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体化产业分析

一体化产业分析

一体化产业分析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业链;一体化;知识;生产成本

一、研究假设

参照曾铮(2005)的研究成果,本文借助成本法分析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对企业知识生产成本的影响,并运用企业知识生产成本衡量产业链企业一体化的效益水平。本文假定产业链仅围绕一种商品展开活动,产业链内企业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这一过程,而产品生产供应过程,则视为产品知识要素投入产出过程,并依据冯彦博(2013)对产业链企业知识属性的归纳,用一条近似倒U型的知识成本曲线,即成本曲线CC表示产业链生产成本。如图1所示,纵轴C表示产业链内不同企业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横轴z表示产业链商品生产的企业分工区段,产业链商品生产过程主要划分为上游企业、中游企业、下游企业依次分工参与的三个不同阶段。分析图1可得,阶段一延伸到阶段二的过程,是产业链生产由上游企业至中游企业的生产转移,也是产业链生产总成本因知识生产要素需求增加而递增的过程;阶段二至阶段三的过程,则是产业链生产由中游企业向下游企业延伸传递,并因知识生产要素需求减少而降低成本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描述产业链内商品生产过程,分析不同生产阶段对产业链成本的需求影响,本文假设产业链商品生产需要经过足够多的生产阶段才能完成,而相应的生产阶段可用参数z表示,z∈[0,1]。其中,0、1分别代表产业链商品生产的起始与终止阶段,即分别表示产业链上游企业原材料供应开始阶段和下游企业商品市场销售结束阶段。产业链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生产要素包括显性知识要素、隐性知识要素、非知识生产要素三类,其成本价格分别为P1、P2、P3。其中,非知识生产要素主要指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显性知识要素主要指生产设备、专利技术等可量化的技术知识要素,隐性知识要素是指技术水平较高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在阶段z上生产该阶段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显性知识需求量为α1(z),隐性知识需求量为α2(z)。本文将产业链产品生产视为在知识生产指数A下,产业链内企业花费一定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而产业链知识生产指数A主要由显性知识要素价格和隐性知识要素价格的相互关系决定,即

A=A(P1,P2,■)

其中■≥0,■≥0■≥0。由此可以分析得出产业链内生产该产品的单位成本函数为

C(P1,P2,P3,Z)=B×A-1×[P1α1(Z)+P2α2(Z)θ×P31-∈]

式中B代表相关影响变量。由图1可知该函数为连续型函数,可将Z0点定义为一体化前产业链生产成本最高时的生产阶段,且■|z=z0=0。若0≤z≤z0,则■≥0;若z0≤z≤1,则■≤0。根据产业链产品生产知识要素特征可以得到:当0≤z≤z0时,上游企业与中游企业相互间生产合作,可产生知识溢出与扩散化效应,并借助知识显性化传递,增强彼此原有的知识生产能力;当z0≤z≤1时,中游企业与下游企业进行生产合作,可实现知识外部化、内部化效应,推动合作企业间知识传递组合。

如图1所示,从微积分的应用看,产业链生产成本曲线CC与Z轴间的面积可视为整条供应链的总成本。借助积分方法,产业链产品生产总成本可表示为

C总=■C(P1,P2,P3,z)

综合上面单位生产成本公式,可得

C总=■B×A-1×[P1α1(z)+P2α2(z)]θ×P31-∈dz

二、产业链一体化下企业知识生产成本静态分析

(一)产业链一体化下后向生产成本静态分析

产业链内企业是否进行纵向一体化,主要取决于一体化前后产业链总成本是否增加或恒定不变。在此,本文将上游企业与中游企业的一体化联合生产称为产业链一体化后向。

由图2可见,产业链一体化后向使得原有产业链生产成本曲线CC发生改变,并形成新的生产成本曲线CC’。新成本曲线CC’在第一阶段明显高于原有成本曲线CC,而在第三阶段则明显低于后者,这表明产业链一体化后向,提高了上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下游企业生产成本,但下游企业在产业链生产终止阶段1的成本却未发生改变。产业链成本曲线的改变,形成了两个成本区域,即增加的成本区域1和减少的成本区域2,而最高成本位置也由原有的z0点,移动到阶段一和阶段二的边界点z1点。由此,通过产业链生产总成本公式可得

