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经济与政策

能源经济与政策

能源经济与政策

能源经济与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经济开发 能源 法律 政策

一、能源法律政策的双重性原则

区域经济是以地理共性、资源或经济结构的相似性组成的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是依据经济的自然联系而构成的经济层次,是市场的作用下,以分工、交换、协作方式形成的联系相对紧密的生产要素与企业群体。在区域经济内部,生产要素和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区域经济内部特征的影响,反过来决定着区域经济的性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具有双重属性,这就是:第一,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地理范围内形成的自成体系且较为完整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第二,该区域经济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全国国民经济体系之外,故而又具有一定依赖性。区域经济的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双重性质,即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应体现该区域特有的和潜在的优势,应尽可能形成较为完善、独立的经济体系,从而提高该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服从和体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成为全国国民经济链条中关键环节并能起到带头作用。

经济基础总是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总是反应经济基础。而能源政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也必须反应经济特征。根据区域经济的双重特点,我们在制定区域能源政策时首先务必要将这一特征反应到我们的政策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能源法律政策做到有的放矢。从宏观方面来说,区域能源政策应该符合整个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长远规划,并让国家能源法律政策的基本原则得到体现,且使其在该区域得到延伸和深化,这种延伸和深化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在不违背国家能源法律政策的大政方针的前提下结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变通。就该区域自身经济发展来看,区域能源法律政策应反应区域经济发展中能源经济的发展状况。因为,目前我国的能源法律、法规尚不完备。从法律形式上来看,大量是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还有一部分是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依法的命令、指示和规章,还没有完全形成完整的能源法律体系。所以区域能源法律政策的制定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区域能源政策对内来看:首现,为作用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它应考虑到该区域内产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状况,故应具有一定的倾斜性;其次,应使其和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其它政策如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环保政策等相互配合,而保持一定的协调性。

二、能源法律政策的开放性原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组织。经济一体化往往通过条约的形式,组成各种类型松散的经济联合,建立其超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具体的共同目标,实现成员国的产品甚至生产要素在本地区内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性的专业分工,从而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成员国的经济福利。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消除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等贸易壁垒;其次,促进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以使专业分工更加细化;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使各个成员国获得其最大的利益。

现实下,我国参与了各种不同性质的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组织。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中的程度还较低,主要表现在:我国参与的区域组织都是松散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例如,《曼谷协定》尽管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安排的区域贸易组织,但由于成员国经济实力和政治方面影响有限,以及各国协调不够,而且《曼谷协定》发展较慢,没有建立定期审议机制,缺乏向纵深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10+3”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参与的具有一定机制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但就目前而言,“10+3”还仅仅是一个区域经济论坛,还算不上真正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而且“上合组织”目前还主要在战略层次展开,还没有建立实质性的区域联盟。在能源方面,虽然中国拥有的各种能源资源数量都很大,但是它的快速增长的需求已远远超过了自给的能力,但是与我国开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些国家本身也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东盟的马来西亚和越南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而印尼是欧佩克组织(OPEC)中唯一的亚洲成员,文莱则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由此可见,这种能源资源的巨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各国在追求国家发展目标的同时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区域合作将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一个合理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异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三、能源法律政策的效用性原则

区域经济能源法律政策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有限的能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为中心,即强调能源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此时所强调的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是局部性的,故最终必须以国家宏观效益为基本前提。具体地说,区域经济能源法律政策的效用性原则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该区域经济内主导产业链的形成,也就是说,区域经济能源政策对区域的主导产业群要有一定的倾斜性。一个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链是该区域经济的龙脉,只有该主导产业的良好发展才能是其他产业快速成长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主导产业的开发是离不开能源的但是能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所以在政策上必须保持一定的倾斜性才能使区域经济的能源法律政策的作用有利发挥。

第二,保证该区域经济内部人民生活所需能源供给。除了满足该区域经济内部工业生产所需能源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首先保证居民生活用能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能源政策时应将能源供给和居民消费水平相互结合分析后制定合理的居民用能价格,达到即满足居民的需求又不浪费能源。

第三,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区域经济在强化与外部进行能源经济合作和加强区域内能源开发同时,还应坚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因为,在短期内我国的能源生产和供应难以大幅度增加而过重依赖能源的外部进口无疑是加重自身能源经济的脆弱性,所以节约能源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在开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节约能源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辉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肖乾刚,魏宗琪.能源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88:31.

