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心理学效应

儿童心理学效应

儿童心理学效应

儿童心理学效应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受艾影响儿童 心理韧性 自我效能感 学校适应 学习成绩

分类号:B849

1.问题提出

随着感染艾滋病和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的增多,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以下简称受艾影响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并日益演化为一个社会问题。本研究中的受艾影响儿童是指其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感染艾滋病,而自身身体健康的儿童。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援助受艾影响儿童也日益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近些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对受艾影响儿童的救助,单靠物质上的援助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受艾影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较为严重的生存问题、歧视问题、教育问题、身体健康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等,受艾影响儿童在学习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学习成绩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差,在社会交往方面往往因为受到歧视和欺负而表现出较多的退缩和回避行为,在竞争性的活动中常选择沉默行为,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逐渐得到重视的一种心理特质。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能力,或者个体在经历了逆境或者创伤后仍能保持或很快恢复正常的心理机能,是个体自我调适机制的成功应对。作为一种有效应对挑战或遭遇困难后良好的复原能力,心理韧性对个体积极态度的培养和良好行为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和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水平和适应性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纵观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将心理韧性作为影响效果,重点探讨提升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是将心理韧性作为前因变量,研究其对积极行为的预测作用,而对其内部作用机制的探讨十分欠缺,同时考虑多种中介效应的研究就更为少见。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行为或任务所具有的信念判断的主体知觉,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知识、技能或素质转化为行为或动机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不可忽视的中介变量。心理韧性高的个体对失败或挫折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和复原能力,即使面对失败也可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由于减少了对失败的恐惧感,也就相应提升了完成任务的信心,当个体对完成任务具有强烈的自信时,便可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会成为获得成功的保障性因素,进而促进任务的完成。相关研究证实:自我效能感对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与学习成绩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在有关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中,梁慧的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基于此,本研究假设受艾影响儿童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同伴依恋是指个体与同伴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相互给予温暖与支持的关系,简言之,同伴依恋是个体对自身与同伴关系的整体评估。在中国的广大地区,由于对艾滋病的致病原因存在曲解,往往对艾滋病感染人群存在歧视现象,这种歧视继而波及到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尽管他们不是艾滋病毒的携带者,但却时常遭遇到轻视、孤立、歧视和攻击等不公正待遇,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可以看作是一种挫折。根据“挫折一攻击”理论的观点,当受艾影响儿童在遭遇到这种挫折后,产生问题行为以及同伴之间的攻击行为就会增加,试图与受艾影响儿童建立良好关系的行为倾向将会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心理韧性较高的个体对建立同伴关系失败的后果具有较强的复原能力,继而继续寻求与同伴之间的联系,因此,这类个体的同伴依恋水平会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个体获得更多的人际资源和同伴支持,从而表现出较好的学校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学业成绩,相关研究表明拥有亲密的同伴关系的青少年出现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更小,并拥有更健康的适应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受艾影响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是通过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的“桥梁”作用得以实现的,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在心理韧性影响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本研究将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同时纳入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不仅完善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而丰富已有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还可以为受艾影响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证据支持,为心理韧性干预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从涉及到的27所小学中抽取调查对象,在前期访谈的基础上确定受艾影响儿童的人选标准,最终确定的研究对象至少具备艾滋病患者遗孤、父母(祖父母)一方因艾滋病去世或者父母(祖父母)双方均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三种情况中的一种,调查在争取学校和调查对象知情和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并告知被试有随时终止调查的权利。调查过程遵循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0份,有效问卷205,有效回收率为85.4%,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男生117人(57.1%),女生88人(42.9%);四年级学生103人(50.2%),五年级学生102人(49.8%);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9岁,平均年龄为11.58岁(SD=1.272)。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基于中国文化背景开发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在文献梳理、部分访谈、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正式调查问卷包括27个题项,分别归属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个维度,随后的多项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该量表的信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是0.766。

