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言专业学

汉语言专业学

汉语言专业学

汉语言专业学范文第1篇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我是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XX届毕业生袁祯,值此毕业之际,怀着对贵校的仰慕之情和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万分诚恳地向您毛遂自荐,衷心希望能在贵校从事宣传或学生工作,贡献自己的才智。

大学以来,我系统学习了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并自学了新闻与秘书专业的部分课程,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江苏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有近四年的校报记者、《心声报》和《学生工作简讯》编辑的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入学以来,我担任过班级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文学院分团委通讯报道员,并于XX年当选为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副社长兼校报记者团团长和《心声报》副主编。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在XX—XX年度获“专业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校报优秀通讯员”,在XX—XX年度获“专业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校报优秀记者”、“校报优秀学生编辑”,在XX—XX年度获“专业三等奖学金”、学风建设“333工程”先进个人、“校报优秀记者”、“《心声报》优秀学生编辑”等。

我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曾参与编辑了高校文学作品集《象牙纪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徐州师范大学报》和其他校内刊物上发表作品50余篇。参加编辑《徐州师范大学报》、《心声报》、《学生工作简讯》、《青少年之友》近40余期。

我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锐性,于XX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适应[:请记住我站域名/]性强,忍耐性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吃苦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曾随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赴江苏沭阳和贵州平坝进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XX年和XX年的暑期还在无锡日报社进行实习锻炼,共发表文章40多篇。

欣闻贵校尊重知识,需要人才,我愿意为贵校的宣传或学生工作添砖加瓦,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并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锐意进取,乐群敬业,以实际行动回报您的赏识。我坚信,这次的合作将为我们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并祝愿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汉语言专业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就业;人才培养;改革[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22-02

当今大多数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细化,包括秘书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编辑出版方向、语文教育方向等,另外还包括一些新兴的方向,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将其细化的“创意写作”方向。高校在课程教学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比较灵活,能够及时地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专长,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喻为所有专业中的“万金油”,但这也同样表明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这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1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1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蕴含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专业,也是一个老牌的强势就业专业,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不减反增。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社会对理工技术型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压力。

1.2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语言文学类科目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相对单一,而现在市场需要的是具有综合汉语言文学基础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实践方面,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进课程设置,重视学科建设,增强该专业的市场适应性;突出学生技能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1.3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高效的就业指导,很多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没有比较准确的定位,更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做好具体的就业准备,自己深陷迷茫之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毕业生的满意就业。

2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趋势预测

通过调查分析,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的就业趋势作如下预测。

2.1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地区就业成为趋势

未来的几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毕业生的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的招人难“两难”并存,就业格局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明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中,受发展机会、工资收入、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毕业生宁愿选择在大城市以待业来等待就业机会,也不愿意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就业。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县级以下的基层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将越来越成为接收大学毕业生的重要地区。

2.2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作用日渐弱化,企业和“新农村”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传统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比较多,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总体规模不可能出现大的变化,未来几年毕业生考取机关事业单位如“万人同挤独木桥”的现象将愈演愈烈,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相反,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民营经济的进一步活跃,这一块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比较旺盛的就业需求,面向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民族地区将成为毕业生的理性选择。

2.3写作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现代社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不仅要求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知识水平高、知识内容新、实用性强。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写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仍供不应求。

总体来看,与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社会市场对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比较大。虽然目前看来就业情况良好,但此类专业可替代性比较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不仅面临着扩招所带来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其他专业的横向竞争。不同于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未来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根据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主,强化文学审美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育。

3.1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及文学审美经验。传统的培养模式大都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注重文学史知识及文学理论的传授,文学审美实践成为文学知识的演绎和附庸,忽略了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培养模式脱离了市场,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十章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因此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笔者认为如果将文学知识的传授与当今流行的网络、影视、游戏、动漫等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从《功夫熊猫》出发,挖掘中国的民族元素,从流行音乐的歌词探讨宋词的流行及主题,从网络游戏《三国》探讨《三国演义》的诸多内容和价值观等。

3.2强化文字表达能力

传统的培养模式写作课较少,即使有也多为基础写作,讲授写作的基础知识;或专业写作,或以体裁为主进行分类讲授,但课时远远少于文学类其他课程。应根据社会需求,大大增加写作课的课时,开设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写作课程,如策划书写作、文案创作、公文写作、故事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创作、脚本写作、影视评论、文学评论等,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就业需要。课程教学模式不是以讲授为主,而是讲授、讨论与训练并行;考核方式不是概念的死记硬背,而是以创作出的作品为成绩评定标准;鼓励学生投稿及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创作自信。不断夯实文字功底。

