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脏彩超教学

心脏彩超教学

心脏彩超教学

心脏彩超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脏彩超;心电图;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69-01

笔者在基层医院从事B超兼心电图工作,2009年12月30日为一患者做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为了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关联性,故回顾性分析了一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给予如下报道:该患者女,13岁,常感觉头晕、乏力,生长发育滞后,营养状况欠佳。当时心电图结果显示部分ST-T异常,心电轴右偏,右室增大的可能。给人的感觉,这样年龄小的患者,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很有疑问,当时怀疑是病毒性心肌炎之类的疾病。接下来就为其做了心脏彩超检查,在心尖四腔心长轴切面比较直观地观察到心脏的左右房中间的回声失落声像,缺损直径20mm,同时显示右房、右室明显扩大。根据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该患者是罹患房间隔缺损心脏病。而反复对比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可能心电图的检查能够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带了一些新的启示。

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教材,将该例患者所患的房间隔缺损心脏病的资料综合如下: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约占26%[1]。常见的房间隔缺损有四种类型:1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两心房间分流。2 继发孔型缺损:一般位于心房间隔中部,直径在于2~4cm之间。3 原发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下部,常伴有二尖瓣叶裂口,导致二尖瓣返流,该型又称部分心内膜垫缺损。4 静脉窦型:又称高位房缺,缺损恰在上腔静脉开口之下,或上腔静脉骑跨之上,常伴有右肺静脉畸形引流入右心房。此外,还有单心房和混合型缺损[2]。在上述4种房间隔缺损类型中,以继发孔型缺损最为常见,约占95%[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所反映的房间隔缺损原理,现将该病的发病机制阐述如下:由于左心房和右心房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差,而左房压力明显高于右房,所以在缺损存在的情况下,左房的氧合血会被压到右房,导致右心房的前负荷增高,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或者肥厚,其在心电图中可表现为电轴右偏或右束枝传导阻滞,在心脏彩超中可会出现房间隔部分回声脱失,右房、右室内径增大;而氧合血若进入肺循环则会导致肺小血管内膜细胞明显增生,出现中膜肥厚、肺动脉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在彩超中则出现肺动脉内径增宽。在其临床意义来说,患者出现缺损,常因右心房血流不足,导致机体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对于儿童来说,无疑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滞后效应[3]。

而该患者心尖四腔心显示的房间隔缺损即为继发孔型缺损,同时显示的明显扩大的右房、右室,也完全与房缺的诊断相吻合,同时其临床症状也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极为相似。

该患者在心电图检查结果相对抽象,诊断印象不明朗的情况下,作了进一步的心脏彩超检查,得到了为临床诊断所必须的、确凿的影像诊断依据。在此情形下,笔者思考到一个问题:当一个10岁左右的患者,在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前提下,患者表现为活动耐力减少,活动后出现气短、心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时,同时再联合心电图检查,若出现类似的情形如:ST-T改变,心电轴的变化,心房心室的扩大等,可以立即考虑到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如房间隔缺损有右房、右室的扩大;室间隔缺损有左室、右室的扩大;动脉导管未闭有左房、左室的扩大;法洛氏四联症有左室显著扩大等等。特别是在那些缺少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的落后边远地区,此病例给予我们的启示尤其珍贵,那就是:心脏彩超指导于心电图之后,可以让心电图分析更进一步明朗化,更接近于临床诊断。反过来思考,就可以仅凭心电图检查而分析出房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同时,心电图也服务于心脏彩超,为进一步作心脏彩超提供可靠的辅助依据。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快捷,相对准确的诊断资料,在临床中,需要灵活运用两种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也能够多快好省地服务于广大病友。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444

[2]田家纬, 任卫东. 超声主治医师400问[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6

[3]蔡俊红. 心脏彩超监测及评价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172-173

[15]Porreca E, Di Febbo C, Mincione G, Reale M, Baccante G, Guglielmi MD, Cuccurullo F, Colletta G: Increas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produc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Hypertension, 1997, 30:134-139

[16]Zacchigna L, Vecchione C, Notte A, et al. Emilin1 links TGF-beta maturation to blood pressure homeostasis. Cell, 2006, 124: 929-942

