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服务发展前景

能源服务发展前景

能源服务发展前景

能源服务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互联网金融服务围绕场景而开展,多方开始抢占场景资源。

(1)非金融企业阿里集团因电商场景开展金融服务,并抢占多类场景资源,打开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想象空间。集团最初因电子商务场景需求先后涉足互联网征信、第三方支付以及小贷业务,如今已发展成立庞大的互联网金融集团——蚂蚁金服。除传统电子商务场景外,集团目前还全力打造农村电商、跨境贸易、文化娱乐、大健康四大场景,并依托支付、云计算和物流三大基础设施撬动外部场景的资源。阿里已经实现对多场景的控制,掌握核心数据资源,这为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传统金融公司平安集团颁布“1333”战略,加强对场景的控制力,促进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平安集团颁布“1333”战略,旨在全方位抢占“医食住行玩”生活场景资源,并通过对场景的控制来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目前已落地场景项目包括万里通、平安好房、平安好医生、平安产投汽车领域投资。不同场景中公司都设有相应的金融服务,比如平安好房在给顾客提供房产服务的同时还为顾客提供房产按揭贷款、房产众筹等金融服务。

能源服务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复杂性;风景;服务;价值;体系构建

1引言

人们提及风景区,常常会与旅游联系在一起,对于风景价值的理解更多的是关注其观赏游览价值,由于这种大众的价值取向导致风景区的建设、规划以及管理均围绕风景区内的旅游活动展开,因此旅游服务体系被过分放大,直接面向游人的各种游赏服务设施的建设就成为我国风景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然而,这种只解决眼前问题、不具前瞻性的风景服务体系已严重阻碍了我国风景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

2国内外相关研究

能源服务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经营法则;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162-02

一、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旅游业在稳步发展,2005年,我国又迎来了旅游业的大丰收,特别是农村旅游者人数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中国旅游的大众化时代已真正到来。

根据规定,当一个地区旅游业的收入占当地GDP比重达到8%时,旅游业就可称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目前,把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的省至少达到了22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业的前台接待中心,旅游景区能否有效的经营和发展直接决定着中国旅游业的兴衰命运。最近二十几年来,伴着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景区也实现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县级以上的景区全国不下20 000家,其增长趋势惊人,预计2―3年内将翻一番。中国旅游景区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中国旅游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发人深思。

二、中国旅游景区经营发展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

1.经营体制问题突出

中国的旅游景区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下建设和发展起来,但景区却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转换其经营体制,约88%以上的景区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的体制,景区本身是政府职能的替身,担负着多种职能;所有权、经营权未能分离,收入单一、机制不灵活,多种经营活动很难开展起来。

景区经营和开发的职能化、格式化导致了景区的经营多数还是计划经济下的粗放型经营,只讲规模和数量,不注重景区质量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一些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筹码的景区虽然盈利,但物未能达其所值;而另一批无特色的景区则成了种种弊端的牺牲品、试验品,特别是一些人造景观,如主题公园在中国的试验性发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人员队伍不专

从经济学角度看,景区产品的核心是服务,是旅游者以对其核心利益满足为目的的一次旅游经历,服务人员的性格修养、职业道德水平、文化素质、服务的态度技巧直接决定着游人对其核心利益的满足,直接决定着景区的效益。而我国景区内的各类服务人员,普遍存在着人本服务理念缺乏、服务意识淡薄、服务专业技巧匮乏等问题,使得景区整体人文软环境疲软。其中,管理层人员欠专业化,也缺乏竞争机制。

此外,相当一部分景区的规划开发人员在景区规划开发实践中,重学术、轻市场、盲目乐观,景区规划本身是一份令专家满意的答卷,是一份法律认可的公文,而非真正的景区可持续有效发展的可行性依据和指导。

3.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我国是旅游资源的大国,人均却是小国,规划开发更是弱国,对旅游业及景区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和相关理论体系的不成熟以及相关法制的不健全,使得我们在景区规划、经营中更多的看重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付出的是资源和环境的无价代价。

景区的问题还有许多,只对以上三个主要问题加以列举。旅游业是朝阳产业,且朝阳已经爆发了不可抗拒的力量。为此,必须遵循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则行事,方能朝向目标驶进,否则将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三、浅谈中国景区经营发展应遵循的几条法则

