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脏康复护理总结

心脏康复护理总结

心脏康复护理总结

心脏康复护理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

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对84例老年慢性肺心脏病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其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9例;患者年龄60至86岁,平均(62.4±5.8)岁;住院时间为15至68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5天;临床症状表现为气喘、咳痰及咳嗽等;通过实验室、心电图、B超、X线等诊断,判定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2 护理方法

1.2.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老年慢性肺心脏病危害性大、病情变化较快快、并发症多。因此,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要观察患者咳痰颜色、咳痰功能、痰液性状及痰液是否存在血丝;观察患者咳嗽声量、咳嗽时间、咳嗽性质及其呼吸情况;观察患者各方面体征是否正常,包括血压、呼吸、心率、体温、脉搏等[1]。

1.2.2 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咳痰是老年慢性肺心脏病临床症状之一,痰液过于黏稠很难咳出,极易导致患者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因此,医务人员要正确引导患者咳嗽,使得患者痰液能够排出。也可利用蒸气吸入或者超声雾化的方法湿润人体气道,让痰液得到稀释,并顺利排出。而对于昏迷不清患者可行吸痰排液或者气管切开手术,以防止呼吸道出现堵塞,导致患者窒息。

1.2.3 有效的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肺心脏病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以及治疗效果不明显爱你,导致老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和心理[2]。所以医务人员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指导,讲述疾病治疗的知识和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提高患者治理信心,使患者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中。

1.2.4 合理的吸氧治疗 慢性肺心脏病的病情变化范围较宽,导致人体血流和通气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低氧血症。为了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医护人员可以利用低量连续性吸氧的方法,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氧流量为每分钟1至2L,氧气浓度为25%-31%,氧气分压为30至40mmHg。

1.2.5 健康知识指导 饮食上: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有所降低,所以尽可能吃一些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并控制好自身盐水的进食量。不能吃一些过于刺激且辛辣的食物。康复上:当患者病情有所稳定之后,可以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做适量的康复运动,以提高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加快身体恢复速度。同时通过有效的呼吸运动,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的呼吸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3 疗效评定指标 显效:患者心肺功能为1级,咳痰、喘息、咳嗽等症状消除。好转:患者心肺功能为2级,呼吸状况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心肺功能、呼吸功能、临床症状等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现象。

2 结果

84例老年慢性肺心脏病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显效36例,占42.9%;好转44例,占53.4%;无效4例,占4.8%;总有效率95.2%。

3 讨论

近年来,老年慢性肺心脏病的病发率不断上升,其病情多变、并发症多、危害性大严重危害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不断上涨,身体机能、免疫力、体质均有所下降,所以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3]。患者发病前就存在呼吸道感染或者肺部感染等疾病,这些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最终演变成为慢性肺心脏病。

为了提高老年慢性肺心脏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降低其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中;引导患者正确咳痰,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护理治疗,防止低氧血症的出现;适量的康复运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本实验实行以上护理措施,显效36例,占42.9%;好转44例,占53.4%;无效4例,占4.8%;总有效率95.2%。

总之,对老年慢性肺心脏病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霞,刘洪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5例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9(12):90-92.

心脏康复护理总结范文第2篇

据记者了解,刘慧教授在豫北地市级医院做了30年的临床医师。由于地域的原因,她接触到的患者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工作中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系密切,对基层状况了解颇深。本刊记者就刘慧教授的行医感悟和基层心脏康复领域的诸多话题,对她做了深入采访。

责无旁贷,我们亟需开展基层心脏康复教育

采访一开始,刘慧教授便深有感触地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做医生已经30年了。30年来,整天除了病人就是病人,对病人的诊断的倾心、疗效的期盼、出院后的惦念,整天把我的内心填得满满的。30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竭尽全力地与病魔厮杀,记不清多少个鲜活的生命被重新唤醒。我于十几年前在当地率先开展了介入诊疗,并且像冠状动脉旋磨术、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术、三腔起搏除颤器的植入g等先进技术也都已开展,还带出了一个优秀的团队。但是,近年来我却陷入深深的忧虑和苦恼之中。很多患者经过我们花费大量心血挽救过来,却由于疏于术后管理,康复没有跟上,导致反复住院,介入术后‘二进宫’、‘三进宫’的情况很多。”

