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艺的知识和技巧

茶艺的知识和技巧

茶艺的知识和技巧

茶艺的知识和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茶艺服务;龙井茶;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59-01

在职校茶艺课堂中,根据茶水冲泡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可供学生操作的具体任务。本文以龙井茶的授课为例,阐述如何在茶艺课堂运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茶事服务的基本技能。

一、课前任务

课前任务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在龙井茶的冲泡授课前,可为学生布置三个课前任务,即要求学生登陆中国茶文化网站,搜集、整理绿茶冲泡的相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走访本地茶社,了解本地区常见茶类的冲泡方法;登陆班级QQ群,查看教师上传的介绍茶具的视频,为接下来的授课打下理论基础。这三个课前任务,既为新课做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

二、课中任务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中任务设计巧妙与否,学生任务达成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龙井茶冲泡为例,可设置四个课中任务。

(1)精选泡具。器为茶之父,要泡茶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泡具。因此,设定的第一个任务为:精选泡具。茶艺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抢答茶具的名称和作用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对泡具的认识。因为有了前置任务作为基础,学生的抢答进行得较为顺利。随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要求各小组使用三种常见的泡茶器皿进行泡茶实践,仔细比较、分析三种泡具在泡制龙井茶时的优缺点,最终为龙井茶挑选出最为合适的一种泡具。

(2)把握要素。要冲泡出一杯高品质的茶,投茶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这四个要素的把控缺一不可。可以采用自由竞猜、小组合作操作、教师操作、学生代表操作四种不同的方法,对四要素逐一进行探析,最终为四要素找出最为合适的数值范围。

(3)掌握技巧。龙井茶的冲泡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技巧,可以将这两个关键技巧设为两个子任务。第一个子任务为“投茶”技巧的掌握。要求各小组使用不同的投茶方法进行冲泡实践,将泡制好的茶放在一起共观茶色,共品茶味,最终为龙井茶挑选出一种最为合适的投茶方法。学生通过该任务的完成,不仅知晓各种投茶方法,而且懂得应根据不同的茶品选择不同的投茶方法。第二个子任务为“凤凰三点头”技巧的掌握。“凤凰三点头”是绿茶冲泡过程中的传统技巧,运用该技巧不仅可以表达出对茶和喝茶人的敬意,而且可以激发茶性,冲泡出高品质的茶。为了任务的顺利开展,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分析这个技法的关键所在。随后通过对视频的停顿、回放等操作,将动作进行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接下来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其他学生仔细观看,针对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在随后的分组实践过程中,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拍成视频,当堂进行播放,让学生对照视频自查自纠,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纠正错误动作,明确下一步的练习目标。评价总结之后,学生再次进入实践环节。通过反复实践、反复总结、反复评价,促使职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流程。这个任务是让学生熟悉整个龙井茶的冲泡程序,并且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完整操作的视频,让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形成一个初步印象,随后通过“看图说步骤”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的印象。在实践阶段,先带领各组组长进行操作实践,其他学生仔细观看,一是为了继续强化学生对流程的印象,二是为后面的实践操作培养小教员。随后,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依次进行角色扮演,分别轮流扮演茶艺师和茶客,进行茶水的冲泡和品评。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感,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衔接。随后可以安排一个斗茶赛环节,之后又安排一个评价任务,最后根据积分统计表评出本课“技能能手”,起到榜样激励作用。在该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对于龙井茶冲泡的技能已经基本掌握。

三、课后任务

龙井茶冲泡授课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一是完成实习报告,通过邮箱上传给老师。该任务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二是邀请家人品饮自己冲泡的绿茶,并拍摄自己冲泡绿茶的视频上传至家校平台。这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有了一个向家长展示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其他同学还可以通过观看家校平台上的视频取长补短。三是了解其他绿茶名优品种的冲泡方法,拓宽知识面。

