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依法治区工作亮点

依法治区工作亮点

依法治区工作亮点

依法治区工作亮点范文第1篇

依法清理、规范、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及规范亮照经营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无照经营的危害性以及具有易发性、反复性的特点,认识到“清无”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到亮照经营的必要性,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始终对无照经营保持高压态势。要克服畏难思想,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整治无照经营行为以及规范亮照经营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采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取缔”的方式,以达到逐步解决存量,尽量遏制增量,使我市无照经营现状有明显好转的工作目标。

根据工作需要,对局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及规范亮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作如下调整,局长任组长,党组书记、副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市场股(所)、企业登记股、经检大队、法制股、办公室、各工商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安排、部署、指导、实施、协调全局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及规范亮照经营工作。

市场股(所)为牵头单位:负责全局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及亮照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汇总、协调工作,制定在巡查中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及规范亮照的具体操作办法步骤,配合做好日常性的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及规范亮照工作;

经检大队:负责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及亮照工作中的大案、要案及情况复杂的案件查处工作;

法制股:负责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及亮照工作的法律法规指导和执法监督工作;

办公室:负责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及规范亮照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企业登记股:负责指导申领补办营业执照的相关工作;

工商所:负责具体运用实施精细化监管对本辖区无照经营的摸底排查,日常性和集中性的查处取缔等相关工作,负责本辖区亮照示范街的工作。

二、清理整治范围和重点

(一)整治范围

全市所有无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1.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包括其他批准文件,下同)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2.无须取得许可证但应当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3.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4.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许可证,以及营业执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5.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二)整治重点

一是重点场所: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公众聚集场所(主要指宾馆旅店业、酒吧、桑拿按摩业、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场或超市);

二是重点行业:食品、餐饮、药品、燃气、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农药等;

三是重点区域:市区及周边地区、校园周边、各乡镇场镇。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本次集中清理无照经营及规范亮照经营专项行动时间为年12月1日至年12月31日,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年12月1日一年2月20日)

各工商所要对本辖区的无照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摸清无照经营的种类、数量、行业分布以及形成无照的原因,要将其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原因,并提出规范措施或查处取缔的初步方案,建立好查处无照经营工作的台账,确保查处无照经营工作无“盲区”。

本阶段摸底台账于2月20日报市场股邮箱,初步方案及分析总结于3月10日前报市场股邮箱,市场股汇总后报领导小组。

(二)宣传发动阶段(年3月1日一3月31日)

各工商所对无照经营户要逐户制作并送达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限定办证办照期限,逾期予以取缔。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张贴市政府统一制作的公告。在宣传过程中对具备或经整改具备经营条件的经营户,要教育、引导补办相关证照,督促守法经营,营造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及规范亮照的良好氛围。

本阶段报表、工作分析总结及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于4月5日前报市场股邮箱,市场股汇总后报领导小组。

(三)集中整治阶段(年4月1日一8月31日)

各工商所要在调查摸底及前期规范的基础上,重点对辖区内不涉及其他部门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进行查处取缔。在精细化监管中实行痕迹化管理,促使各责任人在整治工作中监管到位,监管记载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并及时将监管情况、处理结果录入工商业务管理系统基层管理软件。对已经查处取缔的无照经营信息进行定期核对,同时规范亮证亮照经营。要求城区内无照经营率不高于5%以上,各乡镇无照经营率不高于8%以上,亮照率达100%。

(四)总结阶段(年9月1日一9月30日)

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各工商所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表、总结于年10月10日前报市场股邮箱,并将书面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交市场股青艳处,由市场股汇总报领导小组。

(五)巩固提高阶段(年10月1日一12月31日)

各工商所要对本辖区无照经营加强巡查,严格按照精细化监管的要求,实行不间断地监控,分类处置查处无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对新开业的经营户,通过日常巡查监管,督促其做到亮照经营。

四、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意见规定的职责及步骤和方法,认真抓好落实,完成好阶段目标。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督促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工作到位,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局相关职能单位要按照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和检查;各工商所要合理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对无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行为,由辖区工商所进行查处取缔;对需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后,将名单上报市场股邮箱,市场股拟写函件报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报送相关前置许可单位和市政府,从而形成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的监管合力。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局法制股统一拟定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的宣传资料,各工商所负责发放到各生产经营者手中。消协、个私协及其分会也应通过理事会、例会宣传查处取缔工作的目的、意义。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报道开展专项整治的工作动态和成效,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自觉性,提高全社会对无证无照经营危害性的认识,对典型案例要及时予以曝光,以起到震慑违法者,教育广大经营者的目的,从而自觉抵制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进一步营造健康、规范的市场经营秩序。