她认为:“因为基层的状况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基层患者依从性差,住院期间患者配合医疗的愿望强烈,出院后认为治疗结束,不良的生活方式又重新开始。往往是看病时几个家属陪伴,抢救及手术时甚至拥来几十个家属,劝都劝不走;复诊时,几次电话都叫不来;预防时免费体检都不愿意接受;再发时又紧张不堪。由于对医学的理解肤浅,他们反而容易偏信社会上一些不科学的宣传,接受一些没有疗效的治疗手段;也受因为经济困扰,新农合报销比例有限,出院后擅自对一些价格较高的药物自行停用,有时还导致心脏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优质医疗资源没有充分下沉,基层医师业务水平有限,外出学习机会少,对先进的医学信息获取少,没有心脏康复的概念,更没有现代医学模式的理念;再加上近几年新农合政策的落实,基层就诊患者大大增加,工作量猛增,而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和医院床位配比又严重不足,医师疲于应付患者日常诊治及急诊、轮班、医疗文书书写工作,护士忙于输液打针,根本无暇顾及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更没有精力和时间为患者做康复指导及心理疏导,导致心脏病患者越治越多,医护人员的工作越来越繁忙……”

刘慧教授继续介绍说:“正像201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再度显示的那样,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农村为44.60%,城市为42.51%;农村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灾区,这与基层医疗模式滞后等诸多因素有关。基层医疗仍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纯医学模式阶段,以患者为中心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没有得到普及和重视。像我们这一级的医院,心脏介入技术发展得已经很成熟了,但心脏康复却少之又少,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心脏康复更是空白。很多患者经过了住院抢救、手术、介入治疗等,出院后却没有改变之前错误的生活方式,没有规范心脏康复的延续。支架很快再狭窄、再次心肌梗死,需再次支架植入、或因心衰反复住院、甚至发生猝死,这极大地抵消了支架或搭桥手术的获益。虽然急性期死亡率下降明显,但最终死亡率并无显著改善。所以说,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没有康复的心脏治疗是不完整的。患者重新恢复工作、恢复正常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只能依靠心脏康复。基层医院不仅收治大量的心脏病患者,而且许多转诊到上级医院的患者又会返回到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心血管医师在心脏康复中的工作至关重要。基层心脏康复工作做好了,才能弥合各级医院的医疗裂隙,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连续医疗服务,才能遏制住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因此,开展基层心脏康复责无旁贷,具有重要意义。”

孜孜以求,探索适合基层的

心脏康复模式

2015年,豫北首家心脏康复中心在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落地,谈及这家康复中心成立的背景,刘慧教授介绍说:“我们医院站在社会责任的高度,在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介入、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上,发挥心血管学科在本地区的引领示范作用,筹建了心脏康复学科,全面完成了现代化心血管医疗模式的学科构架,为豫北地区广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全程的医疗服务。我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心脏康复学科的建设,由我来牵头组建心脏康复中心。经过大家的辛苦努力,目前已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的心脏康复之路。”

刘慧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基层医院由于经济和观念的原因,心脏康复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首先是人员问题: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需要一个优秀的、配合默契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才能保证优质的康复。心脏康复医师、护士、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师和药师都是团队的基本成员。但是,基层医院医师捉襟见肘,应付日常临床工作都很紧张,不可能保证人员配备齐全,只能靠兼职及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要充分调动护理人员承担心脏康复的重要任务,因为护理人员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及耐心,心内科的护士又具备抢救的经验,而且他们有活力和激情,相对于枯燥的打针输液,心脏康复更有吸引力和成就感。我们医院鼓励护理人员经过培训考取心理师、营养师证,充实到心脏康复队伍中,一人多职,开发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二个春天;而康复治疗师则可以和神经科、骨科康复错峰工作,一职多科,充分发挥其作用,节约人力资源。但是,团队核心是心内科医师,作为从事心脏康复的临床医生,应该是知识非常全面的心血管医生,资历在主治医师以上,最好有过介入经验,还要有淡泊名利的精神以及对心脏康复的热情和激情。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基层心脏康复面对的另一大难题就是经济问题。因为心脏康复许多项目国家定价较低,还有很多不在报销范围。工作开展之初,除了取得医院政策的支持外,还要开动脑筋,增收节支,才能使学科生存下去并盘活。”

