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一、坚持区域信息化建设中的国家主导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政府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建设方针。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看,国家主导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国家要加强西部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控制

西部具有信息化发展的“后发优势”,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投入不足。欧洲在落后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中实行国家投入的政策,中国更需要这种投入。国家投资要严格控制投入方向,要保证信息化设施的技术先进性。同时,要保证信息化设施的目标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

(二)国家要提倡建立信息化区域合作组织

在区域信息化合作中,建立信息化区域协作组织是实现政府推进作用的保障。从国外城市区域组织的建设模式来看,合作组织均建立在那些信息化缺口小的区域,而并不特别强调区域的地理接近性。在信息化中面临的特定问题促使了该组织的建立,在解决问题中各城市加强了合作。建立信息化区域协作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权威性,即信息化协作组织应该有中央政府明文认可,其体制和编制都应该有明文规定,并赋予协作组织相应的责任和权利,以保障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二是规范性,即信息化协作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章程。

三是依托性,即信息化协作组织应主要协调和管理跨区域的重大工程项目,致力于为跨行政区域的经济体提供协调服务,培植跨地区的经济组织。

四是非实体性,即信息化协作组织一般是通过定期例会和重大项目协调以及重大事件协商的形式进行活动。例如,可以定期召开城市信息办联席会议。

(三)国家倡导制定省区信息化建设合作规划

区域信息化建设必须多方通力合作,各自为战、自成系统发挥不了整体效益,不能充分体现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促进作用。而发挥整体效益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有效协调地工作,使各地区各部门协调运行,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和消除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四)加强信息化法规、标准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

国家要加强有关信息化建设和IT行业管理的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制定,同时要注意地方特色,允许地方制定区域性法规,但要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制定等效国际标准。在全国范围尽可能统一标准规范,出台地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标准信息交换模式。系统集成、网络技术和产品的选择、应用系统的开发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均要有统一标准规范或者考虑可交互性, 以保障网络和应用系统的无缝连接。

(五)坚持必要的国家合理管制

要坚持国家对广播、电视和新电子媒体、版权,消费者和青年保护,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合理管制。同时,为了加强国家竞争力,必须坚持在教育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方面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和再管制作用。

二、推进信息化经济建设中的弛管制和再管制

弛管制是针对管制而言的,即放松产业管制。弛管制是在传统的政府管制中,将那些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限制全部或部分取消,以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允许以草根模式运用某些行业,或者放开某些行业的垄断价格、放开行业的准入制度等措施。而再管制是针对弛管制而言的,当政府将过多的权利下放到市场,出现“管制真空”,导致市场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等再管制措施完善行业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如何在弛管制和再管制之间进行权衡,并把握相应的尺度取决于政府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对产业实行弛管制和再管制,以治理方式实现国家对信息化经济的管理是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借鉴这些经验。

对产业实行弛管制和再管制,实现国家对信息化经济的管理是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这些经验。

(一)改革电信业,对信息产业实行弛管制和再管制

电信部门在整个经济中处于战略性地位。美国、德国都把国家对电信产业的改革作为信息经济启动的引擎。我国电信行业的垄断已使信息化产品难以成为大众化产品。在我国信息产品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抛弃了国内市场,一旦国际上发展的廉价产品长驱直入,我们的后发优势将彻底丧失。

(二)实行信息化产业经济治理模式

产业经济治理,就是经济上对垄断行业的产业引进市场竞争、实行弛管制,政治上允许多种所有权性质的供应商进入这一行业。在区域政策方面,区域政府要取消区域垄断性,实现不同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产业的一致性,以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为防止大公司的区域垄断,要鼓励草根模式的企业在区域内部提供信息化服务,实现信息化建设合作的多元化,对供应模式实行再管制,从而实现对信息化经济发展的良治。

(三)实行多元化建设方式

在信息经济建设方面,网络欧洲的建设很值得借鉴。网络欧洲开始由三个层次的供应商建设,即中央政府建设落后地区公共服务网络,发达城市和一般城市分别建立适合自己技术水平的网络,最后实现一体化,这是值得推广的经验。这种多元化建设方式,不是完全的自由化,而是在市场自由基础上的再管制,管制内容包括媒体、教育、公共服务等。