四、结束语

“茶艺服务”是中职旅游专业为适应不同的岗位需求而开设的一门服务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会使学生具备茶事服务的基本技能。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茶艺服务的技能,在授课过程中以任务教学法贯穿始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培养出真正的识茶、爱茶、懂茶之人,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努力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茶艺课产生兴趣并最终真正掌握技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茶艺的知识和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武夷岩茶;工艺;制作红茶;品质

中图分类号 TS2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281-01

近年来,名优红茶层出不穷,就闽北产茶区而言,各地极力用好自身优势,工艺上也不断创新,研制出了一大批优新品种,如金骏眉、银骏眉、小乌龙、大赤干、小赤干等,市场上产品不胜枚举,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充分利用武夷岩茶传统特有的工艺和常规红茶制作工艺对照性试制一些品种,已探明岩茶传统工艺巧妙、合理,科学运用该传统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红茶品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赢得了当地茶农好评。现将武夷岩茶工艺制作红茶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5个茶品种,分别为:黄观音(105)、春兰(301)、梅占、肉桂、奇兰。

1.2 试验方法

分别采用常规工艺和岩茶工艺2种制法同时制作红茶。常规工艺制作红茶工序是:萎凋—揉捻—发酵—烘焙;武夷岩茶工艺制作红茶工序是:萎凋—做青(做手)—初揉—发酵—炒揉—复揉—水焙—搧簸—凉索—毛拣—足火—炖火—毛茶。通过上述2种工艺制做的成品茶最后分别进行感官审评,评定成茶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对岩茶工艺和传统工艺制作的红茶进行感官审评,并针对外形、内质分别对各品种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采用武夷岩茶工艺制作的红茶其不仅具有一般红茶制法甘甜醇厚的特点,关键是经过其特殊的武夷岩茶工艺,使其形成有名茶的特色,茶身重,条索壮实,色乌黑油润,香气高长,滋味纯及特殊的乌枣香、桂圆香、蜜糖香,尤其是其剔除了红茶发酵味重的特点,具有其他制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武夷岩茶工艺综合利用红、绿茶初制工艺之精华,可改善和提高红茶品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巧妙、合理、科学地运用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技术[1-3],通过做青(做手)、烘焙这2种手段,充分把握优质红茶品质形成的决定因素,利用萎凋作为形成香与味的基础,将做青技术应用于红茶制作,具有独创性。做青(做手)这一手段本身在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是所有工序之中的“重中之重”,做青目的就是为茶多酚氧化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抑制其进程和速度,从而较长时间保持细胞活性,利于大分子物质充分水解和转化,促进利于品质提高的物质形成或积累。其他工序(杀青—初揉—炒揉—复揉—水焙—搧簸—凉索—毛拣—足火—炖火—毛茶),使红茶品质得到了完善和提高,把清香升级为花果香,不仅剔除了发酵味,而且能保持浓艳和醇厚的滋味[4-7]。

该试验揭示了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到启示,岩茶制作工艺是制茶工艺中的精华,利用这一工艺可以弥补各大茶类制作的缺陷,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的活力和市场适应性以及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江和金.武夷岩茶制作工艺[J].现代农业科技,2012(3):337-338, 340.

[2] 黄贤庚.解读“非遗”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J].福建茶叶,2011,33(6):37-38.

[3] 吴怀庆.武夷岩茶良种丹桂的品质特征及形成因子[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357,371.

[4] 李远华,杨江帆,石玉涛,等.武夷岩茶生产新技术[J].中国茶叶,2011(6):19.

[5] 郭雅玲.武夷岩茶品质的感官审评[J].福建茶叶,2011(1):45-47.