S1-S2=■B×A-1×{[P1α1(z)+P2α2(z)]θ×P31-θ-[P1'α1(z)+P2'α2(z)]θ×P3'1-θ}dz

S1-S2结果是评价产业链一体化后向效率的主要指标。若S1-S2≤0,则一体化后向提高了产业链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表明上游企业充分利用了中游企业的知识资源;若S1-S2>0,则一体化并未提高产业链生产效率,一体化预期目标没有实现。此外,由图2可见,产业链后向一体化后,产业链生产成本最高值为z1点,这表明上游企业和中游企业之间的生产边界需要投入更多的知识资源,以提高两者间产品生产联合效率。

(二)产业链一体化前向生产成本静态分析

同产业链一体化后向相似,本文将中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一体化联合生产称为产业链一体化前向。由图3可见,产业链一体化前向形成新的生产成本曲线CC’。新成本曲线CC’在第三阶段明显高于原有成本曲线CC,而在第一阶段则明显低于后者,这表明产业链一体化前向,提高了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上游企业生产成本,但上游企业在产业链生产起始阶段0的成本却未发生改变。同样,产业链成本曲线的改变也形成了两个成本区域,即增加的成本区域2和减少的成本区域1,而最高成本位置也由原有的z0点移动到阶段一和阶段二的边界点z2点。由此,通过产业链生产总成本公式,可得

S1-S2=■B×A-1×{[P1α1(z)+P2α2(z)]θ×P31-θ-[P1'α1(z)+P2'α2(z)]θ×P3'1-θ}dz

S1-S2结果是评价产业链一体化前向效率的主要指标。若S1-S2≤0,则一体化前向提高了产业链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表明下游企业充分利用了中游企业的知识资源;若S1-S2>0,则一体化并未提高产业链生产效率,预期目标并未实现。

此外,由图3可见,产业链前向一体化后,产业链生产成本最高值为z2点,这表明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的生产边界需要投入更多知识资源,以提高两者间产品生产联合效率。

三、产业链一体化下企业知识生产成本动态分析

(一)产业链一体化后向对下游企业的影响

在产业链后向一体化过程中,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变化。与图2相比,图4中新增加了生产成本区域S2,该成本区域是产业链后向一体化所产生的溢出成本,同时表明下游企业在产业链结束点1的成本显著增加。从产业链角度看,一体化是产业链内企业转移其自身所承担的产业链生产成本的过程。由此可认为,下游企业新增的生产成本S3包含着中游企业外化转移的成本,也包含在上游企业一体化中未承担的成本。从产业链生产总成本角度看,后向一体化对产业链总成本的影响为

S2-S1-S3=■B×A-1×{[P1α1(z)+P2α2(z)]θ×P31-θ-[P1'α1(z)+P2'α2(z)]θ×P3'1-θ}dz

若S2-S1-S3≥0,则表明下游企业虽承担一部分外部转移成本,但产业链后向一体化达到了联合生产、提高效率的目的,且在增加产业链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中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外化转移,从而可见产业链一体化后向是可行的发展方向。若S2-S1-S3<0,则表明下游企业承担了非产业链内的外溢成本,降低了产业链发展效率,提高了产业链原有的生产成本,产业链一体化后向起到了抑制生产的作用,由此可见产业链一体化后向不具有可行性。

(二)产业链一体化前向对上游企业的影响

同产业链一体化后向对下游企业的影响相似,在产业链前向一体化过程中,上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变化。与图3相比,图5中新增加了生产成本区域S3,该成本区域是产业链前向一体化所产生的溢出成本,同时表明上游企业在产业链产品生产开始点0的成本显著提高。下游企业新增的生产成本S3,同样包含着中游企业外化转移的部分成本,也包含下游企业在一体化中所未承担的部分成本。从产业链生产总成本角度看,前向一体化对产业链总成本的影响为

S1-S2-S3=■B×A-1×{[P1α1(z)+P2α2(z)]θ×P31-θ-[P1'α1(z)+P2'α2(z)]θ×P3'1-θ}dz

同产业链一体化后向对下游企业的影响相似,若S1-S2-S3≥0,则中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得到了外化转移,一体化后的产业链生产总成本并未提高,可见产业链前向一体化能够获得生产效率。若S1-S2-S3