1.品牌化经营

旅游景区的形象、品牌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实践证明,旅游者在消费物质、精神产品的过程中,越来越看重其精神、文化的一面,旅游景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形象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品牌的成熟度、品牌的多少及品牌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一个国家经济强弱的标志,同样景区品牌的成熟度、优势互补性也是一个国家旅游经济发展强弱的重要标志。

对于景区品牌的理解有许多观点,实质上,景区的品牌是景区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体现。从品牌的角度来看,景区产品的本质是文化而非物化因素;景区品牌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树立景区品牌的关键是开发景区特色,景区经营的关键也在于特色有无。特色是以各种物化因素为载体,以民族文化和服务为灵魂,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有效结合的特色,特色不是樱花或者彩虹般短暂的冲动,也不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般的虚无幻觉,特色是建立在资源、市场、民族与历史基础之上的永恒的文化。景区开发出了特色,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品牌不一定是名牌,也不一定是在每一个品牌形象阶梯中占据最高位置的,也不简单是经过注册后的商标化,只要景区注重练内功、挖内涵,形成自己的特色,占据自己在品牌阶梯中的独特势位,景区品牌的经营就算是成功的。满足游客的需要,特别注重满足游客物质层面需要之上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借此达到对游客最大核心利益的满足,是景区经营的永恒法则。

2.逐步转换经营体制

景区要适应市场经济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转换经营体制以焕发景区的活力,这是目前我国景区经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景区的前期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使得公有制体制下开发景区遇到了较多的资金问题,此外国营景区对于开发风险的评估较私营景区缺少审慎性,对于风险的应对较私营景区缺少灵活性、适应性,对于人才的管理录用私营景区更专业、更规范。

通过景区体制的转换,一方面解放景区束缚的脚步,充分发挥景区的潜力;另一方面,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民营、私营企业,同时,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当然,尽管我国私营企业经营景区获得成功的例子有一些,景区在转换经营体制时也应慎重,可以循序渐进,由点及面,试验性的开展,在此过程中不断摸索经验。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从经济学角度看,旅游景区的本质是服务。可见,景区各类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好的景区其员工队伍和管理者阶层应当是高素质并经过专业培训的。

我国景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景区真正的人力资源规划并未制定过。私营景区中存在着“员工地位低、缺少发展和培训的机遇、工作要求苟刻、需求季节性、员工高流失率和服务的短期利益性”等问题;国营景区中虽然人员工资相对较高,但僵化的体制和工作惯例以及落后的经营理念,导致景区很难吸收新鲜血液和优秀的人才,其经营管理理念不能适应景区迅速发展的需要,问题也很突出。

可见,无论是私营景区还是国营景区,人力资源管理都相当落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并未形成,景区各类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不但增加了景区经营中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整体服务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景区和旅游业的形象。中国景区“一流的资源,二流的开发,三流的服务”的现状必须尽快扭转,发挥景区资源应有的优势,以实现景区全面和谐发展。

加强景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趋势,在人力资源的录用和管理上应专业化、市场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4.健全法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完善现有法制,弥补当今景区法规的空白,走以法治旅的道路。景区规划开发、环境承载力限制、游客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居民的经营建设活动等,都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景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为景区的产品只能在目的地销售,只有把客人从客源地吸引到目的地产品的价值才能体现,客源吸引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景区的效益。而客人选择景区时,一定程度上依赖着景区的人文自然环境。景区以有限的空间源源不断的接待五湖宾客,对景区的自然人文环境造成巨大冲击,景区对环境的依赖和对环境难以避免的破坏这一对矛盾构成了景区发展的基本矛盾,使得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更迫切、更重要。

景区所有的经营和开发活动都应以保护为基础,以服务为内容,以效益为目的。既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又要重视社会治安环境、交通安全、经济发展环境等社会环境的限制,以景区发展为主体,遵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把旅游对景区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到最小,实现景区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5.协调开发好城市主题公园类景区和近郊乡村类景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者的消费将呈现几大流派,主题公园类景区和乡村类景区的需求将会成为两个重要趋势。