茶艺的知识和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采茶戏;表演艺术;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231-01

江西采茶戏又名三脚班,三脚戏,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瑰宝。她曾盛行于江西全省各地及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省的客家居住地区,并对上述地区的采茶戏或花鼓戏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可以称得上是采茶戏的鼻祖。

一、江西采茶舞的表演特征

江西采茶戏的艺术形态有如下特征:

1.源自民间灯彩,载歌载舞,欢乐活跃;2.以茶歌灯歌为主,朴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3.舞蹈摹拟自然,形象逼真;4.三人成班,小丑为主;5.善于表现凡人小事,以小见大;6.语言通俗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

江西采茶戏由于历史悠久,流行地域较广,一些剧目和音乐曲调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文化传媒多样化、文艺鉴赏多选择的现代文娱活动中,江西采茶戏要想占有足够的份额,还需作出不断的努力,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进行艺术创新,以增强戏剧表现力、争取戏剧观众、扩大演出市场,再创辉煌,实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江西采茶舞的表演艺术

(一)女高男矮特色男子矮子步

在江西采茶舞有舞蹈界绝无仅有的女高男矮表演方式。也就是舞蹈表演时女子处于二度空间,而男子处于一度空间。这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源于采茶的动作,采茶时女子在山上采茶,男子就要担着装满茶叶的下山。男子担当驼背屈膝形态,就是三绝矮子步的由来。矮子步是男子丑中见美的独特的基本动作,基本步法有;矮步,高步,矮交叉步,摇搓步,惊步,滑步等。动作要求是下蹲屈膝,背挺直与地面保持垂直的体态,抬头目视前方。保持步子平稳向前后移动步子。的情况下要保持膝盖的巧劲,不能是步伐僵硬。再加上手臂摆动和手腕的动作形成了矮子步。矮子动作难度高,想跳好矮子步还是要演员很强的基本功底。在完成长时间屈膝动作体态的情况下还要保持步子轻巧,以及还要配上情趣和眼神。矮子步是江西采茶舞的特色技巧之一。有着极强的观赏性和特色的表演性。是江西采茶舞的举世无双的亮点。

(二)别具一格的单袖筒

经调查发现,在全世界的歌舞艺术中,“水袖”舞的种类很多,形态也各异。而唯独江西采茶歌舞中的“水袖”呈现出典型的“单袖筒”这一独一无二的舞蹈形态现象。关于采茶单袖筒的来历有诸多的传说,虽然已经无法论证,也在此不作阐述,但足以可见其奇特性和神奇性。在江西采茶歌舞中,“单袖筒”是生和丑的专用道具和表现技巧。它不同于其他剧种常见的水袖,江西采茶的水袖是左衣袖比右衣袖加长60厘米,用以耍甩挥舞,与右手的扇子花进行配合使用。关于采茶耍舞单袖筒的技术要领,老艺人也进行了精辟的概况:“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尾,游走象蛇过,龙头又凤尾”。可见,采茶耍袖筒的动作极为丰富而富有变化,其表演虚实相济,技巧涵盖了耍、甩、扬、佛、抛、摆、绕、抖、挥、拖、撩、飘、卷、缠、掸、摇、抓、捧、圈等几十种,而且每种袖舞动作都有它鲜明特定的含义,在表演风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受角色不同的影响,采茶舞袖的表演技术要领也各具不同,如生角舞袖的特点存在典型的“动律在于甩,甩中变化不离矮,甩中突出柔,柔中不失甩,甩得越潇洒,动作越显帅”的形态特征和表演技巧。而丑角舞单水袖,则呈现出:“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象蛇过,龙头又凤尾”的典型形态特征和表演技巧。

(三)变化莫测的扇子花

“采茶没有了扇子,就等于吃饭没筷子”是采茶戏老艺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见扇子在采茶戏的表演中占着重要作用。扇子花是茶农在山中采茶时,一边摘茶一边不停的给茶蓝扇风,避免篮子的采摘的茶叶藏熟,以确保茶叶的口味纯正、保鲜而创造的。在明清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大多数为使用铁锅进行手工作坊式制茶。因此在制茶过程中,为了使茶叶不烫确保茶叶的纯真的效果,需要一手用大蒲扇不停的扇风。茶农在平时休息的时候,也习惯用大蒲扇来扇风避暑。因此扇子成为江西采茶舞动中必不可缺的一项道具,以此增加舞蹈活泼诙谐的形象。由于大蒲扇携带折叠不方便,在演出中渐渐被轻巧的折扇代替。