四、结论及企业应对机制分析

(一)产业链一体化的最高成本转移

通过对产业链一体化企业知识生产成本的静态分析,本文认为在产业链一体化过程中,成本曲线最高点的转移代表着产业链生产成本曲线的改变,是分析企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成本曲线最高点的移动,一方面表明产业链原有生产成本随一体化后向和一体化前向,分别左移和右移,使得原有产业链生产的重心转移到阶段一与阶段二、阶段二与阶段三的边界点上,转变了原有的产业链生产模式;另一方面,产业链生产重心向生产阶段边界点的转移,推动一体联合生产企业将成本较高的知识生产资源向成本较低企业转移,而生产阶段边界点上知识成本的上升,提高了多用途、共用型生产知识的利用价值。

(二)产业链一体化成本的外溢效应

借助于产业链一体化企业知识生产成本的动态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链一体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知识外溢效应,将会增加产业链生产的不稳定性,影响企业原有的生产成本结构。首先,一体化进程主要为实现经营的规模效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成本外溢的出现,使得原有的一体联合生产成本外化为非一体化的第三方企业,降低了一体化企业成本转移的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产业链生产成本的不确定,使得产业链分工无法维持原有的生产体系,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非效率。其次,一体化成本的外溢效应,将影响生产阶段边界点知识资源的集聚,降低了联合生产企业资源的集中利用效率。一体化联合企业为维护联合企业的产业链生产优势,将分配相应的知识生产资源,投入更多知识生产成本,用以应对第三方非一体化企业的生产决策。

(三)产业链一体化的第三方企业分析

一体化的第三方企业,即非参加一体化的供应链内部企业。对第三方企业而言,成本外溢效应的出现将会提高其生产经营成本,造成产业链议价能力、竞争力的丧失。一方面,第三方企业将面临一体化企业形成联合体所带来的产业链生产竞争压力,被迫投入更多知识资源,用以应对诸如自身生产成本上升、市场话语权降低、产业链生产知识断层等问题。此外,一体化过程中知识外溢效应的出现,将促使第三方企业承担不必要的产业链生产转移成本,这将提高第三方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并将第三方企业纳入一体化联合体的影响范围,从而间接实现了产业链的综合一体化目标。

参考文献:

[1]曾铮,张亚斌.价值链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借鉴[J].中国工业经济,2005(05).

[2]Robert C. Feenstra,Gordon H. Hanson. Foreign investment, outsourcing and relative wages[D].NBER Working Paper,1995.

[3]Avinash Dixit, Gene M. Grossman.

Trade and protection with multi-stage production[D].NBER Woking Paper,1981.

[4]冯彦博,刘芹,刘晓玉.基于产业链的企业知识治理结构与要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0).

[5]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回顾廊坊市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廊坊目前确定的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竞争环境及未来的成长性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培育壮大五大产业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认为,廊坊的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成长,应当立足自身发展基础、立足京津冀大背景下的比较优势、立足在各自产业链条中的优势环节,以在区域竞争中实现成长和壮大。

关键词:产业 发展历程 主导产业 评价

廊坊市产业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原因,廊坊没有传统工业企业,产业发展多集中于食品、服装、建材、家具、燃气、花卉、水果等一产和三产项目,这使得廊坊没受到转型期中国传统产业结构的束缚,形成了廊坊产业发展的特有的基础。

(一)廊坊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城郊型、外向型和生态型三个阶段

1980年之前,廊坊的产业发展属于城郊型发展模式,基于“依托京津,服务京津”的基本理念,主要扮演“京津后花园”的角色;1990-2000年,开始实施项目带动招商引资的开发区发展模式,明确“外向型”发展模式;2000年以来,定位于“生态型”发展模式,注重产业升级和集群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创新发展理念(见图1)。

(二)廊坊市第一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远低于二、三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廊坊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15%左右,并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GDP贡献率达50%以上。另一方面,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以2007年为例,廊坊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14%,而二、三产业GDP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6%和30%(见图2)。

