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范文第1篇

和煤矿打了20多年交道的黄生义,是冀南一家村办股份制煤矿的采煤工程师。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这家煤矿年开采能力为6万多吨,是当地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煤矿,被当地煤矿安监部门树为样板矿。但由于去年所在市的一家个体小煤矿发生了特大火灾事故,该矿和全市的其他煤矿一样,至今仍处在停产整顿状态。正常经营时矿上有500多名工人,由于一直停产,许多矿工都回老家去了。

“本地人除非经济上特别困难,一般是不愿意当矿工的。”这家煤矿的机电工程师胡贵中说,采煤是高危职业,而且下井又累又脏,大部分人做矿工都是因为生活压力比较大,急于挣钱。“因为做矿工毕竟能挣到比种地高出好几倍的收入。”

黄生义说,下井的工人一般都来自比较贫困的地区,比如四川、陕西、福建等省的山区。这些地区基本上靠天吃饭,除了种地的微薄收入,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大部分矿工文化程度不高,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上来。

在河北武安市一家煤矿做矿工的老吴告诉记者,他来自四川,今年42岁,家里有三个孩子,上面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在老家种地的收入,除掉吃喝,一年也就剩下不到2000元钱,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不够。老吴说,谁都怕死,谁都知道干这行危险,如果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也不会跑到煤矿做矿工的。

来自陕南的采煤工小张今年23岁,他说,在煤矿上班一般都是多劳多得,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曾拿到2000多元,在家乡,这个收入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巨日合镇的山坡上,远远近近分布着许多小型煤矿。巨日合镇一家小煤窑的技术员蔡志兴说,附近大部分都是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下的小煤窑,他所在的矿实际产量每年只有2万多吨。掘进、采煤等工序,用的都是最原始的方法,依然使用木头进行支护,矿工的劳动强度也很高。

矿工李福金今年27岁,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偏远乡村,通过老乡介绍到巨日合镇来做采煤工。他说,虽然做矿工很累、很危险,但在老家那边种地收入太低了,做矿工每年还能赚个几千块钱,足够养活一家人。

蔡志兴说,当地的自然条件不太好,种地的收成也不高,一般种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就100元左右,大部分家庭的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下,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种地。但是这里没有几家企业,农民打工也没有别的去处。如果到煤矿来做矿工的话,每年怎么说也能挣到5000元以上,而且是现钱。

李福金只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他说,他所在的煤矿一共有24名矿工,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附近的其他小煤窑也差不多,矿工大都没有多少文化。

是受害者,有时也是帮凶

矿主没能力也不多想安全投入,但不少矿工的自保意识极其淡薄

山东省兖矿集团南屯煤矿是1973年12月建成投产的大型现代化生产矿井,位于兖州矿区中部,经改扩建后年产240万吨,现已达到480万吨水平。老刘是一位在矿上工作了30多年的老矿工。说起煤矿工人的工作,这位老矿工最大的体会就是“苦、脏、累、险”。他说,下到井下,矿工要面临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垮塌等多种威胁。

煤矿把安全当作“天”字号的大事来抓,就是因为煤矿的“险”。下井后,除了石头就是煤,就连木头也可能伤人,随时都可能发生事故。老刘认为,煤矿事故多发,特别是小煤窑事故更多,原因有几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大自然条件的制约,是由煤矿地下作业的生产形式决定的。第二个方面是机械化装备水平不够,监测手段差,小煤窑尤其突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煤矿工人的整体素质偏低,有待提高。相对来说,大型煤矿矿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高一些,有些小煤窑的工人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些都是导致事故多发的原因。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近八年的河北省武安市武安镇副镇长石书军认为,煤矿事故的发生,许多时候也是由于矿工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和挣钱心切所造成的。由于煤矿一般采取效益和工资挂钩的做法,为了多挣钱,许多矿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一些矿主为降低成本而忽视安全的做法也不闻不问。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工既是矿难的受害者,也是矿难的制造者,成了一些黑心矿主的帮凶。

胡贵中说,由于小煤窑的矿工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收入,多干一天,就可以多挣一天的钱,有时候就会忽视安全隐患,“要钱不要命”。

采访中,许多小煤窑的矿工都表示,一般很少过问矿主对安全保障设施的投入,对违反安全规程的开采行为也比较漠视。“那是老板的事,我们想管也管不了。”一位矿工说,“就想着多挣点钱拿回家。”