能源经济与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效开展

近些年来,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问题,而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俨然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我国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提出下,建设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以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从当前世界环境状况看,其资源、能源数量正在逐年减少,我国作为世界大国,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性措施,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绿色财税的实施,对于保护环境,实现资源节约,促进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概述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向着绿色化方向发展所提出的一项国家性政策,该政策旨在对资源进行合理地运用,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发展看,该政策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已经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完善.而我国由于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时间还相对较晚.所以,在政策的完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不可否认的是,但该项政策的实施,对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组织、个人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忽视了环境的保护,而是为了实现眼前的利益,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还导致社会的未来发展受到较大阻碍[1].而利用科学的财政税收政策,能够充分发挥税收对于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并实现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协调统一,让经济主体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的重视,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从绿色财税政策作用上看,该项政策能够让投资主体的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协调统一.而实现持续发展与自主创新,成为了财税政策制定的主要着力点.环保节能技术在短期内不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会导致投资主体在节能技术的创新开发上承担一定风险,使其投资热情受到影响.而在这种环境下,若是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能,并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对财税政策政策予以灵活的运用,就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通过对节能产品、节能技术的适当政府扶持,以充分发挥其公共政策功能,促使社会经济的增长模式得到有效的转变.

2我国目前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不足

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形式的转变,虽然对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制还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2.1缺乏健全的税收政策

部分地方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急于求成,为了有效转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而忽视了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导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由于未将税收政策与各项财政政策的制定,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充分结合起来,导致政策体系的滞后,使得社会范围内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也不能对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有效性的约束,导致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2].另外,在社会范围内,由于尚未形成节约型的消费形式、生产形式,使得与节约型的社会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指标增长,而盲目引进高耗能的产业,这种做法不仅有悖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严重脱离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与此同时,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相关政策体系建设也较为缺乏,使得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2缺乏具体的财政标准

当前,在构建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我国出台了相应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虽然,在政策的建设上,我国步伐逐渐加快,然而,在实际执行的标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使得收费政策欠合理、征税难度较大、税种不完善、政策执行力差等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资源节约型政策的标准配套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包括办公设备、家用电器、高能耗产品等节能标准,以及阶梯电价、水价、气价等政策在较多的地域还没有得到贯彻实施,使得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未建立其相对有效的节约型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极大的限制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与推进.

2.3缺乏良好的激励效果

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执行时间还相对较短,在政策的宣传与投入上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导致执行不到位,执行效果不突出等现象依然存在,同时也致使绿色财政税收制度对于资源节约方面的激励作用未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加之,政策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针对节能产品、节能技术的开发研究政策支持力不足,财政补贴欠缺等,使得社会各界的资源节约、节能技术研究积极性受到了打压.另外,我国在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上,还主要依赖于行政手段,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政策管理体系,导致政策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也不利于相关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实.

3基于节约型社会环境下推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效开展的对策

要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社会各界对于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视.同时,我国政府也要结合资源环境发展现状、实际财政税收政策状况,来构建出更加合理、科学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贯彻实施.

3.1加大财政力度支持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节约型社会构建背景之下,我国要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并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划拨渠道,并构建细化节能发展等相关的专项资金细则,实现真正的专款专用,把循环经济发展与财政支出相关的财政支持,作为我国财政补贴与财政支出的常规项目,以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更加稳定、长效的预算支撑.基于此,就需要各级地方的政府部门更加明确财政补贴的范围以及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一方面,构建滞后产能的退出、淘汰机制,让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推出市场经济主体;另一方面,则需要对节能技术、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的开发生产等提供财政上的支持;最后,还要建立关于矿产资源的有偿利用形式,并对生态补偿形式予以完善,从整体上促使我国财政政策绿色程度的提升.

