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经济法 教学 案例分析法

经济法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经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征。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实用型的学生。学习经济法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理论基础学习,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繁琐的各个知识点,我们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各种案例辅助教学,但是如何设计案例,如何选择案例,如何分配案例分析时间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经济法课堂教学现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但目前教学形式上普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凸显老师主体的地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着重讲授经济法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原则等,对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法相关的案例却关注较少,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容易把该课程看做是一门烦躁无味的学科,从而使课堂也显得空洞、呆板,也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经济法课堂上引用案例分析法,且使用大量案例辅助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将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将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在经济法的课程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现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所使用,课堂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学生在情景教学中也更容易的掌握更多的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但如何使用好案例分析法,让该教学方法得到更好的发挥,却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方法,一般教师认为就是教材知识点结合案例,然后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案例分析法实际并非如此简单,如,案例如何选择,选择的案例能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选择的案例是否和该专业紧密相关,使用案例分析法的频率、占用教学时间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案例分析时间

案例分析法是经济法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如何分配它占用教学时间,这个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过度使用案例,而课堂时间有限,势必会缩减理论教学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经济法各章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济法一门课是需要有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去运用它,学生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在讲解案例时,也很难对案例消化、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这一方法,合理分配使用时间。我们以两个学时为例,从引入案例,再到分析案例,和学生互动,最后到解决案例,所用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学时。否则就可能造成教学时间紧张,影响教学计划完成和教学效果。也容易让学生偏离本应掌握的知识,课后只沉浸在一个个故事中,反而起不到案例配合教材的作用,有喧宾夺主的意味。

(四)合理使用案例分析法

选择合适、准确的案例是前提,合理运用案例分析法才是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如何运用该教学方法。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是适用型、实践性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老师应把课堂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诠释和讲解,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和理解。其次,导入课前选择好的案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主动回答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着重提醒学生回答时要结合实际生活。如在学到《公司法》章节时,为了区别公司类型和合伙企业一知识点,可以假设学生大学毕业后如果要进行创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如资金多少,行业的风险等方面如何正确选择公司类型。学生在解决这类案例时,就会把自己将来创业的情境融入到案例中,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后,老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回答,重新把案例和教材中知识点结合,通过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中如何解决两方面对该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课堂案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理解教学知识点,另一方面着重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学生。

(五)选择案例到实践案例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范文第2篇

一、学生困惑:性染色体会存在脑细胞里吗?

1.现象分析

不能把正常人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存在的两类染色体即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存在情况弄清楚。原因是学生不能从人的诞生和成长过程中,把握细胞及染色体的变化和存在状态。

2.解决策略:“一图胜千言”

3.反思总结

总结1:全身体细胞染色体情况:(1)都是成对存在;(2)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总结2:成熟的生殖器官精巢和卵巢通过特殊的细胞分裂分别产生的生殖细胞为和卵细胞,染色体情况:(1)都是成单存在;(2)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

总结3:在受精过程中,和卵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诞生了下一个生命,实现了种族的延续。这个受精卵的染色体情况是:(1)都是成对存在;(2)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二、学生困惑: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描述?

1.现象分析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可能接触和感受到一些遗传方面的现象,听说过一些名词术语,如转基因动物、DNA亲子鉴定等。但要从理论上阐述分析某些现象,学生还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教师凭语言也不容易一下子讲解清楚,但是,作为中学生,知道一些有关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整体把握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内涵和包含关系,对于其了解生物学的动向,关注生物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解决策略:“简图一目了然”

3.反思总结

借助简图,再做以下五点说明,课堂教学效果较好。(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3)染色体数目恒定,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基因是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段。

三、学生困惑:性染色体会不会也像常染色体一样出现多或少一条的情况呢?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

1.现象分析

这个问题非常有共性,在几个班的教学中,同样有积极思考能力的同学都提到了这样的问题。教材中提到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如当一个婴儿的体细胞中的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就会导致先天性裂唇。学生很容易想到也很好奇性染色体异常会怎样?最好给他们介绍一些实例。

2.解决策略:“图表一览无遗憾”

四、学生困惑:怎样进一步理解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1.现象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关于人体变异现象的调查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感性认识人体的各种变异现象,如果让学生再进一步联系生活,收集一些关于这方面知识的常用谚语、诗句、俗语,则会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这一现象的广泛存在,一方面拓展遗传和变异方面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2.解决策略:“一言两语黑白配”

收集一些能表达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谚语、俗语、诗句,让学生进行游戏“接龙黑白配”,尝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一种活泼的比赛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游戏规则:男生代表黑马王子,女生代表白雪公主。班长做幸运大使,抽签决定哪方是一言、哪方是两语。例如,幸运大使若抽到“白雪公主”球的话,女生获得出题权,可以选择转盘上的白色区域号码下的题目,即读出上句,称一言,那么男生就要用两语接龙,先答出下句,然后再说出此现象是遗传还是变异;反之,幸运大使若抽到“黑马王子”球的话,男生一言出题,女生两语接龙。