(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从廊坊现有产业构成看,传统、低端类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企业多属于产业链下游企业,产品缺乏技术含量,初级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过大。特别是工业产业方面,现有企业多依附京津大企业生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终端产品。因此,整个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够理想、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廊坊市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在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中心环节。主导产业确立后,围绕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关联性专业化部门的配置,才能构成一个结构紧密、特色突出、优化合理的区域产业有机体。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研究分析区域主导产业的生成规律,对一个地区科学定位自身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争取在未来经济区产业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而廊坊的主导产业是区域内部产业分工与政府间博弈结果的体现,因此必须立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才能更有利于廊坊的产业发展。

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廊坊目前已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结构,即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金属制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与制造和会展旅游为六大主导产业,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外包、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新材料、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房地产、传统服务业等为辅助产业。

具体分析廊坊的六大主导产业,体现出两方面特点:一是产业定位符合所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分工要求,符合自身产业发展阶段的要求。在廊坊的六大主导产业中,除了会展旅游外,其余五个都是工业制造业,这一定位符合廊坊的区位特点和发展特点。而廊坊在确立产业发展定位的同时,必须着力提升主导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在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将廊坊培育成京津冀经济区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二是产业规模较小,优势不够突出。廊坊的五大工业主导产业中,除了食品加工与制造业之外,其他产业规模都相对较小,优势不明显;与竞争区域相比,新兴产业和辅助产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够明显。

廊坊工业主导产业评价

根据廊坊五大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可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食品加工与制造、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和金属制品加工。从现状看,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这三大行业在廊坊已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但除个别龙头企业外,单个企业规模都较小。从未来发展模式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现有企业有机成长和招商引资并举将是这类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第二类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从现状看,在廊坊没有很好的产业基础,现有及在建企业规模较大。从未来发展模式看,主要以大规模龙头企业带动为主。

(一)电子信息产业评价

廊坊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产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和综合成本优势,与京津产业关联度较高。通讯及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北京、天津两大通讯设备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以台商为主的计算机及电子设备企业开始寻找更低成本的生产基地,这为廊坊发展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其配件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华为北方生产基地、中兴北方生产基地、京东方移动平板显示基地等项目落户廊坊,将会对廊坊通信设备及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廊坊发展通讯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视听设备制造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同时由于全国各地都将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作为主导产业选择发展,未来行业竞争将非常激烈。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也需要廊坊今后在强化产业配套能力,特别是在吸引配套企业制造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廊坊的电子信息产业到2007年底共有企业6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79%,华为、京东方、富士康等重大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并陆续投入生产。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评价

廊坊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向京津两大汽车制造基地提供配套的区位优势和相对较低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企业入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刹车盘、制动钳等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具有发展成为国内主要车型零部件重要供应基地和国际汽车厂商重要采购基地的潜力。但由于汽车行业具有发展前景,廊坊在吸引零部件制造企业方面竞争激烈。汽车零部件产业2007年共有企业100多家,实现总产值120.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0%,国内外大量汽车零部件项目相继落户廊坊。

(三)金属制品产业评价

金属制品业具有门类众多、产业配套要求低、市场需求大的行业发展优势,廊坊发展金属制品业更具有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在金属结构、压力容器、刀具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在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方面存在制约。金属制品产业2007年实现总产值66.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2.8%,在合金刀具、金属构件、金属包装等领域具有较好基础,前进钢铁、建安特金属结构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带动该行业规模和结构的壮大提升。

(四)食品加工与制造产业评价

廊坊发展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具有地处京津冀近2亿人口的市场优势,具有较强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在粮油、肉类加工和果蔬方面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但深加工环节仍很薄弱。食品加工及制造产业2007年实现总产值369.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4%,汇福、福成、梅花、廊雪等成为市场知名品牌,大龙头企业与大企业群体并存的特点十分突出。

(五)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产业评价

廊坊发展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业具有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华北消费群市场优势,具有人造板材、木制家具和金属玻璃家具的产业优势,华北速生林的快速发展也为人造板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对珠三角家具制造商转移生产基地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产业发展存在着产业链不配套、知名品牌少、设计人才短缺等制约因素。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2007年实现总产值121.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4%,在我国北方初步确立了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优势。

