时间停留,空气无法正常流通,各种细菌在此条件下容易生长、繁殖,给身体带来众多的不安全因素。岁末年终,很多女性白领工作繁忙,加班加点,忽视个人卫生,也是导致妇科炎症高发的重要因素。月经期女性入冬后会大量失血,很多女性表现为虚寒体质,还很容易出现痛经和冻疮的症状。另外,冬季气温低,阳光也不如夏季充足,很多孕妇容易因光照较少而出现腿抽筋等缺钙现象。

预防招数 防治妇科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如果发生外阴瘙痒或白带增多症状,不要讳疾忌医,要及时诊治,千万不要自己乱用药或为庸医所骗而耽误病情。只要平时在各个环节注意卫生,妇科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月经期女性在冬季不妨适量食用一些当归、生姜或者羊肉汤,以起到补血、驱寒、补虚的作用,也可食用当归四逆汤及少腹逐淤汤,同样能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经、止痛的功效。

在冬季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孕妇要多晒太阳,以增强对钙的吸收能力。日常饮食中多喝些牛奶,但补充维生素D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妇冬季要尽量避免去空气不流通、人多的场合,以预防风疹、流感病毒感染,避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小贴士 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衣裤;换下的衣裤要用肥皂水洗净,放日光下暴晒或用饱和盐水浸泡消毒。

儿科疾病

高危人群 婴幼儿、儿童。

专家点评 多数病毒在气温降低时容易大肆繁殖,而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其体内能抵御疾病尤其是抵御传染病的抗体,无论从种类还是从数量上都明显低于成人,因此,极容易染上冬季病。每年冬季,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及哮喘、过敏性紫癜等过敏性疾病。

预防招数 冬季预防儿童病,除了坚持体育锻炼、合理增减衣服、搞好室内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换气等基本措施外,医生还提供了以下一些特殊方法:

首先,做好预防接种。儿童应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全程预防接种,体弱儿童在冬季来临前要注射当年生产的儿童流感疫苗。

其次,进行饮食预防。儿童需按时就餐,营养要丰富而均衡,多喝汤食。在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寒冬时节,每天最好吃几瓣大蒜或几段大葱,这对预防流感有效;大葱浸泡液对预防百日咳有一定作用。此外,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适当进食梨水、蜂蜜水、茶、莲菜、甘蔗等具有清热润燥作用的食物。

再次,要保持儿童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保持儿童居室的空气新鲜流通,室温在22℃左右,相对湿度在45%~55%为宜。儿童的睡眠应充足,饮食应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杜绝彻夜玩游戏。

最后,在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让孩子少去人多、密闭的公共场合。有哮喘和过敏性紫癜病史的孩子外出时要戴口罩,以避免冷空气刺激呼吸道。

小贴士 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药来预防,儿童可考虑选用麻杏石甘汤、上青龙汤、人参白虎汤、银黛菜等方剂加减,都有一定的疗效。对病程较长者,可采用补脾益肺、化痰止咳法。用贯仲10克泡水当茶喝,也能预防感冒等;以板蓝根20克熬水当茶饮,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肿 瘤

高危人群 肿瘤患者。

专家点评 肿瘤患者身体虚弱、机体免疫力低,天气变冷时很容易发生机体不适,气温突降时还很容易感冒,一系列连锁反应,诸如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降低、肿瘤治疗用药效果变差等,也会接踵而来。因此,肿瘤患者,尤其是肺部肿瘤患者和放、化疗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另外,每年秋冬季节肿瘤患者复发的比例也大幅增加,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这与草木凋零、天气阴沉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有关,而悲观情绪会直接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影响到肿瘤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因素;防治措施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不仅影响孩子生活还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免疫力比较低是造成孩子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发之一,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鼻腔至喉咙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治疗时必须明确感染的病原体从而选择有效的药物。下面针对我院住院的3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在我院2012年9月~12月住院的30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分析,其中男孩18例,女孩为12例,平均年龄在6~14岁,发病率较多的儿童年龄在3~6岁,7~14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率较少。发病时间平均在48~96 h。

1.2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以中高热为主,出现呕吐、食欲差,病情严重时有畏寒寒战等情况。一部分伴有普通感冒现象,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且年龄越小,呼吸道感染症状越不典型。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初不明显。发病时间平均48~96 h。

1.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为3.0×109/L~16.8×109/L,其中淋巴细胞升高25例,占总数的83%,中性粒细胞升高3例,占10%,血生化电解质分析以血钠偏低多见,其他无明显异常[1]。

1.4诊断标准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大多由于病毒通过飞沫、雾滴传播,在天气骤变、气温下降时节,患儿到过人口过于密集地段,封闭室公共场所,年长的儿童由于饮食上进食了冷饮辛辣的刺激性食物,通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热、咳嗽、纳差、呕吐,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其中腹胀、腹泻常为少见伴随症状,血象常表现为外周淋巴细胞升高,有些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血白细胞升高或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目前存在的现况是由于滥用抗生素现象,使耐药菌珠增多。

