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优化;数学

一、支架式教学法的内涵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创新要求,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结构.支架式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搭建支架,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任务,进行有效学习.该方法中,学习任务的主体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建构以及内化知识技能,在教师帮助下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向更高水平认知活动出发.在该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提供支架,帮助学生获得发展.

二、运用支架式教学法优化中学数学课堂的具体案例及分析

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流程为: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选择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76―79第三单元第二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在该课堂中有效应用支架式教学法(如图1所示).

图1 “三角形面积”支架式教学法

(一)搭脚手架

支架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提供学生学习的脚手架.支架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超出学生的当前能力时,及时提供支架.教师可以首先建立概念框架,搭建脚手架.概念框架的建立需要结合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确定合适的教学主题.

案例中,围绕“三角形的面积”这个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如下问题:①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②两者之间有关系的条件是什么?③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有公式吗?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产生的?

(二)进入情境

情境创设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对悬念问题进行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中,有多种支架设计方法,如暗示、榜样、提示、交流、部分答案等.不同的支架设计方法,具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其中,榜样示范支架设计方法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提供问题解决的样本,并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演示.学生在学习教师演示的方法中,可以获得有效的认知活动过程.在中学数学课堂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及解释的方法,明确教学任务,从而展示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思路.

案例中,脚手架搭成以后,教师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每个小方格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沿对角线截去一半后,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独立探索

在中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支架式教学法,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教师搭建脚手架后,学生应该在支架中进行自主探索,从而得到自我提高.

(四)协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及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改进与发展的过程,必须要不断促进学生与外部的有效交流,同时注重学生内部的有效交流.在中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可以采用课堂研讨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交流互动,从而提高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优化教学过程.

(五)效果评价

在新课改过程中,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师应该首先具备清晰的课程标准,并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建构.支架式教学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课堂氛围有关.支架式教学法可以提供分层次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需要有效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同时也要利用档案袋评价等新型评价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课堂的优化.教师应该不断促进自身知识建构的创新,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支架设计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课支架式教学环节教学策略

一、中高级阶段文化课特点及现有教学方法分析

从教学特点来看,文化课教学与“包含文化因素的语言教学”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以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为主要目的,后者以培养文化认知能力为主要目的。从自身特性来看,文化课教学属于“内容型教学”,知识量丰富。留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应当掌握相当数量的文化知识,并且能够具有适当的文化认知能力,在跨文化背景下能较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从学生特点来看,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汉语水平,并且对中国社会文化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认知。另外,就读于高校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的逻辑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已基本发展成熟,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等往往已经形成了比较独立的见解。因此,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借助已有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能力,能够也应该在教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下更深入地认知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思维和交际意识。

不同阶段的文化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初级阶段留学生囿于汉语水平,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学习,在汉语教学的条件下,只能以了解浅层文化为主。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其一,在语言课中体味相关文化因素。其二,可以采取参观游览等“游学”方式,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践感受体会中国文化的特点,这种模式以文化体验为主。

目前,中高级阶段的文化课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①:

(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优点在于既能保证文化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又便于教师控制、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适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因为这部分内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讲解下学生才能比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因此,直到目前,传授式方法仍被很多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文化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而讲授式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文化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由被动接受灌输而来,缺乏将外在知识内化为个人文化认知的过程,因此也很难实现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任务型基础上的内容型教学法②

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该教学模式基于专题性的文化内容,以任务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学。通过完成任务,有助于学生实现文化知识的内化,提高文化认知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实践性强,既满足了学生了解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兴趣,在任务实践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体现了文化课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文化课教学的研究。不过,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弱点,它更适于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学习,能够反映共时语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却不太适于传统文化以及知识性强的内容,比如哲学、历史等内容的学习。因为当代社会现象、人们的观念等可以由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方式获得;而对于传统文化观念的理解、阐释,对于大量知识性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却很难通过任务的方式或由学生自学习得,必须在教师的辅助下才能实现。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极强的传承性,很多传统观念至今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这也是导致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与其他国家或文化不同的根源所在。因此,文化课教学不能脱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外,文化课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量基础上的,除了提高汉语水平之外,习得适量的文化知识也是文化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见,文化课教学既要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又要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基于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和传授式的方法对此都无法兼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文化课教学,因为这种方法能兼采讲授式和任务式二者之长,适合文化课的特点,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认知水平。