(三)搞好督促检查。局精细化监管督查组每月进行督查,督查情况纳入专项考核并向全局公布。

(四)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实际效果。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要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对无照经营户区别不同情况做好取缔与规范工作。要加强引导,督促和帮助具备条件但未申领证照的经营户办理证照,合法经营。特别是要引导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无生活来源的社会弱势群体办理营业执照,并依照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减免办理营业执照的费用,在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中规范经营行为;各办照服务窗口要提高办事效率,推行优质服务,尽量缩短办照时间;对从事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群众反映强烈且不服从执法检查、整改不到位的无照经营行为要坚决查处取缔。

(五)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过程中,要正确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行政,注意准确适用法律法规,严格掌握政策界限;要讲究工作方式,杜绝粗暴执法、执法犯法等现象发生,防止出现;要注意安全执法,对阻挠执法、暴力抗法的违法行为,要配合乡镇人民政府、联合公安等部门,集中优势兵力妥善处置,切实保护一线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规范亮照经营打造示范街工作。一是统一悬挂内容。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由局统一制作外框,统一悬挂于店内的醒目处;二是统一悬挂的位置。要求首先选择进店左上方为亮照位置,其次选择进店正对门框上方为亮照位置;三是以上两处均不能达到要求的,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店铺显著位置亮照。示范街的打造分批进行,第一批为方亭所的蓥峰北路、城郊所的东顺城街、洛水所的湔氐仿古街。

(七)按时、准确报送信息报表及分析总结资料。各单位在整治工作中,重大情况要及时报送,整治信息和报表资料要按月报送。各工商所在每一阶段结束时,还要报送报表和分析总结;市场股要汇总报领导小组。

依法治区工作亮点范文第2篇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市容环卫队伍

近年来该局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政风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理论业务学习,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履职尽责,勤政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二是抓好班子建设,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三是抓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他们制定了《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细化了方法步骤和完成时限,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近年来,该局共承办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2件,市、区领导批件35件,群众举报投诉80余件,代表、委员走访满意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五是关心群众生活,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

二、严格制度,加强监管,全面提高“三清一管”工作整体水平

1、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该局先后修订完善了《清扫保洁质量标准》、《清扫保洁作业质量考核标准》、《清扫保洁监管措施和要求》、《“三清一管”检查制度》、《“三清一管”质量标准和奖罚办法》等规范性制度,将队长和班组长职责、清扫保洁范围、时间、质量标准、作业要求和百分考核奖惩办法作出详细规定,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

2、落实“三级管理”责任制,实现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通过学习外省、市的先进管理办法,该局率先在全市采用“称土计量法”,创新考核方式,通过称量单位面积内的尘土,确定清扫质量和工作效果,使辖区的清扫保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受到了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加强市容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今年以来,他们狠抓队伍建设,规范执法,强化市容市貌管理。积极有序地开展各项城市管理与市容环境整治。一是对小街巷的市容进行综合整治。近年来,该局集中力量,对十余条样板街进行了突击整治,规范管理,并向25条小街巷延伸,组建区级特勤执法中队,建立班车巡查,错时管理,交叉执法,形成高压常态管理模式,使这些街巷达到“无店外经营、无摆摊设点、无店外加工、无店外修理、无乱堆乱放、无店外洗车”的“六无”标准。二是规范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的管理。今年以来,继续推行小广告市场化运作,并从清理沿街非法小广告,逐步延伸到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地面小广告清除工作,并开创性的使用“角磨机”这一新技术对路面喷涂小广告进行清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三是做好早夜市的规划管理。对辖区的17个夜市实行管理承包责任制,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对在非定点夜市经营的露天烧烤等经营摊点坚决取缔,严防反弹。在全市共取缔夜市烧烤点12家,确保了市容市貌保持较好水平,城区形象得到了提升。