3.2完善绿色财政税收制度

从我国税收政策现状看,其绿化程度还不高,没有真正形成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绿色税收体系,因此,其政策在全社会范围内激励与调控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所以,我国还需要完善绿色税制的建设,对税收提醒进行完善.具体包括:其一,在相关产品的生产环节,要增开垃圾税、污染排放税等不同的环境税种,而针对贯彻落实资源回收利用、污染物净化处理上,要适度给予奖励,进而促使生产环节实行环保、节能,避免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让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其二,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对石化能源、水资源等增加资源税,并适度托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确保资源税征收的合理性,且在计征方式上,要使从量征税不断向着从价征税方向转变,以更好地发挥税收对于节能、环保的促进作用.其三,在消费环节,需要适当的扩大消费税征收,尤其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更是要进行重点征收,以更好的引导社会生产出低能耗的环保产品,并促使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3]

3.3应用科学绿色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财政支持政策

虽然在当前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中,已有较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政策.然而,由于政策体系的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且宣传力度不足,形式过于单一,导致绿色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就需要遵循市场的发展原则,并结合环境实际状况,制定出更加完善、科学的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并注意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此外,在财政税收政策的范围适用性上,还要进行适度的拓展,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等行为进行相关的财政补贴及税收优化,并对不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形成多种形式的税收优化政策,以便推更好地构建节约型社会.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到,消费者是产品的使用者,其消费意识与消费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所以,也要通过提高税率形式,来适度提升一次性产品的价格,让消费者降低对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消费,促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节能环保化.

4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中,构建完善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向着健康、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在节约型社会环境下,我国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就需要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并综合性分析环境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并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度,高效实施与绿色环保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提高全社会的环保节能意识,并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为我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提高强有力的支持,以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平.循环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中财税制度创新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05):88-92.

〔2〕苏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4,21(61):3-22.

能源经济与政策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被社会所认知。全球变暖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对人类生存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和压力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低碳经济逐渐被社会重视。众所周知,黑龙江省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但是由于发展模式以及工业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约束。黑龙江省应当好好利用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广阔的地理环境,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低碳经济是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实现低碳经济与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通过财税金融政策的效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黑龙江省的低碳技术水平及核心技术,助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1.理论基础

对于低碳经济的解释有众多说法,总结起来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采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以及新能源开发等多种形式,尽量减少煤炭及石油等高碳产品能源消耗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2.财税与金融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框架

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支持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明晰其职责。政府与市场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依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政府的职责范围体现在运用财政补贴、税收、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与约束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金融部门应该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相应的低碳信用交易平台,促进低碳交易等方面的工作。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两者协调配合,产生的合力才能扩大政策的功效,从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三、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1.财税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1)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政府调节经济走势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财政补贴政策。政府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政策补贴低碳经济企业,对于调动企业开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持,有利于社会资源倾向投资于低碳经济项目。因此,为了鼓励支持企业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对于能够独立实现研发和创新或者能够采用先进的低碳环保设备投入生产和运营的,应该给予相关财政补贴。具体分为:企业价格方面补贴、亏损方面补贴、折扣方面等政策。对于购置了低碳环保设备设施的企业可以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以尽快提完折旧,加快企业设备的更新进程。(2)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中税收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当前税收政策的功效主要集中体现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提供有力支持。用税收的形式优化配置有限资源,使其资源达到合理有效配置。通过征税来处理企业污染外部性的问题,解决外部负效应的问题。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在低碳技术领域进行科研创新。①健全资源税的税收政策。允许地方政府有权限适当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依据税负公平的原则,应将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与再生性周期较长,以及生产难度较大的资源都应扩大到征税范围之内;对于资源供给较为匮乏的,不宜大量开采的绿色资源产品也应扩充到征税范围之列。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不仅要包括矿产性资源,还要包括土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只有把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均纳入征税范围,扩大资源税的税基,合理征收资源税,才能真正实现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低碳经济。资源税制中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节能环保型的企业给予适度的鼓励,例如能够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或低耗低排放行为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与采取补偿的措施。同时对于高耗能、高排放以及高污染的企业,不仅要课以重税,还要对其进行停业整顿、改进技术,达到经济发展的要求。②完善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应该在现有的企业所得税制中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的所得税给予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研发低碳技术、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开发技术的低碳企业,实施免税政策。对于能够积极主动投资于低碳项目的企业可以采取减税政策。由于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投资,并且具有周期较长、收益较低的特性,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企业投资的力度密不可分。因此,应该对于低碳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的企业给予相关税收政策。对于能够改善设备,使用低碳设备、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有效利用资源的企业,根据企业购买的环境保护设备设施,允许多抵扣,实现减税。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生产效率低的企业鼓励更新设备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过度。虽然目前相当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的投入和研发达不到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但要看到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力度,可以采取税后补贴或延迟纳税的措施。