2.2.2同伴依恋量表

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由Annsden和Greenberg编制,本研究选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中的同伴依恋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原始量表包括25个题项,分别归属于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和同伴疏离三个维度,根据和同伴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质量、愤怒和疏远程度来全面评估青少年的依恋关系,其中同伴疏离在计算得分时做反向计分处理。张迎黎等在用国内初中生样本对中文版的同伴依恋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时发现: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同伴疏离量表中的第9题负荷过低,因此,本文采用其建议,删除了同伴疏离中的第9个项目,最终使用的同伴依恋量表包括24个题项。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04。

2.2.3自我效能感量表

采用Schwarzer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共10个题目。我国学者王才康研究表明,中文版的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较为理想的信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93。

2.2.4学校适应量表

采用崔娜编制的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包括学校态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5个维度,共27个题项,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15。

2.2.5学习成绩

对学习成绩的测量,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要求调查对象报告自己在最近一次较为重要考试中的成绩(本研究选取期末考试中的成绩),考虑到部分学校未开设英文课,因此,最终选取语文和数学两门对学生具有较大影响的课程作为其学习成绩的代表。

以上量表除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Likert4点计分外,其余量表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同意”,5表示“完全符合/同意”,从1到5表示符合的程度逐级增加。

2.3施测过程

调查过程采用研究者亲自发放问卷和委托人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前期的座谈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四年级以下学生对问卷中的部分项目理解上存在偏差,因此,本研究仅选取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受艾影响儿童对人际交往和个人隐私较为敏感,在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过程中,研究者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尽量避免使用诸如艾滋病、感染等字眼,在态度和行为上也尽量表现出更多的关爱和真诚,以免对其造成伤害。在研究者亲自参与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向参与者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仅用于科学研究,并不会透露与个人相关的任何信息,在作答的时候无需填写自己的真实姓名,如果不同意参与调查,可随时选择退出,并且保证退出并不会对其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在委托他人发放问卷时,向委托人详细介绍研究目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并对问卷发放的程序进行详细的培训和说明。问卷要求调查对象在20分钟内完成,然后由调查者统一回收保管。

2.4数据处理

采用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和似然比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所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9.0和Lisre18.70。

3.研究结果

3.1研究变量的效度检验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研究所涉及的变量进行效度检验,将预设模型和构建的各竞争模型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优的模型,结果如表1所示。预设模型为四因子模型,即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同伴依恋和学校适应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构念,其他模型则是根据构念之间的相似程度构建的竞争模型。由结果可知,四因子模型的各拟合指数均达到了理想的标准,竞争模型的某些拟合指数则达不到推荐的临界值标准。因此,可以说明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四个构念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3.2研究中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由于研究数据全部由调查对象自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同源误差的影响而对研究结果造成混淆。因此,有必要对研究中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产生的影响进行检验,根据Podsakoff等人的建议,首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偏差,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将所有题项负荷于一个潜因子,结果如表1中的单因子模型,各项拟合指数均达不到最低标准,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研究中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将所有调查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未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析出的第一公因子可以解释方差变异的18.84%,占总方差变异的26.87%,也说明研究中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然而,单因索模型拟合数据的情况往往不太可能,因此,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加入“无可测方法学因子”的方法进一步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的效应,尽管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结果(y2=81,df=20,p

3.3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在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之前,首先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以便从整体上了解变量的整体分布形态和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r=0.16,p

3.4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的双重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克服传统三步回归只能逐个检验中介效应和无法处理测量误差的缺陷,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将研究所用的全部五个变量带入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为了更加准确的估计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对研究模型进行估计时,首先建构完整路径模型,即同时允许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学校适应(学习成绩)、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学习成绩)、同伴依恋-学校适应(学习成绩)的路径系数自由估计。完整路径模型中,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y=0.01,p>0.05),同伴依恋对学习成绩的影响(β=-0.06,p>0.05)均不显著,心理韧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γ=0.32,p

,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如图所示:在以学校适应为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中,可以看出心理韧性通过自我效能感(a1=0.66,b1=0.23)和同伴依恋(a2=0.63,b2=0.34)的双重中介作用对学校适应产生影响,此时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作用不再显著,说明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在心理韧性影响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完全通过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的联合中介作用实现,间接效应的大小为a1×b1+a2×b2=0.366;在以学习成绩为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中,可以看出,心理韧性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a3=0.66,b3=0.27)的同时,自身也对学习成绩产生显著的影响(c’=0.29,p

