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范文第1篇

一、各类新区域规划推出的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成效明显。但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相继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横琴岛等10多个区域规划性和指导性文件,出台速度和力度都前所未有。

中央如此密集出台区域规划有三个主要背景:第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重视。此时正值区域发展的高潮,已经由过去重视产业发展转向重视空间布局的优化。第二,中央与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区域规划的实施中,既有中央从全局性利益考虑,也有地方利益的驱动,但是,很大程度上是中央与地方合力的结果。在新区域规划中,不是要给地方区域多少政策优惠,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第三,目前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重要转折时期,由主要依靠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两个地区的单极驱动逐渐转变为依靠多元化驱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依靠包括中西部在内的更多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来支撑。

透过2009年我国密集出台区域规划之现象,探究其出台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和内部来分析。从外因来分析,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外市场萎缩,传统外贸依存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尤其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冲击最大,这就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极,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寻求新经济增长点不仅需要依托于产业发展,也需要依托于区域发展。从内因来分析,以国家全局战略为维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增长的方式却存在着土地粗放利用、资源开采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从长远来考虑,需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因此,在“十二五”规划来临之际,中央政府深谋远虑,在全局上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和效益迈进。以各区域自身发展需求为维度,我国各个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现在面临着进一步提升的任务,这就需要更长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构想。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政策刺激下,这些地区发展较快,具有了升级腾飞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出台的规划是这些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也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

二、各类新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与重要意义

新区域规划和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需要从三个层面去认识:一是着眼于不同区域的发展规划,一方面要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要推动包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继续加快发展、率先开发开放;另一方面,要推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前者包括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指导意见、关于珠江三角洲发展改革规划的纲要等,后者包括关于促进广西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宁夏发展的意见等。二是着眼于落实国家提出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比如资源节约型战略、环境友好型战略、产业转移战略等。这些方面,包括国家已经颁布的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建设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以及最近的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大家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这些规划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密切相关。三是基于国家深化开放合作的需要来制定,比如海峡西岸规划的制定,是基于发展两岸关系提出来的(范恒山:《区域规划和文件体现三个战略指向》,省略/,2010年1月)。

国家密集出台各类新区域规划,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深层意义。一方面,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措施的出台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加快了规划批复的步伐,客观上对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更是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变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另一方面,新区域规划体现出中央政府在干预区域经济政策上思路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年经济特区的设立,是由中央直接决策、统一实施的,是国家战略,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战略;而如今这些区域开发规划,更多的是由地方政府主导,上报中央政府批复,使之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区域开发战略,更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轮中央政府批复的区域规划,并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运用得当会产生更大的效应。

当然,作为国家层面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央政府肯定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大型工程项目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开始从“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区域开发模式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于制定未来区域规划的新理念。

三、新区域规划将重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首先,新出台的区域经济规划有利于促进东南沿海的产业升级,促进空间布局的优化,构建新的经济布局,使我国区域经济版图更加细化,区域经济增长点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展开,不仅构建了区域经济的点面结合、左右联动的格局,而且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次,新区域规划进一步保持了“面朝大海”的趋势,从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到包括辽宁沿海区域和滨海新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等等,全国沿海将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到2020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沿海的整体经济框架将形成。而这样的转型将会体现在区域经济的板块轮动上(陈栋生,《沿海经济区将连成“金项链”》,省略/,2009年1月)。最后,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和已有的增长极肯定会有一定的联系或部分重合,如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有望成为具有强劲增长势头的新增长极,北部湾和海西区是南部沿海地区的新增长极,西南的成渝地区,西北的关中――天水地区,中部的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地区,都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地区。由此可见,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

实施新区域规划、重构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同地区的区域规划在产业选择方面有所雷同,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政府承揽了过多的事务,等等。