刘慧教授详细介绍说:“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一、心内科带动心脏康复:开展工作初期,让心脏康复先寄生于心内科中,既解决了最困难和棘手问题、病源问题、经济问题、安全问题,还带出了人气、带出了发展、带出了前景。二、把健康管理纳入心脏康复: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本来就是心脏康复的范畴,与健康体检站密切结合,筛选出心脏病高危患者,既做到早期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又拓展了心脏康复的人群。三、优化整合节约支出: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把动态心电、动态血压、运动平板、心肺评估、无创心排、睡眠监测整合到一起,节约人力成本和场地占用,还增加人气,吸引做其他项目的患者。运动康复必须有一定的场地才能进行,所以场地问题也困扰着基层心脏康复的开展。我院因为心脏康复规划在另一个院区,如等到建设投入使用,要等一年以上。我们就利用原来的一个库房进行改造,20天即投入使用,保证了工作的尽早开展。”

另外,基层心脏康复困难还有设备问题,设备是心脏康复开展的硬件,包括康复评估系统、康复训练系统、康复监测系统、康复抢救系统等。基层医院因为资金问题,不可能开展工作初期一步到位,要利用综合医院优势,挖掘潜力,整合设备。基层综合医院神经及骨科康复开展较早、较成熟,一些训练设备在开展工作早期也可共享,以减少投资;像踏车、活动平板可以从功能科整合到心脏康复科;像心肺运动试验的设备可以和呼吸科共用。所以,基层开展工作不要“等米下锅”,要“找米下锅”,主动克服困难,抓住有利时机。

义务培训,

推广基层心脏康复m宜技术

刘慧教授还指出:“由于我国心脏康复起步较晚,尤其是基层,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开展工作中要抓住重点,梳理出层次和思路。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根据心脏康复的内涵,提炼出5大康复处方概念,包括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和药物处方。从五大处方着手,特别适合我国国情,更适合基层情况。基层心脏康复实施开展的过程,就是五大处方践行的过程。”

运动处方: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有效的运动能更加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症状和心功能,心肺运动试验是开具有氧运动处方的依据。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初期可能因为资金问题,心肺评估系统不能及时到位,徒手评定无需设备,成本低、易操作,简单有效、经济安全,病人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

营养处方:营养处方也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营养治疗可以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其他危险因素,且简单经济高效,无副作用,适合基层医院实施。基层康复团队在没有专职营养师的情况下,可以兼职定期指导。同时,医护人员要掌握一般的营养膳食原则,以给予患者初步指导。

心理处方:随着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变,不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心脏病伴发的心理障碍也在逐年增高,而且影响着患者的疗效,影响着患者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因此,心理处方更加体现了心脏康复的临床意义。

戒烟处方: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其长期获益至少等同于目前常用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戒烟也是挽救生命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手段。作为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戒烟具有优良的成本-效益比,基层康复中尤为重要。

药物处方:心脏康复过程中,药物治疗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基层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差,二级预防用药状况非常不理想。由于经济的原因,患者常常过早停掉了氯吡格雷,发生心脏事件。因此,医生不仅需要为患者处方药物,同时需要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并教育、监督、鼓励患者坚持用药,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经济问题,适当调整方案,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如果因药物价格无法承受,则可为患者选择国产价格低廉的药物替代。

刘慧教授还指出:总体而言,基层医师对心脏康复还很陌生,要通过培训让基层医务人员认识到,没有心脏康复,我们的患者就会陷入周而复始的“治疗―复发―再住院―再复发”的“魔咒”,我们的医务人员就会永远忙无尽头,只有靠心脏康复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她接着介绍说:“针对基层现状,我院今年三月份成功举办以‘传播理念、提升认识’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年会暨第一届中国基层心脏康复大会’,我担任大会主席,培训基层医师千余人,使广大基层医师对心脏康复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通过心脏康复基础知识的传播及实操培训,使大家掌握了心脏康复的相关技能,许多基层医院相继开展心脏康复工作。但是,仅仅有激情和热情是不够的,基层心脏康复必须由‘务虚’向‘务实’转变,才能促进基层心脏康复扎扎实实、健康、规范地开展。”