能源服务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获此殊荣,石景山可谓名至实归。试点期间,石景山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突破,服务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68.4亿元提高至2015年的288.2亿元,增长71.1%,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7%,较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区域具有了更加良好的发展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看石景山面临的发展形势,作为中心城区的石景山,随着首都战略布局的调整,区域的未来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疏解任务,另一方面,在中心城区面临更加严格的禁限环境下,石景山集聚要素的难度加大。虽然拥有服务业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石景山需重新审视自身功能定位、基础条件及发展机遇,谋求新的发展格局。

挑战与机遇

新形势下,石景山区还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一方面,在北京严控规模的背景下,石景山区庞大的可开发建设空间面临二难选择。从石景山未来可开发利用建设用地规模看,“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是北京市区内唯一可大规模、联片开发的区域,其规划可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及未建用地规划总建筑面积存量巨大,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等占有较大体量。作为中心城区,石景山必须严格控制增量,但是区域内庞大的可开发建设土地及建筑空间资源,其开发建设必然与严控的任务要求存在冲突。

另一方面,在北京严控规模的背景下,石景山区人口调控的任务也异常艰巨。根据北京市的人口调控目标,到2020年石景山区的常住人口要在2014年65万人的基础上减少到55万人以内,降幅15%。但2014年末,石景山区域内常住人口就在65万人,“十三五”期间,石景山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每年约增加5000人,到2020年将增加3万人,新首钢规划区内可容纳的居住人口约5.7万人,规划就业岗位约15万个,未来人口调控的压力可想而知。

再有就是,在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中,石景山还需要进一步破题。虽然石景山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发展成效显著,但从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战略看,一方面占区域GDP比重近七成的服务业发展效率及能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另一方面,作为石景山“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商务服务、旅游五大主导产业面临与北京其他区域同质化的问题,石景山的创新驱动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新的发展阶段,石景山自身的累积优势也愈加显著。长安街西延提升了石景山的区位优势,“八个高端”体系的建设推进区域功能的高端化,新首钢高端功能区所具有的大体量发展空间使石景山空间优势显著,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优势也会发挥更大的效应,这些累积的有利因素,都为新阶段的石景山注入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矛盾,石景山需要结合首都体发展战略及自身的发展基础与优势,谋划具有聚人少、能级高、带动力强等特点的高端发展功能,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破题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人口疏解、空间利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诸多深层次矛盾,建构新的发展优势,不仅实现区域自身的提质增效,还要支撑带动北京西部地区的转型升级。

为何打造国际组织中心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北京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有待提高,未来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入驻必将成为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石景山区立足于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打造国际组织中心,已经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此举不仅是新形势下石景山自身实现高端、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也将成为提高首都整体的国际化水平,带动北京西部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路径。

从首都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化是推进首都核心功能强化的重要手段,其中,国际组织的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国际化进程。但目前,国际组织主要集聚在中部和东部区域,而包括石景山、丰台河西地区、门头沟、房山在内的西部地区鲜有国际组织存在,如果缺乏了高端的国际交往功能在西部的构建,将进一步加大首都东西部落差。石景山作为中心城区,也是北京加快西部地区转型的西部发展核心区,承载着为北京打开西大门、带动西部转型发展的重任,因此,从推动首都全面发展的视角,以打造石景山国际组织中心为抓手,形成与通州区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组织聚集区一东一西相呼应的,两个国际化节点和引擎,共同推动首都国际化进程,带动西部地区转型升级,是强化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弥合区域发展落差的战略选择。

从石景山区的产业选择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一方面大力疏存量、控增量,疏解非首都功能,一般性产业的疏解和人口的调控是疏解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北京市明确四个中心定位,强化首都核心功能,为石景山的产业选择限定了方向。石景山作为中心城区,依托国际化资源发展的高端产业是其产业选择菜单中不可多得的选项,打造国际组织中心,并以此为带动引进国际化的产业增量资源,培育“两头在外”的高端产业体系,是在北京对中心城区禁限环境下,石景山区培育符合首都发展战略高端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

从石景山区的空间条件看,“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是未来北京市中心城区中少有的可大规模、联片开发的区域,首钢的搬迁产生了1300万平方米的未建用地规划总建筑面积,占石景山区2016-2020年全区规划总建筑面积近六成,一方面,新首钢开发建设与功能疏解的冲突矛盾突出,在不突破人口红线、生态红线的前提下,以国际组织中心这一人口压力小、发展活力高、社会效应好的高端功能来引领区域发展,是解决开发建设与功能疏解矛盾的有效路径。而从可能打造的国际组织中心发展看,新首钢及石景山全域的空间优势,也为支撑其建设发展奠定良好的空间基础。