诚然,对于那些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大体相当的区域,规划内容上有些相似或相同,是难以避免的。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此外,规划是战略性、导向性的,关键看这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否合理,这就要求从国民经济乃至国际经济的范围,确定本区域的分工地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尽量避免把中央政府批复规划视为一种“政策待遇”,各地都要普惠到,争戴一顶“帽子”。如果每个区域都由中央政府批复一个规划,这是不现实的,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区域规划,要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实现“竞合”双赢。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是矛盾统一体,不能截然分开,人们称之为“竞合”,在竞合中实现双赢。事实上,已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就包含跨区域的合作,如关中――天水经济区就跨越两个省级行政区,也就是说中央一直在努力推进区域合作。可喜的是,地方政府现在也认识到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形成了一些地方首长的定期协商机制,如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有些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自主建立了利益补偿机制,还有些地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等领域展开了实质性区域合作。但是,必须指出,现有的区域合作都是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缺乏企业为主体的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区域合作,这一模式是有待突破的。

综上所述,新区域规划走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基础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体现了我国更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集约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

区域经济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规划;空间重组;资源调配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1-0027-03

一、循环经济概述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在宇宙飞船理论中提出的。他从宇宙飞船的启发中得到了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宇宙飞船是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会因为资源耗尽而毁灭。如果人类发展经济还是向原来那样不合理的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一旦超出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唯一延长的方法就是重复利用宇宙飞船的资源,如:分解呼出的CO2为氧气,分解出尚有营养成分的排泄物为营养物质再利用,尽可能少的排放出废物。人类经济发展也一样。所以,人们必须采用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既能保护现有资源环境又能发展经济,突破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经济发展模式,采用新型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利用现有资源,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工业技术水平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人们必须通过大范围开采地球资源,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长足进展。这种依靠消耗资源带动发展的模式,导致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在严峻的资源环境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循环经济理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972年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指出: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资源将制约直至最终将使发展停止,而达到增长的极限。其中“人均自然资源利用”一节中提出要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持环境的全球均衡。

1983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着手研究没有极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于1987年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着重指出了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循环使用自然资源,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我国循环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面临着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与自产资源越来越少的窘境;我国资源总体的特点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总体质量不高,贫矿多而富矿少。其次,绿色壁垒成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限制性因素。全球变暖、臭氧空洞、能源危机等世界性环境问题的存在,使世界各国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环境问题为要挟,限制对我国一些产品的进口,使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为了克服上述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受到人们的重视。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传统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模式仍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落后等问题……本世纪的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

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使得城市地区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住宅区与工业区混杂等问题,而相应的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诸如:“空心村”现象、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量农田被荒废的现象。面对城市与农村存在的双重困境,人们意识到仅仅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城市规划已经不仅不能协调农村与城市之间出现的困境,甚至于连城市内部自身存在的问题都不能够解决。只有从更大的区域出发进行规划,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城市空间而从区域层面出发的区域规划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933年在《雅典》中提到:我们不能将城市离开它所在的区域单独研究,因为区域构成了城市的天然界限和环境。在《雅典》中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一致性。

1977年《马丘比丘》中指出: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的基本动态一致性,并要明确邻里与邻里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其他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更加明确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920年5月德国成立的鲁尔煤矿居民点协会是德国区域规划开始的标志,该会编制鲁尔区《区域居民总体规划》开创了区域规划的先河。

1944年英国学者艾伯克隆比主持编制大伦敦区域规划,成为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的大胆尝试,标志着区域规划走向了繁荣。

三、制度层面上循环经济对区域规划的影响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是相互促进的,循环经济对区域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促进区域规划和谐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良好的区域规划是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保障。

首先,从区域规划的发展动力来看,传统区域规划以建设与经济发展为核心,近年来随着循环经济思想的推广,区域规划中逐渐融合了 “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等新理念,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引下,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等规划建设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代城市建设大都从循环经济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保障系统等多方面构建新型生态体系,而不是以往仅仅考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其次,在规划内容与手法上,将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文化历史、弱势群体等的保护,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共享、污染物集中排放与处理,以及节能小区等课题的研究与落实。