刘慧教授强调:“基层应不等于低层!从规范、科学着手,为保证患者心脏运动康复处方的准确性,我们又于今年7月份举办了基层心脏康复系列培训活动,针对已经开展的医院,开设精品课程及心肺评估工坊,以实例讲解操作细节及数据解读,进一步促进心脏康复快速稳步发展。”

她认为:“基层医院在心脏康复的开展中受许多因素制约,不像大医院那样能够在短期内全面铺开,所以,要立足基层实际,开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社会需求大的适宜技术。例如,我们医院和心理门诊共用开展了双心门诊,解决了许多其他医院转诊的‘疑难杂症’,不仅解除了患者痛苦、扩大了医院的声誉,还摸索出了适合基层的双心疾病管理经验在全国交流,我也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协作学组委员及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这可谓‘双心多赢’。”

“我们还根据基层患者的家人比较集中的特点,开展了家族式心脏康复。因为冠心病有家族集聚倾向,有相同或近似的生活习惯及脾性。让家族中同患及危险因素者共同接受康复指导,家族里的患者就是最好的教材,进行预防的依从性会更高。他们可以互相监督,共同受益。我们鼓励在康复过程中家庭成员的参与,还可减少家庭就医成本,达到‘康复一个,受益一家’的目标。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体外反搏,一些中医康复项目有着比较高的性价比,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刘慧教授说。

心脏康复护理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介绍病房环境,介绍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让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基本的了解;②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让患者对疾病有基本的了解,为今后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心理支持;③告诉患者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各种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积极参加日常活动和运动指导,制定运动方案,达到康复的目的。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1533±341天、住院时间2023±355天、出院时6分钟步行距离1683±342m,出院1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2933±519m,对照组卧床时间2022±328天、住院时间3161±729天、出院时6分钟步行距离1689±341m,出院1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2087±301m,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出院11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康复护理 探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74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叫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趋势。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发生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护理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经验,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进行康复护理,现将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男28例(593%),女20例(417%),男女之比14∶1年龄67~81岁,平均724岁;均为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心功能分级2级22例,3级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两组48例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介绍病房环境,介绍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让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基本的了解;②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机转归,让患者对疾病有基本的了解,为今后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心理支持;③加强饮食护理,以低盐易消化食物为主1,少食多餐,减轻心脏负担,保证足够的热量,并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④告诉患者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各种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积极参加日常活动和运动指导,制定运动方案,达到康复的目的。

结 果

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观察组卧床时间1533±341天、住院时间2023±355天、出院时6分钟步行距离1683±342m,出院1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2933±519m,对照组卧床时间2022±328天、住院时间3161±729天、出院时6分钟步行距离1689±341m,出院1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2087±301m,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出院11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83%),其中压疮1例,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1例(875%),其中压疮、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讨 论

心脏康复护理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测;康复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0.8%~1.2%[1], 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手段,术后施实有效地监测和康复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患儿医疗、护理安全,促进术后尽早康复,提高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保证患儿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对郑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后监测及康复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心脏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为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年龄为≤32个月,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最小的2个月(体重2 kg),最大的32个月,平均年龄(7.55±5.55)月,其中,房间隔缺损(ASD)12例,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室间隔缺损(VSD)23例,完全型大血管错位(TGA)+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3例,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高压(PH)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右室双出口(DORV)1例,法洛斯四联症(TOF)2例。

1.2 方法 完善相关检查,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治疗。对术后患儿进行监测和康复护理,并分析总结。本组病例:血流降温至鼻炎温度28~33℃之间;体外循环时间47~242 min,平均127 min。呼吸机应用时间平均(87.6±52.4 )h。住心外ICU时间(7.2±4.6)d.

