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方案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方案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方案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方案范文第1篇

45岁的张先生因胸闷不适去医院就诊,查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医生建议他做一次24小时心电图监测。昨天,张先生正在上班,意外地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是发现他有严重心律失常,让他立即去医院就诊。张先生不敢迟疑,连忙打车去了医院。医生告诉他,他的24小时心电图监测中有多次窦性停搏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听到这话,张先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庆幸自己“命大”。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很多疑问了:林阿姨明明有心律失常,为啥不需要治疗?张先生做了心电图,为啥查不出他有严重心律失常?到底哪些心律失常需要治疗,哪些不需要治疗?心电图与24小时心电监测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且听医生的分析。

心脏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跳动着的脏器。心脏停跳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正常情况下,心脏按每分钟60?100次的频率跳动。当运动后或休息时(包括睡眠),心跳次数会有所增减。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兴奋起源异常或传导路径发生问题导致的心跳不规则。

延伸阅读:窦性心律的由来

控制心脏持续、规则跳动的系统称为心脏的传导系统,相当于房间(心脏)里面的电路。指挥心脏跳动的“最高司令部”称为窦房结,它发出冲动后,通过一系列的心脏传导系统,使心脏产生收缩和舒张(见图)。因此,医学上把正常的心脏跳动称为“窦性心律”。

分类:缓慢、快速两大类

心律失常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缓慢心律失常,一类是快速心律失常。

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窦房结功能低下(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但在传导路径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滞)两大类,主要表现为心跳过慢,患者可有因心跳过慢所致的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甚至晕倒等症状。

快速心律失常可分为过早搏动(早搏)、心动过速及颤动3大类。它们又都可以再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房性(来自心房)和室性(来自心室)两种。主要表现为心跳过快,患者通常会有心慌、胸闷、脉搏不整齐等不适感觉,严重者可能发生晕厥,甚至猝死(如心室颤动等)。快速心律失常的发作时间可长可短,有些很短暂(仅数秒钟),有些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日,有些则一直持续(如持续性心房颤动)。

与诊断其他疾病不同,验血、超声、拍片和CT等检查对心律失常的诊断都无济于事。医生诊断心律失常的唯一方法就是做心电图。

检出:24小时心电图最“准”

心律失常通常会引起心慌、胸闷、乏力等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晕厥或猝死。常规心电图由于监测时间很短(数分钟),故对发作时间很短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不高,往往等病人赶到医院,心律失常已经自行终止,再做心电图时,已经正常。除非心律失常发作很频繁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常规心电图才能够检出。

24小时心电图监测(Holter)是用仪器记录下患者在检查当天(24小时内)的所有心跳情况。该检查能显著提高心律失常诊断的检出率。

尽管从理论上说,24小时心电图监测比常规心电图“准”,但由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简便、快速,依然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筛查心律失常的手段。

原则:先评估,后处理

经检查发现有心律失常,是不是都需要治疗呢?答案是否定的。

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无外乎有2个:一是避免因严重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心室颤动导致猝死),二是缓解心律失常引起的不适症状。

通常,医生根据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与否,以及心律失常是否引起不适症状等因素,将心律失常分成3类:一类是“无需治疗”的,一类是需要“适当治疗”的,还有一类是“非治不可”的。

若患者无心律失常所致的不适症状,且经医生判断该心律失常不会导致其发生危险,则“无需治疗”。因为对这部分患者而言,治疗的意义不大,药物本身带来的副作用可能远大于其带来的益处。在临床上,这部分患者占大多数。

若医生评估后认为,该心律失常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即使患者自身没有任何感觉,也必须治疗。

介乎两者之间的临床情况,如心律失常不严重(如房早、室早、窦缓等)但患者有不适症状等,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治疗”,以缓解症状。

特别提醒

24小时心电图记录中发现一些快速心律失常是很常见的情况,无需大惊小怪,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即使心脏结构、功能完全正常的人,也会出现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甚至短暂的房性心动过速,这主要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退化等有关。因此,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通常因人、因心律失常本身的特点而异。