4.讨论

4.1自我效能感、同伴依恋在心理韧性影响学校适应中的完全中介效应

在以学校适应为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研究中,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完全中介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即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完全通过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的间接作用实现。这一结果与研究预期一致,作为由动机转化为行为过程中的重要中间变量,自我效能感在该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心理韧性提升了个体有效应对和解决问题时的信心,而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因此,这种泛化的、一般的信心会对多种积极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促使个体更好地完成任务,这一结论与以往的研究类似。同伴依恋是个体对自身与同伴之间关系质量的评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依恋逐渐超过父母依恋成为青少年的最主要依恋方式,同伴依恋能够减少青少年出现的急剧变化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在证实同伴依恋影响学校适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同伴依恋的影响因素,在儿童的同伴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交往受挫的现象,心理韧性在面对社交受挫情景时的良好抵御与恢复能力将会提高其交往的质量,进而提高与同伴关系的质量。

4.2自我效能感在心理韧性影响学习成绩中的部分中介效应

在以学习成绩为结果的模型中,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既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间接作用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又可以直接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即自我效能感在心理韧性影响学习成绩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作为评估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成绩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竞争、压力、挫折等令人不愉快的经历,毫无疑问,心理韧性为个体有效应对这些困难提供了保障,心理韧性可以帮助个体尽快从学习遇到的困难情境中恢复过来,并使之继续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同时,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该结论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是,同伴依恋在心理韧性影响学习成绩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却并未得到证实,可能的原因是同伴依恋反映的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质量,维持高的同伴依恋水平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占用了本应该用来学习的时间,因此同伴依恋没有对学习成绩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学校情境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伴关系很好但学习成绩一般的现象,该结论与经验标准相一致。

4.3对策与建议

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是评估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在儿童的综合发展体系中,不仅要重视儿童学业成绩的提高,也要重视儿童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受艾影响儿童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社会理应给予受艾影响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援助。本文的研究结果给我们如下启示: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心理干预计划的开展可将重点放在提升受艾影响儿童心理韧性方面,通过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来达到提高受艾影响儿童的积极行为,降低问题行为,这与当前对受艾影响儿童的援助计划基本相同。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水平也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式来更为直接的提高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水平,常见的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形式包括: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以增加成功的经验;通过树立典型,提高完成任务的动机和信心;进行必要的口头说服或者激发其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等。良好同伴关系的营造将更为直接地对学校适应能力产生影响,对于学校适应不良的个体,除在提升自我效能感方面努力外,还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来促使学校适应能力的提高,同伴依恋的提高途径可从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人手,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看待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正常的儿童,给予这些儿童更多的鼓励和关爱,鼓励班级成员多与这些儿童交流,对偏见和歧视现象要及时制止。

5.结论

5.1受艾影响儿童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

儿童心理学效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67-01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农村生产结构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发展进行了调整,农民谋求新的出路发财致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将儿童留在农村,留守儿童或单独生活,或与亲属生活。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类群体孩子因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存在缺乏热情、心理敏感脆弱、成绩不佳等问题。如何调整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为7~14岁左右,该年龄段为儿童的性格、品德、情感初步发展以及形成时期,对于儿童而言,这是一段重要时期。而作为留守儿童,这时期只能自我发展,没有父母的陪伴,周围的孩子甚至会对其进行侮辱、歧视,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无安全感,极易形成偏执性格。这样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调查某地的留守儿童,结果一些留守儿童,有抽烟、喝酒、偷窃等不良习惯,因此,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健康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 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在农村地区,学校在家长以及孩子的心里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认为其是一个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农村学校作为教育留守儿童的一个关键机构,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以及管理作用。学校以及教师应在生活以及学习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及爱护,为其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1.学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学校可先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并调查统计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地、联系方法,儿童代养人的住址、电话,将这些具体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备案。并建立畅通的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机制,学校应多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代养人进行沟通,彼此共同关注儿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也可以建立帮扶制度,督促并辅导儿童学习,并多与他们进行沟通,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督促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儿童感受到关注、关怀。