廊坊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主导产业优势仍不突出。2007年廊坊市发展较好的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食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3%。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有较明显差距,其中,最大的食品加工与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32.8亿元,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1%。二是企业单体规模偏小。2007年廊坊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3家,仅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4.3%规模以上单个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仅为0.87亿元,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23%。县域经济中,各类工业企业平均实现工业总产值仅为276万元,中小企业更占据着极大比重。三是产业集中度较低。优势产业中除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分布相对集中外,其它产业分布都较分散,分散的布局导致了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差,不利于创新开发,不利于先进技术装备的广泛采用和先进管理方式的统一推广,龙头骨干企业难以产生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势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四是企业管理比较落后。在众多中小型企业中,特别是在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域,家族式、作坊式管理在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现代管理机制没有普遍建立,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五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产业发展后劲。企业内部科技人员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化,产品过于单一,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各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低水平的产品总量过剩,高附加值、高新产品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本文认为,廊坊市不宜将金属制品加工业作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主要原因是,金属制品加工业在廊坊的产业聚集程度并不高,缺乏有影响的主导产品,更重要的是,金属制品加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大,且治理成本较高,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廊坊在京津地区最有力的竞争要素之一。对于另外五大主导产业则应立足产业链条中的优势环节,与京津实现错位发展,在错位中培育壮大竞争优势,推动比较优势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冯建国.区域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区域经济研究,1997(4)

2.廊坊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7

3.李倩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00-4-26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石化行业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一直准确定位于培养石油化工行业高素质的化验分析高技能型人才,具有鲜明的石化行业特色。石油化工产业是湖南省最大的千亿产业群之一,是湖南省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拉长在湘石化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集群。本专业的定位适应湖南石化产业“十二五”战略发展要求,满足了全省石化产业和岳阳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被确立为“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关于如何建设“省级特色专业”,我认为应突出“特色”二字。本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专业由长炼职工大学、长炼职工培训中心、湖南长岭石油学校和长炼技工学校的分析专业合并而成,本专业出身于石化企业,石化行业背景深厚,校企融合度高;二是石化产业为湖南省支柱型产业,本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是湖南石化职院坐落在岳阳市云溪区这一湖南省石化产业基地腹地,毗邻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和巴陵分公司、岳阳云溪化工园区,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深入企业,感受石化企业文化,学习操作技能,形成职业化素养。本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建设湖南石化分析检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专业。具体而言,“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 建设“校企一体、共生共荣”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应以CEA(长岭地区经济合作协会)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湖南石化职院的办学母体——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简称“长炼“)的联系,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共管毕业生就业,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培互聘,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做到“资产运用一体化、教学培训一体化、育人用人一体化、专兼职教师一体化”,形成“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为加强学院与企业、地方服务机构的信息沟通,促进校企合作机制有效运行,本专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化市场运作平台。该平台使本专业学生方便在长岭地区企业实习和就业、共享政府职能部门搭建的高技能人才用工、培训信息平台,同时,学院还将与地方和国内规模较大的化学工业园区、信息咨询公司等合作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切实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保证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比例达到50%,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 创建“工学结合两主体、校企合作三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应以“能力本位”为主体,兼融“知识本位”,充分结合企业分析检验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把学生分析检验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态度、职业品格的形成,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分析检验人才。依托办学母体企业——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及相关企业,实现学校与企业“两主体”育人,继续深化已有的“2+1”、“双证书”、“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学校培养过程对接企业工作过程,学校教学内容对接行业先进技术,学校教学活动对接岗位生产实践”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应每年对岳阳、湖南省和国内石化产业发达地区各进行一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撰写年度市场调研报告,结合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紧贴市场需求。面向地方区域企业,依托行业企业,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订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培养过程对接企业工作过程,学校教学内容对接行业先进技术,学校教学活动对接岗位生产实践”,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程参与”的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订单培养,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质量监控等,主要由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把关,加强对企业分析检验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3 基于“素质核心、能力本位”课程理念,建设“四个职业化”课程体系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基于石化分析检验过程,以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建四个“职业化”课程体系。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分析;创新

一、供电企业财务分析的研究背景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电网投资和建设步入了快速增长的高峰期,供电企业的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售电量逐年递增。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是否科学和精细,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效益和发展的质量。然而,供电企业的财务分析多数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着分析方法落后,分析模式不统一,分析内容缺乏深度、信息技术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切实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已成为供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邯郸供电公司紧密结合电力行业的经营特点,将科学管理和精益化理念贯穿到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中,对财务分析的分析内容、分析模式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完成了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建立了标准化的财务分析模版,有效提高了供电企业财务分析水平。