[17]Ramji DP, Singh NN, Foka P, Irvine SA, Arnaoutakis K.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regulated expression of genes in macrophages implicated in the control of cholesterol homoeostasis. Biochem Soc Tran, 2006, 34(Pt 6): 1141-114

心脏彩超教学范文第2篇

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心脏超声诊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心脏;超声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已普及应用多媒体教学。在医学领域,由于心脏特殊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功能,而且心脏疾病的种类繁多,超声图像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使心脏的超声教学成为超声教学中的难点[1]。本研究通过收集正常及异常心脏病人的图像资料,制作心脏超声诊断的多媒体课件,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心脏超声诊断教学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硬件及软件部分联想台式电脑一台(英特尔处理器G550,2G内存,160G硬盘);数码相机一台CanonA95,700万像素,3倍数码变焦;ALOKA-α10、GE-LG7、GE-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各一台。Windows-XP系统软件,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Photoshop7.0图形处理软件,采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超声影像工作站两台)。

1.1.2媒体素材本研究的多媒体图片及视频资料大部来源于我院超声医学科影像工作站2005年7月——2010年10月的病人资料,部分视频资料为数码摄像机拍摄超声操作过程;并整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和超声诊断学教材相关章节内容获得所需的文字资料,适当加入影像解剖学,影像诊断学及临床相关学科内容。

1.2方法

1.2.1根据超声诊断学第二版教材第五章为蓝本,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总体框架。

1.2.2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课件每一页的具体内容安排,将收集的图像资料配合适当的文字内容进行适当的排放,并合理安排音频、视频出现的位置及画面的设计,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1.2.3在2011及2012级专科、本科及专升本12个班级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必要的板书,进行教学。

2结果

通过课堂讲授、课后调研,12个班级418名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为:344名(82.3%)学生完全满意,65名(15.5%)学生基本满意,6名(1.4%)学生大致满意,3(0.7%)名学生未参加投票。

3讨论

3.1多媒体课件里较以往课件里更加丰富、生动的信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多媒体课件较以往传统的教学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3],使教师在有效的时间能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将心脏的解剖及病理运用生动的图像及视频显示出来,使以往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突破了以往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

3.2心脏超声教学大部分图片展示的结构需要检查者有一定的手法,这些手法单靠文字和语言是无法表达清楚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录像录制检查者的操作视频,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检查手法,易于掌握[4]。

3.3多媒体课件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它较传统教学师生间的交流减少,师生间的互动减少,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部分老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自己准备不足,借用或大部分借用他人的课件,没有认真备课,也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这也是其的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在进行心脏超声诊断的学习中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使以往复杂的解剖关系及难以理解的超声声像图更易理解和记忆,降低了心脏超声的教学难度,提高了心脏超声诊断的教学水平。但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同时,应与适当的板书相结合[5],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掌握好课堂的节奏,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陶,杜文华,杨未晓,等.超声诊断临床实习教学[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10):719-720.

[2]廖新红,杨红,何云.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621.

[3]倪秋杰,,丁龙垲.多媒体教学在超声医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西部医学,2010,22(8):1572-1573.

心脏彩超教学范文第3篇

“有,请问是什么样的患者?”

“是个心脏病患者,但是心内科没有床位了。他现在两侧都有大量胸腔积液,要么先放在你们这里处理一下。”

“好吧,请收58床吧。”笔者下意识地感觉到这个患者可能不简单,双侧胸腔积液心功能肯定较差。过了大约半小时,笔者见到了这个患者。患者是位52岁的男性,见到第一眼就感觉他病得不轻,晦暗的面容表明他已患病多年。走儿步就要停下米歇息说明他的心肺功能都很差,而当他拿出一本厚厚的写满记录的病历本的那一刻,笔者感觉一个巨大的挑战就要来了。