四、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厕和垃圾站管理水平

该局积极配合市局做好垃圾站、公厕建设和改造,尤其在三年大变样的五百工程中,他们共改造公厕、垃圾站40余座。

在公厕管理上,他们采取三结合的办法,即管理班与清掏班相结合;公厕管理与公厕保浩相结合;长期规划与现阶段任务相结合,使公厕管理达到了“八无八净”的标准,使辖区居民非常满意,收到了办事处和居委会赠送的多面锦旗。

在垃圾站管理上,依照市城管局《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童制度,狠抓垃圾清运质量和垃圾站的管理及车辆、中转站设备的规范作业,坚持做到垃圾清运工作日产日清不积存,安全生产无事故,设备管理标准化,环卫管理上水平,每年安全行车60万公里。车辆完好率达到100%。

依法治区工作亮点范文第3篇

为切实做好*年度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模进位”和争创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强乡镇”和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十佳乡镇”目标,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人口计生长效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及《中共望城县委望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文件精神,以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和谐计生为中心,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突出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利益导向、流动人口“一盘棋”四个工作重点;以“三级联创,四到基层”为抓手,切实加大宣传教育、以村为主、“一票否决”工作力度,扎实做好村民自治、四项手术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基础资料规范化建设四项经常工作;以实现*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模进位”和争创全县“三强乡镇”和全市“十佳乡镇”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提升工作特色,打造新亮点,创造新业绩,促进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和谐发展,再创辉煌。

二、工作目标

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7%以上。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2‰以内,加强对怀孕育妇的跟踪管理和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育龄人群属地管理到位率98.5%以上。

优化队伍,夯实基础,创新工作,提升特色,努力实现*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模进位”和争创全县“三强乡镇”和全市“十佳乡镇”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一)狠抓队伍建设,落实责任上肩。

一是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干部队伍,保证计生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二是明确镇、村干部计生责任,坚持村(社区)书记、主任亲自抓、负总责,村(社区)计生专干专抓、专管,坚持两委干部计生包片联重点对象责任制度。三是配强村计生专干和村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将不适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岗位的村级专干和村级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进行调整。四是各村(社区)全部解散现有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并全部重新招聘计划生育中心信息员,落实报酬,发挥作用。五是加强对村计生专干、村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和中心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做到业务熟练,胜任工作。六是进一步优化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依制度论奖罚。七是坚决兑现“一票否决”。

(二)创新工作方法,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推进对村(社区)计生阵地规范建设和做好村务公开,特别是对新建村部的村(社区)要打造高标准的计生示范阵地。二是以“流动人口全省一盘棋”工作和运用智能客户端为契机,全面落实全员人口计划生育各类信息,并录入智能客户端系统,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三是对各村(社区)配齐电脑,运用电脑管理各类计划生育基础数据,通过电脑办理相关工作、报送相关信息,全面实现村级业务信息化服务。四是切实抓好透环孕检工作,透环孕检参检率要达到85%以上,落实到位率要做到100%。出现违法怀孕,及时处理,及时排除。提倡有条件的村(社区)创新透环孕检奖励机制,通过利益导向,提高育龄妇女参加透环孕检的主动性、积极性。五是扎实做好四项手术落实工作,十分重视孕前型管理服务,大力做好长效措施落实和服务工作,继续实行落实长效措施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群众自觉落实长效措施的积极性。六是坚持以村为主管理计生工作,重视计生协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村(社区)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或《公约》,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七是突出抓好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及时落实四项手术,及时送发药具,及时落实各类随访,及时完善各类计生资料,工作坚持日清月结。

(三)严格依法行政,落实法律责任。

一是健全落实计划生育首问责任制,来信来访限时办结制,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实行阳光工程。二是规范计划生育办事窗口、办事程序,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创建依法行政示范窗口。三是严肃法纪,依法依程序处理计生违法案件。更加加大对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对通过多次征收工作仍然拒不缴纳的违法生育对象,一律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85%以上;加大对合法怀孕育妇的跟踪管理和服务,严厉查处“两非”案件,发现违法对象,绝不容情,严查到底。四是进一步明确综治、公安、民政、工商、税务、卫生、城建、宣传、教育等计划生育综治部门工作职责,运用法律、宣传、经济、行政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真正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负其责。