2.金融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1)形成政策性金融制度。现在是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时机,目前已有国家开发银行制订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金融规定,除此之外还应该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专门的银行机构,致力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建立类似的特殊服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政策倾向金融机构、金融政策,支持特别项目及相关领域,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用金融基金和金融债券筹集的资金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并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应该成立低碳发展银行,属于地方性政策性银行,银行的资本来源于省市政府、有关企业以及民间资本金,广泛筹集资金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尤其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环保项目。逐步健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如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撑作用。(2)增强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通过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政策,完善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发展的资金需求。实施绿色信贷资金政策,着重商业性银行对信贷业务进行相关环境风险审查、评估和监测,完善绿色信贷管理系统建设。借此扩大商业性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效应,新能源、节能减排项目的贷款采取绿色通道快速办理;提供以排污许可证作为绿色信贷额度的界定标准,降低新能源、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风险;加强低碳产业和下游产业的项目和增值。根据实际需要做好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绿色信贷的规模额度,并且有效规定绿色信贷的贷款期限和银行利率。(3)加强资本市场推动作用。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发挥优势资本市场的初始投资和融资。目前,大量的低碳经济相关行业和企业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产业数量和行业的市场价值低于其他省份。根据实际情况,证监会应该相关政策,对于财务指标正常,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建设项目。以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模式转型,将其资本和技术更多的投放低碳经济领域。(4)提升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根据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特性,金融机构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研发。第一,让低碳项目有大额、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直接设置专属低碳企业的投资基金。第二,为了促进低碳交易,建议建立低碳信用交易平台。第三,采用低碳品牌,促进企业使用低碳经济信用卡。第四,加快低碳金融服务的进程,如金融产品和碳排放交易数量组合,形成与资源相挂钩的金融产品,结合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金融服务产品。第五,创新的金融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并提供低碳项目信用登记、托管和基金为低碳项目结算和清算服务,促进企业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第六,继续开发新的保险产品满足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比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强制责任保险的环保、碳交易信用保险以及绿色汽车保险等等,减少碳排量、减少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秦川.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白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4.

[4]李蒙.论低碳经济下我国资源税的改革[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127~128.

[5]杨忠海.构建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N]黑龙江日报,2013-06-03.

[6]高特.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吉林: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魏可.基于金融支持视角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欧阳澍.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能源经济与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体系

Abstract:Withtheconcernabout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questions,ecologicaleconomyhascomeintopeople’svision.Ecologicaleconomyismankind’sintrospectionoftherelationofeconomicgrowthandecologicalenvironment,ecologicaleconomythinksthatalleconomicactivitiesandalllivingbeingshaverelationsofrelyingontotheearthecosystem,subsystemexistenceandeconomic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dependonthebalanceofthebigsystemoftheecology.Ecologicaleconom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linktoeachotherclosely,ecologicaleconomyistheimportantwayofrealiz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Establishmentandimplementationoftheeconomicstrategyoftheecology,willdependonthesetting-upofthecorrespondingeconomicpolicysystemmainly,thispolicysystemshouldincludeindustrialpolicy,regionalpolicy,investmentandfinancialpolicy,etc.mainly.