查问患者病史,多家医院均以为限制性心肌病诊治

笔者边问诊患者边看病历上面的记录:4年前,患者出现两侧脚踝水肿,由于会自行消退,当时没有重视。3年前,患者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到省级医院就诊,胸片示“右侧中量胸腔积液”,于是行胸腔穿刺抽液,胸水化验显示是漏出液,做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考虑心功能不全,用了些利尿剂后症状好转,复查胸水消失,于是出院了。出院后2个月,患者又出现心悸、胸闷,再度就诊于这家医院,心电图显示房扑合并快速性心室率。诊断考虑预激综合征,于是给患者做了一个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同时做了心肌的活检术,诊断“限制性心肌病”。没想到仅仅维持不到1个月这位患者再次出现房颤,而且再也没有消失过。心内科医生无奈地说只能用药物控制了,于是长期服用地高辛和速尿(呋塞米)治疗。2年前,患者又出现了腹胀、脚肿的情况,腹部B超示“肝脾肿大、腹水”,被当作淤血性肝硬化。为了治好病,患者又到本地另外两家大医院治疗,也重复做过心脏彩超,但结论是一样的――限制性心肌病。多位专家给他下了终审的判决书,患者也认命了。虽然他不知道什么是限制性心肌病但他听说这是目前治愈不了的疾病,除非心脏移植。由于长期疾病折磨,他已停止工作,只能在家中休息,3个月前,患者的腹胀和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咳嗽非常频繁,晚上会有一阵阵呼吸困难。根本无法平卧,只能坐着睡觉。近1周,患者发现双下肢明显肿胀,体重在2周内增加近6 kg,看来药物没什么效果了,于是只好再来医院

体格检查发现疑问,最终判定为误诊,以缩窄性心包炎治愈

看着这个被疾病折磨的患者,笔者的心中充满着同情,但是也有一个念头在心中生起:什么是限制性心肌病?凭什么判断就是这个病?有没有可能误诊了呢?带着这种想法,笔者对他进行了体格检查:颈静脉怒张。即使是坐位时两侧颈静脉也是如此清晰;全身水肿,连胸壁上的血管都能看得到,接着笔者拿起了听诊器放在他的心脏卜,突然笔者有一种不祥之感,哪儿不对呢?心率的确很快,但心音为什么这么弱,心脏的搏动也不明显,再看看令天才拍的胸片,心脏大小基本正常,但双侧肺纹理增粗明显。再摸摸脉搏,很有特征性的时强时弱的搏动感。

“原来如此!前面误诊了!”笔者瞬间激动起来,这不是限制性心肌病,虽然以前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和听说过,但如果是心肌病,至少心音还是清晰的,他患上的应该是心包疾病,最可能是缩窄性心包炎。但是以前的教科书说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包都有钙化,但这位患者的胸片没有这样的表现,该如何证实呢?心脏彩超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周末不开展这项检查,那么能不能做一下胸部cT看看心包呢?想到就立即去做,毕竟患者病得不轻,于是笔者立即让患者行胸部cT检查。当患者做完检查后,笔者从电脑上调出影像检查结果,是的!cT上清晰地看到了心包均匀地增厚却不见一丝钙化迹象。接下来的两三天,笔者帮助患者联系心脏彩超,还陪同他一同去做检查,在与超声科医生充分沟通后认真对患者的心包进行探查,结果也证实患者的确存在心包肥厚,但是厚度

之后又联系心外科做了手术,术中证实是心包炎。术后患者经历了1次大呕血,可能是长期肝脏淤血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积累再加上术后的应激原因。不过幸运的是他挺了过来,并且从此健康地生活到了现在。

缩窄性心包炎与限制性心肌病的区别,以及案例带来的经验与教训

笔者曾经和好友小黄分享过这个病例,他也是个对疑难杂症充满着好奇心的人。他曾问笔者:“你以前遇到过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吗?为什么你敢于那几家大医院心内科专家们的说法呢?”

笔者回答道:“我以前从未诊断过缩窄性心包炎,但我曾经在专业杂志上看到过类似的病例报道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极其类似的病例,题目好像是《误诊为肝硬化的缩窄性心包炎》。本患者在病程的中后期也有肝硬化腹水的表现,所以让我想起了这个病。而这个病例告诉我们的也是,患者的病情发展到如此严重与我们不少医生的懒汉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第一家大医院下了限制性心肌病这个诊断之后,后面的医生可能仅仅因为前面是权威专家的观点就草率地跟从了。”

小黄又问道:“为什么以前那么多次心脏超声检查都没发现心包肥厚呢?”