依法治区工作亮点范文第4篇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创建文明、生态、园林、环保城市为目标,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各项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坚持高标准建设,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高起点编制城乡规划,构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体系。《*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2020年)》由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主持编制,20__年4月份获省政府批准。八县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先后进入报批、批复和成果备案阶段。市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一系列突出景观塑造的整治改造项目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环城公园、赵王河公园、东火车站综合服务区、雷泽湖风景区等18项标志性地段的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永丰路、人民路等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和农贸市场摊点群、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等一批城市详细规划与专业规划。力争今年年底市区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县城达到70以上。完成了24个中心镇、45个一般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力争明年全面完成所有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编制。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全市各县区普遍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城市交通主干道,实施了一批环境重点项目建设。市区按照“构筑框架、逐步配套、形成系统”的思路,完成了牡丹路、黄河路、西安路、人民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强弱电全部入地,供排水、绿化、亮化配套建设,项目投资3.2亿元。同时还实施了大学路、太湖路、郑州路等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和防汛工程、引黄水库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等,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三)大规模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塑造优美的城市园林形象。按照高标准、大绿量、多栽树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以“花城、水邑、林海”为特色的平原森林城市风貌,重点实施了环城林带、骨干河道堤防绿化、街头绿地、社会绿化等工程建设,以京九、新石铁路和日东高速公路等为基本框架,先后建设长108公里、宽500米的环城生态林带;狠抓了赵王河、洙赵新河、东渔河等骨干河道堤防全线绿化,营造了300公里绿色长廊,城市绿色屏障初步形成;以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面积不超过30亩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市、区、办事处配合联动,完成87处街头绿地建设,新增公共绿地面积458万平方米,提升原有绿地230万平方米,植树25万棵(大树11万棵),实施了118个单位拆墙透绿工程,完成投资近亿元;成功举办山东省城市园林绿化苗木洽谈会,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城市绿化和苗木基地建设的发展。

(四)加强夜景亮化工程建设,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市城区重点实施了城市路灯和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54条主次干道和老城区、背街巷路灯安装,共安装路灯19500盏,城区路灯总数由20__年的近5000盏达到目前的24500盏,安装量为历年安装总和的4倍,实现了所有大街有路灯、背街小巷全部亮起来的目标;投资500多万元,创造性地实施了夜景亮化工程建设,完成了中华路、人民路、牡丹路两侧57个单体建筑、4处广场、17处街头绿地夜景灯光亮化建设。各县区大力实施了亮化工程建设,城市夜景品位有了显著提高。

(五)建设两河公园,城市景观带和生态走廊初步形成。环城河和赵王河因年久失修,变成臭水沟,居民有意见,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6.6亿元开发建设两河公园。环城公园全长6公里,建设成为一条环城绿带、两个文化聚落、三大广场、十大景点和108处游乐点,组合成巨大“回”字形开放式公园,“碧水环城”的景观效果已经形成。赵王河公园是集文化、娱乐、旅游为一体的重要景观带和生态走廊,公园南起万福河,北至日东高速,全长23公里,共分3段,是*城区最具现代气息、地方特色和生态价值的开放式公园。现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六)大力度改造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按照政府组织、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全面实施市、区、县旧城改造工程,市区完成8万平方米牡丹商业步行街建设、3.8万平方米的九州商城扩建工程,开发建设了花都商埠、农业科技、鲁西南建材等一大批市场;加快安康居住工程建设步伐,20__年以来,全市共开工建设中低档普通商品住宅小区5个,规划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已竣工面积34万平方米;启动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建设工程12个,规划建筑面积52.4万平方米。市规划区西部的环翠苑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已竣工,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即将交付使用。东部的花城经济适用住房小区一期、二期工程都已开始施工,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两个小区建成后将有效解决1992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二、坚持全方位治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我市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组织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对城乡脏乱差进行全方位治理。

(一)治理市容市貌,美化城市环境。自20__年开始,按照“一年治脏、三到五年治乱”的总体工作思路,开展了户外广告、乱贴乱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窗口单位周边环境治理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共整治广告牌匾9000块,规范街道87条;清除野广告3万余处,粉刷墙体46万平方米,关停办假证电话370部,抓获不法分子26人,捣毁制假窝点7处,有力地遏制了乱贴乱画行为;清理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了600余处;规范各类维修点80余处;拆除板房、棚厦3000余处;分流迁移菜市场9处;查处违法建设320件,20万平方 米,拆除280件,17万平方米。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二)实施畅通工程,优化交通秩序。不断强化交通安全法规宣传,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体系。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增设600面限速、禁行标志,增设8000余片高标准隔离设施,高标准改造14处交通信号灯。建立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大交通违法治理和事故预防工作力度。完善交通事故救援绿色通道,建立公安、医疗、消防、救援等联动机制,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市政府专门聘请同济大学教授规划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对公交站亭、站牌,全部进行了改造,设置了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的不锈钢站亭、站牌,对新开辟线路也在积极筹备建设豪华不锈钢站亭。