处理:因“人”因“病”制宜

心律失常的类型,治疗方法各异。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或外科手术等。其中,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1. 早搏

主要包括房性和室性早搏两类。若心脏结构和功能均正常,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史,而患者在发生早搏时,也无明显不适,无论是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通常都不需要针对心律失常本身进行治疗。若早搏引起了患者的不适症状,则可以选择心律平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早搏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则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多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患者在被发现有早搏之前,并无不适,但当被告之存在早搏时,则会“突然”出现很多不适。加之个别医生的不恰当解释,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这些患者会经常摸自己的脉搏,并对身体的感觉变得很敏感。此时的治疗,除针对早搏本身外,重点应放在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甚至是抗焦虑治疗上。

2. 房颤

在老年人中很常见(8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高达9%)。房颤发生时,脉搏绝对不规则,患者通常会有心慌、胸闷等症状。但随着发作频率的增加或房颤的持续,部分患者可以无明显不适。通常,医生会根据发生持续房颤的时间、心房大小、心脏功能、患者的症状及意愿等,决定是否治疗、如何治疗。治疗房颤通常采取节律控制(维持窦性心律,尽量减少房颤的发生)和室率控制(不纠正房颤本身,只降低发作时的心室率)这两种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房颤最重要的危害在于容易导致脑栓塞和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既往是否发生过中风、是否合并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等,给予抗凝(华法令)或抗血小板治疗(阿斯匹林)治疗。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室性早搏;心率变异;运动试验;自主神经系统

The study of diagnostic valu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and exercise test for pathologi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and cycle ergometer exercise test for the decision of pathologi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in children.Methods 86 children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were divided into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group (Group A) and without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group (Group B),and they were treated by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analysis and exercise test respectively.Results There were bo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comparison of HRV and by comparison of exercise test results.Conclusion Pathologi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was mostly related with the damage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and exercise test are both helpful to diagnose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and there w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ir combined application to decide diagnose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Key words】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Exercise test;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室性早搏是小儿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类型,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有密切的关系。室性早搏可发生于健康小儿或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更易发生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的小儿[1]。前者无明显症状,多于常规体格检查中发现,而后者可影响心室射血功能,伴有明显临床症状。二者的预后及治疗方案不同,因此,临床医师有必要明确室性早搏的性质,以正确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室性早搏的心率变异分析与小儿脚踏车运动试验探讨上述检查方法对判定小儿病理性室性早搏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有器质性心脏病组(A组):54例,我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住院的器质性心脏病患儿,均经ECG及DCG证实存在室性早搏,其中包括病毒性心肌炎49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其中男25例,女29例,平均年龄(7.43±3.18)岁。

无器质性心脏病组(B组):32例,同期门诊及住院儿童经ECG及DCG证实存在室性早搏,但经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心肌酶,心电图、X 线胸片和心脏彩超等检查,可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8.06±2.71)岁。

1.2 方法

1.2.1 心率变异性分析 采用美国康泰医学有限公司生产的TLC4000A 12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对两组儿童进行检测。将记录到的心电信号进行微机处理及人工干预,电脑自动分析HRV时域指标,采用指标SDNN、SDANN、SDANN Index,rM SSD进行分析比较。

1.2.2 小儿脚踏车运动试验 采用美国marquette公司生产的ERG900 型号的小儿脚踏车运动试验仪对两组儿童进行检测,按连续运动分级递增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前休息5~15 min,并记录安静时常规12导联心电图,然后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继续观察心电图10~15 min。以运动中或运动停止后原有早搏明显增多或出现成对、联律、多源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表现计为阳性结果。

表1

两组早搏HRV指标比较(x±s)

分组例数SDNNSDANNSDANN Indexrm SSD

A组5486.7±24.282.1±19.335.7±11.636.1±12.8

B组32110.5±18.6114.5±14.248.3±9.751.2±13.9

注:P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 表示,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