笔者答道:“这个病例告诉我们的第2个惨痛教训就是,过分依赖辅助检查是不少医生的通病,而我国临床医生不会操作一些仪器、不会解读报告,而超声科医生又不了解患者的情况只能机械地进行检查,结果造成了双方信息交流不畅。这个患者当时我陪同他做心脏彩超,他由于呼吸困难。难以长期保持卧位,我们在做检查的过程中好几次让患者坐起来休息或者调整姿势,花了比平常多几倍的时间。这样的耐心和细心才终于让我们发现问题所在。当时的心脏彩超具体报告如下:双心房增大(右房横径4.9 cm,左房横径3.8 cm],两心室腔无增大;二尖瓣细,前叶双峰,后叶逆向,室间隔不厚,与左室后壁运动逆向,未见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心包层明显增厚,脏层厚约0.6 cm。壁层厚约0.6 cm,心包腔内少许液性暗区;心室腔中下段明显舒张受限,EF 50%。”

小黄说:“双心房增大,好像限制性心肌病也会出现双心房增大,这两个疾病确实也有些类似的地方。”

这其实没错,两者心脏彩超结果有一些共同点,所以教科书也常常拿这两种疾病做比较。有些疑难的病例甚至要做心导管测心房压力和心室压力才能明确。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心脏彩超结果中发现不同点,这主要是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不同造成的。”

心包是沿着房室沟为界,心室部分厚一些,心房部分薄一些甚至没有,因此当缩窄性心包炎发生时,增厚的心包主要限制了心室的活动,而对心房影响基本没有。不论心室收缩还是舒张,心室内的压力都会传导到心房,心房壁是薄弱的,所以压力传导过来后心房就会扩大,这就可以解释双心房增大。当然限制性心肌病也会双心房扩大,但它的心室肌是增厚的,由于心肌病变导致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多次心脏彩超结果均没有发现心肌增厚,因此并不符合限制性心肌病。

小黄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如此,不过心肌病的患者也会出现肝脏和脾脏增大,毕竟后期也会有心功能不全的发生。这该如何鉴别呢?”

笔者笑着说:“请看这个病例的B超报告,肝脾肿大,肝中静脉扩张,腹腔少量积液。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小黄眨了眨眼:“肝中静脉扩张,这是什么情况?”

笔者说道:“肝中静脉正是鉴别这2种疾病的关键所在,肝中静脉扩张只会出现在缩窄性心包炎,因为肝中静脉在进入下腔静脉的位置正好处于膈肌下,当发生缩窄性心包炎时,这个位置被缩窄的心包压迫了使得肝中静脉的回流不畅。在早期就会发生扩张。”

小黄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你说过当时诊断限制性心肌病是做了介入并做了心肌活检,病理不是金标准吗?”

心脏彩超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 会导致肠系膜上动脉的血管出现急性闭塞症状。一旦肠系膜有动脉血栓情况发生, 或者完全栓塞情况, 就会降低肠系膜上动脉的血供, 甚至全部消失, 进而引发急性肠坏死或肠缺血症状。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在临床上极为少见, 发病率极低, 病死率极高[1]。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超声诊断的价值, 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参考,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13例, 55~62岁, 女性患者7例, 60~65岁。其中12例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 症状以呕吐、剧烈腹痛、房颤等多见, 临床期间采用腹部平片检查可见其左中腹肠管中有积液或积气。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 有血便出现, 20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

1. 2 方法 应用ATL-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控制诊断仪的频率为3.5 MHz, 患者取仰卧或左侧卧位后对肠系膜上动脉进行矢状切面扫描检查, 探查肠系膜上动脉内径、血流灌注、血流速度、血管腔内回声等[2]。