二、如何在文化课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理论属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能力的自我建构和发展,主张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支架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并发展认知能力。

这种理论也适用于处于跨文化语境中的留学生,特别是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问题的理解,受其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水平所限,都不可能只通过个人努力习得,必须在恰当的支架帮助下,以现有的语言和文化认知水平为基础,逐步跨越个人的文化“最佳发展区”,发展更深层次的文化认知能力。

根据支架式教学理论,文化课教学可以通过系列支架搭建、自主探索、情境创设、协作学习、评估与反思等环节逐步推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建构和提高。下面将对相关环节进行简单的阐释。

(一)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支架的类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在文化课教学中,支架搭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恰当支架帮助下自主内化为个人知识。从支架类型上看,“支架”主要包括三大类,具体可概括如下:

第一类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而提供的支架,包括案例或故事支架、概念图支架、资源支架、范例支架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使用。案例和故事支架是指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化概念或问题而提供的具有代表性、形象化的案例和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文化知识。比如,学习法家主张“不法古”这一观点时,可以提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故事;在学习道家“齐生死”观念时,可以提供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故事;关于庄子的处世态度,可以提供他和学生所经历的“处于有材与无材之间”的故事等等。通过这样的案例或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中国文化问题。概念图支架指相关知识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框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比如关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可以通过概念图直观的展示。资源支架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扩展认知视野而提供的相关媒体资料或是相关资源链接。比如,关于“孝与中国人的亲子观念”这一专题,可以提供“啃老族”“空巢老人”等相关阅读资料以及相关资源链接。范例支架是指教师通过举例、演示等所做的示范以及以前的学生所完成的成功案例。比如,在学生就中国文化的某些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之前,教师应该先就如何调查、设计问题等方面提供一些范例,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调查任务;还可以展示以前的学生所设计的调查问卷、PPT等。通过这些范例,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

第二类是语言支架。语言支架的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词汇,掌握比较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认知。对于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语言问题,教师应进行简单的解说和注释。在每个专题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可能涉及的语言表达框架,比如学生总结调查结果时常用的熟语“关于……,我想到了……”“这个故事说明……”,还有一些常用的表达结构,比如“既然……那么”“假使……那么”这类的常用复句结构以及“首先,其次,再次……”这类的语段表达结构等。这些语言支架偏重于书面语,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应用和表达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的书面语。

第三类是情感、心理支架。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和各种消极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不断突破自己。比如,在学生深入中国社会进行调查了解之前,往往存在畏难心理。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学生们也会因为彼此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分歧。要鼓励学生尽量学会这种“国际化”工作方式,培养团队精神。在学生个人进行探索阶段,往往也会产生畏难心理,应鼓励学生逐渐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毅力,最终获得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

另外,因为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个性特点、来华时间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提供由易到难呈阶梯排列的支架,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支架。比如关于孔子的思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孔子的言语,这些言语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翻译成比较浅近的汉语,并辅以一定的简要说明,也可以提供《论语》中的一些原文,供水平较高的学生自行理解。学生虽然语言水平不同,但最终都能获得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另一种是以文化认知目标为核心的发散性的支架。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支架,都可能迈向核心认知,这些支架可以是挑战性的、也可以是传统性的。再如,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孝”的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几类不同的材料,包括《孝经》中的相关文献、二十四孝的故事、相关的俗语谣谚等。学生可以在这些资源中随意选择,只要选择其中一种,能够帮助其理解传统的孝道思想即可。