3.3训练职业技术能力

传统观点认为,职业技术能力可以参加工作后再进行学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招聘单位往往要求员工能马上适应工作,因此必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因为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影像和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影像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文学人才具有整合不同媒介的才能。可以想象,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人才一定会备受推崇。在现代技术语境和传播语境下更为如鱼得水。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肯定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办公软件及设备运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比重,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考驾照以增强职业竞争力。

3.4培训良好职业素养

当今的工作往往分工细致,一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几个人甚至是多个部门的合作,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多书生气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沟通及协调能力较差,缺乏团队意识。此外,现在学生多为九零后学生,独生子女多,眼高手低者多,责任心较差,依赖性强,缺乏吃苦耐劳和抗压能力等职业精神。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以见习、实习或兼职等方式尽早走进社会,亲身感受职场与学校的差别,进而掌握与人沟通协调的处事态度及负责敬业的职业精神。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要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不仅要注重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要求,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苏兆龙.在就业市场中寻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4):88-91. 

[2]刘聪颖,孙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9(4):122-125. 

[3]曲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2):1-4. 

[4]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12. 

[5]钱慧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40-142. 

[6]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大众文艺,2011(8):234-235. 

汉语言专业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原则;教学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把人文科学列为了人类社会三大类型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一,足见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语言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么作为影响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到底是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首要问题。无可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所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工作离不开对人的教育、对人类的研究、分析和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将业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大多数高等教育学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1)适应性原则。教育是为实践服务的,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现代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使得社会各行各业要求毕业生掌握一定的现代技能,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要注意紧跟时代,设置有关新课程,更新课程体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2)系统性原则。在课程体系结构规划过程中,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充分考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要注意保持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最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3)稳定性原则。课程需要更新,但同时也需要维持稳定性。因为从文学的角度讲,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专业中的一些基本课程是经过多年实践考验的,已经被证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中核心的部分,是必须保留而不能轻易取消的。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设想

(1)用实用性理念来指导教学。第一,强化文学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程包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教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一是精简课程内容。按照学科发展的形势,去除过时的课程,根据最新的知识结构增加新兴课程。二是优化课程结构。应运用各种媒介,包括电脑、电视传媒,广播传媒等等,与本专业结合起来,声、文、图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提起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强化课程实用性,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率,必须用就业的方向指导教学改革,也就是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学生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能力必须得到强化。也就是培养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掌握汉字意义的能力。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阅读各种文体的能力,写作各类文体的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能力以及信息调研能力。(2)用创新性理念指导教学。第一,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辐射面广,却不如其他专业毕业生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的限制,可以结合该专业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事实上很多现代新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演生而来的。因此,突破传统的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更好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第二,提升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本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思想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教育创新意识。教师思想上要勇于开拓、行为上要善于探索、潜心钻研、不断进取。不满足只做文化的声筒,要以综合人文素养为依托,通过文化评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其次,汉语言文学的思考题目应该是多元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抛砖引玉,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激发学生产生独立性、创新性,发散性、批判性思维。

参 考 文 献

[1]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潘家明.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纵横.2010(1)

汉语言专业学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实施就业教育创新已成为必然。在承袭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方法基础上,针对当下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改革汉语言文学教育机制,是从根本上改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提高就业质量的必经之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可归为两大类:一类为教师方向,另一类则是文秘方向,本文就这两个方向的就业教育创新给出几点建议。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应该提倡创新性课程设置。身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他们是对后代人影响最早,也是最久远,最深刻的群体,中国的人才是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因此,教育观念非常重要。高校汉语言专业必须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创新性观念,为中国的创新教育培养一批预备队员,以便他们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习下去,为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要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必须对传统的“一听到底”,“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封闭,很多同学都带着“熏”和“浸”的意识在听课,当然,这种听课方式可以好好的感受大学教师的学者风范,体会他们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述,但是,很多同学听完后脑子里面什么都没留下,也从来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样去让自己以后的学生学到一些东西。所以,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把学生纳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熏”、“浸”之后的“刺”和“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品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大特色是它的人文性,学生不仅在本专业可以学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本专业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对于学生将来步入教师队伍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增强课程设置的人文性同时也是为了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当下小学和中学教学都提倡人文教育,对小学生、中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给学生减压,所以,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人文性元素是对同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二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纳入课堂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学生只要带“两只耳朵”去上课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同学,让同学们预习,然后在上课之前每个学生都要提一个问题,看看谁的问题最具有建设性。