(四)实行重大项目区域承担制

应积极施行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区域承担制,规定一些大型信息化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区域合作竞标,通过区域合作完成,使区域合作建立在经济联系的坚实基础上。一些重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跨省区的信息经济区域开发项目,信息产业的投资项目等,都应该优先选择几个区域合作承担,从中央的政策导向上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深化和巩固。

三、信息化建设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结合

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信息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互促进的。目前,在我国珠江三角、长江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信息化建设合作已经展开。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信息化建设合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体化的信息经济应以专业化聚集为基础

经济一体化是以产业的专业聚集与区域分工为基础的,信息化与产业聚集互为动力。国外的经验也表明,专业化分工减少竞争促进溢出。我国区域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专业化聚集,围绕专业化聚集,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避免“信息孤岛”,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在建设发展信息化产业的过程中,不同区域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体系,从而加快区域一体化的过程。

(二)以中心城市为骨干形成区域信息化设施建设网络

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城市,是经济聚集与交易、教育的中心,也是最富有公共设施建设能力的地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城市,形成高级别城市直接联系,城镇向上级城市汇聚的建设格局。为解决城市之间的快速联系,需要国家领导制定一定的数字城市规范和标准。

(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信息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发挥区位优势。东部要发展以R&D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信息化产业),中部需要发展结合老产业改造的信息化产业,西部适合发展结合资源优势发展的信息化产业,这里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和工业资源,这意味着西部地区信息化产业更需要集中到大城市。

四、不同地区之间信息化建设合作的重点

(一)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性的公共信息交换平台

要建立合作的公共信息平台。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应整合和及时各省会城市的政务、社会、经济贸易、技术咨询、商品供求、招商引资、旅游、交通等各方面政策法规、办事信息和动态信息,以省会城市门户网站的形式面向企业和公众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促进省会城市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跨省区的信息互动与合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跨省区的、全方位的、统一的政务协作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二)共同建设区域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与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固然,把信息化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积极防御、加强防范,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办法,但信息安全的最终实现是由核心技术所决定的,只有掌握了核心信息技术,才能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基础网络和重要系统的安全。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明确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实现区域内数字认证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加快贸易往来提供法律基础。

(三)建设统一的区域性电子政务网络

通过区域性电子政务网络,可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借助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先进技术手段,可以逐步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型。基于已有的电子政务建设,区域性电子政务网络要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要采取标准的信息化业务协作模式,带动区域信息化协同发展。区域性电子政务网需要为各地区的政策资源、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创造发展环境,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合作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完善现有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程度。信息资源的收集和保存须由统一的部门负责并标准化,信息资源的搜索和交换须确保一次性完成,个人和企业可拒绝多次提供信息,每个部门必须参与电子政务建设且必须达到信息共享,信息存取须采取电子验证等。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为此,建议成立公益的数据采集和存储中心,面向区域内各地方政府提供信息的采集和存储服务。

(五)建设区域性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合作平台

按照统一标准、归口管理的原则,建设区域性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教育行业的整体优势。同时,要统一区域内校园网建设的软硬件标准,大力推进通用性强、适用性高的教育软件的网上应用。尤其要整合优秀公司的产品,构建适合教学资源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教育信息应用的教育合作平台。统一培训大纲和教材,认定培训机构,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师的培训及互认。

参考文献:

[1] 滕丽,王铮等:“信息化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人文地理》,2006.1

[2] 王铮,庞丽等:“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3] 刘筱:“中国城市发展与管治”,《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5.3

[4] 胡鞍钢周绍杰:“中国的信息化战略:缩小信息差距”,《中国工业经济》,2001.1。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信息化建设 金融管理 招商引资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信息经济时代,社会各类领域对于经济管理模式和质量等,都开始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同步状况下,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始成为必然之势。尤其是在金融管理建设领域之中,信息化已然成为一类必要的指导媒介,至于究竟怎样有效率地组织区域经济金融管理的信息化改建工作,相关措施内容主要如后续所延展。