再次,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不仅从原来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法、比较法以及综合法等出发,而且越来越多的引用生态学理论与分析方法。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建立自己的生态数据库,“生态位势”、“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健康”、“生态补偿”、“生态功能分区”等理念将被广泛普及,并将对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思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态型规划的程序和内容也将逐渐规范化、系统化、定量化,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也将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立足企业循环经济的企业空间重组

企业循环经济就是在企业层面实现小循环,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物料和能源的使用和废物的排放。从单个企业出发保护区域环境,为区域的规划打下良好基础。这样,区域规划就可以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不用受制于污染企业的布局,为区域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山东高唐的泉林纸业集团,通过发展中水回用,以及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实现了企业的循环经济,保护了区域的环境,为区域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重污染企业而言,实行循环经济会对其布局产生很好的效果,实行循环经济后,由于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小,故其分布范围有了更大的机动性。对于整个区域而言,区域规划的制定也具有了灵活性,使本应布局工业企业但由于环境问题不能布局工业企业的地区,实现企业的空间重组。

五、立足园区循环经济的园区内部布局重组

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在这个层面上,就可以通过在区域内建设工业园区,将区域内的企业转移到园区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区域规划提供指导。

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最为典型的是丹麦的卡伦堡模式。园区中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热电厂为核心,其他企业利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废热等其他废弃物进行生产,在节约了原材料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卡伦堡模式是企业为了使成本降到最低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园区,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以及整个区域规划是自上而下逐步推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府鼓励或者提供一定优惠条件,通过规划形成一定的循环经济园区,促使企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园区层面的规划实现循环经济后,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目前,如火如荼展开生态园区的建设正是基于对循环经济的考虑,正是借助自上而下的区域规划这一优势,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现在很多开发区的初期规划就只包含一个供热中心,打造企业发展的成本优势。

六、立足区域循环经济的区域资源重新调配,供求体系的重新构建

立足城市、城镇、农村的整体循环经济体系,以区域规划为手段,实现区域内城市和农村融为一体的资源供求体系。改变以往城市工业中产生的废弃物在郊区填埋焚烧的局面,实现工业废弃物到农业肥料的蜕变。在区域层面上,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产业链。比如:居住区所需要的日常能源,由家禽粪便、农业废弃物、林业木屑及家居废物提供;居住区剩余而处理后的生活粪便提供农田所需要的有机肥料。

在我国区域规划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环境中,需要上一级的政府部门进行干预,制定大范围的区域规划,而不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单独进行各自地区的区域规划。上级部门制定该大区域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为下级主管部门制定区域规划提供指导性思想。

七、小结

循环经济和区域规划都是在资源环境出现问题后,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方法,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内容。如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区域规划;如何在区域规划时更好地考虑循环经济,以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如何使这两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个规划者的心声。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考虑区域规划问题,在区域规划中更好地落实循环经济,无疑是促成这一愿望的关键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循环经济知识读本》编委会.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读本[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4]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区域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5] 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区域经济规划范文第3篇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区域经济规划范文第4篇

一、空间布局

(一)“一主”

主要指以台湾作为带动海峡经济区发展的龙头,提升海峡经济区的外向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依托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两岸直航试点口岸等多个台海两岸合作平台,利用当前台湾执政呈现的两岸经贸合作的良好前景,大力拓展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灵活多样合作,保持两岸经济联系的持续稳定和日益加深,特别是加大对海峡经济区大陆区域的经济合作,真正发挥海峡经济区的龙头作用。

(二)“一副”

主要指福建沿海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四个市。从区位上处于台海经济合作的最前沿,目前又是海峡经济区大陆部分与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今后应进一步拓展对台经济联系的广度、深度和规模,扩大与福建省内其他区域以及周边地区的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密切四个地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联系,不断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成为海峡经济区的副中心,对接台湾产业转移和拓展经济合作的排头兵。