(1)上句:龙生龙,凤生凤下句: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现象:遗传

(2)上句:一母生九子下句:九子各不同

现象:变异

(3)上句: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下句: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现象:变异

(4)上句:种瓜得瓜下句:种豆得豆

现象:遗传

(5)上句:一树结果下句:酸甜各异

:请记住我站域名现象:变异

(6)上句:鲤鱼跃龙门下句:麻雀变凤凰

现象:变异

(7)上句:猫生猫下句:鸭生鸭

现象:遗传

(8)上句:虎父无下句:犬子

现象:遗传

(9)上句:爹低低一个下句:娘矮矮一窝

现象:遗传

(10)上句:橘生淮南为橘下句:橘生淮北为枳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讨式案例教学;财务报表分析;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之一,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需要不断探讨、实践与发展更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很多学者提出应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结合示例性案例讲授财务报表分析原理、方法,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案例搜集与选择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搜集、选择与设计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教材本身以及案例类教材,这些案例都是经过精选,典型且目的性强,但是时效性差,而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往往需要对最新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教材提供的这类案例大多是示例性案例,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一般有着明确的结论,需要学生讨论、分析的地方少,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与运用能力的目的。

2.互动性问题

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下,仍由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教学重心主要放在财务报表的概念、形式、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整个授课过程过于单调,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全程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务性课程的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与主体作用为出发点。通过对研讨性案例的相关资料搜集、研究分析和讨论,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理论方法运用交流、分析观点碰撞并形成多元化的结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课堂沉默、作业任务搭便车等现象。

3.课程安排等其他问题

在《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课堂安排不合理等其他问题。比如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够、课堂授课人数过多、教学场所及环境不合适等,这些也都或多或少会对《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当然,具有充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是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

二、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特点

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交流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式。它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促进师生多层次、多角度互动,帮助学生从对案例的简单认识到灵活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方法。研式案例教学以“导”为主,教师搜集充足案例资料,以现实财务报表研讨为载体,把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变成教师组织讨论及点评为主,引导学生搜集被分析企业所在行业及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交流、互补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汇报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再通过教师提问、点评等环节对整个过程做总结。由此可见,研讨式案例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有以下应用特点:

1.“教与学”双向互动

不同于单向、垂直的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研讨式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以公司财务报告为载体,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也可以对学习中的疑惑进行自由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疑问,在研讨过程中适当引导、旁敲侧击,也可以在讨论的最后提出总结、建议。“教”与“学”紧密联系,形式活泼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无压力的学习氛围

研讨式案例教学建构的是一个开放宽松、积极、无压力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会感到拘谨,围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可以做到畅所欲言,师生以案例为载体,以尊重、平和的态度进行相关知识探讨、沟通、学习甚至学术交流。

3.启发与创新

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下,在无压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是生动活泼的,相互的知识碰撞使得研讨式案例教学具有“抛砖引玉”的启发作用,由此带来的“思维发散”、“头脑风暴”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三、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1.学时安排

在本科教学中,《财务报表分析》一般课时为48课时,考虑到《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体系内容及重点难点,研讨式案例教学所占比例以25%-30%为宜。以安排14课时研讨式案例教学为例,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研讨分析3课时,利润表研讨分析3课时,现金流量表研讨分析2课时,财务能力研讨分析4课时,综合能力研讨分析2课时。

2.研讨案例开发

通过组建《财务报表分析》研讨案例开发团队,充分考虑研讨式案例与案例教学、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验内容的耦合性,共同筛选、提炼具有代表性案例以供研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并设立《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案例库,定期进行更新。

3.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

对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主要的步骤为:根据学生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分组;每次研讨前明确研讨的内容,并给予足够时间查阅资料、分析;轮流汇报发言,确保每一小组每一成员的平等参与;研讨完成后分小组提交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并及时反馈信息。

4.成绩构成

按研讨发言及完成报告情况予以给分,并作为平时成绩的50%核算,再根据教学考核中的成绩构成比例进行加权平均作为课程总评成绩。

研讨式案例教学方式是一种综合的、新型教学方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推动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7):57-59.