从石景山国际化发展基础看,目前,奥委会、世园局等国际组织已入驻石景山区,必将吸引一大批国际组织及配套服务机构的布局。2016年5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国务院侨办批准,北京“侨梦苑”正式落户石景山,全区已集聚了60多家知名侨商企业,打造以世界侨商创新中心为核心,以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为主要载体的“一核一园多点”布局,重点引进品牌侨商企业、侨商服务组织,推动侨商创新创业,并全力推进“侨梦苑”建设成为立足首都、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侨商产业集聚中心和侨商创新资源配置中心。各类高端国际组织、机构及企业资源的入驻,为石景山打造国际组织中心奠定了基础。

从石景山整体的支撑条件看,随着长安街西延,作为首都战略布局的功能主轴横贯石景山,区域在首都的区位优势更加显著,沿长安街打造国际组织中心,布局高端的国际交往功能,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同时,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对外资机构设立、外资基金投资等在一定程度上放开限制,对社会信用环境、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高端人才引进、外汇管理及跨境投融资、通关便利化等体制机制上有所改善和创新,为打造国际组织中心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外,随着石景山“十三五”时期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高端的科技创新驱动体系、高端的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体系、高端的生态文明体系、高端普惠的文化生活体系、高端的民生保障体系、高端的社会治理体系、高端的人才管理体系等“八个高端体系”建设,区域的国际化发展支撑水平也将更加坚固有力。

实现路径

以全面提升石景山国际交往功能培育为基础。争取国家、北京市的支持,将石景山区打造国际组织中心纳入强化首都国际交往功能、拉平全市中东西部发展落差的重大区域战略,全力支持石景山打造国际组织中心,大力培育区域国际交往功能,全面提升石景山服务国际交往的软硬件水平,强化支撑石景山举办重要外交外事、体育赛事、文化交流活动的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市场规则、法律法规等制度规范与国际接轨,优化区域国际化服务环境,打造高端国际交流平台,建设国际化城区。

以加快高端国际组织资源集聚石景山为手段。按照打造高端国际组织中心的目标,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优势,按照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重点瞄准新兴的、商务性的高端的国际组织资源,建立高端国际组织资源库,创新引进高端国际组织的政策及举措,吸引国际组织总部、国际性智库等机构落户石景山,加大高端国际组织的集聚。并以此为契机,加快引进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端服务企业,提升区域高新技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等主导产业发展能级。

以新首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可大规模、联片开发的空间优势,调整及优化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空间规划,完善其国际化的服务及配套水平,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打造成为高端国际组织中心集聚的核心承载区。

以推进“侨梦苑”的建设发展为关键抓手。在现有“侨梦苑”建设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侨梦苑”建设实施方案,争取国家及北京市的支持,谋划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促进侨商银行、海外华侨华人交流平台等资源落户,加大服务于侨商的各类商会、协会、学会、联盟、社团等国际组织引进,建立侨商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升招商侨商组织、企业落地服务水平,以“侨梦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石景山打造国际组织中心。

能源服务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黄山;科普旅游;开发措施

一、相关理论阐述

(一)科普资源简述

何为科普资源?科普资源是应用于合作交流、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科普产品、科普信息和科普作品的总称。早在400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提出:“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发出了重视科学普及的号召。科普资源的开发是指创作、发掘和利用科普资源,可以是新的科普资源从无到有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也可以是已经存在的资源经过改造、改建,增加了科普功能,使其成为科普资源的二次开发过程。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和服务以及相关运行机制的建立是科普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旅游资源简述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则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界定虽然不尽相同,但它的内涵,必须谋求一致,才能避免泛化和偏颇的结论,才能抓住旅游资源最本质的规定性。旅游资源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旅游资源能够激发旅游动机。2、旅游资源能够产生效益。3、旅游资源客观存在。

(三)科普旅游概述

科普旅游是科普体系中的子系统,指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科学资源,通过旅游的形式把科学知识传播给公众,从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的旅游活动。其核心内涵是对旅游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普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是向公众普及推广科学知识的新思路、新方法,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发展科普旅游文化产业,对于旅游领域、科普领域乃至文化领域都是一项新的探索。