Keyword:Ecologicaleconomy,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nomicpolicysystem

近些年来,环境与资源问题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经济与地球自然系统冲突的迹象,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我们的身边,充斥了森林缩小,土壤侵蚀,沙漠扩大,气温升高,破坏性风暴增多,冰川融化,物种消失的新闻报道,这些趋势,标志着经济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从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和生态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来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生产的要素和条件,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短缺,拥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之一,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它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经济也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生态经济从最广泛的视角看待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它重视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理解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生态经济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生态经济的视角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形成。通常,生态学研究只处理自然系统本身的问题,很少涉及人文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经济学则关注如何有效的配置资源,如何把目标变成政策,对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及增长的极限则较少关注。生态经济则透过经济学和生态学的交叉视角,从新的视点看待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生态经济认为人类社会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切经济活动和所有生物都对地球生态系统有着依赖关系,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存在依赖于生态大系统的平衡和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生态供给与经济需求的矛盾等,以此来探索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发展方式。具体来说,生态经济包含以下内容,(一)人类对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这三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应包括相应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二)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三)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平衡;(四)实现高效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五)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使资源配置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目标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维度相互联系成的系统整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当代的经济增长不能破坏后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群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其它国家(或其它地区、其他人)的利益。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判断出发,维持不变或增加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存量是发展的重要维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代人持续发展的能力。生态经济提供了这样的视角,它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存,经济需求与生态供给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的生态制约。生态经济强调要通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既包括目前人们对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又包括人们对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生态需要;既包括当代人的需求满足,又要顾及后代人持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既包括一个区域、一群人的需求满足,又要包括其他区域、其他群体的需要和发展。生态经济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涉及微观的生态技术层面和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微观的生态技术层面是指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包括资源的生态创新、产品的生态创新和工艺的生态创新,其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如何最有效的节约资源。实现微观层面的生态经济目标,有赖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主要由资源稀缺性、资源比较优势和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诱发出来。通过市场为企业及时的提供信号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将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生态经济的创新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信号的质量取决于市场的完善程度,所以发挥市场信号的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诱导生态经济创新的重要基础。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就是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政策体系,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其实质是生态学思想向经济政策全面整体意义上的渗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层面的组织过程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经济政策。生态经济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主要依赖于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

政府的经济政策体系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质是要通过对经济行为的激励与约束和对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来实现生态经济的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目标的统一。一个有效的发展生态经济的政策体系涉及到产业组织、区域发展、投资体制等重要方面。与此对应,政府的生态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应包括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与金融政策等等。

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发展或限制产业的目标以及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各项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政策的产生基于人们对价格机制缺陷的认识,即价格在一些经济领域是“失灵”的。单纯的价格机制并不能保证对一些意义重大的非市场资源(如环境、公用设施)的配置。这就决定了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应的产业政策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加以干预。具体来说,实现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政策包括确定和有意识地调节不同产业的消长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核心是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等。产业组织政策则是要鼓励企业通过有效组织和规模的限制实现规模经营,以节约的方式利用资源,限制一些达不到规模要求,资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的发展。

区域政策。生态经济与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连,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因此,将生产力布局与区域人口、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在生态经济政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确定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产业政策,在对一个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正确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该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如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鼓励有关林草产业的发展;在缺水的西北部地区,则限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发展而鼓励耗水少的产业发展;在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较好的地区,则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二是区域协作发展政策,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落后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及工业污染等进行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投资与金融政策。生态经济需要政府制定适当的投资与金融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保证生态环境投资与经济建设投资协调发展。对于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环境资源保护的重大领域或项目,应首先得到资金的支持。对于有着大量的公共效益,市场机制调节失灵的公益性项目,如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治理工程,政府应成为投资的主体。而随着市场经济中政府投资范围的日趋缩小,利率政策和信贷的优先发放序列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也变得更为突出。商业化银行对效益的重视降低了其对环境效益的关注。适当的金融政策就变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率杠杆的使用和信贷的优先发放使资金倾斜到有益于资源持续、环境保护的项目上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建立国家环保基金等来集聚更多的资金,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分析及对策研究》,吴人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2]《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王干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区域可持续发展》,王黎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能源经济与政策范文第5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了约20年的高速增长。1978-200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52%。这一增长速度,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均增长率大致相近,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期大体也持续了20年左右。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后,都出现了减速的过程。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都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中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减速的情况。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已经呈现出这种趋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经济的现实增长率已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约平均10%左右,过渡到1998-2001年的8%-7%之间。这一趋势将左右本世纪最初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