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遵循的要点

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类社会工程项目,本身保留较强的复杂和系统性,因此实施过程中切勿盲目求成,最为关键的就是及时锁定契合点、构建标准化的信息化操作平台,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科学、规范、合理性改革进程。至于该类工作的处理要点则主要表现为:

(一)锁定契合点

任何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形式都别具一格,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契合点选定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须结合自身所属城市的实际状况,进行专属的区域经济信息系统设计。如一些中心城区因为信息化实力较强,所以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契合点主要限定在楼宇经济领域之中。所谓楼宇经济,实际上就是以楼宇作为核心,透过大力开发和出租写字楼等途径,贯彻招商引资和税源路径拓宽,以及区域经济带动等目标,如若欠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条件的支持,这部分企业的发展动态将难以被快速精准化地掌控。因此,在楼宇经济发展期间,务必要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经济资源等内容加以系统化认证解析,进一步为日后区域经济管理水准大幅度提升,提供保障。

(二)信息化平台的搭建

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历程之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专业化信息平台的创建。特别是在金融行业领域之中,可以在满足信息化数据系统创建的要求前提下,细致化认证区域各项金融业务的招商、经营细节。如在一系列关键性数据被信息化平台成功地整合、校验解析之后,便可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内精确化地映射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动态。长此以往,辅助上级领导客观评价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并且科学预测日后变动趋势,最终为各类区域经济快速和健康性发展,提供更多可靠的指导性决策。

三、区域经济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就是借助网络技术、通讯、业务处理系统等,进行重要性数据收集、传输,金融风险预测,以及管理决策制定实施的行为流程。其可以说是金融体系构成要素的集合产物,核心目标在确保逐步理清和贯彻内在监测指标的前提下,修缮既有的金融管理信息化体系,最终顺利提升金融管理的水平。至于现代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则主要如下所示:

(一)拟定完善化的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针

作为现代专业化的金融管理主体,务必要针对所在区域经济行情进行细致化认证解析基础上,制定严密且可靠的战略方针,确保日后可以井然有序地组织金融管理结构扩建和信息化操作程序开发等工作。当然,为了切实强化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整度和稳定效果,该类战略方针必须保证维持全方位性,某类层面上对于金融管理主体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具体就是要求金融管理主体针对相关区域今后经济发展模式加以精确化预测,进一步针对区域金融管理的信息化技g标准、金融岗位分配方式做出合理调试。而金融电子化系统的革新,是迎合信息化时展步伐的必要途径,同时对于金融行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和程序优化,以及整个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事业发展,亦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效用。

(二)明确金融信息化技术的规范标准

区域金融信息化技术进行明确的规范控制,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其不单单能够确保相关金融业务更加便捷、快速地交接运行,同时更可以全面迎合不同区域和时间段的金融行业发展要求。长此以往,令区域金融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容易操作,顺势减轻相关管理人员的压力、合理缩减以往管理中投入的过多成本费用,进一步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

(三)沿用科学人性化的竞争体制,令人员分工与协作变得更加合理

实际调查发现,我国许多金融机构在针对内部人员进行职务划分过程中,处理模式都过于单调乏味,缺乏所需的实效性,这类消极状况事实上和竞争机制有着缜密的关联。如若将标准化竞争机制妥善地融入到全新的区域经济金融信息化管理体系之中,各类员工之间便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自我表现,确保金融领域之中的分工变得更加科学与合理。尤其是在我国成功地迎来信息经济时代之后,涉及区域经济中的金融信息化管理效率也获得显著性的改善。由此看来,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竞争体制的影响作用着实不可小觑,其不单单可以保证进行管理成本全面缩减,同时可以督促金融机构更加专注地处理自身职务范畴内的核心业务。

再就是充分协调广大金融客户之间的关系,令对应的经济管理服务质量得以改进。须知不管是区域经济金融机构,或是金融市场的发展,都需要及时获取一定数量客户的扶持,所以,为了日后更好地完成金融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就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谨慎地处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最终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为科学人性化的服务。经过时间不断推移,现阶段我国不同区域经济金融管理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任何金融管理单位想要成功地脱颖而出,就必须在确保实时性引入最新信息设备基础上,处理好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最终顺利地创建出健全样式的区域经济金融管理信息化体系架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管理,尤其是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日后特定区域金融风险精确化预测、金融运行状况全面性监控和科学性评价等目标贯彻,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区域经济金融管理主体,有必要在及时理清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基础上,沿用最新信息技术手段防控可能遭遇的一系列风险。长此以往,真正带动我国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安慧姝.基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信息主体素质知识模型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7(08):136-144.