第二,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的家长见面会或必要的短期培训,让孩子的监护人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了解如何更好地与儿童进行沟通,改进教育方法,调整之前固有的教育方法及教育观念。父母可通过电话联系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注,从精神方面重视鼓励孩子学习。同时学校可采取有效的手段、方法,针对存在思想方面问题的孩子进行教育座谈,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更好地配合给予儿童教育。

第三,学校可组织一些手拉手互助小组活动,选择一些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组织孩子们,积极参加活动。留守儿童多存在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通过组织互帮互助小组活动,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彼此分担快乐、烦恼以及疑虑,这样有利于有相同经历的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共鸣,情感方面相互支持,消除其不良的消极心理情绪。

2.老师方面应采取的心理教育措施

第一,开办关于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让农村教师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其焦虑以及敌对性明显强于一般儿童,同时不能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有效疏解心理的不满、不快,儿童心理会产生不满,积聚的心理问题导致产生偏执的人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教师应掌握产生的原因,并了解如何给予儿童有效的心理护理,排解儿童的不满情绪,帮助他们进行适当宣泄,有利于其良性性格的健康发展。

第二,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注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以自我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避免自我的不良心理情绪影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与尊重,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

三 总结

作为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关爱的氛围,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社会方面也应发挥其教育作用,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以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井坤.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4)

儿童心理学效应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防接种;儿童;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44-02

小儿计划免疫作为一种保证小儿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方法,具有投资低、效果好等优势[1]。但是,预防接种对大多数接种儿童而言,十分痛苦,儿童配合度较低,而经常持续的疼痛刺激对婴幼儿神经系统损害较大[2],其危害在患儿不配合的情况下将会进一步扩大。预防接种作为一种必然的伤害性刺激,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儿童疼痛应激反应,提升儿童配合度,具有必要性。本文选取200例预防接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为1个月到7岁,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为1个月到6岁,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儿童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注意事项宣教、接种操作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系统的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松弛法:大多数儿童接种前便会出现反抗行为,具体表现为紧张、痛苦、害怕、肢体扭动、哭闹等,护士应该亲切称呼幼儿,并用手安抚幼儿,使其产生亲切感,在无形中放松精神与肌肉以提高接种配合度。(2)分散注意力法:接种过程中护士可以询问幼儿生活爱好、学习等相关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转移幼儿注意力,方便接种。(3)积极性强化法:接种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安抚、鼓励幼儿,以此来改善幼儿情绪,使其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进行接种。(4)榜样示范法:可以选取勇敢的幼儿进行接种,在后面幼儿接种时将勇敢幼儿的做法作为现身说法,为胆小的幼儿树立勇敢的榜样,帮助其舒缓紧张、恐惧情绪。(5)渐进式劝导法:针对过度恐惧、拒绝、哭闹幼儿行缓和处理,待幼儿情绪稳定后慢慢说服幼儿,不可强迫、迁就,坚持尊重的原则开展接种工作;建议儿童家长不可在日常生活中用打针来恐吓孩子,以免面对打针时幼儿产生恐惧心理。(6)间接干预法:儿童接种过程中护士需要取得儿童家长的配合,通过向家长耐心宣教,借助家长对儿童的影响力、信任度来实施接种工作[3];在儿童接种过程中需要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尽量掌控儿童情绪,调整儿童的自我感觉,使其更加自信、勇敢。

1.3 观察指标 (1)接种配合度[4]:较佳:儿童接种过程中并未出现反抗现象;较好:儿童在接种过程中有反抗但不强烈;较差:接种过程中激烈反抗,无配合。(2)家长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评量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极为满意、不满意三级。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两组儿童配合度比较 研究组儿童配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儿童配合度比较

2.2两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儿童焦躁情绪,提升儿童接种配合度与家长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极为显著。本文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5],提示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幼儿因自控能力较低,认知水平较差,其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稳定性极低,预防接种过程中会伴有愤怒、不安等情绪,表现为扭动、躁动、抵抗等,选取正确的交流方式帮助幼儿认识问题,稳定情绪,至关重要。我院在儿童接种过程中针对儿童排斥、恐惧情绪应该松弛法护理、注意力分散护理、榜样示范护理等众多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适当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盛彩霞.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34(20):105-106.