(三)搞好污染治理,净化大气和水体。实施“碧水工程”,加强点源治理,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求限期治理;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和河流断面的监控,进一步优化河流断面监测点位,东渔河、万福河、洙赵新河出境断面水质进一步好转。加大重点污染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部分不合格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城区空气污染防治;加强督查,严惩排污,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同志带队,对全市40余家企业多次进行突击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企业分别进行了警告、停产整顿等处理;对全市20__年9月以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30家违法企业分别进行了相应处罚;统筹兼顾,推进生态市建设,制定了《*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实施河道走廊修复工程,发展循环经济,一批代表*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较高水平的企业参加了山东省首届建设节约型社会成果展暨节能技术产品博览会。

(四)狠抓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鲁苏边界村镇建设、道路状况、环境绿化等做了详细调查,制定了治理方案并付诸实施;开展全市新农村优秀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活动;加快了村镇规划编制步伐,完成村庄建设规划6个及5个商贸区和4个工业园区详细规划;进一步强化了规划实施管理;全市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2.4亿元,新建一批村镇道路、自来水厂、供排水管网、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和住宅,村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市委、市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农村改厕工作当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全市“改厕改环境,建设新农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已完成了3万多座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建设。各县区以农村改厕为契机,建设近20__个沼气池并改圈改灶,大大改善了农民的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状况;在全面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重点对国道、省道沿线乡镇、办事处驻地及周边村庄的容貌和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清除卫生死角3636处,清理“三大堆”8000个;取缔沿国道、省道马路市场、占路摊点1300处;对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建筑物墙体进行维修粉刷,拆除残墙断壁和违章建筑;组织开展了以植树为主的村镇绿化活动,完成绿化投资214.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城市管理上水平。

(一)实施环卫管理体制改革,环境卫生质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城区的环境卫生原来由环卫、市政、园林、公路、社区等多头管理,城区脏的现象比较严重。20__年,市委、市政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环卫工作推向市场,建立健全了比较科学的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全城覆盖、全日保洁、全员竞争、全民参与”的总体目标,城区内56条主干道、314条背街巷、1000多亩坑塘全部达到全日保洁,城区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表扬。《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先后有10余个省、150余个城市参观考察。去年,我们又把城区环卫体制改革的经验向县、乡镇推广,各县环卫管理体制运转良好。

(二)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形成运转高效的管理网络。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工作思路,我市将执法大队、中队派驻到区和城区各办事处,实行执法进社区;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管理任务层层分解、目标细化、责任到人;强化管理、错时上班、昼夜巡查,使管理工作实现了全城覆盖、无缝隙管理的目标;按照《城市管理分级负责办法》和《城市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指导各办事处成立了城市管理老年协管队、夜间巡逻队和“门前三包”管理队,形成了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管理网络,实现了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目标。

(三)制定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使城管工作有章可循。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规范管理执法工作,先后组织完成城市管理、城市绿化、环卫、市政公用事业、城管执法等课题研究,市政府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区环卫体制改革的意见》、《*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市环城公园和赵王河公园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性文件,为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提供了依据,提高了依法 行政的水平。

(四)坚持依法行政,实施“阳光执法”。一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法。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对查处的违法行为,及时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或《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认真填写《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案件立案审批表》,对一般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整理后归档备案,还建立了《行政处罚案件会审制度》,定期召开会审会,分析案情,集体讨论研究较大案件的处罚意见并公开执行。坚持对办案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减少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二是建立完善投诉举报制度。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热情接受群众对不良执法行为的监督,对群众投诉的不良执法行为及时予以处理。三是建立多种信息沟通渠道。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开辟城管行政执法政务公开栏目,公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执法纪律、违规违纪处理办法等内容,以增加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四是设立投诉受理中心。建立投诉首问负责制,设立了建设事业公益服务平台,开通12319服务热线和市长热线电话,及时处理市民投诉,确保投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五是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亲民执法,对行政处罚相对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采取亲情执法,以教育为主,督促其接受处罚、改正错误,做到以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以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以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六是聘请人大、政协委员作为城市管理监督员。虚心接受监督和评议,使执法工作不断迈上新水平。