应该明确的是,教师搭建支架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知识,为学生认知文化现象提供资源和分析思路。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化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支架搭建、撤销的时机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是动态的。支架的搭建不是一劳永逸的,搭建支架前,要详细研究中高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利用支架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通过启发、引导等适当提供支架。教师通过学生对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判断支架撤销的时机。一旦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跨越了“最近发展区”,即可撤销原有支架,进一步搭建新的支架。

(二)根据学习主题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相关主题情境

教师应当根据学习主题设置适当的问题或者任务,将学生引入情境。这个情境蕴含逐层深入的系列相关问题或任务,能够推动学生身处其中不断探索、发现,最终跨越原有认知,实现新的突破。

情境创设主要包括问题创设和任务创设。问题创设指教师提供给学生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主要包括阅读、思考教师所提供的故事、案例或其他资料后要回答的问题,以及需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自主查询和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应体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任务创设是为促进学生深入分析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而设计的任务。在支架式教学法中,任务的设置非常重要。经过前期的学习和思考,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后,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或者解决相关问题,能够真切感知中国文化特点,并且由此产生进一步的思考。一般来说,情境创设时应逐渐从问题过渡到任务。因为任务在完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较强,对于学生的知识准备、个人探索能力等要求较高,而问题则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再进入任务阶段,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情境创设应围绕文化专题设计相关问题或任务。这些问题和任务应是学生感兴趣、同时能够反映中国当代社会价值观的中国文化问题。比如“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情况”“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劣”等等。情境创设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文化图示等相结合,应与留学生所在高校的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还应体现传统和现代生活的结合。在手段上,情境创设应综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真实的文化环境。

(三)小组协作

在支架式学习中,自主探索和协作学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学生先通过自主探索,对相关问题或任务形成个人见解或者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小组协商不断修正,并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小组协作中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比如:对学生任务分配提出一定限定,要求小组内至少两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以免学生各为其政,无法进行相互协商;小组进行任务分配后,提交任务分工表,详细说明每个人的分工以及任务执行方案,并说明这样分工的原因;在小组内部分别执行任务前,要召开小组会议,各自提交执行计划,详细说明对任务执行方式、手段、时间、地点等的意见,全体小组成员就每个人的计划进行讨论,群策群力地做好执行任务前的预备工作。任务完成后,小组内部也要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教训。

(四)学习结果的展示和评估

在支架式学习中,对学习结果并不做统一要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任务结论应该是开放性的,不应设定“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结论或方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在这种尊重学生劳动成果,鼓励学生原创性的氛围下,学生往往会比较积极地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其他学生对于这种实践性的成果也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会对展示者给予肯定和赞许,这会给展示者极大的信心和肯定,促使他们在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表现。

以上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没有评估,或者是减弱了评估的分量,恰恰相反,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评估更接近学习的本质,其核心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过程提升个人的文化认知能力。一般而言,可以采取两种评估手段:其一,互评。在每个小组都进行展示之后,由每个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本专题的最佳表现小组,然后再由小组内部无记名投票,选出小组内最佳表现个人。其二,自评。在执行任务后,小组再次召开会议,自我评价个人对小组任务做出的贡献以及自己在这次任务中能力的发展情况,就这两个方面在1~5分的区间段内进行自我打分。这个环节既能够促进个人反思,也能使小组其他成员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

在展示和评估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成就感,并在与其他小组的合作协商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所学专题的认知;通过个人反思、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估方式,学生能够优化个人的文化学习策略,提高认知水平。教师虽然不再以传统方式进行授课,但仍起着重要作用,比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合作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程度,提供各种恰当的支架;随时对学生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和语言性偏误进行指正。教师由“教”转变为“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导演”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和走向,“指导”学生探索的路径和手段,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进行解答等。