[2]陈悦.经济管理的现代化[J].经营管理者,2012,17(06):84-91.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上海市松江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依托上海市区域医疗卫生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成果建成的。该项目从顶层设计出发,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区域影像诊断中心”以及“防治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2009年医改明确提出了“资源整合、互通互联、信息共享”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与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创新模式

松江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在上海市各个区中起步较晚,但却是发展最快的区之一,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松江区在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同时,通过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构建松江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了对辖区范围内各类人群的身份识别体系,整合了全区各家医疗卫生机构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形成了居民完整健康档案,实现了居民在本区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就医,都能调阅到其之前在上海市范围内所接受的任何一次卫生服务记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平台跨机构、跨系统的信息整合与业务调度优势,实现面向医务人员的业务辅助及协同联动,面向管理者的行业管理及辅助决策,面向居民的健康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了“区域一体、互联互通、业务主导、民生优先”的信息化格局,精心设计并实现了符合卫生发展方向的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联动的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防治一体化”模式,和以松江区中心医院为主体、影像诊断业务为核心的“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模式。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

在松江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是建设重点。松江区依托区中心医院建成国内首座“区域影像诊断中心”(SongjiangImaging Center,以下缩写为SIC)的构建,完成了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放影像的设备接入和区域影像共享工程的系统上线。SIC建设的重点是重组医疗服务流程,打破既往所有流程局限在单个机构的模式,将业务流程终端延伸到各机构以及不同科室,形成医疗业务的区域协同,实现在社区对SIC任何影像检查项目的预约和交费,实现社区独立摄片模式下SIC的集中阅片及诊断,实现社区对影像图像及报告的调阅和打印,从而发挥区中心医院优势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大幅提高区域影像及医疗诊治水平。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医疗,军民和谐共建医疗体系,电子病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23―02

1 引言

2009年7月,国家卫生部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该原则指出:我国将划分为7大医疗区域,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为一区域,协同为区域内的公民提供一体化的医疗服务[1]。该计划若能顺利实施,将改变地区间医疗资源不均、院间缺乏诊断信息互通互认等现状;解决转诊难及转诊后的二次资源浪费等问题;对于中心医院,不但不会因此损失病源,将小病向下转诊反而会更有效地利用其各种资源、提高床位使用率进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技术和促进学科发展。

2 背景与意义

《原则》的出台,使我省医疗系统进行区域医疗数字化整合的研究与探索成为当务之急。一些地区已经在这方面展开探索,09年2月,由总医院、国家科技部、厦门市委组织的“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正式启用,该系统由第174医院、市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医疗中心等市内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组成,为市民建立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该工程利用各医院的现有资源,将各院数据按一定条件匹配后通过自动路由经专线上传至卫生局服务器。借鉴其成功范例,作为拥有优良医疗资源并担负东北地区部队官兵的卫勤保障任务,同时深受辽沈地区人民信赖的总医院在辽、吉、黑、蒙区域医疗建设中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应率先投入到该项目的预研。

3相关技术讨论

为建立高效和谐的区域医疗,首先在近几年内共建和完善辽沈地区区域性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医疗科学涉及医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在研究我省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时,不能摒弃既有的研究成果,应该采取博采众长、技术创新的方式,在充分调研与预研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区域医疗系统,并为今后的地区大融合做好技术准备。以下将从流程改革、基本要素、体系结构、电子病历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关技术讨论。

3.1 流程改革

区域医疗为公民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它将打破旧有的地区、部门、等级对医疗资源的划分,为每位公民构建区域唯一的电子健康档案,也可称之为电子病历。这种面向患者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使院间转诊和会诊的流程发生很大改变。