扇子花的表演动作千姿百态,扇法极为讲究,其模拟形态与许多民族舞蹈或民间戏曲中的用法相似,有避风、闻花、扑蝶之说.但是在扇花指法上别具一格,分为二指、三指至五指的不同指法,表演时有“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的口诀。表演者右手持扇,有“单扇花”、“双扇花”之分。“单扇花”男女通用,而“双扇花”一般多用于女生。扇子可形象地用作瓢、刀、挖笋、打鞋底、绣花等用途。采茶戏常用的扇子花主要有:三击扇风车扇、抛甩扇、平端扇、摇摆扇、风流扇、瞄路扇等三十多种。在不同的情境之中,艺人往往根据剧情舞着各种扇花,艺人在三十多种扇花中可自由变化,具有一定的即兴性。老艺人也有艺决说“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手腕见于烽,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

三、结束语

“三绝”与勤劳的客家人的生产活动有关,是人们日常生活在艺术中的抽象。它来源与生活,是客家人长斯生存与山林中的严峻的生态环境中的产物。是江西客家先民遗留给后代的我们一笔重要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茶艺的知识和技巧范文第4篇

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茶艺师培训己列入国家商业部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之一,茶艺师高出其他一些非专业人士的地方在于他们对茶的理解并不仅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而是对其有着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了解,而茶文化的重点是茶艺,适合女性学习。

2、高级私人形象设计师:

高级私人形象设计师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对人物、化妆、发型、服饰、礼仪、体态及环境等众多因素进行整体组合,从而对私人的整体形象进行再塑造的人员,形象即社会公众对个体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形表现的综合反映,私人形象设计师职业诞生于欧美,风靡全球,目前已成为一个运作很成熟的行业,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是人们渴望的既时尚又有身份的热门行业,女性学习有较大优势。

3、西点师:

茶艺的知识和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紫砂;技艺;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20-01

宜兴紫砂陶艺术自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众所周知,宜兴紫砂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泥原料的蕴藏占尽地利;成型技法以泥片镶接及拍打身筒为主要的成型方法,区别于其它陶瓷行业的各种成型法则。并联系到装饰上的文化层次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宜兴紫砂工艺所已具备的审美因素。

面对一件具体的作品如何来加以鉴赏呢?譬如茶壶这个砂艺最著名的品种形式,从传统的造型来分析,在每件器形的结构中,根据造型艺术的理论和法则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如壶的嘴、、口、底、足、盖的子等等的配置关系,各个方面的比例适当与否,外轮廓线的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即制作手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无穷的推敲,使对象(器皿或壶)蕴含着丰富的美感。

紫砂壶不单是技艺卓绝,而且有关丰富的内涵,所包含水量的不仅是泥土及空间,更重要的是文化,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不然怎么会有那么深厚的艺术魅力、那么强的感染力。紫砂壶在技术和艺术之间,虽两者含意不同,但两都必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技术是物质的基础,艺术是精神所在;技术是制作水平的高低,没有精湛的技艺水平和高明的制作手法,就不会有很强的表现力。作品若做得粗糙劣质,再好的构思也表现不出来,虽有一定的制作水平,但作者缺乏艺术修养,而所制的作品,只会图具表面的光挺和一般的精确,仅略具表面的作品,只能流于空乏或枯燥,品位不高。