三、“孝与中国人的亲子观念”专题课教学案例

(一)搭建支架与自主探索

1.概念框架:“孝”观念在古代的变迁

2.背景资料支架

(1)经典论述:《孝经》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对于亲子观念的相关论述,教师可根据学生语言水平进行适当的改写。

(2)故事:二十四孝的故事,电视剧《双面胶》的故事梗概和片断剪辑。

(3)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

(4)社会时事:啃老族、空巢老人等新闻资料。

3.资源支架:跟中国人亲子观念有关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资源推荐,比如相关网站、图书资料等。

4.语言支架

(1)对于本专题可能涉及到的相关语言点进行简单注释。

(2)提供学生进行调查及说明调查结果时常用的语言结构,如“我们共调查了……人,年龄……,性别……,来自……个国家和地区。调查结果是……,这个结果表明……”。

(二)情境创设

1.问题创设:阅读观看背景资料,并检索相关资源,然后想一想,在传统观念中和现代社会中:

(1)中国人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你们国家一般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比如:是否应该完全听从父母的话,婚后是否应该跟他们住在一起,等等。

(2)中国人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照顾、教育和对待孩子?你们国家呢?

(3)中国人认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孝顺,他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你们国家呢?

2.任务创设:以小组为单位调研并做报告:中国人眼中的“孝”。

(三)小组协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明确的分工协作,完成调查,设计PPT,并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

1.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范围和数量,实施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介绍调查情况,分析原因,并用PPT展示调查结论。

2.任务调查问卷设计的示例支架:结婚以后,你愿意和对方的父母一起住吗?

A.愿意B.不愿意,绝对不同意C.不愿意,但是如果对方喜欢,也可以这样做D.不知道

3.设计调查问卷的知识支架:在调查中应注意被调查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以及调查选项的设计技巧等知识。

(四)成果展示与评估

1.要求学生用PPT方式展示调查结果,并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提问。

2.由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调查小组,小组内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表现者。

3.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学习策略和调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4.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估。

四、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文化课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应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进行文化课教学能够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协商。个人探索阶段,学生需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自身原有的文化认知与新的文化现象之间进行沟通;小组协作阶段,学生要进行不同文化背景间的文化协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符合文化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学习过程,不断修正原有的文化认知,逐步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一系列支架的提供和任务的设置,能够促进学生汉语书面语的运用和提高,促使学生在已有的汉语水平基础上,通过阅读、归纳、演绎、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突破原有的语言水平,实现双重进步。

注释:

①此处不包括“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因为这类教学是以

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为着眼点,文化的学习是为了扫清语言学习中的障碍,提高言语交际能力。而此处的文化课教学则是指以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认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教学,其着眼点在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化学教学;概念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一直沿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书本的现成理论。这种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学生的求知欲也被消磨在机械、枯燥的学习活动中,这些显然跟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违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支架式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协作交流,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二、支架式教学在中学化学中的实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2.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创设的问题情境,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提供方向;其次,围绕当前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该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搭起问题支架;再次,也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要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

3.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自学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一能力的形成须以教师正确的引导为线索。探索开始可以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问题的过程,提供问题解决的原理,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问题的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探索,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加以提示,帮助学生沿框架逐步攀升。

4.鼓励协作学习,完成意义建构

学习者与周围的环境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建立一个学生团体进行协作学习,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商讨论,相互协作交流,相互启发,可以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解释自己探究的方法,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学生提出石蕊为什么又褪色了?他们讨论后提出猜想:猜想1:一定有物质使石蕊褪色了,这一物质具有漂白性?猜想2:溶液中有H+和C1-,是不是盐酸使石蕊试液褪色?猜想3:Cl2氧化性很强,是否是氯气使其褪色?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验证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素分子破坏变成无色物质,故可做漂白剂;消毒剂等。

三、支架式教学中几种不同类型的支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图表等。

在实践中该怎样具体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呢?对不同类型的支架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分别用案例加以阐述。