二、实例探究

(一)黄山风景区现状分析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导致近些年虽然有旅游开发造成的破坏,但影响较小,仍保持了较为原始的山水风貌,这在城市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中是难能可贵的。黄山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三大世界桂冠的旅游胜地,致使当地政府对黄山始终保持较高关注性,即使是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黄山依旧没有丧失其独有的气候特点、地质地貌、水文奇观、生态复杂性、动植物资源以及人文特色等几方面优势。

S(优势):黄山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与西部内陆较多名山大川相比交通较为发达,且邻近两大经济强省,经济实力已不容小觑;黄山的资源种类丰富齐全。黄山地处亚热带,具有独特的峰林结构,形态多样,可以说是一本地质百科全书。

W(劣势):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在悬崖峭壁上开发难度较大,目前游览线路虽已包括大部分景点,但较多景点还是只能远观;坐落于山顶和山腰的宾馆基础设施无法保证完备,如供热、供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黄山风景区的不断被开发,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O(机会):近几年,黄山的国际知名度日渐提高,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第17个双遗产项目;新建铁路的开通带来契机。根据修改可研报告,新建杭州至黄山铁路,是一条串联名城、名山、名江、名湖的黄金旅游线。

T(威胁):黄山地处我国东部,在这一区域的五岳、天目山,庐山等旅游目的地有着与黄山相似的山岳旅游资源,这些旅游目的地同黄山的国内外客源市场几近相同,所以竞争相当激烈;特色旅游纪念品匮乏是作为山岳旅游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进一步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问题一:黄山地势险峻,开发难度较大。

1.问题诊断

黄山地势险峻,开发难度较大,而有很多著名景点却都在最为险峻之处,游人无法触及,只能远观,导游在讲解时也只能粗略讲解。

2.对策和措施

在对导游进行黄山地理知识的科学普及培训时,保证强化他们对景点向游客进行科普宣传的同时,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对这些景点进行合理的开发。

尽量使景点列入游客可到达攀爬路线之中,如确实开发难度太大,建议采用索道,使游客和这些景点间的距离尽量拉近,在听导游讲解的同时,充分感受景点的魅力所在。

问题二:主要景区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烈。

1.问题诊断

与风景一支独秀相对应的是支撑服务体系相对不足,旅游服务意识有待加强,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尤其在娱乐、购物、餐饮三个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规划组调查显示,黄山目前的旅游服务在服务种类、效率、价格、稳定性、积极性以及环境卫生、居民行为等方面均有欠缺,是黄山旅游服务质量薄弱点所在。

2.对策和措施

(1)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督察制度。

发挥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宾馆、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跟踪监督,并将他们的评价作为宾馆、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服务人员评优的重要依据;将新闻媒体曝光与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加大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城市入口、路口、公交站点、各个景区景点设立醒目的旅游指示牌;优化公交线路,在各主要景区景点之间开通可以直达的公交车;在景区景点内外设立可供游客休息的长椅等设施;把旅游和汉文化的宣传结合起来,增加文艺表演和民俗体验;加强对各个景区景点停车场、卫生设施的管理,不断提高我市旅游服务的硬件水平。

问题三:客源市场竞争激烈。

1.问题诊断

黄山市融入长三角旅游城市圈的趋势不可改变,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以及各城市旅游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黄山市旅游相对竞争地位,进而对黄山市旅游下一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黄山市迟迟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机遇就有可能演变为威胁,最终使黄山成为“名城、名湖”的附属品而被边缘化。

2.对策和措施

客源市场竞争激烈的根本其实是缺乏竞争力的表现,任何一个有特色的产品,是不会遇到没有市场的情况的。科普旅游是一种旅游新形式,夹杂了科学普及的元素,对于儿童、青少年这些旅游大众的吸引力明显会增加,响应三中全会的号召,这是黄山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1)旅行社在介绍黄山旅游时需特别强调旅游的科学普及性,家长都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开阔的眼见,所以肯定对此热切关注,鼓励孩子去报名这类旅游。

(2)现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可以通过这些媒介向大众宣传黄山旅游的特色性,吸引游客。

参考文献

[1]胡余忠,等.安徽皖南山区人类活动及生态变化影响的水文效应初探[J].水文,2008,28(3):86-91.

[2]刘晓静,梁留科.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