作者单位:130012吉林省前卫医院儿科

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见表1,A组与B组HRV比较,P

2.2 两组运动试验结果 A组运动试验阳性率为53.7%(29例),B组运动试验阳性率为18.8%(6例),两组间进行χ2检验,χ2=10.17,P

3 讨论

室性早搏是小儿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类型,室性早搏可发生于健康小儿或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更易发生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小儿或某些电解质紊乱及药物中毒等。良性早搏和病理性早搏的鉴别诊断有助于临床医生对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1]。目前,对室性早搏的定性尚无统一标准,二者在心电图表现上可有早搏起源、形态及频率等多方面差异,但无特异性。近年来研究表明[2 4],室性早搏的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有密切的关系。心脏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迷走神经控制心脏基本节律,交感神经辅助调节,心肌损害使心脏内交感神经抑制感受器受限,可导致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受抑制[5]。心率变异分析与运动试验均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心率变异分析作为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定量指标现已成为临床研究关注的热点[5]。大量研究表明[4 6],迷走神经是心率变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迷走神经损伤或受抑制时,心率变异性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性室性早搏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提示迷走神经损伤、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可能为病理性室性早搏的主要病因。

运动试验作为一种非创性检查手段,可应用于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功能等多方面研究[1]。儿科运动试验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分析,以室性早搏疾病及长Q T间期综合征常见。儿童行运动试验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心率增快,心排出量及收缩压、脉压差增加[7]。钱永如等[2]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室性早搏在运动试验中可表现为早搏次数明显增加。本研究中两组儿童进行小儿脚踏车运动试验,结果提示病理性室性早搏运动后早搏次数明显增加,并可出现成对、联律、多源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其他形式心律失常。这与钱永如[2]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提示了病理性室性早搏多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分析原因,是由于运动试验增强了交感神经兴奋性,使自主神经系统失调趋势增强所致。该实验结果亦提示迷走神经损伤、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可能为病理性室性早搏的病因。

本文通过心率变异分析与运动试验两种检查方法探讨了病理性室性早搏的病因,并明确了上述两种方法在鉴别诊断病理性室性早搏中的作用机制。二者在鉴别良性室性早搏与病理性室性早搏的临床应用中均具有无创、简单、特异性高等优点[5,8],临床上可将其作为鉴别良性室性早搏与病理性室性早搏的辅助手段,二者联合应用可更有效辅助病理性早搏的鉴别诊断,对判定室性早搏的危险程度及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9 443.

[2] 钱永如,胡蓉,彭芝林,等.室性早搏患儿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华儿科杂志,1996,34(3):152 154.

[3] 邱勇玉,石福鑫.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率变异性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16(11):522.

[4] 孙景辉,周岩,朴金花,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室性早搏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4):617 618.

[5] 吴本清,朱松杰,徐位仁.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107 108.

[6] Murakawa Y.Ahki K,Usui M.et al.Parasympathetic activity is a malor medulutor of the circadian variability of heart rate in healthy subjects.Am Heart J,1993,126:108 114.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方案范文第3篇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起的最权威的药物疗效研究方法,它是国际公认的评价药物疗效的方法,其结果客观、公正、权威,所以得出的用药依据最值得医生和患者信赖。

最近,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了我国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由于冠心病、心肌炎、风心病、高心病等心脏病引起的室性早搏显著优于慢心律,治疗由于劳累过度、酗酒、情绪激动等引起的功能性早搏效果显著,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与心律水平相当。参松养心胶囊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对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等也具有较好疗效,这一研究结果填补了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空白。