因此,石书军非常希望唤醒矿工对于自身生命安全的自觉保护意识。他希望建立由矿工直选的煤矿工会组织,政府在保持现有的对煤矿监管政策与做法的同时,侧重于把煤矿监管方面的政策、知识等直接交给直选的工会、工人,支持工会依法维护矿工的安全权益,形成工人对煤矿安全的自下而上的监督。

石书军说,现在有些地方对煤矿的停产整顿,完全是“一刀切”的做法,一旦有个别煤矿出了事,整个地区的煤矿都要跟着全面停产。表面上看是为了遏止事故,其实是因噎废食,还挫伤了许多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的积极性。

矿工的技术和经验对于保障安全非常重要。比如,透水等事故发生前,都会有一定的征兆,有经验的矿工可以根据井下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作出判断,采取应对措施。而“一刀切”式的盲目叫停,导致矿工流动性激增,非常不利于矿工队伍的稳定,更谈不上矿工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经常、反复地全面停产,也给煤矿的生计带来了压力。有些煤矿为了减少亏损,常常在整顿期间私下里偷偷开工,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政策的不确定,给煤矿和矿工都带来了负担。一位姓王的矿工说,家里等着用钱,煤矿又老是停产,我们心里真是着急。没挣到钱,回家的路费都成问题。

谁来保障安全投入

矿工家属说,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福利

南屯煤矿宣传科科长杨茂伦告诉记者,煤矿如果在安全装备上的投入太少,就没有安全保障可言。南屯煤矿每年直接用于安全投入的资金就达1500余万元。象南屯矿这样的国有大型煤矿,工人的流动性比较小,比小煤窑要稳定得多。全矿职工一半以上是初中以上学历,年轻职工大部分是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南屯煤矿自从70年代末引进综采设备以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死亡人数大大降低,曾经创造了7年多无死亡事故的记录。

南屯煤矿综采队的秦鹏说,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老矿工,现在已经退休。他父亲在矿上工作的时候,条件比现在要简陋得多,比如支护,采用的都是单体支护,就是用一根根木头柱子或工字钢支起来;现在都是采用金属单体或锚支护,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安全系数非常高。

南屯煤矿掘进一区的成世明1979年就参加了工作,今年48岁,是一位老矿工。他告诉记者,要进南屯矿工作,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矿上提供的各项福利待遇都不错,而且安全设施很完备,工人在这里上班有一种非常踏实、安全的感觉。

蔡志兴说,个体小煤窑和国营矿不一样,国营矿的人员、资金和设备都有一定的保障,而个体矿人员流动太大,设备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投入。矿工的工资比国营矿要低,劳动强度和危险性却比他们更大。

个体煤窑的安全设备投入很少,就是有些基本的安全设施,也有偷工减料的情况。比如木头支护,按规程应该使用松木,但很多小煤窑为了省钱,就使用很便宜的杂木替代,支护的强度大大降低,抗压能力不够,就容易发生垮塌事故。

还有一些机械设备,比如通风机、井下风筒等,有些小煤窑为了省钱,往往使用一些质量不达标的次品,一旦通风不畅,就可能引发瓦斯爆炸。

有许多小煤窑,虽然各项许可证都有,但是没有专职的技术人员,没有规划,凭感觉开采,工人根本不懂作业规程。但是工人为了挣钱,也只能在矿主的指挥下乱采乱挖。有人为了多挣钱,自愿延长工作时间,体力透支后就更容易发生事故。

一位知情者说,小煤窑也会按照规定给矿工上保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给上的,一般都是象征性地上几个,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矿工的流动性也非常大,干一天拿一天钱,说不定哪天就走人,去别的地方了。

当记者问到在井下工作,是否担心安全时,秦鹏微笑着说,担心是肯定有的,在井下工作,主要害怕突发事故。但我们对矿上的安全设施还是有信心的,只要遵守规章,一般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矿上有一个安全监察处,检查人员在井下各处巡视,随时查找隐患,纠正违章行为,并且对这些行为进行暴光。秦鹏说他自己就有过因为小违章被处分的经历,被罚了30块钱的工资。“”版权所有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范文第2篇