中国现实经济增长率之所以下降,主要背景是:经济发展由资源、供给约束型转向市场、需求约束型,由粗放的数量扩张型转向同时追求效率与质量的集约增长型;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压力。同时依靠制度变革带来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和资源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的势头减弱也是增长下降的一个原因。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在人均收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国内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巨大差距,所以中国经济蕴含着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无论从需求的角度还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支持经济增长的力量依然很雄厚。因此,中国经济的减速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仍能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势头。中国经济在本世纪初可以实现7%-8%左右的平均增长率,考虑到国内外发展条件的变化,个别年份升至上限9%,降至下限6%,也是有可能的。在此范围内起伏,均可视为正常的发展。

如前所述,1998-2001年,中国经济一直在7%-8%的增长速度区间运行。但这几年中国经济的现实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估计,我国现时潜在增长率在9%上下,有的估计,在8%-10%之间。由于就业状况不佳,社保措施不健全,收入差距拉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居民消费需求受到遏制;由于最终消费需求不振,及在准入、融资等方面的限制,社会民间投资的增长也受到遏制。这几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通过支持政府投资对拉动国内需求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内需不足的问题一直萦绕着我们。外需增长也受到国际局势和市场形势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求不足的市场约束,使我国潜在的增长能力难以发挥出来。

现实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证据,是我国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无论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都有较大的余力没有发挥。人力方面,大量劳动力资源未充分利用,使就业压力增大。物力方面,产品严重过剩,生产能力闲置,社会库存增加。资金方面更是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超过8万亿元,金融机构的存贷差由1998年的9174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31302亿元,平均增长率高达50.5%,大大高于同期存款增长的速度,导致存贷差占存款总额的比重升到2001年的21.8%,今年6月底存贷差已达到34007亿元,即目前有1/5的银行信贷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量的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持续难解,通货紧缩的阴影挥之不去,物价呈现出长期性回落的趋势。

今年我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现实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比去年加快。我们希望经济增速加快的势头能够持续下去。当然我们不能指望现实的增长速度回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位数的高峰。然而经过努力,现阶段的潜在增长速度是可以达到的。只要我们努力增加内需,把未充分利用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动员起来,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和效率与就业并重

目前,我国未能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潜力中,最为醒目的是劳动力资源。与资金资源、物质生产力资源相比,后两者受短期和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则是我国的重大资源优势,它不仅对短期增长起作用,而且是长期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今后一、二十年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一件大事。但中国劳动力的丰富目前却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人口基数大,且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参与率较高,今后10年至20年又处于劳动力资源增加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劳动力逾千万。加上失业下岗人员,农村待转业的剩余劳动力,今后每年需要增加千万以上个工作岗位。而目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约800万个。并且,随着科技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所能吸纳劳动力的弹性系数逐渐降低。目前我国劳动力人数约7.5亿,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劳动人口4.35亿的1.73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要安排这么多就业岗位。中国就业问题的出现又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为提高经济效率而付出的代价,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本。中国大量人口的就业压力,源于极大的劳动力供给与有限的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而不能采取其他资源优先的增长模式。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白皮书》中说,中国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这项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念成为思想理论界多数人的共识,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促进提高效率。其结果是在提高中国经济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基尼系数的急剧上升;同时效率优先要求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加速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将控制失业列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众所周知,宏观政策有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上应同时兼顾,实际上不同时期往往各有偏重。如在“软着陆”时期,宏观政策的取向事实上是以稳定物价为优先。1997、1998年以来,政府虽然努力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但事实上并不是以就业作为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优先目标,而是以就业增长作为经济增长政策的配套措施和副产品。但是应当注意,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有些部门(农业、矿业、某些制造业等)的经济增长还伴随着就业的下降。问题在于,就业增长并不单纯取决于经济增长一个因素,而是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的变化两个因素。因此,为解决就业增长,就必须一要经济增长,二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有人估算,如果能保持“七五”规划每年7%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就业弹性由目前的0.1提高到0.15,那么“十五”期间就能解决400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我国当前就业弹性呈现下降趋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减缓、阻滞这一趋势,乃至进一步促进提升就业弹性。这需要在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的政策上作出大量复杂的