为什么参松养心胶囊既能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房颤、窦速,又能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呢?在循证医学研究以及参松养心胶囊的药理研究过程中,专家给出了答案。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心脏多离子通道功能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发生了紊乱;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心脏的起搏电流、心脏传导功能以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问题。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整合调节的作用特点,不仅可以阻滞心脏的多离子通道,调节心脏自主神经,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同时它还能增强心脏的起搏电流,改善心脏传导功能,所以又能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通过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还可以消除各种心律失常引起的失眠、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治快又治慢是参松养心胶囊的最大优势,并且在循证医学研究过程中未发现心脏不良反应。目前治疗心律失常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药物的毒副作用,许多药物治疗的有效剂量与引发毒副反应的剂量非常接近,用不够剂量控制不住心律失常,用足剂量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成功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尽管我国中成药品种众多,但目前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极少。参松养心胶囊是截至目前我国唯一开展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该研究在全国各地36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中展开,其中包括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参与的医学专家达500多名,参加服药的各种心律失常患者达1476名。参松养心胶囊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循证医学研究为我国中药临床研究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对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室性早搏;导管射频消融;胺碘酮;不良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 R542.22;R54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7-00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miodarone and therapeutic room premature ablation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Methods The 100 cases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patients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egimen i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50 case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al amiodarone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curative effect,adverse reaction and within 1 year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ciden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ach 92.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70.0%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Catheter ablation; Amiodaron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室性早搏即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一些频发性顽固性的室性早搏症状明显,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同时更有诱发其他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可能[1]。近年来的研究显示[2,3],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早的疗效一般,并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导管射频消融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普遍认为射频消融是治疗室早的有效方案[4]。本文就胺碘酮口服治疗与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室性早搏患者,包括男55例,女45例,年龄44~79岁,平均(61.3±5.2)岁。纳入标准:①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②24 h内室早>35次/h;③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心动过缓;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③充血性心力衰竭;④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⑤相关药物过敏。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2397)口服治疗,800 mg/(次・d),不能耐受者减为400 mg/(次・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6个半衰期,左室流出道室早患者放置冠脉造影导管,在射频消融前进行造影,明确消融导管与冠脉开口的关系,右室室早患者采用起搏标测来进行靶点确定,左室室早患者则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标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靶点,计算起搏周长,确保起搏时12导联心电图与自然发作室早至少11个导联心电图相符合,尽可能在室早频发时进行消融治疗,控制温度在60℃~70℃,试放电10~15 s,观察心电图形,如果放电后室早增多或形成短暂室速,随后室早消失则视为有效,继续放电120 s。如果试放电后图形无明显改变,则重新进行靶点标测。以室早消失为消融终点。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判定参照文献[5],显效: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减少90%以上;有效: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减少在50%~90%;无效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减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减量后症状消失;观察组未发生明显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两组安全性对比无显著差异。

2.3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比

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2/50),治疗无效2例;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0%(11/50),其中治疗无效8例,有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7,P

3 讨论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此类疾病的治疗与是否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有关,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室早首先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较好[6]。目前临床主要是通过常规检查来判断室早患者是否合并器质性病变,而常规检查判断器质性心脏病属于一个相对概念,有文献[7]报道显示,右室流出道室早患者的MRI检查结果显示,高达65%患者存在明显的心室形态异常,心肌心内膜活检也证实,部分室早患者存在心肌肥厚、变性、间质纤维化的情况。部分顽固性室早患者不但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精神上也受到了明显影响。Joshi等[8]的研究显示,顽固性室早患者的预后较差,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且恶性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射频消融术用于室早的治疗已经十分成熟,目前大量文献证实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早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但以往的射频消融治疗多用于药物难以控制或早搏数量多的病例,2002年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中指出,频发性室性早搏症状不严重、不影响生活者视为非适应证。而相关研究显示[9,10],室性早搏即使无明显症状,长期的早搏也会使心室出现异常改变,可导致心脏短期扩大,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引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此认为室早的早期治疗十分必要。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有效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即使QT间期延长,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目的[11]。但从目前的临床文献来看[12,13],胺碘酮单独用于室早的治疗疗效一般,总体有效率在64%~72%,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与目前的文献报道相一致。而从观察组的疗效来看,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2.0%,显著高于对照组,肯定了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早的疗效。而从不良反应对比来看,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相关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室早易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已经被许多文献所证实。Tada等[14]的研究显示,78例室早患者在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9%,其中27.8%的患者为未有效控制室早者。Ardjomand等[15]的研究显示,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室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且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2例患者均为治疗无效者,对照组则有8例为治疗无效,3例治疗有效。这说明口服胺碘酮控制室早的效果一般,即使近期疗效尚可,仍存在有引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射频消融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室早,远期疗效也较好。

综上所述,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胺碘酮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图尔荪古丽・斯提瓦力地,汤宝鹏. 射频消融对室性早搏的疗效评价[J]. 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74-76.