1.范例支架:范例即举例子,举出已知的类似知识点。好的范例能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运用案例:Fe(OH)2的制备。因为Fe(OH)2很容易被氧化,所以在制备Fe(OH)2要考虑隔绝O2,如何才能做到呢?这时老师提出已学过的钠和白磷的保存知识,让同学们据此找到Fe(OH)2的制备方法,最后让同学们总结出隔绝O2的方法。这一教学设计中,利用已学到的知识作范例。

2.问题支架:所谓问题是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或完成某一目标所面临的未知状态。它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运用案例:离子共存的判断,老师通过一系列设计好的题目(有生成沉淀的,有生成气体的,有生成弱电解质的,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生成络合物的等)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相应的问题。

四、支架式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支架式教学法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师讲生听”代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一)学生在支架式教学中,参与学习、互动、探知、解惑,能力得到提高。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和主体。(二)在支架式教学法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者和指导者。(三)支架式教学法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小组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更能产生思维的火花,同时教师也能得到启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王磊,张毅强,乔敏.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化学教育.2008(06)

[2]胡久华,乔敏.例谈化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J].化学教育.2008(05)

[3]林肃浩.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8(03)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4篇

所谓原型,可以理解为外化的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本研究认为,网页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同样要经历上述3个阶段。而“原型”作为贯穿心智技能形成的核心,其建构意义重大。本文的先期研究在对已经具备了网页设计心智技能的熟手问卷调查基础上,利用“心理模拟法”创拟了“网页设计活动原型”,本研究将讨论如何利用该原型展开三阶段的培养。对学生而言,网页设计活动的原型定向往往需要教师的示范和讲解,那么教师首先应该使学生明确网页设计活动原型的结构、各个环节的操作原则及必要性并利用脚手架支持的问题来驱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然后按照原型正确示范和讲解完成某一网站建设任务的完整过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需要将原型中每一个心智动作详细展开。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只是网页设计活动心智技能教学的开端,要使学生真正形成心智技能,还需要 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利用上述在定向阶段形成的原型,亲自从事某一网页设计活动,将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方式付诸执行。

在这个阶段,应该借助脚手架支持问题来驱动学生利用原型,把构成这一活动的所有动作系列,依照一定的顺序作出不能遗漏和缺失,教师可以提出以下要求:①要根据“原型“严格遵循动作序列逐一执行,及时检查和矫正动作的执行情况;②学生在实践模式的每个环节提交一些阶段性材料或者记录一些完成过程来保证是按照实践模式的步骤完成任务的;③建议学生将动作执行和言语相结合,边说边做。网页设计心智技能的原型内化阶段是将上述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的过程,表现为学生从事网站建设任务时可以离开实践模式,借助语言指导来完成。学生只有在多种不同的实践条件下反复进行网站建设的具体活动,才能不断从原型中抽取本质的东西,最后形成普遍适用于不同实践条件的原型(心智技能),只有到这一步心智技能才算真正形成。

二、一个充分体现心智技能三阶段理论的PBLEs设计

在网页心智技能培养三阶段理论的指导下,学习环境设计比较合理的安排是:首先依托一个充分体现原型的范例讲解和操作,完成活动原型中蕴含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的讲解,初步形成“原型定向”。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关注脚手架支持的问题设计。然后,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指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完成几项网站建设的综合任务,将原型进行操作和内化,最终使学生具备网页设计心智技能。下面就从“原型定向”阶段PBLEs设计最关注的脚手架支持问题展开叙述。在“原型定向”阶段,教师需要提取“网页设计活动基本原型”中的4个核心环节,然后把这4个核心环节中蕴含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设计成脚手架支持的问题,继而通过教师逐步示范和讲解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过程,完成网页设计活动的定向。