2013年1月29日,山西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李小鹏正式当选山西省省长。位于太原市府东街101号这座古色古香的原“督军府”,正式迎来这9年里的第五位“新主人”。

一直以来,频发的安全事故让山西历任省长如履薄冰。就像一个怪圈,每一次新旧交替,接踵而至的安全事故总令履新者猝不及防。

2004年4月,刚当选山西省长两个月的张宝顺,赶上了临汾市隰县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1月,继任者当选,2月,晋城市寺河煤矿瓦斯爆炸;2007年12月,刚到山西三个月的代省长孟学农,遭遇105名矿工遇难的临汾市洪洞县瑞之源煤业特大爆炸案;2009年1月,王君当选省长,一个月后,山西屯兰矿难突发,78名矿工殒命。

新晋省长李小鹏也不例外,2012年12月省长后尚未满一个月,山西就集中爆发了5起安全事故。

“山西省长谁来干,临汾人民说了算”,这句坊间戏言意味深长。虽然省级大员的频繁调整有着复杂多样的背景,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年,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山西省长的政治生命。

张宝顺:率先启动煤炭有偿开采

2001年9月,时年51岁的张宝顺从北京空降山西,担任省委副书记。此前,张宝顺在新华通讯社任副社长,并有十余年的共青团工作经历。

2004年1月,时任山西省省长刘振华卸任,张宝顺“接棒”。在此期间,山西煤炭行业走出低谷,逐步回暖。也是这一时期,煤矿“多小散乱”的格局和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成为山西发展的硬伤,给山西带来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问题。由于煤炭形势好转,此后的“黄金十年”里,山西煤矿安全事故开始屡屡爆发。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密布于山西全境的小煤矿,彼时大多数是县级或县级以下煤矿,高峰时期超过1万座。虽然经过1998年开始的关井压产和治理整顿,该省煤矿数量已减少到4300多座,但年产量30万吨以上的煤矿仅占总数的8%。

资料显示,2004年山西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98,其中国有大矿0.12,地方国有矿1.28,乡镇煤矿1.91。乡镇煤矿是国有大矿的16倍。

在张宝顺的主导下,2004年1月山西省政府下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深化煤矿安全整治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对该省煤矿进行“资源整合、能力置换、关小上大、有偿使用”的原则和意见。

然而,从无偿到付费,矿权改革推进步履维艰,一度陷入僵局。转机出现在几个月后,突发的矿难加快了张宝顺的改革步伐。

2004年4月30日,隰县梁家河煤矿发生特大安全事故,造成36人死亡。张宝顺当场拍板加快启动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改革,并将临汾市确定为“煤炭采矿权有偿使用”试点城市。

张宝顺担任省长的2005年,山西先后又发生了死亡72人的朔州“3·19”矿难,以及死亡37人的繁峙义兴寨金矿爆炸事故。

2005年7月,张宝顺转任山西省委书记,直至2010年5月调任安徽,张宝顺在山西任职近10年时间。担任书记的5年里,张宝顺先后与三任省长搭过班子,所幸没有为矿难所累。

张宝顺

2004年1月任山西省代省长;同年2月当选省长;2005年7月至2010年5月任山西省委书记。

张宝顺在山西任职近10年时间,担任省委书记的5年里,先后与三任省长搭过班子,所幸没有为矿难所累。

:终结9万吨以下矿井

在山西,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都颇有人缘,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2005年从湖南调任山西的,曾给山西各级官员与百姓带来无限期许。由于担任过特区深圳的市长,山西各界希望思维超前的能开启山西民智、扩大对外开放,以扭转山西“傻大黑粗”的形象。

作为欠发达地区,山西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与该省封闭、落后的观念令夜不能寐,希望早日“破题”。在深思熟虑后,“走出去,引进来”被作为重要的施政目标提上案头。

在任期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招商引资狂潮,先后在香港、上海、广州三地举办了“港洽会”、“沪洽会”、“珠洽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投资氛围日趋浓厚,彻底扭转了外界对山西“把外商打成内伤”的误读,山西招商引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然而,大开放并没有让矿难止步。担任省长的两年,是山西矿难的高发期,相继发生了数起特别重大事故。其中2006年发生的大同市左云县新井煤矿井下透水、晋中市灵石县蔺家庄煤尘爆炸、大同煤矿轩岗焦家寨瓦斯爆炸三起事故,分别造成56名、53名、35名矿工死亡。同时期,一次性死亡20人以上的事故也层出不穷,在全国产生了恶劣影响。