转诊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中有固定的流程,通过信息系统,首诊医院能够看到转诊医院相应科室可供选择的门诊时间,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帮助病人预约,同时患者在首诊、转诊医院的电子病历(包括病人信息、检验结果、检查图像、诊断、医嘱)等也能实现互转。当成功转诊之后,患者只要插入IC卡,电脑和叫号显示屏即可同时显示出其姓名、转诊科室,2-3秒钟内患者即可被自动分诊到目标科室候诊,随之进行语音叫号、就诊、取药、交费等流程。这样,患者在两个医院间的诊疗活动和各种数据信息被完整地保留,并为其以后的诊疗提供丰富的数字依据。

远程会诊流程通过完善的远程医疗业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按照行业习惯将会诊申请、计划安排、会诊连接、意见交互、会诊病历归档都集成到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上来,为会诊医院双方提供基于完善电子病历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的各种信息和影像的传输、高级互动与后处理服务,并分模式实现临床会诊、放射诊断和病理诊断等分科远程诊疗功能。在区域医疗平台上实施远程会诊是对区域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对患者频繁奔波看病现状的革新,是真正体现区域医疗高效、便捷之所在,更有助于向偏远地区提供专家资源和医学信息[2]。

3.2 基本要素

实现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的三大基本要素是:架构设计、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首先,架构设计和行业标准是需要卫生信息部门商定的,它不仅需要切实可行的技术设计,还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因此架构设计必须为适应政策的调整预留足够的灵活性。其次,架构设计不能抛弃各医疗机构现有的网络资源。目前,我省很多军地医院、疾控系统等已经建立起服务于特定人群、地域或目的的自有医疗网络。建设区域医疗不是要彻底取代它们,而是应通过应用表层架构设计和封装技术使这些信息孤岛实现跨界共享,并尽量在不中断现有网络的情况下将其连通。行业标准必须明确在先,可借鉴国际医学数据交换标准HL7制定出我省标准,同时要考虑到区域扩容时的一致性问题,提前做好规划。另外,针对卫生信息交换,不同标准在不同领域已经展开广泛应用。此种情况下,最佳的选择是对现有标准进行融合或封装,以实现互操作。只有标准统一,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才会成为可能。

3.3体系结构

发达国家的医疗信息系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许多医疗机构开发和应用大规模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而它们采用的体系结构也根据国情有所不同,如荷兰通过一个集成平台建立全国的国家转接点,目的是让荷兰的医疗组织之间能够安全保密地快速交换患者信息,美国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则采用智能化网关接口实现不同子网的共享。辽沈地区区域医疗架构设计应考虑自身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走实例调研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强调系统的本土实用性和高可扩展性,突出信息的高效共享。

区域医疗的体系结构理论上可以采用层次式、分布式和网关式。层次式将医疗机构按等级分层,如社区级、三甲级和中心级,由三甲级医院服务器承担部分数据传输和标准化功能,由中心级医院服务器承担信息的定位与管理功能,数据可以分布存储在各医院或集中存储在中心级。分布式将医疗机构按对称式组织,各医院在网络中的地位是相同的,不通过第三方进行信息传递,这就要求所有医院具有相当高的标准性和一致性,该方式可以避免管理中心成为瓶颈。网关式将所有服务交由功能强大的智能化网关处理。在制定我省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采取的体系结构时,首先应根据辽沈地区的实际情况经商讨后制定一个最优的架构,其次实现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体系应使各大地方医院,地方门诊部、军区总院,各团级中心医院、基层卫生队均为相互可达的信息点,能在各点之间实现转诊、数据共享、远程会诊等,而不受军队或是地方的限制,实现军-军、军-地不同体制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医疗,使医疗资源被极大的利用,真正意义上体现军民协同医疗的含义[3]。

3.4电子病历

实现区域医疗后对患者诊疗过程的根本改变之一是采用电子病历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也可以说不实现电子病历就难以实现区域医疗,因为在医疗信息网络上只有电子病历才能穿越千山万水在几秒钟之内由一个医院传输到另一个医院。在此之前,患者的病历信息保存在各个医疗信息系统,甚至是医疗设备上,是一个异构数据集,还不能被整个医疗网络共享。因此,必须实现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对电子病历数据进行标准化建模。建模方法应采用国际标准即HL7组织定义的CDA(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并参照我国卫生部规定的病历书写规范。