[2] Wei-XiZhu D,Maloney J,Simmons T,et al.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for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ventricular activity[J]. JACC,2015,46(7):843-849.

[3] 钟一鸣,谢东明,刘海荣,等.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0):1970.

[4] 李方,董守仁,陈雅丽,等. 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2012,27(3):192-194.

[5] Echt DS,Liebson PR,Mitchell LB,et 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patients receiving encainide,flecainide,or placebo. 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J]. N Engl J Med,2011,41(9):781-788.

[6] 叶赞凯,马坚,张澍,等. 83 例小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33-35.

[7] Zipes DP,Camm AJ,Borggrefe M,et al.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J].J Am Coll Cardiol, 2012,54(11):247-346.

[8] Joshi S,Wilber DJ. Ablationn of idiopathic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tachycaIdia:Current perspectives[J]. Cardiovascs Electrophysiol,2015,26(1):S52.

[9] Sekiguchi Y,Aonuma K,Takahashi A,et al. Electrocardiographic and electrophys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originating within the pulmonary artery[J]. J Am Coll Cardiol,2015,55(4):887-895.

[10] Callans DJ. Catheter ablation of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rising from the aortic root[J]. Cardiovascs Electrophysiol,2009,20(12):969-970.

[11] Li YG,Gr?inefeld G,Israel C,et al. Sustained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blation from the aortic sinus of valsalva[J].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2,23(7):130-134.

[12] Gonzalez Y,Gonzalez MB,Will JC,et al. Idiopathic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originating from the left aortic sinus cusp in children:Endocardial mapping an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J]. Z Kardiol,2013, 102(10):155-163.

[13] 杨平珍,吴书林,陈纯波,等. 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5): 338-340.

[14] Tada H,Ito S,Naito S,et al. 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rising from the mitral annulus:A distinct subgroup of 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s[J]. J Am Coll Cardiol,2015,55(9):877-886.

心脏早搏的治疗方法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阿托品 药酒中毒 恶性心律失常

资料与方法

8年1月~8年11月收治药酒中毒患者1例男8例女例年龄55~75岁;均为自服药酒(具体中药及量不详)服药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5小时入院时为搀扶。

临床表现:均有口舌及四肢麻木等神经刺激症状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呼吸呼吸浅速。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行心电图检查均有偶发室性早搏。

诊疗经过:入院后均常规洗胃、导泻、保肝护胃、营养心肌、补液、排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支持治疗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电解质、血糖、心肌酶学检查、吸氧及心电监护。在上述治疗后仍有流涎心电监护下频发室性早搏及窦性心动过缓者给阿托品1~mg静脉注射。其中例~5分钟后出现为短暂意识丧失及抽搐心电监护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立即给予心前区捶击复律利多卡因5~1mg静脉注射继之mg/分静脉泵入维持;但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控制不理想改用乙胺碘肤酮(可达龙)注射液15mg静脉注射继之1mg/分静脉泵入维持。其中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控制未再出现但有频发室性早搏。例仍频发心室颤动给予心脏电除颤(能量6焦耳);其中1例稳定1~小时再发心室颤动继续除颤例共心脏电除颤6次。可达龙原方案静脉泵入。例均心率降至55~7次/分仍有频发室性早搏。为提高窦房结兴奋性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给予阿托品.5mg/次每小时1次连续6小时根据心率、心律失常情况逐步调整至.5mg/次1小时1次。可达龙用到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示偶发室性早搏后停用。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示恢复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未再出现室行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治疗5~8天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