2.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高自己能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仅要通过理论性的课程汲取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课程掌握扎实的实践知识。作为一个教者,他必须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懂得实践,就有“心中浪翻浪,口中不见波”的感觉,学得再好,不懂得教,也不是一个好老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改变传统的实习方式势在必行。老一套的实践方式无非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出去实习一个月,这种方式可能对某些同学有用,但是它只是给同学一个实践机会而已,并没有在观念上给学生们一个实践的转变,有很多同学并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等到自己适应老师的角色之后实习已经完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从观念上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说让学生一进大学就有老师的观念在他心中,在大学四年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学生的实习期间。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四年的工作经验。

二、文秘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文秘方向的学生就业方向要远远大于师范类的学生,记者、编辑、机关单位的文书等等都比较适合文秘方向的同学,但是近年来文秘专业毕业生表面上的供不应求和实际上的就业质量不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趋势和就业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路径,为文秘专业的建设指出努力的方向。从文秘专业就业方向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工作的的共同点都写作。

小结: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强,适合市场发展的人才,闭门造车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产学结合以成为现代教育办学的宗旨。高校就业教育与教育一样重要,汉语言为学专业不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加强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当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204~205.

汉语言专业学范文第5篇

1 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1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蕴含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专业,也是一个老牌的强势就业专业,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不减反增。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社会对理工技术型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压力。

1.2 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语言文学类科目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相对单一,而现在市场需要的是具有综合汉语言文学基础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实践方面,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改进课程设置,重视学科建设,增强该专业的市场适应性;突出学生技能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1.3 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高效的就业指导,很多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没有比较准确的定位,更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做好具体的就业准备,自己深陷迷茫之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和影响毕业生的满意就业。

2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趋势预测

通过调查分析,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的就业趋势作如下预测。

2.1 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地区就业成为趋势

未来的几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毕业生的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的招人难“两难”并存,就业格局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明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中,受发展机会、工资收入、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毕业生宁愿选择在大城市以待业来等待就业机会,也不愿意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就业。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县级以下的基层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将越来越成为接收大学毕业生的重要地区。

2.2 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作用日渐弱化,企业和“新农村”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传统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比较多,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总体规模不可能出现大的变化,未来几年毕业生考取机关事业单位如“万人同挤独木桥”的现象将愈演愈烈,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相反,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民营经济的进一步活跃,这一块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比较旺盛的就业需求,面向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民族地区将成为毕业生的理性选择。

2.3 写作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现代社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不仅要求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知识水平高、知识内容新、实用性强。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写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仍供不应求。

总体来看,与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社会市场对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比较大。虽然目前看来就业情 况良好,但此类专业可替代性比较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不仅面临着扩招所带来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其他专业的横向竞争。不同于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未来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根据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主,强化文学审美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育。

3.1 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及文学审美经验。传统的培养模式大都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注重文学史知识及文学理论的传授,文学审美实践成为文学知识的演绎和附庸,忽略了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培养模式脱离了市场,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十章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因此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笔者认为如果将文学知识的传授与当今流行的网络、影视、游戏、动漫等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从《功夫熊猫》出发,挖掘中国的民族元素,从流行音乐的歌词探讨宋词的流行及主题,从网络游戏《三国》探讨《三国演义》的诸多内容和价值观等。

3.2 强化文字表达能力

传统的培养模式写作课较少,即使有也多为基础写作,讲授写作的基础知识;或专业写作,或以体裁为主进行分类讲授,但课时远远少于文学类其他课程。应根据社会需求,大大增加写作课的课时,开设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写作课程,如策划书写作、文案创作、公文写作、故事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创作、脚本写作、影视评论、文学评论等,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就业需要。课程教学模式不是以讲授为主,而是讲授、讨论与训练并行;考核方式不是概念的死记硬背,而是以创作出的作品为成绩评定标准;鼓励学生投稿及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创作自信。不断夯实文字功底。

3.3 训练职业技术能力

传统观点认为,职业技术能力可以参加工作后再进行学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招聘单位往往要求员工能马上适应工作,因此必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因为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影像和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影像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文学人才具有整合不同媒介的才能。可以想象,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人才一定会备受推崇。在现代技术语境和传播语境下更为如鱼得水。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肯定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办公软件及设备运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比重,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考驾照以增强职业竞争力。

3.4 培训良好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