同时,使用电子病历必须要考虑其合法性与安全性问题。电子病历的内容包括各种医嘱、病程记录和检验检查等的数据,是否合法和被承认就需要相关认证,实现这一需求的技术即数字签名。各单项记录由经治医生进行数字签名,医疗机构对整体病历进行数字签名。电子病历一旦成为网络内合法互认的医疗文件,那么基于电子病例的远程医疗就成为可能。在区域医疗在我国大范围铺开之前,应由率先实践的发达地区研究和建立远程医疗电子病历标准交换规范,并以此规范开发不同的医疗信息系统接口,最终建立面向远程医疗的电子病历标准交换平台,为将来区域医疗的实现提供共享的数据服务[4]。

4 实施步骤

辽沈地区区域医疗项目是一项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涉及的单位多,各院信息化建设基础参差不齐。除了技术上的因素外,还必须考虑非技术的因素,包括区域性院间管理流程的优化,人员的适应过程,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降低风险、节约成本、早见成效的原则。

总医院下设北陵分院、463医院、浑南门诊部、卫生所等多个医疗机构,且信息化建设也比较先进,为区域医疗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为更好的引领辽沈地区的区域医疗建设,我院准备率先连通所属的几个医疗机构,并通过政府指导的方式加入一至两家区级医院,组成一个小型医疗联合体。系统建设严格遵循前文所讨论过的技术标准,通过高效的网络架构将目前孤立服务的医疗信息岛连接起来,并编写符合实际需求的院间应用程序,在使用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届时,本联合体内的患者将实现结果互认,图像互通,网上转诊,进而通过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实现电子病历的院间互认,使医疗过程极大方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应用的深入,将对实现辽沈地区大区域医疗乃至辽、吉、黑、蒙的大区医疗产生推动和范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部.《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2009.7.

[2]张跃红,刘丽红,刘帆,王杉.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创新模式下社区与综合医院双向转诊示范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61-563.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1 引言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这一过程中,创新产出本身的不稳定性促成创新能力内化,但内化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有其必然的局限性。相较而言,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通过内化到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可以在区域环境下通过知识共享更多地获得已有技术创新的使用经验,避免纯粹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创新知识的浪费,并与区域多主体RD结合,从而进一步积累新的创新能力,形成多主体创新能力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区域拥有的知识,是以创新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能力集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克服区域内知识不对称为前提,以区域内多主体知识共享为关键职称论文。

2 区域知识不对称及其原因

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受制于区域创新主体的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是指创新主体截面知识容量,决定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跨学科融合能力。知识深度是指创新主体特定领域知识的精深程度,反映创新主体专业知识质量,决定创新的先进程度。现代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要求主体知识宽度与深度的结合。现代知识的大容量及高频次更新加剧了个体创新者实现这一结合的难度。多主体知识共享一方面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进一步扩展知识深度与宽度,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个体应更多参与到区域知识共享中,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及其个体创新绩效。这样可以克服个体知识的局限性。知识共享过程比电子或书面形式记录或整理的过程对创新能力提高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区域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不对称现象。知识不对称是指知识在创新主体问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其关系如图1所示:

2.1 知识源、形成轨迹及知识主体特征

这包括:①知识源的多元性。知识的核心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个体在搜寻、获得、解析、整理、扩散知识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带有个体情境化特征,也就是说,即使相同知识源也会因个体内在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的不同而变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不同知识源。何况现实中的知识源形式又有多元倾向。②知识形成轨迹的影响。个体知识深化过程会受到个体思维惯式、知识背景、成长履历等影响。任何时点上创新知识的位势均由其所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其现有位势又限制了其在静态时点上对知识进一步遴选的方式和范围。③知识主体势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从而决定了自己现有时点的知识存量,由于不可能存在位势完全一样的知识主体,势差必然存在。势差虽是知识交流的基础,但势差过大同样也会造成知识传播的障碍,从而加剧知识不对称。