2 结果

2. 1 诊断特点 对研究中9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证实, 其主干内径为1 cm, 未见血管腔中的局部回声, 可见其中存在强回声团块, 范围为2.5 cm×0.8 cm。经血流显像可见:肠系膜上动脉管腔中有血流细窄或缺损情况, 其远端管腔中的血流速度最快10 cm/s。超声检查表现:肠系膜上动脉能见不完全性血栓, 经手术治疗后证实;11例患者超声主要表现为腹腔肠管中的明显积气症状, 但是, 对肠系膜上动脉的局部显示不够清晰, 其肠系膜上动脉的主干内径为1 cm, 在管腔的起始段内存在实性不均质的回声, 范围为3.5 cm×1.0 cm。血流显像主要表现特点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中有血流损坏, 不能探测血流频谱。经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中有不均质、实性可疑回声存在, 伴有血流缺失情况, 临床怀疑有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症状, 后经过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

2. 2 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准确率为100%(20/20),均经过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

3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主要形成于心脏中, 在临床上多为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后心脏附壁血栓、房颤等, 并且大部分患者发病是因左心房内凝血块或左心瓣膜上赘生物进入体循环所致[3]。站在解剖学角度看, 早期, 肠系膜上动脉是在腹主动脉的基础上分离而来, 其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连接部位具有较大口径, 且主干下行, 与腹主动脉之间呈现倾斜的夹角, 很容易导致栓子进入至肠系膜上动脉中。然而, 肠系膜上动脉不存在侧支循环, 故在血栓形式后极易出现肠坏死[4]。在早期对肠系膜上动脉血栓进行准确诊断, 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研究报道, 人体对肠缺血的耐受时间为12 h, 肠坏死在可逆性肠缺血中的发生率为70.6%, 若临床检查期间可见患者症状表现中显示腹膜刺激征, 提示已经发生肠梗阻, 未明确诊断为肠坏死前发生死亡的患者占70%~90%[5]。在对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症状进行影像学检查时, 选择性的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为其金标准, 但在急诊抢救中很难进行。腹部X线的检查能够对上消化道穿孔等排除, 但无法检测肠缺血的情况, 显示出机械性的肠梗阻的影像, 很可能对临床诊断产生误导。增强CT扫描能够准确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 但费用较高、有辐射, 在急诊检查中不适用, 此外, 禁止给予对造影剂过敏者行该项检查。而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血流成像技术、分辨率等的提升, 促使其在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中占有重要价值, 使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得以实现。较之其他影像学检查方式, 该种检查方式具有及时、准确率高、安全无害、无创伤、便捷、经济等优势, 能够及时的排除急性胰腺炎和胆道疾病, 提供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灌注信息。在临床诊断过程中, 如果有疑似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患者, 应立即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于未有肠梗阻出现的患者, 超声检查的图像不会受到肠管积气的影响, 能够进行准确诊断。在临床诊断该病的过程中, 如患者存在心脏病史, 尤其有心脏瓣膜赘生物、心房纤颤患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其他部位有血栓史等患者, 临床期间表现有剧烈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则应怀疑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 并立即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价值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Sperber, Drossman D, Sperber AD, et al.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Syn-drome:constant or frequently recurring abdominal pain. Am JGastroenterol, 2010(105):770-774.

[2] Zwieblew J.血管超声经典教程.温朝阳, 王知力, 张立海, 等.译.5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343-351.

[3] 吴新生, 张龙江, 周长圣, 等.双源CT血管成像检出内脏动脉瘤的临床意义.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 22(3):170-173.

[4] 李雪梅, 胡胜军, 武静芳,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应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7):672-673.

心脏彩超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儿;急腹症;彩色Doppler;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小儿急诊科室内以小儿急腹症的发生为多, 在小儿急腹症的病因中急腹症发生的脏器以小肠为主[1], 本组是以小儿后天所致器质性疾病所引发的急腹症为探讨对象, 通过对往日治疗记录分析, 讨论近几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180例小儿急腹症, 年龄分布在90 d~12周岁。患儿集中表现为啼哭、躁动、腹痛严重、厌食, 伴或不伴发热及腹部肿块、呕吐、便血、腹胀等。其中经彩色Doppler诊断急性肠梗阻33例,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1例, 超声表现为右中下腹或脐右侧可见串状圆形或类圆形淋巴结回声, 直径1.0~1.5 cm,肿大的淋巴结纵横