二、结合行业特点,确定供电特色的分析内容

供电企业财务分析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供电企业作为资金资产密集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供电企业没有产品存货,流动资产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环节,资产结构以固定资产为主,占整个资产总额的90%以上,资产负债率较高;供电企业销售过程以供、受电设备为载体,必然产生线路损耗,因此线损率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作为省公司的分公司,地市供电公司属于非独立核算企业,其财务状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净资产不在财务报表上独立反映,企业损益直接向上级单位结转,增值税实行预征缴纳,购电成本结算与实际负担不相匹配,内部资金流向构成企业主要的现金流量,没有完整的筹资和投资活动,经营管理的评价主要依靠上级制定的业绩考核指标,成本预算以效益管理代替节约管理,资金管理实行以支定收统一调度等。

基于供电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需求,综合企业各方面评价的需要,通过对供电业务的具体分析,邯郸供电公司提炼出损益分析、财务状况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等十大部分作为财务分析的内容。其中供电企业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损益分析

1.收入分析。供电企业的收入构成主要是电力产品销售收入即售电收入,其他收入所占比例很小,收入分析主要是对售电收入展开分析;售电收入分析必然要对售电量和售电单价进行分析,对售电量又可以按照分类电量结构、分地区电量结构进行分类分析。这就形成了供电企业特色的收入分析内容。

2.成本分析。一般工业企业能够归集某个特定产品的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燃料和动力等,列为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不直接归集某个特定产品的费用列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企业的期间费用;而供电企业发生的费用一般全部列为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包括燃料费、购电费、水费、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他费用等。这也就构成了供电企业特有的主营业务成本的分析内容。

(二)资产分析

1.资产结构分析。对于资产的分析,主要是分析资产的基本构成情况、各项资产的构成情况、资产增量变化情况以及评价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资产结构合理性分析,主要是从资产各项目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关系来判断。

2.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输配电线路和变电设备,其作为长期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的比例巨大。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资金占用等情况对企业的效益有着重大影响,所以有必要作为重要部分单独拿出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内容又可以按照大中型基建、配网、更改工程分别进行分析,这也是供电企业特有的分析内容。

3.经营协调性分析。经营协调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将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进行投融资活动所能够带来的流动资金与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相比较,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状况是否协调,考察企业是否具有充足的现金支付能力,各项活动是否有资金保证,是否存在资金闲置。

特别要指出的是,地市供电公司没有独立的投融资活动,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对相关指标进行还原处理,即将“上级拨入资金”的科目余额视同为投融资活动所能够带来的流动资金。

三、优化分析模式,建立多样化的分析层次

(一)指标分析

在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可以进行进一步深入详细的分析。可以具体分析某个指标的实际值,通过结合指标的计算公式、标准值范围、含义等,较深入地了解某指标的实际意义,以及该指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可以分析一组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通过研究各指标实际值的大小范围、变动情况、比例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地理解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更好地揭示出企业在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特征。

(二)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主要是对本单位和下级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进行部分报表分析,即对报表的某一部分单独分析,研究企业在某一方面的状况和特征。利用财务分析软件系统可以隐藏另外部分报表项目,将剩余的部分保存为符合特殊需求的分部分报表,也可以进行混合报表分析,将同单位不同报表的项目组合起来进行分析,或者将不同单位的不同报表项目组合起来分析,从而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方案分析

根据日常分析管理工作,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搭建了一组分析方案框架,将常用的七类分析设置成指标分析方案,包括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收入分析、成本分析、利润分析、资产分析、损益分析及售电结构分析。分析方案是根据企业常用或者财务报告需要引用的方案而设置添加的,也可以结合企业需要随时再建立新的方案。

以利润分析方案为例,包括了利润项目预算完成情况、利润项目同比完成情况、利润总额的构成和变化趋势分析、内部利润分析等全方面的分析。在进行实际分析工作时,可根据需要方便、快捷地得出分析结果,并可借助软件系统立即生成财务报告和幻灯片模版。