为了遏制矿难频发,先后提出煤炭产量“零增长”、打响“三大战役”(关闭非法小矿;关闭9万吨以下小矿;整合20万~30万吨中型矿,上马一批现代化大矿),并正式了省长令——《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

2007年5月,洪洞“黑砖窑”事件爆发。舆论重压下,代表山西省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检查,并向受害者家属致歉,向山西全省人民检讨。

4个月后,已到文化部任职的没有赶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产业博览会”的召开,这是山西首个国际性的展会,也是倾力促成的山西省“重大工程”。当天主持开幕式的是他的继任者。

此后,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挫折——被撤销中央委员、两年。2011年2月,再获起用,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颇具戏剧性的是,的继任者孟学农复出前也在该办担任副主任。

无官一身轻的两年里,远离官场,闲云野鹤般藏身于广东、北京两地的图书馆,著书立说,写下了广受赞誉的《社会主义五百年》。去年12月,广东一家媒体刊发了的署名文章《图书馆可以助人疗伤治病》,这是他两年来首度向媒体表露心迹。

2005年7月任山西省代省长;2006年1月当选省长,2007年9月调离。

2005年从湖南调任山西的,曾给山西各级官员与百姓带来无限期许。

孟学农:因非煤矿山特重大事故去职

2007年9月,在历经4年的沉寂后,因SARS疫情去职的原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复出,担任山西省代省长。没有人能料到,一年后,孟学农会再度去职。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

总想总想把她遗忘——

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

还有那3700万老乡……”

2009年7月,赋闲在家的孟学农将这首诗作——《心在哪里安放》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引起强烈反响。

许多人在网络发帖,赞赏孟学农的斐然文采,山西网友留言祝福“老省长幸福安康”。但是,诗作背后,他那种复杂的心情无人能体会。

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54人死亡、34人受伤的重大人员伤亡。

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人员的处理,其中,时任省长的孟学农引咎辞职。

因经历丰富,孟学农也曾被山西官员寄予厚望。直到现在,山西众多官员仍然怀念这位“稳健、正派、谦和”的前省长。

孟学农虽是煤炭领域的外行,但安全生产的弦却一直在他脑海里紧绷着。其中有两起事故先后给孟学农敲响警钟,一是死亡105人的洪洞瑞之源煤业特大爆炸事故,还有一起是死亡34人的孝义安信煤业井底爆炸事故。

洪洞矿难发生后,时任代省长的孟学农要求严打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采、超能力超定员开采等违法非法行为,并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重组、股份制改造和托管工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的实施意见》。

在山西的一年时间里,孟学农高度重视环保、旅游以及治超等工作,全面启动了山西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省城建筑,为提升山西新形象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0年1月24日,孟学农再度复出,担任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书记;2012年兼任中直机关党校校长,这一年他已经63岁。

孟学农

2007年9月任山西省代省长;2008年1月当选省长,2008年9月引咎辞职。

2009年7月,赋闲在家的孟学农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诗作《心在哪里安放》,引起强烈反响。山西网友留言祝福“老省长幸福安康”。但是,诗作背后,他那种复杂的心情无人能体会。

王君:山西步入大矿时代

2008年9月,刚刚履新国家安监总局局长6个月的王君临危受命,接替孟学农担任山西省代省长。

王君,山西大同人,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煤专业,毕业后在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担任技术骨干,并最终擢升大同矿务局“掌门人”。这位大同矿务局走出的专业人士,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胡富国之后主政山西的第二位本土省长。

担任省长的4年里,王君暴风骤雨般地在山西推行煤炭资源整合与煤炭企业重组工作,煤矿“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得到根本改变。

经过三年的力推,山西全省矿井数量由 2598 处减少到 1053 处,办矿主体由2200 多个减少到 130 多个。形成了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多元办矿格局,资源回收率由平均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5,山西开始步入“大矿时代”。

这项发端于2008年的煤改,曾被外界质疑为“国进民退”,广受诟病。山西煤改一度带来山西经济的停滞发展,多达上千亿元的民间资本撤离山西,有人将那一时期山西的政令归结成“安全不生产,科学不发展”。然而,中央高层对山西的改革路径充分肯定,并希望在全国推行山西模式。