1.3 结果 本组病例中,45例治愈出院,2例出现并发症,经救治无效死亡。死亡病例中,1例复杂先心因出现急性心衰、肺水肿而死亡。1例并发低心排综合证,最后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经抢救无效死亡。

2 术后监测及康复护理

2.1 术后监测 ①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及其他病情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了解血容量、心功能、心包填塞等,有重要临床意义。③监测尿量:尿量是体外循环中组织灌注是否良好以及下腔静脉有无阻塞的一种敏感指标[2],患者术后保留尿管24~48 h,观察尿液颜色及量,按要求每小时记录尿量和出入液量。正常小儿每小时尿量1 ml/kg,尿少时应控制液体入量,积极处理;尿多时应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引起心律失常。④监测呼吸: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肺间质炎症时可出现细支气管阻塞、肺泡萎陷等[3],术后应加强呼吸监测,必要时给予气道湿化、吸痰、改善缺氧状况。病情稳定拔出器官插管后,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儿咳痰,给予雾化吸入,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加强肺叶气道扩张。⑤监测体温:对高热患儿每4 h监测一次体温,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对症处理。⑥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监测:坚持“三查七对”,并在注射器上标明药物的名称、浓度及配制时间,保证药物准确、匀速输入。⑦胸腔引流管及引流量监测:胸腔引流管一般30~60 min挤压一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阻塞引起心包填塞。若引流液量多,颜色鲜红,血压下降,应注意胸腔有无活动性出血,必要时开胸止血。

2.2 康复期心理护理 及时巡视,对患儿及家属讲述手术后注意事项,根据患儿接受程度,进行亲切的语言交流,使用肢体语言,如抚摸、轻拍、拥抱等与患儿进行交流,以取得其合作,顺利接受各项治疗,避免患儿因紧张、哭闹、诱发缺氧发作,发绀加重,呼吸急促而威胁患儿生命。对术后因疼痛、烦躁、哭闹不止、不配合的患儿要适当给予镇静剂。

2.3 康复期合适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仰卧位,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产生的一个危险因素,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易造成脱机困难,甚至死亡[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5°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因此,术后根据病情给予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并每2 h更换一次,患者进食后应采取半卧位防止食物反流误吸[5]。

2.4 康复期饮食护理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下心脏直视手术后多有胃肠功能紊乱,如胃肠道水肿、食欲缺乏,术后患儿清醒、拔除器官插管后4~6 h,可先少量饮水,观察有无呛咳、呕吐等情况.手术当天暂禁食,术后第一天病情稳定后可进食少量菜汤、牛奶,小婴儿可进食挤出的母乳。以后可给易消化流食,进食原则少量多餐,保质限量。根据输液量、尿量及中心静脉压控制进食和饮水量。长期用呼吸机者,如患儿胃肠功能尚可,可留置鼻胃管定时鼻饲牛奶或匀浆液。危重患儿,应兼顾患儿全身情况,胃肠内、外营养时滴速应根据病情严格控制,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分次给予并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泻等症状。新生儿及婴幼儿,应反复交代家属,不可让患儿暴饮暴食,要坚持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

2.5 术后并发症预防

2.5.1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术后注意观察患儿意识、瞳孔、声音、体温等变化,尽量缩短低血压时间,以利于中枢神经系统恢复。

2.5.2 胃肠道并发症 术后患儿恶心、呕吐、可引起窒息,应在患儿未清醒前留置胃管,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2.5.3 循环系统并发症 术后24 h内,患儿心输出量处于最低水平,48 h后逐渐升至正常水平,术后要密切关注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循环稳定,防止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危及生命。

2.5.4 术后体温失衡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由于术中机器转流、血流降温与复温、全麻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等原因,极易导致术后患儿体温不升、反跳性高热等体温异常。低体温患儿应调高室温、包裹小棉被。高热患儿,特别是39℃以上时,患儿基础代谢率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常是术后心动过速的原因,应及时给予物理和或药物降温,必要时给镇静剂。本组2例高热患儿经降温处理,效果满意,病情得到控制。

2.5.5 压疮预防 术后注意皮肤保护,观察四肢末梢温度。患儿床垫应柔软、平整、干燥,必要时可将患儿骨突出处如:足跟、肘部、枕部放置凹形垫上,防止压疮发生。

2.5.6 坠床意外损伤预防 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固定患儿肢体,观察约束带松紧程度并及时调整或加用床挡,预防患儿坠床至意外损伤。

3 出院康复指导

嘱患儿注意休息,防止暴饮暴食、过量饮水,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冒,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如患儿活动时有胸闷、气促、皮肤发绀症状应及时就诊。

4 小结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后,受血液分流、肺炎、发绀等影响,导致患儿存在广泛的营养不良,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患儿的康复[6],而目前公认手术治疗是患儿康复的最佳治疗方案,由于本组患儿年龄小,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手术相对较为复杂,患儿家属对手术是否成功、预后及康复,存在较多顾虑,甚至焦虑、恐惧,再加上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此,严密术后各项指标监测、安排适当的、心理疏导、合理饮食安排及最佳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心脏功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成功率,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郝开颜.实施临床路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护理.全科护理,2012,10(4):1092-1093.