[2]许素琴.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4(18):154-155.

[3]陈月香.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5(27):829-831.

儿童心理学效应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实践

 

受到社会上特殊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的影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课程逐渐在各地区开设,针对不同特殊儿童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希望特殊儿童也能够接受正常的素质教育,为特殊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兼顾特殊儿童的利益,维护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为特殊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和指导。

 

一、引入先进教育理念,为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

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是人们在对教育和课程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共同追求,对教学课程的设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借助特殊儿童心理康教育对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引导, 就应该对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进而促使教师基于对课程改革的深入认识, 构建更为适用的课程体系,保证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1] 。 特殊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是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因此教师不仅仅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引入先进的课程理念,向学生传授最为前沿的知识,还应该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保证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在向儿童传授各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改革教学手段

从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特殊儿童教育属于新兴学科,教学理论尚不够完善,教学方法的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也不够全面,因此要想保证特殊儿童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应该注意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对学生实施科学指导的重要保障,只有借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学生才能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所以教师在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尝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了解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对儿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例如针对特殊儿童存在的畏惧交流心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多设置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沟通和交流欲望的场景,如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小朋友在假期愉快对话的场面、小朋友与家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和谐场景等,让特殊儿童逐渐产生沟通和交流的欲望,进而在教育实践中促使幼儿畏惧交流的心理能够得到适当的改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 。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内容

特殊儿童一般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接触新的知识和内容,缺乏安全感,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针对特殊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入生活中的内容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感,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3] 。 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场景,然后教师结合场景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注意教学实效,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在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保证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科学性、评价教学的针对性以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获取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更为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唯有如此,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改善当前我国社会上特殊儿童教育现状,让特殊儿童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廖红娅.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

儿童心理学效应范文第5篇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家庭由于其组成人员、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从而使儿童家庭德育也各有千秋,然而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内容的儿童家庭德育又有其独特之处。

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

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1]父母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如此细致入微,抓住时机,灵活施教。虽然有些内容并不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却也间接地影响着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2.儿童家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学校德育往往是囿于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是讲授式的,儿童很少有实际体验的机会。家庭德育则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父母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儿童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学习的内容,因而它更侧重于体验式的学习。

3.儿童家庭德育环境的特殊性

每个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其特殊性,从而使每个家庭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呈现出差异性。

二、儿童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简析

儿童家庭德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将会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儿童家庭德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儿童家庭德育方式单一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或是认识上的滞后性,致使有些父母虽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说教, “言行不一”;有些父母则是等到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说教。

2.儿童家庭德育时间被挤压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无关紧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忽视家庭德育,一方面可能为儿童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却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潜藏着“危机”。

3.儿童家庭德育内容有失偏颇

家长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慌、乐于助人等方面,至于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等方面的内容却关注不够。

4.儿童家庭德育缺乏教育理性

很多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不顾儿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父母的过高要求往往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有时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有时却会起到负面效应,由于不堪负重,儿童可能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5.儿童家庭德育环境令人堪忧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过多地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其自儿童入学以后,多数父母便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且认为以后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致使家庭德育环境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况。一些父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在他们的限制范围内,儿童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三、如何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鉴于儿童家庭德育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儿童家庭德育应加强针对性

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个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家庭德育要优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虽然也提倡因材施教,但因学校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而家庭德育可以实现真正的个别教育。父母可以根据儿童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活动,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使儿童在“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并使儿童“自由”发展,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2.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极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上行下效,先施后学,父母自身的行为就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由于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而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如能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儿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 “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他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为千万不可违背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做错。”[2]洛克的话道出了榜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创设良好的儿童家庭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主要包括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做到人格上的平等、心理上的相容、情感上的融洽。家庭德育环境的建设应注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优秀传统道德的熏染作用。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家庭德育应注重情感教育,父母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将使儿童“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