“大矿时代”同样不能杜绝矿难的发生,显著的变化就是事故主体开始“从小到大”转变,集中到了大集团身上。

2009年2月22日凌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所属的屯兰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 导致78名矿工遇难。发生事故的煤矿是号称“年产400多万吨原煤,没有一块带血的”现代化特大型矿井。该矿从2004年起,一直保持着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纪录。

另一起被誉为“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矿山救援史上奇迹”的事故发生在2010年3月28日,中煤能源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资组建的华晋焦煤集团公司所属的王家岭在建煤矿发生严重透水,153人被困井下,最终成功救出115名矿工。这个结果就连一直在王家岭煤矿通风大巷指导救援的王君都不敢相信。

由于在煤炭改革上的全身心投入,山西许多官员将王君称为“煤炭省长”。事实上,王君主政期间,对民生问题颇为关注。

2009年初,山西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建制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此后,又用两年时间,实现了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的“五个全覆盖”。这是近年来山西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一项民生工程。

2012年12月,60岁的王君离开家乡,荣调毗邻的另一个煤炭大区——内蒙古,担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有分析人士猜测,高层如此安排是希望王君将山西煤改模式复制到内蒙古。

王君

2008年9月任山西省代省长;2009年1月当选省长;2012年12月调离。

由于在煤炭改革上的全身心投入,山西许多官员将王君称为“煤炭省长”。

李小鹏:安全生产“从负做起”

“此时此刻,我们还要向先后领导本届政府、为山西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孟学农同志、王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1月23日,山西省代省长李小鹏在山西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特别提到了自己的两位前任。之前,历任省长的格式化报告中从没有这样的“点名致谢”。

当天,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6453个字,用时86分钟,李小鹏的语速明显也要快于几位前任。

2008年5月,有着“亚洲电王”之称的李小鹏弃商从政,离开华能国际电力,出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分管建设、商务、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工作,排名政府领导的第三位。

两年后,李小鹏晋升常务副省长,分管领域有较大延伸,除负责山西省政府日常工作外,另外增加了财税、金融、民政、国土、应急管理、人民武装、重点工程共7项内容。

“强势、果断、严谨”,一位接近李小鹏的政府人士如此评价。事实上,李小鹏的低调也被媒体众所周知,在山西近5年时间,李小鹏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

按照惯例,山西新当选的省长都要在第一时间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而此次李小鹏换了一种更务实的方式——2013年1月29日,新一届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选举产生后,李小鹏随即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当前重点工作。

与之前的几任省长不同,李小鹏是唯一一位从副省长晋升至省长的,且在之前近5年的省政府分工中,从来没有分管过煤炭与安全工作。

2012年12月25日,山西吕梁山隧道事故出现瞒报,刚刚出任山西省长的李小鹏表现得非常震怒、惊讶。时过6天,山西长治又出现苯胺泄漏污染水源迟报事件,在北京的李小鹏听闻此事,立即连夜赶往事故现场。

从2012年12月25日起,在短短20天内,山西相继发生了5起安全事故,令沉稳的李小鹏寝食难安、如坐针毡。

2013年1月8日下午,山西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有关企业、地区负责人分别在阳泉、长治、临汾等分会场,就近期本企业本地区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作出深刻检查。

近40分钟的时间里,刚从长治事故现场赶回太原主会场的李小鹏表情严肃,不时提笔速记。会上,李小鹏语气沉重:“现在我们不是从零做起的问题了,是从负做起,所以大家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我们必须怀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

也许在那一刻,刚从王君手中接过安全生产“接力棒”的李小鹏,开始真实地体会到了“晋官难当”的滋味。

李小鹏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范文第3篇

摘 要 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燃料,被广泛的运用到生产工业,给工业带来巨大的生产量。在煤炭资源面临新形势时,加强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对养成职工的安全生产习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长远目光来看这对企业的今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安全生产 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 途径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煤炭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逐渐的成为了支柱型产业。对于抓好煤矿的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重要方针,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正确的引导职工形成安全生产的惯、安全生产行为,积极的学习安全知识。