我市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里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城乡居民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进展不平衡等等。

依法治区工作亮点范文第5篇

用好经济管理方面的自治权,打造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要围绕打造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线的目标,根据自治区实际,实行更加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经济政策,包括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扶持等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这一规定,是我区实行更加灵活的经济发展政策的法律依据。面对当前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授权,实施更加灵活的经济调节政策。比如如何促进“五大基地”建设,如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如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打造支柱产业,如何延长资源型产业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都应该从完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的角度去谋划解决之策。再比如,《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这一规定为我们实施更加灵活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着眼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授权,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进行政策制度上的重新设计和优化、完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行符合我区实际,区别于其他省市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前提是我们制定的政策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是国家层面经济发展政策在内蒙古的实化和细化,绝不允许以行使自治权为名,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相悖,绝不允许在制定政策时只顾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体利益,绝不允许出现原则性、方向性错误。

用好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自治权,打造民族团结的亮丽风景线

我国古代就有民族团结的思想,如《论语》中说“四海之内,兼兄弟也”。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55个民族。多年以来,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同志视察内蒙古时要求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落实好总书记这一指示,需要我们继续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对自治地方的授权,切实做到“两个共同”。一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要采取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典型事例说话,切实增强说服力、感染力。二是要认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对少数民族的扶持照顾政策。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种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且注意在少数民族妇女中培养各级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还有,第二十三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招收人员时,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并且可以从农村和牧区少数民族人口中招收”。这些对少数民族的扶持照顾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三是要保护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民族区域自治法》中保护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规定很多,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在教育方面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更要从促进民族团结的角度,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使《民族区域自治法》中保护和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规定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用好促进文化发展方面的自治权,打造文化繁荣的亮丽风景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内蒙古自治区是民族文化大区。当前,我区要用足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关促进文化发展的规定,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比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支持有关单位和部门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根据最新统计,内蒙古现已发现各种文化遗存近2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210余处,自治区级315处。运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出台和修订完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具体细则刻不容缓。

立足于打造文化繁荣的亮丽风景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文化对外交流,不断提高文化“走出去”水平。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区民族文化的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实现大的提升。

用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自治权,打造边疆安宁的亮丽风景线

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地处反渗透斗争前沿,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边疆安宁的重大政治责任。自治区党委在“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要建设“两个屏障”,其中之一就是要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在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地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自治权,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如在、反渗透方面,《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再如,在加强维稳专门力量方面,《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这些规定,都应当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实践中得到充足的运用,把抽象的法条变成具体的措施。

用好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自治权,打造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

生态文明的理念,古已有之,《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我区有13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6000多万亩水面和湿地,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生态地位显著。同时,我区的生态环境也很脆弱,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最为广泛的省区之一。自治区党委在“8337”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用足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自治权,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比如,在保护生态建设主体积极性方面,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再如,在保护森林、草原方面,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护、建设草原和森林,组织和鼓励植树种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破坏草原和森林。严禁在草原和森林毁草毁林开垦耕地”。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第四十五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第二十八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和保护本地方的自然资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当前,我们应该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授权,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切实加强生态治理法制建设。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方面进行立法探索。同时,探索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方面的法规制度。还要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评价体系、目标体系、政策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用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自治权,打造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不少很具体的规定,如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为少数民族牧区和经济困难、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山区,设立以寄宿为主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保障就读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办学经费和助学金由当地财政解决,当地财政困难的,上级财政应当给予补助”以及“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在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方面,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加强对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和妇幼卫生保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客观地说,这些规定在内蒙古自治区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当前,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授权,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一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加快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步伐,确保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二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努力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要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三是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当前,要重点研究解决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的问题,确保普通劳动者能通过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四是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做到病有所医。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大框架下,紧密结合民族自治地区的实际,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授权,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织牢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五是深入实施“百姓安居工程”。对房地产市场实施科学调控,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做好分配管理,真正实现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