四、完善分析方法,展开深入详细的具体分析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采取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等财务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

(一)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运用最为广泛。包括同一指标实际数与预算数的比较、本期数与上期数的比较,同一指标不同单位、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等。

(二)比率分析

1.构成比率分析。即结构分析,通过计算某项财务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通过分析部分对总体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关键指标因素,发现管理重点;通过分析构成内容的变化,从而掌握该项经济活动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2.相关比率分析。相关比率分析的运用主要是通过计算一系列的指标值实现的,涉及到财务分析的大多数方面。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偿债能力的分析中,分别将流动资产、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求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第二,在盈利能力的分析中,主要是通过计算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耗费与收入的比例关系。比如将净利润同销售收入、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对比,分别求出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从不同的侧面来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在发展能力的分析中,分别将本期销售收入增长额同上期销售收入、本期净利润增长额同上期净利润对比,得到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市场占有能力和发展潜力,预测企业发展趋势。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涉及到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分析,可以作为独立企业的效率指标分析,但是对于非独立企业的地市级供电公司并不适用。不过可以将指标进行加工处理,即通过实际购网电价和购网电量的乘积,可以将“内部利润”还原为正常利润,将“上级拨入资金”明细科目的发生数作为所有者权益数,从而将其还原为独立企业,同样适用上述分析。

(三)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将连续数期的指标值进行对比,观察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变化的性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趋势分析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各方面的分析中,包括收入、电量、电价、成本费用、资金流量、各种指标的变化率等。

(四)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可以分析每个因素变化对目标指标总体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可对部分因素进行变动来预测其影响,从而发现影响某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或政策。

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邯郸供电公司建立了内部利润因素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测算电价、电量等内部利润的影响因素对内部利润贡献额的大小。在模型中,通过调整每个影响因素的增减值或目标值就可以测算出内部利润的变化额,为供电企业测算内部利润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有非常实际的作用。

内部利润因素分析模型是建立在“边际利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的。首先对电力主营业务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供电企业的成本可划分为以供电成本、三项费用为主的固定成本和以购电成本为主的变动成本。边际利润即售电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而在电力销售税金及附加中,按照收入的3%所提的预征税,其实是与电量相关联的,所以也应作为变动成本剔除掉。所以,以售电收入乘以(1-0.03×0.11),再减去购电成本,得到的就是边际利润的值,再用售电量去除边际利润,即得到单位边际利润。

以公式表示单位边际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边际利润=售电收入-变动成本

边际利润=售电收入-购电成本

-电力销售税金及附加

即:边际利润=售电收入×(1-0.03

×0.11)-购电成本

单位边际利润=边际利润/售电量

在单位边际利润的基础上,根据因素分析的方法原理,就可以分别计算出售电量、售电单价、购电单价对利润的影响,每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每类电价对利润的影响,以及线损率对利润的影响。以公式表示如下:

售电量影响利润=单位边际利润×(报告期售电量-基期售电量)

售电单价利润影响=(报告期电价-基期电价)×报告期售电量×(1-0.03×0.11)

购电单价利润影响=-(报告期电价

-基期电价)×报告期购电量

每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该类电价增减值×该类电量报告期比重+该类电比重增减值×(该类电基期价格-平均基期电价)

每类电价对利润的影响=该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总购电量

线损率对利润的影响=-线损率增减值×报告期购电量×(基期购电费/基期售电量)

五、创新财务分析体系的成效

(一)挖掘财务数据内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建立了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和方案分析。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的各个方面,无论整体和概况,还是局部和细节,都能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通过各项分析,充分挖掘财务数据内涵,为管理者掌握企业工作情况提供基本资料及深入分析资料,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了强大的查询分析功能,建立了多种分析方案和分析模式,能够随时根据企业管理者或其他相关利益者的不同需要,迅速提供相应的分析结果,包括详尽的数据支持和直观的图表及幻灯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促进财务职能转变,发挥财务分析作用

现代财务的职能,不只是计量和核算,而应向管理和预测发展。新型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财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通过相关方案的分析,结合因素分析,经常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影响某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政策,发挥了财务分析辅助决策的强大作用。