安全生产需要合理的命令和制度,用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让职工“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然而刚性管理不能体现出人性化特点,还要在进行刚性管理的同时添加一定“柔性”管理,刚柔并进这样就变得具有灵活性的管理机制。这里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把人身安全、家庭责任和社会融为一个整体,使得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安全意识与行为。同时,井下的地质复杂多变,系统繁多,制度规定无法全部把这些包括进来,在井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制度规定也不能一成不变。在井下有时候出现的情况需要靠人来临时去决定解决,这就需要去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被动化主动,逐步由刚性制度管理向刚柔并济型管理转变。

一、实践中煤矿安全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方式

(一)誓词提示

把煤矿企业安全核心理念进行精炼成誓词,用誓词来对“生命至高无上”予以深刻诠释,誓词是一种动力、是一种信念。在煤矿生产工作前,组织工作人员用誓词来提醒职工自己要对这一种庄重的承诺,用一个颗坚定的决心来付出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来兑现诺言,加强员工责任感,起到约束自身行为,长此已久,安全誓词会慢慢的深入人心,提高了安全生产的保障。

(二)技能提升

煤矿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的熟练度和业务水平的高低,都会对生产安全的效率起到影响,对煤矿生产工作人员实施岗位技能的培训与提升,通过岗位培训、专业培训、自主知识问题等,让煤矿工作人员由理论到实践都得到稳步的提升,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岗位技能,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三)警示教育

将煤矿中发生的案例制成图版,让生产工作人员感受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定期的播放煤矿安全警示片,通过对安全事故的讨论与分析,找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使生产工作人员从中受到提醒,避免做出类似的安全事故。

(四)责任连带

因煤矿生产人员违规操作而引起一定的事故时,除了追究本人责任外,还要追究其班长、队长等相关人员的责任;如造成安全事故时,责任连带也要随着事故的升级而升级,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形成一级对一级安全负责的体系保障,从而加强了上下级之间安全联保互保的责任,煤矿安全生产得到了保证。

(五)环境影响

职工在煤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容易直接或间接性的影响职工的安全心态,因此,建设安全质量标准的煤矿,让职工感受到良好的矿区与井下工作环境,唤起对生活的热爱,使职工不断的提高对安全的意识和行为。

(六)亲情感染

亲情是世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家里的妻子儿女期盼着职工的安全,职工何尝不是盼望着家里,这份重大的责任可以发挥出让职工自我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应该让亲情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用亲情的网让安全成为职工的自律行为。

二、新形势下创新煤矿安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对于煤矿安全文化是个跨领域的系统工程,它包涵了理念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试听识别系统、组织架构系统等。同时煤矿党组织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优势,可以利用网络、电视、杂志、等进行安全文化的宣传。在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去创新,用职工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一般情况下可以在职工们喜欢去休闲娱乐地段、煤矿的主要街道等进行布置宣传,这些地方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能够将安全生产意识不知不觉的进入职工的内心里。让职工无时无刻的体会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为了让安全文化理念重返发挥,就要结合井下职工的在生产中的实践行为与心理状态来进行总结,从中提炼出对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价值观、警句等理念。

建造安全文化的长廊。煤矿生产过程中,都会存在井下与井上的通道,这是职工上下井的主要通道,可以在此展开对安全生产的宣传,要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策划出具有感染力和警示力的特色安全文化长廊。长廊必须具有深刻寓意、引人警醒,能对职工达到安全教育的结果。

三、结语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安全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进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站在新形势的大浪潮里,需要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员工政治思想工作两手抓,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需要煤矿党组织加强安全文化制度的落实性,将各项制度执行到位,保证安全文化发挥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冬.试论煤矿安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7).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范文第4篇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同时,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又居世界首位。面对令人揪心的煤矿安全状况,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倍加重视,曾一次又一次召开会议,商讨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办法,先后制订出了一系列关于煤矿安全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仅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面时又兼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这一举措,便是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重视的又一佐证。就在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矿难还不到一月之前,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并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更是充分显示我国政府对煤矿安全的高度重视。然而,从中央到地方如此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的情况下,特大矿难事故为什么仍然接二连三发生?