(三)“三组团”

主要指福建宁德、南平东北部以及浙江温州、丽水组成的东北组团;福建南平西部、三明以及江西鹰潭、抚州、上饶、景德镇组成的西北组团;福建漳州、龙岩以及广东梅州、潮州、揭阳、汕头组成的西南组团。东北组团应进一步密切与海峡经济区“一主一副”的经济联系合作,向外对接长三角地区,成为海峡经济区连接长三角的前沿地带。西北组团多为流域上游地区,应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为海峡经济区“一主一副”中心地区的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同时,也是海峡经济区拓展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和市场优势的重要纽带。西南组团应加强与“一主一副”以及相互之间的航运、产业等方面的分工合作,建设成为海峡经济区连接珠三角的重要桥头堡。

二、主体功能分区

(一)优化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台北、福州、厦门、温州等市域内部分人口密集、城镇集中、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区域。这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出现下降,不同程度存在开发强度过高、人口和城市拥挤、生活空间紧张、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需要实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人口转移等战略调整。

(二)重点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台湾沿海、海峡经济区大陆沿海、福建与江西交界部分等区位条件好、地势相对平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区域。这些区域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发展条件和潜力较大,主要表现为一些开发园区、工业团地、城市新区等形式,需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开发项目的建设布局,不断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

(三)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台湾岛中央山脉、阿里山、玉山;福建武夷山、杉岭、戴云山;浙江雁荡山、洞宫山;江西怀玉山;广东莲花山等山系及周边地区。这些区域多为高山峡谷,生态功能相对脆弱,容易爆发泥石流、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而且,又处于江河上游地区,也是重点森林植被保护区,对于沿海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应制定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产业和人口外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四)禁止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台湾、海峡经济区大陆地区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等法定保护区域。这些区域一般具有明确的边界范围,设立有相关的法规条例和主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统一监管和分工协调,严禁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开发活动,强化生态和文化保护功能。

三、城镇体系

(一)一级:外向型中心城市

主要包括台北一个城市。台北市目前为海峡经济区人口和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常住人口262万人,外来流动人口140万,总人口超过400万。2006年台湾GDP 2.49万亿元人民币,按照台北GDP约占全省20%的比例估算,台北市GDP总量大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今后台北应继续提升经济、贸易和交通枢纽中心地位,扩大在外向型经济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加快建设成为带动海峡经济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城市。

(二)二级:区域中心城市

主要包括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汕头、温州、高雄、台中、台南等城市。这些城市市区人口大多在100万以上,位于沿海地带,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功能相对完善,具有相对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今后一方面应立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参与国际经济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与海峡经济区其他区域的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密切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加快建设成为支撑海峡经济区对外开放和快速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三级:区域次中心城市

主要包括漳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丽水、鹰潭、上饶、抚州、景德镇、梅州、潮州、揭阳、基隆、新竹、嘉义等城市。这些城市市辖区人口多在100万以下,区位条件相对不占优势,位于山区和流域上中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受到限制,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今后应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完善城市功能,扩大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建设成为支撑和保障海峡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区域次中心城市。

(四)四级:重点城镇

主要包括福清、长乐、邵武、武夷山、永安、石狮、晋江、龙海、漳平、福鼎、龙泉、瑞安、乐清、兴宁、普宁、贵溪、乐平、德兴等城市。这些城市多为县级市,人口在20―50万之间,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往往是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今后要进一步集聚要素,完善功能,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分工合作,加快建设成为海峡经济区内连接城乡、特色产业支撑的基础区域单元。