1.5方法 ①对于咳嗽症状的患者可以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减轻患儿的咳嗽程度[2]。②口服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板蓝根、蓝芩口服液,"胃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及促消化药"健胃消食片"等进行口服药剂治疗[3]。③对于呕吐与腹泻较重的患儿伴有脱水严重及离子紊乱的患儿,轻度的可以进行口服补液盐,严重的患儿要给予静脉补液,如果出现发热频繁的患儿和外周白细胞升高的都可加用抗生素青霉素,头孢呋辛等进行治疗[4]。④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合理的喂养与用药,以易消化饮食为主。⑤对于无细菌感染指,应该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

2结果

多数患儿在出现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及发热后,经药物治疗后会缓解95%,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发热症状缓解度达到60%,一般的疗程在2~3 d。情况严重的患儿一般治疗时间为4~7 d,30例患儿中有16例是2~3 d后治愈恢复,缓解健康的,而出现发热严重的10例患儿在4~7 d治愈恢复,还有4例是发热加腹泻,出现咳嗽、咽痛、声音嘶哑、白细胞升高的患儿采用了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后病情得到好转[5]。

3讨论

我社区出现的患儿呼吸道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天气、饮食、小儿体制弱、生活不规律、无指征滥用抗生素等因素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所引发呼吸道感染。主要的防治措施:增加孩子的体格锻炼,有利于孩子增强体质,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增强孩子营养上的补充,补充一定的维生素A、钙、锌等营养元素,提高自身免疫力。按时预防接种如:百日咳、风疹、麻疹的预防针,这样就可有效的预防呼吸道感染做好准备工作,从而切断呼吸道感染的来源与传播。无细菌感染指征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呼吸道感染。

综上所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发原因复杂,对于这种病家长应该重视其严重性,家长要提高育儿知识,对于儿童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家长要进行正确的教育,采用正确的防治措施,有效的防止孩子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病情,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泽雄.玉屏风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32).

[2]张志华,罗悦性.小儿营养不良110例病因分析与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10(,29).

[3]周云芳.加强儿科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J].临床儿科杂志,2009,(06).

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范文第4篇

影响

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宝宝及家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出现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影响宝宝的体重和身高的增长等等,还可以诱发变应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甚至心、肾疾病等其他疾病的发生。再者,宝宝生病,全家担心。父母为此担惊受怕,影响休息及工作。而且反复生病,多次治疗,还会增加家庭开支。

诊断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对不同年龄的小儿。其诊断标准是不同的:0~2岁的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10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3~5岁的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8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6~12岁的孩子,每年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而且上呼吸道感染第二次距第一次至少间隔7天以上。

原因

究其形成原因,总的来说是因为小儿抵抗力低。小儿“肺常不足”,其呼吸道发育尚未完善,鼻腔短小。无鼻毛,气管及支气管狭窄,纤毛运动差,黏膜血管丰富,肺脏娇嫩,一旦感染,炎症容易泛化。总之,小儿对外邪的抵抗力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一旦偏颇,则“六淫之邪”侵袭,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治疗

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中医药极具特色和优势:

1 重视改善小儿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有许多著名方剂,如人参败毒散、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生脉散等。都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2 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小儿90%以上反复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中药不仅抗病毒,而且通过健脾补气补肾,可增强宝宝的食欲,增加其对营养物质、维生素及微墨元素的吸收,强壮体质,减少生病;

3 中药属于绿色食物。副作用小。中药汤剂可根据不同患儿的体质特点进行加减,对于发生次数特别多(1年8次以上)。每次发生呼吸道感染比较难以控制,而且诱发哮喘等疾病的宝宝,可以用中药对症治疗,困人、因时调治。

4 家中常备一些治疗宝宝早期感冒的药品,如发现宝宝大便干。或是嗓子红,或是口中有味时,要防备宝宝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可以服用保和大黄散或是清热导滞丸;如不伴有大便干,可服用保和散;如果宝宝出现感冒的早期症状,如流点小鼻涕。有点低烧,可以服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如仅有低烧,可服用紫雪散或是羚羊角颗粒;如宝宝疾病初愈,抵抗力较弱时,可服用扶正合剂,以扶助正气。

预防

如何才能让宝宝远离反复呼吸道感染,告别“易感儿”的称谓呢?

1 科学喂养,平衡膳食。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独特的功效。随着宝宝长大,要按时添加辅食,注意蛋白质供给,如瘦肉、鸡蛋、鱼类、豆类等,多吃蔬菜及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纤维素等。忌暴饮暴食、挑食偏食。孩子发烧,常常被认为是冷热造成,殊不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暴饮暴食,而挑食和偏食。则常常导致宝宝贫血和微量元素缺乏。而贫血和微量元素缺乏,也很容易导致宝宝经常发烧。

2 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宋代名医陈文中在“养子十法”中提出:“若要小儿安。需要三分饥与寒。”即不要过饱过热。注意温差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不要和衣而睡,也不要穿得太多或捂得太热。小儿如果穿得太多,因其好动。容易出汗,汗闭生冷,未及时擦干,则容易感冒。