1. 2 仪器与方法 仪器彩用PHLLIPS—HDII、IU22超声诊断仪, 线降探头频7.5~10.0 MHz, 凸隆探头频率3.5~5.5 MHz。遇到哭闹不配合患儿, 给予水合氯醛灌肠, 患儿平躺在诊断床上, 先用3.5~5.5 MHz腹部凸降探头对腹盆腔内各脏器进行扫查, 再选用7.5~10 MHz线降探头对病变区或疼痛区进行逐层细致探查, 最后切换彩色Doppler对其进行血流动力学测量并记录。

2 结果

在小儿180例急腹症患者中, 急性肠梗阻33例, 诊断30例, 漏诊3例, 符合率为90.9%, 急性阑尾炎62例, 诊断55例, 漏诊6例, 误诊1例, 符合率88.7%, 急性肠套叠25例, 诊断22例, 误诊3例, 符合率88.0%,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1例, 符合率100%, 原发性腹膜炎9例, 诊断9例, 符合率100%。

3 讨论

3. 1 小儿急腹症病例中, 急性肠梗阻表现为肠管显著扩张, 肠腔积液, 对此, 需要着重观察, 区分是否为梗阻性肠腔积液, 以免误诊。梗阻性肠腔积液的表现为肠官腔明显性扩张型, 腔内黏膜不明显或者不见, 患儿呼吸时可以引起肠腔内容物非蠕动性运动, 对检测探头施压后肠管腔不萎陷[2]。

3. 2 在小儿急腹症病例中,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病症, 发病症状比成人较严重, 更容易产生穿孔, 更甚者会出现弥散性腹膜炎。患儿得病时一般不清楚发病位置, 并且由于年龄小, 易哭闹, 不能配合检查。彩色Doppler是对单纯性、急性阑尾病症的一种实用的影像学鉴诊方法, 能明确提供图像诊断依据, 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多[3]。但要特别点名指出的是对患盆腔阑尾病症有时无法判断, 对此就易出现漏诊现象[4]。在对本病进行鉴诊时须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炎病症相结合鉴诊、判别, 后者在腹部偏左中下部可见病变囊状类圆形图像, 至此就可以下结论确诊。

3. 3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急腹症最常见病例之一, 24个月以内的超重儿童比较常见, 彩色Doppler对此病的诊断特异性较高。近段时间, 相关专家、教授在超声的探测下水灌肠复位, 鉴诊与治疗共同进行, 值得应用[1, 5]。

3. 4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犯于学龄前幼儿, 此症以回肠尾部最多病发, 出现症状时尤其是疼痛多见于腹部左下方。患此病症多被误诊为阑尾病症。本组病例都是通过彩色Doppler鉴别后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合并发病症状拟确诊, 进一步合并治疗后, 彩色Doppler复查淋巴结变小或不见而确诊[1]。

3. 5 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内脏炎症或者穿孔化脓性感染症状, 以血液感染做常见, 彩色Doppler发现患儿腹内有积液, 能在彩色Doppler引导下进行腹腔内穿刺吸出积液进行化验及菌性培养, 行Doppler引导吸取的同一时段也务必对身体其它脏器进一步观察、探测, 为避免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疾证做出鉴别, 届时可判别是行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

总之, 彩色Doppler检查不但能清晰显示小儿腹腔内的局部病灶, 而且检查简单易于操作, 经济适用, 无放射、无创伤, 为小儿急腹症诊断和判别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 彩色Doppler在诊断小儿急腹症的同时还能进行穿刺或灌肠复位诊疗。彩色彩色Doppler为超声类检测仪器, 在医学上的贡献远大于为小儿患病诊断提供依据, 在孕妇中为监测胎儿发育也提供了良好的鉴诊能力, 所以, 彩色多普勒在监测此类病症里是首选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1007-1009.

[2] 胡国斌,王振杰,胡元龙.现代腹部急症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81.

[3] 林腾,郑宝群,赖志鸿.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高频及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和分型.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21(6):6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