[2] 蒋婉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05,4(1):51-52.

[3] 冯丹、袁明、龙凌丽,等.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35(2):159-160.

[4] Rea-NetoA,youssefNC,TucheF,et al. Diagnosi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rit care, 2008,12(2):R56.

心脏康复护理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微创;围手术期;护理

Perioperative Nursing for Children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Atrial Septal Defect Occlusion

CAO Yan-jin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Ganzhou 341000,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experience an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hildren withminimally invasive 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Methods In 18 cases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in children through right thoracic incision minimally invasive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experience.Results All of the 18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 operation,no heart murmur echocardiography reviewafter operation,no residual shunt and complications,operation effect is good,faster recovery,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costs less.Conclusion Pre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to children,children,eliminate fear;with skillful in operation;postoperative close monitoring,observation and discharge guidanc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uccessful operation,patients discharged,the long-term prognosis is good.

Key words:Atrial septal defect; Minimally invasive;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其治疗方法较多,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创伤较大,恢复慢。导管介入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要求较大,并且有放射性辐射。经超声引导下微创小切口房间隔封堵术结合了外科和内科的优点,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对18例房间隔缺损患儿行微创封堵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行微创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儿童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1岁~5岁,所有患儿术前均行心脏彩超、胸片、心电图检查,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5~20mm,无肺静脉畸形引流、右室流出道狭窄等畸形。

1.2术前准备和健康宣教 由于儿童年龄小,表达能力差,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因此认真的术前准备特别重要,术前详细检查患儿各项生理指标,完善相关术前检查,了解既往病史,与患儿父母沟通,进行健康宣教,特别要交代避免感冒,防止术后发生痰多,气管插管难以拔除,肺部感染等情况。在手术前1d做好手术标识、佩戴腕带,行抗生素皮试、备血、备皮,叮嘱患儿家属4h禁饮、6h禁食,并且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

1.3术中护理 准备好手术所需的药品、设备、材料、器械等,所有患者均全麻插管,右胸部垫高30°,取胸骨右缘横切口或下缘切口3~5mm,经第四肋间进胸,湿盐水纱块推开右肺,膈神经前方2mm切开心包,悬吊心包,暴露右心房,在右心房正中部位4-0prolene线带垫片缝荷包,全身肝素化(1mg/kg),在荷包正中切开一小口,置入带封堵器的输送鞘管,实时经体表超声监测,输送鞘管从房间隔缺损到达左房,先释放左房面伞,回撤鞘管,使左房伞紧贴房间隔左房面,再释放右房伞,超声监测有无残余分流,各房室瓣有无返流,上、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回流是否受阻,推拉试验确认封堵器是否牢靠。然后撤出输送鞘管装置,结扎荷包线,中和肝素,间断缝合心包,由于切口小,出血少,无需放置引流管,逐层关胸[1]。在手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度,清点器械、物品,同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术中的失血情况,保证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

1.4术后观察和护理 术后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听诊有无杂音,判断封堵器有无脱落;维持循环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并发症;由于未放置引流管,密切观察有无血气胸的表现;并且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预防感染;手术当天如果无出血现象,必须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3mg/kg/d)。

1.5出院指导 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6个月,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冒,伤口15d以内避免沾水,1个月后返院复查心脏彩超,并且定期随访。

2 结果

18例患儿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第2d患儿下床活动,第3d复查心脏彩超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房室瓣无返流,上、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回流通畅,复查胸片未见明显胸腔积液以及肺部感染,1w内均痊愈出院。

3 小结

经超声引导下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外科融合了导管介入技术的杂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放射暴露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术前完善的护理,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以及健康宣教,手术当中了解每一个手术步骤,精神集中,与手术医师配合默契[3],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出院后的康复指导以及随访调查,是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后快速康复、患儿远期预后佳、生活质量高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胡盛寿,李守军,张浩,等.杂交(hybfid)手术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12:97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