其一,用紫砂壶泡茶,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无熟汤味。暑天泡茶不易变味,汤色清润。其二,壶泡之茶,如隔数日,难免有杂气,只要除去茶渣,注满开水,鼓荡后倒去,或一次或数次,直到壶中不留茶渣,即把热壶浸没冷水,同时急出冷水泻之,元气复矣。其三,紫砂壶为砂质壶,泡壶后壶身传热缓慢,保温性好,故在提、握、抚、摸时不感炙手,冬令季节双手捧壶,不仅可取暖,且有按摩健身之作用。其四,紫砂壶壁,含有气孔率,且有双重气孔结构,使壶有适应冷热急变之性能,寒天注入沸水,不会胀裂,温水炖烧、烹蒸也无需担心开裂。其五,由于壶壁有一定的气孔率,壶内易吸茶汁,内壁勿刷,无异味,且经久用,增积茶锈,空壶注入沸水亦有茶香,茶锈经生物化验,内含灰黄霉素成分,有消炎消毒之作用。其六,紫砂壶千姿百态,大致以高、矮两类之分。高壶宜泡红茶,红茶在焙制中是经发酵过的,因此,它不避深闷,所以,高壶深闷使红茶越发浓香;矮(扁)壶宜泡绿茶,绿茶在焙制中未经发酵,不宜深闷,故矮(扁)壶澈泡绿茶,则保持了绿茶澄碧鲜嫩的色香味。其七,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通过泡茶用壶,养壶,更显示紫砂壶自体妍丽的肌理美,登大雅之堂,为时人所珍惜。

紫砂壶有商品壶、工艺壶之分,商品壶有细货、粗货之别。工艺壶有一般工艺壶、特艺壶之档次,工艺壶一般按艺人的阅历、成就、作品间相互的比质比价的艺术价值来论。紫砂壶登大雅之堂,它与民族习性、生活,礼仪相和谐融洽,它不仅保值、增值的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包含了紫砂艺壶的文化、文物之价值。

紫砂壶的陶刻装饰艺术,集诗词、书画、文学、篆刻、艺术于一体,而今又创造了题词、题跋,更进一步地把紫砂壶艺推向高文化层次。镌铭的内容与茶切、壶切、水切、形切、装饰相切,茶句,词句从论茶延伸到哲学、伦理、道德、知识等领域,这不仅升华装饰层次,而深蕴的文化内涵,渗透在紫砂壶艺中提高了品位,使人值得珍赏和珍藏。

近年来随着对砂艺热潮的兴起,传统的茶文化与陶文化的推广,热爱紫砂艺术的人士日益众多。较高档次的佳作生产,究属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各界人士玩赏上的需求,尤其高雅名作,更是稀少。因此出现社会上极少数缺乏艺术道德的工匠,串通一些不讲商业道德的狡商市侩,不择手段地乘机猎取暴利,假冒名家印鉴,各种等级的劣质精品,充斥市场,蒙蔽众多热的砂艺爱好者的眼睛。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辨伪问题。识别砂壶的真假,一如鉴定书画,首先从提高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理性即培养自己的学识素养,以资提高审美观感;第二是多方交流、互相观赏某些名家的杰作,提高感性,探讨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风格形制,技巧手法,艺技擅长,使用原料泥色的习惯性,印章的规格特征,把握关键性的依据,逐渐积累经验。明眼人自然而然地不难识别真假的。在任何一种艺术行当中,一个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一定会有他的独到一面的过硬功夫,这是指艺术的和技巧的两个方面。这些内在的要领,就是所谓个人的风格和韵致,也就是所谓灵感。

紫砂壶赏品、藏品有历史价值的,有艺术价值的,有名人名作、有名人仿品的,都有它的作品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仿品与假冒有严格的区别,仿品是指临摹、盖临摹人的印记,这与假冒膺品截然不同。紫砂壶的胎泥、造型、镌刻、印鉴和传统文化、审美意识、传统生活方式几乎是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其文化价值也正是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吸收各种文化养分积累而成的。收藏,是一种美育,目的是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添生活意趣。

参考文献:

[1]佛山陶瓷.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