[2]赵华,袁瑾,田芙蓉.《财务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应用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27-130.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分析 会计教学 PDCA动态循环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会计教学应当在坚持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多样化会计教学模式,以适应会计课程理论性强、分析方法众多、业务操作要领高的学科建设要求,不断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起与社会、企业发展相适应、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专业课程标准。在会计教学研究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值得会计专业教师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重要性分析

在会计教学中,案例分析教学法以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前备好的会计案例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师生互动参与,分析研究案例背景、内容与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会计教学效果,促进会计专业教学研究水平建设。

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主要特征为以会计教学案例为课堂教学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参与为基础,倡导案例情景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运用能力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紧密结合职业院校会计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缩短会计专业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过渡期。

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措施研究

(一)加强案例选取的适用性研究

案例的选取,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会计教师选取的教学案例必须在案例来源、案例备课、案例内容和时效符合性等方面满足有效教学与专业建设的要求(案例选取因素见图1)。

1.案例来源。会计案例均应来源于实际,素材选取真实可信,才能让案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置身真实会计案例环境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案例备课。会计教师尽可能进入案例实地去收集整理各种背景与现实资料,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进行素材资料的整理,结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与教学内容要求进行备课,准备充分的备课是执行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

3.案例内容。会计案例内容需有效结合课堂教学目和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案例分析中心和主线,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案例内容选取应当坚持够用、易学为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且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

4.时效符合性。会计教学案例可能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法规与会计准则的更新而变的内容过时、陈旧,而不适应最新教学要求,教师在案例选取上必须依旧案例的时效性进行选取,符合最新教学内容与大纲要求。

(二)案例分析教学应坚持全过程引导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挥棒,教师应根据案例教学程序与过程,对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引导管理,根据会计教学理论与岗位实际操作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与互动,积极参加角色模拟,切实感觉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

(三)坚持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模式

会计案例教学课堂分析评价取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课堂运用效果,学生参与度、认知度与课堂互动效果是课堂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会计教师坚持按照PDCA动态循环上进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评价手段是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案例教学改革、丰富案例教学范围的重要保障(PDCA动态循环教学管理模式如图2示)。

图2中,P即计划(Plan),会计教师在实施案例分析教学前要做好计划准备工作;D为执行(Do),就是会计教师案例分析教学实施过程;C为检查(Check),会计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A是处理与调整(Action和Adjust),就是会计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实施中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有效改进和提高,继而完成一个PDCA循环。通过周而复始的PDCA动态循环,从而达到持续不断提高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四)充分运用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

会计一体化实训室为学生模拟会计岗位实际操作技能提供良好的场所,充分运用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会计环境当中,可有效提高案例分析教学成效。

(五)开展“教、学、做、评”一体化案例分析教学

“教、学、做、评”四位一体案例分析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项目为载体,结合实际操作,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并通过学生自评、教师互评、专家评价等案例分析教学评价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利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会计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更需要在学校尽可能多地提高自身岗位实际操作技能,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是会计教学方法中素材信息量大、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且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需要会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按PDCA动态循环上升理论增强案例分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延宇.案例教学及其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张冬瑜.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运用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金融专业;运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8.8;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8-0025-01

在金融专业教学中,学科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金融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革,结合案例分析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结合多样化的金融案例进行教学,使案例分析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分析和探究,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一、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的优势

案例分析法在金融专业知识教学中,起到了创设情境的作用。在引入案例的过程中,搭建了具体案例和金融专业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完成对金融知识的思考和运用,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以发展和提高学生运用金融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让案例完整、全面地展示到学生面前,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运用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案例分析法能使抽象的金融知识直观化。在金融专业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案例分析法来进行教学,能把理论化的知识转化成简单、直观的案例,并通过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有效利用掌握的金融知识,加深他们对教材中新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在案例分析法中,教师把案例作为教材内容的载体,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由于他们缺乏实际经验,教师要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及时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的金融专业知识,使专业知识和案例之间形成联系,加深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理解。

(2)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进行金融专业的教学时,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多维度的学习环境。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学生有效运用已有的金融专业知识,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深入,能有效掌握案例分析法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探究中发挥了学习主体的作用,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和分析案例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面,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使学生的思维面不断拓宽,摆脱定式思维的影响,用创新思维来进行探究,有效完成对案例的分析,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案例分析法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在使用案例分析法进行金融教学时,基本过程包括案例的选择、案例的策划、案例的具体运用。案例的选择对教学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中的内容,使选择的案例能从多个方面运用到教材中的内容,同时能激发学生参与分析案例的积极性。通过精心选择案例,为有效进行案例分析打下了基础,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能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提高他们运用金融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在被动的学习中,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会呈现消极的学习态度。而在案例分析法的运用过程中,则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获得有效提高。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分析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探究案例,有效运用学到的金融专业知识,通过分析有效掌握教材中的新内容,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启发,使课堂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高效进行。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要敢于放手,使学生真正发挥学习主人的作用,按照教师提出的分析要求不断深入探究,使案例的分析始终沿着主题,避免出现偏题的现象。在金融案例分析法运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案例分析方法在金融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在金融专业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选择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加深他们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分析案件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观看和看法,使他们有效掌握这些知识,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断思考和分析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