了解煤矿工作的人都知道,煤矿生产是在数百米深的矿井下。生产中,面临瓦斯、煤尘、顶板、水、火等五大灾害。而这五大灾害中,有的是人为因素,但更多的却是矿井下工作条件和生产环境因素。其灾害危险系数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酿成死亡事故。为减少和消灭灾害所造成的事故,或每当事故发生之后,我国多年来的经验作法是:政府工作和媒体舆论及各煤矿重心都放在抓好管理,即“治人”上,大力抓紧抓好人的管理,抓责任制的落实,抓监督,抓整顿等等。而对煤矿煤井下工作条件的改善和生产环境的治理,即“治矿”,却很少涉及。抓好抓紧人的管理,抓落实责任制,抓督促,抓整顿的“治人”的方法,当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对解决矿井下改善工作条件、治理生产环境的安全装备和安全设施的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善。多年来积累不来的巨大的安全投入的欠帐。使其灾害的祸根始终潜伏在地层深处,并一触即发。因此,偏重于管理上的“治人”,而疏于改善工作条件,治理生产环境的“治矿”,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有关专家指出:多年来,我国国有煤矿困难企业多,而这些企业问题突出,使得煤矿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缺乏保障。具体表现为:我国国有煤矿大多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勘探资料不真实,会计师计算水分太大,构造控制不足,生产资金缺乏,后天又难以弥补;建井较为仓促,多数是急于解决能源供应紧张即匆忙上马,尤其是南方的许多矿井,其目的是解决“北煤南运”而建,建井时,工程系统不全,装备不足,缺少资金,难以进行改造;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的煤矿已经普遍到了50岁的“高龄”,其设备陈旧、老化,安全性较差,缺乏资金,无法更新;多年来煤矿市场不景气,矿井只能维护简单再生产,缺少资金对安全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完善和配套;有的矿井装备起点低,缺少资金进行整改;一些国有煤矿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改革开放中,上级部门要求企业亏损逐年减少,最后实行自负赢亏,然而,经营中却十分困难,职工工资都无法保证,直接加大了安全投入欠帐;国有煤矿以承包集团形式租凭、承包独立核算方式经营,承包集团受利益的驱动和本届班子政绩的影响,少投入、多产出,采煤挑肥减瘦,后续工程尽量少做或不做,设备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不进行及时补充;地方国有煤矿挂国有名号,实为个体经营,杀鸡取卵,安全投入无法保障;乡镇煤矿更是急功近利,争取尽快收回投资,取得丰厚汇报,哪里还管得上安全投入。“舍得花钱买棺材,却舍不得花钱买安全设备”的一位煤矿董事长的话,就是催人深省的真实写照……凡此种种的安全投入欠帐,给煤矿安全埋下了“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人民财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据今年年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向媒体披露,我国仅国有重点煤矿在安全工程,安全装备和安全设施方面投入的欠帐就高大500亿元之巨。加上国有其他煤矿和乡镇煤矿的安全投入欠帐,那就会是更令人吃惊、更令人担心的数字了。面对多年来积攒下的十分可怕的债务,在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并不能设法及时偿还的情况下,偿还途径将是人民的财产和矿工的生命。这决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危言耸听,历史已经作了无情的极其深刻的解答说明。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范文第5篇

实力篇

煤炭企业进入市场初期,红菱煤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种困惑、挑战、压力纷至沓来……然而,有着“特别能战斗”光荣传统的红菱人没有被困难吓倒,在“同心同德、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感召下,一项项促发展的项目在全力落实,一道道制约发展的难题被不断破解,企业迎来了“柳略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天地。

2003年首次实现盈亏持平,终结了原煤年产量在八九十万吨徘徊的历史,首次突破矿井设计年产量150万吨的大关。红菱煤矿现已实现了综采、综掘、高档普采的机械化生产格局,践行掘进和精煤发展两大战略,“一井一面”的高效矿井成为现实,一座洗选能力达200万吨的现代化洗煤厂投入生产,实现了红菱人自主洗精煤的梦想!企业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跨越。经济效益逐年攀升,职工收入逐年递增,人均年收入跃升至4万余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红菱煤矿相继开展了“强三基、创一流”、“创造新业绩、建设新红菱”等主题窦践活动,矿领导班子凭着夸父逐日般永不停歇的精神,以开拓务实的工作作风,凝聚成了一支极富生命力、战斗力的优秀团队。红菱煤矿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邵令文、全国煤炭系统最佳采掘队长高升、集团公司劳模标兵刘海军等一大批典型群体,矿区群星荟萃,熠熠生辉。