2.2 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

隐性知识是创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产品的排他性使其更重视隐性创新知识的积累。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其多由实践中获得、需要借助于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模仿、操作、共同经历等活动来学习和共享。它虽然具有同一主体时序积累的能力(也就是内生性),但却缺乏跨越主体或空间的能力(也就是空间粘性)。隐性知识的内生性及空间粘性加剧了知识的不对称性。

2.3 信任程度差异

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的效率和传播成本,从而作用于知识不对称,如图2所示:

包括:①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成本。知识主体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群,人的知识是在外部获取、互动交流中不断积累的,而外部获取及互动与这一过程所发生的搜寻成本和获取成本将受到当事主体相互信任程度影响。从而主体信任程度差异会导致知识不对称。②信任程度差异影响传播效率。显性知识传递过程中可以市场及价格机制达成(如产品创新知识),但由于其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其合约的达成及履行仍有赖于信任程度。对于隐性知识来说,由于其创造和传播不容易被发现(如过程创新知识),其产权归属又很难界定,由此价格和市场不起作用或较少起作用,这时主体间信任程度对知识传播效率起决定作用。由上,形成基于信任程度差异的知识不对称。

2.4 信息不对称

知识多来自于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知识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①信息提供源不足。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市场价格难以确知,由此造成信息交易困难,常出现信息产品的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现象,从而影响信息供给市场,造成信息提供源不足。②信息失真。信息主体处理不当、信息载体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都会使得信息失真。

3 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知识的搜寻、获得、发展、扩散和交流。这一系列过程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和特定区域内的个体(创新主体)经历,同时取决于区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知识共享正是基于创新能力建设的必然性及克服知识不对称现象提出的。有效的知识共享可加速知识在区域内的流动与综合,促进知识创新,并构建属于区域自身特征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社会化进程。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基于更换主体的区域过去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

区域创新活动是高强度知识互动的过程,创新活动中会大量沉淀知识,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对创新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再利用在更换主体情况下将更有意义。知识共享显然有利于更换主体的创新知识再利用。区域创新活动包括成功的创新活动和不成功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创新可以价格和市场机制为主进行知识共享。在成功的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再利用显得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知识的标准化及共享显得更有动力。这种成功的创新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储于创新个体,而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可通过价格及市场机制获得共享结果。而在不成功创新过程中,由于创新结果的失败而往往让创新者缺少动力整理创新活动沉淀下来的知识,基于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更无从谈起。而事实上由于创新的失败也使得创新成果很难标准化并以市场或价格机制得以流动。这种散乱而非标准化的知识中不乏经验、教训及对下一阶段成功创新的暗示,因此这里的具体操作路径包括:①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促使其他创新主体关注失败创新的过程及经验;②加强区域内的人际沟通及合作的可能性,如网上创新论坛,各种创新协会及俱乐部,加强失败创新经验分享,从而事实上推进更换知识(创新)主体,达到知识有效再利用的目的;③对知识的标准化整理也很关键,这里更强调对失败创新过程的整理与反思;④通过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代际的传、帮、带,私人关系的沟通,家庭式的创新习惯沿袭等非正式的方式起到更换创新主体,进行区域过去创新活动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的目的。以上这些路径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的研发活动,又可防止创新知识老化而失去市场及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类知识也成为区域特色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2 基于地方技术标准建设的知识共享

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意义重大。由于技术标准及其评估对企业来说都是外生的,因此通过超越企业边界的区域知识分享过程可使单个企业(创新个体)通过能动性地参与相关领域标准环境机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获得超额创新利润。由于技术标准的创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技术,迁回生产方式及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更加剧了这些技术的分散程度,由此,技术研发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标准确定之前的知识共享是必要和必须的。涉及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进程的知识共享可通过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①在行业广泛技术知识分享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进程,为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圈定范围;②吸引其他创新者参与到创新主体创新技术轨迹中来,由此形成规模化的既得利益群,从而壮大技术标准潜在势力范围,为未来技术标准制定赢得发言权,并诱致更多主体在较高创新平台上参与创新活动。区域创新能力培养有别于线性的管理方式,地方技术标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跳跃平台,地方技术标准的达成可增加区域集体创新资源,为提高区域创新存量和流量做出贡献。