3 多做日光浴和空气浴。即多晒太阳,多在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即使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隋代《诸病源候论》曾记载:“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抱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方法发的的凝气刚,不致疾病。”现代医学证实。所谓“日光浴”,就是享受日光照射,这样能够让宝宝加强自身维生素的合成,尤其是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宝宝对钙的吸收,减少佝偻病发生,利于生长。经常户外活动,吸收新鲜空气,夜间开窗睡眠,便于氧气吸入,有利新陈代谢。

4 注意体育锻炼。宝宝每天要有一定的运动锻炼。鼓励他们多做游戏,以增加身体抵抗力。

5 保护易感宝宝。让宝宝避免和生病的孩子接触。家庭成员如果生病要和宝宝进行隔离,尽量不要让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污浊的地方。此外,宝宝平日应注意口腔清洁,幼儿每日刷牙早、晚各1次,每餐后用清水漱口,以预防咽部感染。

小儿呼吸道疾病预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发病因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4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45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常见病,通过对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42例患儿与42例正常儿童的身体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基础疾病的存在有关,与身体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这部分患儿多为早产儿和母亲生育年龄偏大,及营养不良,大部分存在着基础疾病,同时与居住环境及过敏体质有关。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主要是营养不良,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而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的存在及产前产后的综合因素等,所以对该病的预防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常见病,通过对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42例患儿与42例正常儿童的身体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基础疾病的存在有关,与身体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这部分患儿多为早产儿和母亲生育年龄偏大,及营养不良,大部分存在着基础疾病,同时与居住环境及过敏体质有关。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主要是营养不良,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而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的存在及产前产后的综合因素等,所以对该病的预防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年收治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4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年龄均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观察组患儿按1988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中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诊断确诊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1];两组儿童在年龄上无明显差异[2],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06~2009年收治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4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年龄均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观察组患儿按1988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中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诊断确诊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1];两组儿童在年龄上无明显差异[2],无统计学意义(P>0.05)。

检查方法:对两组小儿均取静脉血,检测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登记有无基础疾病,询问病史,记录母孕年龄及孕期情况、出生时有无早产、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家庭居住环境、有无疾病治疗不规范史等。

检查方法:对两组小儿均取静脉血,检测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登记有无基础疾病,询问病史,记录母孕年龄及孕期情况、出生时有无早产、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家庭居住环境、有无疾病治疗不规范史等。

结 果

结 果

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有关系,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有关系,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讨 论

通过上述两组儿童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以上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上述几种因素均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现就其因果关系分析如下。

通过上述两组儿童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以上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上述几种因素均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现就其因果关系分析如下。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营养不良,可能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贫血等,导致儿童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营养不良,可能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贫血等,导致儿童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基础疾病:观察组42例患儿中有基础疾病31例(73.81%);而对照组仅有2例(4.76%)。充分说明基础疾病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支气管哮喘等。因基础疾病的存在导致患儿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对小儿基础疾病的早期诊治是预防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基础疾病:观察组42例患儿中有基础疾病31例(73.81%);而对照组仅有2例(4.76%)。充分说明基础疾病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支气管哮喘等。因基础疾病的存在导致患儿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对小儿基础疾病的早期诊治是预防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通过对两组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可以看出观察组42例患儿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说明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导致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当血液中微量元素不足时,会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清除病原及过敏颗粒的能力,影响身体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菌能力,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

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通过对两组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可以看出观察组42例患儿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说明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导致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当血液中微量元素不足时,会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清除病原及过敏颗粒的能力,影响身体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菌能力,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

早产及母亲生育年龄偏大:通过对两组儿童母亲生育年龄及是否早产的调查,可以看出观察组年龄>35岁的母亲生育12例(28.57%);早产11例(26.19%);而对照组仅有3例(7.14%)和2例(4.76%)。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早产儿由于在孕期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早产儿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足月产儿[3]。

早产及母亲生育年龄偏大:通过对两组儿童母亲生育年龄及是否早产的调查,可以看出观察组年龄>35岁的母亲生育12例(28.57%);早产11例(26.19%);而对照组仅有3例(7.14%)和2例(4.76%)。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早产儿由于在孕期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早产儿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足月产儿[3]。

除上述因素外,环境污染、大汽污染、水污染等都可直接影响儿童肺的换气功能,也是造成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之一。另外抗生素的滥用,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也是造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很多,在控制上首先要强调优生优育;其次对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应及早诊治;第三控制环境污染是保持儿童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除上述因素外,环境污染、大汽污染、水污染等都可直接影响儿童肺的换气功能,也是造成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之一。另外抗生素的滥用,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也是造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很多,在控制上首先要强调优生优育;其次对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应及早诊治;第三控制环境污染是保持儿童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梓荆,盛锦云,王运芳,等.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8,26(1):40.

1 张梓荆,盛锦云,王运芳,等.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8,26(1):40.

2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2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3 王业军,顾华丽,阿爽,王丽燕.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8,12(6):51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