例如,附件网页设计活动原型定向阶段PBLEs设计方案中,对应“网站方案设计环节”的学习内容,将其转化成9个具体的脚手架问题。它们分别对应网站建设过程中“需求分析”、“系统分析”、“风格设计”、“UI版面初步布局”、“色彩定位”及“网站建设日程规划”等重要学习内容。这些脚手架支持的问题是以完成“网站方案设计”这一环节为驱动力而提出的,将引发和维持学生在该学习阶段中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他们带着明确的问题与目标,模仿教师的示范行为,开展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在脚手架支持的问题设计方面,教师需要依据学生能力临近发展水平,问题难度要居于该临近发展区内,这样学生就可以调动己有的网页设计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等认知经验来解决当前面临的脚手架问题。

网页设计活动是一个渐进过程,脚手架支持的问题是依照这个渐进过程的发展顺序提出的,难度一般是逐级升高。因此,在设计这些脚手架支持的问题时,还需要注意合理安排难点和重点、考虑子任务的大小、所需知识技能含量、相关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根据问题的难度,我们提供了支持指导、相关案例、辅助资料等,并创设必要的实践条件,使问题解决具有操作性。这一阶段,还要求教师关注各个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和转换的讲解、示范及独立、协作及竞争等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而学生则以教师演示的优秀范例为榜样,利用大量的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协作工具及境脉等展开原型的定向学习。事实上,教师演示如何根据客户要求完成网站建设任务的过程就充分体现了网页设计活动原型的范例,这将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和方法过程,它包含了一种内在的逻辑,为学生提供了支架,通过对范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模仿其中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完成原型的定向。

在原型的操作阶段,比较适合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布置几个不同的网站建设任务,以完成作品为驱动,通过一系列脚手架支持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利用上一阶段获得的网页设计活动原型完成网站建设。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不能遗漏和缺失地作出原型定向中的所有动作系列。该阶段的重点在于任务的设计,我们设计了以“个人网站”、“品牌推广网站”及“公司企业网站”为主题的具体项目。这3个项目的难度逐级升高,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还需要提供支持指导和辅助材料,并创设必要的实践条件,使任务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学习者就能够在实践中掌握问题解决技能和方法。在原型内化阶段,学生所从事的网站建设任务是可以离开实践模式的。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在多种不同的实践条件下反复进行网站建设活动的机会。例如,我们设计了以“小组为团队”,为本学院设计制作一个学院网站这一具体任务,期望学生通过不同的实践过程,不断的从操作原型中抽取更本质的东西,最后形成普遍适用于不同实践条件的心智技能。案例:网页设计活动原型定向阶段的脚手架支持问题设计。

客户要求:XX化妆品公司预借助互联网塑造良好的企业和产品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特色度。针对这这次品牌推广,我公司公开竞标,请有合作意向的设计团队于本月底之前提交设计方案及网站一稿,我方将从提交的方案和初稿中挑选出最满意的设计,并与其设计团队正式签约,预付30%的定金。同时,我们将提供企业LOGO、广告语、企业品牌发展历史、品牌产品的图片,推广活动视频等资料。学习目的: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教师是如何根据客户要求完成网站建设任务的完整过程。脚手架支持的问题设计:

(1)网站方案设计环节的学习。脚手架支持的问题:①接到企业网站建设任务后,作为网页设计师的我们首先要作什么?②如何与客户沟通,提取与网站任务相关的关键词,解读网站主题,分析市场前景?③从哪些方面分析目标用户群体特征?④如何结合网站主题、目标用户群体特征、企业机构已有VI色彩特征、客户提供的原始素材等确定网站的主色?⑤鉴于主色,如何依据色彩设计原则(互补色,分裂互补三色组,类似色搭配原则等),确定网站整体的色彩定位?⑥如何根据网站主题和信息量大小,结合布局特征,选择适用的UI版面布局?⑦结合客户的要求及公司或机构的性质,如何对网站的功能模块进行规划设计,绘制出网站层次结构图,描述各功能模块及作用?⑧如何展开网站的风格设计?你了解常用的网站风格设计原则吗?⑨结合上述分析,如何撰写网站设计方案?