平安篇

安全生产是煤矿永恒的主题,红菱煤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方针,把构建平安和谐矿区作为发展目标。红菱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45个矿井之一。经过反复探索实践,总结瓦斯治理的经验教训,红菱矿提出了“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的瓦斯治理理念,并被编入《煤矿安全规程》,在整个煤炭行业推广。极薄煤层保护层开采和密集钻孔瓦斯预抽技术成果,先后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十一五”国家瓦斯治理示范项目。红菱煤矿不断加大科技兴安的力度,瓦斯自动监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十一五”期间安全投入资金达29811.61万元。

“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红菱煤矿领导班子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大力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主要领导带队,分期分批三次到山东枣庄煤业集团、五次到铁煤集团参观学习标准化建设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打造了被誉为“平安大道”的西区轨道大巷、西三区一680大巷等一系列精品工程,精品岗位现已建成136个。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红菱煤矿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矿领导坚持深入井下跟班带班,落实“四个责任”、做到“四个首先”。以开展准军事化管理培训为先导,建立和完善职工行为规范,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建立了远程教育网,系统培训职工9000余人。“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安全文化广场”、“重奖三无班组”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职工的自觉安全意识……“生命高于一切、安全永远第一”的旗帜在红菱煤矿迎风飘扬!

创新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矿井以科技兴矿为先导,先后引进了国内先进的综采和综掘装备。大采高一次采全高(5m)的综采回采工艺、综采工作面扇形开采技术、并联顶粱液压支架等采掘高新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主井PLC电控系统和副井信号系统自动化改造成功,为红菱煤矿发展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激励职工科技创新、小改小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红菱煤矿建立了以员工名字命名科技成果制度。先后命名了“邵立彦电缆吊挂装置”、“郝凤国综采安装液压起吊设备”等360项小改小革科技项目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并确立了季度和年度表彰奖励制度,有效鼓舞职工的创新热情。

红菱煤矿创新管理理念,打造出了“管理精细化、质量标准化、行动军事化、经营市场化、学习工作化、环境生态化”的“IMT”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体系。2009年,数字管理软件被应用到矿井生产设计和矿井管理,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精细化数字管控平台、全面预算管理使矿井的生产和管理日趋科学化。搭建了党内信息交流、传播的平台《红菱党建网》,企业的整体工作实现了全面跨越。红菱煤矿拾级而上,步步为营,渐入佳境。不断领略无限风光!文化篇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新的世纪,用文化管理企业,已成为当代红菱人共同追求的目标。“真诚做人,认真做事、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在红菱煤矿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和提升。

红菱煤矿整合文化资源,确立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形成了安全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体系。文明窗口、文明单位竞赛,全面推进了文明煤矿建设。《红菱矿工报》、井口大屏幕、有线电视网等宣传阵地将企业的文化魅力渗透表里,历久弥香,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谁占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主动。红菱煤矿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一大批青年矿工先后被输送到各类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取得各级技术职称和各类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已成为员工新的时尚。建立“绿色通道”――学习型企业活动蓬勃兴起。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型区队、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职工教育体系,请专家来矿辅导讲座、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职工技能大赛,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空前活跃。“走进红菱同唱劳动者之歌”大型文艺节目、赢奥运青春长跑、夫妻拔河比赛、职工大合唱、职工书画展、家庭才艺PK大赛、中老年太极扇等都是职工嘴里津津乐道的活动。一个文化飘香、生机盎然的新红菱呈现在人们面前。

和谐篇

红菱煤矿党政班子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职工代表大会、矿务公开制度、建立矿长接待日、开展系列阳光工程,企业处处彰显了“阳光”、“和谐”的魅力。

红菱煤矿从构建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人手。创建了一个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家园式”矿区。矿井不断改善“两堂一舍”、职工医院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水平,让职工感受到家一样的情怀。井口温馨水吧。让职工随时喝到冷热饮料,职工生日都能收到矿党政工青的亲情祝福和一份精美蛋糕。矿区各种果树园林同甬道廊亭相映成趣。形成了“五园争辉”新景观。工业广场和生活区供水、供暖、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建成新型物业小区――“红菱人家”。矿区处处鲜花怒放、鸟鸣燕舞、风景如画,使职工逐步感受到“体面劳动、尊严生活”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