(三)有效融合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管理职能

财务分析很重要的内容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实现了财务分析与预算分析相结合,细化了预算管理的内容,完善了预算管理的手段,有力地推进了预算管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管理的转变。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应用因素分析、图表分析等多种分析形式,建立总体预算分析、成本预算分析、承包费用执行分析、资金流向分析、项目执行分析等多角度分析体系,充分发挥了预算管理为公司经营决策参谋、服务的职能作用。

(四)体现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动精益化管理发展

精益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更加注重结果和成效。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通过方案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成本费用、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为精益化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和有力的技术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对成本费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目标成本的执行效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可以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并有助于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之,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充分体现了供电企业的行业特点,能够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趋势等情况。针对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内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分析,从而能够提供多角度的管理视角,从多方面为管理工作提供服务,有效发挥了财务分析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12-115.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第5篇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在我国,2012年由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把我国文化产业限定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其特性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作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供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文化产业统计调查方法

(一)实行全面调查

对规模以上重点文化企业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由此可以了解江西省文化产业的大致真实情况。包括江西省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产业分布的结构特点,资源利用情况等。以此作为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不断改进并完善我省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并为相关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起指导作用。

(二)重点调查与推断统计相结合

由于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极其宽泛,结合的产业结构,对于模糊不明确的“边界”类型的企业应使用判断抽样与推算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各类别产业中的重点单位或典型代表进行调查统计,以此推断此类行业的大致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基于经济普查的数据,合理有效地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相关统计方法实现数据推算和预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检验分析,以确保其正确性与合理性。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具体的统计数据,对江西省文化产业的单位数量、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运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此反映江西省文化产业的整体架构。另一方面依靠多元统计分析的评估方法,进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横向对比以及行业内部不同指标之间纵向比较分析,得出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使用,通过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实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合理地提出相关建议和假设,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并进行相关统计学上的修正,得到客观真实的统计结果并分析总结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三、实证分析———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根据经济普查数据的可获得和定量分析的原则,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基于2012年139×139部门投入产出表,首先整合相关产业,将国民经济的139×139部门投入产出表整合成5×5部门投入产出表。然后运用相关性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进行解释分析。本文将这5个部门分别定义为:第一产业、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

(一)五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析

整理数据可得,2012年总产出为398565923万元,其中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占63.14%,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占12.49%,文化制造业占10.02%,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占8.33%,第一产业占6.02%。总增加值为129488783万元,其中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占45.17%,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占21.46%,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占13.19%,第一产业占11.74%,文化制造业占8.44%。以上数据反映,从总量方面分析可得文化制造业比文化流通及服务业总产出略高一点,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在增加值上较高于文化制造业,但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二)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按照直接消耗系数定义进行求解得到系数值。表一数据表明,江西省其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比较小,与产业内部的消耗相比,不同产业之间的消耗更低。这说明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相关作用不大,因此应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联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模式方面贡献出其应有的价值。

(三)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基于表一数据求解获得完全消耗系数表。观察表二可得,与其他的产业相比,文化品制造业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对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较高,分别为1.4716和1.1053。表明第二产业对我省文化产业的作用很大,文化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互相作用,共同提升。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消耗作用均不显著。这反映出其他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之间相关程度不显著。表明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较低。

(四)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分析

通过完全消耗系数矩阵求解可得里昂惕夫矩阵,进而获得五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表。分析可得去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和文化制造业的感应力系数与影响力系数都大于社会平均值1,表明第二产业和文化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影响力系数的角度判断,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均高于社会平均值,并且文化产业两部门影响力系数和为2.3042,这反映出文化产业对于其他产业部门的促进作用大于社会平均水平,以及文化产业能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感应力系数进行比较分析,文化制造业大于1,而文化流通及服务业小于1,只略高于第一产业。这两个产业感应度系数总和为1.6026,仅小于第二产业。由此表明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较大,对其他行业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知,江西省文化流通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落后于文化制造业,文化产业与其它行业的联系并不紧密,文化产业在全省的经济总量中占比率不高,表明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其绿色环保和高附加值的特点。这就要求江西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地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将江西省的文化产业统计结果与其他省份做横向对比,发现优点与不足,相互学习,努力推动文化产业从制造业向流通业及服务业的转变,最大程度地挖掘其附加值,以更好更快地实现我省文化强省的长远目标。

作者:黄珊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