研究与动作,正确解决效率与就业的关系。

效率与就业这一尖锐的矛盾,决定着中国未来的政策选择和经济发展。用牺牲效率与效益来扩大就业机会,将使中国丧失国家竞争力,永远沦于落后境地。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将使更多的人进入失业行列。那么解决效益与就业的唯一出路,是采取效率与就业兼顾并重的政策。中国发展经济的空间和容量是这么大,完全能够一方面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关键产业、骨干企业的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以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以制造业为骨干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大力发挥民营中小企业吸纳更多就业岗位的作用。这当然需要制定和实施一整套协调配套的政策措施。我以为只要政策措施对头,以上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应该可以并行不悖的,既可以达到效率提高的目标,又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唯一妥善途径。

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不仅是基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裕不得不作出的决定,也是国际上达成的共识。前不久国际劳工组织的《全球就业议程》强调,创造就业机会不再是经济政策的副产品,而是宏观经济战略和国家政策的总目标。就业不仅是生存手段,还是融入社会、给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何况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保障充分就业与社会公平,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要继续实施并要正名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又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供应量方面多数时候进行扩张性操作,有力地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98年从过去“适度从紧”的政策开始实现宏观政策的转变时,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都是中国条件下“扩张性”政策或“松动性”政策的一种变换的提法。“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性实质是无疑问的。货币政策只是因为考虑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币值,才赋予“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复杂的内涵。它既包含反对通货紧缩的内容,又包含反对通货膨胀的内容(戴根有)。这样可以操作自如,但是人们的印象是缺乏方向感。

这两项政策已经实行了四年。其成效有目共睹,其问题众说纷纭。宏观调控政策一般是短期政策,这两项政策是要继续坚持下去,还是改弦更张?

拿积极财政政策来说,国债投资对促进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是无疑的。但长期使用这一手段,一方面会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作用,与市场化改革目标相悖;政府投资一般效率也比较差,国债投资逐步倾于低收益或无收益项目,出现国债投资效用递差现象;政府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容易发生腐败。随着时间推移,积极财政政策的消极方面日益显露。但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据我看有三个条件。一是国际形势明显好转,外需增长强劲。二是民间投资出现机制性复苏繁荣,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形成自主成长机制。三是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达到或超过警戒线。目前看来,国际经济形势缓慢回复,但不确定因素仍在。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自主成长机制缓慢形成,但不能替代政府投资的拉动。国债余额占GDP比重尚未达警戒线,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虽逼近警戒线,但赤字警戒线还有伸缩余地。综合上述情况,积极财政政策仍不能完全淡出,其内容应加以调整。国债规模应当控制,但仍应发挥效力,以保证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

再拿货币政策来说,现在货币供应量并不低。M2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有力地支持了国债投资和大行业、大企业的发展。然而近几年由于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中用于海外增殖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而国内信用中用于支付政府部分又迅速增大,同时银行贷款总量中一部分已被不良资产所抵销等原因,投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受限(夏斌),企业部门特别是中小企业感到资金偏紧,也是不争的事实。今年近几月来,各种口径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比上年末和今年初计划均有提高,特别M0、M1增速上升,金融运行趋于活跃,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稳健货币政策朝松动方向的这种调整,仍需继续,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好转的势头。货币政策不能仅仅被动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而要积极促进现实的经济增长,使之向潜在的经济增长率靠拢(刘国光)。

如前所述,我国目前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不足的局面尚未过去,依然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为对应此种问题,除在结构、体制方面采取措施,消除长期以外,还得运用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治理。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一般地说,可分三种情况:1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实的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的增长率,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时,需要采取紧缩性的政策;2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增长率,出现通货紧缩趋势时,需要采取扩张性的政策;3当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相当,现实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差距不大,无明显通胀与通缩趋势的迹象时,就应采取中性的政策。这是经济学的A.B.C,宏观经济政策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