3.3 基于区域软技术获取的知识共享

软技术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集成体现。软技术指区域以管理活动为主体,综合运用人的知识、经验、思维创新等现代科技成果(智能技术)和程序、规章、制度等(软件化信息),并且倾向于借助物质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区域技术群落。它的目的是寻求诸多系统要素的合理规划、组织、协调(包括人际关系)与有效控制,使系统要素从无序(或低序)向有序(或高序)转化,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或社会效果。区域知识层级可分为个人知识、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及区域知识。不同层级知识具有不同特征。其中个人知识宽度及深度受个体精力及寿命等限制,并且其内嵌性也小些,可通过个体流动而获得知识的移动,这种内嵌性的缺乏使其难以形成区域竞争力的依托。区域知识由于主体多元而具有较优的宽度及深度,其内嵌性更强,因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但这一过程需要区域软技术的整合才能转化为区域创新能力,具体路径如图3所示:

这样,个人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可上升为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和区域知识。随着层级演变,知识的内嵌性愈强,知识宽度与深度也随之提高。在这一知识共享过程中,区域通过柔性及弹性管理可有序地形成区域特色的规程从而形成区域软技术,区域软技术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性。软技术培养使区域范围内各主体可以集区域范围能力之大成,降低磨擦成本和搜寻时间,有效配置区域资源,适应创新项目对团队和集体智慧的要求,为区域内各主体协同开展创新提供快速通道。区域软技术建设符合能力的立体系统性特征,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短板效应,从而为形成区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然,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也正向作用于区域软技术,而区域软技术的丰富通过知识共享作用于区域知识,继而作用于组织知识,最终也丰富了团体知识及个人知识,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良性循环体系。区域软技术具有历时长、投入多、收效慢、难度大、风险高、外部性强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具体路径包括:①政府投资的地方文献整理,总结地方文化、风俗及具有地方特征的技术工艺出处及渊源,做好公益性知识平台的储备从而克服区域软技术历时长、投人多、收效慢的非市场性特征;②产业链条的区域有效延展及升级,实现对软技术的挖掘,包括对现有特色地方产业的深度再挖掘及精细度的再追寻培养,从而在此过程中细化地方软技术与区域生产力的匹配。③共性技术平台的搭建、展会、报告等经验的总结,最初的建设多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引导,随着区域环境建设及创新主体意识的增强,政府将以营造创新营利点方式逐步退出而使其蜕变为市场行为。

3.4 基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的知识共享

创新是金融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金融资本支持,现代经济体中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常常被分割开来。缺少适当的融资资源是创新可能性与高密度尝试的主要障碍。而两者之间的知识不对称将会影响两者配置效率。知识共享可以两种渠道作用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①关系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小企业与其投资人之间。关系融资是在难以合约化状态下提供融资的一种方式,常常发生在有关融资的信息和知识无法标准化的情况下。如知识共享使纽约的珠宝商(JewishorthodoxSECT)在融资时可不签订任何协议。关系融资中资本方可通过知识共享了解或更细致地了解到创新产出前景。区域内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的知识共享可以避免金融资本甄选创新时的逆向选择问题’。这里,关系融资网络中结点本身及之间拥有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及其反复的巩固加强等正是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具体路径表现在:最初创新主体(如企业)通过购买长期的含有佣金的隐性合同,使其与投资人及时快速建立紧密关系。随着关系时间长度和范围的扩展,投资人更好地理解和监督创新主体,较大程度实现知识共享,从而保证创新主体在未来获得最优的资本配置,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效率、减少创新成本。②间接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大中型企业与银行之间。同时,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企业无论在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市场开拓能力、人员素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这样地区的小企业也可优先考虑知识共享基础上的银行贷款。这样的区域银企知识共享无疑有助于银行获得更真实信息与知识,从而更有效辅助企业在有高盈利前景的生产和研发活动中获得超额创新收益,促进银企更紧密联系,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