四、产业发展导向

(一)先进制造业

大力发展石化、造船、汽车等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发挥海峡经济区沿海的区位优势,积极促进“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临海、临港型工业发展。合理布局沿海制造业基地,统筹考虑相互间特色优势和分工合作,避免引发重复建设和不良竞争。加快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拓展产品系列,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造船、汽车等行业竞争力,建设造修船一体、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一体的支柱产业,形成自身特有品牌、技术和优势。积极培育围绕主导产业的关联配套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加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等重要制造业基地的集聚,进一步壮大各类工业园区的专业分工和综合实力,发挥对海峡经济区产业结构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福州、厦门、温州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各类省级开发区,加强台北、新竹、台南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对海峡经济区内的转移扩散,打造海峡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高地。集成电路产业要着力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和水平,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软件产业要重点发展动漫产品和各类应用软件,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和软件企业集团。光电子产业要加快着力发展光电子应用产品,建设新型传感器、监视器、特种光学镜头和半导体芯片及封装等项目。生物医药产业要培育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现代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等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要重点发展信息、特种功能、纳米、高性能金属等材料、技术和产品,建设光电子硅材料、氨合成钌催化剂等项目。环保产业要加快重点环保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备和产品,开发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环境自动监测仪器及设备,培育壮大环保产业集群。

(三)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和消费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交通运输业要统筹规划和布局交通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提高信息网络综合服务能力,完善信息通信网的应用体系。现代物流业要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物流园区,扶持一批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发展。金融保险业要大力培育资本市场,促进货币、证券、外汇、黄金等各类金融市场发展;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继续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责任保险。大力发展广告会展、策划创意、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改造提升百货、批发市场等传统流通业态,进一步完善社区商贸服务网络。房地产业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引导,调整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建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供应制度。社区服务业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网点,整合和改造现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充分发挥海峡经济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品位优势,突出“海峡旅游”主题,积极培育台湾宝岛游、闽浙粤沿海蓝色旅游、闽西赣东绿色生态旅游、客家文化游、红色老区游等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旅游线路和品牌,打造海峡经济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四)特色农业

区域经济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产业集群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area of natural condition and so on factor condition, planning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ource status. Discussion of China's regional planning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will b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Industry cluster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现状

从2009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先后出台了13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已经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等。在“十二五”期间,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继续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

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区域经济规划对我国经济带动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各有不同。那么,究竟有哪些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呢?

(一)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当前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背景之下,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决定了某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的规划。在国家的宏观布局规划之中,各省区的战略地位的确定,地区之间的区域分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了相应的安排与设想。因此,对于各地区的区域规划来说,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例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省份的的对外开放政策,在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近些年提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二)规划区域的自然状况等因素状况

自然资源构成了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制定规划时,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一定调查,规划和分析,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比如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新疆地区。新疆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而且还是重要的棉花产地,这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质。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一定要在围绕当地的资源优势做文章,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振兴经济发展。

(三)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在我们对某一地区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我们应该将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看作是该地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对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的了解,可以方便我们对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的合理规划。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劳动,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的影响。廉价的劳动力将会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本地区进行投资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会导致该地区涌现出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健康发展。

2、市场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市场需求量和和市场容量,将对该地区规划发展的经济产业部门日后的发展壮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该区域的市场进行很好的调查和研究。在当今社会,交通工具的大力发展,使得空间位置对于区域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弱,但是对于某些产业而言,产业的发展,产品的销售还是应该离市场越近越好。譬如,农业的发展与农产品的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需求。这些都是对市场有着强烈的依赖。此外,与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对于该市场的占有率通常会增长的越快,从而方便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月繁荣。

3、区域内以及周边的产业集群状况。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如果一个区域具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包括了某一产业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包括:企业生产的上游原材料,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以及所需的生产服务业;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物流运输,以及相关的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此外,政府也可以对此进行专门的配套设施的建设,生产一种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促进区域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之下,不同的生产企业享有这政府统一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增强了集体的竞争力。另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条件下,也能促进彼此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以达到技术的创新,实现产品的创新,产业的升级。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具有活力,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层次。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撑点,因此,正确认识影响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对搞好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使之既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省地区的区域经济的特色,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与以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纽带的区域经济格局。为我国的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科,杨敬.对制定合理区域经济规划的若干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7.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