(2)主要页面效果的设计与制作环节的学习。脚手架支持的问题:①根据网站设计方案中确定的页面尺寸,色彩定位,UI版面布局设计,风格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等信息,利用“PhotoShop”完成页面效果图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②利用“Firework”制作网页切片的技巧和原则是什么?

(3)基于Htnl+CSS技术的网页基本制作环节的学习。脚手架支持的问题:专家熟手利用html+CSS技术制作网页有什么技巧?在制作过程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难题,该如何应对?

(4)网页动画效果设计与制作环节的学习。脚手架支持的问题:①如何利用JavaScript或Flash技术炫动你的网页?给页面添加动画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②完整的较为准确的三维动画建模创作流程是怎样的?③三维动画建模活动中,“创意构思”、“模型设计”及“模型制作”这3个关键环节的目的、过程及阶段性成果分别是什么?任务活动:结合自己的建模经验说明三维动画建模活动的完整流程,然后小组交流。问题思考:①如何进行创意构思?②如何进行模型设计?③如何进行模型制作?任务活动:①仔细聆听教师的范例讲解,然后借助因特网资料展开品牌场景的创意构思、设计与制作的活动,创建场景模型形成阶段性成果和建模作品;②交流和评价其他人的作品,通过竞争选出3个最优秀的场景模型。范例讲解:展示了完成企业品牌场景任务的建模过程(审题、构思、设计、制作)。

三、结语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近二三十年国外流行的衍生于建构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源自于前苏联著名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里的帮助就是指教学中在最近发展区所做的——搭建恰当的支架;在潜在的发展水平以外的区域则是完全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也不能达到的知识水平。

二、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课为例。

支架式教学案例:《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1.分析教材——搭脚手架

本节既是对前面学习“各种环境中的生物”的概括和提升,也是为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知识作铺垫,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知识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搭建一系列的脚手架降低探索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知识水平获得攀升,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进入支架

播放动物运动的录像,通过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兴趣,在此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所表现的如:捕食、求偶、迁徙等行为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是依靠哪些身体结构,它们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带着这些问号,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

3.新课教学——独立探索,协作学习

(1)运动系统的组成。指导观察哺乳动物家兔和人的骨骼图,重点观察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基础。

设疑: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结的?

每四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对照教材上的关节模式图解剖观察鸡爪子。培养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精神,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实验安全。

小结:骨与骨之间是通过关节来连接的,它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其适合运动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

进一步提问:人体有哪些关节?根据你已有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哪些关节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结合学生自身的体会,使他们能学以致用,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小结过渡: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活动的连接,它为骨的运动提供了可能性,那么骨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呢?(学生能回答出肌肉)准确地说是附着在骨上的肌肉,也就是骨骼肌,大家想知道它的形态结构吗?

播放动画:动态展示骨骼肌的结构(肌腹、肌腱)和收缩、舒张的形态变化(收缩:变短变粗;舒张:变细变长)给学生一个清晰直观的印象。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刺激消失时舒张开来。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设疑:骨骼肌为什么能使骨动起来,它是怎样着生在骨上的?下面用我们手中的材料来探究一下吧。

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用两根橡皮筋代表一组相互配合的肌肉,用两块硬纸板或塑料板剪成骨的形状代表两块骨,两骨的连结处用一个图钉或细铁丝固定代表关节。

四人学习小组动手探究,分工明确,各尽所能。在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并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小结:动物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牵引骨围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观看录像、小组讨论,总结出动物的运动不仅要靠运动系统还要靠神经系统的支配,还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各种运动。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效果评价

运用支架教学理论,对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进,改进后的课堂教学具备以下优点:整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过程的展开紧密相连,教学过程的展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各个环节上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设计了实现教学情境的必要手段或方法,为学生知识的建构搭建了合理的支架,降低探索难度,教师通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知识为载体,以全体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教学的主线,关注的是全体同学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